卖油翁第二课时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第二课时)名师课件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口入,而 钱不湿。
对卖油翁的动作描写,“取、置、覆、 酌、沥”等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卖 油翁酌油动作熟练,体现出卖油翁酌油 技术的高超。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口入,而 钱不湿。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口入,而 钱不湿。
“徐”是缓缓的意思,卖油翁在陈尧咨 斥责的情况下,还能慢慢酌油,而钱不 湿,可见卖油翁性格沉稳镇定,胸有成 竹,酌油技术高超。
“吾射不亦精乎?”
语言描写 反问句 (骄傲自大)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语言描写 (谦虚)
小组合作探究:
1 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是什么? 2 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原 因是什么?
汝亦知射乎( 动词,射箭 ) 吾射不亦精乎( 名词,射箭的 )
技术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 /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 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 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 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友情提示 1找出关键词句; 三步走 2 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写出了(表现了、说明了)......
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是什 么?
(词语—方法—表现)
睨之(神态描写) 但微颔之(动作描写) “无他,但手熟而。”(语言描写) 性格特点: 有主见、实事求是、
不卑不亢......
《卖油翁》PPT课件(第2课时)

板书设计
陈尧咨:善射,自矜
卖油翁
对比
卖油翁:善酌油,从容 淡然
熟能生巧 技精不自夸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1)陈康肃公善射( 擅长 ) (2)公亦以此自矜( 夸耀 ) (3)尔安敢轻吾射( 轻2.文学常识填空。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 欧阳修 。他是我国北宋 (朝 代) 政治家 、 文学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
拓展探究
【示例三】擅设悬念。作用:甲文先说射技“当世无双”,而卖 油翁“但微颔之”,这一悬念令读者产生了心理期待。乙文写请 来的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这样的人焉能伏虎?此外 老翁先除虎再吃饭的请求,使用武器的短小简陋,把虎唤醒等都 形成了悬念。这样写令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情节跌宕曲折,扣人 心弦,引人入胜。
合作探究
2.结合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心理,以射技自矜的陈尧咨最后不得不 “笑而遣之”。“笑”字在这里有何深刻含义?
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也很大,而且文武双全,不愿屈居 人下,可是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因为卖油翁指出的道 理他辩驳不倒,因此只得“笑而遣之”。他没有责备“犯上” 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的陈尧咨来说确实不 容易。“笑”,既是有所领悟、惭愧的笑,也是自我解嘲、尴 尬的笑,自是“传神之笔”。
尝射于家圃 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品尝。
但微颔之
古义:只;今义:但是。
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因曰:“我亦无他, 古义:于是,就;今义:原因。 惟手熟尔。”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尔安敢轻吾射 代词,你
尔
但手熟尔 同“耳”,相当于“罢了”
以我酌油知之 介词,凭、靠
以 以钱覆其口 介词,用
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13-2[教学课件]卖油翁(第2课时)
![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13-2[教学课件]卖油翁(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05df3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c.png)
冲突升级 冲突化解
卖油翁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是牵动整个故事起伏的决定性人物,与技艺高超、 骄矜暴躁的陈尧咨相比,卖油翁是一个身手不凡、神闲气定的 智者。在这场地位悬殊的冲突中,卖油翁不动声色地控制着整 个事态的走向。
合作探究
2.卖油翁化解冲突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
语言 动作 性格特点
卖油翁
酌油
睨之 但微颔之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 手熟尔
取、置、 覆、酌、 沥
沉稳谦逊 不卑不亢
合作探究
1.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的一场小冲突是怎么产生 和升级的?谁应该承担冲突产生和升级的主要责任?
陈尧咨
卖油翁
当世无双 十中八九 心高气傲
引发冲突
睨之 微颔之
陈尧咨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积累拓展
本文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除了这个道理,你还 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观点一:“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即使有专长,也不 应该恃技而骄,以免贻笑大方。
观点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要保持谦虚 的态度不停地学习。
观点三: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本文通过写卖油翁以娴熟高超的酌油技艺 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阐明 了技艺专长全在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而不 应恃技而骄的道理。
卖油翁
第2课时
翻译句子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能与他匹敌的,陈尧咨也凭 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他曾在自己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 一旁,斜着眼看了很久都没离开。
《卖油翁》课时2教案

