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药养生谈森林康养未来发展

从中医药养生谈森林康养未来发展
从中医药养生谈森林康养未来发展

森林康养项目规划要点与案例分析

森林康养:项目规划要点与案例分析 一、对森林康养的认识 ●国家:生态安全健康社会 ●部门:资源保护合作发展 ●政府:绿色发展社会发展林区小康 ●经营:资源增值增效职工就业 ●实现:多层次目标的交汇 (一)国家层面 在保护现有林地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侧供给改革,以新型产业业态满足小康社会民众需求,提升公共资源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二)部门层面

立足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林业部门和森林资源为核心,实现林业、体育、城建、中医药多部门合作,推动林业产业、旅游休闲、医学康复、中医保健、体育健身、乡村旅游以及小城镇建设,促进全面发展。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激发林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发挥林业在弘扬生态文明、改善民生中的巨大潜力。(三)当地政府层面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从资源获取型发展模式转变为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统筹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深化林权改革,推进林业转型升级,创新构建森林康养新业态,提升经济发展。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带动住宿、餐饮、交通建设,提升林区生活质量。 (四)经营层面 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有效解决林农和林业职工民生问题。 二、项目规划要点 森林康养作为发掘森林的综合服务功能,对满足公众对森林深度体验的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大众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 森林康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快速发展和多元参与的社会化特点必然需要在管理和规划层面一边学习一边完善,作为同时需要兼顾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社会服务以及运营主体运营效益的担当者,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必须要在项目规划布局前期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统筹,以此促进森林康养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基础条件——空间布局——产业融合——特色服务

森林康养产业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产物

森林康养产业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产物 “森林康养是人们利用森林环境与现代医学、现代养生学有机结合,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医疗服务、运动康复、餐饮住宿等设施,开展有益健康的活动”。森林康养的益处:个人不受罪,家庭不受累,减少医药费,造福全社会。未来人们生了病去各类医院,想长寿到森林康养基地,享受森林浴,养足精气神,不用医和药,健康又长寿。 森林康养是一个全新词汇,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无论怎样定义,其实质相同。笔者认为,在我国叫森林康养相对准确。森林康养以人为本、以林为根、以康为要、以养为源。它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林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相互交融延伸而形成的新业态,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催生的新模式,是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林业4.0”升级版的新引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绿色供给的重要内容。 我们知道,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能提供“两气一离子”,即丰富的氧气、精气和负氧离子。众多的医学数据也表明,在森林中开展活动,可以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交感神经活动;降低皮质醇、肾上腺素等人体应激激素水平,缓解焦虑、忧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可以降低前额叶脑活动,产生放松的作用,改善睡眠状态,降低调节血压、血糖;可以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加抗癌蛋白数量,预防

癌症…… 目前,我国的森林康养业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一些省市也在积极行动中,湖南就是其中之一。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上,湖南有着自身的优势,不仅领导高度重视,还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及良好的发展基础。基于此,2012年全省便启动了这 项工作,并率先在湖南省林科院试验林场建立起全国首个由林业部门、企业集团和知名医院长期合作的森林康养基地——湖南林业森林康 养中心,现正在争创首批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中心以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绿色安全的森林食品、湖湘浓郁的森林文化为载体,以森林医学、现代健康管理、疗养康复的理论和技术为核心,整合先进医疗技术、信息技术与健康保险服务,以“养生防病”为服务本质,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保姆式的健康管理、疗养康复和健康养老三大类森林康养服务,打造绿色健康产业新品牌。 森林康养涉及林学、医学、心理学、养生学、运动学、老年学、经济学及健康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其产业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对资源、资金、人才、技术要求高的创新产业。如何才能实现全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笔者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成立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产业领导小组。由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担任组长,北大未名集团、湘雅医学院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湖南省国有林和森林公园管理局,湖南省林业厅有

