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迟网络中的路由算法(李建波,肖明军著)思维导图
数据结构——图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数据结构——图图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定义是由一个顶点集V和一个顶点间的关系集合组成的数据结构
分类
有向图
无向图
基本术语
有(无)向网弧或边带权的图
子图
完全图含有e=n(n-1)/2条边的无向图
有向完全图含有e=n(n-1)条弧的有向图
稀疏图边或弧的个数<nlogn
稠密图边或弧的个数>=nlogn
度(入度+出度)
入度以顶点v为弧尾的弧的数目
出度以顶点v为弧头的弧的数目
路径长度路径上边的数目
连通图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路径相通
图的遍历
深度优先搜索DPS
类似于先序遍历
实质对每个顶点查找其邻接点的过程
广度优先搜索BFS实质通过边或弧找邻接点的过程
图的存储结构
邻接矩阵
有向图:对称统计第i行1的个数可得顶点i的出度
无向图:不对称统计第j列1的个数可得顶点j的入度
邻接表只存储图中已有的弧或边的信息
有向图的十字链表将有向图的邻接表和逆邻接表结合起来的一种链
图的应用
最小生成树
普里姆(Prim)算法
贪心算法
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
Floyd算法
拓扑排序
关键路径。
《算力网络 云网融合2 0时代的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6
第3章 算力网络架构 与技术体系
目录
07 第4章 算力网络控制 与转发关键技术
09
第6章 算力建模与交 易关键技术
08
第5章 算力网络编排 与调度关键技术
010 第7章 其他关联技术
目录
011 第8章 算力网络主要 应用场景
013 缩略语
012
第9章 算力网络发展 展望
在计算与网络发展紧密结合、技术相互促进、产业协同合作的背景下,我国率先提出了“算力网络”的概念, 中国联通研究院作为国内算力网络研究开展较早的科研机构之一,专门组织多位专家撰写了本书。全书分为9章, 第1~2章回顾了云网融合的发展历程,算力网络提出的背景、技术内涵与业界研究进展。第3章论述了算力网络 架构与技术体系。结合该技术体系,第 4~7章分别从算力网络的控制与转发、编排与调度,算力建模与交易及其 他关联领域方面阐述了相应的关键技术。第8章对算力网络主要应用场景进行了阐述。第9章面向未来演进,从机 遇和挑战两方面对算力网络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预测。全书条理清晰,针对性强,既适于对云网融合和算力网络技 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参考书。
内容简介
序一
序二
第1章 云网融合技术发展回顾
01
1.1 云网 融合发展 的背景与 趋势
02
1.2 SDN技 术的发展 历程
03
1.3 NFV 技术的发 展历程
04
1.4 云网 业务的发 展趋势
06
本章参考 文献
05
1.5 本书 结构
第2章 算力网络与云网融合 2.0
2.1 电信网络 1
5.4 服务编排层 功能解析
5.5 服务编排技 术实现
王道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思维导图

思想
1-坚持CSMA
只要媒体空闲,站点就马上发送,避免了媒体利用率的损失
优点
假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冲突就不可避免
缺点
非坚持指的是对于监听信道忙之后就不继续监听
信道空闲
CSMA协议
如果一个主机要发送消息,那么它先监听信道
相同点
1.传输介质不同:CSMA/CD用于总线以太网【有线】,而CSMA/CA用于无线局 域网【无线】
CSMA/CD与CSMA/CA对比
2.载波检测方式不同:因传输介质不同,CSMA/CD与CSMA/CA的检测方式也不 同。CSMA/CD迪过电缆中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生碰撞时,电缆中的电 压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而CSMA/CA采用能量检测(ED)、载波检测(CS)和能量 载波混合检测三种检测信道空闲的方式
粗同轴电缆
细同轴电缆
传输介质
双绞线+集线器 逻辑上总线型 物理上星型
拓扑结构
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的发展
10BASE-T是传送基带信号的双绞线以太网,T表示采用双绞线,现10BASE-T采 用的是无屏蔽双绞线(UTP),传输速率是10Mb/s
物理上采用星型拓扑,逻辑上总线型,每段双绞线最长为100m
10BASE-T以太网
隐蔽站
无线局域网
为什么会有CSMA/CA
发送数据前,先检测信道是否空闲
空闲则发出RTS(request to send),RTS包括发射端的地址、接收端的地址、 下一份数据将持续发送的时间等信息;信道忙则等待
接收端收到RTS后,则响应CTS(clear to send)
cLOS网络及其路由算法 杨宜镇

