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的体积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号参赛者,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5-28页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且掌握圆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学好这部分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以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向学生渗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另一方面,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法指导上,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 ,在开放式的学习情境中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从复习铺垫导入新课,主动参与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获得技能,全课小结分享收获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让同学们找出自己桌子上的圆柱体并指出它的底面和高

2提问:我们学了那些几何体,你能求出它们的体积吗?说一说,你能求出哪些几何体的体积。学生交流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方法。板书

谈话:那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和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有没有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圆柱的体积)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由于这个环节是本节课重点所在,我打算分三个层次来进行教学1观察比较,建立猜想

出示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直观图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几何体。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一样吗?

学生大胆猜想,直观感受到圆柱的体积可能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一样,也就是都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2实验操作,验证猜想

谈话:大家都认为可能相等,而且都是底面积乘以高,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动手操作一下。

教师深入到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把探索圆面积公式的方法迁移过来,通过操作验证在此前讨论中所建立的关于圆柱体积的猜想。教材通过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启发学生联想: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平均分得分越多,切开后的几何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观察比较,得出公式

在上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小组讨论“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联系”这一问题,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并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板书V=sh)

在这一环节,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认知水平,采取先猜想,再验

证的步骤,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充分体会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并不断丰富对有关图形转化方法的感受。

三,巩固练习,获得技能

1基础练习:让学习自主阅读试一试和练一练并进行求解,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后汇报成果,师生评价反馈。

2综合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七第2-3题。师生共同完成,并反馈评价。

通过教学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感受三个角度进行总结。最后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升,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的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养成归纳、自主提升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S h

长方体的体积=长高宽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