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文章来源:网络

以2008年奥运场馆为代表,近两年,我国大型标志性建筑应用钢结构这种建筑形式已成为一种“时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钢结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用钢将达到全国钢产量10%,其中建筑钢结构用钢力争达到全国钢产量的6%,约1800万吨。

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建筑钢结构行业可以说是最大的用钢行业之一,除重大工程、标志性建筑使用外,钢结构已经得到普遍使用,整个行业呈现出兴旺的景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仅新建和在建的钢结构工业民用建筑物就达到:高层钢结构20幢,约150万平方米;重型工业厂房1000万平方米;网架和网壳1500座,约250万平方米;空间桁架建筑20座,约60万平方米;门式钢架轻型厂房约1000万平方米;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250万平方米;住宅钢结构100万平方米。

另外,还有塔桅用钢约100万吨,容器用钢约100万吨,桥梁用钢约30万吨,海洋工程用钢约10万吨,城市建设用钢200万吨。除此以外,钢材深加工及相关的钢结构产品还包括焊接钢管1300万吨、线材制品1100万吨、冷弯型钢600万吨、钢铁粉末8万吨、钎钢2万吨等。

考虑到目前的统计数据还不规范等因素,中国钢结构协会经统计分析后认为,钢结构行业目前年产量约1400万吨,产值1000亿元以上,加工制造能力基本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也就是说,目前,我国钢结构产业年产量约占全国钢产量的5%,其中建筑钢结构约占3%。

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道路为“引进、消化、创新”。其中,网架结构和轻钢结构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高层钢结构基本上采用国产钢一混组合结构,走在世界前列。例如高291.6米的深圳赛格广场大厦,属世界最高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1997年,我国建造了世界第三高楼——上海金贸大厦(421米),正在建设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达490米。如今,各种类型的网架在我国随处可见,最大跨度为144米×204米;门式钢架轻型厂房和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每年建成数百万平方米。

钢结构行业发展也拉动了建筑钢材产品结构的调整。2008年奥运场馆建设就对我国高强度级别钢材的发展起到了准动作用,例如舞钢研发的Q460高性能钢材成功应用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上。据悉,“鸟巢”工程所用的钢材全部实现国产化。可以说,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冶金行业的支撑,同时也推动了冶金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品种的更新换代。如今,高层钢结构大厦建设用钢已完成从依赖进口到基本实现国产化的转变。

当然,目前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钢结构工程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工程曾发生倒塌事故;钢结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尤其是中小企业缺少专业人才;市场运行不够规范,投标企业竞相压价,甚至发生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现象;标准及应用标准缺项、滞后,钢材标准与工程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衔接不上;企业进入钢结构行业门槛低,新上马项目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需要,防止盲目上马导致产能过剩、浪费资源。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钢结构行业在设计理念、产品研究、钢材品种质量、设备及计算机应用、科学管理方面还有不少差距,而主要差距在设计理念和科研开发方面。例如,目前超高层和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大都是由国外建筑师的方案中标,他们在规划、环境、建筑功能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钢结构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钢结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5%,而城镇人口增加将导致大量的住房需求。我国每年约有2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如果其中10%即2亿平方米采用钢结构建筑,就会消耗1200万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结构用钢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日益增加,西气东输、京沪高速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城镇化步伐加快及大批工业企业更新改造等都将拉动钢结构市场。目前,我国正在加快钢结构住宅建筑研究开发及扩大:工程应用试点,使钢结构住宅建筑配套更加完善,提高住宅建设的工业化、产业化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现代农业钢结构市场更有待开发。另外,发达国家钢结构用钢量一般占钢材产量的10%左右。按此比例,中国钢结构年产量应达到3000万吨左右,而目前我国钢结构用钢量仅占钢材产量的约5%。这些都说明我国钢结构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空间。

为此,中国钢结构协会编制的《钢结构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书》提出,到201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用钢的目标是达到全国钢产量的l0%,其中建筑钢结构用钢力争达到全国钢产量的6%,约1800万吨;争取特级钢结构制造企业达到50家,一级钢结构制造企业达到200家,二、三级钢结构制造企业达到1000家,形成制造加工钢结构达3000万~4000万吨的能力。“十一五”期间,除传统的钢结构外,我国要积极推广量大面广的建筑钢结构应用,重点是轻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高层重型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住宅等领域;要加强钢结构市场的开发,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条件下,扩大出口和占领国际市场。此外,钢结构行业还要与数干家钢结构配套产品、装备、部品的专业化企业一起,共同做大、做强钢结构产业,全面推动钢结构事业的发展。

