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技术整理

农业信息技术整理
农业信息技术整理

信息农业技术

——考点整理考题题型:

名词解释(10*3)选择(10*2)简答(5*6)论述(2*10)

重点部分:

第一章

信息农业的定义:以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农业生产活动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农业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等具有明确时空尺度和定位含义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研究和解决农业税呢过禅活动信息变化规律的科学。

信息农业的涵:由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应用系统三方面组成。

理论基础:涉及到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生态学、土壤学、农学等多个领域理论知识。

关键技术体系:包括农业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模拟和信息控制这四个主要方面。

应用系统:以农业信息学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应用领域为服务对象、以农业信息为主线,定量描述农业系统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信息化,并广泛应用于如设计生产方案、实施精确管理等多个农业产业领域。

信息农业的关键技术: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监测、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人工智能、农业管理决策、农业信息服务

国际上著名的生长模型:

美国的CERES系列模型、荷兰的SUCROS模型和澳大利亚的APSIM模型

第二章

数据与信息的定义与区别:

数据: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信息: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就称为信息

区别:数据只有对实体产生影响时才能称为信息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存储数据、建立并维护数据结构、允许多个用户并发访问、加强安全性和性、允许提取和操作已存储的数据、实现数据录入和数据加载,提供对指定数据快速提取的高校索引机制、通过备份和恢复过程保证数据免遭丢失。

关系型数据库的定义:

由二维表显示关系,一行是一个元组,一列是一种属性,包括主码、域、分量和关系模式,以这样的模式存储数据集合的计算机系统被称为关系型数据库。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

Microsoft Access、Oracle、My SQL、Microsoft SQL Server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个强大的通用关系数据库语言。

SQL功能:利用SQL,我们可以在属性数据库中方便地实现属性信息的复合条件查询,筛选出满足条件的空间对象的标识值,再到图形数据库中根据标识值检索到该空间对象。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系统软件、系统硬件、地理空间数据、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输入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

数据查询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输出功能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地图是GIS的一个数据源,是地理数据的传统描述形式,不仅含有实体的类别和属性,而且含有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空间尺度对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

遥感的概念:

指遥远的感知,从不同高度的遥感平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受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的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遥感的特征:

非接触性(非破坏性)、光谱特性【识别的是地物的波普信息】、时相特性【能周期成像】、信息数据齐全

遥感的三大技术系统:

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

遥感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

传感器:记录地物反射或发射电磁波能量,例如:摄影机、扫描仪、雷达【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主动--自带光源,被动--太源】

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传输:直接回收或视频传输两种方式;因为传感器性能、平台姿势的不稳定性、大气的不均衡性、地形的差别会影响遥感数据的使用,因此要对其进行处理。

大气窗口: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透射率较高的波段。主要大气窗口有5个:可摄影窗口(陆地卫星)、短波红外窗口、中红外窗口(气象卫星)、热红外窗口、微波窗口

地物波普:物体在同一时间、空间条件下,其辐射、反射、吸收和透射电磁波的特性是波长的函数。将这种函数关系用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形成地物电磁波波普,简称地物波普。【横坐标——波长,纵坐标——辐射、反射、吸收和透射率,包括反射波普、发射波普和透射波普三类】

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计算方法):

光谱植被指数:由多(高)光谱数据经线性或非线性组合而成的对植物生长有一定指示意义的数值或组合形式。

归一化计算:Rλ1-Rλ2/(Rλ1+Rλ2)

归一化植被指数定义:近红外波段与可见光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数值之差和这两个波段数值之和的比值。【他是植物生长状态与植物空间分布密度的最佳指示指标,与植物分布密度呈线性相关】

比值植被指数(RVI):近红外波段与可见光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数值的比值。差值植被指数(DVI):近红外波段与可见光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数值的差值。红边参数:680-750nm

红边位置为红光围一阶倒数光谱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

红边斜率为反射率一阶倒数光谱的最大值

红边面积为反射率一阶倒数光谱线所包围的面积

遥感数据的类型:

高光谱数据、多光谱数据

遥感数据的特征:

遥感的应用:林业管理、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

农业遥感的应用:调查土地资源、监测土地资源变化、监测农作物长势、估计农作物产量、预测农作物长势等

第五章

作物系统模拟的概念:

着重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农业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技术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描述和预测的模型

功能:

理解、预测、调控

模拟模型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认识生物与非生物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量化关系,并对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最后表现进行预测,从而辅助进行对生物生长和生产系统的适时合理调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类型:

1、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

2、描述性模型和解释性模型

3、统计模型和过程模型

4、应用模型和研究模型

特征:系统性、动态性、机理性、预测性、通用性、便用性、灵活性、研究性作物系统模型的构建流程:

1、模型选择与系统定义

2、资料获取预算法构建

3、模块设计与模型实现

4、模型检验与改进

作物系统的模拟原理:

作物(动物)生理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方法和软件工程技术。

系统组成的基本属性:

系统成分【是构成系统的在实体元素】、系统环境【是影响系统行为的外部因素】、系统界面【是系统在成分与系统环境之间的分界线】

资料获取的来源:

1、自己已有的工作经验或文献资料--------------------主要用于模型的构建

2、通过合作,从同行科学家那里获取相关资料----------用于确定模型参数和系统测试

3、通过补充试验或支持研究,围绕某个方面获得全新的资料--------部分用于模型的构建,部分用来确定模型参数和系统测试

模型检验的过程:

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对模型灵敏度和动态性的测验,分析模型对主要参数和变量反应的灵敏度】、校正【调整模型的参数和关系,使得模型符合模拟者特定的环境和资料参数】、核实【决定模型是否适用于模型研制以外的完全独立的资料】和测验【比较各种环境下的模拟值与预测值,是一种持续的模型核实过程】

虚拟植物的构建流程:

首先模拟植株的拓扑结构,得到该植株上器官的个数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模拟器管的几何形态和它们各自的空间去向,最后实现植株的可视化虚拟植物研究的特征:

以植物的形态和结构为研究重点、以植物个体为研究单元、所建立的模型是三维的

虚拟植物的特色领域:

●植物冠层空间光能分布的虚拟实验及相关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受冠层结构

以及各器官几何形状等影响,植物冠层的光分布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性,而且很难用仪器进行光分布的实验测定。依据虚拟植物模型,我们知道各个器官的形态和空间位置,通过进行虚拟实验模我光线在植物冠层的传输、反射、投射等,就能精确计算每个叶片的光截获值,为作物株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虚拟果树模型构建果树剪枝虚拟系统

第六章

决策支持系统概念:

决策支持:用计算机帮助决策者对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作出决策,而不是代替决策者作出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DSS):反能为决策者提供支持的计算机系统。这个系统能充分利用合适的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构造决策模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支持决策者制定管理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基本特征:

支持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过程;传统数据存取及检索技术与现代模型或分析技术的结合;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交互会话的方式使用;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灵活性及适应性;支持而不是代替决策者制定决策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建模技术【建立模型的数学结构、确定模型的参数、验证模型】、模型库管理系统【模型的存储管理、运行管理、支持模型的组合】、接口技术【模型部件存取数据的接口、综合部件对模型的借口】、系统综合集成技术【综合模型和数据】

第七章

精确农业的概念:借助3S技术,掌握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作物、土壤、气象等信息),通过计算机管理决策系统(包括模拟模型、农业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进行处理分析,定量制定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并定位实施。

精确农业的特征:

1、地域性: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资源与环境条件不同,精确农业实施的重点和角度就不一样。

2.综合性:精确农业涉及到农业科学、电子学、信息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精确农业的实施又需要各学科的单项技术、学科的技术组合、学科间的技术组合才能完成其技术体系;

3.系统性

4.渐进性

5.可操作性

精确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1、合理使用传统农业施肥和农药:施药都是凭主观意志和经验行事,而精确农业则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2、节约了灌溉用水:采用滴灌、微灌等新型灌溉技术,使水的消耗降到最低。

3、精密播种,降到成本。

4、合理利用作物营养,保证产量与质量。

精确农业实施的意义:我国当前面临农业资源匮乏、农田环境污染严重,另外加入WTO农业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在我国实施精准农业示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由国家计委和市政府立项实施的小汤山(位于市昌平区小汤山现代科技示园)精准农业示工程项目中,项目承当单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及合作单位率先开展了大规模、高水平的试验和探索。

