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培优版

六年级数学培优版
六年级数学培优版

第一讲 简便运算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简便计算,熟练解决计算问题。

2、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解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知识回顾

1、填空。

(1)

375?表示( ); 75

6?表示( )。 3294?表示( ); 32

94÷表示( )。

(2)53时=( )分 18分=( )时 20

7公顷=( )平方米

150m=( )Km 25cm=( )m 60g=( )Kg (3)

72的倒数是( ) 8

3

1的倒数是( ) 6的倒数是( ) 4.0的倒数是( ) 5.3的倒数是( ) 1的倒数是( )

(4)把5

4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5)3.2千克盐吃了101千克后,还剩下( )千克;3.2千克盐如果吃了它的10

1

剩下的是( )千克;

(6)一个数与它倒数的和是1534,这个数与它倒数的差是15

16,这个数和它的倒数分别是( )和( )。

(7)三个质数的倒数和为165

103

,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 )、(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60)51127(

?- 98989898?÷? 10110063? 10

7101107-?

二、例题辨析 例1、 1367313476?+? 2532313? 85

3

25÷

练一练:

4

3

432110432115-?+? 833×117+114×833 45499÷

例2、1361851329513165?+?+? 75.9764

3

925.0975-?+?

练一练:17591915017167995

?+?+? 5

421125.14115.3÷++?

例3、(1)20012000

20002000÷ (2) 1994

19921993119941993?+-?

练一练:(1)239238238

238÷ 1999

1998

19981998÷

(2) 119891988198719891988-??+ 186

548362362

361548-?+?

三、归纳总结

1、计算前,先审题,找出题目中的特殊部分,思考有没有巧妙的解题方法,再计算。

2、你能谈谈在简算时要遵循那些原则吗?

四、拓展延伸

例1、(1) )4

1

3121()514131211()51413121()4131211(++?++++-+++?+++

(2) 211?+321?+431?+541?+6

51?

练一练:

(1) )5

1413121()61514131211()6151413121()514131211(+++?+++++-++++?++++

(2) 41+281+701+1301+ 208

1 1-21-41-81-161-321-641

五、作业

200520042003? 200420032003

2003÷ 100

205203105

205204+?-?

655161544151433141?+?+? )15

4971267()138951151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05200420042004÷ 589

79420042003

794205-??+ 595491474371353251÷+÷+÷

挑战题: ??? ??++??? ??+25812252132252436736396 311?+531?+751?+……+99

971?

700

5002115141075300

200966432?+???+?+?+??+???+?+?+?

数学万花筒

有个小孩,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大哭。中国的妈妈见到后,第一个动作就是伸手打桌子,然后哄小孩:

“乖!不哭!”。而日本的妈妈则不是这样,她会要求小孩重新绕桌子走一遍,然后启发他:“人之所以会撞上桌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你跑得太快,刹不住脚;二是不注意看路;三是你心里在想别的事情。你刚才是属于哪种情况?”

桌子是死的,它不会主动来撞人,所以人会撞上桌子,是人的错,而不是桌子的错。中国的妈妈伸手打桌子,就等于在教育孩子,那都是桌子的错,不是你的错,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遇事情首先是推卸责任,千方百计为自己寻找开脱的理由,而一门心思挑别人的毛病。日本妈妈的做法,则是在教育孩子要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要去一味的指责别人。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凡事总是先检讨自己的不足。

其实,很少有事情能很彻底的分清到底是谁对谁错,往往是谁都有错,不同的是错多错少。倘若每位当事者都能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认真地检讨自己的不足,那还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呢?

学习也是这样,当别人给我们指出不足时,首先不是去反驳、去争辩,而是先作检讨,确实错的,马上改,确实没错的,也作个警示,以便更加重视。

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事,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先把态度端正好。 自我评价:请将自己的表现按A 、B 、C 三个级别填入表格中吧!

参与度 自信 思维条理性 思维创新性 作业完成态度 书写质量 家长签字

第二讲 分数乘法应用题

学习目标:

1、能找准单位“1”以及分率和量的对应关系。

2、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知识回顾

1、填一填:

(1)一袋面粉60千克,吃了它的5

3

,吃了( )千克,还剩( )千克。 (2)一个正方形木板,边长是

8

3

米,它的周长是( )米。 (3)六(1)班有学生45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5

3

,六(1)的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4)苹果的质量是梨子的4

3

,那么苹果的质量比梨少( ),这时单位“1”的量是( )。 2、判断:

(1)1米的32和2米的31

同样长。 ( )

(2)52×3和3×52

的计算结果相同,所表示的意义也相同。 ( )

(3)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 )

(4)男生比女生多51,那么女生就比男生少51

。 ( )

(5)甲数是乙数的31

,那么乙数是甲数的3倍。 ( )

二、例题辨析

例1、一本书有24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51,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3

2

,两天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看了两天后还剩多少页没看?

练一练: 1、一根绳长87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71,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8

3

米,还剩( )米。

11

例2、一支股票前年五月份的收盘价是35元,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五月份的收盘价比前年下跌了101,由于经济好转,今年五月份的收盘价比上年涨了10

1,这支股票今年五月的收盘价是多少?

