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氮、磷去除机理研究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氮、磷去除机理研究

人研 究 磷
钟 成 华
(. 庆工商大学 1重
区环 境 保 护局 , 庆 重
李 杰。 邓春 光
4 0 6 ;. 庆 市 南 岸 0073 重
414) 0 17
环 境 与生 物 工 程 学 院 , 庆 重
40 6 ;. 油 资 源 化 技 术 与 装 备 教 育 部 工 程 中心 , 庆 0072废 重
关 键 词 : 工 湿 地 ; ; ; 除机 理 ; 响 因 素 人 氮 磷 去 影
中图分 类号 : 7 3 X 0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编 号 :0 67 2 ( 0 8 0 — 1 10 1 0 —3 9 2 0 )40 4 —6
Ad a c s i h t d f Nir g n a o p o u m o a e h n s s v n e n t e S u y o t o e nd Ph s h r s Re v lM c a i m
En i n n a ce c n tt t ,Ch n q n 0 0 0 v r me t lS in e I s i e o u o g i g 4 0 2 ,Chn ) ia
Ab t a t sr c :Con t uc e we l ds a e wa t wa e t e t e e os t ms c s r td tan r s e t r r a m nt c ys e ompo e o s s r t sd f ub t a a, plnt , a s mi r r n s s n wa e . W e u ma ie e e n e e t e e r h i i s bo n t o n n p s ho us c oo ga im a d tr s m rz h r i r c n r s a c fnd ng a ut ir ge a d ho p r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
案例研究
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 设工程
规划在奥运湖西北侧建设生态自然净化系统,也就是人工湿地,面积约10公顷。 规划在清河污水厂内建设8万t/d的再生水处理厂,采用膜处理工艺,其出水水质基 本可达到Ⅳ类水体标准(总氮指标达不到Ⅳ类水体标准),大部分常规指标接近Ⅲ 类水体标准要求。该部分再生水通过市政再生水管道向南通过清河后沿白庙村路入 奥运公园生态自然净化系统净化,补入奥运湖。
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
设计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既确保了场 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很好的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的分流问题。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 在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空间的同时,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等候、疏散的场地。
设计特色:
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并对与6大问题做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 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4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蓝带: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
设计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4个部分组 成。其中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 工湿地系统。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着 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系统。
图1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
图2
人工湿地剖面图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 工程”即将动工。这个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 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 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北区以自然生 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奥林匹 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和绿色 生态带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一个污水处理 系统,使清河再生水厂提供的中水经过湿地 的处理,达到森林公园用水的标准。

人工湿地填料的磷吸附特性研究

人工湿地填料的磷吸附特性研究
烧 后 废 弃物 ; 兴 为 我 国陶 都 , 膏 和 紫砂 为 制 陶 宜 石 业 的废 弃物 , 当地 随 处 可 见 . 上述 材 料球 磨 后 过 在 10目筛子 备用 .4种 基 质 的元 素组 成采 用 x荧 光 0 光谱 (R 分析 , 果采 用所 含元 素 的氧 化物表 示 , X D 结 其 含 量 如表 1 示 . 4种 基 质 的 物 质 组 成 采 用 x 所 射 线衍 射 ( R ) X D 分析 ,结果 表 明碎石 的主要 成 分 为 碳酸钙 , 炉渣 的 主要 成 分 以无 定形 态 存 在 , 膏 的 石 主 要成 分 为硫酸 钙 , 紫砂 的主 要成 分 为二氧 化硅 .
郑 正 (9 7 ) 男 , 苏连云港人 , 15 一 , 江 教授 .
维普资讯
20 0 8年 1月
李培培等 :人工湿地填料的磷吸附特性研究
一 8 一 9

