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习题

第八章桩基础

8-1某一般民用建筑,已知由上部结构传至柱下端的荷载组合分别为:荷载标准组合: 竖向荷载

F k =3040kN ,弯矩M k =400kN.m ,水平力H k =80kN ;荷载准永久组合:竖向荷载

F Q =2800kN ,弯矩M Q =250kN.m ,H Q =80kN ;荷载基本组合:竖向荷载

F =3800kN ,弯

矩M =500kN.m ,水平力H =100kN 。工程地质资料见表 8-37,地下稳定水位为 -4 m 。试 桩(直径 500mm ,桩长15.5m )极限的承载力标准值为 1000kN 。试按柱下桩基础进行桩

基有关设计计算。

表8-37 [例8-2]工程地质资料 序 地层名称

深度 重度 孔隙比 液性指数 粘聚力

内摩擦

压缩模量 承载力 号

(m) 3

kN/m 3

e

I L

C (kPa) 角

()

2

E(N/mm 2)

f k (kPa)

1

杂填土 0〜1

16

2

粉土 1〜4

18 0.90

10 12 4.6 120 3 淤泥质土

4〜16 17

1.10

0.55 5 8 4.4 110 4

粘土 16 〜26 19 0.65 0.27

15

20

10.0

280

【解】 (1)选择桩型、桩材及桩长

由试桩初步选择 500的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用 C25,钢筋采用HPB235,经查表

得 f c =11.9N/mm 2,f t =1.27N/mm 2; f y 二 f y =210N/mm 2。初选第四层(粘土)为持力

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得小于

1m ;初选承台底面埋深 1.5m 。

则最小桩长为:丨=16 • 1 -1.5 =:15.5m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①根据桩身材料确定,初选

T 二

0.45%,「二1.0 ,匸c = 0.8,计算得:

R = ds 0.9f y A s )

= 0.8

; 500 /4 0.9 210 0.0045;

; 500 /4=2035210N=2035kN

② 按土对桩的支承力确定, 查表 8-7,q sk2=42kPa ,q sk3 =25kPa ,q sk4=60kPa ,查表 8-8,

q pk =1100kPa 则: Q uk =Q sk

Q

pk =U._ q sik

1

i

q pk

A

P

2

=二0.5(42 2.5 25 12 60 1) 1100 0.5 二/4 = 946kN

Rj =Q uk/K =946/2 =473 kN

③由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 = Q uk /K =1000/2 =500kN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取上述三项计算值小者,则取R a =473 kN。

(3)确定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

初选承台底面积为4 3.6 m2,则承台和土自重:G k

=4 3.6 1.5 20 =432kN。500 1500 1500 500

的最4000

桩数初步确定为:

n =(F k GQ/& =(3040 432)/473 = 7.34

取 n =8根,桩间距:s=3d=3 0.5 =1.5m 。 8根桩呈梅花形布置,如图 8-33所示。

承台尺寸确定后,可根据验算考虑承台 效应的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查表得:c =0.13 ; 承台底地基土净面积:

代=(4 3.6)-8 0.52 二/4=12.83m 2 计算基桩对应的承台底净面积: 代「代 / n =12.83/8 = 1.604 m 2

基底以下1.8m ( 1/2承台宽)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不考虑地震作用,群桩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R =R a

c f ak

A c = 473 0.13 120 1.604 =498kN > R a =473kN

(4) 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①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N k =(F k G k )/n = (3040 432)/8 = 434kN v R =498kN ,满足要求。

② 偏心荷载作用下

= 434 77 =511 kN v 1.2 R =597.6 kN ,亦满足要求。

由于N kmin = 434 - 77 = 357 kN > 0,桩不受上拔力。

(5)

群桩基础承载力验算

按假想群桩实体基础(长方锥台形),桩所穿过土层内摩擦角的加权平均值为:

12 2.5 8 12 20 1

2.5 + 12+1

则:A =[3.5 2 15.5 tan(9.42 /4)] [3.1

2 15.5 tan(9.42 /4)]

=4.775 4.375 =20.89 m 2

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假想实体基础:b =4.375m , d =17m ,

= 9 kN/m 3 (有效重度)

0 = 9.6 kN/m

3

(加权平均),经修正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式为:

f 7 b (b-3) d °(d-0.5)

=280 + 0.3 汉 9(4.375— 3) +1.6 汉 9.6(17 — 0.5) = 521.8 kPa

取承台、桩、土混合重度

20kN/m 3,地下水位以下取

10kN/m 3,则假想实体自重为:

G k =A(4 20 13 10)=20.89 210 =4387kN

图8-33例8-2桩的布置图

f ak =(120 1.8)/1.8 = 120kPa

kmax

F k

G

k

n

M xk%

. M ykN

■—

2 y -

2 y i

X

i

-434

(400 80 1.5) 1.5 2

2~

4 1.5

2 0.75

—i l

i

= 9.42

轴心荷载时假想实体基础底面压力:

P =(F k G k )/A = (3040 4387)/20.89 = 355.5kPa v f =521.8 kPa ;安全。 偏心荷载时假想实

体基础底面压力:

Fk Gk

461.4kPa v 1.2 f =626kPa ;安全。 A W 4.375 4.7752/6 (6)群桩沉降计算

桩中心距

s

a =1.5m ,属于小于

6倍桩径(6d =3.0m )的桩基,可将群桩作为假想的实 体基

础,按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的沉降。

桩端平面至承台底范围内平均压力(地下水位之上混合重度取

20 kN/m 3):

2800 P

4 20 13 10 =194 210 =404 kPa

4 3.6

桩端平面处土的自重压力:

P c =16 1 18 3 7 12 9 1 =163kPa

桩端平面处桩基对土的平均附加压力:

p 0二p - p c = 404 -163 = 241kPa

取 s a /d =3.0,丨/d =15.5/0.5 =31,L c /B c 4/3.6 = 1.11,

=1.2;

由此查表8-22得(内插值法)得到:C 0 =0.0593, G =1.557,C^ 8.778, n^ J n .B c / L c = , 8 3.6/ 4 二 2.6833

承台底面积矩形长宽比 a/b 二L c /B c =1.11,深宽比z /b =2乙/B c ,查表4-7,用内

插值法得冷 ,并按式(8-59) 分别计算

表 8-38 Z/i

Z iX 、和 s ,

沉降计算情况

E si

MPa 4

列表8-38。

1

s =

乙:・i -Z i 4〉i4

s

(mm )

i

Z i

(m)

Z 2Z b 一 B c

a i

e

P

E

0 0 0 0.25 0 10 0 0 1 5 2.78 0.1485 0.7425 10 17.780 17.78 2 6 3.33 0.1318 0.7908 10 1.157 18.94 3 7 3.89 0.1180 0.826 10 0.843 19.78 4

