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建筑中蕴含的建筑文化

上海现代建筑中蕴含的建筑文化
上海现代建筑中蕴含的建筑文化

上海现代建筑蕴含的建筑文化

10金融学1班黄少恒 2010121128

在一个文化系统里面,建筑无疑是最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建筑本身的规模、形体、工程艺术是民族文化兴衰的一面镜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将最准确地反应这个国家、民族物质精神继往开来的面貌.建筑不仅是能够使用的房子,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能表达一定的精神含义的房子。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关系的一种艺术。

建筑界的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曾经感慨地说“城里到处是房子,但是缺少建筑”。意思是艺术性的房子是在是太少了。建筑文化应当多样性发展,这样世界才是丰富的,不然太单调了、太寂寞了!

文化的素养,决定了人的气质;文化的积淀,是建筑的灵魂!雷东升先生指出:“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筑环境的反映。而此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吴浩洋先生表示:“通过建筑这一特定的载体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即称为建筑文化。由于建筑实体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社会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合的产物,因此,建筑便具有综合体现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种文化属性”。这两则定义比较科学,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我认为,建筑文化,最基本的层面应该是它的本体文化,即它的使用功能的体现;其次是附着在建筑之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即地域的或民族的传统文化;第三是使用过程中人民赋予建筑物的一种精神,即建筑的“外缘”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社会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合的产物”,都具有“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种文化属性”。

在到处都是高高的树起钢筋水泥铸就的摩天大楼的现代城市里,也不失有很多现代建筑体现了文化的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下面就以上海现代建筑体现的文化内涵为例.“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上海海派文化的内涵。上海大剧院的建筑风格新颖别致,融汇了东西方的文化韵味,是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晶.

上海大剧院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占地面积约为2.1公顷,建筑风格独特,造型优美。总建筑面积为62803平方米,总高度为40米,分地下2层,地面6层,顶部2层,共计10层。大剧院的设计沿用了中国九宫格式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将以玻璃和大理石组成,从上至下晶莹透亮,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白色弧形拱顶和具有光感的玻璃幕墙有机结合,在灯光的烘托下,宛如一个水晶般的宫殿。整个建筑的构思为"天地之间",被设计师定位为"开放的宫殿":大剧院透过一座水、土相溶的坚实台基,奠定在中国的土地上,它置身于上海政治、文化中心;向蓝天展开其屋顶,象征中华民族的聚宝盆,承接着来自宇宙、人类的恩泽与智慧,象征着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热情追求,也象征着上海有有始以来就与天地相通的博大胸怀。

上海大剧院大剧院的外观由透明的水平墙面,有韵律的垂直线条,有乐感的弯曲面屋顶来体现,以水、玻璃、光线,通过透明、流畅的线条,朴实有力的造型,多功能形体和技术空间的组合来突出都市理想,贯彻其设计构思。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该馆的设计者邢同和先生对“天圆地方”的阐释是:“上海博物馆的‘天圆地方’寓意,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升华之力。‘天圆地方’组合,创造了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和谐交融的新颖造型,带来了特有的空间轮廓,给人以回眸历史、追寻文化的联想,引发人们对形象与技术碰撞后产生的建筑文化魅力的关注、憧憬。”

上海科技馆把功能和寓意互相衬托,融二为一.它由地下一层、地面四层,附带一个办公群楼组成。整个建筑显螺旋型上升形态,表现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的中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巨大玻璃球体,镶嵌在一潭清水之间,它寓意着生命的诞生。

上海科技馆的建筑主体覆盖在一片由西向东,缓缓上升的巨型翼状屋顶之下,象征性地表现出历史演进的一个片断,并借此引发与科技馆主题相关的推进、发展、腾飞等一系列开放性的联想。盘旋上升的巨型屋面采用浅灰色金属板覆盖,以强化巨翼起飞的动感和力度。位于上海科技馆中央的卵型大厅,全部由空间网架和通透的大玻璃构成,造成一个巨型的、门洞式的通透空间,天光云影等自然元素直接引入,使大厅及其周围的空间增添了自然活力与趣味。而建筑夜间的人工照明,将使科技馆尽显卵型大厅壳体的晶莹剔透。科技馆的平面布局也十分独特。建筑北面围合着下沉式广场,并直接面向市政中心广场,与城市空间紧密相连,大面积的建筑玻璃幕墙使建筑内部的活动成为城市活动的一部分。

世界上著名建筑物金茂大厦更是建筑现代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体现.它的大厅采用圆拱式的门框,给人高大宽敞明亮的感觉;墙面选用地中海有孔大理石,能起到良好隔音效果;地面大理石光而不亮,平而不滑。前厅内的八幅铜雕壁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它通过汉字,从甲骨文、钟鼎文,一直到篆、隶、楷、草的演变,反映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通往宴会厅的走廊,更是一条艺术长廊,体现出一种高雅的品位和豪华的气派。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也充分体现了国家文化和国人的文化素养.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中国馆以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以和谐为核心,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详和的国家形象.

