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系统方案分析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分析
智能家居系统方案分析

参赛声明

队伍编号:

作品名称: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参赛队员:丁祖科柯贤伟杜金航

作为第十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的参赛队伍负责人,根据大赛公平、公开、共享精神,我代表参赛队伍作出如下声明:

1、我们了解大赛相关条款并遵守比赛规则。

2、我们的参赛作品没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的道德规范。

3、我们的参赛作品是原创作品,未曾授权给其他任何机构。

4、我们的参赛作品不存在法律纠纷,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否则,我们自愿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5、我们将如实提交参赛作品中涉及的全部源码及资料,并授权北京博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使用权。在征得所有人同意后有权将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颁奖晚会、展览(含巡展)等活动项目。

6、我们认真遵守此声明内容中的所有内容,如有违反,将自动放弃大赛的评奖资格。

参赛高校(盖章)

指导教师(签字)

2014年4月19日

作品设计报告

智能家居系统

Intelligent Home Furnishing system

队伍编号:

参赛学校: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丁祖科柯贤伟杜金航

指导教师:王文涛

□高职组

专项奖:□恩智浦专项□WINDRIVER

摘要

家居环境智能化己经成为当前的社会主流,面对一些人为的失误或者不可控的因素所造成的灾难性事故,一次次的惨剧也对家居环境智能化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智能家居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舒适生活的必要途径。本文采用Zigbee无线组网技术,结合j avaweb网络开发技术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复杂度、可快速部署的特点,完全满足人们对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需求。

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经验和中国国情制定出了一套合适的无线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对当前主流的无线组网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比并最终决定采用Zigbee技术作为本系统的无线组网技术。本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硬件采用CC2530射频芯片构成终端设备和中心协调器,构建智能家居环境内部网络;结合SQL数据库和JAVAWEB网络开发技术搭建家庭网站。本文设计的系统可以实现家居环境内部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系统本身的低复杂度、易于部署等特点,对智能家居系统的普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智能家居系统、Zigbee协议栈、CC2530、家庭网站

Abstract

Today, the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society. Some human errors and uncontrolled factors cause so many disastrous failures, which request to the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for som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society pressure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becomes a necessary choi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based on the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java web Network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his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is less cost, lower complexity, apt to more rapid deployment, which can meet all the requirements. Firstly, this paper presents a solution of the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which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 of designing the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Secondly,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mainstream wireless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this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decides to adopt the Zigbee wireless networking technology. The internal network topology is star topology. The CC2530 RF chip is used to form the device and the coordinator, which is used to form the internal wireless network. Finally the family network station is built the SQL database and the java web Network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his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achieves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the family internal network and the remote monitoring.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er complexity, easy to maintain. This system has great valu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Key words:Intelligent Household System, Zigbee stack, CC2530, Family Station

目录

第1章绪论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家庭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IT产业的重要研究对象,随之而提出了一连串的新概念:家庭自动化,家庭信息化,智能家居等。智能家居是人类住宅的又一场新的革命,它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加轻松、有序、高效的现代生活方式,是未来居住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智能家居系统也在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1.1.1智能家居系统概述

智能家居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

全、有效f21。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1.1.2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现状

国际上对智能家庭网络的研究起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这些研究都是各国独立进行,并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市场战略,因此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开始出现了住宅电子化(HE, Home Electronics)的概念;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讯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形成了家居自动化概念(HA, Home Automation)o 80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智慧屋(WH, Wise Home),在欧洲称为时髦屋(SH, Smart Home)。

近几年,在各大公司和媒体的强大概念宣传攻势下,我国智能家居行业逐渐形成,可用的、接近现实需求的产品不断增加,集成商、开发商以及装修公司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智能家居系统己成为当前社会一个热点问题。而国家政府机构及各大信息家电生产厂商不失时机地开展了中国智能家庭网络的标准化制定工作,为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标准化平台,指明了智能家居研究领域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2章系统方案

2.1 智能家居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应具备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面细致的环境状态监控:系统能实时采集室内和室外温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等数据,让用户足不出户了解室内外环境状况。

2、可靠的安防监控:安防监控应包括门窗防盗、煤气和火灾的预防等功能,这些都对系统可靠性有很高要求。

3、便捷人性的开关控制: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开关控制或定时开关,如窗帘可以实现在床上打开,晚上自动关闭;家中的保险柜锁只有自己可以使用手持终端打开,其他人均无法打开。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的结果,从系统功能实现的角度,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对传感器节点环境状态信息的准确读取;对安防监控节点报警信息的及时获取;对控制节点所连家居设备的开关控制。

2.2 智能家居系统组成

智能家居系统可选择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三种:星型、树状和网状。在本系统中网络协调器的通信距离可以覆盖正常的家庭居住环境,所有终端节点均可直接与协调器通信,终端节点与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传输环境数据和控制命令,数据量都很小,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完全可以满足系统要求,并且有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容易,不涉及路由寻址等优点。在 ZigBee 网络中协调器和路由节点要求是全功能设备,信息采集和控制节点则只需是精简功能设备,它们只能与 ZigBee 网络协调器通信,相互之间不能通信。

结合上一节概括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一个基于 ZigBee 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应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1、网络协调器:主要负责建立和管理网络,接收从终端节点获取到的数据或向终端节点发送控制命令,以及与智能网关或上位机通信获取网关或上位机发送来的控制命令或上传终端节点采集到的数据。

2、信息采集节点:网络终端节点分为采集节点和控制节点两种,采集节点负责采集各种传感器或门磁等装置的状态变化信息。

3、控制节点:控制节点通过执行接收网络协调器发送来的命令实现对所连接的家居设备的控制。

4、路由节点:路由节点负责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及数据转发功能,可使更多的设备加入网络。

