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腰椎MRI影像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腰椎MRI影像学示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病程3个月~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年。
男性18例,女性12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28~58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病程3个月~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年。
男性16例,女性14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相似,比较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腰椎MRI影像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临床观察3.1 观察组临床症状变化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背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后3个月,症状缓解明显,6个月后症状几乎消失。
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速度较慢,3个月后症状缓解,6个月后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放射痛等症状存在。
3.2 观察组腰椎MRI影像学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MRI影像学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得到明显缓解,椎间隙明显变宽,椎间盘轮廓明显改善,椎管受压情况明显减轻。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影像学变化较小,腰椎间盘突出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
3.3 观察组生活质量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工作、生活状态明显改善。
当归四逆汤合肾四味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医药科研当归四逆汤合肾四味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李辉连,王国栋 (兰陵县向城镇卫生院,山东临沂 277700)摘要: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合肾四味加减治疗肝肾亏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2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合肾四味加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当归四逆汤合肾四味加减疗法在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疾病疼痛,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当归四逆汤合肾四味加减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纤维环破坏或者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出现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该病的发生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1]。
西医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法,尽管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一定不足。
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于“痹证”、“腰痛”的范围内,是指腰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因劳伤,或由肝肾虚而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所致的以腰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归四逆汤合肾四味加减治疗肝肾亏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2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5~69岁,平均(43.42±3.14)岁;病程2~13年,平均(5.62±1.23)年。
红外线穴位照射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评价

红外线穴位照射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评价张泽宇;朱权;黄建芬【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线穴位照射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肾活血汤治疗,连续服用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以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法评估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68.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1、3、6个月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穴位照射联合补肾活血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8(040)001【总页数】4页(P65-67,90)【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红外线;物理疗法(专业);中药疗法【作者】张泽宇;朱权;黄建芬【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外三科,广东深圳518115;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外三科,广东深圳518115;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外三科,广东深圳5181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3.1;R283.661;R454.2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患,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下肢痛、腰部活动受限等,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非手术治疗,如牵引、红外线照射、药物治疗等,约80%的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1]。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肝肾亏虚,瘀血凝滞所致,以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之法治之可取得良好的疗效[2]。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病,甚至于在这些疾病已经治愈或彻底根除后,它 ( 们)所造成的损
害与病 理改变仍 然在 独立地持续起 作用 ,其病 因的 中心可能是感 染 、 炎症和异 常的盆底神经肌 肉活动的共 同作用 ] 。
本 文检 索 了国 内外 文献 ,对 临床使 用 的治疗 本病 的手 术方 法进行 了分析 ,结合 临床 经验 , 阐述 了不 同方法 的利 弊 及其在 临床 上 的应 用,找 出存 在 问题 ,提 出解决 问题 的思路 与 方法 ,为 临床工作 者 选择合 理 的治疗 方 案提 供 参考 。
[ 5 ] 江明性. / J 、 檗硷对大鼠输精管及肛尾肌中o 【 2 及Ⅸ 1 肾上腺受体的
床研究 的展开 ,逐步 阐明了本 病的发病机制 ,手 术技术不断完善 ,腰 椎 间盘突 出手 术可分为传统 手术和微创手术 ,传 统手术包括前 路切 除 术 ,后路切 除术 ,但传统手术 存在术后疼痛 、并发症多 以及患者 预后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1 3 . 洲 彩. f 牛 进行数据处理 , P < O . 0 5 为差并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 . 1两组临床疗效
慢性前列腺 炎的病 因学 十分复杂 ,尽 管对其众多 的发病机制有 了
参考文献
[ 1 】 那彦群 , 孙光 . 泌尿 外科疾 病诊 断治疗 指南( 2 0 0 9 版) 【 M】 . 北京: 人 民
卫 生出版社 , 2 0 0 9 : 1 2 0 — 1 2 4 .
