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思考题集(有答案).doc

三年级上册思考题集(有答案).doc
三年级上册思考题集(有答案).doc

(1)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小红从第一棵跑到第16棵树,共跑了150米,小华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小华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

从第1棵跑到第16棵实际跑15个“株距”(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所以:

(1)两棵树之间的距离:150÷(16-1)=10(米)(2)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

10×(29-7)=220(米)答:小华共跑了220米。

(2)下面算式中的“数”、“学”、“俱”、“乐”、“部”这五个汉字各应该代表什么数字?

1 数学俱乐部

× 3

数学俱乐部 1

数=()学=()俱=()乐=()部=()答案:

从个位上看,3乘一个数积出现1的只有3×7=21,所以部=7,向十位进2,十位上“乐×3+2”的结果出现7,乐=5;向百位进1,百位上“俱×3+1“的结果出现5,俱=8;向千位进2,千位上“学×3+2”结果出现8,学=2;万位上“数×3”结果是2,数=4;向十万位进1,刚好十万位上“1×3+1=4”,符合题目要求。因此:

数=( 4)学=( 2)俱=( 8)乐=( 5)部=(7)

(3)小红剪一个窗花要4分钟,每剪好一个后,她会休息1分钟,她剪好10个窗花要用多长时间?

答案:

每剪一个窗花加休息需要(4+1)分钟,但第10个窗花剪好后结束就完成任务了,所以第10个窗花不用算休息时间,所以:

方法一: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

一共: 5×9+4=49(分钟)方法二:剪10个窗花 4×10=40(分钟)

一共(需要休息9次): 40+9=49(分钟)方法三: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

10个窗花一共: 5×10=50(分钟)

最后一个窗花不用休息:50-1=49(分钟)

(4)四(1)班有49本书,分给三个小组,第一组比第二组多4本,第二组比第三组多6本,第三组分得( )本。

答案:

从上面线段图看:第一组比第三组多了(6+4)本,这样从总数把减去“第一组比第三组多的部分”,再减去“第二组比第三组多的部分”,剩下的就相当于“三个第三组”了,这样除以3就能知道第三组有多少本。

49-(6+4)-6=33(本) 33÷3=11(本)

(5)有五个人,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

1 +

2 +

3 +

4 =10(次)

(6)王老师带了32个同学一起玩激流勇进,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答案:

这道题很多人解题时忽略:王老师也玩。所以正确的列式是 一共有多少人: 32+1=33(人)

需要几条船: 33÷4=8(条)……1(人) 全部都玩: 8+1=9(条)

(7)一杯牛奶,小文先喝了

21杯,然后加满水,又喝了2

1

杯,再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问小文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

答案:

小文始终只是加水没有加牛奶,所以小文喝了一杯牛奶,水则喝了

21+2

1

=1(杯),所以小文喝的牛奶和水一样多。

(8)小月、爸爸和妈妈去旅游,每张火车票618元,如果小月一家来回都坐火车,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答案:

学生解题是忽略“来回”这一条件,“来回”表示坐了2次火车,所以:

方法一:一家人坐一次火车:3×618=1854(元)

一家人来回坐火车: 2×1854=3708(元)方法二:这次旅游需要买几张火车票: 2×3=6(张)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6×618=3708(元)

(9)下面的符号代表什么?

■+■+■+■=28 ■=(7)

■×★=35 ★=(5)

▲×▲=49 ▲=(7)

▲×●=42 ●=(6)

■+■+★=61 ■=()

■+■+■+■+★=93 ★=()

答案:

所以得出:2个■93-61=32,则■=32÷2=16

把此答案代入第一条式子,16+16+★=61 ,则★=29 或代入第二条式子,16+16+16+16+★=93 ,则★=29

(10)A、B二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4楼时,B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16楼时,B跑到几楼?

答案:

A跑到4楼,实际跑了3层楼梯,而B跑到3楼,实际跑了2层楼梯。当A跑到16楼时,实际跑了15层楼梯,是“3层楼梯”的5倍。所以B这时跑了“5×2=10(层)楼梯”,因而B这时应该跑到10+1=11(楼),列式如下:

A: 4-1=3(层) 16-1=15(层)

15÷3=5

B:3-1=2(层) 2×5=10(层) 10+1=11(楼)

(11)一根木料,如果截成3段要用12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13段要用多少分钟?

答案:

把木料截成3段实际需要锯2次,所以:

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3-1=2(次) 12÷2=6(分钟)

锯13段实际需要锯的次数: 13-1=12(次)

锯13段实际需要的时间: 12×6=72(分钟)

(12)有28盆花,平均放在会议室前、后、左、右四周,要求四个角都要放一盆,每边放的花的盆数相同,每边各有(8)盆。

答案:

如下图,先放四个角,剩下的再平均分,然后加上两角的2盆花:

28-4=24(盆) 24÷4=6(盆) 6+2=8(盆)

(13)□□÷6的商和余数相同,那么被除数最少是(14),最大是(35)。

答案:

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5、4、3、2、1;因为商和余数相同,所以商也可能是5、4、3、2、1;因此,被除数最大是5×6+5=35;本来被除数最小是1×6+1=7,但本题的被除数是两位数,所以此题里被除数最小应是2×6+2=14。

(14)甲乙丙三堆菠萝共48个,如果从甲堆拿5个放到乙堆,又从乙堆拿8个放到丙堆,再从丙堆拿2个放到甲堆,这样每堆菠萝的个数相等。甲堆原来有()个菠萝,乙堆原有()个菠萝,丙堆原有()个菠萝。

答案:

虽然发生了两次变动,但总数没有改变,而最后“每堆菠萝的个数相等”可得出最后每堆菠萝的个数是48÷3=16(个)。对于甲堆来说,它是先拿走5个(从甲堆拿5个放到乙堆)再入进2个(从丙堆拿2个放到甲堆)最后得到16个,所以原来就是16+5-2=19(个);同样,对于乙堆来说,它是先放进5个(从甲堆拿5个放到乙堆)再拿走8个(从乙堆拿8个放到丙堆)最后得到16个,所以16-5+8=19(个);对于丙堆来说,它是先放进8个(从乙堆拿8个放到丙堆)再拿走2个(从丙堆拿2个放到甲堆)最后得到16个,所以16-8+2=10(个)。所以:

甲堆原来有(19)个菠萝,乙堆原有(19)个菠萝,丙堆原有(10)个菠萝。

(15)下面符号各表示什么?

