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石

长石
长石

斜长石

斜长石

plagioclase

斜长石是长石矿物中的一个系列,包括钠长石、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和钙长石。斜长石中的大多数品种会在表面产生细而且平行的条纹,有的还会有蓝或绿色的晕彩发生,这是由于它们的双晶结构引起。斜长石可用来制造玻璃和陶瓷。最常见的斜长石是奥长石,最少见的是培长石。

斜长石属于NaAlSi3O8(Ab)-CaAl2Si2O8(An)类质同象系列的长石矿物的总称,共分为6个矿物种:钠长石(An0-10Ab100-90)、奥长石(An10-30Ab90-70)、中长石(An30-50Ab70-50)、拉长石(An50-70Ab50-30)、倍长石(An70-90Ab30-10)和钙长石(An90-100Ab10-0)。岩石学中将前二者统称为酸性斜长石,而将后三者统称为基性斜长石。晶体属三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多为柱状或板状,常见聚片双晶,在晶面或解理面上可见细而平行的双晶纹。白至灰白色,有些呈微浅蓝或浅绿色,玻璃光泽,半透明。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86°24′,故得名斜长石。摩氏硬度6-6.5,比重2.6-2.76。

斜长石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碎屑岩中。斜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色泽美丽者可作宝玉石材料,如日光石。

正长石

正长石

不可溶钾盐矿物

正长石的化学组成是KAlSi3O8,晶体属单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正长石是钾长石的亚稳相变体,钾长石和钠长石不完全类质同象系列。短柱状或厚板状晶体,常见卡斯巴双晶、巴温诺双晶和曼尼巴双晶,集合体为致密块状。肉红或浅黄、浅黄白色,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半透明。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90°,由此得正长石之名。摩氏硬度6,比重2.56-2.58。900℃以上生成的无色透明长石称透长石。

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岩浆岩、火山碎屑岩中,在钾长片麻岩和花岗混合岩以及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也有分布。正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制取钾肥。

编辑词条钠长石

Albite

钠长石是长石的一种,是常见的长石矿物,为钠的铝硅酸盐(NaAlSi3O8)。钠长石一般为玻璃状晶体,可以是无色的,也可以有白、黄、红、绿或黑色。它是制造玻璃和陶瓷的原料。很多岩石中都有钠长石的成分,人们称这样的矿物为造岩矿物。

在伟晶岩和长英质火成岩如花岗岩中最常见,亦见于低级变质岩中,并作为自生钠长石见于一些沉积岩中。钠长石通常形成各种颜色的脆性玻璃状晶体。

钠长石是斜长石固溶体系列和碱性长石系列的钠质矿物。具三斜架状结构,硅和铝为四面体配位,形成较大的空位(即点阵位置),主要被阳离子钠占据。虽然所有硅原子和铝原子在这一结构中都占有四面体位置,但其位置具体情况不同。低温时硅和铝原子的分布是高度有序的,高温(约1,100℃〔2,000℉〕)时,原子的分布紊乱得多。

钠长石:Na2O.Al2O3.6SiO2 ,其中Na2O 8%以下,K2O 5-6%,Al2O3 16 %以上,SiO2 70 % ,密度 2.605g/cm 3,莫氏硬度为6,三斜晶系,颜色为白色, 熔点1100 o C 。

长石是钾、钠、钙、钡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属架状结构。其主要成份为SiO2 、Al2O3 、K2O 、Na2O 、CaO 等。长石族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约占地壳总量重量的50% 。它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造岩矿物,其中60% 赋存在岩浆中,30%分布在变质岩中,10%存在于沉积岩主要是碎屑岩中,但只有在相当富集时长石才可能成为工业矿物。

钠长石主要用于制造陶瓷、肥皂、瓷砖、地板砖、玻璃、磨料磨具等。在陶瓷上主要用于釉料。

长石是钾、钠、钙、钡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属架状结构。其主要成份为SiO2 、Al2O3 、K2O 、Na2O 、CaO 等。长石族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约占地壳总量重量的50% 。它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造岩矿物,其中60% 赋存在岩浆中,30%分布在变质岩中,10%存在于沉积岩主要是碎屑岩中,但只有在相当富集时长石才可能成为工业矿物。长石的主要组份有四种: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钡长石

某高长石质瓷坯料配方设计【精选】

高长石质瓷坯料配方设计、试样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1. 实验目的 (1)深刻常用陶瓷原料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 (2)掌握坯料配方设计和实验研究方法; (3)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毕业论文实验、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设计背景 陶瓷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大约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在唐宋时期,陶瓷制造已相当发达,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宋代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产品闻名于世,陶瓷器作为商品开始批量输出海外明清两代,是我国瓷业发展的历史鼎盛时期。以江西景德镇瓷器为代表,其精美多样的产品、精湛的技艺,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建国以前,我国陶瓷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一蹶不振;而此间西方制瓷业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瓷国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建国以来,我国的陶瓷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陶瓷企业遍布全国,形成河北唐山、邯郸,山东淄博,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广东佛山、湛江、汕头,辽宁海城等重点陶瓷产区;建立了陶瓷研究所、设计院、大专院校与陶瓷装备制造、装饰材料制造等专业工厂,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业已建立;产品品种也由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扩展到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及高技术陶瓷等领域。近年来,我国传统的日用陶瓷行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制瓷技术和装备,使许多产区、企业的生产进一步现代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出口创汇增加,我国日用陶瓷工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目前国际陶瓷业正在逐步重组,生产格局在调整变化之中。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凭借技术、资金优势转向重点发展高技术陶瓷;而日用陶瓷的生产由于原料、人工费用增加、附加值相对较低等原因,正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就为我国陶瓷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我国日用陶瓷出口数量占世界第一位.但平均售价偏低的局面仍无明显改观,其主要原因是产品档次低,花色品种不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因此,从原料、燃料、辅助材料、技术装备、生产管理等诸多环节人手,提高出1:3产品的质量是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的关键,必须走。以质取胜”之路。