精确农业的支持技术主要有哪些:

1、3S技术(RS/GIS/GPS)

2、决策支持技术(DSS)

3、可变量投入系统(VRT)

4、智能机械装备技

试述“3S”技术在精确农业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1、遥感RS:是获取田间数据的主要来源;可提供田间作物生长的时空变异的信息,及时提供农作物涨势,水肥状况和病虫害情况,供诊断、决策和估产使用。

2、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建立农田土地管理,土壤数据,自然条件,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好进行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

3、全球定位系统GPS:用于农田面积和周边测量,引导田间信息定位采集,提供农业机械田间导航图。

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产量数据采集2.土壤数据采集土壤信息一般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土壤压实、耕作层深度等,详细的土壤信息是开展精确农业工作的重要基础。3.作物营养数据4.苗情、病虫草害数据5.其它数据采集近年来轮作情况、平均产量、耕作情况、施肥情况、作物品种、化肥、农药、气候条件等有关数据。这些数据将用于进行决策分析。

管理处方生成的途径:

1、专家系统

2、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3、作物管理知识模型

4、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5、决策者

精确农业的实施过程:1. 数据采集2. 差异分析3. 处方生成4. 控制实施

第八章

农业传感器定义:是一个电子元器件。由二部分组成,即直接感知被测量信号的敏感元件部分和初始处理信号的电路部分。

农业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哪几类: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每个类型的特点:

1、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将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

2、生物传感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系统;

3、化学传感器是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

物联网定义:是指物体通过智能感知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承载体,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智能网络

农业物联网定义:运用各类感知设备,采集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物流等领域的现场信息;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电信网和互联网等多种现代信息传输通道,实现农业信息的多尺度的可靠传输;最后将获取的海量农业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并通过智能化操作终端实现农业的自动化生产、最优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统化物流、电子化交易。

农业物联网结构:感知层——获取信息,传输层——信息传输,服务层——信息承载体,应用层——做出数据分析和决策

农业物联网功能:

1、实时监测功能

2、远程控制功能

3、查询功能:农户使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后,可以实时查询温室(大棚)

的各项环境参数、历史温湿度曲线、历史机电设备操作记录、历史照片等信息;登录系统后,还可以查询当地的农业政策、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专家通告等,实现有针对性的综合信息服务。

4、警告功能:警告功能需预先设定适合条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设定值可根据农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修改。当某个数据超出限值时,系统立即将警告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农户,提示农户及时采取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一个技术集成,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1、大规模

2、自组织:在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通常情况下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没有基础结构的地方,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精确设定,节点之间的相互邻居关系预先也不知道,如通过飞机播撒大量传感器节点到面积广阔的原始森林中,或随意放置到人不可到达或危险的区域。这样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拓扑控制机制和网络协议自动形成转发监测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

