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教学设计53667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53667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53667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唱歌《中学时代》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重难点】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教法】1.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树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2.教授发声方法,用气息歌唱。

【学法】学习歌曲,认识中学阶段的重要性,树立远大理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要经历很多时期,而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珍惜这黄金时期。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中学时代》。

二、学习歌曲

1. 了解背景:词作者王晓岭,作者戴于吾;这首歌是在1983年创作的,它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2.聆听歌曲。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中学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中学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中学时 代》教案 《中学时代》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习重难点: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学习内容: 1、歌曲《中学时代》。 2、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或ABC。 教学预设: 1、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点名检查人数。

二)发声练习: 1= C—F 1 23 4 ︱5—︱5 4 5 4 ︱1—︱ Mi ma 1 23 4 ︱5 4 5 4 ︱1—︱1—‖ Mi ma 三)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 四)学习过程 分析歌曲: (1)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立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想一想: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 (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4)老师演唱歌曲《中学时代》。 学生讨论:(略——) 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中学时代》。 (6)由老师引导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A、歌曲的结构曲式:AB B、歌曲的调式、节拍等。 (7)老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 (8)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模唱歌曲《中学时代》。 (9)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找出本组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 老师把每个小组找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反复教唱,全班同学跟着一起学习。 (10)全班同学跟着老师电子琴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学时代》。 (11)分小组练习歌曲《中学时代》要求尽量背唱歌曲。 (老师巡堂批导学生练习唱歌) (12)全班同学有表情的跟着老师的琴声演唱歌曲《中学时代》——表扬——

《中学时代》教案设计

《中学时代》教案设计 施洞中学:欧波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七年级(1)班现有48名学生,学生总体情况比较好,绝大多数喜欢音乐课,活泼好动,课堂能够与老师紧密配合,课堂气氛活跃。但部分学生基础乐理知识有欠缺,个别学生在课堂学习乐理知识时不专心。 一、教学内容:教唱《中学时代》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轻快 而有弹性的演唱能力。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树立 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三、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 深刻的哲理。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范唱法、练习法。 五、教学教具:钢琴。 六、教学所需课时数: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语 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 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 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 人难以忘怀。 (三)发声练习: 1=C 2/4 1 2 3 4| 5 - |5 4 3 2 | 1— mi ma 1 3 5︱5 4 3 2︱1— yi ya ma mai mi mo mu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 1、作品分析: (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 生活,主题鲜明、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 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一课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1课时中学序曲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 教学难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2.齐读教材序言中的文字——中学时代。 3.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步入了中学时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学生活已经开始。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中学时代更加精彩、更加阳光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第1课时《中学序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起点 1.角色扮演——小学生与中学生的对话(教材P2—3)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中学生与小学生两种身份的的思考,带领学生发现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体味成长的意味,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生的角色转变。 (1)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学生和中学生,现场演绎对话,可以适当增加对话和旁白。(提醒:需要教师澄清学生的真实身份,避免日后给扮演者造成影响)(2)即兴采访: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了没有?为什么?你想长大吗?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你对自己有哪些期待? 提示:上了中学,我们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的身体会长高,会出现第二性征,我们的心理也会逐渐成熟,但是中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从身体的变化来看我们是长大了,但是从心理变化上看,我们还没有长大。 总结提升:不管我们想不想长大,时间的指针不会倒转。今天,我们已经从小学生长成了中学生,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新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2.中学生生活之初体验、初发现(教材P3—4) (1)创设情境: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多媒体配上画面,比如校园风景、社团活动、师生风采等。 (2)心情分享:按照一定的顺序请每一位学生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可以重复或说不清,但允许思考时间过长。 提示: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回答这个问题。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审美体验为中心,围绕音乐学习的核心内容一一聆听、视唱两项技能,设计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二)理论依据 本课的理论依据是《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及不同文化认知有机结合。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唱歌曲目《中学时代》。 1.歌曲《中学时代》由戴于吾作曲,王晓岭作词,创作于1993年; 2.歌曲为C大调,四二拍; 3.曲式为两段体结构,A段a (8)+a' (8)+过渡段(4+4)+B段(12),整体风格轻松、活泼、充 满朝气。 歌曲A段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亲切地对中学时代的美好时光进行赞美。 谱例1: 什么附光踐a 值博 J J . 3 1 辜每的巾帘 谱例2: 友旨的阳光疤右灵奁j 3] QS B段情绪逐渐上扬,简短、有力,点出全曲的主题”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 识昭泉木雉 忏么时先蛮" S 型杯是谑过渡段连贯而柔美,充满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向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课程教学设计