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

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 2018.10.23 第一部分智慧健康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背景 (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2.4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3%。据世界卫生组 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 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二)慢性病等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国民健康水平偏低。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符合真正健康标准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医院诊断患 各种疾病的人占总人口的20%,其余75%的人处于亚健康 状态。据《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数据, 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慢性病死亡占国 内居民的总死亡构成已经上升至85%。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 不断变化,居民慢性病、亚健康等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三)传统健康养老方式和资源配置手段面临巨大挑战。 主要原因有“倒金字塔”家庭结构难以承担居家养老负担、优质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等资源不足、医疗资源配置 不合理: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资源利用率低等。因此,需 要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实现健康养老资源的合理优化 配置,提高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在居家健康养老基础上, 利用信息技术连接医疗、养老机构资源,做好健康管理和 养老看护。 (四)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有力保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催生 了各类智慧应用,也带动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的快速兴起,产品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功能日益丰富,慢性病 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互联网健康咨询等各种健康养老服 务模式也不断涌现。 (五)中国高度重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近年连续发布了多个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 老产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表示要发展智慧养老服务 新业态。此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要实施健 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国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现阶段养老体系建设分为政策兜底供养、健康为主旅游养老、医养结合养老、保健养生养老、社会化服务养老等养老模式。据统计2017年我县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 2.8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0%,我县人口结构已经逐渐步入老年社会,养老服务和养老市场需求呈现与日俱增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健康保健养生,养老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养老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养老体系建设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和挑战。 一、我县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养老体系建设发展与运营现状 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采取政府主导构建养老机构政策养老为主、引导社会参与建设民营养老院为辅,主要模式为政策养老、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和市三农村无人五保员集、城中供养方式,构成 第 1 页共 1 页 了我县现有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全县农村敬老院原状和发展沿革 2017年前我县五保供养主要是分散供养,2017年后经县政府研究通过国有资产整合,开始改建农村敬老院,现有农村敬老院3个,分别为新添乡庙岗敬老院、安靖乡安靖敬老院、泗坪乡泗坪敬老院,在 5.12 地震是申请与社会福利中心打捆建设严道镇严道敬老院。新添乡庙岗敬老院在2017年由原庙岗乡政府办公楼改造而建,改造建成的敬老院床位数50张,2017年经县政府同意争取上级敬老院改造资金又改建了原庙岗小学教师宿舍楼,改建后新增48张床位。安 靖乡安靖敬老院2017年,由原顺江小学顺江分校村小改造而成,床位数24张。泗坪乡泗坪敬老院在2017年由泗坪中学教师宿舍楼改造而成,床位数60张。同时2017年 5.12 地震后新建社会福利中心与严道敬老院打捆修建,占地23亩,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建有老年公寓楼2栋,床位数100张,办公楼一栋、食堂一栋。以上张,养老由于床位起点数2低、84实施 设备与老年公寓要求有很大差距、部分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养老发展需求。 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的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建成营运芦山 4.20 地震后我县3个农村敬老院和福利中心扩建全部纳入灾后重建总规项目。其中:庙岗敬老院在原庙岗小学内新修三层老年 第 2 页共 2 页 公寓2栋餐厅等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元,由达州市慈善会捐建,新增床位100张。花滩敬老院由安靖敬老院,异地在石桥原中心小学校重建,总投资750万元,新建三层公寓楼一栋,总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由天津市民政局援建,新增100张床位。泗坪敬老院在原址重建,由天津市民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 一、2016年政策名录及趋势分析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在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今年全国及大部分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的宏观引导政策数量变少,政策内容重点也越来越向针对养老产业各方面的专项规范偏移。(一)透析“十三五”规划:把握政策全局导向,甄别产业发展机会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截至2016年10月底,已有北京市、福建省、海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杭州市、厦门市、上海市、石家庄市、苏州市、长春市12个省市相继颁布了本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纵观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已出台的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内容,可以总结提炼未来养老产业政策倡导的重点方向如下所示。 1、企业、社工、志愿者等,养老服务队伍逐渐体系化 对于部分发达省份与城市的社会福利工作,已经不再强调老人、儿童、贫困人口的区分,而是将此打包为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外包,外包对象除了企业,还有社工与志愿者。这使得养老产业中的社区照料板块逐渐成为体系化服务,这将成为我国社会服务,尤其是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 2、人才服务、医疗康复设备、机构建设等仍是产业发展关键点 在老年保障方面,政策给予的机会信号明显。例如,在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中,可以看到政策将从提升服务能力(包括社区、居家与机构三者)、建立服务体系与康复场所等方面发力。由此可看出人才、机构建设与设备是其中难以绕过的环节,拥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仍为行业缺口,能够提供专业的、拥有资质的人才培训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要点。 3、社区养老共享合作将再进一步,社区服务站与养老中心将整合 从各省市的十三五规划文件中也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养老的结合是下一步社区养老的重点工作。同时,医疗机构将开启为老服务内容,对于原有的医疗后勤企业,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建立为老服务系统与体系,延伸其服务能力与端口成为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同时康复医疗是医养结合工作中发展的重点,会逐步由医院主导深入基层医疗与养老系统。 4、“标准”频现,政府产业管控与监督将更加严格,产业标准将陆续出台 各地十三五规划中,多次提到建立标准的医养结合机构。这表明,政府认为养老产业已经度过了野蛮发展阶段,管控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017年起,各种相关服务规范将开始逐步实施。标准的建立有待与实际的操作与运营相结合,能够参与相关养老标准制定的企业会站在产业的制高点上。 5、“上下”两条腿走路,线上信息化与线下硬件设施建设将提前完成布局 从产业规划的时间节点上看,各地的养老硬件与信息化部分会走在体系建设的前面,并借此掌控产业发展,因此这一部分将于2017年底前完成,多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将完成建设。在此期间,各类适老化改造企业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十三五”结束之日,养老产业的体系建设将基本完成,各类机构的模式定型,管理运营期来临,养老企业将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与走向繁荣。 (二)精准化、专项化引导政策频发,各项专项发展规划有望陆续出台 从全国和各地方省市截至2016年10月底出具的相关政策数量及重点内容可以看出,“大健

