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名族唱法与西方美声唱法之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名族唱法与西方美声唱法之异同

内容摘要: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声乐演唱方法可分为美声、民族、通俗种,每种唱法都有其独有的风格并使声乐演唱丰富多彩。而我现将对美声于民族两种唱法从不同的角度及产生渊源,发声特点试着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唱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我的浅谈认识。

关键字:唱法;美声;民族;区别

一.美声唱法

意大利文为bel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主要是指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及歌唱方法。所谓美好的歌唱是指歌唱得到良好的控制的,精巧而优美的乐音的展示,给观众以优美的乐音享受,并通过这中优美的歌唱达到精神上的陶冶和升华。这种追求使美声区别于其它唱法,它更为注重歌唱的音响效果,更加注意研究歌唱的技巧性。因此,美声唱法可以被认为是现代社会歌唱艺术中科学、先进的一种唱法。由于它的科学性,使美声唱法更符合人体生理的歌唱机能,歌唱者的艺术生命由此而得到延长,一个掌握了正确的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常常是五六十岁的年纪依然能引吭高歌,光彩照人,歌声中听不到衰老的迹象。然而,它的理论形成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的积累与发展过程。

美声唱法要求歌唱的发声自然,声音洪亮,音色美妙清纯,有适当的共鸣和圆润的连贯音特重的起音法,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有规律的渐强,渐弱以及装饰音等,其目的是要使旋律延长得更华丽,更灵活,更圆润,更富有光彩,音高为准确,声音更具有穿透力。通过加尔西父子、蓝培尔蒂等人的努力,使美声唱法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不再只是一些歌唱家个人的一种体验。这个理论体系包括了以下一些声乐原则:

(一)发生器管的解剖学,以及生理机能在发声时的运动方式。

(二)歌唱的呼吸分为三种类型;1胸式呼吸法2腹式呼吸法3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三)歌唱时,身体的重心应成一条直线,吸气时两肩自然下垂,胸部要挺而不僵,头略抬高一些,面带微笑,这能使口腔的上口盖有圆顶的感觉,舌头保持正常状态,下巴松弛,喉头灵活。

(四)一般把人的声音划分为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

(五)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很好的吐字,是歌唱者应具备的两个可以并存而有必要的条件。字音要咬得结实,在改变母音时应巧妙的掌握声音,尽量保持音色的统一。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认为美声唱法应具有三项要求:

①.具有自然优美的嗓音在整个歌唱音域范围内能将声音保持均匀与统一。

②.通过严格训练后,达到对具有高技巧性的音乐作品能唱的很轻松。

③.通过听优秀歌唱家的歌唱感受其美声唱法的风格。

这三项要求给美声唱法做了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总结。

美声唱法大约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流传到中国。在我国,人们所理解的美声唱法是一个比较宽广的概念,那就是以意大利歌唱发音技术为基础传统的歌唱方式。他包括歌剧、清唱剧,音乐会的整个唱法。虽然其中融合了各个国家的不同语言特点以及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但是基本的发声要求是相对一致的,从而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所谓的“美声唱法”。

二.民族唱法

广义地讲应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种风格的创作歌曲唱法。多年来人们习惯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采用的声乐技巧称为民族唱法。它既是从我国民歌、戏曲、曲艺这些民族传统唱法中提炼和继承下来的,同时又借鉴和吸收了欧洲美声唱法的精髓。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优美动人的各类民歌,同时也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各具特色的民族声乐唱法,是我国民族声乐一是发展的基石。我国有许多省份和地区,民族众多,各地各族均有与自己的地方语言,民族语言,文化习俗等一脉相承的艺术表现方式与方法,民歌唱法各不相同。我国最早的民歌基本上是运用纯真声演唱的。这种唱法真实自然,感情表达直接,感觉甜美亲切。这种原始的演唱方法声音和语言结合紧密,有很强的地方风格,普遍带有说唱性,声音明亮位置较靠前,我国广大的乡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及一

些中小城市的民歌均采用这种唱法,但这种声音缺少共鸣显得不够圆润,其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民族唱法开始走向了专业化,在继承传统的戏曲、说唱、民歌发声方法的同时吸收了美声唱法的呼吸、发声、共鸣等方面繁荣优点,使民歌唱法更加科学化。步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听起来声音明亮、位置靠前、语言清晰、演唱亲切自然,提倡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呼吸的运用上借鉴戏曲唱法中的“沉丹田气”在共鸣的运用上,更多的使用口咽腔与头腔的共鸣,民族唱法的歌手喉头位置相对美声唱法略显得高一些,这无碍于歌唱,但必须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在放松下腭、打开喉头、提笑肌、舌头放平、脖子肩部放松、强调腰腹肌肉力量等方面的要求与美声唱法一致。

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比较

我国原始的民族唱法与欧洲古典的美声唱法相比较,由于语言发音部位不同,表达语言的方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因此,在运用嗓音的方法、共鸣腔的调整、语言的韵味等方面差异显得显而易见,也就是过去曾说的一听便知谁师“洋嗓子”谁是“土嗓子”。

但是,经过民族化后的美声唱法和经过继承、借鉴美声后的民族唱法之间,由于经过了横向借鉴、相互补充、各自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因此,作为初学声乐者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模糊。以我自己的看法我将两种唱法分为以下几点。

(1)美声唱法在各个声部,不论所唱的高、低、轻、重程度如何,其音色一般比民族唱法“暗”许多。

(2)在共鸣腔的调节上,美声唱法多采用鼻咽腔,喉头位置较低,声波震动部位较靠后,声音听起来较圆润、丰满;而民族唱法由于共鸣腔调节的较短小,声波在硬腭及口腔前上部震动较多,声音往往比较“靠前”而“明亮”的多。

(3)由于两种唱法在共鸣腔调节上的差异,因此在歌唱语言的咬字与吐字等方发上差别较大。民族唱法咬字部位靠前,唱法讲究“字正腔圆”,语言表达亲切、自然;而美声唱法在运用我国语言歌唱时,虽然比原始的美声唱法有了很大改革,但与民族唱法相比仍显得靠后一些。

(4)美声唱法发生时呼出气息的排气量较大,中低声区要求像叹气那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