13 无机 磷 的分 形测 定 .
v唰蓝 攀 、
4种 填 料每 种 分别 称取 6g 10mL三 角烧 瓶 中, 分别 加入 质 量浓 度 为 1 0 gL 于 0 0m ・ 的 K 2O 溶 液 0 HP 3 3± . C 0mL(00 )o环境 下 连 续 振荡 2 .将 吸 附溶 液 倒 出 后 , 馏 水 洗 3次 , 入 00 lL 3 4h 蒸 加 .1mo・ 的 K 1 C 溶液
T b1 T ecnet o a0 iea ee ns ntesbt ts % a . h o t s f jr nrl lme ti h sae n m m u r
1 人工湿地基质磷素吸附等温线实验 . 2
分 别称 取 6g上述 4种 填料 于 不 同 的 10mL三角 烧 瓶 中 , 后 分 别准 确 加入 p 70 01磷 质 量浓 度 0 然 H= . ̄ ., 为 0 25 2 ,06 ,0 ,5 ・ 的 K  ̄O 溶 液 3 ,编 号分 别 为 空 白及 1至 7号 ; 支持 电解 质 为 , , ,04 ,0 10 10mgL HP 0mL K I质量 浓 度 为 00 o・ 再 各 加入 氯 仿 3滴 以抑 制微 生 物 活动 . 将上 述 三角 烧 瓶 置 于摇 床 中 (HZC C, .1m lL ; T .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原理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原理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原理咱今儿就来唠唠这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原理哈。

你瞧,这人工湿地啊,就跟咱人一样,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本事。

它就像是一个聪明的小管家,专门负责把水里那些多余的氮和磷给清理干净。

先说这氮哈,这氮啊,在水里头有时候就跟个调皮的小鬼似的,到处乱窜。

那人工湿地是咋对付它的呢?这湿地里啊,住着好多好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啊,就像是一群勤劳的小工人。

它们有的长着细细的小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瞅见氮元素就赶紧跑过去,把氮给抓住。

然后呢,通过自己身上那点神奇的本事,把氮转化成别的东西,就好比把这调皮的小鬼变成了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让它不能再在水里头捣乱啦。

再说说这磷。

磷这玩意儿啊,有时候也挺让人头疼的。

它就像是一个黏黏糊糊的家伙,总想在水里头待着不出来。

这时候啊,人工湿地里的植物就派上用场啦。

你看那些植物,有的长得高高大大的,叶子绿油油的,就跟一把把小伞似的;有的呢,趴在水面上,就像一个个小垫子。

这些植物啊,它们的根可厉害着呢,就像一个个小爪子,在水里头四处摸索着。

一旦碰到磷元素,就赶紧把它抓住,吸到自己身子里头,就跟人吃饭似的,把磷给消化掉啦。

还有啊,这人工湿地里的土壤也不是吃素的。

那土壤啊,就像是一个大仓库,能把一些磷给存起来。

有时候,磷在水里头游着游着,一不小心就被土壤给吸进去啦,然后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土壤里头,再也出不来捣乱了。

咱打个比方哈,这人工湿地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微生物、植物、土壤,它们都是这个家里的成员。

微生物负责抓调皮的氮小鬼,植物负责收拾黏糊的磷家伙,土壤呢,就负责当个大仓库,把多余的磷给存起来。

它们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就把这水里头的氮和磷给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我跟你说啊,这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原理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是你要是把它想象成一个大家庭的分工合作,那就好理解多啦。

这人工湿地啊,可真是大自然给咱人类的一个好帮手啊,有了它,咱的水环境就能变得越来越好啦。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人工湿地除磷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去除水中磷的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体中的磷污染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因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而备受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人工湿地除磷的原理、工艺及其应用进行概述。

一、人工湿地除磷的原理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构建的水处理系统,通过湿地植物和湿地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吸附、转化和降解。

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机理包括生物吸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转化。

磷通过湿地植物的根系和茎叶被吸附和富集,大部分磷以沉积形式存在于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湿地植物的生长也能促进水体中的磷沉淀。

湿地微生物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和矿化等过程将水中的无机磷转化为有机磷,并最终降解为无害的无机磷降解产物。

人工湿地除磷主要依靠湿地植物和湿地微生物的生物吸附、吸收和转化作用来降低水体中的磷含量。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主要包括水平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类型。

水平流人工湿地主要利用湿地植物和水体的横向流动来去除磷,其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

而垂直流人工湿地则是利用人工设置的填料层和湿地植物来去除磷,其去除效果更好,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磷污染水体。

在水平流人工湿地中,水体进入湿地系统后,经过预处理装置除去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浮游物后,进入湿地系统,通过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转化来去除磷。