宝石种类介绍

宝石种类介绍 宝石多为单矿物晶体,透明者加工成刻面,半透明至不透明者常加工成素身饰品,后者部分具星光和猫眼效应。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为举世公认的五大珍贵宝石,具保值和收藏价值,其余属中低挡宝石。 1、钻石 矿物名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被誉为“宝石之王”,以无色透明者为佳,无色微带蓝色者称为“水火钻”价值最高。粉、蓝、绿、金黄等色因罕见也为珍品。产于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及我国辽宁、山东等地。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库里南产于南非,重3106克拉。我国国宝“常林钻石”产于山东,重158.786克拉。 2、红宝石 矿物名刚玉,是仅次于钻石的珍贵宝石,硬度9,仅次于钻石。产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各国。缅甸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优质红宝石产地,以“鸽血红”最佳,次为石榴红,玫瑰红等。红宝石是七月诞辰石,象征热情奔放和品德高尚,千百年来为世人所喜爱。 3、蓝宝石 矿物成分与红宝石同,故有“姐妹宝石”之称。广义蓝宝石包括除红色以外的各色宝石级刚玉,以印占克什米尔矢车菊蓝宝石质量最佳,惜已采空。为前,优质蓝宝石主要产一缅甸和斯里兰卡,以鲜艳的天蓝色色调均匀者为佳,靛蓝、浅蓝等色次之,我国山东,江苏,海南等省也出产。为九月诞辰石。 4、祖母绿 为绿柱石矿物的一种,因具特殊晶莹的“祖母绿色”被誉为“绿色宝石之王”,据说其绿色之美,任何绿色以宝石皆望尘莫及。以翠绿、皆为佳,优质绿祖母绿均产于哥伦比亚。 5、金绿猫眼 矿物名金绿宝石,硬度8.5,仅次于钻石和红宝石。具绿黄、蜜黄、黄棕等色,以深蜜黄色为上品,产于斯里兰卡。当具变色效应时,称变石(亚历山大石),日光下呈绿色,白炽灯下呈红色,亦为珍贵宝石。

钾长石制硅钾钙镁速效复合肥

钾长石制硅钾钙镁速效复合肥 1概述 钾长石由微斜长石、正长石及透长石组成,是地壳中非常常见的造岩矿物,属硅酸盐类,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中。长石族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在地壳中储量很大,约占地壳总量重量的50%,其中60%赋存在岩浆中,30%分布在变质岩中,10%存在于沉积岩主要是碎屑岩中,分布广泛,是许多含钾硅酸岩石的主要组分。钾长石属于长石家族中碱性长石类的富钾长石,分子式K[AlSi3O8],其矿物理论含K2O16.9%,Al2O318.4%,SiO264.7%,但也往往含有一定数量的钠长石分子。钾长石硬度6—6.5,比重2.57 g/cm3,熔点1200℃,单斜晶系,钾长石由于杂质的存在,颜色呈白、黄、红、乳白色。钾长石不溶于水,除溶于氢氟酸外,也不溶于醋酸、硝酸、及硫酸等无机盐类。钾长石主要用于制造搪瓷、陶瓷及玻璃,少量用于制造钾肥。由于钾长石为难溶性含钾矿物,制造钾肥工艺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目前尚未进行大规模工业产。因而,也制约了钾长石的开采及勘查。 国内钾长石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各省市内各有分布,在黑龙江、新疆、陕西、青海、云南、山西、辽宁、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19个省(区)市已有探明有大中型储量的矿床。截至2005年底,全国钾长石资源已探明保有储量一百亿吨以上,钾长石及其他含钾硅酸盐岩石中的钾,基本不能为植物所吸收,必须通过化学加工,使钾变成可溶性或枸溶性后,才能作为钾肥使用。可溶性钾盐资源的90%以上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和德国。我国境内绝大部分钾资源为水不溶性的钾长石矿,但绝大部分是水难溶性或水不溶性的钾矿,而水溶性钾盐仅在青海、云南等地发现,主要表现为储量不大、开采不易及运输成本高。如何综合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不溶性钾长石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利用钾长石制钾肥的研究,先后进行了数十种工艺研究,综合起来可分为:高炉冶炼法、热分解水浸法、封闭恒温法、酸分解法、烧结法、低温分解法、微生物法。其中高炉冶炼法炉温高达1500℃,为水泥厂生产水泥过程中将挥发出来的K2O与炉内的CO2作用在烟筒中回收钾肥,为我国综合利用钾长石制钾肥的首例,但产量较低。热分解法为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研究较多的方法,多为利用当地不同种类的价廉丰富的矿产资源与钾长石混合在600℃-1000℃热分解生成可溶性钾盐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可以直接粉碎包装,也可以水浸后分离钾盐,副产物直接做水泥原料。低温分解法是比较有前景的利用钾长石制钾肥的方法,但是为了达到低成本的目的寻找价廉的助溶剂或催化剂是最佳的选择,该方法同时利用副产物制备白炭黑或偏硅酸钠、氢氧化铝或硫酸铝,终于摆脱了单纯制钾肥对钾长石所含硅铝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发展硅系列精细化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微生物法具有流程短,生产方法简单的特点,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方法,但目前仍有许多的技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2原料及指标要求 2.1原料 2.1.1钾长石:本方法生产硅钾钙镁肥的主要原料为钾长石,钾长石矿床的成因主要为正长岩型。钾长石矿床多出露于地台结晶基底及地槽褶皱系中,特别是花岗岩(包括混合花岗岩)出露区,在地台活化区的盖层中也有出露。为淡红色。块状构造,易成碎块,岩石成分为钾铝硅酸盐的火山凝灰物,形成凝岩后发生次变和脱玻作用,钾长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长石、石英、高岭土、碳酸盐及不透明铁矿物等。本方法制造钾肥的钾长石的工业要求一般为: 边界品位:K2O>11% Na2O、MgO+CaO之和尽可能低于 2~3% 2.1.2 石膏:本方法生产硅钾钙镁肥的主要助熔剂为工业废石膏、当地矿产白云石。废石膏是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工业废渣。废石膏呈粉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含量在百分之80以上,其他成分为硅、铝、铁、镁、钠、钾、磷、硫、钛、锰、铈、碳、氟等元素的氧化物。废石膏的排放量很大,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工业废石膏1亿多吨,累计堆存量已达几十亿吨,仅每生产一吨磷酸约可排出5吨磷石膏。大量废石膏如不加处置,任意堆存,不但占用大片土地,而且会污染水体和土壤。 2.1.3白云石:白云岩是碳酸盐岩,在地层是中较为常见的矿物,白云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镁,化学组成为CaMg[CO3]2。纯白云石为白色,含铁时呈灰色,风化后呈褐色。 3产品及产品指标 产品性质和产品化验结果: 硅钾钙镁肥是速效肥料,也含有部分枸溶性肥料,可以作基肥也可以用作追肥。 硅钾钙镁肥的有效成分为:氧化钾3.5~5%、可溶性硅酸盐20~30%、氧化钙6~8%、氧化镁5~6%。是一种碱性肥料。硅钾钙镁肥对促进作物生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植株抗病和抗倒伏能力,提高氮、磷肥效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能中和土壤酸性。

