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成功的喜悦

体验成功的喜悦
体验成功的喜悦

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育者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孩子们应该是热情奋进,不怕困难,充满朝气和活力,充满自信和勇气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而班级内的调查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对未来没有信心,学习没有兴趣,更多地体验到失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情感的满足会迁移到更广泛的领域,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要充分利用期望效应

心理学中所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学生,学生也会按照期望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实现,可见充分发挥期望效应是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有力措施。

在教育过程中,我在对优等生寄予厚望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提高对中、差生的期望水平。如我班的黄鑫同学行为习惯差,课间经常打闹,上课也不专心,作业不做,也不讲卫生,是班上出名的小调皮。我就满怀诚意地找他谈话,告诉他他大有潜力可挖,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平时上课增多提问的次数,让他觉得老师很看重他,还经常和好同学一起表扬,把他划入好孩子的行列,一学期下来,他进步很大,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二、不断强化成就意识

成就意识的形成会成为不断追求成功的动力,成就意识强的学生会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成功后,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这种体验推动他们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成为成就动机的内驱力。

一方面我运用历史上有志之士的故事,(如童第周、华罗庚、周恩来……)激励队员勤奋学习,努力奋斗,争取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报效祖国。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设立适当的目标,只有适度的抱负水平,才有利于培养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我帮助每个学生设立一个近期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如纠正写字姿势、按时完成作业、课间不与同学打闹、讲究卫生,勤洗澡换衣……学生经过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还为他们偶尔安排一些失败和困难,让他们产生克服困难的需要。

以上即是通过远景性目标与近景性目标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当一个目标快要实现时,我还帮助学生设立下一个目标,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成就意识。

三、努力营造追求成功的氛围

和睦、民主、健康、上进的氛围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起人的行为动机,使人以极大的热情去完成任务,追求成功,体现自我价值感。

在班集体中,我努力营造追求成功的氛围,让学生从小树立奋发进取的雄心,强化学生奋发上进的行为表现,树立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学生为榜样,正确引导追求成功的集体舆论。

开学初,我校与市警卫连联手,用“一日军营”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在活动初,我就对学生提出追求成功的要求。学生们来到军营,耳闻指挥员简明洪亮的口令,目睹战士们快捷娴熟的动作,亲历规范有序的内务整理,感受着钢铁长城的赫赫军威,心情无比激动,都愿意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烈日下,太阳无情地灸烤着大地,浓浓的热浪席卷、包围着训练场。“嚓、嚓、嚓”,一阵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传来。响亮的口号此起彼伏。这些家里的“小皇帝”,此时在教官的指挥下,精神抖擞,步调一致,口号铿锵有力。汗水淌下来了,顾不上擦一擦;口渴了,不愿去喝一口水;累了,不愿去歇息一分钟。这次活动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竞赛、评比、奖励相结合

竞赛和评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意识,在每一次竞赛评比中尝试成功,体验快乐,觉得“我真行”“我能行”,产生更大的推动力量,精神和物质的奖励也会使他们有极大

的成就感,因此竞赛、评比、奖励相结合是培养成就动机的有效方式。

在班集体中,我经常开展各种竞赛和评比,如写作、整理书包、折纸、自制贺卡、跳绳、踢毽子、朗读、讲故事、绘画、书法、棋类……按能力高、中、低分组进行,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还给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竞赛,自我评定,使学生善于发现自己所取得的成功,提高成就动机的水平。每一次竞赛和评比,都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如老师的赞许,增加小星星等。

五、引导学生对成败进行积极归因

归因有积极、消极两大类,如果学生将其成功归因于比较可自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因素)就可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提高自信心;如果学生将失败归于不可自控和稳定的原因(如能力因素),则会使他丧失学习信心。在教育教学中,我运用强化矫正法引导帮助学生对成败进行积极的归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然后要求他们在事先预备好的归因量表中选择,对成败作出归因。作出积极归因时,给予鼓励和表现,对于消极归因的学生进行暗示和引导,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的成功吧,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这是教育的首要的金科玉律。”是啊,成功的体验能产生动力,能创造奇迹,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吧!

刘轶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