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3 积的乘方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积的乘方

2.内容解析:本节课《积的乘方》处在人教版《第14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中的第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两种幂的运算性质之后紧接着的第三种运算性质,是幂指数运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同幂的意义,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等概念将幂的运算部分内容自然的引入到整式的运算,为整式的运算打下基础和提供依据。这节课的内容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所处的地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后继学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桥梁。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并正确熟练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二、目标和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1).在知识技能上,要求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熟练应用这一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在能力培养上,通过推导性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完成利用幂的三种运算性质的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唤起学生对探索学习数学的兴趣。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的标志是,学生能根据前面所学推导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会用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述这一性质,会用性质进行积的乘方的运算。再推导的过程中,能认识到具体例子在发现结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能体会到数式通性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

学生在学习幂的运算性质的时候很可能死记硬背这些性质的结论,因为它不仅抽象,而且易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数式通性的角度理解此性质的意义。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取引导发现、实例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主动探索为基础,先引导发现,后讲评点拨。鼓励学生运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真正掌握本节课的关键----熟练运用已学的幂的三个运算性质,深刻理解每种运算的意义,在综合运算中避免互相混淆。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同时,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应用,将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中数学感知的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探索过程及其应用方法

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中数学感知的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两种幂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回顾这两个性质. (2)下面我们把刚才的性质运用到计算中去。(多媒体展示)

问题一:填空

(1)(2)

(3)(4)

学生活动:学生说出答案,其他同学给予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本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同时也为顺利完成本节课中的例题做个铺垫. 2.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问题二:我们知道

n

a

表示n 个a 相乘,那么

()3

ab 表示什么呢?(注意:n

a

中的

a 具有广泛性)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

()3

ab ab ab ab =••

()()a a a b b b =•••••这又根据什么呢?(学生回答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3

3

a

b

=

也就是:

()3

3

3

ab a b =

请同学们回答

()4ab 的结果怎样?(小组合作)

问题三:那么()n

ab (n 是正整数)如何计算呢?

()n

ab ab ab ab ab =••⋅⋅⋅ _____________个ab

()()a a a a b b b b =••⋅⋅⋅•••⋅⋅⋅

运用了__________律和__________律, __________个a __________个b 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填空.

刚才我们计算的

()3

ab 、()n

ab 是什么运算?(答:乘方运算)什么的乘方?(答:

积的乘方)

通过刚才的推导,我们已经得到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请同学们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把它概括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并要求同桌相互交流,互相纠正补充.达成一致后,举手回答,其他学生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概括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训练了他们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给予肯定或否定,纠正后板书.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问题四:这个性质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方适用吗?

()n

abc :

学生活动:在运算的基础上给出答案.

是理解性质、推导性质的关键,教师在对学生回答给予肯定后板书.

3.尝试反馈,掌握新知

我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总结得到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下面我们利用刚才所学试着完成几道题.

例1 (教材P97例3) 计算:(1) (2)(3)(4) 学生活动:每一题目均由学生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对例3的处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说”,教师“写”的过程中,教师可随时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如(2)小题中“-”号的处理,并强调解题程序以及幂的乘方性质的运用,同时提出把

2

b

3

c

看做一个数进行运算.

练习一(教材P98练习)

学生活动:题由学生口答,其他学生给予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第1题可检查学生对性质掌握的熟练程度.第2题学生板书可以规范解题步骤,同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若出现问题由同学指出.第3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应用性质时易出现的,所以在学生举手回答时,教师对每个问题都应予以强调. 4.综合尝试,巩固知识

我们已经掌握幂的三种运算性质,下面看一看综合在一起,我们能不能做得又快又好。 例3 计算:

()422422322()()()()()x y x x x x x y x +-⋅--⋅-⋅-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学生已具备综合运用性质的能力,让学生尝试解题,目的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会更深刻.

5.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计算:

(1)

()()

4

2

34

2

4

2a a a

a a ••+

+-

(2) ()

()

()2

3

2

3

7

3

3

2

35x x x x

x

•-

+

•--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找两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此时学生已能准确运用幂的三种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但在计算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再设置两道综合的运算题加深学生对新知的印象,在学生板演时,师生共同订正,可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出现.

6.问题五: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能反向应用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