5、PC 机:用于扩展系统功能,PC 机可以显示网络协调器接收到的信息或向网络协调器发送控制命令。

6、智能网关:智能网关除实现上位机功能外,还可以接入短信模块,实现 ZigBee网络与广域的无线网的融合,用户可以通过手持终端接收信息或发送控制命令。

本系统需要设计的功能模块包括 ZigBee 无线通信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光照采集模块、可燃气体监测模块、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红外入侵监测模块、窗帘无线控制模块。

2.3智能家居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在本智能家居系统中,由于终端节点数目较多,多个终端节点同时发送数据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现象。所以应根据各节点具体任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任务优先级,以保证优先级高的任务的可靠性。涉及安防监控的节点的优先级应该最高,包括红外入侵监测、门磁感应、可燃气体监测等;控制节点的优先级次之,包括窗帘无线控制和电子锁无线控制;温湿度采集、光照采集、空气质量监测等环境状态信息采集任务的优先级设置为最低。

在本系统中,网络协调器通过电源直接供电,信息采集节点和控制节点大多采用两节干电池供电,所以在设计和使用中应尽量减少使用电池的节点的工作时间,以延长节点的使用寿命。

第3章功能与指标

3.1实现功能

3.1.1自动报警:包括门禁系统,火灾、煤气报警系统。

3.1.2灯光控制:根据室内光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灯光。

3.1.3自动窗帘:根据室外关照和室内情况,自动控制窗帘开关。

3.1.4自动阳台:根据室外温度、湿度、阳光等情况,自动伸缩阳台,晴天自动晾晒衣服,下雨自动收衣服。

第4章实现原理

4.1.1功能实现

1.信号接收:智能家居传感器网络在家庭环境中布置传感器节点以无线通信方式组织成网络,传感器节点负责监视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接收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通信。它集成传感器件、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并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借助于传感器节点中各类型的传感器件,可以测量家庭内部和周边环境的温度、湿度、光强度、入侵等。

2.网络通讯:网络的信息管理的核心部分为物理接口,作为家庭网关和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桥梁,物理层接口完成家庭网关和传感器节点间通信,并且能使家庭网关和传感器节点之间能够相互理解通信的内容。所以家庭网关和传感器节点都配置同样的无线收发模块作为物理接口。

3.智能控制:除了无线收发模块之外,传感器节点还包括具有一定处理能力的 MCU 芯片,单片机根据预先写入的程序,能够采集传感器信息、转发命令和状态信息和控制设备,并能对子网上的节点进行统筹管理,维护整个传感器系统的运转状况。根据前面的分析,传感器节点包括两个模块,如图

4.01 所示:

图 4.01 传感器节点模型体系结构

4.2.1功能模块

应用:负责对传感器节点的信号采集功能、通信行为等进行初始化,并根据实验需要建立统计指标。

网络协议栈:负责模拟传感器节点中无线通信的各层协议。

传感模块:也称为传感协议栈,负责检测和处理来自传感器信道的信号,将其送往上层应用。

4.2.2能耗模块

节点的能量产生和能量消耗过程,主要包括电池、无线收发设备、数模转换器和信号采集设备等硬件。

4.3 基于 Z-Stack 的终端节点应用层设计实现

4.3.1 基于 CC2530 的 Z-Stack 研究

Z-Stack 是遵从 ZigBee2007 规范的为 IEEE 802.15.4 产品和平台使用的协议栈。它在 CC2530 片上系统、MSP430+2520 和 LM3S9B96+CC2520 上支持ZigBee 和ZigBee-Pro 特征集。Z-Stack 支持 Smart Energy、家庭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和医疗健康等公共应用。Z-Stack 支持 IAR 工程建立"ZigBee Network Processor" (ZNP)设备。ZigBee 协议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其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ZigBee 协议的体系结构如下图4.11所示:

图4.11 ZigBee 协议体系结构

执行 Z-Stack 协议栈是从 main 函数开始的。首先需要对系统的硬件进行初始化,然后初始化系统,最后执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初始化流程如图 4.12 所示。

图 4.12 操作系统初始化流程

在初始化结束后就开始运行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是基于事件定时机制的串行执行任务的系统。首先系统根据 MAC 定时器更新系统软件时钟,计算相邻两次操作所消耗时间,然后根据这个时间值更新事件被触发剩余时间。在对每个事件任务更新其超时值之后,系统开始查询是否有任务由于超时到时而应该被

触发,并根据优先级选择最高优先级的事件,调用相应层的事件处理函数,最终对该事件做出处理。操作系统的执行流程如图 4.13 所示。

图 4.13 操作系统执行流程

4.3.2 基于 CC2530 的 Z-Stack 应用设计

应用层位于 Z-Stack 协议栈的最上层,在 ZigBee 协议和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实现开发者所期望的功能。本文在基于 Z-Stack 下,设计实现了基于 ZigBee 协议的智能家居系统终端节点。终端节点在完成硬件初始化和协议栈初始化之后开始启动协议栈。启动协议栈后的首要任务是将终端节点与协调器绑定。绑定通过调用协议栈绑定 API 函数进行,接下由协议栈处理绑定过程,这一过程不需要用户参与。协议栈在绑定结束后会调用绑定回调函数,用户在回调函数中判断绑定是否成功执行。如果绑定失败用户需要重新启动绑定操作。如果绑定成功结束后,需要将终端节点与网关先进行一次时间同步。进行时间同步的目的是维持终端节点的时钟准确,这样能够保证上传的传感器等数据所带的时间戳是准确的。在此说明时间同步操作也是周期性的,具体周期值可在实际应用时随时更改。在第一次时间同步之后,开始根据终端节点的板上资源设置周期上传网络和节点信息任务、周期传感器采样任务等。接下来就开始等待事件的发生,这里边的事件包括周期性任务超时触发的事件和传感器等外部设备通过中断等方式触发的事件。周期性事件在被触发后会将超时值恢复为其周期,并开始等待下次被执行。而由传感器等所触发的事件是一次性事件,每被触发一次就执行一次处理函数。终端节点的应用层执行流程实际上是对应用层各种事件的处理过程,其执行流程