天鹅堡康养示范基地策划方案

恒信森林21°C(又名天鹅堡森林公园) 康养示范基地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在全球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恒信森林21°C(又名天鹅堡森林公园)度假社区的阳光、气温、空气、水、森林、植被等自然环境资源可堪称人间净土、颐养天堂。恒信森林21°C(又名天鹅堡森林公园)度假社区拟依托项目区贵州赤水森林资源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养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试机能、慢病疗养等为目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等活动,积极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将项目打造成为以森林康养为主题的国际化健康旅居小镇。 一、项目公司介绍 贵州省恒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现更名贵州赤水恒信置业 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贵州天鹅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贵 州赤水天鹅堡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赤水天鹅湖酒店管理 有限公司。2013年6月,公司实施战略转型,入驻贵州赤水,在赤水市葫市镇高竹村二郎坝从事康养基地开发。该项目为 赤水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受到了赤水市长、市委书记等领 导的关注及支持。项目占地面积约4500亩,拟投资20亿人 民币,倾力打造“恒信?恒信森林21°C(又名天鹅堡森林公 园)”。公司秉承“科学、创新”为宗旨,选用高效率、高

素质的管理、建筑、营销团队,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开发坚持“客户至上,一切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原则,在工作中更多的融入人文关怀,为客户提供温馨服务。公司 营造温馨的工作氛围,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制 度,秉承“友爱、团结、公平、关怀”的公司文化,与公司 员工、客户一同发展、一起创造广阔的蓝天。 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恒信森林21°C(又名天鹅堡森林公园)座落于赤水市葫 市镇恒信森林21°C(又名天鹅堡森林公园),自2013年11 月建设以来,恒信森林21°C(又名天鹅堡森林公园)以秀 美的山水资源为基础,以打造赤水康养基地出发点,以主题 化、景点式规划理念为核心、以深厚经典文化内涵为支撑、 打造以高端休闲度假为中心,集生态旅游、主题度假、人文 居住、品尚休闲、山地运动等为一体的国际高山森林康养旅 游新地标。 项目主要建设有高档商住楼、梦幻之门、游客接待中心、 水上游乐园、异国风情商业街、260亩的天鹅湖、6.5公里的 环崖景观大道、13公里上山快速标准道路、3.2公里环湖栈 道、两大观景酒店(天鹅堡城堡、天鹅湖酒店),六大主题 公园(森林公园、滨湖公园、悬崖公园、运动公园、自行车 主题公园、鹿回头公园)、自行车历史博物馆,以及“格桑