岩矿显微镜岩石镜下描述

1.(纯)橄榄岩 主要矿物橄榄岩 橄榄石自形—半自形粒状构造粒度0.5-2.5mm 多为1.5-2.2mm 正高突起糙面明显无色透明不规则裂纹解理不发育正高突起干涉色鲜艳二级黄平行消光含量75% 次要矿物普通辉石 普通辉石浅绿色不规则粒状短柱状他形半自形粒度1.2-2.2mm多色性不明显横断面上为对称消光纵切面上为斜消光聚片双晶正高突起二级黄含量 20% 副矿物尖晶石 尖晶石不规则粒状无色高—极高正突起糙面非常明显有不规则裂纹干涉色不明显全消光 磁铁矿黑色不透明正极高全消光 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 2.橄苏辉长岩 主要矿物基性斜长石普通辉石橄榄石

基性斜长石无色或因浑浊呈暗灰色粒状短柱状半自形粒度(1.6-2.1mm)X (1.8-3.5mm)两组完全解理正低突起一级灰白可见聚片双晶卡—钠双晶含量% 普通辉石浅绿色不规则粒状短柱状他形半自形粒度1.2-2.2mm多色性不明显横断面上为对称消光纵切面上为斜消光聚片双晶正高突起二级黄含量% 橄榄石无色他形半自形粒度0.4-2.5mm多为1.6-22不完全解理不规则裂纹发育正高突起糙面明显干涉色三级蓝光性可正可副平行消光 副矿物尖晶石磁铁矿 尖晶石无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度0.5-2mm解理不明显正高突起糙面明显干涉色不明显简单双晶全消光含量% 磁铁矿黑色不透明正极高均质矿物 辉长结构或半自形粒状结构 3.玄武岩 主要矿物辉石基性斜长石 辉石无色半自形粒状正高突起两组完全解理粒度0.1-0.4mm干涉色二级黄含量20%

微斜长石无色不规则粒状负低突起有两组解理粒度0.05-0.2mm一级灰白格子双晶斜消光含量70% 次要矿物橄榄石角闪石 橄榄石无色透明自形半自形粒状解理不发育突起粒度0.1-0.3mm 干涉色平行消光含量10% 斑状变晶结构微斜长石搭成骨架斑晶为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 间粒间隐结构粒间被细小晶体玻璃质隐竟质填充 斑状结构 4.角闪安山岩 斑状结构斑晶成分为中性斜长石角闪石其余为基质斜长石微晶玻晶交织结构 斑晶之普通角闪石黄绿浅黄色短柱状横切面六边形自形粒度0.4-0.9mm 两组完全解理多色性强正中突起二级蓝按花边结构含量15% 斑晶之中长石无浅灰色板柱状自形半自形粒度0.6-1.2mm两组完全解理正低突起干涉色一级灰斜消光局部可见聚片双晶偶见环带结构含量 % 基质中长石板片状微晶和玻璃质组成中长石长0.1-0.2mm可见解理正低突起一级灰含量40%

长石族宝石

长石族宝石 长石可分为钾长石和斜长石。 钾长石的化学成分为K A l S i3O8,又可分为正长石、透长石和微斜长石; 斜长石为N a A l S i3O8-C a A l2S i2O8两种端员组分的完全类质同象系列。 又可分为钠长石、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倍长石和钙长石。 一.主要品种: 钠长石在正长石中出溶,这两种折射率稍有差异的长石的层状隐晶平行相互交生,产生光的散射,并可伴有干涉或衍射,由此在表面产生蓝色的浮光,朦胧似月光。若产生灰白色的浮光,则效果相对较差。。 月光石中常含有“蜈蚣”状包裹体,是由两组近于垂直相交的初始解理产生的。 月光石还可具有猫眼效应。 月光石的主要产地是斯里兰卡、印度、马达加斯加、缅甸、坦桑尼亚、美国等。 2.天河石:

是微斜长石中绿色至蓝绿色变种。其颜色是含有铷所致。 因常含有斜长石的聚片双晶或穿插双晶,而呈绿色和 白色格子状、条纹状。 微斜长石的主要产地是印度和巴西,另外,美国、加 拿大、俄罗斯、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和南非也有产出。我国新疆、云南等地也有很好的天河石。 3.日光石: 即是具砂金效应的奥长石。其中含有定向排列的金属 矿物薄片,随着宝石的转动,能产生红色或金色的反光。一般为半透明。 最重要的产地是挪威的南部和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地区、美国和印度。 4.晕彩拉长石: 即呈现晕彩的拉长石。其产生原因是拉长石内的聚片 双晶薄片或内部所含的片状、针状金属氧化物引起光 的相互干涉。

一般常显现蓝色和绿蓝色,芬兰产的晕彩拉长石具有鲜艳的晕彩,被称为“光谱石”。 主要产地是加拿大、芬兰、俄罗斯、马达加斯加等地。二.质量评价 在长石族宝石的质量评价中,特殊光学效应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光学效应越明显,其价值越高。 如月光石以无色、透明至半透明、具漂浮状蓝色月光为最好,白色月光的价值就差多了; 晕彩拉长石中以蓝色波浪状的晕彩最佳,其次是黄色、粉红色、红色和黄绿色; 日光石则以金黄色、透明度高、强砂金效应者为最好,颜色偏浅或偏暗,均会影响价格; 天河石的颜色也以纯正蓝色为最佳,其次为稍带绿色的蓝色。 对具特殊光学效应的长石来说,内部包裹体对价值影响程度比其它宝石品种轻得多,轻至中等的瑕疵不影响价值,只有严重的裂隙等明显瑕疵会使其价格变低。