而垂直流人工湿地在水体进入湿地系统后,经过格栅或筛网等装置去除较大的颗粒和浮游物后,进入填料层,通过填料和湿地植物的协同作用去除磷,最后进入污水池进行沉淀和净化。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还可以集成其他水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人工湿地与藻类共生系统等,增强磷的去除效果。

而且,通过对不同水体特性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优化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提高磷的去除效率和稳定性。

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可以用于去除农村村庄和畜禽养殖场的污水中的磷和氮,减少对周围水体的污染,为畜禽养殖场提供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解决方案。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范文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问题逐渐凸显。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其低能耗、低投资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受到了广泛关注。

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选择对湿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污水净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其在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1. 常见人工湿地植物种类人工湿地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芦苇、菖蒲、香蒲、水芹菜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耐污能力强、对水质改善效果好等特点。

在选择植物时,需根据湿地类型、气候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植物选择的原则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应遵循适应性、耐污性、生长速度、根系发达程度等原则。

适应性强的植物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耐污性好的植物能够承受较高的污染物负荷,生长速度快的植物能够快速覆盖湿地表面,根系发达的植物则有利于提高湿地的稳定性。

3. 植物选择的实验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表现。

实验结果表明,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如芦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而水芹菜则对重金属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三、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1.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转化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通过吸收、转化和降解等方式,将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同时,植物还能分泌出一些酶,将部分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2. 根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这些微生物能够进一步分解有机物,将氮、磷等营养物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研究表明,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 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比较不同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净化效果存在差异。

人工湿地及其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及其研究进展

图 3 直 流湿 地 示 意 图 垂
3 人工湿地 的 净化机理
31填料 、植物和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作用 . ( )填 料 1 人工湿地 中的填料又称滤料 、 基质 ,一般 由土壤 、 细沙 、 粗砂 、 砾石 、碎瓦 片或灰渣等构成 。填料 不仅为植物 和微 生物提供生长 介质 ,还通过沉淀 、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 去除污染物。 ( 2)植物 湿地 中生长的植物通 常称为湿地植物 ,包括挺水 植物 、沉水 植 物 和 浮 水 植 物 。大 型挺 水 植 物 在 人 工 湿 地 系 统 中主 要 起 固 定 窗 体 表面 、提供 良好 的过滤条件 、防止湿 地被淤泥淤塞 ,为微 生物
图2 水平潜流湿地示意图 ( )垂直流相 结合的一种新 型湿地 ,见图 3 。渗透 湿地采取地表布水 ,污水经水 平渗滤 ,汇人集水 暗管或集水 沟出流。通过地表 与地下渗滤过程 中发生的物理 、化 学和生物反应使 污水得到净化 。垂直 流湿地床 体 处 于 不 饱 和状 态 ,氧 通 过 大 气 扩 散 与 植 物 根 系 传 输 进 入 湿 地 , 消化能力强 , 适于处理氨氮含量 高的污水 , 但处理有机物能力欠佳 , 控制复杂 ,落干 / 淹水 时间长 ,夏季易滋生蚊蝇 。
2 工湿地 的类型 人
按照系统布水方式 的不同或水在系统 中流动方 式的不 同,一
般 可 将 人工 湿 地 分 为 三种 类 型 : ( )表 面 流 湿 地 1 图 1 示为表面流湿地 。向湿地 表面布水 ,维持一定 的水 层 所 厚度 ,一般为 l- 0 m,水流呈推流式前进 ,整个湿地表面形成 一 O 3c 层地表水流 ,流至终端 而出流 ,完成整个净 化过程。污水流人湿 地后 ,在流动过程 中与土壤 、植物 ,特别是与植物 根茎部生长 的 生物膜接触 , 通过物理的、 化学的以及生物的反应过程而得到净化 。 表面流湿地类似于沼泽 , 不需要沙砾等物质作填料 , 因而造价较低 。 它操作简单 、 运行费用低。但 占地大 ,水力负荷小 ,净化能力有限。 湿地 中 的 0 2来 源 于水 面 扩散 与植 物 根 系 传 输 ,系统 受 气 候 影 响 较 大 ,夏 季 易 滋生 蚊 蝇 。