康养产业

康养产业:全民关注的新兴产业 2016-09-28 11:35:00 来源:今日中国作者:本刊记者张霄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希望过上高品质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普遍追求。同时,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基本诉求。 正因如此,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成为备受国民关注的新兴产业。 康养产业的发展与问题 康养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的生存质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康养产业涵盖诸多业态,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不过康养产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 第二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当前康养产业的发展,以加速医疗与养老、养生、旅游的融合最为关键,实现异地养老、旅游与医疗、医保的联动最为迫切,同时需要通过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等方式,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土地利用、医养融合等方面加大改革和支持力度。

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逐步形成了国家对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提供了政策利好大环境。 同时,发展康养产业也需要特别关注几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认识问题。康养产业涉及方方面面,前期投入很大,做成熟需要很多年,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对于投入大、见效慢的产业重视不足的做法时有发生,将严重阻碍康养产业的发展,亟须改变。 第二,要解决观念问题。发展康养产业鼓励老年人异地养老,但对很多老年人与子女来说,异地养老的观念并不被接受。让老人到气候适宜、生活条件优越的地方去养老也是“孝”的体现。 第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康养产业发展,各地应该积极做好配套,合力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在发展康养产业时,政府的扶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政府的直接投入毕竟有限,引入社会资本是必需的。 第四,要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当前康养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匮乏,直接制约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壮大。人才是康养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应重视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 聚焦第二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 “康养产业蕴含拉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可以被打造成为中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发展前景无限光明。”2016年9月5日,第二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河北秦皇岛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引发多方讨论。 本届论坛以“绿色秦皇岛,生命健康城”为主题,由民革中央、河北省政协主办,河北省政协办公厅、中共秦皇岛市委和市政府,中共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承办。论坛设置了“健康中国秦皇岛论坛”、“旅游休闲、文化体育产业论坛、北戴河新区生命健康产业专题论坛”和“健康养老、康复产业论坛”等四个分论坛。期间,秦皇岛围绕生命健康产业进行全面招商,万达广场、华大基因北戴河大健康基地、中国秦皇岛德国康养护理及管理专业国际中心项目等3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475亿元人民币。 中共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介绍说,秦皇岛是世界著名的夏都,以碧海金沙、绿树红瓦而闻名于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秦皇岛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确

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建设内容与方法

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建设内容与方法 一,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建设内容 1,优化森林康养环境。 (1)遵循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念,科学开展森林抚育、林相改造和景观提升,丰富植被的种类、色彩、层次和季相。 (2)结合功能布局,有针对性地营造、补植具有康养功能的树种、花卉等植物。着力打造生态优良、林相优美、景致宜人、功效明显的森林康养环境。 2,完善森林康养基础设施。 依托已有林间步道、护林防火道和生产性道路建设康养步道和导引系统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房舍和建设用地,建设森林康复中心、森林疗养场所、森林浴、森林氧吧等服务设施,做好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将森林康养公共基础、健康养老等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丰富森林康养产品。 (1)以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游憩等森林康养服务。积极发展森林浴、森林食疗、药疗等服务项目。 (2)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开发中医药与森林康养服务相结合的产品。推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繁育及利用。 (3)加强森林康养食材、中药材种植培育,森林食品、饮品、保健品等研发、加工和销售。依托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森林康养品牌。 4,建设森林康养基地。 (1)依据林业、健康、卫生、养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标准,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2)基地建设要选址科学安全、功能分区合理、建设内容完整、特色优势突出。按照“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管理完善、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要求,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价和动态管理制度。 5,繁荣森林康养文化。 (1)积极推进森林康养文化体系建设,深入挖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森林文化、花卉文化、膳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乡土文化。 (2)鼓励创作森林康养文学、书法、摄影、音乐、影视等文化产品。 (3)强化自然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康养功能的全面认识。推广森林康养文化,倡导健康生活理念。 6,提高森林康养服务水平。 (1)完善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标准实施和监督管理。引进先进经营理念,探索运用连锁式、托管式、共享式、职业经理制等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提升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2)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品质。 (3)开展森林康养环境监测,实时发布生态及服务数据。加强安全防护和引导,强化应急处置,确保安全运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化,协调发展。 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强化林地用途和森林主导功能管制,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统