常见矿物特征

常见矿物特征 【石英】 自然界中SiO2各变体中最常见的是α-石英,其次是β-石英;胶体矿物蛋白石也较常见。。α-石英(低温石英)在573℃以下稳定,三方晶系,产于酸性岩浆岩。β-石英(高温石英)在573℃-870℃稳定,六方晶系,产于酸性火山岩。 【α-石英】 形态及物性:三方晶系,常见完好晶形,是由六方柱和菱面体等单形所构成的聚形。柱面上常具横纹。有时还出现三方双锥和一方偏方面体单形的小面。α-石英分左形晶和右形晶。α-石英常出现双晶,最常见的有道芬双晶和巴西双晶,偶见日本双晶。显晶质集合体呈晶族状、梳状、粒状、致密块状。也常见隐晶质集合体。隐晶质的石英集合体一般称石髓或玉髓。具有不同颜色条带或花纹相间分布的石髓称玛瑙;暗色、坚韧、极致密的隐晶石英集合体称燧石;具红、黄、绿、褐等色的块状隐晶质石英集合体称碧玉。纯净的α-石英,无色透明,称水晶。含各种杂质时其颜色多种多样,出现以下异种,如紫水晶(紫色)、烟水晶(烟灰色)、茶晶(暗棕色)、墨晶(黑色)黄水晶(黄色)、蔷薇石英(浅红色)等;含针状金红石、电气石或辉锑矿等包裹体者称发晶;乳白色、半透明者称乳石英;含云母、赤铁矿等细小包裹体,呈浅黄或褐红色者称砂金石;石英交代纤维石棉而具丝绢光泽并呈石棉假象者称木变石、猫眼石、虎眼石(黄褐色)、鹰眼石(蓝绿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硬度7;相对密度2.65;具压电性。 成因及产状: α-石英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形成于各种地质作用中.是许多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又是花岗伟晶岩脉和大多数热液脉的主要矿物成分。 鉴定朴征: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断口油脂光泽,硬度高。 【β-石英】 形态及物性:六方晶系;发育六方双锥,有时可见很小的六方柱(图5-16)。通常呈灰白色、乳白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6.5-7,相对密度2.53,在常温常压下均转变为α-石英,此时相对密度增大至2.65。 成因及产状:形成于酸性喷出岩或浅成岩中,呈斑晶产出或见于晶洞中,为直接结晶产物。温度低于573℃时,己转变α-石英,但仍保待β-石英的假象。 鉴定特征:以晶形、光泽、硬度来鉴别。 【绿泥石】 形态及物性:单斜品系,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少量呈桶状,晶体少见。集合体常呈鳞片状集合体、土状。绿色,带有黑、棕、橙

长石选矿-产品质量-工艺流程

一、概述 长石是由钾、钠、钙、钡的铝硅酸盐组成的一族矿物。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CaO,K2O,Na2O。 长石族矿物是自然界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占地壳矿物组成的50%~60~左右。长石族矿物广泛产于各种成因类型的岩石中,为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由于长石作为造岩矿物,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与其它矿物分离,因而具有工业意义的长石矿床,只有结晶巨大而易于分离的伟晶岩矿床。 1. 长石的种类 按其化学成份和结晶特征,可以分为两个亚族:钾钠长石和斜长石亚族。 (1)钾钠长石亚族 系由钾长石分子和钠长石分子组成。自然界产出的钾长石都混有钠长石,所以常称的钾长石,都属于钾钠长石,常见的钾钠长石种类: 透长石,(K,Na)[AlSi3O8],含钠长石的 分子可达50%,K︰Na=1︰1 正长石,(K,Na)[AlSi3O8],含钠长石的 分子可达30%,K︰Na=2︰1 微斜长石,(K,Na)[AlSi3O8],含钠长石的 分子可达20%,K︰Na=4︰1 (2)斜长石亚族 系由钠长石分子与钙长石分子组成,两者可以任何比例混合组成连续的类质类象系列。可分为钠长石、更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钙长石等六种。其中: 钠长石,含钙长石分子0~10%,产于伟晶岩、细晶岩、片晶岩中。 钙长石,含钙长石分子90~100%,产于辉长岩及相关岩石中。 2.长石的化学成分 在玻璃、陶瓷工业中有使用价值的长石种属主要为微斜长石、正长石和钠长石。 钾长石的理论化学成分为:K2O 16.90%,Al2O3 18.40%,SiO2,64.70% (其中:正长石常含有钠长石,多者可达30%;微斜长石是较纯的钾长石,但它含有钠长石,多者可达20%)钠长石的理论化学成分为:Na2O 11.80%,Al2O3 19.50%,SiO2,68.70% 但纯的钠长石少见,Na2O的含量常低于理论值,并含有K2O、CaO 等。 二、长石的物化性能 长石族矿物一般为白、灰白、浅肉红色,玻璃光泽,解理发育,硬度为6~6.5,密度为2.5~2.7g/cm3。 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长石的熔点、熔融间隔、熔体的粘度等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1. 熔点和熔融间隔 钾长石的熔点为1290℃,钠长石为1215 ℃, 钙长石为1552 ℃,钡长石为1715 ℃。 熔融间隔比较宽也是长石的优良工艺性能之一,长石组分含量不同,熔融间隔也不一样。钾微斜长石在1160~1180 ℃时呈液态,至1210~1280 ℃时才完全熔融。 2.熔融液粘度 长石熔融时,熔融粘度取决于矿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熔融温度。 在同一温度下钾长石熔融液比钠长石熔融液粘度大,而且随着温度增高,钠长石熔融液迅速成为粘度小而易稀释的流体,使陶瓷坯体变形。 由于钾长石熔点不高,熔融间隔时间长,熔融液粘度高等优点,故在工业上利用较之其它长石更广 3.化学稳定性 钾长石玻璃和钠长石玻璃均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除高浓度的硫酸和氢氟酸外,不受其它任何酸、碱的腐蚀。 4.助熔性 长石熔融体对其它物质有助熔作用,其助熔能力与温度及长石种类有关。钠长石熔融体对石英的助熔作用大于钾长石熔融体。 5.易磨性和可碾性 长石的解理发育,有较好的易磨性和可碾性。 三、长石的用途 长石主要用于玻璃和陶瓷行业。长石在玻璃工业中的用量占长石的50%~60%,陶瓷工业中的用量占30%,其余用在填料和其它部门。 1.玻璃熔剂 长石是玻璃混合料的成分之一。主要用来提高玻璃配料中的氧化铝含量,降低玻璃生产中的熔融温度和增加碱含量,以减少碱的用量。 长石熔融后变成玻璃过程比较慢,结晶能力小,可防止在玻璃形成过程中析出晶体而破坏制品。调节玻璃粘度。 一般作玻璃的混合料等用钾长石和钠长石。长石还可作玻璃纤维原料。 2.陶瓷坯体原料 烧成前起瘠性原料作用,减少坯体干燥收缩变形,改善干燥性能,缩短干燥时间。 烧成时作为熔剂降低烧成温度,促使石英和高岭土熔融,加速莫来石的形成,使坯体致密而减少空隙,提高其机械强度和介电性能,提高坯体的透光性。掺入量一般在20%左右。 3.陶瓷釉料 釉料主要由长石、石英和粘土原料组成,其中长