[ 2 ] 刘杰. 左 氧氟沙星与 前列舒 通胶 睫合用治疗 慢性前 列腺炎 临床研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P<0 . 0 5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椎间盘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腰腿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观察,总结了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和成效。
一、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使椎间盘的髓核移位,压迫腰椎神经根或腰椎神经干,导致腰腿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床位休息、物理疗法、手术等,但有些患者对这些方法效果不佳或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畅、痰浊瘀滞等引起的,治疗时需要促使病变组织恢复正常,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以达到消肿止痛、扶正祛邪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验证了中医治疗的有效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25-60岁。
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腿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经CT、MRI等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
具体治疗过程为:首先在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穴位贴敷透药贴,每日更换一次;同时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减中药,每日3次,连续2周为一个疗程。
2.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麻木情况、肌肉力量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3、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30例患者中有23例症状明显改善,7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腰腿疼痛显著减轻或消失的患者占76.67%;麻木症状改善的患者占63.33%;肌肉无力减轻或消失的患者占60%。
4、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疗效。
补肾合剂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补肾合剂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05-29T08:38:46.0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0期作者:乐俊明邓振欢冯明玉李宏慧[导读]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小针刀以及补肾合剂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广州中兴运动损伤专科医院小针刀科广东广州 510403)【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小针刀以及补肾合剂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0例,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所接诊,取组中130例,以小针刀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1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肾合剂进行治疗,即观察组。
分析效果。
结果: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补肾合剂联合小针刀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其疼痛症状迅速得到改善。
【关键词】补肾合剂;小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06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一直保持有极高的发生率,在长坐、运动锻炼缺少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该症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数量持续增加。
多数患者表现为腰椎疼痛,麻木等症状,会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等均造成较大影响[1]。
按照小针刀、补肾合剂对该类患者展开治疗,逐步在该类患者中得到运用。
本研究就对该疗法具体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病例为260例,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所接诊,以小针刀进行治疗130例,即对照组,130例加补肾合剂进行治疗,即观察组。
对照组男70例,女60例,年龄在44~71岁,均值为(58.12±1.28)。
观察组男65例,女65例,年龄在43~73岁,均值为(59.17±1.37)。
1.2 方法对照组单以小针刀展开治疗,选取常规一次性针刀,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以常规方式对患者腰部进行消毒,借助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随后由专业医师对患者棘间韧带进行松解,并在病变部位节段棘突间正中位置约1cm处刺入,随后贴合椎板内侧骨逐步向内进行铲切3刀左右,随后展开对横突间韧带的松解操作,每周治疗2次。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腰腿痛40例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腰腿痛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带来很多麻烦,西医学认为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
跌仆闪挫或寒湿之邪为之诱因。
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出现腰腿痛的病机[1-2]。
笔者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顽固性疼痛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2021年6月~2021年7月,经上级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单侧疼痛32例,双侧疼痛8例。
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单侧疼痛34例,双侧疼痛6例。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排除其他疾病如骨肿瘤、骨外伤、骨结核等所引起的腰腿疼痛。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以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