《四川省地方标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基础设施》

《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前言 森林康养是一种国际潮流,是以森林康复、疗养、休闲等为核心的新型业态。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巨大的天然康养场所,是大健康产业的最佳天然载体,森林康养借助森林天然资源的多维度功能给予人们健康并据此诞生新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和生态经济意义,是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的需要,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态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作用,提升我省旅游、养生、体验档次,推动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推进我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康养在中国尚属新概念,没有任何标准可以借鉴和依据,及时研究和制定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规范管理非常必要。作为康养基地规划,不仅要有森林生态资源,开发建设条件,同时需要严格的规范指导。因此,及时研究提出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理念、方法和技术要求,制订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对于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建设十分必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为规范我省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指导森林康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贵州省林业厅提出了编制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计划,由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承担该标准的研究及编制工作。 一、任务的由来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由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贵州省2016年第一批标准化项目的通知》(XX号文)批准立项,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省林业对外合作项目中心起草制定。 二、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 表2-1 《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一览表

三、本标准起草过程 本标准的研究及编制期限为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限26个月,分3个阶段开展: (1)资料收集阶段2015年1月~2015年7月,组建标准起草小组,收集标准编制的背景材料和有关标准编制的参考、引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共查阅国内外文献480余篇,整理归类有关森林康养文献55篇,引用17篇。 (2)实地调研阶段2015年8月~2016年5月,分别前往湖南省林科院森林康养基地、四川省洪雅玉屏山森林康养基地、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云南普洱国家公园、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氵舞阳湖国家森林公园、习水国家森林公园、丹寨龙泉山省级森林公园、冷水河省级森林公园、扎佐林场、龙里林场、春蕾林场、拉揽林场等实地调研,主要内容涉及森林康养资源条件、环境状况、设施条件、规划意向、建设及管理运作情况等。

康养产业(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康养产业:全民关注的新兴产业 2016-09-28 11:35:00 来源:今日中国作者:本刊记者张霄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希望过上高品质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普遍追求。同时,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基本诉求。 正因如此,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成为备受国民关注的新兴产业。 康养产业的发展与问题 康养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的生存质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康养产业涵盖诸多业态,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不过康养产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

第二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当前康养产业的发展,以加速医疗与养老、养生、旅游的融合最为关键,实现异地养老、旅游与医疗、医保的联动最为迫切,同时需要通过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等方式,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土地利用、医养融合等方面加大改革和支持力度。 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逐步形成了国家对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提供了政策利好大环境。 同时,发展康养产业也需要特别关注几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认识问题。康养产业涉及方方面面,前期投入很大,做成熟需要很多年,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对于投入大、见效慢的产业重视不足的做法时有发生,将严重阻碍康养产业的发展,亟须改变。 第二,要解决观念问题。发展康养产业鼓励老年人异地养老,但对很多老年人与子女来说,异地养老的观念并不被接

旅游康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旅游康养小镇项目 二、建设单位 三、项目建设地点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XXXX亩,建筑部分主要利用村庄自留地流转建设用地,总计需流转建设用地XXXX亩,土地项目总建筑面积XXX 万平方米。 备注:各区域流转建设用地最终商服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等性质确定由政府方调整规划后确定。 五、项目建设期

