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SO2(g)+O2(g)2SO3(g)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

A. v(SO2)=4 mol?L﹣1?min﹣1

B. v(O2)=3 mol?L﹣1?min﹣1

C. v(SO2)=0.1 mol?L﹣1?s﹣1

D. v(O2)=0.1 mol?L﹣1?s﹣1

2.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N2+3H2?2NH3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快的是()

A. υ(H2)=0.2mol?L﹣1?s﹣1

B. υ(N2)=0.4mol?L﹣1?min﹣1

C. υ(NH3)=0.3mol?L﹣1?s﹣1

D. υ(H2)=0.6mol?L﹣1?min﹣1

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6 mol·L-1·min-1;②v(B)=0.45 mol·L-1·min-1;③v(C)=0.015 mol·L-1·min-1;④v (D)=0.45 mol·L-1·min-1。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得最快的是()。

A. ③

B. ①

C. ④

D. ②

4.在四个不同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 V(H2)=0.1 mol?L﹣1?S﹣1

B. V(N2)=0.2 mol?L﹣1?S﹣1

C. V(NH3)=0.15 mol?L﹣1?S﹣1

D. V(H2)=18 mol?L﹣1?min﹣1

5.在恒温、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

2SO 3,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 (SO2)=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

A. 等于1.6 mol

B. 等于1.2 mol

C. 小于1.2 mol

D. 大于1.6 mol

6.可逆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15mol/(L·min)

B. v(B) =0.6mol/( L·min)

C. v(C)=0.04mol/( L·s)

D. v(D)=0.01mol/ (L·s)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跟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v(A)、v (B)、v (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 (B)=3 v (A),v (C)=2 v (A),3 v (C)=2 v (B),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A. A+3B 2C

B. 2A+2B 3C

C. A+B C

D. 3A+B 2C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与硝酸反应时,其他条件一定时,硝酸越浓,反应速率越快

B. 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在2SO2+O2?2SO3反应中加入18O2,达到平衡后SO2中不可能含有18O

D. 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9.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 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 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

A. 快

B. 慢

C. 相等

D. 无法判断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υ(B)=3υ(A);3υ(C)=2υ(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11.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 C (g),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9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 molA,0.3molB和1.4 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0.9mol/L,则x的值为()

A. 只能为2

B. 只能为3

C. 只能为4

D. 可能为2

或3

12.下列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的是()

A. mol/L

B. mol/s

C. mol/L?s

D. mol/(L?min)

13.在2A+B?3C+4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 mol/(L?s)

B. v(B)=0.005 mol/(L?s)

C. v(C)=0.8 mol/(L?min)

D. v(D)=1.0 mol/(L?min)

14.2A(g)+B(g)?3C(g)+4D(g)的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A. v(A)=0.7 mol/(L.min)

B. v(B)=0.3mol/(L.min)

C. v(C)=0.9 mol/(L.min)

D. v(D)=1.1mol/(L.min)

1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下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中最大的是()

A. v(A2)=0.8mol?L﹣1?s﹣1

B. v(A2)=40mol?L﹣1?min﹣1

C. v(AB3)=1.0mol?L﹣1?s﹣1

D. v(B2)=1.2mol?L﹣1?s﹣1

16.可逆反应2SO 2 + O2 2SO3,如果SO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 ,2min后SO2的浓度为1.8mol/L,则用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1mol/(L·min)

B. 0.9mol/(L·min)

C. 0.2mol/(L·min)

D. 0.1mol/(L·min)

二、填空题

17.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s后测得N2为1.9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18.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取a mol A和b mol B置于V L的容器中,1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 mol?L﹣1,这时B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C

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若以物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应为________.

19.(1)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在5min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由6mol/L减小到2mol/L,则该反应在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H2O2可分解为H2O和O2,请提出一种可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方法________

20.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2mol/(L?min),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min)

21.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从反应开始至2min时,Z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2.对于下列反应:2SO2+O2?2SO3,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mol/L下降为2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3.将化合物A的蒸气2mol充入0.5L容器中加热分解:2A(g)=B(g)+nC(g).反应到2min 时,容器内A的浓度为2mol?L﹣1,测得这段时间内,平均速率v(C)=1mol?L﹣1?min﹣1,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值为________ ,v(B)=________

三、解答题

24.把0.6mol X气体和0.6mol 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X(g)+Y(g)=nM(g)+2W(g).2min 末,若测知以W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 ﹣1?min﹣1,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前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5:4,计算:

(1)前2min内用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2min末时X的浓度.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多少?

25.某一化学反应,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提高到原来的3倍,如果在20℃时,该反应的速率为0.2mol/(L?s),将温度升到60℃进行该反应,其反应速率应为多少?