8

4.44

0.1067

0.8536

10

0.659

20.44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Zn 按附加应力

「Z =0.2 二c 验算。

假定取Z i =6m ,

计算得:

;-4 i p 0 =4 0.037 241 =35.7 kPa

Z n 深处土的自重应力 二c 二P c • Z n = 163 6 9 =217 kPa ,可见二z 已减到其值的

0.2以下(35.7/217 = 0.1645 )已符合要求。即桩基最终沉降量为

s= 18.94 mm 。

(7)桩身水平内力(弯曲抗压强度)计算 1)计算桩的变形系数。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 2.1 108 /2.8 107 =7.5

桩身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 。」:d[d 2 2(:飞-1) 'g d °2]/32

= 3.14 0.5[0.52

2 (7.5 -1) 0.0045 0.42]/32 = 0.0127m 3

P max

e =

C

n b -1

C 1

(n b

_1) C

2

= 0.0593

2.6833 -1 1.557 1.6833

8.778

-0.207

4

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I 。=W 0d/2 = 0.0127 0.5/2 = 0.00318 m 4 桩身计算宽度:b 0 =0.9(1.5d 0.5) = 1.125 m

桩身抗弯刚度: El =0.85E c l 0=0.85 2.80 107 0.00318 = 75684 kN.m 2 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 2(2h 1 h 2)h^_10 2.52 3 (2 2.5 0.5) 0.5

2 =

2~

(* h 2)

(2.5 0.5)

桩的变形系数—=厝=5疇严=0.6509m 1 由于:h = 0.5842 15.5 =9.05 4.0

,属于柔性桩范围。

2) 求单位力作用于桩身顶面处,桩顶所产生的变位。 、HH = A f /(: 3EI ) =2.441/(0.65093 75684) =1.17 10m/kN

2

2

5

1

、MH =B f /(: El) =1.625/(0.6509

75684)=5.07 10_kN :-MM

^C f /( : EI ) ^1.751 /(0.6509

75684)=3.55 10 -( kN.m )-1

3) 求桩顶发生单位变位时,在桩顶引起的内力。 ① 发生单位竖向位移时,轴向力 ? NN 单桩桩底压力分布面积

A 。,对于摩擦型桩,取下列二公式计算值之较小者:

人 m (h .tan m /4 d/2)2 =3.14(15.5 tan9.42 /4 0.5/2)2 = 2.13m 2

2 2 2

A^ = .S /4 = 3.14 1.5 /4=1.766m

3

C 0 =m 0h =7860 15.5 = 121830 kN/m

/ 0.6X5.5

(

2.80 107

3.14 0.252

② 发生单位水平位移时,水平力

r

r f

r 2

=「MM

/(

'

HH 「MM -「

MH

)

= 3.55 10 /[1.17 10 3.55 10

-(5.07 10 )2^ 22426kN/m

③ 发生单位水平位移时,弯矩

r

r

r

r 2

"M H = 'MH /(f MM

MH

)

_5

.4 _5

-5 2

= 5.07 10 /[1.17 10 3.55 10

- (5.07 10 ) ]= 32028kN

④ 发生单位转角时,弯矩

"MM = 'HH

/

C"

HH "MM

MH

)

= 1.17 10 /[1.17 10

3.55 10

-(5.07 10 )2] = 73910kN.m

4) 求承台发生单位变位时,所有桩顶、承台和侧墙引起的反力之和。 ①

发生单位竖向位移时,竖向反力

vv

承台底与地基土接触面积:

A b = F -nA = 4 3.6-8 3.14 0.52/4 = 12.83m 2

讪2

=7.86MN/m

121830 1.766

) 157721kN/m

承台底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C b =m0h n= 1.5 7860 = 11790 kN/m3

vv二n^NN C b A b=8 157721 11790 12.83 = 1413033kN/m

②发生单位竖向位移时,水平反力wv

承台底与地基土间的摩擦系数:亠-0.35

wv “C b A b = 0.35 11790 12.83 =52943 kN/m

③发生单位水平位移时,水平反力ww

承台计算宽度:B0= B • 1 =3.6 1 -4.6m

承台侧面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C n =mh n=1.5 7860 =11790 kN/m3

承台底面以上侧向土水平抗力系数分布图形的面积:

F c =C n h n/2 = 11790 1.5/2 =8843kN/m2

ww二n ?HH B0F c=8 22426 4.6 8843 =220086 kN/m

④发生单位水平位移时,反弯矩w

承台底面以上侧向土水平抗力系数分布图形的面积矩:

S c= C n h2 /6 = 11790 1.52 /6 =4421 kN/m

w - -n?MH B O S C=(-8) 32028 4.6 4421 - -235887 kN.m

⑤发生单位转角时,反弯距,,

承台底面以上侧向土水平抗力系数分布图形的惯性矩:

c 3 3

I =C n h n/12=11790 1.5 /12 =3316kN

承台底与地基土的接触惯性矩:

2

- ' AK i X i

=43 3.6/12 -(2 2 1.52 2 0.752) 3.14 0.52/^ 17.21m4

2

=n "MM ■"NN •-K i X i B O I C b I b

2 2

=8 73910 157721 (2 2 1.5 2 0.75 )

4.6 3316 11790 17.21 =2406365kN.m

5) 求承台变位。

①竖向位移

v=(F k G k)/ vv= (3040 432)/1413033 =0.0025 m

②水平位移

=丫神k - 训k 丄(N k +G k)?wv 了哪=2406365汉80 —(—235887) 乂400 W( ww%d =

220086 2406365 -(-235887)2

亠(3040 +432)汉52943汉2406365

20.0013m

1413033 [220086 2406365-(-235887)2]

③转角

=41.4kN H^24.03kN,故满足水平承载力设计要求。

fM k—%qH k 丄他+G Q?wv Y w^ _ 220086 x 400 —(—235887)x80

— 2 2 2

Y ww Y 哪—?W 半\v(?ww Y 螂—Y W cp) 220086 汉2406365 —(—235887)

(3040 +432)x52943x(—235887)

+-------- -- ---------------- --------------- ------------- ---- 〒=0.00016rad

1413033 [220086 2406365 -(-235887)]

6) 求任一基桩桩顶内力。

①轴向力

N o1=(v 「xj'NN =[0.0025 (-1.5) 0.00016] 157721 =356.45kN

N o2=(v :x2)'NN= 0.0025 157721 =394.30 kN

N o3 = (v :x3)'NN =[0.0025 1.5 0.00016] 157721 = 432.16 kN

N°4 =(v :X4):、NN =[0.0025 (-0.75) 0.00016] 157721 =375.38kN

N°5 =(v :x5)'NN =[0.0025 0.75 0.00016] 157721 =413.23kN

②水平力

H0二W:、HH -"HM =0.0013 22426 -0.00016 32028 = 24.03kN

③弯矩

M0 = :'MM-wS H=0.00016 73910 -0.0013 32028 =-29.81kN.m

7) 求桩身最大弯矩及其位置

①计算G - :M0/H0= 0.6509 (-29.81)/24.03 - -0.8075

查表得:Z= 1.94 m, Cj[ = -0.39

极值弯矩作用点距桩顶距离:z^z :■ = 1.94/0.6509二2.98m

极值弯距值:M max=C[[M 0=-0.39 (-29.81) =11.63kN.m

②如果M0取绝对值,则C1=0.8075,查表得:Z=1.01m,C…=1.85

则有:z0 = z : = 1.01/0.6509 = 1.55m

M max二C—M 0= 1.85 29.81 = 55.15 kN.m,为所求的最大弯矩值。

8)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验算

桩身换算截面积:

