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 清伪灵(猪伪狂犬病活疫苗)

合集下载

科前伪狂犬疫苗2000株说明书

科前伪狂犬疫苗2000株说明书

科前伪狂犬疫苗2000株说明书1. 产品名称:科前伪狂犬疫苗2000株2. 疫苗株型:本疫苗采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2000株制成,该株型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3. 活病毒含量:每头份疫苗含有≥10^7.0 lgCCID50的活病毒,这意味着在每头份疫苗中,含有足够量的病毒,可有效诱导免疫反应。

4. 疫苗用途:本疫苗主要用于猪、牛、羊等动物的伪狂犬病预防和控制。

在动物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前或感染早期接种本疫苗,可有效保护动物免受伪狂犬病病毒的感染和传播。

5. 免疫程序及剂量:猪:产前5周(1次),产前3周(1次),共2次。

建议接种时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牛、羊:出生后1个月接种1次,间隔4-6周再次接种1次,共2次。

建议接种时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6. 免疫接种方法:本疫苗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方式进行接种。

猪、牛、羊等动物接种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正确的注射方法进行接种。

接种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7. 疫苗储存及运输:本疫苗应储存在2-8℃的冷暗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以保证疫苗的效价和安全性。

8. 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疫苗在猪、牛、羊等动物中安全有效,能够诱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应答。

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接种本疫苗的动物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9. 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在使用本疫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用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正确的注射方法进行接种;其次,接种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最后,疫苗应储存在2-8℃的冷暗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本疫苗的副作用包括一般性副作用和严重副作用。

一般性副作用包括轻微发热、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

严重副作用包括呼吸困难、四肢麻痹、共济失调、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猪伪狂犬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作者:吴强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7期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流行很广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特征。

伪狂犬病一旦传入未免疫的种群,则呈爆发性流行。

哺乳仔猪出现脑脊髓炎和败血症,以震颤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为主,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有的呕吐和腹泻,2周龄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

妊娠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及弱仔等繁殖障碍。

生长肥育猪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类似猪流感,死亡率虽低,但增重缓慢。

此外,猪伪狂犬病常与猪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猪流感、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综合征,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可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胎儿干尸化。

对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甚至衰竭死亡,病死率达100%。

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但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1)传染源。

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排除,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1年。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接触,还可经呼吸道黏膜、破损的皮肤等感染。

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可经胎盘侵害胎儿,泌乳母猪感染本病后1周左右乳中有病毒出现,可持续3~5天,此时仔猪会因哺乳而感染本病。

(3)潜伏期。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

2 临床症状发病仔猪最初眼眶发红,闭目昏睡,接着体温升高到41~41.5℃,精神沉郁。

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内容物为黄色。

初期以神经紊乱为主,后期以麻痹为特征。

最常见的是间歇性抽搐、癫痫发作、角弓反张、盲目行走、转圈及呆立不动。

出现神经症状的仔猪几乎全部死亡。

20日龄以上的仔猪到断奶后小猪症状轻微,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呼吸短促,被毛凌乱,不食或食欲减少,耳尖发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5日龄以内的仔猪。

4种猪伪狂犬病病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对比分析试验

4种猪伪狂犬病病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对比分析试验

4种猪伪狂犬病病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对比分析试验
徐舟;秦乐娟;胡泽奇;谢秀艳;尹德明;李润成
【期刊名称】《湖南畜牧兽医》
【年(卷),期】2024()2
【摘要】试验旨在筛选不同免疫效果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疫苗,选取60日龄的健康仔猪60头,分成4组,分别接种A、B、C、D4种PRV弱毒活疫苗,4种疫苗每头份所含病毒滴度从高到低排序为C、D、B、A,定期采血检测血清抗体(gB、gE)水平,以评估其免疫效果。

结果表明:当保育猪的母源抗体S/N值高于0.90时,首次接种PRV活疫苗能产生抗体上升反应;在仔猪63、98和130日龄时,分别接种PRV活疫苗,C疫苗所产生gB抗体的效果比免疫A疫苗或B疫苗或D疫苗更好;针对生长育肥猪,最好选择接种3次PRV活疫苗,以确保猪只获得较为充分的保护。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徐舟;秦乐娟;胡泽奇;谢秀艳;尹德明;李润成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龙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4
【相关文献】
1.不同毒株制备的两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
2.两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
3.猪瘟活疫苗与口蹄疫灭活疫苗同期与分期免疫效果对比试验
4.牛口蹄疫O型-亚Ⅰ型双价灭活疫苗、A型灭活疫苗和牛口蹄疫三
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5.场间种猪群猪瘟E2蛋白灭活疫苗与猪瘟活疫苗免疫效果对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