上海发展过程中洋设计大量涌人,带来了新的技术,而在文化上则更多地受到本土的影响.上海建筑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中造就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的世界建筑博览会.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在广纳国际多元文明艺术精华的同时,必须责无旁贷地传承光大本土的、传统的、经典的文化艺术。社会的现代化不能离开文化的根和本。在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资源,包括艺术方面的元素、符号、语汇、肌理、文脉、概念、理念、思想、精神和意象,这些资源举世无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足以显示其深邃的艺术魅力。信息时代的设计师需要文化素养、充满智慧的头脑和超绝的表现技巧,在运用钢筋、水泥的同时,将自己对建筑的思考和理解融合进具体的建筑中,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蕴含其中,从而谱写出高品质的建筑乐章。

上海市近代建筑风格

现代文化,无论是其物质的、制式的或是精神的方面,都必须要有传统作为根基,才能深沉,才能有底蕴,才能生生不息。反过来,传统也要有现代的意识,才能从现代文化和技术中汲取精华,以获得新的生命并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特殊的政治、宗教、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际遇,西方文化的输入和上海本地以及中国的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之间的并存、冲撞、排斥、认同、适应、移植、追求与转化,使上海糅和了古今中外文化的精粹,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策源地。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自1843年11月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成为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早在上海解体,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并且又发展成为一种折衷混合的社会,上海变成一座独特的城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上海在近代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正如一位中国文人在1911年所形容的人谓上海、北京为新旧两大鸿炉,入其中者,莫不被其熔化,斯诚精确之语。北京勿论矣,请言上海。自甲午后,有志之士咸集于上海一隅,披肝沥胆,慷慨激昂,一有举动,辄影响于全国,而政府亦为之震惊。故一切新事业亦莫不起点于上海,推行于内地。斯时之上海,为全国之所企望,直负有新中国模型之资格".上海的近代建筑也具有十分独特的一面,外国的建筑师和外国培养的中国建筑师试图按照西方的城市模式和建筑风格来塑造上海,试图以欧美的生活方式取代传统的生活方式,使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同化。新建筑类型的出现和新建筑材料、新技术的运用给予上海近代建筑以极大的影响,于是,上海的近代建筑表现出以西方建筑文化或仿西方建筑文化为主体的发展,上海的近代建筑渗透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由于缺乏西方建筑文化的历史背景,这种影响又表现出很大的变形。即使是在上海的西方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也成为西方建筑的变异。在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往往把这种变异称之为折衷主义。实质上,这种折衷主义是一种对西方建筑的模仿。同时,由于业主和建筑师的鉴赏力、设计能力、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差别,必然会产生这种变异。另一方面,上海的近代建筑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其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必然也会出现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出现这种折衷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应当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上海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又使这种建筑文化融汇成一种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文化,不仅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有着早在西方文化进入上海以前就十分强烈的传统文化和地缘文化的影响。所以,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在许多情况下,上海的近代建筑又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把舶来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因此,上海的近代建筑也构成了自己的特色。上海现存的地面建筑文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陀罗尼经幢(859)和泖塔(874-879)、宋代的兴圣教寺塔(1068-1094)、元代的清真寺(1341-1368)和明代的豫园(1559始建)等,在开埠以前,大体上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衷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派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诸如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汇丰银行(1921-1923,今浦东发展银行总部)、大理石大厦(1924,今上海市少年宫)、麦加利银行(1922-1923,今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大楼)、法国体育总会(1924-1926,今花园饭店一部分)等;哥特复兴建筑有中国通商银行大楼(1893以前);中国古典复兴的代表作如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大楼(1933,今上海体育学院办公楼)、中国银行大楼(1937)等,以及一些具有中国传统装饰的商业建