在谈到钢铁行业和钢结构行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时,“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要积极扩展和提高钢结构用钢材的品种、规格、质量,增加结构用高性能钢材及连接材料的品种,完善产品性能。具体来说,有两个重点:一是完善结构用钢材系列的产品与应用标准,扩大建筑、桥梁、容器、管道、锅炉、塔桅、海洋工程用钢的应用,促进高强钢、低屈服强度钢、抗层状撕裂钢、耐候钢、耐火钢、彩涂板等的应用推广;二是扩大冷弯型钢和热轧H型钢的品种和规格,包括大尺寸冷(热)成型管材(圆管和方矩管)、大截面H型钢、轻型H型钢及薄壁H型钢等经济型材的生产,开发优质焊接结构钢、高强度优质厚板、优质可焊钢等。到2010年,钢结构行业要基本实现用钢国产化的目标。

此外,提高技术标准规范水平与质量也是钢结构行业“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点课题。《规划建议书》建议:全面提高建筑钢结构应用技术水平,积极开展钢结构相关技术研究;修订和补充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钢结构工程质量;开展钢结构优秀设计和优良工程的评定。争取到2010年,建筑钢结构行业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要重视标准化工作,因为钢结构行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涉及标准与规范多。仅以设计为例,涉及相关的设计、材料、施工等国标、部标、规范等超过60种,大量规范、标准已经滞后,亟待补充、修订。

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白酒行业发展历程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白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白酒行业的发展盛衰轨迹与国家大的经济发展景气周期密切相关,此轮白酒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就是由于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从而引发了消费升级。从历史上看,可以将国内近代白酒产业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改革开放前:随着政府推动技术创新并放松对白酒生产的管制,造成供给扩张从而带动市场的同步发展,属于计划经济卖方供给扩张型市场; 1989年-199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政收入大幅提升,带动白酒产业量价齐升,这是中国近代白酒行业发展的第一轮繁荣期,主要为需求强劲拉动,是长期受压制的大众消费的一次爆炸性释放; 1997年-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引发需求持续萎缩,以及流通体制改革后渠道的转换等原因,导致白酒产能过剩,白酒行业呈现量价齐跌,许多二名酒也是在此后实现了凤凰涅槃,如张弓、洋河、宋河等。今天,多数白酒品牌的市场地位也是从这个时期重新起步,如今各品牌之间的差距也是在那个时期播下的“种”; 2004年至今:房地产、股市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导致消费升级,从而促使白酒行业跨入新一轮的繁荣扩张期。白酒品牌的成长在这个阶段与经济现象出现奇迹般的吻合,显示出(品牌)两极分化的苗头。超高端品牌一再竞相刷新价格新高,而把白酒当作啤酒卖的东北酒也渐成气候,走向价格的另一极端。 价格放开后的中国白酒产业已经历经20多年的发展,总体呈现出10年左右一个大周期,平均3-5年调整一次的发展规律。历次白酒行业的繁荣均是在经济过热和持续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出现的。在经济过热期,白酒销售出现量价齐升,这时期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基本都是赢家;而在经济萧条时,出现量价齐跌,行业难免会深度洗牌。通过白酒行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可以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新经济体大通涨背景下的国内白酒繁荣走向,有个大致的方向性判断。 白酒行业发展现状 2015年白酒行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利润总额增速有所回升。2015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酒企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558.86亿元,同比增长5.2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27.04亿元,同比增长3.29%。 图表2011-2015年白酒行业利润总额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1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内电视剧产业已积累了雄厚的软、硬件基础,影视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一大批电视剧产业制作人才,同时,一批国有和其它经济成份的影视实体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脱颖而出,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制作和管理经验,电视剧产业作品和市场营销的新方式和新观念在改革和探索之后已基本上被接受。 1.1中国电视体制特点 电视作为一种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大众传播事业,在世界各国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各国在电视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经营管理体制。目前世界各国电视的电视体制主要有五种类型: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私有私营、公私合营。根据这些体制在各国的实现程度的不同,各国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并行的方式运营。中国的电视体制是典型的国有国营体制,电视事业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一直是按照行政科层体制来发展的。1983年前后,随着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基本政策,省辖市和许多县级行政区纷纷创办自己的电视台,并逐渐形成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市(地)级电视台——部分县级电视台这样一个树形网络结构。很明显,这个结构与国家的行政体制完全是同构的。这些由各级党政权力机关投资创办,作为行政机构一部分而存在的电视体系,其基本职能只能是国家宣传机器和“党的喉舌”。[1]近年来,这种中国的电视体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变化,但其中国电视组织的基本性质却没有改变。 1.2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电视剧的产业化进程与电视产业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剧的市场是在电视台的节目经营中最先形成的,另一方面,在当下的中国,电视台作为电视剧的主要播出平台,具有明显的强势和垄断地位,对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限制和影响。因此电视产业化对于电视剧的产业化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由于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等量的时间并不能真正体现节目的价值,这种不平等的交易方式必然会影响各台进行交换节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对节目的版权意识很淡薄,也很容易引起版权纠纷,特别是涉及国外电视公司就更加麻烦。因此,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明显不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电视节目经营的需要,所以,在电视节目交易逐渐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电视节目交流就逐渐停止了。 在电视节目经营市场的形成过程中,1986 年开始兴办的上海电视节首先开始按质论价[1],并且当场现金交易的完全市场化操作。以后相继兴办的北京国际电视周和四川电视节也都采取这种方式。这些稳定的节目交易市场的形成是中国电视节目经营走向