练一练:

1、判断:一种商品,售价比原价高121,现降价12

1

销售,现价和原价一样多。 ( ) 2、某服装店一种裤子的进价为75元,售价比进价高101,为了促销,现降价15

1

销售,降价后的售价是

( )元。

例3、张老师有48张邮票,王老师说:“把你的邮票的8

1

借给我,我们的邮票就同样多。”请问王老师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练一练: 甲班有50人,从甲班调

51的人到乙班,这时乙班的人数比甲班多5

1,乙班原有多少人?

三、归纳总结

1、单位“1”的量 × 所求的量的对应分率 = 所求的量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楚每一步中谁是单位“1’, 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同时找准中间量。

四、拓展延伸

例1、甲、乙两车从A 、B 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5

4

4小时后两车在距中点24千米的地方相遇,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一练: 甲、乙两火车从A 、B 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00千米,2

5

2

小时后两车在距中点12千米的地方相遇,乙车每小时行( )千米。

五、作业

1、填一填。

(1)65×36表示( ),36×65

表示( )。 (2)一批零件共2400个,师傅加工了

41,徒弟加工的是师傅的5

4

,徒弟加工了( )个。 (3) 10的52相当于20的 ,比15千克的32多32千克是( )。

(4) 比90的21

多2的数是( )。

(5) 男生人数的43

与女生人数同样多,是把( )看作单位“1”。

(6) 85吨=( )千克,65

时=( )分。

2、根据给出的算式补充条件。

(1)学校食堂买来面粉和大米共1000千克,其中大米占10

7

, ? A 、1071000?: B 、107

10001000?- :

C 、1071- :

D 、)10

7

1(1000-?:

(2)学校文印室两天共用纸10

3

吨, ,第二天用了多少吨纸?

A 、

32103?: B 、65

103103?- : C 、507103- : D 、)9

41(103-?:

3、某车间计划加工600个零件,第一天加工了4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加工了3

1

,第三天比第一天少加

工3

1

,这时还剩下多少个零件没有加工?

4、做一批零件,按计划18天可以完成,如果工作3天后,工作效率提高4

1

,再工作12天能完成任务吗?

 ( ) ( )

5、小明借来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两天,昨天看了全书的

4

1

,比前天多看了5页,今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6、一个乘客从甲城坐长途汽车到乙城,汽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乘客睡着了。他醒来时,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所行路程的4

1

。想一想,剩下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他睡着时汽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趣味挑战:某班的学生不到50人,在一次考试中,有

71 的学生得“优”,31的学生得“良”,2

1

的学生“及格”,那么有多少人“不及格”,这个班的学生有( )人。

数学万花筒

砌墙工人的命运: 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 砌墙。” 第二个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看完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吗?

自我评价:请将自己的表现按A 、B 、C 三个级别填入表格中吧!

参与度 自信 思维条理性 思维创新性 作业完成态度 书写质量 家长签字

第三讲 分数除法应用题(一)—— 转化单位“1”

学习目标:

1、能判别题目中的单位“1”,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转换单位“1”的量。

2、会借用表格、线段图等帮助分析。

3、培养转换思想解决问题。

一、知识回顾

1、填一填:

(1)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2,松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

1

,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 (2)甲数比乙数多

52

,乙数比甲数少( )。 (3)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6

5

。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

2、判断:

(1)两段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段剪去全长的21米,第二段剪去全长的2

1

,两段绳子剩下的一样长。( ) (2)甲是乙的

43,则乙是甲的3

4

。( ) (3)六(一)班的人数比六(二)班少121,则六(二)班的人数比六(一)班多121

。( )

3、已知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52,甲校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103,乙校男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50

21

那么,两校女生总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二、例题辨析

例1、晶晶三天看完一本书,第一天看全书的41,第二天看余下的5

2

,第二天比第三天少看15页,这本书共几页?

练一练:有一批煤,第一天运了这批煤的

41,第二天运了第一天的5

3

,已知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运 10吨,这批煤有多少吨?

例2、有一批水泥,第一次运走总数的51多100吨,第二次比第一次的5

4

多20吨,正好运完。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练一练:某工程队修筑一段公路,第一天修筑全长的

52,第二天修了剩下部分的10

3又多24米,第 三天修的是第一天的4

3

又60米,正好全部修完,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例3、(1)育才学校把85元奖学金发给甲、乙两位同学,甲的92与乙的4

1

相等,甲得了( )元,乙得了( )元。

(2)有甲、乙两个仓库。已知甲仓粮食的

83与乙仓粮食的52相等,又知甲仓粮食的41比乙仓粮食的5

1

多4吨。求甲、乙两个粮仓各有粮食多少吨?

练一练:

(1)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1680吨,已知甲仓库存粮的

41等于乙仓库存粮的3

1

,问甲仓库存粮( )吨,乙仓库存粮( )吨。

(2)风华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两种水果。苹果的21等于梨的32,苹果的43比梨的6

5

多75千克,运来苹

三、归纳总结

把不同的数量当做单位“1”,得到的分率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

①如果甲是乙的

b a ,则乙是甲的a

b ; ②如果甲的b a 等于乙的d

c

,则甲是乙的ad bc b a d c =÷,乙是甲的bc ad d c b a =÷;

③如果甲是乙的b a ,乙是丙的d c ,则甲是丙的bd

ac

四、拓展延伸

1、例1、甲数是乙数、丙数、丁数之和的21,乙数是甲数、丙数、丁数之和的3

1

,丙数是甲数、乙数、 丁数之和的

4

1

。已知丁数是260,求这四个数的和。

练一练:

1、甲、乙、丙、丁四个筑路队共筑1200米长的一段公路,甲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2

1

,乙队筑的路是 其他三个队的

31,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4

1

。丁队筑路多少米?