随机间歇运行条件下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机制

随机间歇运行条件下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机制
TP n a d DTP r 3 8 6 a . 1 m ・ ~ r s e tv l . Re o a fp o p r sb a r p t sa sm i t n i a e1 . 2 nd 3 3 0 g・ a e p ci ey m v lo h s ho u y m c o hy e s i l i s ao 1 8 6 g・ ・ _。 w hih . 1 m a , c m a s p 3 ke u 1 .2 o t TP r m o a a .85 of t TD P e o a i t f he e v l nd 54 he r m v 1 n he
p op ou ( h s h r s TP)a d t t lp o p o u ( n o a h s h r s DTP)a e 5 . a d 2 . r s e t ey n h e ry r mo a l a o r 9 3 n 9 8 e p ci l ,a d t e y a l e v l o d f r v
m ・一 , a 占人 工 湿 地 年 磷 总 去 除量 的 4 . 。 80
关键 词 : 工湿地 ; ; 人 磷 径流 处理 ; 随机 间歇 运行
中 图分类 号 : 0 X7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4 6 (0 2 0 — 1 50 1 7 —7 4 2 1 )40 0 —6
s u . Th e u t nd c t ha nde t c s i nfo c nd ton a d wih c ns a t i l w a e o mi a t dy e r s ls i ia e t t u r s o ha tci l w o ii n t o t n nfo r t fno n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3期2007年3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27,No.3Mar.,2007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5264);国家973资助项目(2004CB418506-1)收稿日期:2006-02-12;修订日期:2006-07-20作者简介:李晓东(1978~),男,山西太谷县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污水处理的生态技术.E-mail:lxdlyl2005@126.com*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neu_lhb@yahoo.com.cnFoundationitem:TheprojectwasfinanciallysupportedbytheyouthfoundationofLiaoningProvinceeducationhall(No.2005264),National973ProgramofChina(No.2004CB418506-1)Receiveddate:2006-02-12;Accepteddate:2006-07-20Biography:LIXiao-Dong,Ph.D.candidate,mainlyengagedinecologicaltechnologyforwastewatertreatmen.tE-mail:lxdlyl2005@126.com

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李晓东1,孙铁珩1,2,3,李海波2,*,王 洪2(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004;2.沈阳大学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44;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

摘要:从人工湿地除磷机理着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强化除磷的研究机理以及进展。深入研究多种基质组合对磷素的吸附与解析机理,可以从理论上推进诸多高效除磷基质的实际应用进程;植物间接净化作用及其与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的关系,是影响湿地植物选种和种植的重要依据;植物根际微环境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的耦合作用可能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途径之一;强调湿地的污水净化功能而忽视其生态服务功能,是湿地运行中普遍存在的认识错误。最后指出:湿地运行应采取高水力负荷、低污染负荷的方式,强调强化一级处理的重要性。关键词:人工湿地;除磷;基质;耦合作用;生态功能文章编号:1000-0933(2007)03-1226-07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researchesandprospectsofphosphorusremovalinconstructedwetlandLIXiao-Dong1,SUNTie-Heng1,2,3,LIHai-Bo2,*,WANGHong21SchoolofResources&CivilEngineering,NortheastUniversity,Shenyang110004,China2KeylaboratoryofEnvironmentEngineering,ShenyangUniversity,Shenyang110044,China3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henyang110016,ChinaActaEcologicaSinica,2007,27(3):1226~1232.

Abstract:Thepaperpresentedareviewofcurrentresearchprogressandmechanismofthephosphorusremovalintheconstructedwetlands,inwhichthesubstrates,plantsandmicroorganismsplaytheroleofstrengtheningphosphorusremova.lOverallliteratureanalysesindicatethatadvancedresearchonthemechanismofsorptionanddesorptionpropertiesofthecombinedsubstratescanimprovetheeffectiveremovingphosphorusofthesubstratesandtherefore,theoreticallypromotetheprogressofwetlandapplica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indirectremovalpotentialoftheplantsandhydraulicretentiontimeisanessentialbasisthataffecttheplantselectionanditsgrowthinwetlands;Therhizospheremicrosurroundingsoftheplantsandcouplingeffectsbetweenmicroorganismsandplantsmaybeoneofthemainwaystoenhancetheremovalrateofphosphorusinwetlands;Muchpursuitisfocusedonthepurificationfunctionofsewageinwetlandswhiletheecologicalservicefunctionissometimesneglected,whichisincorrectunderstandinginthewetlandperformance.Finallythereviewpointsoutthattheapplyingmannershouldbehighhydraulicloadandlowpollutionload.Meanwhiletheprimarystrengtheningtreatmentisnecessarytobeemphasized.KeyWords:constructedwetland;phosphorusremoval;substrate;couplingeffect;ecologicalservicefunction氮素和磷素能刺激藻类和光合水生生物生长,并最终诱发水体富营养化。根据Liebig最小定律(LiebigLawoftheMinimum),磷常被视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导因素之一[1],因此,污水除磷对于控制水体富营养