《中学时代》教案 单元课题名称 中学时代 单元教学内容 1. 唱歌:《中学时代》《校园的早晨》 2. 学习:吹奏竖笛。 3. 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 4. 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 单元教学目标 1. 能够在音乐的配合下,有感情地朗读《中学时代》 2. 学会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和力度的变化,并了解有关声乐演唱形式的知识。 4. 学生能够更加热爱中学时代,更快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5. 能够用竖笛独奏一首乐曲,并学会与他人合奏。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有感情地演唱《中学时代》。 (2)体会每首歌曲内涵及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意境的作用。 (3)用圆润的声音吹奏竖笛。 2. 教学难点: (1)准确说出歌曲《中学时代》的音乐结构。 (2)准确说出本单元每首歌曲的演唱情绪。 (3)与他人合作吹奏竖笛。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解法与讨论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 1. 本单元力求突出“中学时代”这一主题,选取了不同风格和不同演唱形式的声乐作品进行学唱和欣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辨出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讨论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并针对每一个作品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

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热爱生活、尊重教师和珍惜自己的中学时光。 2. 在观察与思考中的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中,划分音乐结构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作品AB两段的节奏、音区、情绪进行比较来划分。另外,可将歌词中的动词提取出来,重音演唱,这对理解歌曲及唱出歌曲的节奏重音都深有帮助。 3. 在欣赏《飞来的花瓣》时,教师可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老师的真情实感进行教学,理解作品中学生对老师的无限眷恋和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此外,这首歌曲在演唱上突出了力度记号在表现作品意境上的作用。学生欣赏时,教师可引导他们用动作去表现力度的变化,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辨出混声合唱与童声合唱的不同演唱形式及表现力。 2. 比较《飞来的花瓣》《校园的早晨》这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 3. 认识与这几首歌曲有关的著名作曲家和歌唱家。 4. 能够用竖笛独奏一首乐曲,并学会与他人合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辨别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和意境。 教学难点: 能够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能准确并用圆润的声音吹奏竖笛。 教材分析 1. 器乐:学吹八孔笛 初中音乐课课堂器乐教学使用八孔竖笛。教材中的竖笛练习曲,主要帮助学生掌握5 6

中学时代—中学序曲教案

中学时代—中学序曲教 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中学时代—《中学序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既是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标和挑战。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应对中学生活的各种挑战,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二、教学重点:中学时代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三、教学难点:认识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四、教学方法: 教法: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从今天起,你们就要开始了初中政治的第一课,在上课之前,我想问下同学们之前你们小学把这们课程叫做什么? 答:思想品德······· 老师:对,之前你们在小学所上的政治课就是思想品德,但在你们的初中生涯阶段里,这个学期的政治课程名称就叫道德与法治。 【讲授新课】 板书:道德与法治 问题: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道德? 学生回答:··········