六、项目估算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XXXXX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XXXXX万元,设备购置费XXXXX万元,安装工程费XXXX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XXXXX万元,预备费用XXXX万元,流动资金为XXXX万元。 第二节项目效益情况 一、经济效益 经测算,项目满负荷运营后,总产值达到XXXXX万元,增加值达到XXXXX万元。项目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XXXXX万元,内部收益率为XX%,静态投资回收期为XXX年(不含建设期),动态投资回收期为XXXX年(不含建设期)。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处于较理想状态,项目盈利能力良好。 计算期内各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营运期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项目具备财务生存能力。 二、社会效益 第三节项目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 2、《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3、《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 5、《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森林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工作的通

知》 6、《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 7、《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 8、《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 9、《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10、《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11、《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12、《“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13、《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 14、《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 二、编制原则 三、研究范围 第四节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第二章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政策背景 1、国家政策 《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做到“立足各地区比较优势,全面

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策略

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策略 乡村康养的基本概念 (一)康养产业 伴随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生态环境等问题备受重视,社会康养需求和市场消费急速膨胀,加上国家层面全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美好生活”建设,康养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话题。康养涵盖了健康检测、康复医疗、保健品、家政看护、养老度假、旅游休闲等康养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从而延伸到医疗、保健、旅游、体育、文创、金融、科技等诸多产业领域,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大健康产业。 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涵盖养老、养生、医疗、社保、文化、体育、旅游以及信息等诸多业态,渗透到食品、医药、教育、旅游以及医疗设备制造等领域,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安全等部门。康养产业是一种多元化的产业,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经济状况和不同健康状况,可有旅游养老、养生养老、居家养老等形式。 依据群体划分,可以分为中老年康养、妇孕婴幼康养和青少年康养三个阶段层次。 1、中老年康养 由于业界始终将健康和养老视为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且现阶段中国社会加速步入老龄化,因此中老年康养长久以来都集中或等同于养老产业。就现阶段该群体实际需求来看,中老年康养不仅包含养老产业,还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食、老年文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2、妇孕婴幼康养 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支,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孕婴幼群体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该群体消费转向多元化,妇孕婴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医疗保健,更多母婴健康产品服务持续涌现,如产前检测、产后恢复、胎儿早教、小儿推拿、妇幼膳食、益智玩具等其他围绕妇孕婴幼群体的康养产品。 3、青少年康养 是指为满足青少年群体康养需要的产业集合。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康养供给更多是围绕教育、体育、旅游、美容、养生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展开,如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心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服务。 根据《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指出,不同年龄层次对康养的需求各有其特点。 28岁以下人群关注运动养生:自行车、攀岩、跑步等;亲近自然:森林、田园、阳光、水等;个人成长:研学、饱览名山大川、体验风土民情等。 29岁至44岁人群关注休闲养生:美容足疗、品茶、观鸟钓鱼、休闲消遣等;户外亲子:体验生活、儿童户外拓展、家庭聚会等;自驾游:野营、野炊、房车露营、烧烤等。 45岁至59岁人群关注养性养生:禅修、灵修、国学、太极、静修等;调养养生:温泉疗养、中医养生、膳食养生等;治未病:调理亚健康、保健品理疗等。 60岁以上人群关注医疗养生:健康检查、康复训练、药物疗法等;护理照料:家庭医生、护士护理、生活照料等;养老:养老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康疗中心等。

(完整版)康养产业类型划分及康养小镇规划思路

康养产业类型划分及康养小镇规划思路 我国居民正在进入避暑避霾避寒、养生养心养老的大众旅游休闲时代,人们愈加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作为新时期人们的一种旅居生活方式,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休闲生活主流。 一、康养的概念 什么是康养?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界定。以下从学术界、产业界、行为学和生命学四个角度来说明。 二、康养的分类 概括来说,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然而,根据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关联产业、资源差异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康养产业类型。 1.基于消费群体 从消费群体来看,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年龄构成来看,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依据年龄构成进行划分,不同年龄群体有不同的产业分类。 妇孕婴幼康养: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支,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孕婴幼群体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该群体消费转向多元化,妇孕婴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医疗保健,更多母婴健康产品服务持续涌现,如产前检测、产后恢复、胎儿早教、小儿推拿、妇幼膳食、益智玩具等其他围绕妇孕婴幼群体的康养产品。 青少年康养:是指为满足青少年群体康养需要的产业集合。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康养供给更多是围绕教育、体育、旅游、美容、养生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