现代商业建筑设计探讨 高贺

现代商业建筑设计探讨高贺 发表时间:2019-09-09T15:31:07.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高贺 [导读]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与商业的升级进步,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也得到了带动,而这就为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与商业的升级进步,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也得到了带动,而这就为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可以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商业布局的合理性,对城市发展有进步的意义。而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要根据相应的运营招商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这一点,今后的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会得到更好地保障。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策略 引言 商业综合体具有一定的优点,且对经济和生活娱乐等活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商业综合体可以发挥多种功能,不同的层次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对于不同的地域内有着积极影响。城市中的餐饮、商业、办公等活动可以在商业综合体的作用下和谐、高效的运转,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商业建筑设计的特点 1.1商业与娱乐相融合 商业建筑和传统单一的商业广场有所区别,在商业活力上很活跃,在进行设计时更倾向于将传统餐饮部门放在娱乐性场所诸如电影院游戏机厅等场所附近,让人能体验到一条龙似的服务效果。同时为了方便购物需求,各大品牌服饰店也跟着各大珠宝店相邻,从而方便购买选购。并且设置休息区域,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休闲体验。 1.2超大的空间尺度 城市商业建筑往往位于人流量密集地,为了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商业建筑内设置功能多,所以就需要超大的建筑空间与建筑环境。一般的城市商业建筑都很大,有的甚至形成几个大型商业建筑连成一片转为城市商业区的效果。 1.3树形的交通体系 商业综合体一般占地比较大,在建设过程容易造成两至四栋楼层的分割中心,为了让商业建筑达到连通性的目的,一般交通采用树形。以主干交通为中心向四周或者两边扩散。修筑地下城、天桥等设施将地下层与地上层贯穿起来。 二、商业建筑设计内容 2.1商业综合体功能分区 商业建筑往往分为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休闲、保健几部分。购物主要包括超市、精品店、服装店、首饰店、家电厂商等。餐饮包括中餐、西餐、小吃等。文化场所有艺术画廊、展览厅。娱乐主要有KTV、歌剧院、电影院、游戏室。休闲主要是休闲棋牌室、台球厅等。健身保健包括健身房、游泳池、洗浴中心、溜冰场。还有一些其他服务比如美容美发、银行、摄影、社区服务中心。 2.2商业建筑设计原则 (1)城市商业综合体要建在人流量大的区域。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大型商业中心,需要大量的人流用于支撑其内部各部门的运转。所以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基本要处于城市中心区或者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区。人口密集地点建设商业综合体不光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同时也能起到城市宣传的作用。 (2)城市商业综合体建造需要注意内置空间多样性。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内置功能可以设置很多,几乎可以被想到的都可以进行店面设置。在内置空间功能区建造中,需要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确保从餐饮到服饰到娱乐游玩等功能分布在综合体建筑的各个部分,并在显眼位置进行明确的分类标注, (3)城市商业建筑设计要注重人的参与性。在具体建设中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主要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也要注意绿色植物、花卉景观的摆放,有时建筑体内的绿色植物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也能让消费者放松心情,产生更好的购物体验。 三、商业建筑设计要点 商业综合体由于其建筑面积大,建成之后人流量大等特点,在建造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交通、同楼层的内部板块划分、不同楼层或者高层建筑的集约化处理以及消防安全设置等。 3.1建筑内部交通设计 城市商业建筑外部交通繁华,内部人流量大等特点,所以建筑内部交通设计需要合理引导人群。 商业建筑一定要注意设置大量的公共空间,通过公共空间将人流量最大限度的引导到各个商业空间。大多数商业综合体的交通是树状交通体系,以主干道为中心向两侧辐射。商业店铺大多呈环形围绕建筑中心的公共区域。有的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大,将店面设计铺设成波浪形或者8字形,让建筑更有设计感,这就使得在内部路线设计上需要更复杂一点,在人流交汇区设置相对较宽或较长的空间避免拥挤,同时也有商业综合体是两栋建筑物联合一起,需要设计外置走廊或内置天桥将两栋建筑物有机结合起来,不让其过于分散。关于建筑内部交通设计,内部路线导航也十分重要。为了方便消费者在偌大的建筑中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内部地图触屏路线和商场地图结构图等设施必不可少。在地图摆放位置上,建议放在大门附近或者各大电梯口附近,亦或其他显而易见的位置。 3.2合理规划建筑空间 商业建筑具有较为丰富的功能,且各个功能之间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融合,因此在进行建筑空间的规划时,一定要确保合理,且要针对功能定位对其进行分区设计,同时要对各个建筑方案进行组合设计,以形成有机统一的功能区域空间。在进行建筑空间的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商业建筑的商业功能,要以此为核心,联系起各个功能区块。在对功能进行设计时还要考虑建筑设计的实用性,要充分的对商业综合体的公共空间进行利用,做好客流量的引流。设计人员要在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了解各个功能区块应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形成功能区间的搭配设计方案,确保功能配比合理,同时要考虑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以保障商业建筑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效益。 3.3立面及整体效果设计 商业建筑一般都建设在城市的核心位置上。因此要考虑到商业建筑的立面设计和装饰设计,要提高商业建筑的观赏价值,以彰显出整

浅析现代住宅建筑设计_0

浅析现代住宅建筑设计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快速进步,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开始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首先就体现在居住环境上,人们已不再单纯的只要求有个安身之所,而是对居住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追求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环保性、观赏性。所以需要设计师具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上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还要跟上时代发生的潮流,使其具有都市的时尚感。 标签:超前性;外立面设计;功能分区 前言 现在住宅建筑在设计上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同时让人感觉到居住空间的舒适度。住宅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居住者工作学习之外的休息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亲朋聚会和交往的需求,所以多年以来在住宅的设计上呈现着不断变化的趋势,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的大小呈现着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人感觉到更舒适和享受。 1 现代住宅设计观念 1.1 居住功能多元化 以前的住宅设计只要满足居住者的生存需求即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人们更注重住宅的发展功能和享受功能。住宅已不再只是简单的满足人们生存的空间,而被设计成读书学习、艺术培养、健身锻炼及文化娱乐的空间,人们更注重其感官上所带来的舒适性,将住宅的功能开始向享受空间过渡。 1.2 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不同的居住者对住宅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在对住宅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具有超前性,同时还要具有较大的弹性,使空间保留调整和改造的余地,这样当家庭成员发生变化或是居住者改变时可以对室内的布局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适合个人的居住的需求。 1.3 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 以前的住宅设计只是在平面空间上进行,而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目前设备开始向三维空间发展,各种复式、跃层、错层等相继出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居住空间的灵活性的爱好需求。 1.4 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在近代中国的血雨腥风中,愈来愈焕发出自我独特的光芒。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 自1843年11月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成为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早在上海解体,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并且又发展成为一种折衷混合的社会,上海变成一座独特的城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 一、开埠前的上海 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在许多情况下,上海的近代建筑又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把舶来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因此,上