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智能家居的产业链 智能家居产业链大致可分为单品、智能家居系统、产业链源头与平台三个部分。 图表智能家居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产业发展阶段 基于“五力模型”的智能家居行业分析由于智能家居行业还处于成长期,还没有规模化效应。虽然目前智能家居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众多,但由于市场认可度低,产品技术不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尤其是家庭网络系统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框架和标准,各个品牌的设备自成一派,各种产品难以互通互联,使用者的智能家居系统出现问题,需要更换配件时,只能选择开发商提供的同品牌产品,不能更换其他厂家的产品,这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得智能家居企业开发的产品和系统仅仅停留在体验阶段,无法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整个行业也难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严重限制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壮大。因为用户大多数是第一次采用智能家居系统,因此无所谓品牌的忠诚度,无形中也加剧了竞争。 (三)互联网和家电巨头联手布局智能家居

如今智能家居日渐成为物联网行业新的风口,从布局到竞争,家电厂商、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科技巨头纷纷开始采取战略结盟的方式加速布局智能家居市场。 2014年末,美的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除资本层面外,小米与美的将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进行多种模式的战略合作,包括双方在智能家居、电商、物流和战略投资等领域的对接。 2015年初,海尔与魅族的跨界合作终于落地,魅族入驻海尔U智能家居平台,海尔将向魅族开放其U平台SDK,使魅族手机可控制所有海尔智能家居产品,同时魅族也将向海尔开放apps系统级别的权限。 由于海尔与美的代表目前国内白色家电的两大主导阵营,与智能手机厂商结盟合作意味着智能家居生态链已经开始形成。 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先企业,其拥有众多的中小企业资源,阿里云系统(YunOS)与海尔U-Home、魅族Life Kit打通,融合上下游软硬件服务商,可以支持多达上百种智能设备,将在智能家居生态圈中发挥着“联动”的作用。 就连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上也自曝参观了格力电器,引发外界对于360与格力合作的猜测。自2014年以来,360频频出手布局智能家居领域,如与TCL联手推出智能空气净化器、与奥克斯启动智能空调上的战略合作等。 (四)行业集中度 智能家居行业起步十几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外一线品牌代表有:ABB、施耐德一莫顿、西门子、霍尼韦尔、罗格朗——奥特、路创等;国外二线品牌代表有:飞利浦——邦奇、施耐德——奇胜、快思聪、Control4等;国内自主品牌代表有:河东、海尔、海信、索博、瑞朗、艾默尔、爱瑟菲、莱得圣等。而从目前国内提供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主体来看,国内智能家居厂商主要有三个来源: 1、传统的可视对讲厂商(代表厂家:安居宝)家庭防盗产品生产厂家一般有一定的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等经验,可以在其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控制功能和其他一些功能,来实现家庭自动化。此类厂商的优势在于大多都有一定的工程、设计院等关系和网络,并利用原对讲、防盗产品市场来推广产品。 2、传统的家电企业、IT企业厂商(代表厂家:海尔)这些企业结合其在家电控制领域。IT领域的优势开发出智能家居的产品,能更好的和家电结合在一起,他们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积累多年的管理经验、生产经验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信誉来打开市场,此类厂商的优势在于已经具有了稳定的渠道优势和良好的用户口碑,铺货速度快。 3、智能控制类厂商(代表厂家:东软载波、英唐智控、和晶科技等)这些企业对智能控制系统的深入理解和技术积累,有能力制造出多样化的产品系列通过整和智能控制的技术成果,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化的特点,通过原有的销售渠道来打开市场。此类厂商的优势在于在智能化控制方面理解深刻,定制化水平高,产品多样性和可扩展性强。

智能家居系统需求分析

智能家居系统 1 智能家居整体系统的功能分析 背景和系统结构图的介绍 智能家居又称住宅智能化,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而应运而生,成为21世纪的热点技术。智能家居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该过程(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构建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并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将智能家居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智慧的新动态,为住户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和外部、使用者与家庭环境之间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 图1为智能家居的系统结构图,该图列举了典型智能家居的系统组成:家庭网关、电动窗帘和门窗系统、家庭智能照明系统、家庭多媒体系统、可视门禁系统、安防周界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其中家庭网关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通信管理单元和子系统控制中心,在家庭网关通信管理体系下,可构建家庭网络通信系统。 图1 智能家居系统结构图 通过采用上述功能系统,实现家居智能化和自动化。相对传统家居而言,智能家居通

过全新的3C技术(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Technology),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赋予了家居生活安全、舒适、节能的特性。 设计原则 (1)功能需求。智能家居注重满足人们在方便性和舒适度方面的需求,如:遥控功能(遥控控制家居范围内所有的灯,窗帘及其他电气设备),网络化控制、场景控制,本地控制等。 (2)高性价比。在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性能和价格的要求,使系统在较低成本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 (3)通用性。目前所有的智能家居技术都处于发展阶段,所以系统设计时,要注意选择兼容性好,符合国际通用协议的技术。 (4)兼容性和可扩展性。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居智能化产品和技术的诞生,因此,在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系统未来的兼容和发展。 (5)布线简洁。易于安装,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 (6)安全性。包括所进行设计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基于以上原则,才能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主要有: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综合报警服务系统设计导则》 《社会公共安全标准汇编》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2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A/T 75—1994) 《家庭布线标准》(TIA/EIA 570—A)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198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198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 32/366—1999)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 32/T367—1999)