中国包装行业的未来和现状

中国包装行业的未来和现状今天的绿成包装集团坐落在杭州市唯一的省级开发区,也是市场发育最为完善的生态型、多功能的现代化工业经济核心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园区环境十分优美,园区内有绿成公司多个大型合作商。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是一块企业投资的乐园,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沃土。从此,'绿色包装成就梦想'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从绿成的发展历史看出,沈春雷抓住了机遇成就了他的梦想,再次证明好运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国内包装行业到现在一般都是用胶印、凹印这种相对成熟的印刷工艺,如果我和他们一样,那么,绿成就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新型的包装企业,而且竞争上也不会有优势。'的确,技术上的创新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通过多方考察后,沈春雷搬来了一个'大家伙'--来自意大利和德国组装的2米宽幅的卫星式柔版预印机,配有一条进口的宽门幅预印纸板生产线,形成了2米宽幅的柔版印刷生产线。 '这样的柔板预印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是首台。'说到这项新技术,沈春雷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原先,传统的包装印刷一般先是用瓦楞纸做成箱板,再将图案印刷上去,但印刷图案过程的压力会把原来做好的瓦楞纸板压扁,这样一来抗压强度就降低了,质量就不容易达到要求。而预印则是先将图案印刷在卷筒纸上,然后在瓦楞纸板生产线上与瓦楞芯纸里的纸复合制成箱板纸,纸箱的厚度就不会受到影响,预