展开,如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心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服务。 中老年康养:由于业界始终将健康和养老视为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且现阶段中国社会加速步入老龄化,因此中老年康养长久以来都集中或等同于养老产业。就现阶段该群体实际需求来看,中老年康养不仅包含养老产业,还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食、老年文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另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个体健康来看,一般把人群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病患三类:健康群体重保养、亚健康群体重疗养、病患群体则重医养。 健康状态的保养: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集中在对身心的保养上,即通过健康运动、休息睡眠以及其他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康养行为等保持身心健康状态。基于健康人群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以及文教和影视等。 亚健康状态的疗养:亚健康人群是目前康养产业最关注的人群之一,对应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健康检测、疾病防治、保健康复等行业。如:中医养生、保健

森林康养相关政策

凤冈入选贵州省第二批“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日前,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主题论坛上,发布了20家森林康养基地为第二批“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遵义市共3个基地成功入选,凤冈林仙康森林康养基地、桐梓枕泉翠谷森林康养基地、赤水天岛湖森林康养基地榜上有名。 据了解,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的规划应满足陆地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 具备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每立方厘米大于1500个,空气细菌含量平 均值每立方厘米小于500个等要素的优质森林资源,并且周边生态环境良好,至少包括地文、水文、生物、天象、人文五类森林风景资源中的三类资源等。此批试点运行1年后,贵州省林业厅将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点基地进行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将授予“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称号。 凤冈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720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空气中负氧离子达3—5万个/立方米,境内植被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8%以上,中国茶海之心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田坝景区植被覆盖度达90%以上,凤冈被誉为“生命的起源、心灵的故乡、养生的天堂”。凤冈林仙康森林康养基地位于田坝景区,四面“茶海”簇拥,金桂飘香,景色宜人,是康体养老、避暑休闲的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冉昱晟) 贵州公布20家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7月7日下午,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系列活动之一,《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主题论坛举行。论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州省政府牵头主办,贵州省林业厅参与承办。论坛以“科学利用资源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集结社

会各界资源,引入绿色资本、分享绿色产业发展经济和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林业智慧。 论坛上发布了《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贵阳共识、公布了贵州第二批20家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贵州省林业厅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也在论坛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贵州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达成合作。 着力提高绿色优质林产品生产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认为,林产业是最有特色的绿色产业,“因为林产业本身就是搞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的,本身就在创造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又是产业,这两方面属性结合最紧密的唯有林业。” “乡村最突出的优势是生态,最适合发展的产业是林业。全国林业主要产业带动5200多万人就业,山区贫困人口纯收入的20%左右来自林业,林业产业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亮出了“家底”。 “贵州省92.5%的国土区域属山地丘陵地带,独特的地质地貌特点加上温热的气候条件赋予贵州丰厚的林业资源。在广阔的丛林世界中,越来越多珍稀动物的生活痕迹被发现,这充分证明了贵州生态系统修复进入了加速阶段。”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黎平说。 “我在东部发达地区调研中发现,农村曾经绿意盎然。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村里的很多树木被砍伐了,乡村绿色资源大量消失。未来我们的乡村应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如何以绿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进而成为我不断思考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孔祥智用亲身经历揭示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迫切性。 与会专家代表普遍认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林业现代化,重在兴林富民,关键在产业发展。 “陕西省曾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陆续建立起27个优质苹果基地县,使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陕西省苹果种植总面积达11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封加平用陕西苹果种植这一具体实例佐证了林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指出,发展乡村绿色产业离不开“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着力增加绿色资源,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竹藤花卉、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着力提高绿色优质林产品生产能力。 据悉,以上试点基地名单发布届满一年,贵州省林业厅将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点基地进行考核,达到建设标准的将授予“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称号。 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贵阳共识发布 论坛上发布了《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贵阳共识。其中提到,林业是规模宏大的绿色经济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发展林业产业,务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眉山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眉山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眉山古称眉州,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下辖东坡区、彭山区和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6个区县,幅员面积7186平方公里、人口350万。眉山是成都经济区的现代工业新城,是天府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眉山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享有“千载诗书城”的美誉。眉山是生活品质之城,“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火热推进,是国家级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优美示范市。 开展森林康养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也是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加快国有林区改革和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转型之路。 眉山具有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形成了鲜明的特点、特色。一是资源富集。全市有森林面积4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7%,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适宜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欢迎大家来这里“吃绿色食品、吸清新空气、赏森林美景、品自然山水”。二是起步较早。我市洪雅林场成为全省首批森林康养基地,七里坪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全国首个抗衰老健康试验区,丹棱老峨山森林度假区、仁寿黑龙滩长岛湿地等一批康养基地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三是业态成型。洪雅玉坪山、七里坪等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森林康养新业态,已建成森林康养步道、露营区、拓展训练区、滑翔伞体验区、生态农庄、森林别墅等基础设施,成为休闲度假、摄影