七大造岩矿物鉴别及特征

常见造岩矿物的薄片鉴定 造岩矿物按其色率可以分为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本章学习和鉴定的矿物主要有七大类。暗色矿物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和云母 类;浅色矿物包括石英类、长石类、和碳酸盐类。学习重点是了解并掌握七大类矿物的一般特征和常见变种的鉴定特征。难点是相似矿物的区别。 一、橄榄石类 橄榄石化学通式:R2[SiO4],R=Mg,Fe,Ca,Mn等。 橄榄石分类:可分为三个系列。(1)镁橄榄石-铁橄榄石系列。(2)锰橄榄石-铁橄榄石系列。 (3)钙铁橄榄石-钙镁橄榄石系列。 橄榄石(Olivine)(Mg,Fe)2[SiO4]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 【形态】晶体呈柱状或厚板状。但完好晶形者少见,一般呈不规则它形晶粒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镁橄榄石为白色,淡黄色或淡绿色,随成分中Fe2+含量的增高颜色加深而成深黄色至墨绿色或黑色,一般的橄榄石为橄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中等;常见贝壳状断口。硬度6.5~7。 橄榄石(贵橄榄石)主要光学特征:多为粒状、无色、正高突起、解理不发育、裂开发育,最高干涉色二级末到三级初,平行消光、二轴晶、 (±)2V角近90°。 为超基性岩、基性岩的常见矿物。新鲜者呈柱状晶体,鲜艳的橄榄绿色或黄绿色,玻璃光泽,不规则断口或贝壳状断口。常见的蚀变为蛇纹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 二、辉石类 辉石化学通式:R2[Si2O6],R=Mg、Fe、Al、Ca、Na等。 辉石分类:按其结晶特点可以分为两类。(1)斜方辉石亚族(紫苏辉石、顽火辉石等)(2)单斜辉石亚族(普通辉石、透辉石、霓辉石等)。 普通辉石(Augite)Ca(Mg,Fe2+,Fe3+,Ti,Al)[(Si,Al)2O6]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 【形态】短柱状晶体。横断面呈正八边形。普通辉石亦呈粒状。简单双晶和聚片双晶较常见。 【物理性质】灰褐、褐、绿黑色;条痕无色至浅褐色。解理完全,夹角87°;具裂开。硬度5.5~6。 共同光学特征:多为短柱状、横截面多为四边形和八边形,可见两组近正交完全解理,纵切面长方形,多见一组完全解理,正高突起,横截面多对称消光,2V角中等。

对同位素测年中封闭温度的理解

对封闭温度的理解 封闭温度的概念 由于矿物对同位素的保存能力与温度有关,在某一温度以下,同位素从某种矿物中的逸出速率可以忽略不计,而在此温度之上,同位素有明显逸出,则这一温度称为封闭温度或临界温度。封闭温度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YorK的定义是“对某一母子体组成而言,在一个很小的温度范围内,矿物从一个广阔的开放体系变为一个严密的封闭体系”;Faure 的定义是“封闭温度是这样一个温度,低于封闭温度,扩散所引起的放射成因子体的丢失和其积累相比变得微不足道”;而Dodson认为,“封闭温度就是有表面年龄给出的那个时间点的温度,它与冷却历史有关”。我们认为,Dodson关于封闭温度的定义最为严谨,其理论模型的物理意义如图1所示。 因此,如果深成岩或变质岩处于一个缓慢冷却的过程中,这时得到的年龄即可视为冷却年龄(或封闭年龄、保存年龄)。显然,冷却年龄要比深成岩的侵入年龄或变质年龄低,冷却年龄的大小和冷却速度及其它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迅速冷却的火山岩或浅成侵入岩,测得的K-Ar年龄可以基本上代表其喷出或侵入的年龄,形成年龄和冷却年龄基本无差别。 冷却年龄和封闭年龄的概念可以推广到其他任何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体系。只是因为其它放射性成因子体都是固态物质,不像气态氩那样易于扩散,因而他们的封闭温度都比Ar高。封闭温度的计算 放射性成因子体同位素的丢失无论是气体还是固体,主要是由分子热运动导致的扩散作用引起的,1973年Dodson从扩散理论出发,给出了一个封闭温度的一般理论通式: T c= E/R ln ?AD0RT c2 E?T a 这样E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A为取决于矿物几何形态和扩散模型的常数,D0为频率因子,A为矿物颗粒半径,-T为封闭温度点的冷却速率。由此可见,封闭温度是一个和矿物种类、形态、大小和冷却速率等有关的复杂函数。同种矿物,颗粒越大,冷却速率越快,封闭温度将越高。 对K-Ar体系,角闪石的封闭温度最高,云母次之,长石最低,因此一般情况下,角闪

长石

长石 长石(Feldspars )是长石族矿物的总称,是地壳中最重要的造岩成分,比例达到60%。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钾、钠、钙、钡等元素的铝硅酸盐矿物(KAlSi 3O 8 - NaAlSi 3O 8 - CaAl 2Si 2O 8)。 长石是在侵入火成岩或喷出火成岩中的岩浆的结晶体,形成矿脉;也可存在于多种变质岩中。几乎完全由钙质斜长石形成的岩石称作斜长岩。 常见长石由三种端元组分(endmember )构成:钾长石和微斜长石端元KAlSi 3O 8,钠长石端元 NaAlSi 3O 8,钙长石端元CaAl 2Si 2O 8 。 钾长石与钠长石的固溶体被称作碱长石. 钠长石与钙长石的固溶体被称作斜长石. 钾长石与钙长石仅存在有限的混溶,不形成矿物系列。而对于碱长石与斜长石两种固溶体,在地壳内部常见的温度下,二者是难混溶的。钠长石被认为既是碱长石又是斜长石。除了钠长石,钡长石也被认为既是碱长石又是斜长石。钡长石是替换钾长石而形成的。 c a i y z

