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复习资料

东方文学复习资料
东方文学复习资料

一、解释或说明

1、“摩西五经”答:“摩西五经”是指《旧约》开头五卷,即《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摩西五经”是《旧约》中最早被确定为“圣经”的书卷,其中主要内容是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2、佛教文学答:在古代印度,佛经作为佛教经典,为了吸引广大民众,常常采用通俗的寓言故事或者生动的譬喻阐发教义,文体有散文体、韵文体和散韵杂糅体等形式,含有文学因素或带有文学色彩,佛经中最具有文学性的主要有《本生经》、《百缘经》、《天譬喻经》、《妙法莲华经》、《百喻经》等等,即构成了佛教文学。这些故事中洋溢着古代印度人民所崇信的和平、牺牲、慈爱、忍让、诚信等等道理,表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朴素中透出哲理,单纯中含有深邃。

3、东方三大文学圈答:随着中古东方多个文化中心区的不断地向四周扩散,以及不同文化区域经过整体化的统合,中古东方的文化拓展为三个大的地域分布范围,形成佛教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以及汉文化圈。三大文学圈的核心就是其各自的宗教文化——东亚以儒、释、道学说为指导;南亚以印度教思想体系为依据;西亚北非则以伊斯兰教意识为准绳。

4、“私小说”答:20世纪初,在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下,产生了日本的自然主义,这种自然主义更加“内倾化”,倡导自我忏悔和自我暴露,尤其是作家本人的隐私,这就是“私小说”。代表作包括:岛崎藤村的《破戒》,田山花袋的《棉被》、《生》等。

5、埃及现代派答: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埃及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该派作家继承民族文学传统,接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于30至40年代成为阿拉伯小说创作的主流,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是该流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6、《亡灵书》答:是埃及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是一部庞大的宗教性的诗歌总集,汇编了大量的神话诗、祈祷诗、颂神诗、歌谣、咒语等。大部分诗篇具有浓厚的宗教思想,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冥国观念,主要是表现了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倾向,但其中个别诗篇或者某些诗段也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

7、《罗摩衍那》答:印度两大史诗之一,书名为“罗摩传”。约7篇,2万颂(4万行),相传作者是跋弥,实际是由无数民间歌人逐渐加工传唱而成,陆续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主要描写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罗摩形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史诗中反对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权势的斗争,要求祖国团结统一。

8、“物语文学”答: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重要体裁之一,是在日本民间评述的基础上形成,接受中国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物语”意思是语说事物,讲故事。最早的物语文学作品是《竹曲物语》,出现于9世纪与10世纪之交。最著名的物语文学作品是紫式部的《源式物语》。13世纪又出现能反映新兴武士阶级精神面貌的战记物语,代表作是《平家物语》。

9、旅美派答:“叙美派”又称为“旅美派”,是阿拉伯地区最早出现的现代文学团体,因其成员多留学美国而得名。该团体的领袖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

10、日本唯美派答:“唯美派”又称“新浪漫派”,在近代*本文学中,同自然主义文学暴露现实和自我的丑恶相反,该派作家企图在追求肉欲的描写中发掘美,崇尚唯美主义的文艺观。作品很少见到对现实的批判,只表现在官能享乐中得到的精神满足,常常描写变态心理和颓废情绪,反映了*本近代末期资产阶级精神世界的没落。

11、梵语文学答:古代印度文学使用梵语作为语文,因此,古代印度文学通称为梵语文学。它的发展时期答题可以分为吠陀时期,史诗时期和古典文学时期。涌现了大批不朽的著作。

12、《王书》答:《王书》是中古波斯诗人菲尔多西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全书长达10万联(一联两行),从波斯远古神话传说开始,共讲述了4千多年25个王朝、50个帝王的故事,还收入大量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全诗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神话传说;2、英雄故事;3、历史故事。诗篇强调国家的统一,反对异族侵略,谴责暴君苛政,向往太平盛世。《王书》因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而成为波斯文学史上的古典名著。

13、“悬诗”答:阿拉伯早期诗歌的代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各地诗人每年要到麦加附近的欧卡兹举行赛诗会,会后经过公认的著名诗人仲裁评出优胜之作,将诗歌用金水描在细麻布上,悬挂在“克尔白”天房的帷幕上,故为“悬诗”。“悬诗”的主题是颂扬部族和部落的英雄人物、赞美游牧民族的善良品德和生活习尚。它有一定的格律要求。