=[1 + (a E 一1) P g ] ^d2/4 = [1 + (7.5 _ 1)汉0.0045 X 3.14X 0.52/ 4 = 0.202m2取桩顶竖向力影响系数N =0.5,桩身最大弯矩系数' m =0.768,桩截面模量塑性系数

= 0.7諮m f t W0d.25 + 22P g)1土

R h

V m I

=41.4kN H^24.03kN,故满足水平承载力设计要求。

0.75 0.6509 2 1.27 103 0.0127

0.768 (1.25 22 0.0043(1

0.5 511

2 1.27 10

3 0.202)

=41.4kN H^24.03kN,故满足水平承载力设计要求。

9) 桩身配筋验算

初选8 12mm HPB235钢筋,实际配筋率为

6=0.0046。将f y =210N/mm 2,

2 2 2 2

A=3.14 0.52

/4 = 0.19625 m 2

, A s =8 3.14 0.0122 /4 = 0.000904 m 2,

2 一

f c =11.9N/mm , f y A s /f c A=0.0813,代入下列公式得: 对应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圆心角( rad )与2-的比值:•:

卜 2

=1+0.75 汉0.0813 —p ;(1+0.75汉 0.0813) —0.5 —0.625汉 0.0813=0.3028 rad 受拉钢筋面积与纵筋全面积的比值

:,(当〉-0.625时,:,=0):

:t =1.25-2: =1.25 -2 0.3028 =0.6444rad

sin 二:二sin(3.14 0.3028)二sin0.9696 =0.8142

sin 门一环二 sin(3.14 0.6444)= sin1.9857 = 0.8988 r s =250-50 -14/2 =193mm

=2 11.9 5003 0.81423 210 904 193

°

8142

°8988

3

6

=555 10 N.mm=555kN.m

由于桩身的最大弯矩只有 M =55.15kN.m ,故满足抗弯强度要求。

(8)承台设计

取立柱截面为0.8 0.6m 2,承台混凝土强度 C25,采用等厚度承台高度 1m ,底面钢筋

保护层厚0.1m (承台有效高度 0.9m ),圆桩直径换算为方桩的边长

0.4m 。

1)受弯计算。

单桩净反力(不计承台和承台上土重)设计值的平均值为:

N 二 F/ n =3800/8 =475 kN

边角桩的最大净反力为:

N max 二475 96.3 = 571.3 kN

边桩和轴线桩间的中间桩净反力为: (475+571.3)/2=523 kN 桩基承台的弯矩计算值为:

» N i y , -3 475 (1.3 -0.6/2) =1425kN.m

M y 八 汕片=2 571.3 (1.5-0.8/2) 523 (0.75-0.8/2) =1440kN.m

承台长向配筋为(一般取

s =0.9):

M y

1440X06 — 2

A s y

8465mm

y

s f y

h 。

0.9 210 900

:=1 0J5

f7-.

(1 - 0.75

f

y A

s 2

f c A

) "5「0.

625

f c

A

f y A s

M 乞

2

f c r 3

sin 3

二 f y A s r s

sin —:: - sin —:»

3.14

可选配24 22@150钢筋,则A =380.1 24 = 9122.4mm2。

1425 疋10 承台短向配筋:A sx 8377mm2,选配24 22@160钢筋。

0.9 汉210 汉900

2) 受冲切计算。

冲跨比:0x=a0x/h)=0.9/0.9 =1.0 ;0y=a0y/h0=0.8/0.9 =0.889 ;

冲切系数:s 二0.84/( 0x 0.2) = 0.84/(1 0.2) = 0.7

® 二0.84/(■ 0y 0.2) = 0.84/(0.889 0.2) = 0.77

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冲切力设计值为:

F l二F-' N i =3800-2 523 = 2754kN

对柱下矩形承台受冲切承载力为:

2[ :ox(b c a oy) :oy(h c a ox)] hp f t h0

=2 [0.7 (0.6 0.8) 0.77 (0.8 0.9)] 0.9 1.27 1030.9=4709kN 2754 kN

经判定,柱对承台的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关于角桩对承台的冲切经计算是满足设计要

求的,此处从略。

3) 受剪切计算。

剪跨比:x二a x/h0 =09 0.9 =1.0 ;y二a y /h0二0.8/0.9 = 0.889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s = (800/9OO)0.25=0.97

剪切系数:.=1.75/(x 1.0) =1.75/2 =0.875

'■y=1.75/(y 1.0) =1.75/1.889 =0.926

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V x =571.3 2 = 1142.6 kN = 1.143 MN

V y = 475 3 =1425 kN =1.425MN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V x :::hs : f t b)h0=0.97 0875 *27 &6 0.9=3.492MN,满足要求。