四、综合题

26.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体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的值等于________;

(2)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7.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1)质量为17.40g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________ L(标准状况)SO2。

(2)已知:K sp[Al(OH)3]=1×10-33,K 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使其浓度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 。

(3)右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控制结晶温度范围为________ 。

(4)准确称取0.1710g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2S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用c(Fe2+)=0.0500mol?L-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3+被还原为Mn2+),消耗Fe2+溶液20.00mL。计算MnSO4?H2O样品的纯度(请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SO2(g)+O2(g)2SO3(g)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

A. v(SO2)=4 mol?L﹣1?min﹣1

B. v(O2)=3 mol?L﹣1?min﹣1

C. v(SO2)=0.1 mol?L﹣1?s﹣1

D. v(O2)=0.1 mol?L﹣1?s﹣1

【答案】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将不同物质转化为同一种物质,反应速率数值越大的该反应速率越快,

同一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A.v(O2)= v(SO2)=

×4 mol?L﹣1?min﹣1=2 mol?L﹣1?min﹣1;

B.v(O2)=3 mol?L﹣1?min﹣1;

C.v(O2)= v(SO2)= ×0.1 mol?L﹣1?s﹣1=0.05mol?L﹣1?s﹣1=3mol?L﹣1?min﹣1;

D.v(O2)=0.1 mol?L﹣1?s﹣1=6mol?L﹣1?min﹣1;

通过以上分析知,氧气反应速率最大的是D,则反应最快的是D,

故选D.

【分析】将不同物质转化为同一种物质,反应速率数值越大的该反应速率越快,据此分析解答.

2.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N2+3H2?2NH3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快的是()

A. υ(H2)=0.2mol?L﹣1?s﹣1

B. υ(N2)=0.4mol?L﹣1?min﹣1

C. υ(NH3)=0.3mol?L﹣1?s﹣1

D. υ(H2)=0.6mol?L﹣1?mi n﹣1

【答案】C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对于反应N2(g)+3H2(g)?2NH3(g),都转化为氢气的反应速率进行判断,

A.v(H2)=0.2mol/(L?s)=12mol/(L?min);

B.v(N2)=0.4mol/(L?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H2)=3v(N2)=1.2mol/(L?min);

C.v(NH3)=0.3mol(L?s)=18mol/(L?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H2)

=1.5v(NH3)=27mol/(L?min);

D.v(H2)=0.6mol/(L?min);

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C.

故选C.

【分析】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得出速率快慢即可,注意单位是否相同. 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6 mol·L-1·min-1;②v(B)=0.45 mol·L-1·min-1;③v(C)=0.015 mol·L-1·min-1;④v (D)=0.45 mol·L-1·min-1。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得最快的是()。

A. ③

B. ①

C. ④

D. ②【答案】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A)∶v (B)∶v(C)∶v(D)=3∶1∶2∶2,则转化为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 mol·L-1·min-1;②v(A)=1.35 mol·L-1·min-1;③v(A)=0.022 5 mol·L-1·min-1;④v(A)=0.675 mol·L-1·min-1,所以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进行最快的是②,D项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以不同物质表示的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的比较。

4.在四个不同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 V(H2)=0.1 mol?L﹣1?S﹣1

B. V(N2)=0.2 mol?L﹣1?S﹣1

C. V(NH3)=0.15 mol?L﹣1?S﹣1

D. V(H2)=18 mol?L﹣1?min﹣1

【答案】B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发生反应:N2+3H2?2NH3,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

A.= 0.1mol?L﹣1?s﹣1=0.033mol?L﹣1?s﹣1;

B.v(N2)=0.1mol?L﹣1?s﹣1,则=0.2mol?L﹣1?s﹣1;

C. =0.075mol?L﹣1?s﹣1;

D.v(H2)=18 mol?L﹣1?min﹣1=0.3mol?L﹣1?s﹣1,=0.1mol?L﹣1?s﹣1;

故反应速率大小为:B>D>C>A,

故选B.

【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

5.在恒温、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

2SO 3,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 (SO2)=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

A. 等于1.6 mol

B. 等于1.2 mol

C. 小于1.2 mol

D. 大于1.6 mol

【答案】C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解析】【解答】在恒温、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 2 2SO3,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 (SO2)=0.4 mol,则v (SO2)=

。因为前2min的反应速率大于后2min的反应速率,所以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SO2的变化量必定大于2

,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小于1.2 mol,C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察了浓度对速率的影响,随反应进行SO2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SO2浓度的减小变慢

6.可逆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15mol/(L·min)

B. v(B) =0.6mol/( L·min)

C. v(C)=0.04mol/( L·s)

D. v(D)=0.01mol/ (L·s)

【答案】C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分析】将四种物质的速率换算成同一种物质的速率进行比较。由化学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可得:

v(A)=0.15mol/ (L·min)可得v(D)=0.005 mol/ (L·s)、v(B) =0.6mol/ ( L·min)可得v(D)=0.0067mol/ (L·s)、v(C)=0.04mol/ ( L·s)得v(D)=0.04mol/ ( L·s),所以最快的是C。

【点评】比较速率大小将不同物质换算成同一种物质的速率进行比较,同时要注意时间的单位要一致。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跟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v(A)、v (B)、v (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 (B)=3 v (A),v (C)=2 v (A),3 v (C)=2 v (B),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A. A+3B 2C

B. 2A+2B 3C

C. A+B C

D. 3A+B 2C 【答案】A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跟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v(A)、v (B)、v (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 (B)=3 v (A),v (C)=2 v (A),3 v (C)=2 v (B),所以v (A):v (B):v (C)=1:3:2.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A+3B 2C,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速率与系数成正比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与硝酸反应时,其他条件一定时,硝酸越浓,反应速率越快