△○□△=()

-○△○=()

2 7 6 □=()

(16)有1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最多要试多少次?

答案:

如果很不幸运要尝试到最后一把锁才配得上自己的钥匙,因此第一条钥匙就要10把锁,就是试了10次,这时剩下9把锁和9条钥匙,如果这也很不幸运也要尝试到最后一把锁才配得上自己的钥匙,就要试9次,如此类推,就要试10+9+8+7+6+5+4+3+2+1=55(次)

(17)小明做数学题,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做120道,第一天做的是第二天的3倍,两天各做了多少道?

答案:

从线段图可以看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做了2份,这2份就是120道,所以就可以求出1份(也就是第二天)是多少?

3-1=2

第二天:120÷2=60(道)

第一天:60×3=180(道)或60+120=180(道)

(18)兄弟两人共有40套邮票,哥哥拥有的邮票的套数比弟弟的2倍还多4套,哥哥和弟弟各有多少套邮票?

答案:

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兄弟两人共有40套邮票”可以看作“3份+4套”。可以先从“40-4套”就相当于3份了,这样就可以求出1份(也就是弟弟)是多少套了。

40-4=36(套)

弟弟:36÷3=12(套)

哥哥要:2×12+4=28(套)或者40-12=28(套)

(19)篮子里有一些苹果,9个9个数多一个,5个5个数多3个,那么篮子里至少有()个苹果。

答案:

此题用孩子现有的知识可以找出“一个数除以9后余数是1的数”有哪些?再找出“一个数除以5后余数是3的数”有哪些?符合两个条件的最小的数就是该题的答案。我把这种方法叫穷举法。把相应的答案写出来分析。

一个数除以9后余数是1的数:10、19、28、37……

一个数除以5后余数是3的数:8、13、18、23、28……

“28”这个数既符合“一个数除以9后余数是1”、又符合“一个数除以5后余数是3的数”,因此篮子里至少有(28)个苹果。

(20)用0、1、2……9这十个数字填入下面竖式中,使式子成立。

□□□

+□□□

□□□□

解题的关键是当三位数加三位数是四位数,四位数的首位一定是“1”,其实的逐一推出来。

根据加法进位原理........最终可确定该四位数只能是1089或者1098或者1206.当四位数是1089或者1098有成立的三个数:(324,765,1089),(342,756,1098),...(346,752,1098),(364,725,108 9),(724,365,1089),...(423,675,1098)......(其它的可类似写出:对前两个数交换个位,交换十位,交换百位)当四位数是1206有(359,847,1206),(349,857,1026),(847,359,1026),(357,849,1026)合计20个.

(21)如图:

东东家到图书馆是11000米,到学校有8000米,商场和图书馆之间相距有7000米,学校和商场之间相距()千米。

答案:

在图上画一画,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可以求出“学校到图书馆”一共有多少米?(11000-8000=3000(米)

,然后

然后可以求出从学校到图书馆有多少米:7000-3000=4000(米),值得注意的是题目括号后的单位是“千米”,所以“4000米=4千米”,该题答案应该是“4千米”。

该题可以先把题目中每个数量化成用“千米”作单元后再计算。

(22)一只小兔的重量=2只猫,一只猫的重量=3只鸡,5只小兔的重量=()只鸡。

答案:

由“一只小兔的重量=2只猫,一只猫的重量=3只鸡,”得出一只小兔的重量相当于:2×3=6(只)鸡;所以5只小兔的重量相当于:5×6=30(只)鸡。

(23)数一数下图中有(14)个正方形。

(24)某次篮球比赛,一共有10支球队参加,分成两个组,每组5支球队,先在小组内进行单循环赛,再从两个小组里选出4支球队进行单循环赛。一共要比赛()场。

答案:

单循环赛指每两支球队相互之间只打一场比赛,像书本114页的例3,所以每组5支球队要进行(1+2+3+4=10场),因为有两个这样的组,也就是一共进行10×2=20(场)。

(25)学校有一个长方形会场,长40米,宽30米,需绕会场一周摆放鲜花,每隔10米摆入一盆,需摆放()盆。答案:

相当于在一条与周长相当的路上摆花,所以要先求出周长:(40+30)×2=140(米),然后:每10米分一段放一盆花,所以:140÷10=14(盆)

(26)公园的大船从6个人,小船坐4人,某年级104名师生全部参与,可以租()只大船,()只小船。

答案:

此题可以想:()×6+()×4=104,然后第一个括号从填“1”开始尝试,看别一个括号能否填上另一个数使式子成立,所以得出(2)×6+(23)×4=104;(4)×6+(20)×4=104……,从这两题推想,增加2条大船,就相当于减少3条小船,因此所以答案还有:(6)×6+(17)×4=104,(8)×6+(14)×4=104,(10)×6+(11)×4=104,(12)×6+(8)×4=104,(14)×6+(5)×4=104,(16)×6+(2)×4=104.