V y 匸f t b°h°=0.97 0.926 1.27 4 X0.9=4.107MN,满足要求。

本例题采用等厚度承台,各种冲切和剪切承载力均满足要求,且有较大余地,故承台亦可设计成锥形或阶梯形,但需经冲切和剪切的验算。

桩基础习题

第八章 桩基础 8-1 某一般民用建筑,已知由上部结构传至柱下端的荷载组合分别为:荷载标准组合:竖向荷载k F =3040kN ,弯矩k M =400kN.m ,水平力k H =80kN ;荷载准永久组合:竖向荷载 F Q =2800kN ,弯矩M Q =250kN.m ,H Q =80kN ;荷载基本组合:竖向荷载F =3800kN ,弯矩M =500kN.m ,水平力H =100kN 。工程地质资料见表8-37,地下稳定水位为4-m 。试 桩(直径φ500mm ,桩长15.5m )极限的承载力标准值为1000kN 。试按柱下桩基础进行桩基有关设计计算。 表8-37 [例8-2]工程地质资料 序号 地层名称 深度 (m) 重度γ kN/m 3 孔隙比 e 液性指数 I L 粘聚力 c (kPa) 内摩擦 角)(?? 压缩模量 E (N/mm 2) 承载力 f k (kPa) 1 杂填土 0~1 16 2 粉土 1~4 18 0.90 10 12 4.6 120 3 淤泥质土 4~16 17 1.10 0.55 5 8 4.4 110 4 粘土 16~26 19 0.65 0.27 15 20 10.0 280 【解】 (1)选择桩型、桩材及桩长 由试桩初步选择φ500的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用25C ,钢筋采用HPB235,经查表得c f =11.9N/mm 2,t f =1.27N/mm 2; ='=y y f f 210N/mm 2。初选第四层(粘土)为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得小于1m ;初选承台底面埋深1.5m 。 则最小桩长为:5.155.1116=-+=l m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①根据桩身材料确定,初选%45.0=ρ,0.1=?,8.0c =ψ,计算得: )9.0(s y ps c c A f A f R ''+=ψφ =4/5000045.02109.04/5009.118.02 2????+???ππ=2035210N=2035kN ②按土对桩的支承力确定,查表8-7,sk2q =42kPa ,sk3q =25kPa ,sk4q =60kPa ,查表8-8, q pk =1100kPa 则: ∑+=+=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12255.242(5.0π4732/946/uk a ===K Q R kN ③由单桩静载试5002/1000/uk a ===K Q R kN 小者,则取473a =R kN 。 (3初选承台底面积为6.34?m 2土自重:205.16.34k =???=G

(完整版)桩基础习题.

、单桩承载力 例题1 条件:有一批桩,经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得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 880kN 。 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容许值。 答案: Q ( 6),( 7 )进行计算。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 858.3 R 429.3kN 2 例题2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942 条件:某工程柱下桩基础,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身设计直径为 377mm ,桩身有效计算长度13.6m 。地质资料如右图。 要求: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容许值。 答案: r A p q rk ) kPa 、单排桩桩基算例 设计资料:某直线桥的排架桩墩由 2根1.0m 钢筋混凝土钻孔桩组成,混凝土采用 载: N 5000kN , H 100kN , M 320kN m 。其他有关资料如图所示,桥下无水。 试求出桩身弯矩的分布、桩顶水平位移及转角(已知地基比例系数m 8000kPa/m 2, 2 m 0 50000kPa/m ) 1( n 一 (u 2 i 1 i l i q ik r A p q rk ) 1 [3.14 2 0.377(0.7 2. 3 45 0.9 8.6 55 0.6 2.7 53) 1 丄[1.18 2 (72.45 425.7 85.86) 147.27] 418.2kPa a 0.6 3.14 2 0.377 4 2200] 830kN 、 860kN 和 830 860 880 3 极差 880-830=50kN 2575 ~3~ 858.3kN 5.82% 30%,极差小于平均值的30%。 858.3 根据《建筑地基与基础规范》附录 查表粉质黏土,粉土,黏性土摩阻力标准值分别为 45kPa 、55 kPa 、53 C20,承台底部中心荷

基础工程-桩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桩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4— 1截面边长为400mm 勺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打入 10m 深的淤泥和 淤泥质土后,支承在中风化的硬质岩石上。已知作用在桩顶的竖向压力为 800k N,桩身的弹性模量为3X 104N/mH 试估算该桩的沉降量。 〔解〕该桩属于端承桩,桩侧阻力可忽略不计,桩端为中风化的硬质岩石, 其 变形亦可忽略不计。因此,桩身压缩量即为该桩的沉降量,即 习题4— 2某场区从天然地面起往下的土层分布是:粉质粘土,厚度 I i =3m qm=24kPa ;粉土,厚度 12=6m q s2a =20kPa ;中密的中砂,q s3a =30kPa, q pa =2600k Pa 。现采用截面边长为350m 材350mn t 勺预制桩,承台底面在天然地面以下 1.0 m 桩端进入中密中砂的深度为1.0m ,试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解〕 二f 七:心 =2600 K O .35 x 0 35 + 4 x 0 35 x (24 x 2 + 20 x 6 + 30 x 1) =595 7kN 习题4— 3某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第一层杂填土,厚度 1.0m ;第 二层为淤泥,软塑状态,厚度 6.5m, q sa =6kPa ;第三层为粉质粘土,厚度较大, q sa =40kPa ; q pa =1800kPa 。现需设计一框架内柱(截面为 300m 材450mm 的预制 桩基础。柱底在地面处的荷载为:竖向力 F k =1850kN,弯矩M=135kN ?m 水平 力H=75kN,初选预制桩截面为350m 材350mm 试设计该桩基础。 〔解〕(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NI &恥10 034x0.4x3x107 0.00167^ = 1.67m

桩基础复习题

第8章桩基础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属于挤土桩的是( D ) (A)钢筋混凝土预制桩(B)钢管桩(C)钻孔灌注桩(D)沉管灌注桩 2、桩基承台的宽度与哪一条件无关?(A) (A)承台混凝土强度(B)构造要求最小宽度 (C)边桩至承台边缘的距离(D)桩的平面布置形式 3、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竖向荷载桩侧阻力承担70%,桩端阻力承 担30%的桩称为(B)。 (A)摩擦桩(B)端承摩擦桩(C)摩擦端承桩(D)端承桩 4、以下属于非挤土桩的是(C) (A)实心的混凝土预制桩(B)下段封闭的管桩(C)钻孔灌注桩(D)沉管灌注桩 5、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C) (A)300mm (B)400mm (C)500mm(D)600mm 6、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 B )。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 7、板式承台的厚度是由(4)承载力决定的。 (1)受弯;(2)受剪切;(3)受冲切;(4)受剪切和受冲切 8、端承型群桩基础的群桩效应系数( 2 ) (1)1(2)1(3)1 1)。 9、桩端进入坚实土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桩径的 ((1)1~3倍(2)2~4 倍(3)2~5倍(4)3~4 倍 10、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比如(1) (1)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压密;(2)桩顶荷载加大;(3) 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4)桩侧土层过于软弱。 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4)的建筑物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1)甲级;(2)乙级;(3)乙级和丙级(4)丙级 12、某场地在桩身范围内有较厚的粉细砂层,地下水位较高。若不采取降水措施,则不宜采用(2) (1)钻孔桩;(2)人工挖孔桩;(3)预制桩;(4)沉管灌注桩 13、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静载荷试验的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 )(1)1% (2)2%(3)3%(4)4% 14、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3)桩径。