智能家居市场分析报告

智能家居市场分析报告 内容介绍: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报告主要介绍了智能家居的发展相关概述和智能家居的整体运行态势以及智能家居的市场发展情况。 智能家居发展简介: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配套的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受到房地产企业、用户的青睐。在市场需求增长之时,不少家电企业、IT企业、安防企业纷纷转型,投身到这个新兴市场中,推出照明控制、远程监控、智能窗帘等智能家居类产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中国,属于感性和持续性消费群体,每年在家居方面的支出人均远远不止1000元。且目前中国富有阶层正在形成,该部分家庭占城市人口的10%,占总人口的3.5%,主要针对这部分人的智能家居系统市场总量为1400万套。随着智能家居平民化,巨大的市场正在被国内优秀的智能家居生产企业所重视,许多智能家居品牌正在迅速崛起。 智能家居可以定义为一个系统。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无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智能家居最基本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方便和高效的生活环境。对智能家居产品来说,最重要的是以实用为核心,摒弃掉那些华而不实,只能充作摆设的功能,产品以实用性、易用性和人性化为主。地产和家装是智能家居销售的两个主要渠道。自从2012年年初,工信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智能家居列为国家的九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一举点燃了智能家居发展热潮,接下来的五到十年,将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极为快速,但也是最不可琢磨的时期,由于住宅家庭成为各行业争夺的焦点市场,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承接平台成为各方力量首先争夺的目标。2013年上半年智能家居产业销售同比增长30%左

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现状

该文word文档兼容2003和2007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家居的概念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1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情况自从世界上第1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 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广泛的应用。 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系统软件配置等。 那么,什么是智能化家居?几年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住宅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的先导,智能家居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 那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称之为智能化家庭呢?智能化家庭与智能大厦概念与定义一样至今尚没有取得一致的认同。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于1988年编制了第1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也有称之为家庭总线系标准(HBS);我国也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在《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以下要求: 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 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三级设计标准,即: 第一级为“理想目标”,第二级为“普及目标”,第三级为“最低目标”。 智能家居最终目的是让家庭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更符合环保。 随着人类消费需求和住宅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今天的智能家居系统将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系统配置也越来越复杂。

智能家居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智能家居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一、智能家电领域发展分析 目前,智能家电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面临标准、成本、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商业模式等诸多问题,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市场培育期,规模商用尚需时日。不过,由于人们提高用能效率的意识不断高涨,加上多项政府计划的激励,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智能家电的部署进程将有望加速。预计智能家电所带来的商业影响将是全球范围的。 作为电力网的终端用电设备,家用电器的能耗不容小觑,即使是待机功耗也是一项不小的开销。据中国节能认证中心调查,中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待机功耗相当于每个家庭每天都亮着一盏25瓦到50瓦的长明灯。据测算,家电待机能耗已占到中国家庭电力消耗的20%以上。美国能源部的报告也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发电量被用于家用电器。 智能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家电智能化提供了可能,智能家电由于能够实现更高效能而被认为是促进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这一方面缘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倾向使用性能更好的家电产品;另一方面,在全球变暖和能源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下,市场更加青睐高能效的智能家电。 人们对节能降耗、人机界面和通信功能等方面的需求将是拉动智能家电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现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在鼓励家电厂商研制这类智能家电。

二、智能家居领域发展分析 当年比尔盖茨为了实现他的智能豪宅,铺设了84公里电缆、耗资5.3 亿美元。如今智能家居不再是镜花水月,而是未来家庭生活的发展模式,一个无线遥控器就把大小设备浓缩于手指挥若定,通过网络等信息通讯技术手段,使家居控制能按照人们设想运作,而不论距离远近,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是真正智能化的必然结果。如朝华数码有关人士提出的:领先的无线移动、不依靠PC的独立形态是今后业界发展的趋势。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各种家庭设备互连和控制的网络。现代家居系统的服务应用平台从服务特征上来看,一般包括了娱乐、医疗、安防、通信、事务管理等,控制功能几乎渗透到每一个家居子系统。智能家居控制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 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提出住宅小区要实现六项智能化要求,其中包括实行安全防范自动化监控管理:对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的泄漏实行自动报警;防盗报警系统应安装红外或微波等各种类型报警探测器;系统应能与计算机安全综合管理系统联网;计算机系统能对防盗报警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由此可见,家居控制已成为智能家居领域新的业务增长点。

智能家居概念、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能家居的起源 一、智能家居的由来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甚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1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Conne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也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最著名的智能家居要算比尔﹒盖茨的豪宅。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一书中以很大篇幅描绘他正在华盛顿湖建造的私人豪宅。他描绘他的住宅是“由硅片和软件建成的”并且要“采纳不断变化的尖端技术”。经过7年的建设,1997年,比尔﹒盖茨的豪宅终于建成。他的这个豪宅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不仅具备高速上网的专线,所有的门窗、灯具、电器都能够通过计算机控制,而且有一个高性能的服务器作为管理整个系统的后台。 智能家居是IT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社会背景之层面来看,近年来信息化的高度进展,通讯的自由化与高层次化、业务量的急速增加与人类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性要求的提高,造成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大为增加﹔此外在科学技术方面,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之成长,也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出现。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全防范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后,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80年代末,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通过总线技术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防设备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智能家居最初的定义是这样的:"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安防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系统上,进行集中或异地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HBS是智能住宅的基本单元也是智能住宅的核心.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康涅迪格州出现,当时只是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大楼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并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智能家居最早沿于英文Smart Home,早先更多提法是Home Automation 家庭自动化,因为早先涉及的产品都与家庭自动化产品和配件有关,自动化、智能化是其重要特点。几年前,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即智能家居Smart Home)的概念。其目标就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智能家居(Smart Home)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目前关于智能家居的称谓多种多样,诸如:电子家庭(Electronic Home)、e-Home、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家庭网络(Home net/Networks for Home)、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化家庭