(27)一个数乘4,小华错把乘号当成加号,得到的结果是254,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答案:

254-4=250,250×4=1000

(28)每层楼有20级台阶,小红从一楼走到6楼,一共走了(100)级台阶。

答案:

从一楼走到6楼实际走了“6-1=5(层)楼梯”,所以一共走了“5×20=100(层)楼梯”。

另一个方法是: 6×20-20=100(层)楼梯。

(29)用3、4、7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差(396)。743-347=396

(30)下图中,涂色部分占最大的正方形的(——)。

答案:

在图上加上两条红线就可以看出“涂色部分占最大的正方形的

16

4

,或者是

8

2

,或者是

4

1

(31)商店货架上放有大、中、小三瓶药水,每层的药水重量相等,已知这个三层货架摆放的药水共重36千克,1个大瓶、1个中瓶、1个小瓶各装药水多少千克?

答案:

从“每层的药水重量相等,已知这个三层货架摆放的药水共重36千克”可知道:36÷3=12(千克)

,结合第三层,可以

知道:6个小瓶等于12千克,因此1个小瓶=12÷6=2(千克)。结合第二层,可以知道:1个中瓶+4个小瓶=12,因此1个中瓶=12-4×2=4(千克),结合第一层可以知道,1个大瓶+1个中瓶=12,因此1个大瓶=12-4=8(千克)。

书本第126页有一道类似的题,但要从两层间找出关系才到找到解题关键。方法很多:

从题目中“每层装的洗发液同样重”,结合第一层和第三层(从上往下数分别是一、二、三层),得出:

一个中瓶=2个小瓶,所以1个中瓶=2×200=400(克); 从第一层和第二层看:

1个大瓶=2个中瓶,所以1个大瓶=2×400=800(克)

(32)甲乙共有40本练习本,甲比乙多4本,甲乙各有多少本练习本?

答案:

从线段图看,“甲乙共有40本练习本”可以看作“2个乙+4本”,所以乙:40-4=36(本)36÷2=18(本),则甲:18+4=22(本)或40-18=22(本)

(33)某商店运进苹果和梨共1200千克,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倍,苹果、梨各有多少千克?

答案:

从线段图看,“运进苹果和梨共1200千克”可看作4份梨,所以梨:1200÷(3+1)=300(千克),苹果:300×3=900(千

克)或1200-300=900(千克)

(34)两桶油,从第一桶中取出5千克倒入第二桶后,两桶油的重量相等,已知第二桶原来有油18千克,第一桶原来有()千克油。

答案:

“从第一桶中取出5千克倒入第二桶后两桶油的重量相等”,“已知第二桶原来有油18千克”,所以第二桶和第一桶油此时:18+5=23(千克),则第一桶原来是23+5=28(千克)。

另一种方法,“从第一桶中取出5千克倒入第二桶后两桶油的重量相等”可知道第一桶比第二桶2个5千克,也就是多5+5=10(千克),所以第一桶原来有18+10=28(千克)

(35)巧填单位名称。

1()-9()=1()

答案:

1米-9分米=1分米,

1分米-9厘米=1厘米

1厘米-9毫米=1毫米

1()-99()=1()

答案:

1米-99厘米=1厘米

1分米-99毫米=1毫米

1()-999()=1()

答案:

1米-999毫米=1毫米

1千米-999米=1米

1千克-999克=1克

1吨-999千克=1千克

(36)上海、天津、北京三个城市分别设一个飞机场,它们之间通航,一共需要()种不同的机票。

答案:

这里的通航是指每两个城市间通航,这样就会有(1+2=3),

但机票的设计虽然是相同的两个城市,由于出发和到达的地点不同,所以要设计两种机票,如同样是“上海和北京”,要设计两种机票,一是上海到北京,二是北京到上海。所以还要:3×2=6(种),答案是一共需要( 6)种不同的机票

(37)在下图中()填上合适的

数来表示每个小图形各是大正方形的

几分之几。

(38)一串珠子按三黄四绿一红的规律排列,第49颗是()色,第80颗是()色。如果这串珠子一共有62个,其中有()个黄色,有()个绿色,()个红色。

答案:

像这样的题,余数是几就是一组规律里的第几颗,如果没有余数,就是最后一颗。

一组规律一共有“3+4+1=8(颗)”,所以49÷8=6(组)……1(颗),第49颗是黄色;80÷8=10(组),第80颗是红色。

62个珠子里一共有62÷8=7(组)…6(颗),余数“6颗”里有3颗黄色、3颗绿色。因此这62个珠子里黄色有“7×3+3=24(颗)”,绿色“7×4+3=31(颗)”,红色“7×1=7(颗)”。

(39)一条绳子对折三次后量得每段98厘米,这条绳子一共有()厘米。

答案:

“对折三次”就是平均分成2×2×2=8(份),所以98×8=784(厘米)

(40)一条绳子对折四次后量得每段50厘米,这条绳子一共有()米。

答案:

“对折四次”就是平均分成2×2×2×2=16(份),所以50×16=800(米)

(41)被减数、减数、差这三个数的和是800,被减数是( )。减数可能是( ),差可能是( )。

答案:

我们知道:减数+差=被减数,由“被减数、减数、差这三个数的和是800”得出“被减数+减数+差=800”,

由此可以看作:2个被减数=800,则被减数=800÷2=400,减数和差可以有很多组合,只要“减数+差=400”。如果减数=399,则差是1;如果减数是200,则差是200。

(42)正方形A 的周长是24厘米,正方形B 的周长是16厘米,由A 和B 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

]

由A 和B 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就相当于左图中红色部分加蓝

色部分的线段总长,相当于“可以把其中一些线段平移后得到一个以“A 的边长+B 的边长”为长,“A 的边长”为宽的长方形周长。”