B. 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在2SO2+O2?2SO3反应中加入18O2,达到平衡后SO2中不可能含有18O

D. 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解析】【解答】A.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但铁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在铁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A错误;

B.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钠和氢离子之间的反应,再加入水,不会引起氢离子浓度的变化,金属钠的表面积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

C.反应中18O2中的18O通过化合反应存在于SO3中,SO3中的18O通过分解反应会存在于SO2中,最终SO3、SO2、O2中都含有18O,故C错误;

D.加热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铁和浓硝酸会发生钝化;

B.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来回答;

C.化学反应本质是旧键断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键,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

D.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数,可以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9.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 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 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

A. 快

B. 慢

C. 相等

D. 无法判断【答案】D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解析】【解答】v= 中,△n、△t已知,但V未知,所以无法判断甲、乙容器内的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D

【分析】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由于未给出容器的体积,则无法确定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浓度,因此无法判断反应速度的大小。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υ(B)=3υ(A);3υ(C)=2υ(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答案】B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由于v(B)=3v(A)、v(c)=2v(A)、3v(C)=2v(B),

所以v(A):v(B):v(C)=1:3:2,

所以反应为A+3B?2C,

故选B.

【分析】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可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以此解答.

11.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 C (g),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9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 molA,0.3molB和1.4 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0.9mol/L,则x的值为()

A. 只能为2

B. 只能为3

C. 只能为4

D. 可能为2

或3

【答案】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分析】正确答案:D

分两种情况【分析】

1.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则两种投料方式换算到同一边后各组分应完全相同(即恒温恒容时一般可逆反应的等效平衡换算):

2A(g) + B(g) xC(g)

起始量/mol: 2 1 0

等效于/mol:0.6 0.3 1.4

等效于/mol: 0.6+1.4×(2/x) 0.3+1.4×(1/x) 0

0.6+1.4×(2/x) =2 ,0.3+1.4×(1/x) =1,得x=2

2.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即x=3),等效平衡只需要两种投料方式换算到同一边后各组分比例相同即可(恒温恒容时分子总数不变的可逆反应的等效平衡换算)。而1.4molC换算到反应物后,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与起始量的投料比相同,故x=3成立。

12.下列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的是()

A. mol/L

B. mol/s

C. mol/L?s

D. mol/(L?min)

【答案】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解析】【解答】由化学反应速率公式v=知,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时间的单位是s或min,所以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mol/(L?min),

故选D.

【分析】根据v=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

13.在2A+B?3C+4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 mol/(L?s)

B. v(B)=0.005 mol/(L?s)

C. v(C)=0.8 mol/(L?min)

D. v(D)=1.0 mol/(L?min)

【答案】A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对应反应:2A+B?3C+4D,

A、v=v(A)=0.5 mol/(L?s)=0.25 mol/(L?s);

B、v=v(B)=0.005 mol/(L?s);

C、v=v(C)=×0.8×mol/(L?s)=0.0044 mol/(L?s);

D、v=v(D)=×1.0×mol/(L?s)=0.0042 mol/(L?s);

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故选A.

【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

14.2A(g)+B(g)?3C(g)+4D(g)的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A. v(A)=0.7 mol/(L.min)

B. v(B)=0.3mol/(L.min)

C. v(C)=0.9 mol/(L.min)

D. v(D)=1.1mol/(L.min)

【答案】A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在单位统一条件下,将不同物质转化为统一物质时,化学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该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将不同物质都转化为D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A.v(D)=2v(A)=2×0.7mol/(L.min)=1.4mol/(L.min);

B.v(D)=4v(B)=4×0.3 mol/(L.min)=1.2 mol/(L.min);

C.v(D)= v(C)= ×0.9 mol/(L.min)=1.2mol/(L.min);

D.v(D)=1.1 mol/(L.min),

通过以上分析知,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A>B=C>D,则反应速率最大的为A,

故选A.

【分析】在单位统一条件下,将不同物质转化为统一物质时,化学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该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据此分析解答.

1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下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中最大的是()

A. v(A2)=0.8mol?L﹣1?s﹣1

B. v(A2)=40mol?L﹣1?min﹣1

C. v(AB3)=1.0mol?L﹣1?s﹣1

D. v(B2)=1.2mol?L﹣1?s﹣1

【答案】A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对于A2(g)+3B2(g)?2AB3(g),

A.=0.8mol?L﹣1?s﹣1;

B.v(A2)=40mol?L﹣1?min﹣1=mol?L﹣1?s﹣1,=0.67﹣1?s﹣1;

C.=0.5mol?L﹣1?s﹣1;

D.=0.4mol?L﹣1?s﹣1,

故选A.