碱长石系列包括: 钾长石 (单斜晶), — KAlSi 3O 8 透长石 (单斜晶) —(K,Na)AlSi 3O 8 微斜长石 (三斜晶) — KAlSi 3O 8 歪长石 (三斜晶) — (Na,K)AlSi 3O 8 透长石在较高温度下稳定,微斜长石在较低温度下稳定。 纹长石具有碱长石的典型纹理, 因为中间混合组分在冷却时不同成分离溶而形成的。许多花岗岩的碱长石条纹纹理肉眼可见。晶体的微条纹纹理可用小型显微镜观察,而隐条纹(纹理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斜长石系列包括(括号内为含钙长石百分比): 钠长石 (0~10%) — NaAlSi 3O 8 奥长石 (10~30%) — (Na,Ca)(Al,Si)AlSi 2O 8 中长石 (30~50%) — NaAlSi 3O 8 — CaAl 2Si 2O 8 拉长石 (50~70%) — (Ca,Na)Al(Al,Si)Si 2O 8 培长石 (70~90%) — (NaSi,CaAl)AlSi 2O 8 钙长石 (90~100%) — CaAl 2Si 2O 8 斜长石的中间组分在冷却时也可脱溶两种成分,但与碱长石相比,离溶的扩散速度非常慢,最终两种成分的交错生长结果非常细小以至于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拉长石的可见色彩是由于其内部的非常细粒度的脱溶片晶(lamellae)对光的影响。 钡长石一族是单斜晶的,包括: 钡长石(celsian ) — BaAl 2Si 2O 8 钡冰长石 — (K,Na,Ba)(Al,Si)4O 8 长石族矿物的共同特征是,具有较浅的颜色,多为白、灰白、乳白、肉红、线绿、浅褐等色。玻璃光泽。较低的折射率(1.514~1.588)和重折率(0.006~0.013)。二轴正晶或负晶。小的相对密度(2.5~2.7)。中等的硬度(6~6.5)。板状的晶体,有两组平行{001}和{010}的完全解理。长石是内生和变质作用的产物,广泛出现于各种岩浆岩和中一深成的变质岩中。具有宝石学意义的长石矿物则主要来自伟晶岩。在低温水热作用或地表环境下,长石常转变为粘c a i y z

矿物岩石薄片镜下特征

矿物岩石薄片镜下特征 岩浆岩 1.(纯)橄榄岩 主要矿物橄榄岩 橄榄石自形—半自形粒状构造粒度-2.5mm 多为-2.2mm 正高突起糙面明显无色透明不规则裂纹解理不发育正高突起干涉色鲜艳二级黄平行消光含量75% 次要矿物普通辉石 普通辉石浅绿色不规则粒状短柱状他形半自形粒度-2.2mm多色性不明显横断面上为对称消光纵切面上为斜消光聚片双晶正高突起二级黄含量20% 副矿物尖晶石 尖晶石不规则粒状无色高—极高正突起糙面非常明显有不规则裂纹干涉色不明显全消光 磁铁矿黑色不透明正极高全消光 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 2.橄苏辉长岩 主要矿物基性斜长石普通辉石橄榄石 基性斜长石无色或因浑浊呈暗灰色粒状短柱状半自形粒度(-2.1mm)X (-3.5mm)两组完全解理正低突起一级灰白可见聚片双晶卡—钠双晶含量% 普通辉石浅绿色不规则粒状短柱状他形半自形粒度-2.2mm多色性不明显横断面上为对称消光纵切面上为斜消光聚片双晶正高突起二级黄含量%橄榄石无色他形半自形粒度-2.5mm多为不完全解理不规则裂纹发育正高突起糙面明显干涉色三级蓝光性可正可副平行消光 副矿物尖晶石磁铁矿 尖晶石无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度-2mm解理不明显正高突起糙面明显干涉色不明显简单双晶全消光含量% 磁铁矿黑色不透明正极高均质矿物 辉长结构或半自形粒状结构 3.玄武岩 主要矿物辉石基性斜长石 辉石无色半自形粒状正高突起两组完全解理粒度-0.4mm干涉色二级黄含量20% 微斜长石无色不规则粒状负低突起有两组解理粒度-0.2mm一级灰白格子双晶斜消光含量70% 次要矿物橄榄石角闪石 橄榄石无色透明自形半自形粒状解理不发育突起粒度-0.3mm 干涉色平行消光含量10% 斑状变晶结构微斜长石搭成骨架斑晶为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

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常见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族、角闪石、辉石、云母族、方解石、萤石、重晶石、橄榄石等 常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辉锑矿、毒砂、磁黄铁矿、磁铁矿、镜铁矿、白钨矿、孔雀石、蓝铜矿 石英族: 自然界中已发现有八个同质多象变体:α- 石英、β- 石英、α- 鳞石英、β- 方石英、斯石英、柯石英。此外,还常见的SiO2胶凝体,通称蛋白石。 石英常呈无色、乳白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 7 。石英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仅次于长石,是许多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长石族矿物: 广泛产出于各种类型的岩石中,是重要的造岩矿物。从化学观点看,大多数长石都包含在 KSi3O8—NaAlSi3O8—CaAl2Si2O8的三元体系中,即相当于由钾长石(Or) 、钠长石(Ab)和钙长石(An)三种简单的长石端员分子组合而成。钾长石与钠长石的组合称为钾钠长石系列或碱性长石,它们在高温时能以任意比例相混溶,组成完全的类质同像系列。随着温度的降低,钾长石和钠长石的混溶性逐渐减小,并溶离成钾长石和钠长石,构成条纹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分子的组合称为斜长石或钙长石系列。钾长石和钙长石几乎在任何温度下都不混溶。长石族矿物按化学组成不同分为钾长石、斜长石、钡长石三个亚族。 钾长石亚族(或称正长石亚族、钾钠长石族):主要矿物有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歪长石。晶体呈短柱状或厚板状,经常为无色透明。玻璃光泽。条痕无色或白色。解理平行{001} 、{010} 完全,解理交角 90°。硬度 6.5 。 透长石是一种高温相的钾长石。一般产于喷出岩、熔岩中。透长石与石英的区别:前者为板状,后者常呈粒状或柱状;前者有两组完全直交解理,后者解理不发育。前者常具卡式双晶,后者否。透长石与正长石的区别在于前者表面光滑,产于喷出岩及浅成岩中;后者表面多呈浑浊状。透长石、正长石常为肉红色,褐黄或浅黄色,无色透明的称为冰长石,有时也呈带浅黄的灰色或浅绿色。透明。晶体常呈短柱状或平行{010} 的厚板状。玻璃光泽。硬度 6-6.5 。常见卡式双晶。解理{001 } 、{010} 中等,两组解理直交。 正长石为酸性及中性火成岩以及碱性岩的主要要造岩矿物之一。产于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岩、正长岩以及与它们相当的喷出岩(包括凝灰岩)和脉岩中。在伟晶岩中,粗大的正长石和微斜长石、白云母一起是伟晶岩的主要组成。某些碎屑岩(如长石砂岩)往往含有相当数量的正长石;而在石英砂岩中正长石出现较少。正长石受到风化或热液蚀变最易变化为高岭石,其次是绢云母。正长石以其表面易风化呈混浊(不干净),有两组解理、晶形和双晶等特征与石英区别。石英表面常较清洁,无解理和双晶。正长石和斜长石的区别,一般根据双晶特点,正长石不具有聚片双晶。斜长石分解产物常出现密集的绢云母细小鳞片。 微斜长石:颜色为白色、灰色、多数呈肉红色,绿色变种天河石。透明。玻璃光泽。硬度6-6. 5 。晶形与正长石相似,呈短柱状或板状。微斜长石很少不具双晶。除卡式双晶外,还常见由两组聚片双晶相交而成的格子双晶。在微斜长石的晶粒中,经常发现有固溶体离熔而成的钠长石条片嵌晶,形成“条纹长石”。在伟晶岩中可以见到富有特征的一种结构,称为“文象结构”,它是由石英和微斜长石(或正长石)所组成的规则连生体。条纹长石是长石中的一种,它是由两种成分不一样的长石(钠长石和正长石或微斜长石)紧密生长在一起而形成的。在炽热的熔融状态时含钠的长石和含钾的长石均匀地混在一起,当冷却时,两种结晶则显出明显不同形成条纹。 斜长石是长石矿物中的一个系列,包括钠长石、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和钙长石。斜长石中的大多数品种会在表面产生细而平行的条纹,有的还会有蓝或绿色的晕彩