2、甲、乙、丙三人合做一批玩具,甲所做玩具是乙、丙所做玩具个数的2

1

,乙所做玩具的个数是甲、丙所做玩具个数的3

1

。已知丙做了60个,求甲做了( )个,乙做了( )个。

五、作业

1、填空。

(1)三种动物赛跑,已知狐狸的速度是兔子的

3

2

,兔子速度是松鼠的2倍,一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14米,那么每分钟兔子比狐狸多跑( )米。 (2)某班学生缺席的的人数是出席人数的61,后因又有一个学生请假,于是缺席的人数等于出席人数的5

1

,这个班一共有学生( )名。

(3)有一些皮球,分给两个班使用。甲班分到的

31与乙班分到的2

1

相等,已知甲班比乙班多分到24个,甲班分到( )个皮球,一共有( )个皮球。

2、水果店运来梨和香蕉共180千克,梨卖出52,香蕉卖出10

1,这时梨和香蕉剩下的千克数正好相等。水 果店运来的梨和香蕉各多少千克?

3、商店运进两种奶糖。已知佳佳奶糖千克数的52比娃娃奶糖千克数的72少6千克,娃娃奶糖千克数的9

5和 佳佳奶糖千克数的6

5

相等。娃娃奶糖和佳佳奶糖各有多少千克?

4、在一座城市中,中学生人数是居民总人数的51,大学生人数是中学生人数的4

1

。那么占大学生总人数 的5

2

的理工科学生人数是居民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5、某校有

53的学生是男生,男生人数的201想当医生,全校想当医生的学生人数的4

3是男生,那么全校 女生的几分之几想当医生?

数学万花筒

有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兄弟,哥哥是城市里最顶尖的会计师,弟弟是监狱里的囚徒。一天,有记者去采访当会计的哥哥,问他成为这么棒的会计师的秘诀是什么?哥哥说:“我家住在贫民区,爸爸既赌博,又酗酒,不务正业;妈妈有精神病,我不努力,能行吗?第二天,记者又去采访当囚徒的弟弟,问他失足的原因是什么?弟弟说:“我家住在贫民区,爸爸既赌博,又酗酒,不务正业;妈妈有精神病。没有人管我,我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去偷去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影响我们命运的不是环境,不是条件,不是身高,不是文凭,不是出身,更不是腰包里有没有钱,而是态度。改变了态度,就能改变人的一生 其实,在现生活中,很大部分人不是没有能力,不是缺乏知识,缺乏的是一种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凡事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无所谓”的不良习惯。这种态度严重影响了更深入细致的做好工作,而且是阻碍创新的绊脚石。态度是做好细节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积极认真的态度,那么从细节做起,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自我评价:请将自己的表现按A 、B 、C 三个级别填入表格中吧!

参与度 自信 思维条理性 思维创新性 作业完成态度 书写质量 家长签字

第四讲 分数除法应用题(二)—— 还原问题

学习目标:

1、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或还原法。

2、弄清所求的单位“1”是谁,“量”和“率”是否对应。

3、会借用表格、线段图等帮助分析。

一、知识回顾

1、将小明奶奶今年的年龄依次减去15并乘14,再加上4后除以15

,恰好是100岁,小明奶奶今年多少岁?

2、如果△ 5.50.5-32

1

=÷?,请问△=( )。

3、将一个数除以23后再加上30,然后乘 115

再减去6后得到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

二、例题辨析

例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1,第二天看了余下的5

3

,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练一练: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

83,第二天走了余下的3

2

,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例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31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2

1

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

练一练: 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了12 多1吨,第二天用去了余下1

3

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

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例3、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13 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1

5 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24千克,

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多少千克油?

练一练:1、一瓶酒精,第一次倒出13 ,然后倒回瓶中40克,第二次再倒出瓶中酒精的5

9

,第三

次倒出180克,瓶中好剩下60克,原来瓶中有( )克酒精。

2、小华拿出自己的画片的15 给小强,小强再从自己现有的画片中拿出1

4 给小华,这时两人各有画片12张,

原来两人各有画片多少张?

三、归纳总结

1、每一次变化都以前一次所余下的数为基准数来进行变化。

2、做题时,先弄清所求的单位“1”是谁,“量”和“率”是否相对应。

四、拓展延伸

例1、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数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数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这时甲相同的钱数给甲。这样,甲、乙、丙三人的钱数相等,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钱?

练一练:

1、甲、乙、丙三个盒子各有若干个小球,从甲盒内拿出4个放入乙盒,再从乙盒内拿出8个放入丙盒后,三个盒子内的小球个数相等。原来乙盒比丙盒多( )个球。

2、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44人,先从甲班调出与乙班相同的人数给乙班,再从乙班调出与丙班相同的人数到丙班。再从丙班调出与这时甲班相同的人数给甲班,这样,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比乙班多多少人?