海的近代建筑也构成了自己的特色。 上海现存的地面建筑文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陀罗尼经幢(859)和泖塔(874-879)、宋代的兴圣教寺塔(1068-1094)、元代的清真寺(1341-1368)和明代的豫园(1559始建)等,在开埠以前,大体上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上海古代建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嘉定孔庙和龙华寺各建筑群格守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排列,形制完整,布局严谨;南翔寺双塔和文庙魁星阁是中国木构架结构典型,体现了古代完美的结构工艺;龙华塔和真如寺的地基处理因地制宜,坚实牢固;书隐楼的木雕和砖雕艺术精湛,形象逼真。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上海在建筑造型和布局、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软土地基的处理、装饰彩绘、施工工艺方面的创造性和重要的贡献。 二、开辟租界/最初的西式建筑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随着上海开埠,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西方的建筑结构、舶来的建筑材料、外国的建筑技术渗入传统的建筑业。 这一阶段上海租界形成了新城区,出现了早期外国侵略者的领事馆、洋行、银行、商店、工厂、仓库、教堂、饭店、俱乐部和独立式住宅等新型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多是一、二层楼的砖

现代商业理念在大型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现代商业理念在大型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18-09-17T10:04:57.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田旭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常州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的生活品质和消费水平也也在进一步提高,加上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我国劳动法的不断完善、公休制度的不断改善,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拥有许多娱乐休闲的时光,其中越来越多的逐渐富裕的人们开始接受一些全新的消费理念,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对于一些人来说,消费本身具有的品位和文化内涵已然超越了购物它本身最原始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商业;大型商业;建筑设计;分析 引言: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商场的相关的消费信息和服务品质。另外一方面,人们对于一些集休闲、娱乐、餐饮、文化等为一体的生活性综合商业模式越来越热衷,提供“一站式”购物的大型商场也越来越多。当今我国现代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理念表明了我国现代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与我国当下的经济、文化、人们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商场的地域消费文化、习性、方式及也逐步倾向得到充分认知,这些都在现代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所体现。如今,大型的商业建筑只有与城市、社区和市民的方方面面来相结合,才能使商业综合体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成就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成为社会带动人们生活生产、刺激群众消费、创造就业机会的现代化社会生活载体。 1.现代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发展的现状 1.1现代商业设计的理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相应地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商业建筑设计方面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对商业建筑设计规划理念有着极大的理解,这是对生活的一种较高的要求形式,商业建筑设计已经不仅仅是在平常一般购物得到体现,它的范围正在逐渐的发生变化。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形成是对人们简单生活方式的最好的诠释,在整个生活生产方式中,他有机地将娱乐休闲呈现结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如今很多人对大型商业建筑的理解。然而这个诠释并不完全的正确,因为当今现代化商业建筑设计范围在不断地加大扩大,这些商业建筑不断地改善居住区无法满足的要求,并且配备上一些设施(去健身设施、游乐设施),这样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基本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娱乐需要,这些都不仅仅是通过购物来表现出来的,现代商业理念在现代大型商业建筑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商业建筑发展是十分早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俄国人在我国哈尔滨建立的第一家百货公司———秋林百货,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商业建筑设计,后来发展的几十年里,商业建筑在空间划分上主要由储存、营业、辅助这三个功能部分组成。然而这三个部分也是商场建筑的核心,如果这三个部分没有安排设计好这将给后来的整个商业建筑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简单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人们的生活方式了,另外一方面也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商业建筑设计开始不断的发展变化,相关人员开始认知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空间设计理念,这一理念也不断地结合人们的需求,将人们日益增大的生活需求整合到商业建筑中。商业建筑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他显示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与活力,所以将商业建筑设计和整个城市环境相融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相关设计者对城市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并且,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人们对居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除了这些方面,对于商业设施、建筑的文化品味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这些特点相关的人员要求将城市的环境融入到商业建筑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样商业建筑产生的经济利益多少和对城市的整个发展和十分有利的。 2.商业理念的建筑选址特点 2.1交通状况 城市交通是商业建筑沟通联系顾客的重要媒介。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他也是影响商业建筑聚集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一般选择是尽可能的吸引到大范围的群众,并且保证他们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因此,交通设施的便利是商业建筑选址的重要参考条件,使顾客源有充分的空间来往,从而保证商场的活力。 2.2客流规划 客流规划是选择店址最重要的因素,从成本效应来说,吸引更多的客流尽可能的使用利用商城的基本设施;经济利益上来说,商业中心必须要满足整个城市的消费水平和要求,争取到更多的顾客。所以选择店址事先需要调查分析街道的客流量,选择客流量相对较多的街道一侧,街道的十字交叉路口是最好位置。应该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区域,主动引导客流,创造新的消费环境,除了人流规划外信息流也是决定商业建筑选址的重要因素,只有保证人流、信息流的通畅才是商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3周围商业环境 周围商业环境一般是指商业建筑周围商店的规模、数量、服务范围等。比如一般消费者选择单一的商品,希望有比较选择的余地,所以希望商场集中的专卖店。对于有些顾客购物的范围比较多样,相对来说也比较的随意、对休闲娱乐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选择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所以拥有好的消费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顾客,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商业建筑的体现及发展趋势 3.1人文关怀在商业建筑中的体现 现代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时,除了满足商业建筑的基本功能以外,一些人文关怀的设施也越来越完备。例如,在商场内进行景观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好的购物环境;在商场周围建立一些免费的休息、运动场所;在商场的安装一些智能的电子设备为消费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指示;为一些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消费者建立残疾人卫生间、临时性的托儿所、残疾人通道、儿童乐园等;还有消防设施的建立(消防通道、消防设备的完善)、保安系统的完善、停车场服务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2商业建筑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主题化 商业建筑作为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赋予商业建筑一些当地的历史人文文化特色是十分有意义的。如今,商场的主题化建设给商业建筑设计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也赋予了当下商业建筑设计新的生命力,商业建筑主题化设计思路已经成为了新的趋势。比如现在涌现的一些主题,例如历史文化主题、娱乐文化主题、生态文明文化主题、艺术主题等。这些文化主题的商场考虑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并