我国智能家居及其发展前景

我国智能家居及其发展前景 (一)智能家居的定义 智能家居是一个居住环境,是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的居住环境,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 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由于智能家居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协议的不同,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采用综合布线方式,但少数2002年,中国智能家居网在国内率先编写出版了第一本智能家居的专业书籍《智能家居》,对于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中国智能家居行业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如今,七年过去了,智能家居 技术进一步发展,产品不断成熟,应用日益普及,在这个时期,有必要重新审视智能家居的定义,以适应智能家居行业新发展。对此,中国智能家居网的技术团队和编辑人员,在汇总了所有收集的智能家居技术、产品、案例资料后,在旧的智能家居定义的基础上,按照系统的观点,重新定义了智能家居这一名词。 中国智能家居网认为,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系统可能并不采用综合布线技术,如电力载波,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一定有对应的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所需的信号传输任务,因此网络通信技术是智能家居集成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安全防范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在小区及户内可视对讲、家庭监控、家庭防盗报警、与家庭有关的小区一卡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家居设备自动控制模块中,对于家庭能源的科学管理、家庭设备的日程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视频技术是实现家庭环境舒适性、艺术性的重要技术,体现在音视频集中分配、背景音乐、家庭影院等方面。 中国智能家居网在提出智能家居新定义时还指出,智能家居其实有两种表述的语意,定义中描述的,以及我们通常所指的都是智能家居这一住宅环境,既包括单个住宅中的智能家居,也包括在房地产小区中实施的基于智能小区平台的智能家居项目,如深圳红树西岸智能家居。第二种语意是指智能家居系统产品,是由智能家居厂商生产、满足智能家居集成所需的主要功能的产品,这类产品应通过集成安装方式完成,因此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应是包括了硬件产品、软件产品、集成与安装服务、售后在内的一个完整服务过程。 (二)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有 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其中,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是必备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为可选系统。 (三)智能家居的分类

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记录

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第一章、智能家居概况 一、智能家居定义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 二、智能家居的发展演变 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智能家居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从人们最初的梦想,到今天真实的走进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开创期、徘徊期、融合演变期。 萌芽期/智能小区期(1994年-1999年) 这是智能家居在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概念熟悉、产品认知的阶段,这时没有出现专业的智能家居生产厂商,只有深圳有一两家从事美国X-10智能家居代理销售的公司从事进口零售业务,产品多销售给居住国内的欧美用户。 开创期(2000年-2005年) 国内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厦门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逐渐完善起来,此阶段,国外智能家居产品基本没有进入国内市场。

国内外智能家居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外智能家居技术发展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数字化浪潮目前正以磅礴之势席卷全球,使我们迅速地从工业社会迈向了信息社会。数字化的生活建构的是一个全新的生存领域,受数字化的醺陶,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质、生活面貌日益e化。 1、智能家庭网关发展现状 随着数字家庭的提出、推广和普及,家庭控制终端设备在功能和结构上也不断演进。从开始的仅仅实现简单的模数转换的功能,到基于IP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到现在的智能家庭网关,家庭终端控制设备伴随着数字家庭不断发展。未来数字家庭终端设备无论在理念上、技术上、功能上、业务范围上都将大大超越传统的有线电视机顶盒,而朝着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1)机顶盒 机顶盒从广义上说,凡是与电视机连接的网络终端设备都可称之为机顶盒。从过去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模拟频道增补器、模拟频道解码器,到将电话线与电视机连接在一起的“维拉斯”上网机顶盒、数字卫星的综合接收解码器(IRD,Integrated Receive Decoder)、数字地面机顶盒以及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都可称为机顶盒。机顶盒实现了有线电视在家庭的接入,并实现了本地媒体流的播放,仅相当于融合了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的媒体播放。 (2)IPTV设备

IPTV以“电视机+机顶盒”为主要终端设备,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宽带IP网络,为宽带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电视体验,是一种提供多媒体服务的宽带增值业务。因此,IPTV业务与家庭相关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必然是数字家庭媒体控制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数字家庭嵌入式中间件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流行的数字电视操作系统有WindRiverSystem公司的VxWorks、Integrated Systems Incorporated公司的pSOS、Microware 公司的DAVIDOS-9、ST公司的OS20、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CE、以及专为机顶盒开发的PowerTV。这些操作系统各有所长,在机顶盒中都有应用。另外,随着Linux的兴起,嵌入式的Linux已渐渐成熟。它不仅为机顶盒厂商提供一种选择,而且由于Linux的开放性和先进的结构,会对现有的实时操作系统构成巨大的威胁。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已经在开放源码的Linux 操作系统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版本。国产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市场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方面,主要产品有:中科院红旗Linux、深圳蓝点Linux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应用级的技术支持软件,如MiniGUI等。目前国产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多数公司还是依靠政策支持、国内投资、海外上市等来支持公司庞大的开发投入,真正的市场回报并不高。企业的开发多以驱动开发、内核定制、系统整合为主,内核级开发能力薄弱。 尽管目前绝大部分的嵌入式系统仍掌握在外国大公司的手中,国产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技术含量、兼容性、市场运作模式等方面还有

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智能家居概况 一、智能家居定义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远程控制、室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 二、智能家居的发展演变 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智能家居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从人们最初的梦想,到今天真实的走进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开创期、徘徊期、融合演变期。 萌芽期/智能小区期(1994年-1999年) 这是智能家居在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概念熟悉、产品认知的阶段,这时没有出现专业的智能家居生产厂商,只有有一两家从事美国X-10智能家居代理销售的公司从事进口零售业务,产品多销售给居住国的欧美