3、动态性

4、可靠性:WSN特别适合部署在恶劣环境或人类不宜到达的区域,节点可能工作在露天环境中,遭受日晒、风吹、雨淋,甚至遭到人或动物的破坏。

5、以数据为中心

6、集成化

7、具有密集的节点布置

新版中国科学院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混迹 于人群之中,跟大多数的人一样,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一切都井 井有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只是 随众而已,虽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我的人生目标一直以来都比较混乱。 但是后来,对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忽而发现,自己真的不过是这 浩渺宇宙中的苍茫一粟,而我自身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自己来把握。认识 到个体的渺小之后,忽然有了争夺自己命运主导权的想法。所以走到这个阶段,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不过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稳 妥且便捷的道路。 而事到如今,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隔一年之久,我终于涅槃重生 得到了自己心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自此之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方向,终于不 再浑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而这一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懒惰、闲散的人来讲实在是太漫长、太 难熬了。这期间我甚至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活着。可是最终,我内心对于自身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我庆幸自己居然会 有这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二十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一年来的心酸泪水供大家闲来翻阅,当然最重要的是,干货 满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方法,复习资料,面试经验等等。所以篇幅会比较长,还望大家耐心读完,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希望会对各 位有所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中国科学院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839)地理信息系统 参考书目为: 1、张康聪(Kang-tsung Chang)(作者),陈健飞等(译者),地理信 息系统导论(第八版),科学出版社,2016年。 2、周成虎,裴韬等,2011.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原理,科学出版社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词汇量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跟我英语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比 我高出一大截。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 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一些熟词僻义,往往一个单词决定你一道阅读能否做对。所以,一旦你准备学习考研英语,词汇一定是陪伴你从头至尾的一项工作。 考研到底背多少个单词足够?按照大纲的要求,大概是5500多个。实际上,核心单词及其熟词僻义才是考研的重点。单词如何背?在英语复习的前期 一定不要着急开始做真题,因为在单词和句子的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做真 题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刚开始复习英语的第一个月,背单词的策略是大量接触。前半月每天两个list,大概150个单词左右,平均速度大概1分钟看1个,2 个半小时可以完成一天的内容。前一个月可以把单词过两遍。 历年的英语真题,单词释义题都是高频考点,这一点在完型中体现的非常 突出,不仅是是完型,其实阅读中每年也都有关于单词辨析的题目,掌握了高 频单词,对于做题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英语真题我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一、供应商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供应商的资质要求:无 二、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实现农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山东省农业厅规划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和提升改造,构建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建成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云”的基本框架,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1.2.项目目标 整合种植业、经管、畜牧、农机、农村“三资”管理等信息资源和业务数据,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全省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构筑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多维度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通过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二.建设原则 1.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对农业厅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梳理,建立农业数据资 源库和接口规范;建立统一平台框架,现有系统和将来新建的系统可以通 过接口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数据共享等功能。 2.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从农业发展和农业工作实际出发,先期完成农业综 合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整合及应用建设,后期随着业务的开展和平 台的运行再继续建设其它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重点加强农业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关联分析等方面 工作。 三.建设内容 3.1.总体要求 3.1.1.总体框架 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依托山东省政务云平台提供的云资源环境,以“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十项标准、十二个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总体建设框架。 1、一个平台 实现全省农业相关数据在农业信息数据管理服务交换平台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信息技术与网络》基础知识与练习(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 信息是包含人类感官能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它是事物存在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七下P2) 信息:载体所包含的意义,抽象概念,无实体。载体:承载信息的媒介物,如声音、文字、影像等,实体、可感知。区别:电视是载体,电视的内容是信息。 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注意: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分,上述中声音、文字、语言、图像、动画、气味是信息。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是人类社会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关系:声波、纸张、电磁波等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如语言、文字、图像等)才是信息。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等的技术,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综合性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支柱(七下P7)。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七下P7): 1、语言的使用,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信息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先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 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6、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网络的普及。其中目前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是第六种。 信息技术的特点: ⑴数字化;⑵网络化;⑶高速化;⑷智能化;⑸个人化。 人性化、大众化、个性化和集成化(七下P8) 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发展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 信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农业信息技术复习重点.doc

农业信息技术 —* . 农村信息化:就是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 农业信息产业化:指由分散的信息活动演变成整体的信息产业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机构企业化、信息服务产业化。 农业产业信息化:指在农业部门内,通过大量采用农业信息技术和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业效益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种、养、加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农产品商贸电子化等。 农村信息化的内容: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农民生活信息化 农业生产信息化:指植物栽培、动物养殖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确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消耗,达到农业生产的高效益。 农业科技信息化: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农业文献数据库、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和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以便农业科技人员交流和共享科技信息资源,协同攻关,避免重复,少走弯路,多出、快出成果C 为什么要进行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 土地、大气、水、农业生物品种等都属于农村资源与环境范畴。这些资源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实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建立农村资源、环境信息网络,可以正确、及时地了解农村资源和环境变化,及时正确地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对策,从而达到既高效利用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农村资源与环境的信息化是整个农业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基础,其关键内容是建立各种农业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及其相应的检索系统。 农村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产业发展、农村信息人才、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 农村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1)农村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农村信息化的深入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有利于强化与国外的联系, 促进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自主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中去。(2)农村信息化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证。(3)农村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稳定。(4)农村信息化能够促进科教文卫公共事业建设,并保证其协调发展o (5)农村信息化能够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巨大压力。 农业数据库:是-?种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管理、重复利用、分析预测-?系列有密切联系的农业方面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数据库管理软件,它的职能是维护数据库,接受和完成用户程序或命令提出的访问数据的各种请求。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接受者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应用模型和系统的组织管理者E-R模型:

中学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传递性、依附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方法;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产生,3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1、有效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为: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多渠道获取信息→保存信息 2、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2)通过媒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网络等)获取信息 (3) 通过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3、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机、计算机(利用多种软件工具,把来自光盘、网络、数码设备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4、保存信息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常用的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农业信息技术整理讲解学习

农业信息技术整理

信息农业技术 ——考点整理考题题型: 名词解释(10*3)选择(10*2)简答(5*6)论述(2*10) 重点部分: 第一章 信息农业的定义:以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农业生产活动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农业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等具有明确时空尺度和定位含义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研究和解决农业税呢过禅活动信息变化规律的科学。 信息农业的内涵:由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应用系统三方面组成。 理论基础:涉及到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生态学、土壤学、农学等多个领域理论知识。 关键技术体系:包括农业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模拟和信息控制这四个主要方面。 应用系统:以农业信息学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应用领域为服务对象、以农业信息为主线,定量描述农业系统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信息化,并广泛应用于如设计生产方案、实施精确管理等多个农业产业领域。 信息农业的关键技术: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监测、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人工智能、农业管理决策、农业信息服务 国际上著名的生长模型: 美国的CERES系列模型、荷兰的SUCROS模型和澳大利亚的APSIM模型 第二章 数据与信息的定义与区别: 数据: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信息: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就称为信息 区别:数据只有对实体产生影响时才能称为信息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存储数据、建立并维护数据结构、允许多个用户并发访问、加强安全性和保密性、允许提取和操作已存储的数据、实现数据录入和数据加载,提供对指定数据快速提取的高校索引机制、通过备份和恢复过程保证数据免遭丢失。 关系型数据库的定义: 由二维表显示关系,一行是一个元组,一列是一种属性,包括主码、域、分量和关系模式,以这样的模式存储数据集合的计算机系统被称为关系型数据库。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 Microsoft Access、Oracle、My SQL、Microsoft SQL Server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个强大的通用关系数据库语言。 SQL功能:利用SQL,我们可以在属性数据库中方便地实现属性信息的复合条件查询,筛选出满足条件的空间对象的标识值,再到图形数据库中根据标识值检索到该空间对象。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系统软件、系统硬件、地理空间数据、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输入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 数据查询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输出功能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地图是GIS的一个数据源,是地理数据的传统描述形式,不仅含有实体的类别和属性,而且含有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空间尺度对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农业信息技术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农村信息化概述 1、农村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就是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 2、农村信息化的容: (1)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土地、大气、水、农业生物品种等都属于农村资源与环境畴。建立农村资源、环境信息网络,可以正确、及时地了解农村资源和环境变化,及时正确地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对策,从而达到既高效利用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立作用、即为什么要进行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2)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 (3)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农业文献数据库、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和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以便农业科技人员交流和共享科技信息资源,协同攻关,避免重复,少走弯路,多出、快出成果。 (4)农村教育信息化、 (5)农村管理信息化、 (6)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是指植物栽培、动物养殖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确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消耗,达到农业生产的高效益。 (7)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

(8)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9)农民生活信息化 3、农业信息产业化:农业信息产业化主要是指由分散的信息活动演变成整体的信息产业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机构企业化、信息服务产业化。 4、农业产业信息化:农业产业信息化主要是指在农业部门,通过大量采用农业信息技术和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业效益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种、养、加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农产品商贸电子化等。 5、农业信息化的构成要素: (1)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3)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4)农业信息产业发展 (5)农村信息人才 (6)农村信息化的外部环境 6、农村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 (1)农村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 (2)农村信息化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证。 (3)农村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稳定。