【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

16.可逆反应2SO 2 + O2 2SO3,如果SO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 ,2min后SO2的浓度为1.8mol/L,则用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1mol/(L·min)

B. 0.9mol/(L·min)

C. 0.2mol/(L·min)

D. 0.1mol/(L·min) 【答案】D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解析】【分析】正确答案:D

V(SO2)=( 2 mol/L-1.8mol/L)/ 2min=0.1mol/(L·min)。

二、填空题

17.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s后测得N2为1.9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答案】0.05mol/(L.s)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3s后测得N2为1.9mol,△n=2mol﹣1.9mol=0.1mol,

以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ol/(L.s),

由N2+3H22NH3、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

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ol/(L.s)×3=0.05mol/(L.s),

故答案为:0.05mol/(L.s).

【分析】3s后测得N2为1.9mol,△n=2mol﹣1.9mol=0.1mol,结合v=及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来解答.

18.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取a mol A和b mol B置于V L的容器中,

1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 mol?L﹣1,这时B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C

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若以物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

应为________.

【答案】(﹣);;(﹣x)mol?L﹣1?min﹣1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解析】【解答】解:开始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1分钟后,测得容器内

A的浓度为x mol?L﹣1,反应了(﹣x)mol?L﹣1,

aA(g)+ bB(g)?cC(g)+ d

0初始时(mol?L﹣

1)

反应(mol?L﹣1)

﹣x

1分钟后(mol?L﹣1)x

1分钟后,B的浓度为(﹣)mol/L,C的浓度为mol/L,

A的化学反应速率v= = =(﹣x)mol?L﹣1?min﹣1

故答案为:﹣;;(﹣x)mol?L﹣1?min﹣1;

【分析】根据三段法列式计算;根据v= =计算A的化学反应速率;

19.(1)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在5min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由6mol/L减小到2mol/L,则

该反应在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H2O2可分解为H2O和O2,请提出一种可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方法________

【答案】0.8mol?L﹣1?min﹣1;升高温度或加催化剂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解析】【解答】(1)5min内,△c=6mol/L﹣2mol/L=4mol/L,v===0.8mol?L﹣1?min

﹣1,

故答案为:0.8mol?L﹣1?min﹣1;

(2)升高温度、加催化剂(MnO2)均可以加快H2O2分解为H2O和O2的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或加催化剂.

【分析】(1)带入v=计算;

(2)升高温度、加催化剂均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0.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2mol/(L?min),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min)

【答案】0.6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B)=3v(A)=0.2mol/(L?min)×3=0.6mol/(L?min),故答案为:0.6.

【分析】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根据A、B之间的关系式计算B化学反应速率.

21.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从反应开始至2min时,Z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答案】3Y+Z?2X;0.025mol?L﹣1?min﹣1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解析】【解答】2 min内X、Y、Z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c(X)==0.1 mol?L﹣1,

△c(Y)==0.15 mol?L﹣1,△c(Z)==0.05 mol?L﹣1.根据△c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确定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1.根据图象可以确定X是生成物,Y、Z是反应物,即可以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Y+Z?2X.

从反应开始至2 min时,Z的反应速率为v(Z)===0.025 mol?L﹣1?min﹣1.故答案为:3Y+Z?2X;0.025 mol?L﹣1?min﹣1.

【分析】由图中找出2 min内X、Y、Z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量,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确定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写出化学方程式,Z的反应速

率v(Z)=计算.

22.对于下列反应:2SO2+O2?2SO3,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mol/L下降为2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答案】2mol?L﹣1?min﹣1;1mol?L﹣1?min﹣1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v(SO2)= =2 mol?L﹣1?min﹣1;v(O2):v(SO2)=1:

2,v(O2)= v(SO2)= =1mol?L﹣1?min﹣1,故答案为:2mol?L﹣1?min ﹣1;1mol?L﹣1?min﹣1.

【分析】根据和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得出正确结论.23.将化合物A的蒸气2mol充入0.5L容器中加热分解:2A(g)=B(g)+nC(g).反应到2min 时,容器内A的浓度为2mol?L﹣1,测得这段时间内,平均速率v(C)=1mol?L﹣1?min﹣1,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值为________ ,v(B)=________

【答案】2;0.5mol?L﹣1?min﹣1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0.5L容器内,反应到2min时,容器内A的浓度为2mol?L﹣1,则v(A)==1mol?L﹣1?min﹣1,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2:n=1mol?L﹣1?min

﹣1:1mol?L﹣1?min﹣1,则n=2,v(B)=v(A)=0.5mol?L﹣1?min﹣1,

故答案为:2;0.5mol?L﹣1?min﹣1.

【分析】根据v=计算v(A),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n、v(B).三、解答题

24.把0.6mol X气体和0.6mol 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X(g)+Y(g)=nM(g)+2W(g).2min 末,若测知以W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 ﹣1?min﹣1,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前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5:4,计算:

(1)前2min内用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2min末时X的浓度.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多少?

【答案】解:(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Y)=v(W)=×0.05mol?L﹣1?min﹣1=0.025mol?L﹣1?min﹣1.

故答案为:0.025mol?L﹣1?min﹣1.

(2)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X)=v(W)=0.05mol?L﹣1?min﹣1,

2mim内X的浓度变化为△c(X)=V(X)?△t=0.05mol?L﹣1?min﹣1×2min=0.1mol?L﹣1,

2min末时X的浓度c(X)=﹣0.1mol?L﹣1=0.2mol?L﹣1.

