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调色基础色彩理论

达芬奇调色基础色彩理论
达芬奇调色基础色彩理论

达芬奇调色基础色彩理论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一、光与色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光就没有色。一般而言,光是人眼可以看见的一系列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严格来首,科学所定义的光是所有的电磁波普。这意味着,人眼看得见的光和看不见的光都是存在。达芬奇调色所关注的都是可见光。

可见光的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人的眼镜所能接受的光波长在380~760nm之间。除此之外的电磁波都属于不可见光。小于380nm的电磁波还包括紫外线,X射线和Y射线等,大于760nm的电磁波包括红外线、微波和广播电波等。光的颜色跟波长和频率有光,可见光中紫光频率最大,波长最短,红光刚好相反。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宏观上光表现出波动性;粒:微光来看光是由光子组成,具有粒子性。所有光在传播过程中因为不同的传播介质会产生反射、折射或衍射。色散现象就是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随光的频率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来实现。

(光的色散示意图)

(人类眼睛里看到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作单色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即光谱。

人类能够看到影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光源:自然光或人造光;②接收器:眼镜;③处理器:大脑。

二、色彩模式—色光三原色(RGB)

光线进入眼镜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光线从光源出来后直接照射进眼镜,另一种是光线先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眼睛里。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获取光线的方式,对应着两种色彩模式,前一种对应的是加色模式(RGB),后一种对应的是减色模式。(色彩减色模式在影视调色中极少用到)

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又3中基本光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这3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3种光的强度为零,就是黑色(无光)。这就是RGB加色模式,这种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显示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达芬奇调色及其他后期软件都是基于RGB色彩模式的,所以,我们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RGB色彩模式上。调色软件中的色轮如图所示。

通过色轮可以很容易掌握RGB的加色模式,其公式如下:

R(红)+G(绿)=Y(黄)

R(红)+B(蓝)=M(品红)

B(蓝)+G(绿)=C(青)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调色基本规则,例如,我们要为图像增加红色,则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一种是只增加红通道的数值,由于每一个像素的红通道的数值都增加了,所以整个图像就会偏红,同时增加了整个图像的亮度。一种是降低红的反色青(在色轮上看二者在180°对角线),但是达芬奇软件不让我们直接操作青颜色通道,所以我们利用加色公式:B(蓝)

+G(绿)=C(青),同时降低蓝和绿的数值,这就等于降低了青,同时也就等于增加了红,画面同样会偏红,不过由于降低了蓝和绿,所以整个画面的亮度会有所降低。

三、颜色深度

计算机采用一种称作“位(bit)”的记数单位来记录所表示颜色的数据。当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编排方式被记录在计算机中,就构成了一个数字图像的计算机文件。“位(bit)”是计算机存储器里的最小单位,它用来记录每一个像素颜色的值。图像的色彩越丰富,“位(bit)”越多。(bit 也被音译为比特)达芬奇中的位深度是指每个颜色通道的位深度。比特越高的素材,宽容度也就越高,RAW格式的颜色深度已经达到最高32位,其宽容度达到现有技术能力的顶峰。

四、色温

色温(Color Temperature)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色温是按照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此光源的色温。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产生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某红色波长的辐射强度最大),达到1050一1150℃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温度相对应的。

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

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多一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

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正午阳光为6500k(北方平均值),晴朗的

蓝天为10000~20000k。国内印刷行业常用的色温为5500k,视频监视器的色温通常设置为6500k。

五、采样压缩

由于我们的眼睛对亮度敏感而对色度不敏感,所以在压缩影像数据的时候,经常会在采样的时候舍弃一些色度。例如,把影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到YUV色彩空间的过程中,对Y(亮度)分量多采样,对UY(色度)分量少采样。这样就利用人的视觉特性来节省信号的宽度和功率,可以使UV两个色差信号所占的带宽明显低于Y的带宽,而又不明显影响重显彩色图像的观看。

目前常见的YUV采样格式有如下几种:

①4:4:4——品质最高的压缩模式,接近于无损。在调色和抠像操作中具有很大优势。并且还可以带Alpha通道。此模式视频可以满足电影的品质要求。

②4:4:2——品质较高的压缩模式,在调色和抠像上表现中等,不过仍然是满足高清广播要求的压缩品质。

③4:4:0——品质一般的压缩模式,肉眼很难分辨画面瑕疵。采用这种压缩的视频在工作中十分常见,一般的摄像机、照相机或手机拍摄的视频采用的就是这种压缩模式。它能够满足大多数广播需求,但在调色上宽容度窄,抠像操作中很容易出现锯齿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