精选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资料1.doc

精选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资料1 第一节 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同时适应不同比例尺的制图要求,采用多级分类制,采用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成不同级别的土壤资源类型。 2、分类体系及命名 分类体系。不同大小的制图比例尺表示 命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的符合命名法 3、类型的划分的基本步骤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部分) 第一章绪言 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什么是信息(A、不用背,但要了解) 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对信息的三种典型的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信息的主要特征(B、给出问题能分析出是信息的哪个特征,能区分载体和信息) 普遍性:信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一方面,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并不是信息;另一方面,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但其内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共享过程中,信息本身不会有损失,这与物质和能源有着本质的不同。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总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时效性:信息不能及时利用可能会贬值或者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什么是信息技术(A、重点了解画线内容)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本质上说,它的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2、信息技术的发展(A、了解五次革命标志,知道发展方向) 五次革命及其意义: 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最终使人与动物彻底区分开来。语言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是信息表达和交流手段的一次关键性革命,大大提高了信息表达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文字的发明:用文字记载信息,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突破了原来时空方面的限制,延长了信息的寿命,使人类可以跨时间和地域传递、交流信息。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近代文明奠定了基础,是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的信息交流迈进了一个新纪元,是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是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一次革命,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第五次信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个性化。 第二章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的过程:需求确定→来源确定→方法确定→价值判断 一、信息需求的确定 1、信息需求的含义: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本、图、声音、视频等。 2、常见信息类型的作用和效果:文本提供“事实材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客观依据;文本中的观点

新版北京林业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北京林业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806)测绘地理信息学基础

参考书目为: 1、冯仲科.《测量学原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2、冯仲科.《“3S”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 3、冯仲科.《森林观测仪器技术与方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年 4、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先介绍一下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

农业信息技术整理

——考点整理考题题型: 名词解释(10*3)选择(10*2)简答(5*6)论述(2*10) 重点部分: 第一章 信息农业的定义:以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农业生产活动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农业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等具有明确时空尺度和定位含义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研究和解决农业税呢过禅活动信息变化规律的科学。 信息农业的内涵:由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应用系统三方面组成。 理论基础:涉及到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生态学、土壤学、农学等多个领域理论知识。 关键技术体系:包括农业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模拟和信息控制这四个主要方面。 应用系统:以农业信息学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应用领域为服务对象、以农业信息为主线,定量描述农业系统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信息化,并广泛应用于如设计生产方案、实施精确管理等多个农业产业领域。 信息农业的关键技术: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监测、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人工智能、农业管理决策、农业信息服务 国际上著名的生长模型: 美国的CERES系列模型、荷兰的SUCROS模型和澳大利亚的APSIM模型 第二章 数据与信息的定义与区别: 数据: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信息: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就称为信息 区别:数据只有对实体产生影响时才能称为信息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存储数据、建立并维护数据结构、允许多个用户并发访问、加强安全性和保密性、允许提取和操作已存储的数据、实现数据录入和数据加载,提供对指定数据快速

提取的高校索引机制、通过备份和恢复过程保证数据免遭丢失。 关系型数据库的定义: 由二维表显示关系,一行是一个元组,一列是一种属性,包括主码、域、分量和关系模式,以这样的模式存储数据集合的计算机系统被称为关系型数据库。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 Microsoft Access、Oracle、My SQL、Microsoft SQL Server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个强大的通用关系数据库语言。 SQL功能:利用SQL,我们可以在属性数据库中方便地实现属性信息的复合条件查询,筛选出满足条件的空间对象的标识值,再到图形数据库中根据标识值检索到该空间对象。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系统软件、系统硬件、地理空间数据、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输入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 数据查询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输出功能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地图是GIS的一个数据源,是地理数据的传统描述形式,不仅含有实体的类别和属性,而且含有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空间尺度对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

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第一节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