故答案为:0.2mol?L﹣1.

(3)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2min末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6mol+0.6mol)

×=1.5mol,

2min末时容器内X的物质的量为2L×0.2mol?L﹣1=0.4mol,

2X(g)+Y(g)=nM(g)+2W(g)物质的量增加

2mol (2+n)﹣3=n﹣1

(0.6﹣0.4)mol (1.5﹣1.2)mol

即:=,解得:n=4,

故答案为:n=4.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利用v(W)求算V(Y);

(2)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求出V(X),再利用v=计算出△c(X),初始浓度﹣变化浓度=2min末的浓度;

(3)求出2min 末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再通过方程式利用物质的量差量计算.

25.某一化学反应,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提高到原来的3倍,如果在20℃时,该反应的速率为0.2mol/(L?s),将温度升到60℃进行该反应,其反应速率应为多少?

【答案】解:由20℃升温到60℃,增加了4个10℃,因此60℃时的反应速率应为20℃时反应速率的34倍,则60℃时的反应速率为0.2mol/(L?s)×34=16.2mol/(L?s);

答:反应速率为16.2mol/(L?s)。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解析】【解答】解:由20℃升温到60℃,增加了4个10℃,因此60℃时的反应速率应为20℃时反应速率的34倍,则60℃时的反应速率为0.2mol/(L?s)×34=16.2mol/(L?s);

答:反应速率为16.2mol/(L?s)。

【分析】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3倍,以此计算反应速率.

四、综合题

26.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体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的值等于________;

(2)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答案】(1)2

(2)60%

(3)0.2mol/(L?min)。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1)平衡时C的浓度为0.4mol/L,则n(C)=0.4mol/L×2L=0.8mol,根据物质发生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C):△n(D)=1:1=0.8mol:0.8mol=x:2,解得x=2;(2)平衡时n(D)=0.8mol,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n(A):n(D)=3:2,所以△n(A)=3/2n(D)=3/2×0.8mol=1.2mol,故A的转化率为(1.2mol÷2mol)×100%=60%;(3)v(D)=△c(D)÷△t=(0.8mol÷2L)÷2min=0.2mol/(L?min)。【分析】(1)对于不同物质来说,

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化学计量系数之比

(2)根据C的物质的量可算出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从而算出A的转化率

(3)对于不同物质来说,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系数之比

27.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金属元素Fe、Al、Mg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1)质量为17.40g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________ L(标准状况)SO2。

(2)已知:K sp[Al(OH)3]=1×10-33,K sp[Fe(OH)3]=3×10-39,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MnSO4溶液中的Fe3+、Al3+(使其浓度小于1×10-6mol·L-1),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 。

(3)右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控制结晶温度范围为________ 。

(4)准确称取0.1710gMnSO4?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H2SO4和NH4NO3溶液,加热使Mn2+全部氧化成Mn3+,用c(Fe2+)=0.0500mol?L-1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3+被还原为Mn2+),消耗Fe2+溶液20.00mL。计算MnSO4?H2O样品的纯度(请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8

(2)5. 0

(3)高于600C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n(Mn3+)x1=n(Fe2

+)x1=20.00x10-3x0.0500mol=1.00x10-3mol,根据Mn元素守恒,

m(MnSO4·H2O)=1.00x10-3x169g=0.169g,纯度是:0.169/0.1710x100%=98.8%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1)根据反应方程式,n(SO2)=n(MnO2)=17.4/87mol=0.2mol,合0.2x22.4L=4.48L

(2)制备MnSO4,再根据信息,pH小于7.1,氢氧化铝完全变成沉淀时的

pH:K sp[Al(OH)3]=1×10-33=c(Al3+)xc3(OH-) , c(Al3+)=1×10-6mol·L-1,得出c(OH-)=1×10-9mol·L-

1 ,c(H-)=K W/c(OH-)=10-5,pH=5 ,同理计算出Fe(OH)3完全变成沉淀时,pH约为3.5,故范围是:5.0

(3)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根据图上信息,高于60℃以后MnSO4·H2O的溶解度减小,而MgSO4·6H2O的溶解度增大,因此控制结晶温度范围是高于

60℃,这样可以得到纯净的MnSO4·H2O;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n(Mn3+)x1=n(Fe2

+)x1=20.00x10-3x0.0500mol=1.00x10-3mol,根据Mn元素守恒,

m(MnSO4·H2O)=1.00x10-3x169g=0.169g,纯度是:0.169/0.1710x100%=98.8%

【分析】本题设计化学反应的计算、溶度积的计算、物质的除杂、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数目守恒,第一题的计算中主要运用化学反应方程中式,进行计算,第二题中虽然考查pH 的范围,实际上设计了除杂和溶度积的计算,注意题干中所给的信息,1×10-6mol·L-1,第三题根据图像看,如何除杂,第四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目守恒的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看图能力,解决知识的运用能力。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公开课)复习过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儋州市第二中学陈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绪言中介绍的碰撞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进一步理解又为后续化学平衡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节课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理论来解释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在利用碰撞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板块1——创设情境,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引入】以下图片展示的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反应,大家比较一下它们的快慢程度。 【ppt演示】烟花燃放、爆炸、铁生锈、溶洞的形成图片 【分析】爆炸和烟花燃放的反应速率非常快,都是瞬间完成的;铁生锈的反应速率相对慢一些,需要数年才能完成;溶洞的形成反应速率最慢,需 要上万年或者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由此可知,不同的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是有差别的,即其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