PRV主要基因的功能及作用:
gE基因是PRV的一个主要的毒力基因,可影响病 毒在细胞间的扩散,对病毒侵染神经系统也具 有重要意义,是PRV从视网膜、嗅觉上皮细胞、 三叉神经节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必需的。gE基 因在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gB基因是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 依赖于和不依赖补体的中和抗体。
(3)定期野毒感染阳性率的监测:已有多家 兽医防疫部门采用ELISA诊断试剂盒对猪场 送检血清进行监测,可以容易地追踪在实施 猪场的净化程序后猪群中阳性率的变化。
(4)引种监测和隔离检疫:只引进伪狂犬病 阴性种猪是保证成功控制和净化猪场伪狂犬 病的重要一环。有必要对引种猪进行隔离检 疫,并进行疫苗接种。
五、病理变化
脑膜充血,出血和水肿
扁桃体、肝和脾脏常可见散在的白色坏死 点 肺可见水肿,同时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流产胎儿脑可见出血点,肾和心肌出血, 肝和脾有白色坏死点 组织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呈弥漫性非 化脓性脑膜炎
脑充血、水肿
肾脏散在针尖状出血点
肺脏呈现轻微水肿,散 在分布有点状出血与黄 白色坏死灶。
4、妊娠母猪: 发热、咳嗽、精神不振 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中后期), 流产、产死胎发生率高达50%,生下弱 仔,表现呕吐、痉挛,角弓反张,很 快死亡(24-36h) 伪狂犬病还可以引起种猪不育症。母猪 不发情、配不上种,返情率高达90%,有反 复配种数次都屡配不上,耽误了整个配种 期。此外公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表现 不育、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

四、临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6天,短者36h,长者达10d。 猪应年龄的不同,发病后症状和死亡率有很大 的不同,但一般不会出现奇痒。 1、2周龄的哺乳仔猪 表现为最急型 死亡率达100% 症状 发热(41-42℃),厌食,精神不振 大量流诞,间有呕吐、腹泻 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既而出现神经症状,发抖,共济失调,间 歇性痉挛,后躯麻痹,倒地四肢划动,昏睡衰 竭,24-36h死亡

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

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

41猪伪狂犬病(P R )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传染性疫病,该病毒可引起猪及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发病,临床上以发热、痒、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主要危害仔猪、成年猪,造成猪群发病死亡,仔猪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0%,中大猪发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还可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继发或混感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极易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导致更高发病死亡率。

特别是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病毒毒性增强了,给该病防控带来困难,成为猪场严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防控不当会造成猪场严重经济损失。

我国已经把猪伪狂犬病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有必要净化控制该病,保护养猪业的发展。

1 伪狂犬病病毒及流行特点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一种疱疹病毒,属于有囊膜病毒并有纤突,与附着感染有关;病毒基因组为DNA病毒,病毒编码蛋白gB、gD、RR的基因对病毒的复制是必须的,也有利于化验室鉴别诊断。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抗原特性不同的伪狂犬病病毒毒株,只是毒株毒力强弱不同。

近年来病毒毒力增强,不但能够引起小猪发病死亡,也可造成大猪发病甚至死亡。

同等毒力毒株侵袭不同种类动物发病情况也不一样,例如:可以引起猪发病死亡的毒株,对牛、羊感染较低;人对PRV无易感性。

伪狂犬病病毒在寒冷季节活性增强,现在由于病毒毒力增强,其他季节发病也较严重。

伪狂犬病病毒可以侵害猪、牛、羊、犬、猫、兔、鼠等动物及其他野生动物。

但是大量实验证明:猪和鼠是疫源动物,也就是说伪狂犬病的发病流行是由猪、鼠带毒或接触其病死尸体而感染发病的,特别是鼠害严重的猪场,更要做好灭鼠和伪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以防疫病发生。

伪狂犬病的潜伏期为1.5~10d,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伤口感染。

病毒首先在扁桃体、咽部和鼻腔内增殖,通过2条途径传播:(1)沿神经干传播,引起神经细胞感染,造成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瘙痒等;(2)通过白细胞携带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到机体各部位,尤其是通过妊娠母猪的胎盘组织侵入胎儿,造成流产或死产。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其潜伏期长,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对猪的生产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控猪伪狂犬病,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和净化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一、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猪伪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毒在离体状态下对多种消毒方法较为抵抗,易在环境中长期存活。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动物病,其传播主要通过病毒携带者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脑脊液或唾液的直接接触传播、受污染的食物、饮水及环境传播。

二、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一)加强疫情监测疫情监测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猪场应该定期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猪伪狂犬病的疫情动态,对疫情变化做到了如指掌。

(二)加强疫苗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猪场应该将猪伪狂犬病疫苗接种列入日常管理工作,并根据养猪规模和疫情状态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三)强化病害防控猪场应该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对患病猪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对疫情暴发的猪场应该立即停止其销售,并采取消毒措施净化猪场环境。

(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猪场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每日定期对猪场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猪圈内外的环境整洁,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五)加强病死猪的处理病死猪属于病死动物,对其不当处理易造成病毒传播。