tubhf2tubhf3tubhf4p p ppdd d 2233o o čččč223n3n 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č23čččč23ččo s23n2233s n o o onss s2222222333233333ččččn ns 222333sččs图1 CLOS网络模型图1.2 CLOS网络的设计多级交换结构之间的不同取决于各交换单元之间的互连形式, 在多级交换结构中,级数越少,交换延迟也就越小,但交换通路也相应减少,这导致碰撞阻塞的更容易产生,因此多级交换结构拓扑的确定有一个各项性能之间的折中。
各项性能包括:交换延时、交换通路数目、碰撞概率、输入级与输出级的规模、集成单元的规格(就是交换单元的输入端n 输出端m,一般把m×n 称为集成单元的规格),还有芯片的制造工艺能力限制以及具体使用的网路交换设备具体设计等诸多因素。
三级CLOS网络结构是CLOS网络最典型的一种结构,后面出现的5级、7级、9级等结构也是在3级CLO S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
比如将3级CL O S网路结构的第二级(st age2)换成一个3级的CLOS结构,就形成了5级CLOS网络结构。
1.2.1 三级CLOS网络结构Clo s网络使用非方形交换单元构,典型的CLO S网络是三级全互连对称网络,三级:stage1、stage2、stage3,对称:入线数目tubhf2tubhf3tubhf4pppp 2323223232s2s33323232322232s2s33232s2s33233n 2n 223n 2m m2s23mm 323m32s3mn 3n 3n 3图2 三级CLOS网络结构示意图从直观上看,相邻两列的交换单元为全连接是交换性能最好的一种,但全连接方式成本较为昂贵,相互连线众多,需要更多时间调度相对多的输入端口,影响了处理速度。
因此非全连接形交换有着更为经济的应用。
《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5
2.5 习题
第3章 OSPF
3.1 OSPF的 1
基本概念
3.2 LSA及特 2
殊区域
3 3.3 OSPF协
议特性
4 3.4 配置及实
现
5
3.5 习题
第4章 IS-IS
4.1 IS-IS概 1
述
4.2 IS-IS的 2
基本概念
3
4.3 协议特性
4 4.4 配置及实
现
5
4.5 习题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HCNP路由交换学习指南》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01 内容提要
03 致谢 05 第2章 RIP
目录
02 序 04 第1章 路由基础 06 第3章 OSPF
07 第4章 IS-IS
目录
08 第5章 路由重分发
09
第6章 路由策略与 PBR
010 第7章 BGP
8.2 VLAN
8.3 实现VLAN之 间的通信
8.4 MUX VLAN
8.6 企业交换网 络
8.5 VLAN聚合
8.7 习题
第9章 以太网安全
9.1 MAC地 1
址表的配置及 管理
2
9.2 接口安全
3 9.3 MAC地
址漂移与应对
4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DHCP
Snooping
5
9.5 习题
第10章 STP
0 3
6.3 FilterPolicy
0 4
6.4 IP前 缀列表
0 6
6.6 习题
0 5
6.5 PBR
网络安全思维导图(非常全面)