专题8.1 化学反应速率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百强校·2016届哈尔滨6中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数增加了 C.分子间所有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影响速率的因素判断 2.【2017届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 ①20mL溶液中含A、B各0.01mol ②50mL溶液中含A、B各0.05mol ③0.1mol?L-1的A、B溶液各10mL ④0.5mol?L-1的A、B溶液各50mL 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3.【2017届湖北省恩施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实现的是() ①改变气体物质的浓度②改变气体的压强 ③加入催化剂④改变气体的温度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中,只有温度和催化剂才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实现的。浓度和压强改变的是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个数,而不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4.【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 度、催化剂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改变压强不一定能改变有气体参与反应的速率 B.增大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大浓度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 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压强改变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 B.增大浓度,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故B选;C.温度升高,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D.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则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故选B。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完整word版)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练习 一、选择题(16*3=48)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 的量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 /(L·s )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2.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 2( ) A .全部 B .①② C .② D .②③ 3.已知:4 NH 3 + 5 O 2 = 4 NO + 6 H 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 )、v (H 2O )(mol/(L?s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 .()3NH V 5 4= v (O 2) B .65 v (O 2)= v (H 2O ) C . 32v (NH 3)= v (H 2O ) D .5 4 v (O 2)= v (NO ) 4.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 2C(g),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 );③2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2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0C ,将10ml 0.1mol/l Na 2S 2O 3溶液和10ml 0.1mol/l 的H 2SO 4溶液混合,2分钟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0C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0C 时,同样的反应要看到明显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 A .15秒 B .20秒 C .40秒 D .48秒 6.在一定条件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一定量的O 2 ,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进行到4min 时,测得n(SO 2)=0.4mol ,若反应进行到2min 时,容 器中n(SO 2)为( )。 A .1.6mol B .1.2mol C .大于1.6mol D .小于1.2mol 7.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 2+O 2 == 2NO ,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假 定改变下列条件时温度不变)( ) A .缩小体积使压力增大 B .体积不变充入N 2使压强增大 C .体积不变充入He 气使压强增大 D .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8.将等物质的量的X 2和Y 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mX 2(g)+nY 2(g) === pZ(g),在某一时刻,测得容器中C (X 2)=0.9mol·L -1 ,C (Y 2)=0.1mol·L -1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6.1 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 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在高一第二学期第六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的第一节——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第二课时)。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与进程的入门性知识。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经验在学科内的延伸,定性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知识要点。因而,从学生认知和知识构建的角度来说,这个课题的内容不容易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认知冲突。所以本课时的设计尝试着想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自主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近距离地做一次科学探究方法上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能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初步知道怎样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定性观察、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3)亲历探究实验的实施过程,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增强实验现象观察和描述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能得出正确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素养。 (2)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养成尊重事实、按化学规律办事的求实态度,树立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控制变量法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2、实验方案设计(如何体现控制变量法)。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1、概念: 2、计算公式: 3、单位: 4、注意点: (1)固体或纯液体(不是溶液)的浓度可视为不变的常数,故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其速率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2)化学反应速率均用正值表示。 (3)所研究的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典例1】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③用物质 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④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典例2】反应A(气)+3B(气) 2C(气)+2D(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 A.V A=0.15mol·L-1·min-1B.V B=0.6mol·L-1·min-1 C.V C=0.4mol·L-1·min-1D.V D=0.01mol·L-1·s-1 要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决定因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影响因素:当其它条件不变时 (1)浓度的影响:(2)压强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4)催化剂: (5)此外: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探讨]压强对气体反应体系的影响 例如:N2 + 3H2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 容器若为恒定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化学反应速率_____(加快、不变、减慢),原因是_________ 2. 容器若为恒压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反应速率(加快,不变,减慢)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典例3】(2009广东卷)2SO 2(g)+O2(g)V2O5 △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 答案解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1《化学反应速率》课时练 双基练习 1.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mol/(L·min)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 mol/(L·min) 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解析:选项A,A为固体,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错误。选项B,用B、C、D表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B、C、D的系数之比,正确。选项C,v(B)=错误!= mol/(L·min),正确。选项D,在这2 min内,无论用B还是用C表示,二者的变化量都是逐渐减小的,则反应速率的值也都是逐渐减小的,正确。 答案:A 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 mol/L,c(Y2)= mol/L,c(Z)= 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为() A.X2+2Y22XY2 B.2X2+Y2X2Y C.3X2+Y2===2X3Y D.X2+3Y22XY2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首先求出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分别为 mol/L、 mol/L、 mol/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即可得系数之比为 3∶1∶2。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 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取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的绝对值,所以都为正值。 答案:B 4.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5 s内从 mol/L变成 mol/L,在这15 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mol/(L·s)B. mol/L C. mol/(L·s) D. mol/L 解析:直接根据速率公式计算; 错误!= mol/(L·s)。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 ,单位:。 注意: (1)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上可能是的(填“相等”或“不等”),但各反应速率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2)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等于之比;(3)固体、纯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常用“三段式”方法。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如Na、Mg、Al与水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 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可从分子碰撞理论解释(充分接触和有效碰撞): (1)浓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看作常数,故其反应速率与其用量无关。 (2)温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3)压强: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①压强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②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4)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其它条件相同时,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5)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大部分加快反应速率。 (6)其他外因:光波、电磁波、放射线、超声波和溶剂等。 6.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 + 2HCl →2NaCl + S↓+SO2↑+H2O, Na2S2O3,还原剂是Na2S2O3,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是S。 例1.(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计算与大小的比较) 1.对于反应A2(g)+3B2(g)2AB3(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A.v(A2)=0.6 mol/(L·s) B.v(B2)=2.7 mol/(L·min) C.v(AB3)=12 mol/(L·min) D.v(A2)=6 mol/(L·min) 例2.(“三段式”法计算反应速率、转化率等) 2.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a Q(g),2 min 后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1 C.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v(Y)=0.3 mol·(L·min)-1 1