五、作业

1、有一条铁丝,第一次剪下它的12 又1米;第二次剪下剩下的1

3 又1米;此时还剩下15米。这条铁丝原

来长( )米。

2、有一种细胞,每秒钟分裂成2个,两秒钟可分裂成4个,3秒钟可分裂成8个…在瓶中开始放进1个这样的细胞,刚好1分钟后就充满整个瓶。如果一开始就放进8个这样的细胞,要充满整个瓶的4

1

,需要( )秒。

3、甲、乙两仓库各存粮若干,先将乙仓库中存粮的15 运到甲仓库,再将甲仓库此时存粮的1

4 运到乙仓库,

这时甲仓库有粮食600吨,乙仓库有粮食720吨。那么,原来甲仓库和乙仓库中各存粮多少吨?

4、三只猴子分一筐桃,第一只猴子分得全部桃子的27 多12个,第二只分到余下的2

3 少4个,第三只分到

20个。这筐桃子共有多少个?

5、甲、乙、丙三个数,从甲数中取出17加到乙数,从乙数中取出19加到丙数,从丙数中取出15加到甲

数,这时三个数都是153,甲数原来是多少?

6、一种微生物,每小时可增加一倍,现在有一批这样的微生物,10小时可增加到100万个。那么增加到25万个需要多少小时?

7、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第一天它吃了这堆桃子的17 ,第二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1

6 ,第三天它吃了余

下桃子的15 ,第四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14 ,第五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13 ,第六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1

2 ,这

时还剩12只桃子,那么第一天和第二天猴子所吃桃子的总数是多少?

8、小明每分钟吹一次肥皂泡,每次恰好吹出100个。肥皂泡吹出之后,经过一分钟有一半破了,经过二

分钟还有二十分之一没有破,经过两分半钟全部肥皂泡破了。小明在第20次吹出100个新的肥皂泡的时候,没有破的肥皂泡共有多少个?

9、有一堆桃子,第一个猴子拿走了这堆桃子的一半加半个,第二个猴子又拿走了剩下的一半加半个,第三个猴子拿走了最后剩下的一半加半个,桃子正好被拿完。求这堆桃共多少个?

数学万花筒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的话、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几乎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渴望有效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就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我评价:请将自己的表现按A、B、C三个级别填入表格中吧!

参与度自信思维条理性思维创新性作业完成态度书写质量家长签字

第五讲 分数除法应用题(三)—— 抓“不变量”解题

学习目标:

1、会解部分量、总量、差不变的应用题。

2、能找出标准量,能用分数表示变化前后变量与不变量的分率。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知识回顾

1、将4361 的分子与分母同时加上某数后得7

9

,所加的这个数是( )。

2、在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上加一个数,这个分数就等于5

7

。如果在它的分子上减去同一个数,这个分数

就等于1

2

,原来的最简分数是( )。

3、将一个分数的分母加3得97,分母加5得4

3

。原来分数是( )。

二、例题辨析

例1、甲书架上放的图书的册数是乙书架上的5

7

,从甲书架上拿78册到乙书架后,甲书架上放的图书的册数是乙书架上的4

3

。甲书架原有图书多少册?

练一练: 甲、乙两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甲生产的个数是乙的2

13

倍;如果甲把自己生产的零件给乙55个,这时甲生产的零件是乙的4

3

。甲、乙两人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word文档良心出品)

小升初思维训练(1) 一、快速填空。 1.a是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70.70,a最大可以是(),最小是()。2.b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是(),最小公倍数是()。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时,返回时速度提高了20%,这样将比去时少用()时。4.一套西服的价格是250元,其中上衣价钱的1/6正好与裤子价钱的1/4相等。每件上衣()元,每条裤子()元。 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5: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甲数是()。 6.在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两只红球,两只黄球,明明伸手任意抓一只球,抓到红球的机会是()。 7.8(x-3)-5x = 27 ,x=( )。 8.把一杯20升的纯牛奶喝掉2升,再用水填满,则牛奶的浓度为()。 二、准确计算。 1.1-3+5-7+9-11+…-1999+2001 三、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25%,这本书共多少页? 2.甲、乙两桶油共68千克,若从甲桶中取出它的1/4,从乙桶中取出它的1/3后,两桶油剩下的一样重。那么,原来甲、乙两桶油各多少千克?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行完全程需要20时,慢车行完全程需要30时。开出1 5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4小时,慢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几时? 4.一项工程单独完成甲队需要10天,乙队需要15天,丙队需要20天,三队一起干,甲队中途撤走,结果一共用了6天,甲队实际干了几天? 5、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5:3,中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完整word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培优题

六年级数学比例培优题 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2.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 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4.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例是()。 5.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6.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7.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8.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倍,乙数是甲数的() 9.在3:5里,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_____. 10.89吨大豆可榨油31吨,1吨大豆可榨油()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吨。 11.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13.甲数比乙数多41,甲数与乙数比是(),乙数比甲数少()。

14.车库中停放若干辆双轮摩托车和四轮小卧车,车的辆数与车的轮子数的比是2:5.问:摩托车的辆数与小卧车的辆数的比是()。 15.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16.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人数的比是3:4,已知一年级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一年级有学生________人。 17.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 18.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 成()比例。 19.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13:11。如果甲、乙分别由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它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小时。 二、选择题 1.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 2.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A、2:7 B、6:21 C、4:14 3.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与51:61能组成比例的是() A、61:51 B、61:5 C、5:6 D、6:5

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 (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 (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答案】(1)+3;+4;+2;0;D (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 (3)解:如图2,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 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