1. 网络安全绪论2. 扫描与防御技术3. 网络监控及防御技术4. 口令破解及防御技术5. 欺骗攻击及防御技术"∙∙t√6. 拒绝服务攻击及防御技术7. 缓冲区溢出及防御技术8. Web 攻击及防御技术<∙⅜B *n∙⅜w∙MHMInrrW ■・ ∙Q⅝*yyX∙鼻* ∙*∣⅝∙tti∙∙κx∙∙∙ι2"■以∙w∙∙∙电費•-IyMa ・•-•・■ 一 f(w∙c4∙∙ X Mft UBMH⅜J∙⅝M∙≡rτF y ∣fll∙f> ■JM •“•f ・・ NM ∣*m ∣∙∙1■■ ♦"”:ny ・•・ V∙∙MXAMisaTftII■•貝∙∙u ・9. 木马攻击及防御技术—伊冰号定*QOS⅞缶水P <修<⅜∣⅝Q 久件X■*乂■用;⅜∙>>∙∙am* M ∙∙ zu∙*Scx!teβtM0∣⅜ιι⅝∣*t⅜H∙≡m 人.An^gSSSS^SKSSRY&木弓 八"弓珠马∙<ħ与■!■>«* ∙∙∙t⅜0⅞⅛i⅜∙t⅛C⅜Λ fU 本■用可•龄⅜b¾⅝tJ ■Pt ■檜术ItlMIflBillRe^mI QMtay&••人aCwBrT▲0食UH>n ・)tn ・人貝■人∙⅜⅝"f⅝IY¾⅝ IjnMMBiR ÷i≡R*fl5-t∙!的 *:α∙m∏R*p∙<⅜%f∏jf⅜ 笑∙a⅝⅞⅝ κm∙><gα"Hgr>⅜j⅜■ ■■LJ 不町 JUWWMI 幵一⅝⅝αHUJ∙门««W«户■耐・算1»■逮逢MIS*・ M*M i S0t)*Bll*MMAMW>f∙林・宾股・弊丁10. 计算机病毒11.网络安全发展与未来。
【培训课件】网络工程师—第4章网络路由设计

〔2〕路由表的更新 设路由器1与路由器2是相邻的两个路由器,
它们在同一个自治系统内。
表4-3 路由器1的更新前的路由表
目的网络 10.0.0.0 30.0.0.0 40.0.0.0 60.0.0.0 113.0.0.0 128.0.0.0 136.0.0.0 140.0.0.0
距离 0 5 5 9 3 7 13 5
4.1.5 IP路由选择与路由会聚
IP分组的路由在使用CIDR协议后,就通过子网 的划分的相反过程来会聚。路由表的工程由“网络前 缀〞和“下一跳地址〞两项内容组成,因此,选择路 由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
图4-2即为CIDR的路由会聚图。图中,核心路 由器通过两条专线S1与S2与两台会聚路由器连接。 两台会聚路由器又分别通过Ethernet各连接了4台接 入路由器,得到了8个子网。
由器的个数,显而易见,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越少,即跳数 越小,这个路径越好。 〔3〕时延
时延即为一个分组从其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所要经历的时 间。当然,时间越短,即时延越小,也说明这个路径越好。
〔4〕负载 负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由器或是线路的通信量。
〔5〕可靠性 可靠性的衡量标准即为分组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误
2. 外部网关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在自治系统的边界是路由器其
它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时被使用。它包括以下协 议:
〔1〕边界网关协议 它提供有关相邻点可达性信息。同时也提供了 基于策略的算法,使网络管理者对路由选择有较 多的控制权。
〔2〕域间路由选择协议 它包含路由选择的策略,但它不大可能在 Internet上代替边界网关协议。
由选择信息协议。现在是Internet网中最常用的内
〔4〕端系统到中间系统 它帮助端系统寻找定位路由器,并提供一种方法使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5版)

Internet的结 构
5 6.5
Internet地址 结构
01
6.6子网和 子网掩码
02
6.7域名系 统
04
6.9 IPv6 简介
03
6.8 IPv4 的应用及其 局限性
05
小结
06
习题6
7.1
1
Internet接入
概述
2
7.2**拨号接 入Internet
3
7.3局域网接 入Internet
这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5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4
7.4 ADSL接入 技术
5 7.5 Cable
Modem接入技 术
1
7.6光纤接入 技术
2
7.7无线接入 技术
3
7.8连通测试
4
小结
5
习题7
8.2 Internet应用 于电子商务
8.1 Internet应用 于家庭
8.3 Internet应用 带来的社会问题
小结
8.4 Internet应用 的发展趋势与研究
05
4.5局域网 组网技术
4.7 VLAN 4.8 WLAN
小结 习题4
1
5.1网络互连 的基本概念
2
5.2网络互连 的类型和层次
3
5.3典型网络 互连设备
4
5.4路由协议
5
5.5路由器的 基本配置
小结
习题5
6.1
1
Internet的产
生和发展
2
6.2 Internet概述
3 6.3
Internet的主 要功能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