桩基础复习题

第8章 桩基础 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属于挤土桩的是( D ) (A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B )钢管桩 (C )钻孔灌注桩 (D )沉管灌注桩 2、桩基承台的宽度与哪一条件无关?( A ) (A )承台混凝土强度 (B )构造要求最小宽度 (C )边桩至承台边缘的距离 (D )桩的平面布置形式 3、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竖向荷载桩侧阻力承担70%,桩端阻力承担30%的桩称为( B )。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C )摩擦端承桩 (D )端承桩 4、以下属于非挤土桩的是( C ) (A )实心的混凝土预制桩 (B )下段封闭的管桩 (C )钻孔灌注桩 (D )沉管灌注桩 5、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C ) (A )300mm (B )400mm (C )500mm (D )600mm 6、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 B )。 (A )100mm (B )150mm (C )200mm (D )250mm 7、板式承台的厚度是由( 4 )承载力决定的。 (1)受弯;(2)受剪切;(3)受冲切;(4)受剪切和受冲切 8、端承型群桩基础的群桩效应系数 ( 2 ) (1)1>η (2)1=η (3)1<η 9、桩端进入坚实土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桩径的( 1 )。 (1)1~3倍 (2)2~4倍 (3)2~5倍 (4)3~4倍 10、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比如( 1 ) (1)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压密;(2)桩顶荷载加大; (3)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 (4)桩侧土层过于软弱。 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 4 )的建筑物桩基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1)甲级;(2)乙级;(3)乙级和丙级(4)丙级 12、某场地在桩身范围内有较厚的粉细砂层,地下水位较高。若不采取降水措施,则不宜采用( 2 ) (1)钻孔桩;(2)人工挖孔桩;(3)预制桩;(4)沉管灌注桩 13、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静载荷试验的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 ) (1)1% (2)2% (3)3% (4)4% 14、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 3 )桩径。 (1)1倍 (2)2倍 (3)3~4倍 (4)6倍

桩基础习题

第八章桩基础 8-1某一般民用建筑,已知由上部结构传至柱下端的荷载组合分别为:荷载标准组合: 竖向荷载 F k =3040kN ,弯矩M k =400kN.m ,水平力H k =80kN ;荷载准永久组合:竖向荷载 F Q =2800kN ,弯矩M Q =250kN.m ,H Q =80kN ;荷载基本组合:竖向荷载 F =3800kN ,弯 矩M =500kN.m ,水平力H =100kN 。工程地质资料见表 8-37,地下稳定水位为 -4 m 。试 桩(直径 500mm ,桩长15.5m )极限的承载力标准值为 1000kN 。试按柱下桩基础进行桩 基有关设计计算。 表8-37 [例8-2]工程地质资料 序 地层名称 深度 重度 孔隙比 液性指数 粘聚力 内摩擦 压缩模量 承载力 号 (m) 3 kN/m 3 e I L C (kPa) 角 : () 2 E(N/mm 2) f k (kPa) 1 杂填土 0〜1 16 2 粉土 1〜4 18 0.90 10 12 4.6 120 3 淤泥质土 4〜16 17 1.10 0.55 5 8 4.4 110 4 粘土 16 〜26 19 0.65 0.27 15 20 10.0 280 【解】 (1)选择桩型、桩材及桩长 由试桩初步选择 500的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用 C25,钢筋采用HPB235,经查表 得 f c =11.9N/mm 2,f t =1.27N/mm 2; f y 二 f y =210N/mm 2。初选第四层(粘土)为持力 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得小于 1m ;初选承台底面埋深 1.5m 。 则最小桩长为:丨=16 • 1 -1.5 =:15.5m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①根据桩身材料确定,初选 T 二 0.45%,「二1.0 ,匸c = 0.8,计算得: R = ds 0.9f y A s ) = 0.8 ; 500 /4 0.9 210 0.0045; ; 500 /4=2035210N=2035kN ② 按土对桩的支承力确定, 查表 8-7,q sk2=42kPa ,q sk3 =25kPa ,q sk4=60kPa ,查表 8-8, q pk =1100kPa 则: Q uk =Q sk Q pk =U._ q sik 1 i q pk A P 2

(整理)第四章桩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4-1截面边长为400mm的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打入10m深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后,支承在中风化的硬质岩石上。已知作用在桩顶的竖向压力为800kN,桩身的弹性模量为3×104N/mm2。试估算该桩的沉降量。 〔解〕该桩属于端承桩,桩侧阻力可忽略不计,桩端为中风化的硬质岩石,其变形亦可忽略不计。因此,桩身压缩量即为该桩的沉降量,即 习题4-2某场区从天然地面起往下的土层分布是:粉质粘土,厚度l1=3m,q s1a=24kPa;粉土,厚度l2=6m,q s2a=20kPa;中密的中砂,q s3a=30kPa,q pa=2600kPa。现采用截面边长为350mm×350mm的预制桩,承台底面在天然地面以下1.0m,桩端进入中密中砂的深度为1.0m,试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解〕 习题4-3某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第一层杂填土,厚度1.0m;第二层为淤泥,软塑状态,厚度6.5m,q sa=6kPa;第三层为粉质粘土,厚度较大,q sa=40kPa;q pa=1800kPa。现需设计一框架内柱(截面为 300mm×450mm)的预制桩基础。柱底在地面处的荷载为:竖向力 F k=1850kN,弯矩M k=135kN·m,水平力H k=75kN,初选预制桩截面为350mm×350mm。试设计该桩基础。 〔解〕(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设承台埋深1.0m,桩端进入粉质粘土层4.0m,则

结合当地经验,取R a=500kN。 (2)初选桩的根数和承台尺寸 取桩距s=3b p=3×0.35=1.05m,承台边长:1.05+2×0.35=1.75m。桩的布置和承台平面尺寸如图11-12所示。 暂取承台厚度h=0.8m,桩顶嵌入承台50mm,钢筋网直接放在桩顶上,承台底设C10混凝土垫层,则承台有效高度h0=h-0.05=0.8-0.05=0.75m。采用C2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 (3)桩顶竖向力计算及承载力验算 (4)计算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桩顶竖向

(完整版)桩基础工程练习题.doc

(完整版)桩基础工程练习题.doc 第二章桩基础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混凝土预制桩的设计间距大于4 倍桩直径(或边长)时,宜采用 的打桩顺序为() A. 逐排打设 B.直中间向四周打设 C.直四周向中间打设 D.分段打设 2.摩擦桩型的预制桩在沉桩时,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是() A. 最后贯入度 B.设计标高 C. 垂直度 D. 平面位置 3.混凝土灌注桩按成孔方法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钻孔灌注桩;(2)沉管灌注桩;(3)人工挖孔灌注桩;(4)爆扩灌注桩。其中, 属于挤土成孔的为() A.(1)和( 2) B.(2)和( 3) C.(1)和( 3) D.(2)和( 4) 4.在周围建筑物密集的狭窄场地施工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较宜采 用() A.钻孔灌注桩 B.沉管灌注桩 C. 人工挖孔灌注桩