2017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2014高考必备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纲解读】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方式 t A c v A ??= ) (,式中Δc(A)表示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单位为mol/L ,Δt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min (分)、h (时)。v(A)表示物质A 的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是mol/(L ·s)或mol/(L ·min)或mol/(L ·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如:对于化学反应:a A(g) + b B(b) = c C(g) + d D(g),则存在v(A):v(B):v(C):v(D) = a :b :c :d 。 注意:⑴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 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种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⑶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和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⑷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速率的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反应,所以为相同的速率。所以比较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还要说明是用那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5)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①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②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 +b B===c C +d D ,比较v (A)a 与v (B)b ,若 v (A)a > v (B) b ,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主要因素为内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的不同。

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材分析 一、单元与课标关系 1.课标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对本单元的内容分析(明线+暗线)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线是由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构成的。 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内容: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化学反应的限度主要内容:认识可逆反应,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通过反应速率判断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初步了解什么是化学平衡。 从课标来看,要学习的内容是相对宏观的。根据对化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教学在知识技能的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理解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认识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在实验当中的观察,归纳总结这两块内容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点是感受控制反应条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材单元知识分层建构及衔接 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涉及初中,高中必修,选修三个学习阶段的内容: 初中:反应的快慢(冷热),反应条件(燃烧是否完全),量的多少会 对生成物产生一些影响等基础的化学反应。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限度(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的初步了解。 高中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学习阶段是呈现螺旋上升的组织特点,三个阶段都是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制定的,所以本单元的知识处于中间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在本书中是学科知识的关键,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材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在学生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并且对化学反应有了快与慢的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对于化学反应快慢的探究,告诉学生可以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试题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 素试题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提高)【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海南高考)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K2SO4B.CH3COONaC.CuSO4D.Na2CO3 2.将镁带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内的盐酸里,反应速率用产生氢气的速率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带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盐酸的体积、⑤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是() A.①④B.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 3.(2015福建高考)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6.00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4.100mL6mol·L-1的硫酸跟过量锌粒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慢反应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B.水C.碳酸氢钠溶液D.氨水 5.将盐酸滴到Na2CO3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A.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大一倍B.盐酸浓度增加一倍,用量减至原来的1 2 C.增大Na2CO3粉末的量D.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6.设C+CO22CO(此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1; N2+3H22NH3(此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都增大B.都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7.在N2+3H22NH3反应中,使用催化剂的理由是() A.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没有催化剂该反应不能发生C.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抑制逆反应的发生 8.在气体反应中,改变条件: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去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A.①⑤B.①③C.②⑤D.③⑤ 9.在A==B+C的反应中,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4倍。现将反应体系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为() A.8B.12C.24D.64

高一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解析版)

高一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1.可逆反应:3A(g)+ 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 (A) =0.6 mol·L-1·min-1B.v (B) =0.3 mol·L-1·min-1 C.v (C) =0.5 mol·L-1·min-1D.v (D) =0.2 mol·L-1·min-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详解】 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 A.0.6 3 =0.2;B. 0.3 1 =0.3;C. 0.5 2 =0.25;D. 0.2 2 =0.1;显然B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把握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注意比值法应用及速率单位统一。 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正、逆反应不再进行B.反应物的浓度为零 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所以反应物的浓度不为0,错误;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时,正逆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是平衡状态,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正确。 3.已知某反应aA(g)+bB(g)c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高考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提高)