期的抗压能力也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证。同时,预印的质量比原来更好,又节约了原材料,减少了成本。 据了解,瓦楞纸板预印生产技术与传统的瓦楞纸板生产技术相比有三大优点。 其一,技术转型。预印瓦楞纸板生产技术是国外20世纪末才发展起来的瓦楞纸板生产技术,特别是柔性版预印瓦楞纸板生产技术更是纸包装行业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新型包装生产工艺技术。该技术是对现有传统瓦楞纸板生产技术的提升,使瓦楞纸板生产实现连线生产、精美印刷,使传统的瓦楞纸板质量大幅度提高,促进和带动我国纸包装业向高技术含量、高水准和'低克重、轻量化、高强度'三层瓦楞纸板纸箱发展,改变我国纸包装历来以五层纸箱为主的局面。 其二,绿色环保。柔性版预印瓦楞纸板生产完全是绿色环保生产,它采用无溶剂的水墨印刷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无印刷污染的瓦楞纸板生产技术。柔版印刷具有独特的灵活性、经济性,并对保护环境有利,它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证实是一种'最优秀、最有前途'的印刷方法。 其三,节能减排。绿成包装集团采用的宽幅柔性版预印瓦楞纸板生产技术就目前来说,是我国最先进的瓦楞纸板生产技术,2米宽幅的卫星式柔版预印机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是首台。该设备能印制幅宽达2000mm的彩色印刷图案,一次性6色套印。比窄幅纸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耗降低20%~30%,可大批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点击:20 日期:2008-11-18 15:09:05 我们金刚石方面也应该有硬件和软件之分,有人认为有了设备就会有优质粗颗粒金刚石,这是一种片面性的观念,是错误的。应该这么说:金刚石压机大型化与控制系统的精细化属于硬件部分;而组装设计、合成工艺及包括后部提纯、分选、鉴定、分类及标准等就是软件部分。这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才能获得制品合用的真正优质产品。——方啸虎一个国家超硬材料应用的状态,体现了这个国家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水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由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建设不断获得进步,国民经济总量已成为全球第二的大国。当然人均GDP我国还是相当落后的,一般只有发达国家的10%左右,所以说中国的发展道路还很长!作为超硬材料行业,中国不仅是超硬材料生产大国,而且是超硬材料应用大国,这一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超硬材料的发展也将会持续下去。 下面我们就超硬材料相关问题予以讨论。 1、基本情况 在这里希望行业首先要树立一个新的概念,即硬件与软件的概念,金刚石行业也应该有硬件和软件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计算机行业从来就是把硬件和软件这两部分作为两大问题分别展开工作的,所以其进步很快。我们金刚石行业也应该有硬件和软件之分。有人认为有了设备就会有优质粗颗粒金刚石,这是一种片面性的观念,是错误的。应该这么说:金刚石压机大型化与控制系统的精细化属于硬件部分;而组装设计、合成工艺及包括后部提纯、分选、鉴定、分类及标准等就是软件部分。这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才能获得制品合用的真正优质产品。有人会说,这个问题我们始终如一地在做,但又应该指出:这个问题绝不是没有依据,因为行业里有少数工作者就是这样在强调这种片面性,所以必须这么提出,让同仁重视。同时,优质产品不见得都是强度越高越好,透明度越高越好,而应该是产品越适宜于应用越好。有了这个基本原则,我们就有了谈下面问题的基础。 1.1设备 1.1.1压机总量估计及趋势 目前国内的主要机型已经转为≥Φ500mm缸径的压机。当然有一部分Φ(400-800)mm 缸径压机转为生产聚晶、复合片及其它超硬材料产品,但已经失去其主力设备的功能和能力了。我国的主力机型压机总台数应该有4000-4500台,甚至更多。其分布以河南为主,其几个大型企业就已达3500台以上,其次有北京(含河北)、湖南、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山东、安徽两省都有200台左右的规模企业。北京有数个企业都是数十台,有的企业下一步计划将更大。不为人知的浙江某地采用Φ600mm缸径(因为单缸设计压力大,相当一般说的Φ650mm缸径)的压机已经有30余台,第一期计划在50~100台。还应特别提到的,行业又有一专业厂上市,压机将会大幅增加,无疑将会成为行业产生新的竞争者。其它最少应达200~300台。 1.1.2进一步大型化与单缸高压力化 在我们讲≥Φ500mm缸径压机为我国压机主力设备的同时,可以指出在2008~2009年期间真正在生产的Φ500mm缸径的压机已经几乎没有了。而多数都是以Φ600~650mm缸径为发展方向,从目前情况看Φ600~650mm缸径压机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目前国内最大的压机是Φ700~750mm缸径压机。另外无工作缸的大型压机也会进一步完善后进入发展阶段,其工作缸径将会达1000~1500mm。尽管这两类型压机目前技术还不完全稳定,但有的企业已经开始稳定,这种发展趋势是不会逆转的。 在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单缸压力由100MPa提至120~125MPa也是可能的。据调研,已经有数百台在正常运行,它的投入产出比将会更加合理。这里关键是要解决一个理念问题,我们应该用全新的理论和经验来指导现在高速发展的现实。

中国酒店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酒店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宏观经济简要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简要分析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其中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 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复合增长率为11.2%,到2015年,服务 增加值比重将增加四个百分点达到47%[1] 。数据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依然 良好,服务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二)酒店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旅游总收入29475亿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10.3% ,国内旅游收入 同比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及入境过夜旅游外汇增长3.3%[2]。 预计到“十三五”,我国旅游人数会达到35亿,入境过夜人数会达到1.5 亿。从宏观面看,酒店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酒店业发展战略及政策走向分析 (一)国家政策将突破预期 根据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现状,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战 略性支柱产业,并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已跻身为世界第一大入境 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由此可见,中国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 国内旅游市场。 (二)酒店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1、全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引导着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方向。 1)持续稳定的保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将有利于我国旅游酒店也的进一步发展; 2)旅游业在我国未来十年的历史发展时期内,将再一次引来历史性的大发 展,而作为旅游业基础产业之一的酒店业也将随之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2、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酒店集团在本土的竞争。 3、连锁化、集团化将成为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方向。 4、民营企业将在中国酒店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酒店业是竞争性较强的企业,国家的大政策是:国有资产将有选择性的退 出酒店领域,并在3—5年内减少国有资产在酒店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民 营企业将是中国未来酒店业市场的主力军,国家在政策法规,经融环境和维护 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所提供的支持,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这 些因素都为民营企业介入酒店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国家相关政策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获得国务院通过,对于旅游产业的重视首次 上升到中央战略级别,国家有意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对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包括旅游在内的整个大消费崛起有相当的导向作用。 2010年12月29日,国家旅游局、中国银行在京签署了《支持旅游产业发