14、“俳句”答:是日本古典诗歌的重要体裁之一,又称俳谐,“俳谐”一语源于中国,大致与“滑稽”同义。它由17个音组成,分成5、7、5三段。形式短小,表意明晰,为各阶层所喜闻乐见。*本古代最著名的俳句诗人是松尾芭蕉。

15、新感觉派答:日本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派别,于1924年成立。他们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而非表面现实,主张追求新鲜的感觉和新奇的感受方法,强调主观和直感作用。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是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新感觉派的活动持续了两年多,1927年结束活动。

二、回答或叙述

1、印度古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

答:第一,吠陀时期。

吠陀时期是指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前5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当时正处于古代印度氏族社会接替到阶级社会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创造的文化中,体现为最早的文献是宗教诗和圣歌的汇编,被称为“吠陀”。“吠陀”本意是知识或学问。它是婆罗门教的圣典,也是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它还记录了当时的宗教、利益、哲学和民俗。它由婆罗门教的祭司整理编订成册,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期就初具规模。全书包括四部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的文学价值最高,形成时间最早,书中内容以颂神诗为主。

第二,史诗时期。

史诗时期是指公元前500年左右至公元4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当时印度大部分部落已经过渡到城邦制的国家,印度社会从吠陀时代进入到列国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印度史诗。《摩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的两大史诗。他们最初是“伶工文学”的产物,即由宫廷歌手和民间云游艺人不断加工和扩充,日积月累,才逐渐形成目前的规模和形式,堪称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诗。

《摩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列国纷争时代的历史产物,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两大史诗主要颂扬了传说中的民族英雄的业绩,表现了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非正义的主题。这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古典时期。

这一时期的印度几度统一又几度分裂,常常是相对统一的大国和分立的小国并立。古典文学时期是印度文学史上一个繁荣、辉煌的时代,一个文学自觉成熟的时代。主要代表是《五卷书》的出现。它大约产生于公元前,而成书于公元四五世纪,它虽以婆罗门教的文献方式出现,却是一部表达平民思想的民间寓言故事集。《五卷书》是中古印度民间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动物语言故事集。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利益和被压迫的弱者的思想感情,宣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战胜强暴,才能保护自己并获得安全的为人处世之道。

2、《古兰经》的文学价值:

答:作为阿拉伯散文的开山之作,《古兰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文学成就。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独创了一种新奇美妙的散文文体。它是一种具有独特的韵脚和节奏,又不拘泥于古诗格律的散文样式。

《古兰经》以安拉的“真言”自喻,这一特点决定了全书具有庄严宏伟的文章风格。文章纵横驰骋于宇宙三界,神妙之像应接不暇,颇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气魄。《古兰经》的突出艺术成就还表现为多种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最常用的修辞手段有譬喻、夸张、排比、反问、呼语等,它们都卓有成效的加强了文章的表述。《古兰经》曾以安拉的口气声称:“我借着启示你这部《古兰经》而告诉你最美的故事。”确实如此,各式各样的《圣经》故事和阿拉伯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在经文中频繁出现,从而使《古兰经》的文学意味大大增强了,这形成了它的又一重要特色。

《古兰经》在伊斯兰文化史和阿拉伯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它的诞生,阿拉伯的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法学、历史学、哲学才相继出现,文学价值丰富。

3、日本近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

答:近代日本文学的发展一般分为4个时期:

第一,启蒙时期(1868—1885):这是奠基时期。坪内逍遥1885年发表近代文学理论的启蒙著作《小说神髓》,宣告了近代文学的开端。

第二,成长时期(1886—1904):此时期文学迅速发展。二叶亭四迷发表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浮云》,森鸥外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等,很多作家都创作了成就卓著的文学著作。

第三,成熟时期(1905—1911):自然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是岛崎藤村的《破戒》,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程度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随后田山花袋发表以大胆暴露内心情欲闻名的《棉被》,体现了自然主义文学中的纯自然主义倾向。与此同时,夏目漱石发表《我是猫》并提出了反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开拓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道路。

第四,分化时期(1912—1920):此时期出现唯美派、白桦派和新思潮派,它们以反对自然主义为共同特征。著名作品有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的《到网走去》,新思潮派的代表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鼻子》等。

4、《五卷书》思想蕴涵:

