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因式分解说课稿教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因式分解说课稿教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因式分解说课稿教案

教案2.初中八年级代数

课题:13.5 因式分解(1)

教材:华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章第五节

授课教师:上海市第五中学朱丽霞

【教学目标】

1.能区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会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来判定一个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会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2.通过与算术中的因数分解相比较,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与多项式的乘法相比较,发展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因式分解在简化计算中的作用等,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增强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多项式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类比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生活情境

设置悬疑【多媒体演示】

酸奶中的乳酸菌的营养;

【介绍小知识】

介绍活性乳酸杆菌在0℃~7℃的环境中

存活是静止的,但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乳酸

菌会快速死亡。

观看多媒体演示,并

思考下面问题:

每升酸奶在0℃~

7℃时含有活性乳酸杆

菌220个,在10℃时活性

乳酸杆菌死亡了217个,

在12 ℃时又死亡了219

个,那么此时活性乳酸杆

通过酸奶中活

性乳酸杆菌数量的

变化,创设问题,

在学生感到新奇而

又不知所措的过程

中激发学生强烈的

求知欲。

设置悬疑,无

疑对本节课的学习

创设了良好的情绪

状态。而从实际生

【教学设计说明】

因式分解共二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本节课以类比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数学过程设计中,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引入,从生活场景中提炼数学知识,设置疑问,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最后又运用新知解决疑问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2.设计问题化、发现化的“概念形成”、“探究新知”,通过“做一做”、“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利用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自我思考归纳总结,体会数学的价值。

3.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由此,本课组织学习因式分解概念与提公因式法时,让学生通过已学过的因数分解及整式乘法相类比,进行探索新知,自我小结归纳,再给出一系列辨析题。在最后的环节中,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问题全部展现,为学生提供经验与教训,让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化解难点。

4.本课教学流程图:

情境激趣

复旧孕新

自主小结

深化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