浅谈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 [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 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电影产量不断下滑,电影频道节目编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电影频道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节目,并拍摄故事片,由此掀开了中国拍摄电视电影的序幕。 在最初的尝试中,“第一次吃螃蟹”的电视电影人把重点放在独立拍摄影片上,主要参照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刻画与镜头的运用等,强调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并且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为了达到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降低成本的目的,尽量选择场面小、情节比较紧凑、人物相对较少的题材。第一部拍摄完成的电视电影是杨亚洲导演的《别了,冬天》,其主演为喜剧明星牛振华,女主演是陶红。影片故事类似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对于后来的

中国包装工业最新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包装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包装是永不落幕的行业。包装工业在人类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的现代包装工业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随着国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的包装工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包装制品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多方面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30年多来,中国包装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一直以高于18%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壮大。从一个只能满足为国内部分产品配套,产品品种单一、功能简单、技术落后、产量低下的小作坊产业,发展成为一个以纸、塑料、金属、玻璃、包装印刷和包装机械设备为主要产业的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为重点区域的包装产业格局。中国有25万家包装企业,其中80%为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完善,其中民营企业占主导。在国家42个工业行业中,包装工业已经提升到了第14位。2013年我国包装工业规模企业总产值超过1.3万亿元,连续5年居于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包装大国。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包装工业已成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必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过去六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蔓延、深化的五年,国际经济形势极为复杂严峻,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的包装经济增长虽然也在放缓,但相对于欧美等国,仍有较大的市场机遇,这也为中国乃至全球包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

全球与中国市场超硬材料深度研究报告(2018-2022年)

全球与中国市场超硬材料深度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行业概述及全球与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1.1 超硬材料行业简介 1.1.1 超硬材料行业界定及分类 1.1.2 超硬材料行业特征 1.2 超硬材料产品主要分类 1.2.1 不同种类超硬材料价格走势(2012-2022 年) 1.2.2 钻石 1.2.3 立方氮化硼 1.2.4 其他 1.3 超硬材料主要应用领域分析 1.3.1 建筑石材 1.3.2 磨料磨具类 1.3.3 复合聚晶工具 1.3.4 其他 1.4 全球与中国市场发展现状对比 1.4.1 全球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2012-2022 年) 1.4.2 中国生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2012-2022 年) 1.5 全球超硬材料供需现状及预测(2012-2022 年) 1.5.1 全球超硬材料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2012-2022 年) 1.5.2 全球超硬材料产量、表观消费量及发展趋势(2012-2022 年) 1.5.3 全球超硬材料产量、市场需求量及发展趋势(2012-2022 年) 1.6 中国超硬材料供需现状及预测(2012-2022 年) 1.6.1 中国超硬材料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2012-2022 年) 1.6.2 中国超硬材料产量、表观消费量及发展趋势(2012-2022 年) 1.6.3 中国超硬材料产量、市场需求量及发展趋势(2012-2022 年) 1.7 超硬材料中国及欧美日等行业政策分析第二章全球与中国主要厂商超硬材料产量、产值及竞争分析 2.1 全球市场超硬材料主要厂商2016 和2017 年产量、产值及市场份额 2.1.1 全球市场超硬材料主要厂商2016和2017 年产量列表 2.1.2 全球市场超硬材料主要厂商2016和2017 年产值列表 2.1.3 全球市场超硬材料主要厂商2016和2017 年产品价格列表 2.2 中国市场超硬材料主要厂商2016 和2017 年产量、产值及市场份额