《卖油翁》课时2教案《卖油翁》教案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中国有一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人们常用这句话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结识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板书:卖油翁)二、学习目标1、能流畅地复述课文所讲的故事。
2、分析人物形象,从而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
3、理解本文所阐明的道理。
三、朗读比赛1、请一男一女进行朗读比赛,分别找一女一男进行点评。
2、两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另外一组进行点评。
四、讲故事请同学们发挥大胆的想象,用自已的语言讲述这则小故事,力争生动形象。
五、自主学习——文中漫步,分析人物形象(黑板板书)1、文中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长?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2、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的?3、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两人什么性格品质?六、角色扮演1、角色朗读。
(1)、读出人物的语气:陈尧咨:要读出他的傲慢,自信,自矜。
卖油翁:要读出语气的平淡,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2)、读出人物的态度:康肃(傲慢)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不以为然)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不温不火)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平淡)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先小组练习,再请三位同学在座位上分角色朗读。
2、角色演绎。
注意两人的神态。
陈尧咨:自矜(骄傲自满)——忿然(愤怒)——笑而遣之(尴尬)卖油翁:睨之(不在意的样子)——微颔之(略微表示赞许)——不以为然——沉着自信——平淡请三位同学上讲台表演。
通过他们的演绎,你总结出了陈尧咨对卖油翁前后态度的变化过程吗?反感---恼怒---佩服---认输(笑)七、给你的启示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那些启发? 你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1、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
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第二课时PPT

综观全篇,“扬”是为了“抑”,“抑” 才是作者的意图。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使记叙产生波澜,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
2.对比衬托,道出深刻哲理。
“射箭”和“酌油”本是两件不相干的事, 作者却偏偏将它们放在一起写,其意图是显而易 见的,即通过对射者、酌者技艺和态度的鲜明对 比,凸显“熟能生巧”的生活哲理。
陈康肃公 ✓ 骄傲自大,虚荣; ✓ 有知错就改的精神(品质)。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 满的必要。
写法探究
1.欲抑先扬,激起记叙波澜。
故事开头作者故“扬”一笔:陈尧咨“善 射”而“当世无双”,且“以此自矜”。接着 又因为忍受不了卖油翁的冷漠而恼怒,卖油翁 则用不慌不忙的“酌油”表演使得陈尧咨折服, 从而达到“抑”的艺术效果。
同学们再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 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 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 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 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 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 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 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 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反感
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恼怒
笑而遣之
——折服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睨之 但微颔之。 卖油翁 无他,但手熟尔。 稳重谦虚
对比 陈康肃公
13 卖油翁 第2课时 课件

3、为什么两个人说话时的语气会有 这么大的不同? 陈尧咨因为善射而自信,自矜; 卖油翁因为技善而自信、谦和。
二、赏读课文 读出态度
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的神态变化, 其实是其对待卖油翁态度的变化,思 考陈尧咨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原因是什么?
二、赏读课文 读出态度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过程:
反感
恼怒
佩服
认输(笑)
变化的原因是:卖油翁技术纯熟但并不读课文 读出人物
在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当中,你最喜欢 谁?为什么?
示例一:我喜欢卖油翁。他虽然身怀绝技, 却心态平和,不骄傲自满。 示例二:我喜欢陈尧咨。他不是一个完人, 他因射技高超而沾沾自喜,认识到骄傲自满 的错误后又能虚心接受卖油翁的批评。
4.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以我酌油知之
5.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连用两个问句表现了陈尧 咨怎样的性格特点?
先用一个疑问句,再用一个反问句,表现出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 的性格特点。 6.卖油翁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表明了什么?
是表明自己并非如陈尧咨所认为的“轻吾射”,呼应了上文对陈尧咨射技 的评价,再次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二是表明了卖油翁不卑不亢、沉着镇 静的性格特点。
9.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我们如果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好吗?
不好。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 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 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 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 “善射”而自我炫耀 ,趾高气扬。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 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12 卖油翁 第二课时

语言描写:在不慌不忙的应对之间,卖油翁流露出藐视之意。
动词作名词,射技。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责问,质问。 没有别的(奥妙)。 你。 懂得。
“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同“耳”,相 当于“罢了” 。
神态描写:表现了陈尧
咨受到轻视后的愤怒之态。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凭、靠。
语言描写:这是陈尧咨在受到轻
视后不善罢甘休的蛮横语言。
动作描写:动作娴熟,技艺高超,描绘形象。
放。 就,于是。 用。 盖。 舀取,这里指倒入。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
慢慢地。
下滴。
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
这里是接着的意思。 打发。
1.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2.本文中哪个句子能说明道理?说明什么道理?对我 们有什么启发?
“惟手熟尔”。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任何事情, 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 启发:①熟能生巧;②勤能补拙;③应正确对待自己 的长处,不可骄傲自满。
文言小结
◆古今异义
但微颔之(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品尝。)
陈尧咨先质问,语气咄 咄逼人,而卖油翁语气平和,
不卑不亢,沉着镇静,并用
事实说明“惟手熟尔”。
4.“笑而遣之”的“笑”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陈尧咨看到卖
油翁高超的技艺后心服口
服,认输了的神情。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
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卖油翁第二课时