信息技术选考学考重要知识点整理

信息技术必背重要知识点 信息基础重要考点 1、 信息与载体区分:文字、图像、声音都为信息的载体,而不是信息(例如:文字里面 所表达得意思才是信息,而文字本身并不是信息。) 2、 收藏夹用于收藏网址(保存网址),但不能保存网页内容。 3、 理解Word 中查找替换(文章中某个词语替换成另一个)、自动更正(输入时,更正打 字错误)、批注(对词句的注释)、修订(插入和删除两种修订形式)等功能。 4、 Excel 表处理:①公式必须“=”开头,乘号要用“*”代替。②知道绝对引用“$”。 5、 Excel 常用函数:求和(Sum ),求平均值(Average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例如: =sum(A1:A5),不连续区域逗号分隔,=sum(A1:A5,C1:C5)。 6、 排序注意区分有标题和无标题排序,排序数据区域必须连续,一般选择所有列。掌握 图表数据区域判断,通过X 轴、图例及图形三者确定数据区域。 7、 OCR (光学字符识别)软件的功能是识别图片中的文字。详见相关专题。 8、 ACCESS 数据库文件格式为:accdb 。一张数据表中各个记录(每行)的字段个数是相 等的,在同一字段(同列)内的数据属性(类型)是相同的。 9、 ①数据表自动编号字段的数据为不一定是连续的,因为删除记录后该字段编号就不连 续了!用过的编号不会再出现,即使已经删除。②数字类型字段只能输入数字。文本类型字段可以输入数字,也可以输入中英文字符。 10、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实现把邮件从发件人那里送到收件人的邮箱服务器中。 11、 电子邮局接受协议(POP3),将电子信箱(邮件服务器)中的电子邮件读到本地计算机上。 12、 网页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进行相互链接访问。一个超链接只能指向一个目标, 一张网页可以有多个超链接,超链接的可以链接到一张网页、一张图片等。 13、 网页文件是由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进行描述的。软件FrontPage 、Dreamweaver ,记 事本也可以对网页代码进行编辑。 14、 网页文件本质是文本文件,网页文件里面只存储图片视频的链接地址,并不存储图片 视频。在网页服务器上,网页文件和图片视频素材分别独立存储。 算法程序部分重要考点 1、 一个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必须要有输出。 2、 Chr ()、Str ()、Mid ()三个函数的计算结果为字符串型,结果 要加双引号。 3、 Int ()和Fix ()函数区别:正数两者一样,负数有区别。 Int(-2.1)=-3,Fix(-2.1)=-2 4、 事件名和事件处理过程名区分:常见事件有Click 、DblClick 、Load 、Change 。事件处 理过程名格式为:对象名_事件名,例如Command1_Click 5、 区分赋值语句和相等判断关系语句。IF 和Do While 后面的等号表示判断,而不是赋 值,例如: IF a = 3 Then …… 4、VB 语句详见相关专题。 多媒体概念重要考点 1、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交互性、集成性、实时性。①多媒体作品上有按钮、超链接等体 现交互性。②多媒体作品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至少两种)体现集成性③实时性主要体现在“快”,能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 2、 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脚本编写。(1)需求分析包括应 用需求分析和创作需求分析。应用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用户情况、作品效益等;创作需求分析包括主题思想、结构类型、作品内容、设施要求、发布方式等。(2)规划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 3、 脚本编写的一般过程是:先制定脚本大纲,然后编写文字脚本,再编写制作脚本,最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复习资料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注:所有答案都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农业信息技术》(李军主编)一书上,请自己看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2.信息采集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指能有效地扩展人类感觉器官的感知域、灵敏度、分辨力和作用范围的技术,包括传感、测量、识别和遥感遥测技术等,但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是传感技术、遥测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 3.信息传递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也称通信技术,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伸,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光纤通讯、数字移动通信、卫星通讯、信息高速公路等,用于迅速、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4.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输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征识别,信息与交换码之间的转换,信息的整理、加工、生成,以及利用数据库、知识库实现信息存储和积累的技术。 5.信息控制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的功能是根据输入的指令信息(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的扩展延伸。主要包括显现技术、人机接口技术、遥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6.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贮、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 7.农田气候:农田气候一般指距农田地面几米内的空间气候,是各种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气候。 8.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指在采用各种材料建成的、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其它环境因子调控设施的半封闭式空间里进行农业生产的方法,分为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大类。 9.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获取地球表层各类地物信息、测量与判定目标地物性质或特性的综合性探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与环境调查与监测、军事应用、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10.遥感图像处理: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遥感图像加工的各种技术方法的统称。 11.高光谱遥感:是指将遥感成像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利用几百乃至上千个小于10nm 电磁波波段从地表目标物体获取连续光谱曲线,从而形成图像和光谱合一的高精度遥感方法。 12.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等功能,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13.地理信息: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等功能,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14.地理数据: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 15.数字地图:是指与传统的地图相区别的、在GIS 中以数据库形式保存的地理信息。 16.作物生长模型:其全称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Crop Growth Simulation Model),简称为 作物模型(Crop Model),是指能定量地和动态地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过程及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1.农业环境信息系统是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模拟模型技术等为支撑而建立的。 2.