中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和特点

中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和特点 尽管禁酒令和酒驾在国家的要求下越来越严格,但其对白酒行业的影响似乎不甚明显,继2010财年各大白酒企业交出高歌猛进的成绩单后,2011年的上半年,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仍然没有止步。有时,我们这些身处行业中的人也不禁纳闷,禁令越凶,尝试的人反而越多,这到底是人性使然还是别的什么?所谓存在即合理,拨开行业迷雾,让我们来看看目前的白酒行业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1、全国性品牌越来越难以有成功的机会; 综观白酒行业近10年的发展历程,全国性品牌的崛起和成功几乎没有,如果说洋河和郎酒这几年的发展勉强还能够与全国性品牌沾上边的话,那也是曾经的全国性品牌复苏而已,并非新打造的全国性品牌。也就是说其曾经的全国性品牌历史基因帮助其走上了全国性的品牌道路。况且,目前洋河和郎酒的成功也仅仅是局部市场的成功,与当初的金六福、浏阳河等全国性品牌横扫全国市场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更无法与真正的全国性品牌茅台、五粮液相比较,因为更是相去甚远。 回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白酒发展的鼎盛时期,每年大量冒出的风靡一时的流行性全国品牌带给行业的感觉就是全国性品牌的打造非常容易,谁的胆子够大,谁的广告投放最多,谁就能在全国市场红火起来。只不过,这些全国性品牌大都只能红火一时,有些甚至在红火过后迅速销声匿迹。相比这样的全国性品牌,目前的全国性品牌虽然打造难度越来越大,但一旦打造成功其旺盛的生命力却会让企业受惠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 正因为新推出的白酒品牌越来越难以有成为全国性品牌的机会,现有的全国性品牌就要珍惜这难得的行业发展机遇,巩固阵地、扩大战果。 2、地方名酒成为全新新势力; 地方名酒的崛起就是近五年的事情,以前的地方名酒稍有业绩就忍不住全国化的冲动,结果碰得头破血流,企业自身也伤了元气。当地方名酒企业清楚了自身的地位,安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时,地方名酒的快速崛起就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现如今的白酒行业不管在哪个省,曾经的地方大佬再度崛起成为地头蛇,且地头蛇的位置越来越牢固。湖北的白云边、枝江、稻花香,湖南的开口笑、酒鬼、武陵,河北的衡水、山庄等都是地方名酒崛起的典型代表。 地方名酒的崛起不但对当地中小白酒企业的生存形成了压力和挤压,也对全国性品牌的扩张制造了障碍和狙击,可以说,全国性品牌之所以越来越难以成功,就是因为地方名酒的快速崛起阻滞了其扩张化的道路。 3、消费者消费趋向多元化和名酒化,喝好酒成为一种时尚; 现在的消费者很少还像以前那样,全国人民都以喝一种酒为时尚。就像明星走红地毯,如果碰上撞衫那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咱们喝酒虽然还没到那个地步,但是白酒消费的多元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不会因为你喝的是茅台就一定跟着喝茅台,我可能选择喝五粮液、喝开口笑、喝国窖、甚至我可能就喝一支啤酒或者一支无比保健酒,我就不跟你一样。但不管喝什么酒,消费者选择喝名酒、喝好酒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消费者的这种变化带给行业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机会,让大多数的地方名酒企业获得了发展的机遇期。 4、高端产品成为地方白酒的热点和企业未来的支柱; 如果哪个白酒企业目前没有自己的高档产品在目前的行业里面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以前的许多白酒企业推高档产品还把它叫作企业的形象产品,意即卖得不多,但为了树立企业的形象,告诉别人我这里其实也能生产高档酒,所以我主打的产品酒质是有保证的,大家不用担心。现在的地方白酒企业推高档产品就不仅仅为了形象着想了,那是真刀真枪要卖给那些有消费能力的人喝掉的。 高档产品能够成为地方白酒企业的热点和嗜好,除了行业趋势和消费升级考虑外,也有企业自身对利润的追求需要以及企业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有关。地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5届毕业论文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院、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生姓名:圈圈 指导教师:WWW 职称讲师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完成时间:2015年6月