用户。 开创期(2000年-2005年) 国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天津、、、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逐渐完善起来,此阶段,国外智能家居产品基本没有进入国市场。 徘徊期(2006-2010年) 2005年以后,由于上一阶段智能家居企业的野蛮成长和恶性竞争,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包括过分夸大智能家居的功能而实际上无法达到这个效果、厂商只顾发展代理商却忽略了对代理商的培训和扶持导致代理商经营困难、产品不稳定导致用户高投诉率。行业用户、媒体开始质疑智能家居的实际效果,由原来的鼓吹变得谨慎,市场销售也几年出来增长减缓甚至部分区域出现了销售额下降的现象。2005年-2007年,大约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产企业退出了这一市场,各地代理商结业转行的也不在少数。许多坚持下来的智能家居企业,在这几年也经历了缩减规模的痛苦。正在这一时期,国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却暗中布局进入了中国市场,而活跃在市场上的国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如罗格朗、霍尼韦尔、施耐德等。国部分存活下来的企业也逐渐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例如天津瑞朗,爱尔豪斯,海尔,科道等。 融合演变期(2011-今) 进入2011年以来,市场明显看到了增长的势头。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长说明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一个拐点,由徘徊期进入了新一轮的融合演变期。 进入到2014年以来,各大厂商已开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尽管从产业来看,

智能家居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智能家居的设计与实现 报告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肖龙 一、选题的背景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持续高速发展,物联网和“互联网+”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相关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市场一片繁荣。作为它们在家庭环境中的汇聚,智能家居逐渐受到业界和用户的普遍关注。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居开始引进智能化系统和设备,同时智能化系统涵盖的内容也从单纯的方式向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我国的智能家居系统起步稍晚,目前市场主流的产品还无法很好地解决产品本身与市场需求的矛盾问题,所以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主要是在基于多个领域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弥补和改进目前智能家居系统的缺点和不足,使得智能家居系统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强大,进一步提高智能家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所以只有充分了解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特点,才能正确分析和预测未来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趋势。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选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源于实际的需要:选题的背景就拿目前的上班族而言,每天匆匆忙忙的奔波于都市之间,特别是夏天大太阳一回到屋子桑拿室的温度着实让人奔溃的感觉,冲个澡还是凉水等等之不便。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们传统的方式追个去开启或者关闭。过程之繁琐且不说,人们一天的辛苦并没有因为现代化家居而该受到超高越享受。 就目前而言很多智能家居是有线的,无线只能作为有线的扩充,这给家庭布线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网络的自动处理能力差。智能家居的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与监控技术在家庭内部的扩展,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家庭网络平台搭建智能化家居系统。以满足当今人类在家庭在智能家居上的灵活应用、高效管理真正实现家庭舒适感为目的。二是提升自己,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体现到了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毕业设计研究的重点内容有:职能平台整合、手机app远程管理 所谓平台整合就是说,将各大厂商的RS323控制代码,汇聚到一个pc上,利用网上通用的串口精灵工具,对其进行整合。 将整合后的的数据利用网络映射功能,映射到公网上,利用无线电脑或者手机对其进行远端控制。 本次设计实现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我有信心,通过学习和不断的努力,我一定能高质量、顺利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任务。

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XXX (XXX,XXX,XXX) 摘要: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 关键词:智能、控制、网络、家居 智能家居的起源 智能家居的由来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甚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1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Conneticut) 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也揭开了全世界 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智能家居的发展 智能家居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近6年的发展,从人们初最初的梦想,到今天真实的走进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提到智能化家居,人们立刻会联想到网络。冰箱上网、洗衣机上网、电视机上网、微波炉上网…… 开 发者高举智能家居大旗,宣称网络家电可以使生活达到全数字化,让人们感到轻松方便。智能家居当然 不止是这些。 智能家居热正在慢慢兴起 智能家居从被大众熟知,到逐渐被接受,现在智能家居已经悄然在我们生活漫漫兴起…… 房地产开发商的积极宣传,相关厂家不断推出更为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用户也对智能家居充满了无 限期待,似乎找不到什么让智能家居不火的理由了。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蓬勃发展及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上升到了对整个家居智能化、自动化、安全、高效、舒适等更高层面的要求,这些都直接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诞生[1]。 所谓的智能家居指的是通过综合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建立一个由家庭安全防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组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从而实现全面的安全防护、便利的通讯网络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家庭住宅[2]。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一般有照明控制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安防门禁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组成[3],整个系统实现了信息的采集、输入和输出、集中控制、

智能家居-报警系统介绍要点

报警系统 一、定义 报警系统又称防盗报警系统,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相关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 二、系统分类 2.1、有线报警系统 是指探测器和报警主机之间采用的是有线传输的方式。适合于被警戒的现场与报警主机距离不太远,或者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一般应在房屋建筑设计时预先考虑安装线路的铺设。 2.2、无线报警系统 无线报警系统是指探测器和报警主机之间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将信号连通,即借助空间电磁波来传输电信号。无线报警系统特别适合于在点位较多,防范现场的分布又较分散、较远或不便架设传输线的场所采用。 三、系统的组成 报警系统通常由:探测器(又称报警器)、传输通道和报警控制器三部分构成。报警主机是报警系统的“大脑”部分,处理探测器的信号,并且通过键盘等设备提供布撤防操作来控制报警系统。在报警时可以提供声/光提示,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话线将警情传送到报警中心。报警探测器是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组成的,用来探测入侵者入侵行为的,由电子和机械部件组成的装置,是防盗报警主机的关键,而传感器又是报警探测器的核心元件。采用不同原理的传感器件,可以构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达到不同探测目的的报警探测装置。

四、产品概述 4.1、 OPTEX公司介绍 OPTEX集团公司成立于1979年,总部在日本,是一家全球性的专业从事传感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防盗产品、自动门产品、自动化设备控制仪器、环境监测产品等。其中防盗探测器、自动门探测器中的多项红外传感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取得多项专利,在国际市场上现今仍保持领先地位,全球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分支机构遍布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德国、韩国、香港等二十多处,一直致力于为全球人们提供“安心?安全?舒适”的生活。 2005年,奥泰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OPTEX集团公司旗下唯一一家集制造、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制造服务型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敬业的一线员工及研发?技术?管理团队、科学合理的品质保证体系,确保在研发、生产、物流过程中产品品质的保证。我们的销售渠道覆盖全国,我们也正持续不断地在积极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的同时,致力为中国市场带来创新 的技术、卓越的产品及完善的服务。