因此:先求出A 的边长=24÷4=6(厘米),B 的边长=16÷4=4(厘米),所以“A 的边长+B 的边长”=6+4=10(厘米),所求的图形的周长为(10+6)×2=32(厘米)。

当然也可以求出各段的长度,也是先求A 、B 的边长,然后求出6-4=2(厘米),再把各边加起来:6×3+2+4×3=32(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练习 题

口算训练1 87-17= 7×5= 4200-200= 2÷1= 20÷5= 67+19= 54÷6= 5600+300= 80-37= 16÷4= 13+0= 9×6= 80-27= 900+200= 72÷8= 8×8= 姓名: 26+44= 8000-6000= 9×7= 21+45= 6×6=

48÷8= 87-35= 2×9= 3100-1000= 20÷4= 796+154≈ 834-246≈ 8+42= 20÷4= 56+12= 400-70= 口算训练2 71+28= 35÷5= 90+150= 6×8= 36-18= 7÷1= 2000+60= 511+309≈ 888-879≈ 5×6= 200+180=

42÷7= 4000+100= 12÷4-2= 22+60= 46-18= 姓名: 4×4×2= 84+16= 8×8= 5+20÷5= 42-5= 300+1700= 10 + 39= 65 + 25 = 47-3×2= 4000-900= 60+72÷8= 82 - 56 = 75 + 27= 60+300= 18÷2= 94 - 66 = 口算训练3

30÷6×3= 45-39= 980-600= 16÷(50-42)= 35 -17 +22 = 68 - 35 = 2400-900= 1+4×4= 1500-700= 792+116≈383-266≈ 65+6= 36÷6= 656+323≈ 987-435≈ 姓名: 50 + 11 = 4×9= 36÷6= 38 + 18 = 24-6×3= 200+800=

最新一年级数学思考题40道

一年级数学思考题40道 1.小红家的挂钟,几时就敲几下,每半时也要敲一下,请问,从下午2时到下午5时,一共敲了多少下? 2.把3、4、5、6、7、8、9、10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括号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两个算式都成立. ()+()-()=() ()+()-()=() 3.把0、1、8、6、9五个数分别组成两位数,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4.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算式,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5.小明今年6岁,姐姐今年13岁,5年后,姐姐比小明大几岁? 6.一排同学从左往右数,小燕站在第5个,从右往左数,她站在第7个,这排共有多少个同学 7.同学们排队做游戏,一队有15个女生,老师让两个女生之间插一个男生,一个要插多少个男生?

8.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12 —= 8 =() 9.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 12 = 35 = () 10.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一7=5o+△=17 △=( ) o=( ) 11.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24 ☆一△=6 ☆=( ) △=( ) 12.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你+ 我= 7 你+ 他= 18 你+ 我+ 他= 24 你= ()我= ()他= () 13.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28△=() △+△+□=20 □=()14.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6○=() △+△+△=12△=()15.小刚比小兰高,比小力矮,小亮比小兰高,把四个小朋友从高到低排列是: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名师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大家找〕《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名师来指导〕这些词语都是偏正式词语,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形容词+名词,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 〔答案大家找〕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尊敬的长辈漂亮的蝴蝶崎岖的道路明媚的春光金灿灿的果实俊俏的脸庞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答案大家找〕(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3)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4)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第3课荷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下面的词语。背诵第2~4自然段。 〔名师来指导〕(1)朗读指导: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来到公园看荷花,体验入画的美好心境。朗读时,要把荷花的优

小学一年级数学等每日一题及解答

小学一年级数学每日一题 9月21日(星期四)数学思考题: 一段布有5米,每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通过画图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需要4次) 9月22日(星期五)"每日一题" 黑兔、灰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分析:从黑兔说的话分析:“黑兔不是最快,但比白兔快”,说明黑兔第二、白兔第三,灰兔第一) 9月25日(星期一)“每日一题” 按规律接着画出5个珠子 ◎◎◎◎◎◎ (分析:规律是1个白珠,1个黑珠;接着1个白珠,2个黑珠;接着1个白珠,3个黑珠;接着1个白珠的后面应该是4个黑珠;……)

已知:○=□□□ ◎=○○ 那么,◎= (画出□的个数) (分析:这是一种等量代换,1个◎等于2个○,而1个○又等于3个□,所以1个◎就等于6个□。) 9月27日 要使第一行和第二行相差4个,应怎样摆? 第一行:○○○○○ 第二行:○○○○○ (分析:通过动手操作,让小朋友明白:要相差4个,只要给2个就可以了,) 9月28日 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有3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小朋友,队伍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分析:小红前面的人数加上后面的人数还要加上小红自己,因此算式是:3+4+1=8个。)

小朋友排队,从前面数小明是第3个,从后面数小明是第4个,队伍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分析:前面的数到的人数加上后面的数到人数还要减去小明自己,因为小明数到了两次,所以算式是:3+4-1=6个。) 9月30日 小明在比赛中套中了3个圈,共得11分,小明套中的可能是哪3个圈呢? 5分4分3分2分1分 解答提示:假如最高分为5分,可能有三种情况:5分、1分、5分;5分、2分、4分;5分、3分、3分。假如最高分为4分,只有一种情况:4分、4分、3分;假如最高分是3分、2分和1分都不符合。 10月8日 熊妈妈领着熊宝宝在森林里散步,她怕丢失了孩子,总是数着,从后向前数到自己是5,从前向后数到自己是2,你说熊妈妈一共有()个宝宝。 解答:熊妈妈后面有4个宝宝,前面有1个宝宝.一共有5个宝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50道

1、北京到沈阳飞机票700元,动车票218元,从北京到沈阳,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2、电风扇245元,电饭煲187元,妈妈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3、上半场比赛结束28比43,一队28分,2队43分, 2队领先多少分? 4、全场比赛结束45比67.,2队67分,1队45分,下半场2队得了多少分? 5、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影院坐的下吗? 6、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影院坐的下吗? 7、冷饮店原有矿泉水528瓶,卖出184瓶,上午卖出219根冰棍,下午卖出392根,今天大约卖出多少根冰棍? 8、中央广播电视塔高405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广州塔高600米,广州塔比中央广播电视塔大约高几百米? 9、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根做凳子腿,这个凳子的高约多少? 10、一根4分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长多少? 11、王老师每天从家步行20分钟到学校,他每分钟大约走100米,王老师的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12、妈妈带小明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上午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13、一名三年级学生体重25千克,10名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40名这样重的同学?