摘要 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的同时也使人们对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愈发提高。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对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本论文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电影产业的重要性进行了一些简要的阐述。其次是在研究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电影强国如美,韩,日,法,印等国的电影产业的经验借鉴。通过收集这些国家的电影业发展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电影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并对我国电影产业中存在的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研究了解自身存在的影响发展的问题之后,要着重分析其他电影强国的优势对我国电影产业的经验借鉴,并对此总结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对策。中国应该针对自身优势所在,及时调整关于电影产业的政策措施,提高产业影响力,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属于自己的电影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material life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consumption demand in the spiritual aspect has also increased. As a core compon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the film industry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cultural field, but also provided a huge impetu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film industry also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This paper has first of all briefly illustrat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lm industry.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global film industry above the film focuses on Experiences powe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Japan, France,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film industry. By collecting data in these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i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China's film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In the study understand the issue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existence after the analysis should focus on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movies powers Experience of China's film industry, and this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ilm industry. China should make use of its advantages, timely adjust the trade strategies related to the film industry, increas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create a film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hinese film industry;situ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

国内包装设计现状(终审稿)

国内包装设计现状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国内包装设计现状 班级 姓名 学号 国内包装设计现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要求提高,包装设计的作用逐渐从保护被包装的商品,防止损坏,便于运输以及储藏和消费者携带、美观大方、促进品牌的销售。有人认为,"每个包装设计都是一幅广告牌。"良好的包装能够提高新产品的吸引力,包装本身的价值也能引起消费者购买某项产品的动机。此外,提高包装的吸引力要比提高产品单位售价的代价要低。品牌包装设计应从商标、图案、色彩、造型、材料等构成要素入手,在考虑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品牌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保护商品、美化商品、方便使用等,使各项设计要素协调搭配,相得益彰,以取得最佳的包装设计方案。如果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品牌包装图案和色彩设计是突出商品个性的重要因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是最有效的促销手段。 关键词: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正文 一、包装设计的概念?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购买欲。我们深信,包装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力的有力手段。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包装与商品已融为一体。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界、设计不得不关注的重要课题。包装的功能是保护商品、传达商品信息、方便使用、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包装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商品和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 包装设计是将美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运用到产品的包装保护和美化方面,它不是广义的“美术”,也不是单纯的装潢,而是含科学、艺术、材料、经济、心理、市场等综合要素的多功能的体现。(1)包装造型设计 包装造型设计又称形体设计,大多指包装容器的造型。它运用美学原则,通过形态、色彩等因素的变化,将具有包装功能和外观美的包装容器造型,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包装容器必须能可靠地保护产品,必须有优良的外观,还需具有相适应的经济性等。 (2)包装结构设计? 包装结构设计是从包装的保护性、方便性、复用性等基本功能和生产实际条件出发,依据科学原理对包装的外部和内部结构进行具体考虑而得的设计。一个优良的结构设计,应当以有效地保护商品为首要功能;其次应考虑使用,携带、陈列、装运等的方便性;还要尽量考虑能重复利用,能显示内装物等功能。 三、包装设计的现状?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白酒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开篇:中国白酒业正在大乱与大治中前行 2005年1-11月全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3224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05%。白酒生产集中度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同时规模小、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行业问题依然存在,随着WTO条款的实施、国外白酒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竞争日渐加剧,白酒企业普遍面临如何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独特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 目前,营销手段的变化和终端通路的竞争,成为白酒品牌生死攸关的决定性因素。 仔细分析白酒业发展路线图,不难发现在中国白酒业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其营销节奏的变化,各家白酒企业和白酒品牌的内涵都得到了鄣显。自从白酒生产销售放开之后,白酒业就进入了营销时代,从文化营销到广告营销、概念营销再到整合营销,仿佛一夜之间,白酒业的市场开发重点就转移到了市场终端的角逐。当终端操作从深化急速发展到恶化,几乎所有营销培训课都贯穿了“得终端者得天下”思想。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商家买断品牌行为的频繁上演和愈演愈烈,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于是,在终端竞争的硝烟战火里,市场开始了细分的步伐--强者愈强弱者不灭。这就像一场决斗中强者与弱者的对话--高端白酒拓展路线为:区域分割,高举高打,全力打造样板市场;区域性白酒则先求点胜,积点成面,尤其是部分传统名酒产地通过纷纷推出区域性强势品牌,坚守固有阵地,在市场运做中,营销手段、市场策略、整合力度各方面都不亚于全国性的品牌运做,加之品牌与当地的公共关系、地方支持,各自为王,称霸地方,其中,很多老名牌酒也被挤压