化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湿地是自适应系统,在构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四大基本要素(水体、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中,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或三者相互之间通过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途径,可以完成对污染物的高效去除[2]。其中,利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去除磷元素,通常被

认为是一种廉价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3]。人工湿地除磷工艺具有投资少、效果处理好、维护方便、环境友好

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突出等优点,可作为传统的污水除磷技术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2]。自20世纪60年代中

期,Seide和Kickuth开发了“根区法”以来,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就不断发展并得到推广应用[4],目前已广泛应

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以及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人工湿地因其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和高效的富营养化元素去除能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关注,对此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当前湿地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湿地除磷的研究进展情况,系统分析了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对于磷元素去除的强化作用机理,并对今后湿地除磷研究进行了展望。1 湿地基质除磷作用机制湿地基质一直被公认为是进入湿地系统的磷的最终归宿。磷去除率与湿地基质类型密切相关,即:基质特殊的理化性质以及特定的吸附能力影响磷的去除[5]。

1.1 湿地基质类型对磷去除的影响人工湿地处理含磷废水,基质的筛选原则一般应考虑磷吸附效率、水力传导性、材料易得性、价格等多方面因素。Drizo等[6,7]综合比较了铝土矿、页岩、沸石、石灰石、轻质陶粒、飞灰、油性页岩等7种基质对磷的去除效果,认为页岩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Sakadevan[8]等以土壤、沸石、鼓风炉渣、钢炉渣等材料作为人工湿地基质进行了吸附磷的比较。研究表明:鼓风炉渣、钢炉渣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基质,试验取用的两种土壤的最大吸磷量分别为1153、934mg/kg,而鼓风炉渣最大吸磷量为44200mg/kg,超过土壤吸磷量40倍;回归分析表明:活性铝的吸磷作用大于活性铁,两者联合作用效果更好。Gray等以钙化海藻(maerl)为基质,与以往试验数据比较,发现钙化海藻除磷能力等同于页岩和钢渣[9]。袁东海[10],谭洪新[11]等人分别选取了几种基质作磷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钢渣的吸附效果最好,其最大吸磷量为50490mg/kg,而同比砂子的最大吸磷量仅为302mg/kg。已有研究表明:在试验室和野外得到的基质除磷率存在较大差别,钢渣在野外和试验室的除磷率分别为72%、27%;而石灰石正好相反,分别为18%和64%[12]。由于以往国内外关于湿地基质除磷的研究多数是在

试验室小型模拟操作[8~14],因此,诸如钢渣等是否可以作为高性能脱磷基质,尚需在今后湿地工程建设中进

行检验。1.2 多种基质组合对磷去除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钢渣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除磷基质[8~14],但是由于钢渣碱性强,不适合植物生长,为此在湿

地实际建设中一般不能直接采用。为了使得钢渣能在湿地建设中得到应用和推广,袁东海[10,14]建议:钢渣和常用的基质(砂子)组合使用,可以达到很好的除磷效果。Drizo[15]建议:采用3个湿地单元串联,第1个单元填充稳定性好的基质如砾石,便于植物生长和微生物附着;第2个单元填充钢渣以除磷,一般不种植物;第3个单元为植物床稳定出水,控制运行管理上采用干湿交替运行模式,从而保证湿地除磷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徐丽花、周琪等研究了沸石、沸石-石灰石、石灰石3种填料的人工湿地除磷能力,研究表明:沸石可促使难溶性磷的释放,使得石灰石吸附磷的能力加强,两者的协同作用使得总磷去除效果好于单独使用情况[16]。

1227 3期 李晓东 等: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