14、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有6张。如果要买一个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么付钱? 15、有一些机器重量分别600千克,4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载质量2吨的2辆车,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16、小船限乘坐4人,大船限乘坐6人,一共来了28人。如果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 17、某湿地有野生动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有大约多少种? 18、地球仪85元,学习机132元,书包148元,耳机39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需要付多少钱? 19、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又来了403人。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 20、我的网上书店上午接了279个订单,下午接了395个订单。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够吗? 还差多少张快递单? 21、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1)、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2)、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22、书架上层有126本,中层有157本,下层有95本。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23、湖中有8只天鹅,18只小鹿,6只猴子,24只兔子。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24、王平只踢了3个,李芳踢了18个。 (1)李芳踢的个数是王平的几倍?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每页100道

200+180= 56+125= 400-70= 71+28= 6×8= 36-18= 35÷5= 90+150= 78÷9= 45-27= 720-180= 9×9= 910-90= 38÷7= 220+150= 6×9= 6×7=40÷8= 290-40= 770-160= 600+270= 620+150= 3×7= 7×7= 37÷6= 56÷9= 760+100= 750+125= 4×6= 19÷8= 200+50= 430+27= 720-70= 820-128= 33-17= 71-43= 81÷9= 72÷8= 71-24= 250-60= 28÷7= 33÷6= 66÷8= 5×5= 15+43= 58-36= 6×6= 60+350= 840+90= 5×9= 43÷7= 460-72= 34+23= 34+56= 13÷6= 9×4= 30+540= 620-57= 11÷5= 67-53= 52+81= 9×9= 83÷9=

330-172= 38+52= 5×6= 8×6= 62+52= 41÷5= 75+75= 70+18= 5×4= 36÷6= 70-18= 900-80= 70+450= 58+14= 78-23= 36÷7= 44÷6= 94-46= 7×8= 8×7= 52÷7= 6×4= 500+700= 30+38= 84-12= 4×4= 2×2= 2300-500= 44+23= 7×2= 520-30= 980-400= 6×3= 750+60= 8×1= 8×2= 17÷5= 8×3= 26÷6= 300+70= 760-500= 38÷7= 700-300= 270-80= 7×3= 22÷7= 100-45= 8×4= 2×6= 9×6= 33÷6= 370-230= 69+30= 32÷4= 1×10= 120-30= 5×4= 26+36= 19+47= 67÷8= 64÷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练习题答案汇总

第3页做一做答案 分析:可以4名同学一组,按教材图中的方法站好,互相说方向,体会东与西、南与北两组相对的方向。 解:西南 第4页做一做答案 略 练习一答案 1、提示:先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结合教室的实物说一说。 2、提示:图上小朋友的房间北面摆着书桌,西面放着床, 东面摆着电脑。根据自己房间的布置,按实际情况完成此题。 3、(1)东北 (2)南东 (3)北西 4、略 5、略 6、略

练习二答案 1、邮局在十字路口的西南角,报亭在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冷饮店和音像店在十字路口的东北角,商店和书店在十字路口的东南角。 2、略 3、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1)8 4 (2)4 6 3 9 5、(1)小刺猬住在森林的东北角,小兔住在森林的西南角。(2)东南西 6、(1)西北东北(2)西南东南 (3)大象馆在狮山的西面,猩猩馆在狮山的北面,海洋馆在狮山的东面。

(4)西北东南(5)东北西南 7、 第11页做一做答案 2 3 30 10 20 30 300 100 20 0 300 3000 1000 第12页做一做答案 1、3 40 30 400 2、30 23 32 32 练习三答案 1、10 200 3000 30 200 1000 2、(1)90÷9=10(人) (2)90÷3=30(人)

3、 8 6 3 80 60 30 800 600 300 4、20 80 50 60 40 30 5、 40 800 36 48 20 400 12 24 6、200 90 80 21 42 33 7、88÷2=44(盆) 88÷4=22(盆) 8、90 40 9、 40 36 64 55 53 21 30 560 10、427 414 378 8 (4) 第16页做一做答案 12 34 21 23 39 17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200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200道 1.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3.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4.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5.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 6.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7.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8.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

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 9.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10.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11.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12.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

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5-5)*120=12001200/(10+2)=100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8)*60=480480/(8+2)=48 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7+5)/3=48/4=22*(7-4)=68-6=2 19.三个好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买了5瓶,小华买了4瓶,阳阳没有买。到家后,三个人平均喝完饮料,阳阳拿出6元钱,他应给小亮多少钱?给小华多少钱?(5+4)/3=36/3=22*(5-3)=46-4= 2 20.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小学三年级上册口算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口算练习 题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小学三年级上册口算练习500题 计算练习 姓名班级 3×2= 40×5= 50×8= 60×7= 9×600= 30×3= 800×4= 70×8= 4×60= 90×5= 300×2= 30×6= 20×7= 8×50= 600×9= 5×4= 3×800= 700×4= 13×3= 31×3= 50×4= 70×5= 34×2= 24×2= 24×4= 500×4= 16×3= 13×5= 50×6= 40×8= 6×7= 100×7= 31×2= 12×4= 24×3= 6×70= 14×3= 18×4= 16×5= 23×4= 6×700= 13×2= 14×5= 40×2= 80÷2= 30×4= 70×3= 210÷3= 240÷4= 60×4= 计算练习 姓名班级