成区域性品牌,汾酒、四特、西凤、洋河、宋河、宝丰等都是典型例证。区域白酒营销的成功,使白酒市场前期比较成功的全国性强势品牌:小糊涂仙、金六福、浏阳河、金剑南等受到猛烈冲击,风光不再,利润降低。 乱局就是大局,乱局就是机会。 对未来3年白酒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国性强势品牌将很难出现,区域性品牌优势日渐明显,同时区域性品牌在同区域内受其他品牌冲击后,将不断更新、淘汰,向前发展,以扩大市场份额与领先优势。今后盲目发展全国性品牌的路子将很难走通,而原有强势品牌里推新品、深耕渠道则成为必然。 同时,白酒趋向“时尚化”,也是解救白酒业本身束缚的一剂良药。 现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都偏向于红酒或国际名酒,为什么没有考虑中国白酒?白酒文化虽然悠久,但不是每个酒都可以诉求“古”文化,酒文化的塑造关键是要结合自身资源与时俱进,比如从色泽、口感和包装上注重美感和艺术感的结合让白酒时尚起来可吸引最大的消费群——年轻人,同时使增长有限的白酒市场蛋糕变大。 中篇:白酒行业未来走势的“十四大猜想” 一:终端竞争将延续 在整合营销中:目标人群、公共关系、政治权力、市场细分、市场选择更加重要 全国性强势品牌很难出现,区域性品牌优势明显。并且区域品牌在同区域内受其他品牌冲击下,将不断更新、淘汰。 二:营销将会向深度营销进化,销售渠道毛细化,专业化 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水井坊、国窖1573为主,在重点县、

2018年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8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前言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农民的基本印象。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弱国。智慧农业作为现代 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有望改变现有农业生产方式,驱动农业变革。 亿欧智库通过研究行业现状,着重探讨新技术如何驱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同时探讨如何解决 水资源短缺、化肥农药使用过量以及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等问题,改善农业“看天吃饭”的现状。 智慧农业涉及农业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三个环节。目前,智慧农业多应用于生产环节,即利用新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的精 细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亿欧智库从中国实际现状出发,详细列举说明了智慧农业四大典型应用,根据目前行业内存在 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智慧农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2

目录CONTENTS Part1.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综述 1.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05) 1.2 新技术助力中国农业发展 (09) 1.3 智慧农业概念的解读及应用 (14) Part2. 智慧农业四大典型应用场景 2.1 智慧农业四大应用场景 (21) 2.2 数据平台服务 (25) 2.3 无人机植保 (32) 2.4 农机自动驾驶 (37) 2.5 精细化养殖 (41) Part3. 智慧农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3.1 智慧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49) 3.2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52)

Part1.智慧农业发展背景综述 4

EO Intelligence 1.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5 Part1.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综述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未来全球及中国包装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包装市场随着消费需求不断转变,体现在包装形态多样化、包装材料环保化等。未来,包装市场还将面临新技术、新需求,给相关的包装机械带来挑战。接下来关注一下2016年包装行业发展趋势详情。 近年来,我国包装行业销售收入逐年增加,2013年包装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0950.41亿元,为近年来的最大值,同比增长15.21%。 同时,近年来,我国包装市场随着消费需求不断转变,体现在包装形态多样化、包装材料环保化等。未来,包装市场还将面临新技术、新需求,给相关的包装机械带来挑战。接下来关注一下2016年包装行业发展趋势详情。 2016年冲击全球包装市场的六大关键趋势: 更多文化行业分析 1、数字技术的发展 数字印刷正通过利用地方、个人甚至是情感层面等方式提高品牌关注,进一步创造机会。2016年对于数码包装印刷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比如品牌利用限量版、个性化以及经济化快速等优势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2、商品的完美展现 目前越来越多的包装索赔竞争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然而消费者真正想要购买的或者他们迫切需要的产品,商家并未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希望其购买的产品中多些实用性信息,可以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购买决策。因此未来详细的标签信息和包装上清晰明了的产品设置将会是一个重大发展方向。 3、包装灵活性 软包装产品(尤其是小包装袋)不再考虑折衷的方式,但是究竟在何时包装设计变得无新颖、无风格?真正创新的品牌都在寻求新一代具有强大货架存在性以及环境效益特征的刚性/柔性混合的包装设计风格。 4、不能仅注重“绿色包装” 尽管品牌商作了最大的努力,包装回收带来的益处远远没有发挥其巨大潜力。展望未来,产品当产品价格等同于产品质量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购买具备生态和替代使用特征的产品。因此品牌商在发展公司品牌定位和制定营销策略时不能忽略该问题。 5、包装规格 根据消费者在不同场合需要使用不同的包装产品,那么品牌商必须提供多样化的包装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