各种宝石

1、绿柱石 ⑴六方晶系;⑵H:7.25-7.75;⑶不完全底面解理,贝壳状;⑷SG: 2.68-2.90;⑸RI:1.56-1.59(红色1.58-1.60);⑹双射率:0.005-0.009(红色0.008-0.009);U-;⑺玻璃光泽;⑻颜色多;⑼特殊光性:猫眼、星光;⑽多数祖母绿琢型;⑾发光性:一般无紫外荧光,粉色绿柱石可呈弱粉或紫色荧光;⑿吸收光谱:吸收光谱不典型,海蓝宝石在蓝区456nm处显示模糊弱带,紫区427nm处显示较强的宽带,偶尔在537nm处显示一吸收带。⒀绿柱石主要产在伟晶岩和云英岩中,主要的商业产地有巴西、俄罗斯、马达加斯加、美国、印度和非洲等地。 2、碧玺 ⑴颜色丰富;⑵三方晶系;⑶光泽:玻璃光泽;⑷多色性:明显,褐色及绿色肉眼可见;⑸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管状包体产生;⑹RI:1.624-1.644。U-。DR:0.020,有时可达0.040,易看见重影; ⑺相对密度:3.06;⑻内含物:不规则线状、扁平状流体包体,管状包体。伟晶岩及气成热液成因,常与水晶、绿柱石、托帕石等共生。 3、珍珠 ⑴结构:同心环状珍珠层;⑵表面纹理:叠瓦状结构、等高线状纹理; ⑶珍珠光泽;⑷颜色;⑸形状:圆形、椭圆形、梨形及各种不规则形态;⑹H:3.1-4.5;⑺SG:2.6-2.8; ⑻RI:1.53-1.68;⑼发光性:黑

珍珠LW下显暗红色荧光。⑽化学性质:珍珠易溶于各种酸、丙酮及苯等有机溶剂,也不耐碱; 4、刚玉 ⑴三方晶系;⑵各种颜色;⑶多色性:红色/橙红色;⑷RI: 1.760-1.78; ⑸H:9;⑹SG:3.95-4.05;⑺光性: U-;⑻滤色镜: 鲜艳的水红色,泰国红宝石暗红色;⑼红色荧光,LW>SW: 长波紫外线LW下可呈弱至强红色荧光,SW下呈弱至中等紫外荧光强度。(大多数蓝宝无荧光)⑽11、吸收光谱:698、694、659nm吸收线,620~540nm 的吸收带,476、475、468nm 的细吸收线及450nm后的全吸收;⑾解理和裂理:无解理,裂理发育 5、尖晶石 ⑴等轴晶系;⑵晶体形态:常见八面体;⑶光泽:玻璃光泽;⑷色散: 0.020(中等);⑸特殊光学效应:少见星光(四射);⑹二色性:紫蓝色/紫红色(斯里兰卡);⑺RI:1.718(+0.017,-0.008),单折射⑻SG:3.60 ;⑼H:8;⑽解理:无;⑾光性:均质体;⑿多色性:无;⒀发光性:体色为主,短波弱于长波;⒁内含物:八面体尖晶石或磁铁矿,可呈面状或漩涡状排列。张力裂隙中指纹状包体,二相包体 6、紫晶 ⑴三方晶系;⑵H:7;⑶SG:2.65;⑷贝壳状断口;⑸透明;⑹RI:1.544—1.553;⑺DR:0.009.U+,螺旋状黑十字干涉图;⑻猫眼或星光效应;

第五章 变质相和变质相系

第五章变质相和变质相系 第一节变质相 一、变质相的概念 1911年,23岁的戈尔德施密特(Goldschmidt)发表了对挪威奥斯陆(Oslo)地区接触变质作用研究的专著,第一次成功地把相律应用于变质岩中平衡矿物共生组合的研究。近于同时,与Goldschmidt同龄的芬兰人艾斯科拉(Eskola,1914、1915)也在芬兰西南的奥里耶维(Orij?vi)地区从事接触变质作用研究。 这两位变质相的先驱都精通理论化学,且志同道合,都希望把化学平衡的热力学原理应用于自然岩石。1919年,Eskola到奥斯陆,在Goldschmidt的实验室里工作。此间,他把挪威奥斯陆地区的研究成果与芬兰奥里耶维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的原岩在两个地区有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而且两个地区各自都达到了化学平衡。 奥里耶维地区奥斯陆地区 白云母+石英红柱石+钾长石 白云母+黑云母堇青石+钾长石 黑云母+普通角闪石紫苏辉石+斜长石 直闪石紫苏辉石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艾斯科拉把它归因于变质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奥斯陆地区比奥里耶维地区变质作用的温度高而压力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的原岩在不同的温压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大体相同的温压条件下形成的矿物组合随原岩总体化学成分的不同呈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变质相的基本思想。 在此基础上,艾斯科拉(1920)提出了变质相的概念: ?一个变质相是指在类似的温度压力条件下遭受变质作用达到化学平衡的任何化学组成的岩石,其矿物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有着固定的相互对应的关系。 奥里耶维地区接触变质岩构成一个相,称为“角闪岩相”;奥斯陆地区则构成另一个相,称为“辉石角岩相”。每个变质相在世界其它地区都可发现。 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变质相的概念可确定如下: ?变质相是一定温压范围内形成的各种化学组成的变质岩中的一套变质矿物组合。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反复共生,且矿物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有着固定的、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 在理解变质相的概念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个变质相大体上是一个等物理系列,包括一定物化条件范围内形成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变质岩石。因而变质相与岩石化学成分无关,不能依据个别岩石类型定义一个变质相。 ?“时间上、空间上反复出现”指同一变质相的岩石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经常重复出现。这一方面说明它们在形成时接近化学平衡,另一方面表明它们能在大范围内进行对比。 ?“矿物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有着固定的、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是Eskola从1920年开始就强调的变质相的精髓。意思是在一个变质相中,对应不同化学成分的岩石有不同的矿物组合,给定岩石化学成分后,就可预测相应的矿物组合。一个变质相内岩石化学成分与矿物组合的这种关系,是岩石系统达到化学平衡的必然结果,用成分—共生图解可很好地表示这种关系。 ?变质相的标志是一系列特征的矿物共生组合。通常用基性变质岩矿物组合划分变质