中外现代建筑赏析论文

中外现代建筑赏析——现代建筑体系 摘要: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中外建筑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目前的新型建筑有着 很多感悟,结合很多著名建筑进行了部分新型结构体系的介绍,总结了不同结构的特点。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张拉结构、膜结构、玻璃结构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社交、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商业和军事等方面的需求,建筑形式随之发生变化,其造型千变万化。当今建筑结构随着建筑功能的变化和需要,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势是大体型、大空间、大跨度。如体育比赛场馆、会展中心、飞机场的机库与候机楼、文化艺术以及商业建筑等规模都很庞大,跨度也大。现代空间结构是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传统结构中得到知识、启发和借鉴,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把传统的和现在的彼此融合,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发展结构体系。目前世界上已经建造了成千上万采用各类空间结构建筑的大型体育馆、飞机库、会议中心和展厅等,这些建筑的恢弘气势、优美造型。许多厂房、仓库等也采用了空间结构,实现了经济、合理的完美统一。 1 张拉整体结构体系 张拉整体结构可定义为一组不连续的受压构件与一套连续的受 拉单元组成的白支承、白应力的空间网格结构。它通过拉索和压杆的不同布置形成各种形态,索的拉力经过一系列受压杆而改变方向,使拉索与压杆相互交织实现平衡。这种结构的刚度依靠对拉索与压杆施加预应力来实现,且预应力值的大小对于结构的外形和结构的刚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张拉整体体系在拓扑学和形态学上是复杂的结构型

式,所以用一种有效的几何方式来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张拉整体体系可应用于城市雕塑、大跨度平面或曲面屋盖结构。张拉索网结构或张拉索壳结构的型式可为球壳、扁球壳、筒壳、旋转双曲面等。 张拉整体体系由于其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可充分利用拉索及压杆的单元强度,提供极大的刚度,适用于作为超大跨度建筑的屋盖结构。目前张拉整体体系主要是以索穹顶的结构形式应用于大型体育场的屋盖结构,在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均有建成的工程实例。 2 膜结构体系 膜结构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是由多种高强薄膜材料及加强构件通过一定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以形成一种作为覆盖结构的空间形状,并能承受一定外荷载作用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膜结构是建筑与结构完美结合的一种结构体系。薄膜既承受膜面的张力,又可防雨、挡风,同时还可以采光。膜结构的建筑造型是结合结构构造的布局而产生的,力的平衡状态直接被表现在结构的形状上,从而使得膜结构成为一种建筑与结构自然有机结合的新型大跨度建筑。 (1)膜结构的特点 由建筑所用材料和其结构形式及其结构组成可知,膜结构具有如下明显的优越性: 1)跨度大、自重轻:在大跨度的结构中采用膜结构要比传统结构轻一个或几个数量级,且单位面积的结构自重与造价也不会随跨度的增加而明显地增加。