高考总复习化学反应速率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重点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考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要点诠释: (1).表达式为:υ = ?c/?t。 式中:v—化学反应速率,单位mol/(L?min)、mol/(L?s)、mol/(L?h) Δc—浓度变化,单位mol/L Δt—时间,单位s、min、h (2).意义: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3).不用纯固体、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4).化学反应速率为某时间段内的平均速率,不指某时刻的瞬时速率。 (5).化学反应速率须标明物质:同一反应,同样快慢。不同物质浓度变化可能不同,速率数值也就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2.化学反应速率与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气体或溶液)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化学反应mA(g) + nB(g) = pC(g) + qD(g) v (A)∶v(B) ∶v(C) ∶v(D) = m∶n∶p∶q。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格式: 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可按以下格式(“三段式”)求解: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3)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mA + nB pC 起始浓度(mol·L―1) a b c 转化浓度(mol·L―1)x nx m px m 某时刻浓度(mol / L)a-x nx b m - px c m + 4.比较反应的快慢的方法: 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不能只看数值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1)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表示,再比较数值大小。 (2)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如aA+bB cC,即比较 (A) v a 与 (B) v b ,若 (A)(B) v v a b >,则用A表示时的反应速率比用B表示时大。 要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内因:反应物自身的结构和性质,内因对反应速率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如金属与水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专题练习题 带答案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 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 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 学反应的速率 2.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下列哪个因素() A. 催化剂 B. 温度 C. 压强 D. 物质的性质 3.通过下列有关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得出的相关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 是() A.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将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锌粉反应快 B. 将质量相同、形状大小一样的铝条分别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浓硫酸产生氢气 快 C.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 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D. 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可减慢反应速率 4.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 S↓+H2O下列四种情况中最早出现浑浊的是() A. 1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 5 mL B. 2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 5 mL C. 1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5 mL,加水10mL D. 20℃时0.2mol/L Na2S2O3和0.1mol/LH2SO4各5 mL,加水10 mL 5.铁粉与足量1mol/L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加入() ①2mol/L的硝酸溶液②少量CuSO4(s)③少量铜粉④少量 CH3COONa(s)⑤对溶液加热⑥向反应液中通入HCl气体⑦加入过量铁粉⑧将铁粉改为铁片.

(完整版)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 表达式:v =Δc Δt ;v 表示平均速率,常用的单位是mol/(L·min)或mol/(L·s)。 3.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 (1)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它们表示的意义却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作标准。 (2)由于在反应中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无论选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值均为正值。 (4)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例1: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 (2)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 ) (3)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 )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 (5)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 答案:(1)× (2)× (3)× (4)√ (5)× 即时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越大,则该物质反应就越快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稿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为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为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经过前一段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必修二中初步学习了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对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决定着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以致用,根据上述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根据:其他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均可归结为活化分子的浓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用碰撞理论解释解释影响因素 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 三、教学过程 1、引入: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阅读课本的第一段内容 2、我们能通过计算出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呢?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我们人类能否控制这个因素?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 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稳 〔2018天津卷〕6.以下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 -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 的平稳常数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1 KM n O 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1 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Mn 2+) 随时刻的变化 D .图④中a 、b 曲线分不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C H 3C 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析: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 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专门大,故A 错;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 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 错;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图像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 错。 答案:B 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有关图像咨询题,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图像,反应速率图像和能量变化图像。 〔2018重庆卷〕10.()()()22COCl g CO g +Cl g ;0.H ??→?←??> 当反应达到平稳时,以下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 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10. 答案B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上一节内容的延续,在第一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和测定问题,本节教材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限度的影响。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等,积累了一些化学反应及方程式,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不是在知识的深度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是本节课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外因。 2.过程与方法:能够设计简单实验方法测定并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体会由定性到定量,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实验的过程强化控制变量这一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 【教学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思想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展示,微课设计,学生分组探究相结合的多功能式教学,体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图文稿

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 表达式:v=Δc Δt ;v表示平均速率,常用的单位是mol/(L·min)或 mol/(L·s)。 3.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 (1)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它们表示的意义却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作标准。 (2)由于在反应中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无论选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值均为正值。 (4)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例1: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 浓度的增加。( ) (2)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

(3)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 )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 (5)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答案:(1)×(2)×(3)×(4)√(5)× 即时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越大,则该物质反应就越快 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s)”和“mol/(L·min)” 2. 用纯净的CaCO 3与1 mol·L-1 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 。关于此反 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aCO 3 质量的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B.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H 2 的量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C.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溶液中Ca2+浓度的增加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D.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aCO 3 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3.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 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高考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复习及典型题

一、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________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 =__________,单位为mol ·L -1·min -1或mol ·L -1·s -1。 3.规律 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________,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之比。 归纳:(1)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定值,因此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2)计算反应速率时,若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不要忘记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 (3)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①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②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 +b B===c C +d D ,比较 v (A)a 与v (B)b ,若v (A) a >v (B) b ,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 巩固练习 1.反应2SO 2(g)+O 2(g)催化剂 △2SO 3(g)经一段时间后,SO 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 ·L -1 ,在这段时间内用O 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 ·L -1 ·s -1 ,则这段时间为__________。 2.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 .v (A)=0.5 mol ·L -1·min -1 B .v (B)=1.2 mol ·L -1·s -1 C .v (D)=0.4 mol ·L -1 ·min -1 D .v (C)=0.1 mol ·L -1 ·s -1 3.已知反应4NH 3+5O 2 4NO +6H 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v (H 2O)表示,则下列正确的关系是 ( ) A.4 5v (NH 3)=v (O 2) B.56v (O 2)=v (H 2O) C.2 3 v (NH 3)=v (H 2O) D.4 5 v (O 2)=v (NO) 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__________。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