D. 爆扩灌注桩 5.原土造浆的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成孔后的清孔方法应为() A.用泥浆泵将孔内泥浆抽干 B.仅用抽筒掏净沉渣 C.注入足够泥浆,换浆清孔 D.注入清水,排泥清孔,使泥浆容度降至 1.1 克/ 立方厘米左右 二、填空题 1.预制桩常见的沉桩方法有()、()和()。 2.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后方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方可()和()。 3.桩锤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和()。 4.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孔中埋设护筒的作用 有:;;; 5. 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分为和两类。 6. 按桩的施工方法,桩分为和两类。 7. 根据基础设计标高,打桩顺序宜;根据桩的规格,又宜、。 8. 打桩机主要包括、和等。 9. 打桩有两种方式:一是,一是。 10.震动沉管灌注桩可根据土质情况和荷载要求,分别选用、、和三种施工方法;一般正常 沉管的施工方法是。 第三章砌筑工程 一、单项选择 1. 砖砌体的灰缝厚度是() A.10mm B.6mm C.15mm D.20mm 2. 水平灰缝饱满度应不小于()

整理桩基础习题

负摩阻力与下拉力: 1 •某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d二850mm ,桩长22m , 地下水位处于桩项标高,地面标高与桩顶齐平,地面下15m为淤泥质黏土,q sk = 15kP a,饱和重度 「7kN/m3,其下层为中密细砂,q sk二80怨,q pk二2500kP a。地面均布荷载p = 50kP a,由于大面积堆载引起负摩阻力,试计算下拉荷载标准值(已知中性点为1(。= 0.8,淤泥土负摩阻力系数厂0.2,负摩阻力 群桩效应系数n=1.0)。 【解】已知h I。"8,其中I n、l o分别为自桩顶算起的中性点深度和桩周软弱 土层下限深度。I。=15m,则中性点深度I n=O.8I o=O.8 15=12m。 n 頁' 544条,中性点以上单桩桩周第i层土负摩阻力标准值为q si二ni匚i 当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欠固结土层产生固结和地下水降低时,G=「;i 当地面分布大面积荷载时,g二p - r i '2 1 ©宀 Y m 也Z m+1“Z mm 2 式中,q Si ――第i层土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当按上式计算值大于正摩阻力标准值时,取正摩阻力标准值进行设计; ni ――桩周第i层土桩侧负摩阻力系数,可按表5.4.4-1取值; G――桩周第i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 6――由土自重引起的桩周第i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桩群外围桩自地面算下起,桩群内部桩自承台底算起; m土层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i、m ――第i计算土层和其上第

乜、.-Zm――第i层土和第m层土的厚度; p ----- 地面均布荷载。 当地面分布大面积堆载时, I I CT j = p + CT 苦 1 1 1 1 b了 =送+—% 也z =0+—x(17—10)>d2 = 42kF a m 4 2 2 er j = p + er 爭=50 + 42 = 92kP a q Sj = ni「= 0.2 92 = 18.4 kP a q Si >q sk =15kP a ,取q n=15kP a 基桩下拉荷载为: n Q g " n U、q SJj =1.0 二0.85 15 12 = 480.4 kN j 二 2.某一穿过自重湿陷性黄土端承于含卵石的极密砂层的高承 台桩,有关土性参数及深度见表。当地基严重浸水时,计算 负摩阻力产生的下拉荷载(计算时取 , n =1.0,饱和度为80%时的平均重度为=18kN. m3, 桩周长n =0.3 1.884m,下拉荷载累计至砂层顶面)。 【解】第i层土负摩阻力标准值为q Si二仁八; 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二―j

桩基础习题及答案

桩基础习题及答案 桩基础习题及答案 桩基础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通过将混凝土桩或钢桩等材料嵌入地下,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桩基础的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习题一:桩基础的分类 1. 桩基础按照桩身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桩基础可分为混凝土桩、钢桩、木桩和复合桩等几类。 2. 桩基础按照桩身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桩基础可分为圆形桩、方形桩、多边形桩和特殊形状桩等几类。 习题二:桩基础的设计 1. 桩基础的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桩基础的设计应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沉降控制、抗倾覆能力、抗浮托能力、抗震能力等因素。 2. 桩基础的承载力如何计算? 答案:桩基础的承载力可通过静力试验、动力试验、静力触探等方法进行测定和计算。 习题三:桩基础的施工 1. 桩基础的施工顺序是什么? 答案:桩基础的施工顺序一般为:桩基础的布置→桩身的预制或钻孔→桩身的安装→桩顶的处理。

2. 桩基础的施工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桩基础的施工中需要注意桩身的垂直度、桩顶的水平度、桩身的质量等问题。 习题四:桩基础的检测和验收 1. 桩基础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答案:桩基础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无损检测等。 2. 桩基础的验收标准是什么? 答案:桩基础的验收标准一般包括桩顶标高、桩身的垂直度、桩身的质量等指标。 以上是一些关于桩基础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在实际工程中,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操作,同时也需要结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参考。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桩基础的理论和技术,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桩基工程题库(建筑施工技术习题)

第2章桩基工程施工(建筑施工技术题库) 一、单选题 1、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压桩机就位 B.吊桩插桩 C.桩身对中调直 D.测量定位 2、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 B.轻锤高击 C.轻锤低击 D.重锤高击 3、预制桩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D )时方可运输。 A.25% B.50% C.75% D.100% 3、预制桩起吊时起吊点选择( C )。 A.桩中间位置 B.桩身1/3位置 C.跨中弯矩与吊点处负弯矩相等 D.桩身底端 4、( B )是一种适合软土地区城市中心及建筑物密集处施工的打桩方法。 A.锤击法 B.静力压桩法 C.振动沉管 D.射水沉管 5、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 B )易出现断桩现象。 A.地面上1~3m的不同软硬层交接处 B.地面下1~3m的不同软硬层交接处 C.地面上1~3m的软土层 D.地面下1~3m的硬土层 6、 B 是一种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在成孔深度内无地下水的土质,勿需护壁可直接取土成孔的灌注桩成孔方法。 A.爆扩成孔 B.干作业成孔 C.套管成孔

D.泥浆护壁成孔 7、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一般多适用于 C 。 A.无地下水 B.地下水位较低 C.地下水位较高 D.干土区 8、 B 在荷载大的重型结构和超高层建筑深基础中得到广泛应用。 A.爆扩成孔 B.人工挖孔 C.套管成孔 D.泥浆护壁成孔 9、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中,确保成桩质量的关键工序是 D 。 A.吊放钢筋笼 B.吊放导管 C.泥浆护壁成孔 D.灌注水下混凝土 10、下列对于预制桩制作:①场地压实、平整;②支模板;③浇桩的混凝土;④扎桩钢筋;⑤拆模,其排序对的是 B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⑤①④②③ D.⑤④①②③ 11、预制桩打桩过程中出现打坏过打现象,经分析是过打情况所致,应 C 处理。 A.顶部的配筋应做特别的处理 B.保证垂直度,及时纠正 C.分析土质,改善操作方法 D.加钢夹箍用螺栓拉紧焊牢 12、预制桩打桩过程中出现打坏现象,经分析是由于桩的顶面与桩的轴线不垂直,局部受冲击所致,应 B 处理。 A.顶部的配筋应做特别的处理 B.保证垂直度,及时纠正 C.分析土质,改善操作方法 D.加钢夹箍用螺栓拉紧焊牢 13、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 A 。 A.不大于1.5m B.不小于1.5m