(4)解:由M→A(3﹣a,b﹣4),M→N(5﹣a,b﹣2), 所以,5﹣a﹣(3﹣a)=2,b﹣2﹣(b﹣4)=2, 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 所以,N→A应记为(﹣2,﹣2) 【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 【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 (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 (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 (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 2.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有青少年宫、学校、商场、医院四家公共场所.已知青少年宫在学校东300m处. 商场在学校西200m处,医院在学校东500m处.若将马路近似地看做一条直线,以学校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m. (1)在数轴上表示出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 (2)列式计算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由题意可得:300-(-200)=500或︱-200-300︱=500. 答: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是500 m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学校为原点的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出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2)根据题意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是300-(-200),再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求出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 3.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这三个数都是神秘数. (1)28和2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其中k取非负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3)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取正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答案】(1)解:找规律:4=4×1=22-02, 12=4×3=42-22, 20=4×5=62-42, 28=4×7=82-62,…,2012=4×503=5042-5022,所以28和2012都是神秘数

六年级上数学培优训练含详细答案

六年级上数学培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分析】根据题意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由平方差公式(a+b)(a-b)=a2-b2,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得到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2.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5元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 【答案】解:由题意可得,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的钱数为: (45-32)×30+[7×2+6×2+3×1+5×0+4×(-1)+5×(-2)] =13×30+[14+12+3+(-4)+(-10)] =390+15 =405(元), 即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05元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计算售出件数与售价积的和,再以45元为标准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求出差价,计算即可.

六年级数学培优版

---------------------------------------------------------------最新资料推荐------------------------------------------------------ 六年级数学培优版 第一讲简便运算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简便计算,熟练解决计算问题。 2、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解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衡阳个性化教育倡导者一、知识回顾1、填空。 (1) 5 ? 3 表示( 74 ? 2 表示( 93(2) 3 时=()分518 分=(););)时6 ? 5 表示( 74 ? 2 表示( 937 公顷=( 20)平方米)。 )。 150 m=()Km25 cm=()m60 g=()Kg(3) 2 的倒数是( 70.4 的倒数是()1 3 的倒数是(8) 3.5 的倒数是()6 的倒数是())1的倒数是()(4)把 4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 8 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5(5)2.3 千克盐吃了 1 千克后,还剩下()千克;2.3 千克盐如果吃了它的 1 ,剩下的是()1010千克;(6)一个数与它倒数的和是 34 ,这个数与它倒数的差是 16 ,这个数和它的倒数分别是()和1515()。 (7)三个质数的倒数和为 103 ,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165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7 ? 1) ? 60 12 58?8?8?8 99 9963 ?101 1007 ?101? 710101 1/ 161

二、例题辨析例 1、 6 ? 4 ? 3 ? 67 13 7 133 31 ? 25 32衡阳个性化教育倡导者25 3 ? 8 5练一练: 15 ? 3 ? 10 ? 3 ? 3 21 4 21 4 433 × 7 +4 ×33 8 11 11 899 4 ? 4 5例 2、 5 ? 1 ? 5 ? 2 ? 5 ? 6 6 1 3 9 13 18 13975? 0.25 ? 9 3 ? 76 ? 9.75 4练一练: 5 ? 79 16 ? 50? 1 ? 1 ? 59 179 9 173.5?1 1 ?1.25 ?1 1 ? 4425例 3、(1) 2000 ? 2000 2000 20012(2) 1993?199 4 ?1 1993 ?1992?1994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单位:晨阳路学校 姓名:郭盼盼 时间:2019年1月

六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以致跟不上,因此组织后进生参加教师有目的性的活动,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本学期我对培优补差工作十分重视。 转化学困生,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各类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业辅导工作,使他们都能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提高和发展。一般来说,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他们智力发展水平低,观察抽象、分析能力较差。第二是他们非智力因素方面也表现较差,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要做好传化学困生的学习的工作,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从发展学困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有计划地介绍适应他们的学习方法,并从每个学习环节中做一系列的学法指导工作。 一、将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首位。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在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师经常关心接近他们,对它们进行引导和鼓励外,还要实实在在地给他们介绍一些培养兴趣的肺腑,锻炼意志的途径,提供一些他们能够享受学习乐趣的活动。 1、学困生自觉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操作方式。 阅读一些自己感到有意思的数学材料。有意识地欣赏数学中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巧等美的特征。寻找和解决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确定学习的小目标,并体会成功的喜悦。与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解题看书,当看不懂教材时,试着抄一遍教材,慢慢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从听懂一节课,会解一道题做题,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 2、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操作方式。数学学习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加困难,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求有更坚强的毅力和耐心。但学困生往往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没多久就会被各种欲望而代替,使学习心思无法集中在学习上。因此我们给出下列锻炼意志的建议:将自己的誓言写在面前,确定一个目标,存有不达到目的不停止学习的理念,成功一次自我赞赏一次,从而逐步加长学习时间。突然改变主意的方法,当一个非学习的活动十分吸引自己时,突然告诫自己去学习,从而战胜自己原本的愿望,能够获取成功,则意味着自己已成了意志坚强的“巨人”。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学会严守计划,按时完成数学作业,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等习惯。 二、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学困生的当务之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想象力贫乏,使学困生付出与优生同等代价时,仍然难以将学习数学搞上去的真正原因。背同样一段数学法则,优生一两遍,学困生可能十多遍也无法记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会认为自己“天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有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如图所示的九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的数字逐渐增大,每一列从上到下的数字也逐渐增大.当数字3和4固定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x代表的数字是________,此时按游戏规则填写空格,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________种.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且x≠3,则x=2或x=1, ∵x前面的数要比x小,∴x=2,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意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共有2×3=6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2或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得到x只能=2,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2.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完整word版,六年级数学培优提高 圆与组合图形(含答案)