猪场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如专业公司收运、焚烧等,切实避免病毒的传播。

三、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措施(一)对车辆、器械的消毒猪场应该对进出的车辆和使用的器械进行定期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二)牲畜的隔离猪场应该对患病猪进行隔离,定期检查患病猪的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隔离。

(三)疫区封锁对于发生疫情的猪场,应该立即采取封锁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四)应急处置面对猪伪狂犬病疫情暴发,猪场应该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处置疫情,减少病毒传播和疫情的蔓延。

猪伪狂犬病毒免疫机制简述

猪伪狂犬病毒免疫机制简述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包括猪、羊、牛等动物的共患传染性疾病。

伪狂犬病病毒(PRV)又称奥耶斯基病病毒或猪I型疱疹病毒,与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以及带状疱疹病毒(VZV)同属α疱疹病毒。

早在1813年,国外就出现了关于伪狂犬病的报道,初期称之为“奇痒病”。

猪伪狂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是不同毒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和毒力存在差异。

本文简要介绍了猪伪狂犬病毒免疫机制。

1病毒的结构1.1病毒核心伪狂犬病毒核心含有病毒的DNA。

当病毒核酸从核衣壳中释放到感染细胞的细胞核时,借助其基因组末端重复序列的相互配对杂交迅速变成环状DNA分子,呈“滚环样”复制,最终产生新的环状或首尾相连的病毒基因组分子。

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有部分新合成的病毒DNA分子不能被加工、处理而被迅速降解。

1.2衣壳壳粒通过一定的方式聚合,在细胞核内包装、排列形成有规则的壳样结构,其作用是保护病毒基因组,有的与病毒在细胞内转运有关。

伪狂犬病毒存在五邻体、六邻体两种衣壳的亚单位形态。

成熟的病毒衣壳含有7种以上的蛋白,病毒衣壳蛋白与病毒基因组紧密结合形成核糖体蛋白。

1.3被膜被膜位于成熟的病毒粒子的囊膜和衣壳之间。

病毒在细胞核内组装成核衣壳后,成熟的C型核衣壳以出芽的方式传故宫细胞的内层核膜进入核周围间隙时,形成包封。

在PRV病毒免疫逃避机制种被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后,被膜蛋白随着核衣壳进入细胞质并且促进宿主稀薄啊对病毒的接纳,以避免被机体内T细胞识别并发挥清除作用。

1.4囊膜病毒囊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获得于病毒成熟时细胞膜或内膜出芽过程。

研究发现,病毒囊膜具有一些宿主细胞膜的特性。

PRV共有16种膜蛋白,主要包括gB、gC、gD、gE、gG等。

囊膜的作用是存进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膜融合作用、促进感染细胞与邻近非感染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诱导机体产生抗体。

2免疫机制2.1细胞免疫接种疫苗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反应,一旦感染变很难从体内清除,可潜伏常年带毒。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在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免疫措施:用伪狂犬病疫苗对猪进行免疫,提高猪的免疫水平,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特别是在疫情高发地区和高风险环境中的猪。

2. 饲养管理: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猪圈、饮水设施等,减少传播病毒的环境污染。

严格管理和监控猪只的进出,限制与其他感染动物的接触。

3.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猪伪狂犬病的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和报告疫情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感染和病变的猪只,进行隔离和治疗。

4. 早期诊断和处理:对疑似病例进行早期诊断,并立即隔离和进行相应治疗。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对病例周围区域进行封控,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养殖户和养猪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正确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病毒传播和蔓延。

总之,采取免疫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建立监测和报告体系、早期诊断和处理、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伪灵

产品简介:
通用名:猪伪狂犬病活疫苗
商品名:清伪灵
英文名:Swine Pseudorabies Vaccine , Live (Strain Bartha K61 )
汉语拼音:Zhu Weikuangquanbing Huoyimiao(Bartha K61株)

产品说明书:
【主要成分与含量】 含猪伪狂犬病病毒至少105.5TCID50 /头份
【性状】 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入稀释液后迅
速溶解
【作用与用途】 用于预防猪伪狂犬病
【用法与用量】 按瓶签注明头份,用专用稀释液稀释,对3日龄或
3日龄以上猪进行肌肉注射,每头2 mL。种猪,每半年加强接种1次
【不良反应】 接种后,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1、 本品仅用于接种健康猪
2、 疫苗稀释后应一次全部用完,禁止与其他疫苗合用
3、 接种前的猪若有潜伏性疾病、营养不良、寄生虫、应激或受不良
的环境因素影响,接种后可能不产生或者不能维持足够的免疫保护反

4、 接种时,应执行常规无菌操作
5、 疫苗瓶和未用完的疫苗应焚毁
6、 屠宰前21日内禁止使用
7、 疫苗中含有庆大霉素
【规格】
(1) 10头份/瓶
(2)25头份/瓶
(3)50头份/瓶
(4)100头份/瓶
【包装】 10瓶/盒
【贮藏与有效期】 在2~8℃下保存,有效期为24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