关于现代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的设计要点分析 霍飞

关于现代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的设计要点分析霍飞 发表时间:2018-10-08T14:51:31.230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上作者:霍飞 [导读]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将商业策划思想融入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规划思想中,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有丰富的设计理念和经验,更需要正确把握市场行情。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论述了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思想和要点。城市土地需求大,通过合理的整合设计,集中各种功能空间,配以合理的停车和交通系统,确定好商业综合体的规模、形态和开放空间是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主要思想。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28) 摘要: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将商业策划思想融入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规划思想中,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有丰富的设计理念和经验,更需要正确把握市场行情。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论述了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思想和要点。城市土地需求大,通过合理的整合设计,集中各种功能空间,配以合理的停车和交通系统,确定好商业综合体的规模、形态和开放空间是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设计要点 1.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特点 1.1 整体统一性 在城市综合体中,各个独特个体的建筑风格应该是相互协调统一的。比如,在建筑的材料、颜色上的统一等。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空间要相互的融合、呼应,使得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以及部分内部空间设计能够与城市空间产生一体化的效果。 1.2 功能复合性 在城市综合体的建筑群内各项功能之间能够相互的促进,形成一个互补、完整的生活空间。在城市综合体里面要有购物、办公、居住以及娱乐等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所,有“城中城的感觉”;是功能完整的小城市,使得人们在城市综合体里生活可以实现城市生活的需求。 1.3 时空连贯性 大部分的城市综合体建筑规模比较大,会形成几个街区或者较大区域的连续。如果在区域范围内出现了隔断,很有可能会给建筑的整体设计带来阻碍,使得建筑整体效果受到影响。大部分的城市综合体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城市综合体形成了连续、流动的空间体系,呈现出了向地上、地下以及地面空间发展的趋势。 1.4 交通立体化 由于城市综合体一般都是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具有优越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很好的地理位置,城市综合体内在很短的时间能就可以聚集大量的车流、人流。城市综合体可以运用立体化的交通模式,有效的缓解和避免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出现大量的车流、人流及人车混杂现象。运用立体化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缓解交通量的问题,还可以给城市综合体创造更舒适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 2.商业综合体设计 2.1准确定位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与风格 由于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在业态上包含了居住、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建筑自身面积大,使用人口密集,加之不同地域的商业综合体具有相应的地区气候和文化需求,且其商业空间必须在满足现阶段商业功能的基础上,能够适应未来业态变化的需求,因此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设计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大于功能较单一的其他商业建筑。因此在城市飞速发展,商业业态不断细化的今天,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必须首先准确定位建筑在城市中的整体业态功能,并使建筑内部业态之间、建筑与外部社区、环境之间呈现出和谐、共生和互补的状态,通过对内外部流线的整合,体现鲜明的个性风格,在满足顾客多样需求的同时,以其功能化、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此外,随着近年来网络购物等形式的普及,人们去购物场所消费更加重视其餐饮、娱乐等附加功能,强调购物过程中的体验性与归属感。因此商业综合体应着力在这些方面投入设计巧思以达到吸引人流,促进消费的目标。以归属感的实现为例,由于人们对建筑的观感常决定于其外观和进入后的第一感受,因此设计师应创造出自然、优雅、沉静的公共空间,迎合现代都市中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使其在商业活动中消除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优秀的设计从结构力学层面而言应是简洁的,设计实践中可通过建筑结构的树形支撑及其产生的光影效果来营造“城市森林”的氛围,并在节能的前提下引入适当的光线,用闪烁不定的光影变幻效果使顾客产生一种探究未知事物的快感,从而增加其逗留在建筑中的时间,刺激她们去“探险”和消费。 2.2功能设计 在现代商业综合体中,购物中心是消费者消费的主力场所所在,它不是一栋建筑物体,而是一个体验性场所,一个为消费者创造的拥挤热闹的场所。基地呈长条形,在靠近主城区的北面布置大型购物中心,巨型的建筑体量形成地块的标志,有着强烈的震撼感,规模宏大的MALL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平面上,着重设计了各种购物人流的引导和疏散,充分利用每一处的商业价值。在消防上严格遵守规范要求,设置了足够的出口和楼梯。酒店公寓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重要内容,提供了地块人流的保证。 基地南面布置开放式的休闲娱乐街,穿插设置了一些小型商业广场作为核心交汇点,使街区的空间富于变化。界面处理精细,符合人体尺度,营造具有亲和力的购物环境。各种业态交替布置,为消费者提供主题化的精品商业、休闲、特色餐饮等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激发地块的活力,符合年轻人的购物心态。一条线性24小时活力商业空间连接南北地块,把各个独立的建筑通过连接更加整合,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体验性更加强烈。在西南角主要干道布置酒店,与北面的酒店公寓形成对视呼应,对地块的商务氛围、商业配套、城市形象以及整个地段的价值提升作用不可低估,利于实现其高经济、高社会效益。 2.3空间设计 基于“时间消费”的要求,建筑内部必须创造一系列吸引消费者聚集、观赏与被观赏的空间。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回归室外空间,在户外空间喝咖啡看风景成为新的潮流。 项目从形态和体量上把原四方形建筑分解重置为矩形与圆弧形体块交叉耦合的综合性几何空间体,形态各异又相互咬合,创造了丰富