桩基础工程练习题

《建筑施工技术》练习题 第二章桩基础工程 一、填空题 1.预制桩的接桩方法有、及。2.桩的制作方法常用的有、及等。3.人工开挖桩孔,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时,护壁每段高度,并有的放坡。4.螺旋钻成孔的泥浆循环排渣有和两种方法。5.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成孔时,一般采用、回转钻成孔、及等方式。6.按沉管方式不同,套管成孔灌注桩可分为灌注桩和灌注桩。7.桩按荷载传递方式可分为和。 8.灌注桩按成孔的施工方法不同,分为、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和爆扩灌注桩。 二、单选题 1.既可用于打水下桩和斜桩,又可用于拔桩的是( )。 A.落锤 B.柴油锤 C.单动气锤 D.双动气锤 2.桩制作完成后,应洒水养护不少于( )。 A.3 d B.5d C.7d D.14 d 3.锤击沉桩时,打桩应注意( )。 A.开始沉桩时落距应较大,沉人一定深度后,落距逐步减少到规定数值 B.开始沉桩时落距应较小,沉入一定深度后,落距逐步提高到规定数值 C.开始沉桩时按规定数值,沉入一定深度后’落距逐步减少 D.开始沉桩时按规定数值,沉入一定深度后,落距逐步提高 4.人工挖孔灌注桩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 ),孔深不宜大于( )。 A.2.5 m,20 m B.2.5 m,40 m C.4.5 m,20 m D. 4.5 m,40 m 5.人工挖孔灌注桩当( ),采用间隔开挖。 A.桩净距小于1.5倍桩径且小于2m时 B.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 m时 C.桩净距大于1.5倍桩径且大于2m时 D.桩净距大于2倍桩径且大于2.5 m时 6.灌注桩钢筋笼中设置的加劲箍,宜( ),主筋一般不设弯钩,根据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得向( )伸露。

桩的基本知识(练习题)

桩的基本知识(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共14 题) 1、以下方法,不能提高抗拔桩的抗拔承载力的是 (D) A,扩大桩端 B,增加桩长 C,增大桩径 D,缩小桩径 正确答案:D 2、预应力管桩在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哪种质量问题 (D) A,桩身缩径 B,桩身夹泥 C,桩身扩径 D,桩身开裂 正确答案:D 3、按桩的承载形状对桩进行分类,桩的类型可分为 (A) A,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B,抗压桩和抗拔桩 C,主动桩和被动桩 D,基础桩和维护桩 正确答案:A 4、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担70%,桩端阻力承担30%,改桩属于 (D) A,端承桩 B,摩擦桩 C,摩擦端承桩 D,端承摩擦桩 正确答案:D 5、静力压桩法沉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下列哪项的关系 (B) A,标高 B,贯入度 C,垂直度 D,压力表读数 正确答案:B

6、裙桩基础中的单桩称为 (D) A,单桩基础 B,桩基 C,复合装置 D,基桩 正确答案:D 7、沉管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拔管速度过快不会引起哪项问题 (D) A,缩颈 B,夹泥 C,断桩 D,吊脚桩 正确答案:D 8、基坑支护中的护坡桩,主要承受以下何荷载 (C) A,竖向抗压 B,竖向抗拔 C,水平荷载

D,复合荷载 正确答案:C 9、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主要取决于一下那种因素 (A) A,桩身强度和地基土强度 B,桩身尺寸和地下水位 C,桩身尺寸和地基土深度 D,桩身强度和地基土深度 正确答案:A 10、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对周围环境干扰小,适合城市中施工的是 (D) A,锤击沉桩 B,振动沉桩 C,射水沉桩 D,静力压桩 正确答案:D 11、下列曲线为预制桩静载试验曲线,其情况可能如下 (D) A,均匀土中的摩擦桩

桩基础工程习题解答

第二章桩基础工程习题 一、填空题 1.桩按受力特点为分类,可分为___端承桩___桩、____摩擦桩___桩。 2.预制打入桩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入土深度控制对摩擦桩应了以桩尖设计标 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应以贯入度为主. 3.预制桩在沉桩时,常用的接桩方法有_法兰盘连接__、__钢板连接__和_硫磺胶泥(沙浆)连接__。 5钻孔灌注桩钻孔时的泥浆循环工艺有正循环、反循环两种。 6.当桩的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采用先大后小、_先深后浅_、__先长后端__的原则施打。7.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__70___%后才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的___100___%时才可运输。 二、选择题 1.以下打桩顺序一般不.采用的是( B ). A、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ﻩ B、逐排打设 C、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 D、自中间向四周进行 2.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预制桩时,重叠层数不宜超过__D__层.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预制桩时,上层桩或邻桩的灌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砼达到设计强度的_____才能进行. A、1 50% B、2 30% C、3 70% D、4 30% 3.预制桩采用锤击打设时,关于桩锤选择,正确的方法应是:_B__。 A、轻锤低击B、重锤高击 C、重锤低击D、轻锤高击 4.当在桩间距小且较密集群桩中打桩,可选用___C____顺序打桩。 A、逐排打设B、由中间向一侧对称施工 C、由中央向四周施打 D、由外周向中央施打 5.沉管灌注桩在施工时,拔管速度应不应大于__B___m/min。 A、1 B、2 C、3D、4 6.沉管灌注桩施工,在软弱土层及软硬土层交界处拔管时,其速度不得大于__C__m/min. A、0。5 B、0。8 C、1.0D、1.2 7. 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对周围环境干扰小,适合城市中施工的是(D)。 A。锤击沉桩B。振动沉桩 C。射水沉桩 D .静力压桩 三、简答题。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制作、起吊、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各有什么要求? 答:管桩及长度在10m 以内的方桩在预制厂制作,较长的方桩在打桩现场制作。ﻫ模板可以保证桩的几何尺寸准确,使桩面平整挺直;桩顶面模板应与桩的轴线垂直;桩尖四棱锥面呈正四棱锥体,且桩尖位于桩的轴线上;底模板、侧模板及重叠法生产时,桩面间均应涂刷好隔离层,不得粘结。ﻫ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