15×5= 7×13= 200÷4= 450÷5= 240÷8= 69÷3= 210÷7= 540÷9= 3×90= 84÷4= 77÷7= 33×3= 48÷4= 14×5= 12÷4= 20×8= 54÷6= 300÷5= 39÷3= 48÷4= 66÷3= 64÷2= 45×2= 65+17= 12×7= 46÷1= 48÷4= 100÷5= 99÷3= 630÷9= 720÷8= 86÷2= 96÷3= 24×2= 26×2= 61+70= 14+36= 18+4= 24+3= 26÷2= 67-23= 100-4×25= 37×2+27= 23×4-19= 80×2= 300-14×6= 13×3+18= 46×2-36= 240÷4= 60×4= 计算练习 姓名班级 88-18= 42×5= 64÷8= 60÷6= 9×60= 88+16= 300÷5= 70-38= 44÷4= 90+81=

一年级数学排队练习题

排队问题 1、小明前面有3人,小明后面有4人,一共有()人。 2、小明前面有4人,小明后面有5人,一共有()人。 3、小明左边有6人,小明右边有2人,一共有()人。 4、小明左边有5人,小明右边有1人,一共有()人。 5、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3个 一共有()个。 6、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5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4个,一共有()个。 7、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2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3个,一共有()个。 8、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6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2个,一共有()个。 9、小动物排队,小狗排在第2,小熊排在第8,小狗和小熊的之间有()只动物。 【 10、小朋友排队,小明排在第8,小华排在第18,小明和小华的之间间有()个人。 11、14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唱歌,从左往右数,小红是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红是第()个 12、15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上电影院去,顺着数第4个是张明。请你算一算,倒着数张明是第()个. 13、12个小朋友排队,从左往右数小东排在第4个,小丽排

在小东右边第3个,那么从右往左数,小丽排在第()个。 14、14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前面数起李明排在第3个,张平排在李明后面第4个,那么从后面数起张平排在第()个。 15、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个,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个小朋友。 16、小朋友排队照像,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他是第8个。这排一共坐了()个小朋友。 17、从左往右数,●前面有3个○,●后面有4个○,请你把●左边的○画全。 ○●○○○○ 18、游客排成一队通过公园的检票口,其中,小华前面有9人,小华后面有6人,这队游客一共有()人。 " 19、12名同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玲玲排第6,从后往前数,她排在第()个。 20、15名同学排成一队,从后往前数园园是第4个,从前往后数方方是第5个,园园和方方之间有()人。 21、10个人排队,小明前面有4个人,从后面数,小明是第()个。 22、13个人排队,从左边看小明排第6个,他的右边有()个。 24、15个人排队,小明排中间,他排第()个。 25、小明排第4个,后面有3人,一共有()人。

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 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 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

10.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 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11.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12.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13.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14.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15.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16.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 17.湖滨公园有18条游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26条游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 18.工厂要加工360个零件,小王5天可做完,用这样的速度,做8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19.明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0页,5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 500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500道 23×5= 79×8= 510-369= 240-199= 21÷7= 880-300= 40÷2= 16×3= 7400-4000= 140÷7= 320÷8= 210÷3= 800×5= 30×15= 690÷3= 16-07= 770÷7= 89+05= 900÷5= 90÷10= 6×90= 50÷10= 7×100= 90×7= 38+9= 94-23= 70+38= 29+78= 5×4= 3×800= 50×8= 31×3= 400×2= 80×5= 72-24= 900÷9= 26-03= 70-31= 12+51= 420÷3= 48÷12= 100÷5= 3100+90= 277+43= 120÷2= 280÷2= 100×0= 80×90= 60÷6= 140-60= 420-80= 80+120= 46×20= 65÷5= 60×50= 120÷2= 560÷2= 76×5= 66+19= 20×14= 72÷8= 75+25= 600×8= 42+58= 66+19= 260÷2= 04+23= 08-07= 2500÷5= 30×300= 97-28= 0÷2= 990÷9= 42÷3= 270÷3= 37-09= 61+70= 14+36= 18+4= 24+3=

700÷5= 8900-8000= 50×50= 80×80= 28×20= 480÷4= 840÷3= 36+12= 93-28= 17×2= 50+3= 16÷2= 96-64= 68÷4= 4000÷5= 25×9= 25+17= 140×3= 130×3= 120×4= 35×10= 630÷3= 32×30= 6×200= 3×70= 70×5= 10÷5= 3×25= 45÷3= 480÷4= 100÷50= 90÷15= 500×6= 60×2= 52+4= 13×0= 40×9= 11÷1= 60×8= 90×3= 9×10= 120÷2= 88÷4= 20×3= 940÷2= 12×400= 420÷1= 79+17= 990÷9= 76-27= 61-27= 34-28= 420÷2= 7×50= 28×3= 36+17= 15×2= 60÷4= 90÷3= 200×4= 620-180= 560÷8= 7000+300= 90÷5= 300-14×6= 46×2-36= 240÷4= 60×4= 46+15= 17×40= 260÷2= 240÷3= 25×3= 210-36= 80-21= 60÷15= 500×4= 13×2= 31×2= 12×4= 20×36= 4×25= 27-12= 65+0= 3×2= 40×5= 70×8= 4×60=