浅谈现代住宅的建筑设计

浅谈现代住宅的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2-12-04T14:58:34.3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供稿作者:何广宇[导读] 当今时代,住宅建筑作为主要的建筑建设对象,正在逐步地朝向更加完美的设计工作的方向发展。 何广宇浙江地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310007 摘要: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建筑建设的数量以及质量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对于住宅建设的要求也不再仅限于基本的居住需求,新时期的住宅建筑设计正在不断地趋向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双方面的需求发展。而现代的住宅设计工作也产生了诸多新的理念,现代化的住宅将在更高的水平上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人们对于现代化的住宅设计的新要求,从几个方面具体地谈论了现代化住宅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并提出了设计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向。关键词:现代住宅;设计要求;设计理念;设计趋向当今时代,住宅建筑作为主要的建筑建设对象,正在逐步地朝向更加完美的设计工作的方向发展。新时期,住宅建筑的建设在满足了人们的硬件方面的居住需求之后,又开始了应对人们软件方面的需求的建设和完善,建筑设计工作呈现出不断更新的气象,使我国的住宅建筑建设变得更加舒适、美观、实用。本文则通过分析当前人们对于住宅建筑设计的新需求与新的设计理念,谈论了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设计趋向,以求推动现代化的住宅建筑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地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住宅建筑。 一、现代化住宅建筑设计的新需求 住宅建筑设计从最初地对人们遮风挡雨的居住要求的满足,到对于人们基本的住宅服务的实现,再到当前的更加趋于人性化的现代化设计需求的呈现,住宅建筑的设计工作正在逐步地发展完善。而随着近年来的住宅建筑建设工艺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于现代住宅的设计需求变得愈加浓烈。具体而言,人们对于现代化的住宅建筑的设计需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人们当前在面对千篇一律的住宅设计时,逐步加大了对于住宅设计的可以变动的要求。一般而言,鉴于建筑施工工作的限制,设计人员在设计同一个楼群的住宅样式时,大部分都只能局限于几种样式,人们的住宅严重地缺乏个性以及灵活性,导致了人们对于住宅的极大地不满。因此,当今时代,人们在自身强烈的个性化以及主体化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开始要求建筑设计人员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灵活且容易变动的空间。 其次,人们在追求精神享受的新时代,也逐渐加强了对于住宅建筑设计的景观设计要求。住宅楼群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建筑工程,总有一部分住宅不能够充分地享受自然景观,这就极大地阻碍了人们身心放松的需求。新时期,人们的各种压力不断增加,对于居住住宅的环境需求日益加大,现代的住宅建筑必须能够在与当地的自然风景及建筑风格相符合的前提下,在最高程度上达到对于自然景观或者是人工景观的共享,使人们对于住宅的精神需求得到全面的满足。 再者,人们对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要求,还在建筑智能化的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意见。当今时代,人们不仅要求住宅建筑所使用的建设材料能够达到对于美观实用、价格低廉以及通风、保温、隔热等功效的满足,还要求其他的建筑设备、建设工艺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智能化的转变,保证人们可以在自己的住宅及整个住宅区内享受到更加优化的智能服务,使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享受生活。 二、现代化住宅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 就目前人们不断更新的住宅建筑设计需求来看,现代化的住宅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所以现代化的住宅建筑设计理念也逐渐形成了系统。具体来讲,当前的现代住宅设计理念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必须关注建筑的主题 建筑设计人员在当今时代为住宅楼房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积极地做好对于住宅建筑的主题地有效定位,保证住宅设计体现人本化的理念。而且,设计人员还要在以人为本的设计主题的指导下,综合地从建筑的平面、立体、总体以及景观风貌等各个角度来寻找设计的元素以及主题特点,同时将单个建筑与整体区域以及单个建筑彼此之间的韵律感处理好,使住宅建筑具备一定的艺术美感。从确定建筑设计的主体定位方面来讲,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充足地调查和分析,力争达到对于住宅未来居住人群的整体品味、教育状况、年龄特点等元素的有效把握,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设计。 2、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要有实用优化的格局 良好的建筑设计具有非常强烈的美学尺度,只有这样,建筑设计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和谐性。所以,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逐渐加强了对于建筑格局的要求,实用优化的建筑格局成为现代设计必须关注的另一个设计理念。以建筑设计平面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为例,建筑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客厅的平面性,力求学习、会客以及家庭休闲娱乐等各项功能达到和谐状态,避免功能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且还要为不同的家庭成员的个性化居住需求留足进深及开间的空间。另一方面,建筑平面设计还要保证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以及健身房等各种传统的功能区以及现代化的功能区实现合理的搭配,使整个建筑空间具备赏心悦目的感觉。 3、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需要完美的外观展现 住宅建筑的建造一般都以楼区的形式出现,建筑设计人员如何在使整体楼区与周围环境实现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而达到对于本建筑设计的完美外观的呈现就成为其现代设计的又一个需要遵循的设计理念。一方面,建筑设计工作应该综合考虑到建筑的造型、材质、色彩以及周围环境等各个方面设计的圆融性,使建筑建设能够通过各个方面的圆融设计获得生命的活力和独特的表现力。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人员在当前的设计中还要切实地考虑到建设当地的人文及历史文化特色,使建筑色合计体现出整个城市深厚的内涵,从而提升当前住宅建筑的人文水平,满足居民对于住宅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现代化住宅建筑设计的设计趋向 推动住宅建筑设计的更高程度的发展,是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必然要求,而就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工作来看,其未来的具体走向大致会朝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住宅建筑的设计将由单纯的技术设计转向策划设计。现代住宅更加注重与居民消费理念、文化理念以及市场状况的连接,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必须充分地将建筑的价格、质量以及销售等定位工作严格落实下来,然后才能开展具体的设计。而且,在策划设计的推动下未来的住宅建筑设计必将在更高程度上实现与环境的友好,不仅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状况,还会达到对生态与环保的建设要求的满足。

认识海派文化 上海历史文化浅谈剖析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次,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海派"文化的开创性特征。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商业画、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休模特、开创机关布景等等,俱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开埠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 "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 "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国外现代建筑设计欣赏

建筑,像空气一样充满在我们的周遭。它已不只是我们栖息的场所,它的意义是如此深刻,甚至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已经难以明了。所以,每当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的积淀,不由得去仰望着她,凝视着她,感受着她……林肯纪念馆“水晶宫”虽然功能简单,但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第二、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第三、建筑造价大为结省;第四、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第五、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第六、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质量,其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由德国建筑师孟德尔松(Eric Mendelsohn,1889-1953)在二十年代设计。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这座天文台就是为了研究相对论而建造的。相对论是一次科学上的伟大突破,它的理论很深奥,对于一般人来说,它既新奇又神秘。孟德尔松在爱因斯坦天文台的设计中抓住这一印象,把它作为建筑表现的主题。他用混凝土和砖塑造了一座混混沌沌的多少有些线型的体形,上面开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窗洞,墙面上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突起。整个建筑造型奇特,难以言状,表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由里特维德设计的这座住宅大体上是一个立方体,但设计者将其中的一些墙板、屋顶板和几处楼板推伸出来,稍稍