圆与组合图形 一、思想方法和方法归纳 数量代换法。有些图形,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可以利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相互代换,求出其中一个数量,把未知条件转化成已知条件。 旋转平移变形法。面积的大小具有恒定性,有时图形的位置或方向不利于解题,可以把某一部分能力旋转平移来使条件之间有关联,从而为解题创造条件。 等积变形法。在三角形中,如果两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则这两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除去这两个图形的公共部分,则它们剩余部分面积相等。我们经常要用到这种思想方法。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相等。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斜边上的高恰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对称轴。 二、经典例题 例1、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长为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间的环形面积。 62.8平方厘米 例3、如图,已知大正方形边长为10分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A B C D E F G H 例4、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A B C 例5、如图是个对称图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巩固练习 1、如图,已知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圆的直径且 BC=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A B C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其中AC=2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是多少。 A B C D 4、如图,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0平方厘米,求圆环的面积。 5、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6、如图中,正方形面积为5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7、如图,已知AB为小圆的直径,AB垂直CO,∠ACB=90°,三 角形ABC的面积为29平方分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8、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面积为4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 积。 9、在羊圈外面的一角用长30米的绳子拴着一只羊(见下图)。 问:这只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π取3.14)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 ;如:2▲3=2﹣3= , 4▲2=42=16.照此定义的运算方式计算[2▲(﹣4)]×[(﹣4)▲(﹣2)]=________. 【答案】1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4)=2﹣4= ,(﹣4)▲(﹣2)=(﹣4)2=16, 则[2▲(﹣4)]×[(﹣4)▲(﹣2)]= ×16=1, 故答案为:1 【分析】先利用定义计算括号中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在利用新运算的时候需要先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其选择算式. 2.某工艺品厂计划一周生产工艺品2100个,平均每天生产300个,但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 (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 (1)写出该厂星期一生产工艺品的数量.: (2)本周产量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个工艺品? (3)请求出该工艺品厂在本周实际生产工艺品的数量. (4)已知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工艺品可得6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个可得50元,少生产一个扣80元.试求该工艺厂在这一周应付出的工资总额. 【答案】(1)解:由表格可得周一生产的工艺品的数量是:300+5=305(个), 答:该厂星期一生产工艺品的数量是305个. (2)解:本周产量最多的一天是星期六,最少的一天是星期五, ∴(16+300)-【(-10)+300】=26(个), 答:本周产量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生产26个工艺品. (3)解:2100+【5+(-2)+(-5)+15+(-10)+16+(-9)】 =2100+10 =2110(个). 答:该工艺品厂在本周实际生产工艺品的数量是2110个. (4)解:(+5)+(-2)+(-5)+(15)+(-10)+(+16)+(-9)=10(个). 根据题意得该厂工人一周的工资总额为:2100×60+50×10=126500(元).

小学数学六年级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吴荣生 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进步,让每位家长都满意,让社会各界都认可”、“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后进生抓起,课内探究和课外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起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出培优补差计划。 一、优、差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整体水平上看,优生并不多,如:潘忠泽、王跃强、覃启柔、潘承妮等同学,他们的特点是:学习兴趣高涨,上课善于动脑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对这些同学除学好课本知识外,应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并找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提出新要求,多鼓励他们读一些课外书,开拓他们的思路,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优生更优。 对于学生困难生,如:韦仕途、韦启傲、韦艳丽、韦朝列等同学的特点是:基础差、上课走神、学习积极性不高,就连书本知识也学不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对他们个别辅导,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拟采取下列措施: 二、“培优补差”工作措施 1、课堂上实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堂时间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

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在课堂练习环节,必须掌握的知识要求全班同学都完成,有难度的题型优生练习,同时差生就练习一些难度较低的题型,使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有兴趣做,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收获的喜悦。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练习一些难度较大的试题,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对于后进生,采取优生对差生的一帮一计划,每个优生负责一名差生,包括对差生的辅导,检查差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监督差生有无学习偷懒的习惯,监督差生有无抄写作业的不良行为等,只有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他们的学习才有劲头,他们才愿意学习,热爱学习。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了解优等生和后进生家里进行情况,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当然,只要我们认真落实,我相信班上的后进生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题(3套)

