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含铜矿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下午有位老乡拿过来了一块岩石样品,颜色很绿很漂亮,我们大家看后一致认为是砂岩型铜矿。可来到这个地区以后自己还没有发现过与砂岩有关的铜矿化,在自己的脑海里这附近好像也不曾有砂岩型铜矿产出,于是回到宿舍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附近确实有砂岩型铜矿床(点)产出,它们是:

那位老乡在那说了好多(柯语版普通话),可我听懂的却不太多。本想向他多询问一下相关信息,怎奈他也听不太懂我这北京版普通话(虽然有点不太标准),遂作罢——不知道他说的那个地方是不是上面的哪个地方,只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过去实地查看一下。

岩石样品中的铜矿物为翠绿色,我们初步断定其物质成分应为铜绿。铜绿应是这一物质在地质学上的专有名词,在珠宝界它被称为孔雀石,而在化学界它又被称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想到这,我又联想起了铜的其它常见矿物,像黑铜矿、赤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铜蓝、蓝铜矿、黝铜矿、硅孔雀石、蓝矾等等。可很多都只停留在只记得这个名词的层次了,想想自己当初记这些矿物时的艰辛,不忍就此将它们彻底从自己的脑海里抹去,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工作中不会再次遇到同样的尴尬,于是利用一晚上的时间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如下:

自然界中含铜矿物有200多种,其中常见的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只有十几种,可分为三大类——自然铜、硫化物、氧化物。

第一大类——自然铜

1、自然铜——化学式Cu,理论含铜量100%,但常含银和金等。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但少见;一般呈树枝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铜红色,表面易氧化成褐黑色;条痕呈光亮的铜红色;金属光泽;硬度2.5~3;具强延展性;断口呈锯齿状;为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8.5~8.9g/cm3(如图片1)。自然铜常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内,一般是铜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时的中间产物;热液成因的原生自然铜常呈浸染状见于一些热液矿床中;含铜砂岩中亦常有自然铜产出,大量积聚时可作铜矿石利用。

图片1

第二大类——铜的硫化物

1.黄铜矿——化学式CuFeS2,理论含铜34.56%。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双锥或四方四面体,但很少见;经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黄铜色,表面常因氧化而呈暗黄或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硬度3~4;密度4.1~4.3g/cm3(如图片2)。主要产于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铜矿、矽卡岩铜矿以及某些沉积成因(包括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铜矿中。在风化作用下,黄铜矿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当与含碳酸根的溶液作用时便形成孔雀石、蓝铜矿。它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图片2

2、斑铜矿——化学式Cu5FeS4,理论含铜 63.33%。等轴晶系;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新鲜断口呈铜红色,表面因氧化而呈蓝紫斑状的锖色,因而得名,条痕灰黑色;硬度3;密度4.9~5.0g/cm3(如图片3)。斑铜矿在许多铜矿床广泛分布。内生成因的斑铜矿常含有显微片状黄铜矿的包裹体,为固溶体离溶的产物;次生斑铜矿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图片3

3.辉铜矿——化学式Cu2S ,理论含铜79.86%。斜方晶系;晶体少见,通常呈烟灰状、粒状或致密块状;铅灰色,条痕暗灰,金属光泽;硬度2~3;略具延展性,以小刀刻划留下光亮的沟痕;密度5.5~5.8g/cm3(如图片4)。可以是内生热液成因的,也可以是外生成因。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图片4

4.铜蓝——化学式CuS,理论含铜66.5%。六方晶系;通常呈薄片状、被膜状或烟灰状集合体;靛蓝色,条痕灰色至黑色,金属光泽;薄片稍具弹性;硬度1.5~2;密度4.59~1.67g/cm3(如图片5)。铜蓝主要是外生成因,是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最为常见的矿物。由热液形成的铜蓝极其少见。是炼铜的矿石矿物之一。

图片5

5.方黄铜矿——化学式CuFe2S3,理论含铜量28.6%。斜方晶系,晶体常为拉长的扁平棱柱体,有时形成V型双晶或放射状六连晶或片状集合体,块状少见;铜黄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具纵向条纹;摩氏硬度3.5 ~4,比重4.1g/cm3(如图片6)。常与黄铜矿、石英、自然金、菱铁矿、方解石、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其他铜硫化物共生。为次要的少见铜矿物。

图片6

6.黝铜矿——化学式Cu12Sb4S13,理论含铜Cu45.77%。与砷黝铜矿

Cu12As4S13构成类质同象系列。一般所见的黝铜矿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砷黝铜矿分子。等轴晶系,晶体呈四面体,但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钢灰至铁黑色,新鲜断口呈黝黑色,条痕与颜色相同;半金属光泽;硬度3~4,密度

4.4~

5.1g/cm3(如图片7)。见于各种成因的含铜热液矿床中,常与其他含铜矿物一起作为铜矿石利用。

图片7

7.硫砷铜矿——化学式Cu3AsS4,理论含铜48.3%。斜方晶系,晶体常呈柱体,但通常呈块状或致密粒状集合体;钢灰至铁黑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

硬度3.5,密度4.4~4.5g/cm3(如图片8)。主要见于中温热液铜矿床中,与黄铜矿、黝铜矿等共生。富集时可作炼铜的矿石。

图片8

第三大类——铜的氧化物

1.赤铜矿——化学式Cu2O,理论含铜88.82%。等轴晶系;晶体呈细小八面体,有时呈针状或毛发状称为针赤铜矿,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土状;暗红色,条痕褐红色;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硬度3.5~4,密度6g/cm3(如图片9)。形成于外生条件下,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是含铜硫化物氧化后的产物。可作为铜矿石利用。

图片9

2.黑铜矿——化学式CuO,理论含铜Cu79.9%。单斜晶系,黑或灰黑色。条痕灰黑色;半金属光泽;性脆,硬度3.5,密度5.8~6.4g/cm3(如图片10)。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是含铜硫化物氧化后的产物。

图片10

3.孔雀石——化学式Cu2[CO3](OH)2,理论含铜57.4%。单斜晶系,晶体呈针状,通常呈放射状或钟乳状集合体;绿色,玻璃光泽;遇盐酸起泡;硬度3.5-4,密度3.9-4..0g/cm3(如图片11)。是原生含铜硫化物氧化后所形成的次生矿物,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经常与蓝铜矿共生。它们的出现可作为寻找原生铜矿床的标志。块大色美的孔雀石是工艺雕刻品的材料,粉末用制颜料,称石绿;亦可作中药药用,称绿青;大量聚积时可作为铜矿石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