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应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的、动态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3.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编辑、数据查询与检索、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更新。 4.数据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地理信息系统所用的数据源、数据结构和表示方法,是系统设计开发的基础、是系统的操作对象。 5.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源是指建立GIS数据库所需要的和所能用的各种类型数据的来源。包括地图、RS数据、其他数据。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表示形式。包括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综合、全面地反映一定制图区域被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和经济文化等要素,又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突出表示某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它拥有固定的用途对象,侧重某一方面,以内容适应于专题要求为其特色。强调它的“个性”。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6.遥感是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释,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7.遥感特点:①遥:遥远成像,近垂直投影,完整清晰。②快:资料获取、更新快。③真:地物成像连续逼真、制图、精度高。○4广:影像覆盖范围广,不受国界和自然条件限制,可覆盖地球上任何地区。 8.遥感技术系统包括:○1遥感平台(飞机、卫星)○2传感器○3图像接收处理○4分析判读 9.遥感类型: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10.常用遥感数据:美国陆地资源卫星遥感资料,美国NOAA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加拿大雷达卫星和印度遥感卫星数据、法国SPOT卫星遥感资料,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等。 11.其他数据库: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统计图像数据、实地调查与测量数据、各类文献,文字报告,法律发规文件等方面的数据。 12.数据主要包括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属性三个相互联系的方向 ①空间特征:指的是地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火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以地理坐标数据表示 空间形态主要有点线面 ②属性特征:就是非几何属性,指的是与农业资源实体相联系的属性变量或本质特征,如变量、分类、数量特征和名称 ③时间特征:是指其右空间详细和属性信息的现象或物体都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A自然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B社会经济和人文要素的属性数据 13. 空间数据结构: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 矢量结构中分有拓扑关系结构和无拓扑关系结构 14.拓扑关系:指表示空间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即点线面及实体之间的空间联系 15. 拓扑关系分为两类:①关联关系:即描述点,线,面元素之间的关系,用以表达几何元素间的拓扑数据结构。②描述空间实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关关系。 16.数据结构:之数据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抽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和数据储存结构(物理结构) 17.抽象的数据结构:是指人们仅从概念上描绘数据之间的排列和联系,而并不涉及数据和具体程序管理细节。 18.数据存储结构:是为实现某一抽象数据结构而具体设计的数据存储管理方式,是依照任务的不同,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概念的几种说法 (1)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3)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信息。(学会区分信息(内容)和载体(物体))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3、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符号、视频、动画等 4、信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实例分析信息的特征) 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5、什么是信息技术(英文缩写:IT) 信息技术包括四个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6、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先后顺序 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③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⑤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7、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环节要求及考核细则 一、论文开题论证 依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论证管理规定》(研院[2018]2号),开题论证要求与细则如下。 1、导师指导 在导师和导师组共同指导下完成论文开题。导师组由3-5名导师组成,进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应有学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组成。 2、学位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能够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策划,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研制与开发等;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3、开题报告撰写规范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题目、选题背景及其意义、课题来源、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经费预算、进度安排、参考文献等。其中,综述部分不少于3000字,开题之前研究生应阅读文献30~5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40%,近10年的文献应不少于50%,本研究领域或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不少于30%;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有条件的应进行文献查新)中专利文献需要有一定比例,其中包括国外专利文献。 开题报告应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题报告格式,按规范要求撰写。 4、论证内容 选题是否合理、是否属于本专业方向研究范畴,研究内容、水平是否能达到相关学位要求,研究方法、工作量是否合理等,并就其文献分析能力、归纳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题报告撰写、PPT制作等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考核评价指标见附表1。 经论证通过的开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并在研究生培养档案中保存。 5、论证时间和组织形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在第3学期完成开题,具体时间由学科点统一组织决定,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