老师: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述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着《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道。道遵之,德之贵,夫莫命之而常自然。“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这是我们古代对于道德中的“道”与“德”的解释,那在现代,道德指的是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的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 问题:什么是法治? 学生回答:··········· 老师:我们简单的了解到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含义,接下来我们在具体看一下我们这本书的目录,在了解目录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几个问题 PPT展示:法治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它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 PPT展示: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风景? 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友谊真的能地久天长吗?我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的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命可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唱歌《中学时代》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词曲作者的创作,积极感受、准确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愿与同学合作初步体验合唱的艺术美。 (2).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构建良好的音乐课堂坏境,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聆听歌曲中初步学习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 (2).结合发声练习和歌曲旋律的学唱,识读乐谱并学习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达到准确表现歌曲的目的。 (3).学习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增强歌曲的情感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 (1).复习小学阶段学习的单拍子(四二拍、四三拍)指挥图示,培养学生边视唱边打拍子的习惯和能力。 (2).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在班里初步体验合唱的感觉。 (3).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难点:识读乐谱并学习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从今天起我们将踏上音乐学习新的旅程,让我们畅游在音乐的长河中,去感受生命的律动;让我们徜徉在音乐的大自然中,去领略美妙的旋律。让我们谱写中学时代的音乐篇章吧!板书课题《中学时代》同学们齐读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⑴.尊重词曲作者的创作,积极感受、准确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愿与同学合作初步体验合唱的艺术美。 ⑵.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建构良好的音乐课堂环境,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⑴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重点) ⑵识读乐谱并学习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难点) 3.在学唱每一首经典而优秀的音乐作品时,我们都要对创作者的创造性劳动表示尊敬。最好的方式就是关注和了解其作者: 王晓岭,词作家、一级编剧。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主要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2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教学内容: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1、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过程 : 3、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4、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5、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情绪. 6、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7、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8、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13、下方法供参考: (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 (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4、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课后记: 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一框中学序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2、掌握中学时代对我们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中学时代对我们的作用。 教学难点: 中学时代对我们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伴着新《中学时代》的歌曲,看着校园生活的图片。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高大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打篮球、音乐汇演............. 2、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很棒!丰富多彩。 3、你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打算? 我希望我的初中生活生活能看更多的书,能唱更好听的歌曲,运动会上拿奖......... 新的起点: 活动一畅所欲言分享“新”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那些新鲜事、 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新鲜事: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表、新作息时间表, 新的板报内容....... 感人事:看到一名学生主动将仍在校园里的废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一名学生主动将正在咆哮的水管拧住。 2、与小学相比有那些新变化? 作业多了,时间紧了,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动脑的题和事多了,朋友多了........ 感觉自己长大了。 3、有人说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最美丽的底色?你怎么认为?(同桌相互提醒)教师总结: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2)、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成长的礼物 活动二---礼物接接接 1、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新的期待,你期待中学时代接到什么样的大礼包呢? 2、要想真正把礼物收入囊中就必须付诸于行动:你打算怎么做? 快快说出来吧! 要求: 1、小组为单位,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1)希望获得探索更多的知识,希望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希望自己越来越坚强……( 2)多读书、上课钻心听讲、不懂就问........ 2、每组选记录员一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学时代》音乐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 教学内容: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 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出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中学时代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三 一、自主预习(新课教学) (一) 感受聆听 1. 初听歌曲《中学时代》,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 复听歌曲,初步分析歌曲。歌曲的情绪、速度是什么样的?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 3. 结合讨论的问题再复听一次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等等。(二) 学唱歌曲 1. 学生听录音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2.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和情感服务的。3.跟随伴奏,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强调演唱姿势和唱歌的状态。二、互动探究 1.目的:初步了解歌曲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步骤:(1) 朗读歌词。(2)轻声哼唱乐谱。(3)分析词曲在句读上的关系。(4)在乐谱上恰当的位置画上换气符号“”。 2.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唱的声音洪亮、精神饱满、音高、节奏准确。三、课堂总结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收获了哪些知识? 四、课外拓展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 《乡韵》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选自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生活——创造 艺术的源泉》第一课:“乡韵”。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滋养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论是歌曲、戏曲还是舞蹈,都源自当地的生活及文化,艺术源于生活。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学习与体会不同地域、不同韵味的戏曲等艺术形式,并在一系列的创造性艺术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艺术文化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中学时代》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1课时中学序曲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知识目标探寻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 教学难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2.齐读教材序言中的文字——中学时代。 3.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步入了中学时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学生活已经开始。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中学时代更加精彩、更加阳光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第1课时《中学序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起点 1.角色扮演——小学生与中学生的对话(教材P2—3)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中学生与小学生两种身份的思考,带领学生发现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体味成长的意味,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变。 (1)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学生和中学生,现场演绎对话,可以适当增加对话和旁白。(提醒:需要教师澄清学生的真实身份,避免日后给扮演者造成影响) (2)即兴采访: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了没有?为什么?你想长大吗?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你对自己有哪些期待? 提示:上了中学,我们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的身体会长高,会出现第二性征,我们的心理也会逐渐成熟,但是中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从身体的变化来看我们是长大了,但是从心理变化上看,我们还没有长大。 总结提升:不管我们想不想长大,时间的指针不会倒转。今天,我们已经从小学升入了中学,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新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2.中学生活之初体验、初发现(教材P3—4) (1)创设情境: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多媒体配上画面,比如校园风景、社团活动、师生风采等。 (2)心情分享:按照一定的顺序请每一位学生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中学序曲》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教学目标: 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2.掌握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校园生活》视频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高大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打篮球、音乐汇演…… 2.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很棒!丰富多彩。 3.你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打算? 我希望我的初中生活能看更多的书,能唱更好听的歌曲,运动会上拿奖…… 新的起点:活动一畅所欲言分享“新”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那些新鲜事、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新鲜事: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表、新作息时间表,新的板报内容…… 感人事:看到一名学生主动将仍在校园里的废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一名学生主动将正在咆哮的水管拧住。 2.与小学相比有那些新变化? 作业多了,时间紧了,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动脑的题和事多了,朋友多了……感觉自己长大了。 3.有人说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最美丽的底色?你怎么认为?(同桌相互提醒) 教师总结:(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2)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成长的礼物 活动二礼物接接接 1.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新的期待,你期待中学时代接到什么样的大礼包呢? 2.要想真正把礼物收入囊中就必须付诸于行动:你打算怎么做?快快说出来吧! 要求:1.小组为单位,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1)希望获得探索更多的知识,希望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希望自己越来越坚强……( 2)多读书、上课钻心听讲、不懂就问…… 2.每组选记录员一名。 3.各组的记录员把记录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教师总结:1.(1)给我们提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2)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日新月新我常新。(3)不断的完善的自我。 2.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懈努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拉开了中学的序幕探讨到了“新”起点、成长礼物、付诸的行动。 学以致用: 1.进入中学后,你可能遇到的新鲜事是( A ) ①更多新同学,新老师②学习更多的科目 ③宽阔美丽的校园④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实验室,图书馆,天文台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 2.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有哪些? 板书设计: 中学序曲 新的起点成长的礼物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教学目标: 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2、掌握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校园生活》视频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高大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打篮球、音乐汇演............. 2、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很棒!丰富多彩。 3、你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打算? 我希望我的初中生活生活能看更多的书,能唱更好听的歌曲,运动会上拿奖......... 新的起点:活动一畅所欲言分享“新”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那些新鲜事、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新鲜事: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表、新作息时间表,新的板报内容....... 感人事:看到一名学生主动将仍在校园里的废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一名学生主动将正在咆哮的水管拧住。 2、与小学相比有那些新变化? 作业多了,时间紧了,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动脑的题和事多了,朋友多了........感觉自己长大了。 3、有人说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最美丽的底色?你怎么认为?(同桌相互提醒) 教师总结:(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成长的礼物 活动二---礼物接接接 1、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新的期待,你期待中学时代接到什么样的大礼包呢? 2、要想真正把礼物收入囊中就必须付诸于行动:你打算怎么做? 快快说出来吧! 要求:1、小组为单位,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1)希望获得探索更多的知识,希望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希望自己越来越坚强.......( 2)多读书、上课钻心听讲、不懂就问........ 2、每组选记录员一名。 3、各组的记录员把记录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教师总结:1、(1)、给我们提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2)、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日新月新我常新。(3)、不断的完善的自我。 2、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懈努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拉开了中学的序幕探讨到了“新”起点、成长礼物、付诸的行动。 学以致用: 1.进入中学后,你可能遇到的新鲜事是( A ) ①更多新同学,新老师 ②学习更多的科目 ③宽阔美丽的校园 ④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实验室,图书馆,天文台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 2、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有哪些?