基础工程桩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桩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4-1 截面边长为400mm的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打入10m深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后,支承在中风化的硬质岩石上。已知作用在桩顶的竖向压力为800k N,桩身的弹性模量为3×104N/mm2。试估算该桩的沉降量。 〔解〕该桩属于端承桩,桩侧阻力可忽略不计,桩端为中风化的硬质岩石,其变形亦可忽略不计。因此,桩身压缩量即为该桩的沉降量,即 习题4-2 某场区从天然地面起往下的土层分布是:粉质粘土,厚度l1=3m,q =24kPa;粉土,厚度l2=6m,q s2a=20kPa;中密的中砂,q s3a=30kPa,q pa=2600k s1a Pa。现采用截面边长为350mm×350mm的预制桩,承台底面在天然地面以下1.0 m,桩端进入中密中砂的深度为1.0m,试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解〕 习题4-3 某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第一层杂填土,厚度1.0m;第二层为淤泥,软塑状态,厚度6.5m,q sa=6kPa;第三层为粉质粘土,厚度较大,q =40kPa;q pa=1800kPa。现需设计一框架内柱(截面为300mm×450mm)的预制sa 桩基础。柱底在地面处的荷载为:竖向力F k=1850kN,弯矩M k=135kN·m,水平力H k=75kN,初选预制桩截面为350mm×350mm。试设计该桩基础。 〔解〕(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设承台埋深1.0m,桩端进入粉质粘土层4.0m,则 结合当地经验,取R a=500kN。 (2)初选桩的根数和承台尺寸 取桩距s=3b p=3×0.35=1.05m,承台边长:1.05+2×0.35=1.75m。桩的布置和承台平面尺寸如图11-12所示。 暂取承台厚度h=0.8m,桩顶嵌入承台50mm,钢筋网直接放在桩顶上,承台底设C10混凝土垫层,则承台有效高度h0=h-0.05=0.8-0.05=0.75m。采用C2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 (3)桩顶竖向力计算及承载力验算

桩基础工程习题

第二章桩基础工程习题 一、判断题: 1、主要靠桩身侧面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承受上部荷载的桩属于摩擦型桩。() 2、主要靠桩端达到坚硬土体以承受上部荷载的桩属于端承型桩。() 3、预制桩采用叠浇制作时,重叠层数不应超过四层。() 4、预制桩沉桩速率越快,场地土体隆起量也越大。() 5、锤击预制桩,对于摩擦桩,桩入土深度的控制原则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作为参考。() 6、锤击预制桩,对于端承桩,桩入土深度的控制原则控以贯入度为主,桩端标高为参考。() 7、当桩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先长后短施打。() &预制桩锤击施工中,当桩头高出地面,则宜采用往后退打。() 9、预制桩施工时,当一侧毗邻建筑物,则打桩顺序宜由毗邻建筑物一侧向另一方向施打。() 10、静压沉桩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基中施工。() 11、锤垫在预制桩锤击中主要是起均匀传递应力作用。() 12、锤击预制桩时,锤重越大、落距越高,对沉桩效果越明显。() 13、预制桩采用锤击法施工时,宜选择重锤低击。() 14、柴油锤适用于松软土层中预制桩锤击施工。() 15、振动锤在砂土中打桩最有效。() 16、预制桩的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时可接桩。() 17、预应力砼管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4个。() 18、浆锚法用于接桩时,不适合用于坚硬土层中。() 19、预制桩采用焊接法接桩时,应由两个人对角同时对称施焊。() 20、对土体有挤密作用的沉管灌注桩,若一个承台下桩数在五根以上,施工时宜先施工承台外围桩,后施工承台中间桩。() 21、泥浆护壁灌注桩成桩顺序可不考虑挤土的影响。() 22、正循环回转钻孔泥浆的上返速度快,排渣能力强。() 23、反循环回转钻孔泥浆的上返速度快,排渣能力强。() 24、冲击钻成孔法适用于风化岩层施工。() 25、沉管灌注桩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砼初凝之前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承受的桩是

桩基础的例题

桩基础经典习题集 【例题4-1】 某柱下独立建筑桩基,采用400×400mm 预制桩,桩长16m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传至地表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 k =4400kN ,M ky =800kN.m ,其余计算条件见图所示。试验算基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解:基础为偏心荷载作用的桩基础,承台面积为A =3×4=12m 2,承台底面距地面的埋置深度为d =1.5m 。 1.基桩顶荷载标准值计算 kN n d A F n G F N G k k k K 7936 5.112204400=⨯⨯+=+=+=γ

kN x x M n G F N N i k k k k k 6609261337935.145 .18007932 2max min max =±=⨯⨯±=±+=∑ 2.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按规范推荐的经验参数法(公式4-10)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桩周长u =0.4×4=1.6m ;桩截面面积A p =0.42=0.16m 2。软土层、粘土层和细砂层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分别为q sk =25kPa ,60kPa ,60kPa 。细砂层中桩端极限端阻力q pk =4200kPa 。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pk p ski i pk sk uk q A q l u Q Q Q +=+=∑ =1.6×(25×11.0+60×4.0+60×1.0)+0.16×4200=1592kN 因为摩擦桩型,并Sa <6d ,故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时应按(公式4-22)考虑承台效应。 c ak c uk c ak c a A f Q A f R R ηη+= +=2 承台效应系数ηc 查表,41.1612===n A s a m ,B c /l =3.0/16=0.19,s a /d =1.41/0.4=3.53。查表4-11得ηc 取0.11,对于软土地基上的桩基还应乘以0.8,即ηc 取0.11×0.8=0.088。 284.16 ) 16.0612() (m n nA A A p c =⨯-=-= 。

桩基础习题

负摩阻力与下拉力: 1.某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850d mm =,桩长22L m =,地下水位处于桩项标高,地面标高与桩顶齐平,地面下15m 为淤泥质黏土,15sk a q kP =,饱和重度 317kN m γ=,其下层为中密细砂,80sk a q kP =,2500pk a q kP =。地面均布荷载 50a p kP =,由于大面积堆载引起负摩阻力,试计算下拉荷载标准值(已知中性点为00.8n l l =,淤泥土负摩阻力系数0.2n ξ=,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1.0n η=)。 【解】 已知00.8n l =,其中n l 、0l 分别为自桩顶算起的中性点深度和桩周软弱土层下限深度。015l m =,则中性点深度00.80.81512n l l m ==⨯=。 5.4.4条,中性点以上单桩桩周第i 层土负摩阻力标准值为'i ni n si q σξ= 当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欠固结土层产生固结和地下水降低时,''i ri σσ= 当地面分布大面积荷载时,''i ri p σσ=+ 1 ' 1 1 2 i i m m i i m z z γσγγ-==∆+∆∑ 式中,n si q ——第i 层土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当按上式计算值大于正摩阻力标准 值时,取正摩阻力标准值进行设计; ni ξ——桩周第i 层土桩侧负摩阻力系数,可按表5.4.4-1取值; 'i σ——桩周第i 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 ' ri σ——由土自重引起的桩周第i 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桩群外围桩自地面算下起,桩群内部桩自承台底算起; i γ 、m γ——第i 计算土层和其上第m 土层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i z ∆、m z ∆——第i 层土和第m 层土的厚度; p ——地面均布荷载。 当地面分布大面积堆载时, ''i i p γσσ+= ()1 ' 1 101710124222 i i m m i i a z z kP γσγ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