一年级数学分类习题

一年级数学分类习题 考查目的:一年级数学分类习题 答案:第①小题:小花;第②小题:蛋糕;第③小题:西瓜 解析:第①小题:小花是植物,其它三样是交通工具;第②小题:蛋糕是食品,其它三样是动物;第③小题:西瓜是水果,其它三样属于服装类。 二、我会连。 考查目的:进一步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答案:蔬菜:辣椒、胡萝卜、白菜、南瓜、西红柿;水果:菠萝、葡萄、火龙果、草莓、香蕉。 解析:略。 三、整理卡片。

考查目的:按给定的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急速的巩固练习,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数。 答案:第(1)小题:青蛙卡片4张,小鸟卡片5账,奶牛卡片1张;第(2)小题:正方形卡片3张,圆形卡片4张,三角形卡片3张。 解析:略。

一、分一分。 (1)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考查目的:让学生自选标准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出来。 答案:这些物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用品,有橡皮、铅笔、地球仪、尺子、书、铅笔刨、文具盒;另一类是生活用品,有梳子、毛巾、吹风机、镜子、牙膏、牙刷。 解析:虽然自定义分类标准比较抽象,但由于这些物品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难度应不大。 二、下面是动物园里集中动物的数量。 (1)动物园里,()最多,()最少。 (2)小猴比梅花鹿多多少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让学生直接根据简单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作用。 答案:第(1)小题:猴子最多,熊猫最少。第(2)小题:18-9 = 9(只)。第(3)小题:略。 解析:引导学生学会看简单统计图,知道上面一行的动物和下面一行相对应的数是表示它的数量。 三、下面是今年2月份的天气情况。 (1)数一数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根据上面数出的结果涂格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应用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应用题汇总 1、每束花20朵,4束花一共有多少朵? 2、1箱可乐25瓶,每人一瓶,3箱可乐可以分给多少人? 3、厨房买入600包大米,每天吃3包,可以吃多少天? 4、小明借了一本300页的故事书,前3天看了90页 (1)、还剩多少也没看? (2)、前三天看了90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照这样的速度,一共要看多少天才能看完? 5、妈妈带了50元买了4条鱼,最后只剩下2元,那每条鱼多少钱? 6、杨树每捆3棵,售价36元每捆,松树每捆4棵,每捆售价40元,哪种树的售价更贵一些? 7、一件小背心卖8元,一件衬衫卖48元 (1)、一件背心比一件衬衫便宜多少钱? (2)、衬衫的价钱是背心的多少倍?

(3)、买12件背心的价钱够不够买2件衬衫? 8、一包40块的糖果,有几种分法? 例如:1人分1块,可以分40/4=40人。 1人分2块, 1人 9、一本240页的书,已经看了60页,剩下的要在6天内看完,你说每天要看多少页? 10、小南体重为24千克,爸爸的体重是他的3倍,而小南的体重又刚好是小狗的3倍,你能算出爸爸比小狗重多少千克? 11、电影院甲座有9排座位,每排有32 个椅子,三年级有300人坐这里看电影,这些椅子够吗? 12、冬冬今年12岁,爷爷的年龄是他的6倍少4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13 14 (2) 50米赛跑的达标成绩是10秒,第2组中谁没有达标?

15、一条水渠全长5312米.已经修了8天,还剩456米没修,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花圃 16、小区前面有一块60米边长的正方形空坪,现要在空坪的中间做一个长32米、宽28米的长方形花圃,其余的植上草皮.(如下图) ①正方形空地的周长是多米? ②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17、三年级252人要乘6辆车去参观科技馆。如果每辆车的人数相同,每辆车应坐多少人? 18、桂花幼儿园每天运来水果6箱,每箱10千克。一个星期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9、一艘轮船5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计算,9小时可航行多少千米? 20、一块地是长方形的,宽是18米,比长少6米,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21、学校的长方形操场,长80米,宽50米。这个操场的周长是多少?张老师每天早晨绕操场跑道跑3圈,他每天跑多少米? 22、三年级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科技馆参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23、 一个书包38元一盒水彩笔9元一本笔记本8元 (1)买5盒水彩笔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每页100道

200+180= 56+125= 400-70= 71+28= 6×8= 36-18= 35÷5= 90+150= 78÷9= 45-27= 720-180= 9×9= 910-90= 38÷7= 220+150= 6×9= 6×7= 40÷8= 290-40= 770-160= 600+270= 620+150= 7×7= 37÷6= 56÷9= 760+100= 750+125= 4×6= 200+50= 430+27= 720-70= 820-128= 33-17= 71-43= 81÷9= 72÷8= 71-24= 250-60= 28÷7= 15+43= 58-36= 6×6= 60+350= 840+90= 5×9= 43÷7= 460-72= 34+23= 34+56= 9×4= 30+540= 620-57= 11÷5= 67-53= 52+81= 9×9= 330-172= 38+52= 62+52= 75+75= 70+18= 5×4= 36÷6= 70-18= 750+60= 8×1= 8×2= 17÷5= 8×3= 26÷6= 300+70= 760-500= 38÷7= 700-300= 270-80= 7×3= 100-45= 8×4= 2×6= 9×6= 33÷6= 370-230= 69+30= 32÷4= 1×10= 120-30= 5×4= 26+36= 19+47= 64÷8= 220+170= 4×7= 19÷6= 21÷6= 69+32= 680-120= 770+630= 3×3= 25×4= 450×0=