智能家居行业技术发展分析报告

智能家居行业技术发展分析报告 引言 智能家居的概念至今已十余年,但目前在全球依旧无法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解决方案价格昂贵、缺乏相关产品设备、基础设施布建困难,与无明确共通标准遵循,以上几点原因,大约可涵盖智能家居至今无法成功的八成因素。传统的智能家居大约可分为几个应用领域:个人电脑、家庭影音娱乐、自动化控制、家庭安全、语音应用、网路通讯等。想像在一个未来的世界,你是一个独居在外的单身贵族,在公司下班之前你拨了通电话,连线至家中的家庭网路伺服器,透过家庭网路伺服器下命令给连结在家庭网路中的各式设备,利用语音讯息传达各种命令指挥每一种设备。于是,在你回到家后,家里的电灯已经点亮,冷气、微波炉、烤箱等家用电器也已经依照指令正确运作,这就是数位网路家庭运作模式的写照。 1、智能家居介绍 智能家居就是通过综合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3C),建立一个由家庭 安全防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组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从而实现全面的安全防护、便利的通讯网络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家庭住宅。智能家居是IT 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发展的必然结果。 智能家居是一个多功能的技术系统,包括可视对讲、家庭内部的安全防范、家居综合布线系统、照明控制、家电控制、远程的视频监控、声音监听、家庭的影音系统等。家居智能化包含的内容比较多,目前的产品主要有总线制、电力线载波、无线等方式,在网络连接方面则基本上用总线制联网、电话联网或者通过以太网方式来实现。 国内智能家居基本由以下几个方向演变而来: (1)传统的可视对讲。家庭防盗产品生产厂家一般有一定的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等经验,可以在其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控制功能和其他一些功能,来实现家庭自动化,这些公司有一定的工程、设计院等关系和网络,并利用原对讲、防盗产品市场来推广产品。 (2)传统的家电企业、IT企业。这些企业结合其在家电控制领域、IT领域的优势开发出智能家居的产品,能更好地和家电结合在一起,他们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积累多年的管理经验、生产经验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信誉来打开市场。 (3)传统的电工产品制造企业,通过整合智能控制的技术成果,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化的特点,通过原有的销售渠道来打开市场。 智能家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家居布线系统:家庭智能化的实现,第一步就要进行家庭布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家居布线系统把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网络、影音系统、家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布线统一规划、布局,集中管理,为实现家居智能化提供网络平台,通过家居综合布线既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又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家庭内部只需一台影碟机、音响、卫星电视接收机就可以在家庭内部每一个房间观看电影、享受音乐,可以实现多台电脑联网,共享宽带服务,多路电话任意接听、转接。而且采用综合布线,使得家庭内部布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满足不同用户现在和未来的需求。 (2)家居安防系统:人们对于安防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居安防系统可以有效的利用技防手段来实现安全防范。家居安防系统包括防盗、防燃气泄漏、防火等功能,同时可远程监控,便得住户可以远程通过网络或电话随时了解家庭内部情况,可监听、监视或者监视听家庭内部情况。

智能家居市场调查报告

智能家居市场调查报告 智能家居从1994年引进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诸多因素,智能家居的发展步伐缓慢,但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的智能家居市场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于智能家居市场行情的调研,权威市场 调查机构给出了数据报告,有9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有购买智能家电的需求。日前《中国智能家电市场及用户调查报告》,对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认知和需求展开详细剖析。他表示,随着用户对高水平智能家电的需求加大,智能家电市场必将迅猛发展,对家电渠道、消费者习惯等带来巨大影响,未来企业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加快家电智能技术的升级和发展,以开拓智能家电这一广阔市场。 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理解模糊目前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理解模糊,多数并不能完全识别智能家电具有的特征。据调研数据显示,有49。5%的受访者表示听过智能家电但不了解;而针对“消费者认为智能家电应具备哪些特征”这一问题,有77。8%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家 电应具备节能环保功能,而72。2%的消费者认为应有语音、手势控 制功能;66。0%的消费者认为手机远程遥控是其必备功能。可以说,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智能化特征的认知和需求,主要局限于节能环保、便携操作这两大特征上,而对于智能家电最核心的模拟人操作、自动监测环境变化等功能的认识度相对偏低。

智能家居市场消费者愿为智能家电买单我国80、90后人群庞大,并且逐渐步入适婚阶段,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巨大。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越来越认同“一分钱一分货”的理念,愿意为能满足高生活品质需求的家电产品买单,智能家电当然成为他们的首选产品。 根据调研结果来看,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关注度非常高。有49。5%的受访者表示听过智能家电但不了解,47。7%的受访者表示一直关注智能家电,只有2。8%表示没有听说过智能家电,而表示听过或一直关注智能家电的受访者则普遍为中年、高学历、中高等收入人群,他们的购买力和接纳新事物的兴趣普遍较高。 调研结果还显示,有97%的消费者认为根据目前的生活形态, 自己对智能家电有购买需求,尤其是对智能电视、冰洗、空调等大家电的关注度和需求度更高,也愿意为其买单。 智能家电市场调研消费者希望智能家电产品更人性化针对大家 电各个品类,奥维咨询分别针对不同品牌展开调研,以了解消费者对其智能产品的接受度。根据调研结果来看,消费者对三星、索尼等外资品牌的智能但是接受度最高,分别为44。6%、27。5%,而对海尔、创维、TCL、长虹等品牌的接受度位居其后,分别为21.1%、15.2%、14、2%、13.7%;而就智能空调来看,消费者对格力、美的、海尔等 国产品牌的智能空调接受度和信赖度偏高,分别为63.7%、45.6%、36.3%;而消费者对海尔品牌的智能冰洗产品的接受度非常突出,为63。1%,远高出其他品牌。