人教版初中音乐 中学时代 教学设计 (1)

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尊重词曲作者的创作,积极感受、准确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 2、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建构音乐课堂良好的课堂常规,以及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 2、结合发声练习和歌曲旋律的学唱,初步学习识读乐谱和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 3、学习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增强歌曲的情感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在新班级初步体验合唱感觉。 2、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总体情况比较好,绝大多数喜欢音乐课,活泼好动,课堂能够与老师紧密配合,课堂气氛活跃。但部分学生基础乐理知识有欠缺,因此,课堂上对乐理知识的讲解应由浅到深,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歌曲的能力,学唱好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能更好、更快的融入中学时代。 3重点难点 能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听歌导入

播放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是昂扬、自信、积极、向上的。 引出歌曲名称《中学时代》,引导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根据歌词 判断歌曲名称。 活动2【练习】发声练习 在进入学习歌曲前,让学生做一组母音发声练习 1=C 2/4 1 2 3 4 |5 43 2|1 -| Ma 1 2 3 4 |5 43 2| 1 -| Me 1 2 3 4 |5 43 2| 1 -| Mi 1 2 3 4 |5 43 2| 1 -| Mo 1 2 3 4 |5 43 2| 1 -| Mu 1 2 3 4 |5 43 2| 1 -| Ma me mi mo mu 通过这组发声练习,让学生打开唱歌腔体,达到一个良好的唱歌状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一课中学时代(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1课时中学序曲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中学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中学时代的作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校园生活》视频。 说一说: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 2.你能准确说出我们学校的地址吗? 3.你知道我校共有多少个班级吗? 4.你知道我们将学习哪些课程吗? 5.你对中学生活还有哪些期待?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步入了中学时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学生活已经开始。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中学时代更加精彩、更加阳光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中学时代”。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起点 活动一:畅所欲言分享“新” 想一想: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哪些新鲜事、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提示:新同学、新老师、新校园。 2.与小学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提示: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 3.面对新鲜的事物和变化,谈一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心情)。 提示:激动、兴奋、紧张。 教师总结: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已经由一名小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已经迈入中学时代,这又是我们人生成长的新起点。 目标导学二:中学时代的重要意义 活动二:名人启示录 阅读感悟(教材P4) 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 思考:

(1)这段材料是对钱学森人生中哪个阶段的描述? 提示:中学时代。 (2)钱学森是怎样描述这个阶段对自己的影响的? 提示:“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学时代的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目标导学三:成长的礼物 活动三:礼物接接接 探究与分享(教材P5) 想一想: 1.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 2.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目标导学四:塑造新自我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P6第一处) 探究讨论: 1.回忆并写出自己小学时在学习、人际交往、课余生活等方面的遗憾。 2.面对这些遗憾,在中学生活中你有何打算? 3.这些新的打算将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4.如果我们真能够实现这些打算,那你将又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由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小组代表交流: 小组A:小学时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中学我要在学习之余开阔视野,认识社会。 小组B:我要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我要坚持锻炼,拥有强健的体魄…… 小组C:努力学习、孝敬父母长辈、热爱劳动、保护环境……我要以优秀生为榜样,并向他们学习。 教师总结: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中学生活中的新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在中学生活中我们有机会实现自我完善,改变自己在老师、父母等人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这些都是中学生活留给我们的礼物。 活动五:读书记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课时 中学序曲教案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课时中学序曲 教学目标: 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2、掌握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校园生活》视频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高大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打篮球、音乐汇演............. 2、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很棒!丰富多彩。 3、你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打算? 我希望我的初中生活生活能看更多的书,能唱更好听的歌曲,运动会上拿奖......... 新的起点:活动一畅所欲言分享“新”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那些新鲜事、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新鲜事: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表、新作息时间表,新的板报内容....... 感人事:看到一名学生主动将仍在校园里的废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一名学生主动将正在咆哮的水管拧住。 2、与小学相比有那些新变化? 作业多了,时间紧了,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广了,动脑的题和事多了,朋友多了........感觉自己长大了。 3、有人说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最美丽的底色?你怎么认为?(同桌相互提醒) 教师总结:(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2)、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成长的礼物 活动二---礼物接接接 1、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新的期待,你期待中学时代接到什么样的大礼包呢? 2、要想真正把礼物收入囊中就必须付诸于行动:你打算怎么做?快快说出来吧!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唱歌《中学时代》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重难点】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教法】1.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树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2.教授发声方法,用气息歌唱。 【学法】学习歌曲,认识中学阶段的重要性,树立远大理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要经历很多时期,而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珍惜这黄金时期。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中学时代》。 二、学习歌曲 1. 了解背景:词作者王晓岭,作者戴于吾;这首歌是在1983年创作的,它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2.聆听歌曲。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中学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3.学唱歌曲《中学时代》 (1)朗读《中学时代》歌词,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2)乐理知识学习:降B大调、2/4、附点、减时线、增时线、连音线、小节线等。 (3)练习发声。 (4)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生可以模唱) (5)师教唱歌曲《中学时代》(1—3遍) (6)学生齐唱歌曲。 (7)合唱部分,多教几遍。 (8)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 三、拓展 欣赏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四、板书:(唱歌)中学时代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时代这个黄金学习时代,把握好每一寸学习光阴,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册单元《中学时代》教案

七年级上册单元《中学时代》教案 单元《中学时代》 教学内容: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学难点:节奏xxx0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过程: 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

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情绪. 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3、下方法供参考: 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教案 第1课时、中学序曲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学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中学时代的作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校园生活》视频。 说一说: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2.你能准确说出我们学校的地址吗?

3.你知道我校共有多少个班级吗? 4.你知道我们将学习哪些课程吗? 5.你对中学生活还有哪些期待?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步入了中学时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中学生活已经开始。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中学时代更加精彩、更加阳光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中学时代”。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起点 活动一:畅所欲言分享“新” 想一想: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哪些新鲜事、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提示:新同学、新老师、新校园。 2.与小学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提示: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 3.面对新鲜的事物和变化,谈一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心情)。 提示:激动、兴奋、紧张。 教师总结: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已经由一名小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已经迈入中学时代,这又是我们人生成长的新起点。 目标导学二:中学时代的重要意义 活动二:名人启示录 阅读感悟、(教材P4)

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 思考: (1)这段材料是对钱学森人生中哪个阶段的描述? 提示:中学时代。 (2)钱学森是怎样描述这个阶段对自己的影响的? 提示:“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学时代的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目标导学三:成长的礼物 活动三:礼物接接接 探究与分享、(教材P5) 想一想: 1.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 2.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目标导学四:塑造新自我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P6第一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