120-40= 402×5= 360-90= 11+60= 630×3= 560+40= 72-24= 9+50= 630+70= 120×5= 250×5= 14+40= 24×5= 70×8= 880×2= 40×8= 57-28= 801×9= 120+20= 250×1= 28+68= 100×0= 902×1= 17×4= 30×6= 18×3= 68-4= 48-16= 70×2= 200×8= 280-70= 320×8= 30×6= 180-60= 560+80= 150×2= 140-5= 125×8= 700×2= 72×3= 42+30= 902×6= 120-40= 402×5= 25×4= 450×0= 630×3= 560+40= 360-90= 11+60= 72-24= 9+50= 630+70= 120×5= 24×5= 70×8= 250×5= 14+40= 57-28= 801×9= 880×2= 40×8= 120+20= 250×1= 28+68= 100×0= 30×6= 18×3= 902×1= 17×4= 70×2= 200×8= 68-4= 48-16= 280-70= 320×8= 30×6= 180-60= 140-5= 125×8= 560+80= 150×2= 42+30= 902×6= 700×2= 72×3= 590+70= 800×5= 440×1= 25+16= 303×3= 12×2= 470+70= 64×1= 20×6= 90×3= 25×8= 72×6= 420×6= 280+40=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 《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卷面评价 综合评价 等级 基础加油站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哟! tu ò mo f èn n ù y ě li àn xi àn m ù w ǔ d ǎo f án n ǎo q ī pi àn ɡ u àn ɡài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标出. 教书(ji āo ji ào ) 便宜 ( pi án bi àn ) 窟窿(l ón ɡ lon ɡ) 石缝(f èn ɡ f én ɡ) 否则 ( f ǒu f ǎo ) 凝视(n ín ɡ y í) 三、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结合词语的意思填空. 精会神 雀无声 和 悦色 弓之鸟 情不自 女 补天 光 夺目 左 右 其中 包含着一个小故事,我能再写一个这样的词语 ; 是神话故事,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词语 ;

表示注意力集中,我知道也是这个意思. 四、读一读,选一选.要先读懂句子意思再选择呦! A神气十足 B异口同声 C垂头丧气 D七嘴八舌 1.打了胜战的公鸡( ),昂首挺胸迈步前行. 2.唉,又犯错误了!小明( )地回家. 3.看到精彩的表演,人们( )地喊:“好!” 4.看到那辆小车撞倒了行人却狂奔而去,人们( )地议论着. A突然B果然C虽然D竟然 1.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早晨()就下起了雨. 2.()他的身体不好,可是他仍坚持工作. 3.这枝笔()是一向表现良好的小明偷的. 4.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狂风大作,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扩写句子. 一群()蝴蝶()翩翩起舞. 2.照样子写句子. 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3.实现“中国梦”需要实干精神.(改为反问句) 4.我喜欢的珍惜时间的格言是:

一年级数学思考题

一年级思考题 ____月____日 1、按规律填数: (1)10、20、11、19、12、18、、。 (2)1、2、3、5、8、、、34。 2、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华的前面有8个同学,后面有6个同学。小华站的这一队有多少个同学? ____月____日 3、小芳今年8岁,姐姐今年12岁。5年后,姐姐比小芳大多少岁? 4、一根绳子不折叠,被剪成5段,剪了几次? ____月____日 5、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 6、速算与巧算: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____月____日 7、有12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捉住7人,还要捉几人? 8、小燕带了1张5元纸币,4张2元的纸币和8枚1元的硬币。现在她买一本 8元钱的书。她有多少种付钱的方法?(至少3种方法。) ____月____日 9、小龙的妈妈用4元钱买一个菠萝,用买一个菠萝的钱可以买2根甘蔗,用买一根甘蔗的钱可以买4个梨,每个梨是()钱。 10、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刘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2)袁老师说:“我比刘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袁老师小。” 年纪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____月____日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____月____日 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____月____日 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____月____日 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____月____日 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____月____日 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____月____日 23.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动物? 24.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 ____月____日 25.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26.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梨? ____月____日

学阅读 三年级下册 答案

学阅读三年级下册答案(学期版)[湖南、山西、山东、新疆、 广州等地区](一) 2011-01-19 16:58:21 来源:语文超市作者:admin 【大中小】浏览:11458次评 论:0条 第1单元 《请不要忘记桑树》 1.为什么不要忘记桑树?或:不要忘记桑树的什么? 2.呼唤、可贵。 3.“桑树是春蚕的奶娘,桑叶是春蚕的乳汁。”奶娘、乳汁。 4.“是的,春蚕是值得赞美的,但是,请不要忘记桑树。”承上启下。 5.②。 《摔琴》 1.yuè、hào、lín、chà 。 2.特别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或手法。 3.①小提琴价值五千元,价格昂贵。 ②人们认为这个昂贵的乐器发出的音乐真是太美妙了! ③人们看到演奏家将如此昂贵的小提琴摔坏了。 ④看五千元的小提琴;欣赏演奏家的技艺 4.①演奏的技艺;欣赏演奏家的技艺。 ②价值一元六角五分;价值五千元。美妙;差不多。 《机智的萧伯纳》

1.鸦雀无声;才华横溢;挑衅。 2.不仅……而且……;不但……反而……。 3.②。 4.好。“他的名著《机器与人》第一次上演时,场内鸦雀无声,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要求同萧伯纳见面。” 5.萧伯纳和那个有意挑衅闹事的人;名著《机器与人》;②。 《麻雀纪念碑》 1.问题1:为什么为麻雀立一座纪念碑? 解答:波士顿人民为了表彰麻雀消灭毛毛虫的功劳,因此为麻雀立了一座纪念碑。 问题2:这座麻雀纪念碑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解答:这座纪念碑向人们昭示了“麻雀是灭虫的能手!麻雀是人类的朋友!”2.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不是……而是……。 3.表扬;繁衍、繁育;倡议。 4.美国科学家的跟踪考察报告。 5.②④。 第2单元 《秘密》 1.秘密:孩子们做了好事不想让别人知道。 沉默:孩子们为了保守秘密而不说话。 2.把墙洞敲掉了几块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