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从技术方面来看,Zigbee目前依然是无线控制协议的一哥,而随着低功耗组网蓝牙Mesh的迭代,2019年可能会引起一轮小爆发,对于Zigbee的江湖地位可能会有一定的触动。而高速网络5G的商用化,也会对智能家居的整体产品形态及控制体验将有极大的影响。 一、2019年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智能家居营销落地必须解决体验“碎片化”。 如何解决智能家居系统中功能体验的碎片化,是2019年智能家居行业是否能落地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看来,智能家居的发展仍然处于普及和市场教育初期,大多用户对智能家居的认知度还较低。而如何建立用户对于智能家居的认知成为全行业要解决的头等难题,因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功能呈现出“碎片化”,它是由多个独立功能组成,组合在一起的系统不论是讲解还是演示都很难让消费者一次性全盘吸收,一次性全面理解,就更难一次性直接购买,因而智能家居营销落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体验的“碎片化”,怎样更简单更直观的表达给消费者“全屋智能是什么”“全屋智能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体验”“为什么要购买全屋智能”等。 (二)智能家居集成商是智能家居营销落地的重要环节。 2019年的智能家居行业,既是拼产品研发实力,也是拼综合服务能力,而在营销落地和综合服务实力中,集成商是全屋智能家居行业中不容小觑的一个群体,“智能家居集成商”是最老的方阵之一,也是产业链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一直在寻找好产品、解决销售难点、克服增长瓶颈的焦点中成长。 目前“智能家居集成商”的阵营划分,包括服务金字塔顶尖客户群的集成商、通过C端零售渠道撕裂市场的集成商、跟着项目走的实力集成商、大平台羽翼

下的集成商、原有服务渠道升级的一批服务商以及更多新一批的集成商,这些人组成了传统智能家居销售、设计、安装与服务的100%过程,但是未来将会面临更多新势力的竞争。 (三)定制化需求对智能家居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智能化服务与传统定制家具服务一样,比拼的是对终端用户的生活习惯的理解,全屋定制服务商、运营商服务团队、家电服务团队等将全面杀入传统智能家居集成服务的范围。在未来的渠道合作过程中,全屋定制的企业可能成为智能家居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 二、2019年智能家居企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对于全屋智能家居厂家,在2019年物联网发展元年,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迎接挑战: 1、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智能家居简单化、傻瓜化、标准化、套餐化是智能家居是智能家居普及大众的重要策略之一,虽然功能不够完美,但操作简单,容易理解,系统容易设置,APP

大数据:关于智能家居市场的市场调查报告

大数据:关于智能家居的市场调查报告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于智能家居市场行情的调研,权威市场调查机构给出了数据报告,有9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有购买智能家电的需求。日前《中国智能家电市场及用户调查报告》,对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认知和需求展开详细剖析。他表示,随着用户对高水平智能家电的需求加大,智能家电市场必将迅猛发展,对家电渠道、消费者习惯等带来巨大影响,未来企业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加快家电智能技术的升级和发展,以开拓智能家电这一广阔市场。 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理解模糊目前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理解模糊,多数并不能完全识别智能家电具有的特征。据调研数据显示,有49.5%的受访者表示听过智能家电但不了解;而针对“消费者认为智能家电应具备哪些特征”这一问题,有77.8%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家电应具备节能环保功能,而72.2%的消费者认为应有语音、手势控制功能;66.0%的消费者认为手机远程遥控是其必备功能。可以说,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智能化特征的认知和需求,主要局限于节能环保、便携操作这两大特征上,而对于智能家电最核心的模拟人操作、自动监测环境变化等功能的认识度相对偏低。 智能家居市场消费者愿为智能家电买单我国80、90后人群庞大,并且逐渐步入适婚阶段,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巨大。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越来越认同“一分钱一分货”的理念,愿意为能满足高生活品质需求的家电产品买单,智能家电当然成为他们的首选产品。 根据调研结果来看,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关注度非常高。有49.5%的受访者表示听过智能家电但不了解,47.7%的受访者表示一直关注智能家电,只有2.8%表示没有听说过智能家电,而表示听过或一直关注智能家电的受访者则普遍为中年、高学历、中高等收入人群,他们的购买力和接纳新事物的兴趣普遍较高。 调研结果还显示,有97%的消费者认为根据目前的生活形态,自己对智能家电有购买需求,尤其是对智能电视、冰洗、空调等大家电的关注度和需求度更高,也愿意为其买单。 智能家电市场调研消费者希望智能家电产品更人性化针对大家电各个品类,奥维咨询分别针对不同品牌展开调研,以了解消费者对其智能产品的接受度。根据调研结果来看,消费者对三星、索尼等外资品牌的智能但是接受度最高,分别为44.6%、27.5%,而对海尔、创维、TCL、长虹等品牌的接受度位居其后,分别为21、1%、15.2%、14、2%、13.7%;而就智能空调来看,消费者对格力、美的、海尔等国产品牌的智能空调接受度和信赖度偏高,分别为63.7%、45.6%、36.3%;而消费者对海尔品牌的智能冰洗产品的接受度非常突出,为63.1%,远高出其他品牌。 而在价格接受度方面,消费者对各类型智能家电产品的可接受价格普遍在10K以下。消费者也希望智能家电产品能够更加人性化,以满足其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就智能家电产品的功能期待方面,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最高,为73.6%;其次是对远程控制的需求,为61.3%;而对语音或手势控制自动学习、防盗报警、远程维护、开放兼容等功能的需求分别位列其后,为43.4%、42.5%、37.3%、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