创作、户外运动、健身娱乐的多功能景区。四是百姓得利。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彭山“五湖四海”湿地公园、仁寿黑龙滩湿地公园、青神竹林湿地等精品工程相继建成,为市民休闲康养提供了好去处,提升了眉山的城市品位。五是前景广阔。眉山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境内景观优美、空气清新、生态优良的森林资源为森林康养活动提供了绝佳场所。森林康养“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能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是兴林富民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结果_刘拓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护卫着人类的健康,森林 是人类唯一不用人工医疗手段就可以进行一定自我康复的“天然医院”(安启明等,2016)。随着我国逐步迈进老龄化社会、环境污染加重、生活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将卫生、养老、旅游、文化、体育及娱乐等多种跨行业元素集于一身的森林康养,必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重要的新增长点。 1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1.1森林康养的概念 森林康养是指以强身健体、恢复健康、延缓衰 老为目的,依托森林景观、森林食品及森林生态文 化等优质的森林资源,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有机结合,并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医疗及康体服务设施,在森林中所开展的一系列改善身心健康的活动总称。它是森林旅游的深化,是以保健、养生、养老等改善身心健康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因此森林康养除了要有优质的森林资源以外,还需要有现代医学和养生学的结合,并配备有相应的设施。 根据游客的需求和进行森林康养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森林康养分为休闲娱乐型、保健锻炼型和养生养老型三种类型。休闲娱乐型包括野营、垂钓、采摘、户外拓展、森林探险及森林游戏等;保健锻炼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必然结果 刘拓1,2何铭涛3 (1国家林业局林业产业办公室北京100714;2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北京100714; 3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14)摘要:在我国经济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森林康养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同时森林康养产业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市场潜力巨大。可以预见,未来森林康养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各部门联动,制定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试点示范,出台扶持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和宣传工作。关键词:森林康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健康中国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38X (2017)02-0039-05 收稿日期:2016-12-20 作者简介:刘拓,国家林业局林业产业办公室主任,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产业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 Industry ——the Result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Liu Tuo 1,2He Mingtao 3 (1Office of Forestry Industry,SFA,Beijing 100714; 2Department of Rural Forestry Reform and Development,SFA,Beijing 100714;3China National Forestry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714)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China,the 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 industry will usher in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Given the fact that the 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 is benefit for people ’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which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our Party and State,as well as having huge market potential.It can be expected to be a new growth poi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future,bringing hug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to link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the development plan,carry out pilot demonstration,make support policies and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ublicity programmes.Key Words:forest health cultivation;economic benefits;social benefits;Healthy China No.22017林业经济FORESTRY ECONOMICS ·产业发展· 39 DOI:10.13843/https://www.360docs.net/doc/eb3290315.html,ki.lyjj.2017.0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