常见的宝石、矿物原石

常见的宝石、矿物原石 微黄色和薄荷绿色碧玺产地:莫桑比克、阿富汗 海蓝宝石产地:巴西 绿柱石——后左:海蓝宝石产地:巴西;后右:金黄色绿柱石产地:巴西;前左:红色绿柱石产地:美国犹他州;前右:祖母绿产地:哥伦比亚 祖母绿产地:哥伦比亚 橘红色锰铝榴石产地:非洲薄荷色钙铝榴石产地:坦桑尼亚merelani碧玺产地:尼日利亚粉红碧玺产地:阿富汗水晶——后左:紫黄晶,后右:柠檬晶,前左:Madeira酒黄晶,前右:紫晶产地:巴西刚玉——紫色和粉红色来自于马达加斯加,蓝色来自于克什米尔,查特酒黄绿色和白色来自于美国 碧玺产地:阿富汗三色碧玺产地:尼日利亚碧玺产地:阿富汗 矿物石 天蓝石是一种碱性的镁铝磷酸盐,它呈玻璃样块状或粒状晶体,一般多为蓝色。天蓝石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居多,透明的可被用作宝石材料。铁天蓝石是与天蓝石相似的磷酸盐矿物,当天蓝石中的镁被铁替换后,就变成铁天蓝石了。透明石膏是石膏的一种,它的晶体因发育良好,所以呈透明状。

纤维石也是石膏的一种。烟晶其实就是石英的一个常见品种。人们将无色纯净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由此又将带有黑褐色(烟色)的水晶称为烟晶。除此之外,还有黄晶、紫晶等。烟晶在这些品种中的价值是最低的,因为它的产量丰富。烟晶有一个特点,它加热后会脱色成为黄色,因此常被人冒充作黄晶。方黄铜矿是一种铜和铁的硫化物矿物,它们通常黄铜矿或磁黄铁矿产在一起。具有金属光泽,黄色或古铜黄色。铬铅矿是铬酸铅矿物,元素铬最早就是从这种矿物中被发现的。铬可以用来镀在金属表面用以防锈。因为它具有鲜红的颜色,铬铅矿还可以被当作颜料。现在一般用人造铬铅矿作颜料油漆。铬铅矿具有金刚光泽或玻璃般的光泽,是一种很漂亮的矿物。发育完整的晶体为长柱状。镁电气石是一种含有丰富镁元素的棕色电气石。镁铁闪石是闪石的一种,为铁镁硅酸盐矿物。很多闪石都发育有纤维状的晶体,人们将它们统称为石绵,镁铁闪石即是这种石绵。砷铜矿是一种铜的砷化物矿物,银白色到钢灰色,可褪色成浅黄褐色,闪金属光泽。碳钠铝石是一种碳酸盐矿物,无色到白色,玻璃状,是提炼铝的一种矿石。透辉石是辉石中常见的一种·它属于硅酸盐矿物·是钙和镁的硅酸盐。透辉石有白色和深浅不等的绿色,具有玻璃光泽。长柱体、粒状或片状。方沸石是常见的似长石矿物,为含水的钠铝硅酸盐。在玄武岩、辉绿岩、花岗岩、片麻岩及洞穴中和碱性湖底沉积中会有它

长石

英文名称feldspar 族具有所谓架状晶体结构的钾、钠、钙、钡的铝硅酸盐。即具有[a1si3o8]-或[a1si3o8]2-的铝硅酸根,其中,(al+si)与o之比总是1:2。它们是地壳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占有地壳组成矿物的60%左右。根据本族矿物的晶系及结构特征,尚可将其分为三个亚族:正长石亚族,包括透长石、正长石、冰长石等,它们属单斜晶系,具有两组相交成90o的解理;微斜长石亚族,包括钾微斜长石、天河石、歪长石等,它们属三斜晶系,具有两组相交近于90 o (仅差20’)的解理;斜长石亚镁,包括钠长石、更长石、中长石、拉长石、钙长石等,它们也属三斜晶系,具有两组相交成86 o 24’~86 o 50’的解理,属于这一亚族的各种矿物,实际上是端元组分钙长石与钠长石的不同比例系列类质同像混合体。长石族矿物的共同特征是,具有较浅的颜色,多为白、灰白、乳白、肉红、线绿、浅褐等色。玻璃光泽。较低的折射率(1.514~1.588)和重折率(0.006~0.013)。二轴正晶或负晶。小的相对密度(2.5~2.7)。中等的硬度(6~6.5)。板状的晶体,有两组平行{001}和{010}的完全解理。长石是内生和变质作用的产物,广泛出现于各种岩浆岩和中一深成的变质岩中。但具有宝石学意义的长石矿物则主要来自伟晶岩。在低温水热作用或地表环境下,长石常转变为粘土矿物。 月长石分享奢侈的快乐--珠宝盒(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786633.html,) 英文名称feldspath nacre 月光石的别称。

英文名称feldspar sunstone 日光石的别称。 条纹长石 英文名称perthite 月光石类宝石在矿物学上多属于条纹长石。但通常所说的条纹长石宝石则是指产于加拿大安略波史(perth)等地的长石类宝石。这是一种含钠长石或奥长石嵌晶的正长石或微斜长石,可磨成漂亮的饰石。在微红褐色或白色的背景上显现富丽的金黄色乳光。已知除安大略外,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也曾找到。 缅甸条纹长石猫眼分享奢侈的快乐--珠宝盒(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786633.html,) 英文名称burma perthite cat's eye 缅甸产的条纹长石质猫眼。其主要成分为钾长石,钠长石次之,相互平行{001}方向成条纹状紧密排列。黑色、棕黑色或灰黑色,有时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也同时出现。浅色部分以格子状分布在黑色的背景上。不透明,玻璃光泽。猫眼线较明显、且较平直,但不很集中,有时带特有的浅蓝色游彩。除猫眼效应外,少数还能同时见有变彩效应。硬度6,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