(1)把句中省略的主语补上。
(2)“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
(3)比较:举世无双,当世无双,首屈一指;
正视,注视;
微领,赞许,喝采。
(4)射者与观者评价不一,有矛盾。
4.学生读熟第1节,注意人物的语气。
五、讲读第2节。
写射者与看者引人深思的对话。
1.先看问与答的第一个回合。
3、懂得文言虚词“而”的连接作用及其他用法。
教学难点
1、学习通过具体记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2、懂得文言虚词“而”的连接作用及其他用法。
教法和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旧课:
背诵《卖炭翁》。
二、作者介绍:
1.复习欧阳修的七绝《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励学生为实现四化勤学苦练。
2、学习通过具体记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3、懂得文言虚词“而”的连接作用及其他用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励学生为实现四化勤学苦练。
2、学习通过具体记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2.教卖油翁的“沥”油绝技时,出示了铜钱,学生情不自禁地“呀”了一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3.《为文之道》短文当堂进行了交流,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这是因为:
(1)剪裁合理。(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陈尧咨骄傲自满但是知错能改。卖油翁不因有 长处而骄傲自满,启发他人也很谦和。
3、“康肃笑而遣之”,最后陈尧咨为什么又笑 了?谈谈你的理解。
他“笑”,因为老油翁点破他只是熟能生巧 罢了,他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
自学检测一(7分钟)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 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人物 陈尧咨(善射)
卖油翁(善酌)
神态 忿然,笑而遣之
睨之
语言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 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动作 笑而遣之
释担而立、但微颔之、 取、置、覆、酌、沥
2、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及 他的心理变化?
注意:结合作者的观点来分析人物。
例:分析卖油翁的人物形象: 卖油翁是一个身怀绝技、神闲气定的智者。卖油翁用酌 油的小绝活,巧妙的类比,深入浅出地向陈尧咨阐明了 “熟能生巧”的大道理。
自学指导二(3分钟)
读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道理启示?
自学检测二(3分钟)
读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道理启示?
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 傲自满。“术业有专攻”。“人外有人,天 外有天”。
是 熟能生巧
。
当堂训练(15分钟)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 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B.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要用 自己的实力来说明问题。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 上启下作用。 D.课文中的两个人物,陈尧咨是主要人物,文章主要通过 他的射箭技巧引出下文、又以他的射箭技巧引出下文、又 以他的有所领悟收束全文。
卖油翁
七年级语文组 主备人:刘壮志 议课时间:第六周 授课时间:第七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启示。
自学指导一(5分钟)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 提示: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2、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 化,及他的心理变化。 提示: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 3、分析这两个人物的形象。
启示:业精于勤,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需 要勤奋、努力来获得。
年轻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研学问, 就一定能熟练掌握的。
课堂小结(2分钟)
课文中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
句子是 睨之
, 但微颔之 表现了他对陈
尧咨的射技的 轻视(或轻蔑) 的态度;从语
言上描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
是 无他 , 但手熟尔 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
• 自矜 • 忿然 • 笑而遣之
• 骄傲 • 愤怒 • 尴尬
陈尧咨:骄傲、自负
对比 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稳重、不卑不亢
课后反思
4、选做题。 高超的箭法能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好的箭法真的 只是“手熟”而已吗? 例:(1)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高超的箭法不能 等同于往壶里灌油,练成如此箭法也不仅仅只靠手 熟,将武学贬低至壶中油,未免有偏激之过。
(2)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做得也很大,而且是文 武双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 前认输,因为卖油翁指出的熟能生巧这个道理辩驳 不倒,只得“笑而遣之”,没有责备“犯上”的小 百姓,对于陈尧咨确实不大容易。“笑”,既是有 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
• 自矜 • 忿然 • 笑而遣之
• 骄傲 • 愤怒 • 尴尬
3、分析这两个人物的形象。
陈尧咨:骄傲、自负
对比 卖油翁:身怀绝技、神闲气定
点拨运用(3分钟)
在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四个方面解答: 第一 结合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第二 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第三 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 方面分析人物; 第四 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课前提问(1分钟)
1、重点字词解释。
• 无他, 但手熟尔。 没有别的(奥妙)
•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气愤的样子
怎么2、翻译句子。轻视• 无他, 但手熟尔。
• 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 箭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