答:《五卷书》是中古印度民间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动物语言故事集。

《五卷书》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故事集,人只占一少半,但也能找到古印度社会上各阶层的代表人物。虽然在编纂过程中掺入了一些当政者和婆罗门的思想意识,但仍然包含了不少积极而有益的思想和哲理,表现了一种比较质朴的原始唯物主义思想。

《五卷书》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利益和被压迫的弱者的思想感情,宣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战胜强暴,才能保护自己并获得安全的为人处世之道。《五卷书》的编纂目的帮助王子们掌握统治术,因此书中提供了许多治世之道,书中不少故事把讽刺和抨击的矛头直指国王和婆罗门,表现了印度下层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憎恶和藐视。

《五卷书》大胆的向神秘的命运挑战,不相信命运由天定的观点,提出智慧就是力量和事在人为的思想与之抗衡。书中还有许多充满教益的处世之道和人生哲理。

9、《我是猫》的艺术特点

答:《我是猫》是夏木漱石在1905年发表的长篇讽刺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反映了20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的揭露了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我是猫》是一部具有独特形式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中的“我”是虚构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动物的习性,而且具有人的思想意识。

《我是猫》又是以讽刺著称的,作者继承和借鉴了日本俳谐文学和西方讽刺文学的传统,善于运用风趣幽默,辛辣讽刺的手法进行揭露和批判。它的描写既夸张又细腻,语言诙谐有趣。

《我是猫》艺术精熟,叙述流畅,抒展自若,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但是它也有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议论较多,描写油滑低俗之弊。尽管有这些不足,究竟是瑕不掩瑜。《我是猫》是日本近代文学中讽刺文学的典范之作。

三、分析或论述

1、中古东方文学的特点:

答: 东方中古文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以下特征:

首先,东方中古文学创作达到空前繁荣,呈现出多民族文学共同兴旺的大好局面。其文学发展空间大大扩展,除了埃及、巴比伦、希伯莱的古代文学出现了中断现象外,印度文学在古代文学的成就基础上,继续发展。与此同时,朝鲜、*本、越南、伊朗等一系列新兴民族和国家都出现了较高水平的文学成就。

其次,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促成了东方中古文学的大发展。这种文学交流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国家,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学。二是各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的文学财富,成为各国人民共有而且共享的文化遗产。如:《古兰经》、《一千零一夜》等。

再次,民间文学尤其发达,称为东方中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古文学的民族史诗由神话传说和民歌民谣发展而来,小说的母体是民间故事、说唱文学和民间传奇等。这都表明,民间文学对民族文学的生成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

3、分析岛村的形象:

答:岛村是川端康成《雪国》中的男主人公,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中年男子。他出身高贵,坐食家业,无固定职业,虽有妻室儿子,却还经常逐香猎艳。他过着优裕的生活,却无法派遣内心的空虚,还经常陷入哀愁之中。岛村对人生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人在生存中的各种举动(包括爱)都是“徒劳”的。身为一个业余舞蹈爱好者的岛村,却也觉得无聊,凭空想象写一些明知无用的“评论文章,或者翻译日本舞蹈界不需要的书,认为这不算什么事业”,也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到雪国后,他爬山、观景、赏月,也不能成为他的精神寄托,在极度消耗体力之下,心中感到索然无味。他喜好女色,怀有一种对驹子“肌肤的渴望”,来到雪国。岛村对驹子并无真正的爱情,只不过是一种填补空虚内心的举动,这正是因为岛村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徒劳”的,别人的生活也是徒劳的缘故。岛村这一形象,透露着作者的人生观和对美好的“追求”。

4、古代东方文学的特点:

答:东方中古文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以下特征:

首先,东方中古文学创作达到空前繁荣,呈现出多民族文学共同兴旺的大好局面。其文学发展空间大大扩展,除了埃及、巴比伦、希伯莱的古代文学出现了中断现象外,印度文学在古代文学的成就基础上,继续发展。与此同时,朝鲜、日本、越南、伊朗等一系列新兴民族和国家都出现了较高水平的文学成就。

其次,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促成了东方中古文学的大发展。这种文学交流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国家,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学。二是各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的文学财富,成为各国人民共有而且共享的文化遗产。如:《古兰经》、《一千零一夜》等。

再次,民间文学尤其发达,称为东方中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古文学的民族史诗由神话传说和民歌民谣发展而来,小说的母体是民间故事、说唱文学和民间传奇等。这都表明,民间文学对民族文学的生成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