小小学学六六年年级级数数学学培培优优训训练练 一、填空 。 1、在所有分母小于10的真分数中,最接近0.618的是( )。 2、在0.85014这个循环小数中,小数部分的第58位是( )。 3、甲数是24,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168,最大公约数是4,那么乙数是( )。 4、某铁路上有11个车站,有一个收集火车票的爱好者,收集了这条线路上所有车站发售的通往其它各个车站的火车票,他一共要收集( )张。 5、有浓度为8﹪的盐水200克,需稀释成浓度为5﹪的盐水,需加水( )克。 6、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 , 这三个数的比是 2 1︰ 3 2︰ 6 5,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7、甲、乙、丙三人共加工1000个零件。甲、乙两人完成数量的比是7︰5,丙比甲少完成 64个零件,乙完成了( )个零件。 8、一个楼梯有7阶,上楼时每次可以跨一阶或两阶。从地面到最上层共有( )种不同的走法。 9、六(1)班男生人数的31 与女生人数的41 共16人,女生人数的31 和男生人数的41 共19人,六(1)班共有( )人。 10、王老师带一些钱去买一种工具书作奖品,这些钱可买8本上册或10本下册,现己买了一本下册书,余下的钱若配套买,还可买( )套这样的工具书。 二、计算下列各题。 11、 12 、 13、 14、 15、 三、解答下列各题。 16、如图3所示,在长方形内已知有三块面积分别为13、35、49,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多少? 17、 18、 四、解决问题。 19、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前进、又经过5小时,乙车到达A 地,这时甲车已超过B 地90千米.A, B 两她讲目距多少千米? 20、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5倍,又过几年以后,组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问父亲今年多少岁? 21、若干人共同做一项工作,后来有5人因工作需要不参加,这样余下的人就得每人各做1天,临开工时,又有8人退出,于是最后余下的人又多做2天。问原来每人做多少天? 22、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天吃了全部的52 ,第二天吃了余下的31,第三天吃了又余下的43 ,这时还剩下15千克。食堂运来大米多少千克?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 (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 (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答案】(1)+3;+4;+2;0;D (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 (3)解:如图2,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 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

(4)解:由M→A(3﹣a,b﹣4),M→N(5﹣a,b﹣2), 所以,5﹣a﹣(3﹣a)=2,b﹣2﹣(b﹣4)=2, 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 所以,N→A应记为(﹣2,﹣2) 【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 【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 (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 (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 (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 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 (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 (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答案】(1)+3;+4;+2;0;D (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 (3)解: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最新六年级上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上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观察下列一组图形: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 【答案】(3n+1) 【解析】【解答】解:①为4个★,②为7个★,③ 为10个★,④为13个★, 通过观察,可得第n个图形为(3n+1)个★. 故答案为:(3n+1) 【分析】观察图形,先写出①②③④的★的个数,通过找规律,写出第n个图形中的★个数。 2.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箱子,如果装橙子可以装18个,如果装梨可以装16个,现共有橙子、梨400个,而且装梨的箱子是装橙子箱子的2倍.请算一下,装橙子和装梨的箱子各多少个?(2)一群小孩分一堆苹果,每人3个多7个,每人4个少3个,求有几个小孩?几个苹果? (3)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答案】(1)解:设装橙子的箱子x个,则装梨的箱子2x个,依题意有 18x+16×2x=400, 解得x=8, 2x=2×8=16. 答:装橙子的箱子8个,则装梨的箱子16个 (2)解:设有x个小孩, 依题意得:3x+7=4x﹣3, 解得x=10, 则3x+7=37. 答:有10个小孩,37个苹果 (3)解: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x+24)× =(x﹣24)×3,

解这个方程,得x=840. 航程为(x﹣24)×3=2448(千米). 答: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840千米/小时,两城之间的航程2448千米 【解析】【分析】(1)根据梨和橙子与各自箱数分别相乘,相加为两者的总数,求出装梨和橙子的箱子数。 (2)利用两种分法的苹果数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解出小孩数和苹果数。 (3)利用逆风和顺风的路程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出速度,再利用速度和时间求出航程。 3.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 (1)按图示规律填空: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6;8;10;12 (2)2n+2 【解析】【解答】解:(1)填表如下: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4681012 【分析】(1)由已知的图形中的火柴的根数可知,相邻的图形依次增加两根火柴,所以①火柴根数为4;②火柴根数为6;③火柴根数为8;④火柴根数为10;⑤火柴根数为12; (2)由(1)可得规律:2+2n. 4.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2+1,例如3★(-4)=3×(-4)-3-(-4)2+1.请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5; (2)(-2)★(-5). 【答案】(1)解:2★5=2×5-2-52+1=-16 (2)解:(-2)★(-5)=(-2)×(-5)-(-2)-(-5)2+1=-12 【解析】【分析】根据新运算定义得到算式,再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5.炒股员小李上星期日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8元,下表为本周内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 ;如:2▲3=2﹣3= , 4▲2=42=16.照此定义的运算方式计算[2▲(﹣4)]×[(﹣4)▲(﹣2)]=________. 【答案】1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4)=2﹣4= ,(﹣4)▲(﹣2)=(﹣4)2=16, 则[2▲(﹣4)]×[(﹣4)▲(﹣2)]= ×16=1, 故答案为:1 【分析】先利用定义计算括号中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在利用新运算的时候需要先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其选择算式. 2.下列图表是2017 年某校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的10 名男生跑1000 米和 10 名女生跑 800米的成绩. (1)按规定,女生跑 800 米的时间不超过 3'24"就可以得满分.该校九年级学生有 490 人,男生比女生少 70 人.请你根据上面成绩,估计该校女生中有多少人该项测试成绩得满分? (2)假如男生 1 号和男生 10 号被分在同组测试,请分析他俩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测试的过程中能否相遇。若能,求出发多长时间才能相遇;若不能,说明理由. 【答案】(1)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x+70)人, 由题意得:x+x+70=490, 解得:x=210, 则女生x+70=210+70=280(人). 故女生得满分人数: (人) (2)解:不能; 假设经过x分钟后,1号与10号在1000米跑中能首次相遇,根据题意得:

解得 又∵ ∴考生1号与10号不能相遇。 【解析】【分析】(1)通过男生、女生的人数关系列出方程,得出女生的人数;(2)根据题意表达出1号跟10号的速度,两位若相遇,相减的路程为400米,得出的时间为4.8, 但是4.8分钟大于3分钟,所以两位在测试过程中不会相遇。 3.数轴上有、、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动点从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向右移动,当点运动到点时运动停止,设点移动时间为秒. (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点对应的数:________; (2)当点运动到点时,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向点运动,点到达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点. ①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点在由到过程中对应的数:________ ; ②当 t=________ 时,动点 P、 Q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 ③当PQ=3 时,求 t的值.________ 【答案】(1) (2)2t-58;当时,t=32 ;当时,t=;t=3,29,35,, 【解析】(1)点所对应的数为: ( 2 )① ② 点从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秒,点从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秒 当时,:,: ,解之得 当时,:,: ,解之得 【分析】(1)向右移动,左边的数加上移动的距离就得移动后的数;(2)需分类讨论,16≤t≤39 和39 ≤ t ≤ 46两类分别计算. 4.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东西走向的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如下(单位:km):+15,﹣2,+5,﹣1,+10,﹣3,﹣2,+12,+4,﹣5,+6 (1)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地的哪一边,距A地多远?

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练习题

思源教育六年级数学培优 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山羊的只数是绵羊的 ,绵羊比山羊多30只,山羊有( )只。 2、某班女生比男生多3人,男生比女生少 ,这个班共有学生( )人。 3、新华小学有少先队员967人,比全校学生数的 少8人。这个学校有 学生( )人。 4、一桶油用去 ,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5、十月份中阴天比晴天少 ,雨天比晴天少 ,这个月有( )天是晴天。 6、一件商品,今年比去年降价 ,去年比前年又降价 ,今年售价比前年降低了( — )。 7、将一根绳子先剪去 再接上5米后,比原来短 , 现在绳子长( )米。 8、甲、乙共有邮票若干张,已知甲的邮票数占总数的 ,若乙给甲10张,则两人的邮票数相等, 甲、乙两人共有邮票( )张。 9、甲、乙两数的和为121,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应为( )。 10、学校有排球和足球共100个,排球个数的 比足球个数的 多2个。学校有排球( )个,有足球( )个。 11、一堆砖,搬走 后又运来360块,这时比原来多 ,则原来有砖( )块。 12、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当甲车行了全程的 ,乙车行了全程的 时,两车相距240千米,A 、B 两地的路程是( )千米。 二、实践与应用。 13、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共140个,拿出红球的 ,再拿出7个黄球,剩下的红球和黄球正好-样多。原来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 14、乙队原有人数是甲队的 。现在从甲队派10人到乙队,则乙队人数是甲队人数的 。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15 13328 1 7 3 31534 1 4 15120 37 3 438 551 4 14151 533241 73 3 2

六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有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如图所示的九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的数字逐渐增大,每一列从上到下的数字也逐渐增大.当数字3和4固定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x代表的数字是________,此时按游戏规则填写空格,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________种.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且x≠3,则x=2或x=1, ∵x前面的数要比x小,∴x=2,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意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共有2×3=6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2或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得到x只能=2,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2.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补差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补差计划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还应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本班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6人,结合四年级期末成绩和科任老师的了解,有8名优生,4名差生,实属差生率教高的班级。 二、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三、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

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补差。 5、每周进行简单测评,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四、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4、要讲究教法。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附后进生名单: 优秀生名单: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知识讲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 训练

小升初思维训练(1) 一、快速填空。 1.a是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70.70,a最大可以是(),最小是()。 2.b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是(),最小公倍数是()。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时,返回时速度提高了20%,这样将比去时少用()时。 4.一套西服的价格是250元,其中上衣价钱的1/6正好与裤子价钱的1/4相等。每件上衣()元,每条裤子()元。 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5: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甲数是()。 6.在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两只红球,两只黄球,明明伸手任意抓一只球,抓到红球的机会是()。 7.8(x-3)-5x = 27 ,x=( )。 8.把一杯20升的纯牛奶喝掉2升,再用水填满,则牛奶的浓度为()。 二、准确计算。 1.1-3+5-7+9-11+…-1999+2001 三、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25%,这本书共多少页?

2.甲、乙两桶油共68千克,若从甲桶中取出它的1/4,从乙桶中取出它的1/3后,两桶油剩下的一 样重。那么,原来甲、乙两桶油各多少千克?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行完全程需要20时,慢车行完全程需要30时。开出1 5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4小时,慢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几时? 4.一项工程单独完成甲队需要10天,乙队需要15天,丙队需要20天,三队一起干,甲队中途撤走,结果一共用了6天,甲队实际干了几天? 5、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5:3,中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小升初思维训练(2) 一、快速填空。(40分) 1.在一块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上锯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边料是()平方厘米。 2.时钟3点时,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是()角,()角是这个角的2倍。 2.一个圆柱形水桶,里面盛有18升水,正好盛满,如果把一块与水桶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实心木块放入水中,桶内还有()升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