脱离住宅主体,这些伸挑出来的板片形成横竖相间、错落有致、纵横穿插的造型,加上不透明的墙片与透明的大玻璃窗的虚实对比、明暗对比、透明与反光的交错,造成活泼新颖的建筑形象。乌德勒支(Utrecht)住宅包豪斯全名是staatliches Bauhaus(德文,“国家建筑”),这是最著名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现代建筑理论与风格,创始人是德国建筑大师WalterGropius。包豪斯是德国著名建筑师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兴办的一所学校。该学校实行新的教学方法,在建筑界影响很大。他的学生同时受教于艺术家(包括了鼎鼎大名的康丁斯基和克利)与名技师,并且钻研材料、技术与设计原理,工业设计也是重点课程。1925年包豪斯迁到德骚市(Dessau),格罗皮乌斯及其助手设计了这座新校舍。在资金拮据的情况下设计者周到地考虑了多种使用功能。建筑造型则完全历史上以有的建筑格局和样式,体现出灵活自由的构图和清新简朴的建筑艺术风格。在现代主义建筑史这座建筑和包豪斯学校一样,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包豪斯全新的、整体性的尝试,终于为现代建筑找的新的出路。到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包豪斯才告解散。位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附近的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是房主人考夫曼的度假别墅,1936年落成,设计者是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莱特。他经过长达6个月的构思,决定将别墅凌空建于溪流和小瀑布之上。悬伸的横向挑台,粗犷的毛石

华东建筑设计院简介

华东建筑设计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现代科技型企业,隶属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甲级建筑设计院之一,也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院之一。自 1952 年成立至今,华东院的足迹已遍及全国 27 个省市、 16 个国家与地区,完成了工程设计及咨询项目达两万余顷,先后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国家设计大师 3 名,并为同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华东院获得国家、建设部、市级优秀设计奖、优秀工程奖、科技进步奖、优秀标准设计等各种奖项 600 余项,包括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合作设计)、上海火车站、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大剧院(合作设计)、豫园商城等等,华东院职工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上海、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正如韩正市长于 2002 年 5 月在庆祝华东院建院 50 周年的贺信中所评价:“华东院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上海的城市建设,走过了 50 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令国内外同行称道、更令上海市民为之骄傲的建筑精品,为上海城市增添了光彩。” 进入二十一世纪,华东院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不仅完善了以建筑为龙头的、包括规划、结构、机电等配套齐全的业务领域,人员层次不断向高端发展。至 2004 年年初,员工总人数 600 余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占 85% ,拥有教授级及高级建筑师 / 工程师 200 名,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160 余名。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的跨越式发展,从 1999 年到 2003 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 50 %以上。特别是,华东院作为首家建筑设计单位成功入选 2003 年上海市质量金奖企业,成为新时期上海质量文化形象的代表之一,也标志着华东院的质量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华东院入选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挑战与机遇,华东院着眼未来,追求企业持续发展。明确了“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国际化、设计方向专业化”的战略定位;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在经营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不断拓展视野,努力建立起一个新的体制和机制,为企业新的腾飞提供保障和动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华东院将与所有建筑设计工作者携手共进、同舟共济,为实现“成为国际一流、国内主导性的建筑设计公司”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上海中外文化融合——居住建筑

上海中外文化融合——居住建筑 上海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化上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国内外的很多学者把上海看成是研究中国近代的一把“钥匙”,因为它构成了中国近代城市,建筑发展史中为最重要是也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甚至,换句话说,没有上海,中国的近代建筑也不会那么丰富。 那么说到上海的居住建筑,尤其是说到中外文化融合的产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大约就是上海的“石库门”了。1860年后,太平军向上海推进,苏南、浙西的大批难民流入租界避难。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租界当局动员发展商尽快兴建住宅,这些住宅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有天井、客堂、厢房、灶间、晒台;又采用了西方简易住宅的排联样式。为迎合居民追求安全、气派的需求,租界内的中外开发商在住宅的“门”上大做文章,将大门漆上墨色油漆,上缀一对铜制门环,以显不可侵犯之势;门框采用厚实的花岗石,既坚固、又显身份,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深得上海人青睐,就是我们所说的“石库门”了。这种建筑已保存不多,只有南市区的敦仁里、棉阳里和吉祥里(建于1900年)(如图一) 图一

等尚留存至今。一个个“石库门”单元联排在一起,呈西方联立式住宅的布局样式,形成了所谓的“弄堂”。里弄的平面导源于欧洲的联立式住宅,而各个单元则脱胎于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和四合院。 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新式石库门住宅。里弄规模增大,总弄与支弄也有了区分,建筑装饰开始出现西化倾向。各户入口处一般有半圆形或三角形山花,上有西式砖雕或石雕,在砖券、柱头等部位也出现西式装饰。但单元面积比老式石库门大为减少,一般多为单开间一长条布局,通风、日照条件较差。如新闸路斯文里(原名新康里)、泰安路宝康里(已拆毁)等(如 图二)。图二 一般上海人将老式石库门里弄和新式石库门里弄合称为老式里弄。 20年代后,上海开始出现新式里弄住宅。总弄、支弄有了明显区分,并考虑到小汽车通行和回车的需要。石库门与石库门前的天井消失了,代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