6、《先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答:《先知》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重要作品,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集中,《先知》被认为是他的“顶峰之作”。

《先知》虽然不是小说,但作家给他安排了一个独特的故事情节。在开头描述了一个东方智者要回归自己的故乡,当地居民知道他要离开的时候,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人们要求智者在临行之前讲说真理,于是智者回答了送行人们提出的爱、婚姻、孩子、施予、饮食、工作、欢乐与哀愁、衣服、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美、宗教等26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饱经沧桑、历尽人间坎坷的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作者用诗一般的优美的语言,反复比喻的词句,讲了很多道理,值得仔细寻味。

《先知》中反映了作家“爱”与“美”的散文作品的主题,并以此表现他对和谐完美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丑恶现象的不满。他的散文诗想象丰富,感情深沉,格调清新,富于哲理,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由于作者的忧国忧民心切,在他的这部作品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神秘主义色彩。

8、《雪国》的艺术手法

答:《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篇中篇小说,他没有重大的社会主题,但作者以极其简洁精巧的艺术构思,抒情的优美风格,低吟浅唱之中,曲折婉转的展示了日本下层妇女的悲剧。

经过十多年的创作实践,川端练就了一种含蓄凝练的文笔。他善于捕捉外界事物给他的那一瞬间的意象或者感觉,哪怕是极为细微的感触,也能生发出一个有声有色的艺术境界。

川端尤其将感觉描写同自由联想、意识流手法等融为一炉,小说随着主人公岛村意识的流动,情感的涟漪,疾徐有秩的展开。作者在作品中所写的某些意象,有时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寓意性质。

《雪国》奠定了川端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纤细的心理刻画,缠绵的情感渲染,自由灵动的联想,快速跳跃的节奏,意在言外的象征,简约含蓄的语言。从而使他的小说仿佛是一幅幅意境朦胧的绚丽多彩的浮世绘。

9、东方近现代文学的特点

答:纵观东方近代文学的发展,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反殖、反帝和反封建是其主调。

东方近代文学史在东方近代反殖反封建的社会斗争中应运而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推进了东方人民的民族独立和民主运动的开展。它暴露了殖民主义者、帝国主义者的野蛮侵略行径,批判了国内封建主义的残暴和腐败,启迪了人民的爱国、民主思想。

东方近代许多诗人和作家,投入民族独立自主的斗争和民主运动,甚至为了民族、民主事业洒下鲜血,献出了生命。他们把个人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用自己的创作生动的描绘了祖国人民所从事的民族解放斗争,表达了他们振兴国家的宏愿和为民族衰败而伤痛的情思。他们还在作品中探索了国家、民族复兴的道路。

其次,积极向西方近代文学吸取有益的营养,在融合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民族文学的新道路。

东方近代的历史使命之一是用西方近代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改造本民族的封建、落后的状态,确立亚非近代化的文明。在文学上亦是如此。接受西方近代文学的影响,并使之与民族文学传统相结合,是亚非近代文学的重要课题。

再次,东方近代文学挣脱了文学为封建宫廷和宗教服务的桎梏,逐步建立了再现生活、探索人生、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命运的新文学。它抛弃了封建时代的传统题材和僵化的艺术形式,面对现实生活,引进西方近代文学的艺术形式,逐步加以改革、创新,是文学接近时代和人民。

第四,东方近代是其社会的转折时期,是封建社会解体的时代,这就造成了东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变化,因而也造成了它们文学发展速度

和水平的差异。

总之,东方近代文学独具的民主、爱国倾向,反殖民反封建的主调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格,使它成为世界近代文学史中的奇花异葩。

东方现代文学的特点表现如下:

首先,在复调语境中高扬反帝反封建的主旋律。从近代启蒙文学和民族主义文学开始,各种文学流派尽管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艺术追求不同,但都不能越过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题。这一方面是由社会现实所决定的,现实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不仅反映为文学的内容,而且要求文学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取决于作家的民族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志在以文学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而很少以纯文学标榜。另外,在两大主题之间关系也复杂多变,既有总体上的相辅相成,又有此消彼长的相反效应。大多数亚非近代作家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任务。

第二,潮起潮落中突显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流地位。

第三,以矛盾心态寻求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结合点。东方现代文学是在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大背景上展开的,因此每个流派的作家都面临文化选择问题,都不能脱离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的矛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