基本方:红花10 g,乳香10 g,没药10 g,白芷15 g,附子6 g,羌活15 g,地龙15 g,牛膝10 g,葛根30 g,元胡15 g,白屈菜15 g,威灵仙30 g,狗脊30 g,穿山甲10 g,蜈蚣3条,水蛭5 g。
加减:伴有肾虚者加右归丸或六味地黄丸;伴有寒湿痰阻者酌加独活寄生汤;伴有湿热痹阻者合薏苡仁汤。
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500 ml,分早晚2次饭后口服。
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片,每次300 mg,每日1次,盐酸泼尼松片,每次10 mg,每日3次。
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盐酸泼尼松片减为每次5 mg。
共用3个疗程。
两组患者同时均配合按摩牵引等物理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显效:腰腿疼痛消失或明显改善,直腿抬高70°以上,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疗效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80例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治疗组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按摩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腰椎电动牵引,1周为1个疗程。
观察2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
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则常为其发病的重要原因。
本病的患者痛苦大,对其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影响。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在非手术方面措施不多,中医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有其优势,我科自2013年运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本次80例患者均来自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科住院病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62岁,平均38.6岁。
病程5天-2年,平均65天。
病变部位腰3/4椎间盘突出6例,腰4/5椎间盘突出23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11例。
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59岁,平均37.2岁,病程6d-2年,平均66d。
病变部位腰3/4椎间盘突出7例,腰4/5椎间盘突出23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1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部位等方面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赵定麟主编的《现代骨科学》[1],拟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①青壮年,有外伤或劳损病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痛;③持续性或间歇性加重的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麻木沉重,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④腰椎表现侧弯、平腰或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⑤患肢肌肉萎缩,感觉迟钝,踝及跨趾背伸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⑥x线片显示腰椎侧弯、平腰、椎间隙不等或狭窄;⑦CT、MRI检查可明确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治疗 组 V A S评分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 ③第 1 2周 随访 时 , 2组 患者 的 V A S评 分、 O D I 评 分、 J O A评分呈上升趋 势 , 2组 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 义; 2 组 患者的 总体有 效率差异无 统计学意 义。④ 治疗组 有 4例手术 、 4例 失访 , 4例轻度 不 良反应 ; 对照组有 6 例 手术、 3例 失访 , 2 例 出现轻度不 良反 应 。结论 : 益 气化瘀 补 肾法治疗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随机 对照试验表 明 , 其 临床 疗效和 西 乐葆合 甲钴
( 1 . 上海 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 医院骨伤科 上海 2 0 0 0 3 2 ; 2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 医院临床评价 中心 上海 2 0 0 0 3 2 ; 3 . 上海 中医药大学施杞名 中医工作室 上海 2 0 0 0 3 2 ;
4 . 上 海 中医 药 大学 脊 柱 病 研 究所 上海 2 0 0 0 3 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通讯作者 : 莫文 。 医学博士主任 医师 , 教授, 主要研 究方向 : 颈腰椎病等各类脊柱及相 关疾病的 中西 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 究。
[ Wo r l d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e n ndM a a t e r i aMe d i c a ]1 0 7 4
修 回 日期 :2 0 1 3 — 0 8 — 1 9
★
科 学技 术部 国家“ 十二五” 重大新 药创制 专项( 2 0 1 1 Z X 0 9 3 0 2 — 0 0 6 — 0 4 ) : 中药新 药( 恶性肿 瘤等疾病 ) 临床研 究技术平 台规 范建设—— 中药新 药临床评价技 术平 台 ,总课题 负责人 :田金 洲 ,子课题 负责人 :王拥军 ;国 家中 医药 管理局 国家 中 医临床研 究基地 业务 建设科研 专 项 ( J D Z X 2 0 1 2 1 2 0 ) : 芪麝 丸治疗神经根 型颈椎病 临床 再评价研 究, 负责人 : 莫文 ; 上海 市科委 中药现代 化专 项( 1 1 D Z 1 9 7 2 7 0 2 ) : 鹿灵 活络合剂 治 疗颈椎 病的临床 再评 价研 究, 负责人 : 莫文 ; 上 海市科委科技 支撑 项 目( 1 2 4 0 1 9 0 2 1 0 4 ) : 芍红健腰颗粒 治疗急性腰扭伤 的临床再评价研 究 , 负 责人 : 莫文 ; 上 海市浦 东新 区科学技术委 员会 中医领 军人才基金 ( P WZ L 2 0 1 0 — 0 2 ) , 负责人 : 莫文。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1 1
腿痛 为主症 的一系列 临床症状 和体 征 。 是骨科 常见 病、 多发病 , 其 主要 表 现 为 腰 腿 痛 【 ” 。 据 临 床流行 病 学调 查 ,全 美 国腰 腿 痛发 病 率 2 0 %~ 3 0 %之 间 , 4 5 ~ 6 5岁间是其发病 高峰期[ 2 ] , 在我 国还没 有 全 国性 的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发病 率 流行 病
果: ① 治 疗前 , 治疗组和 对照组基 线资料无 显著性差异 , 具有 可 比性 。② 与治疗前相 比 , 治疗 4周 结束
后, 2组 患者 的 V A S评 分 、 O D I 评 分 均 明显 降低 , J O A评分明显升 高 ( P < 0 . 0 5 ) , 2组 间 O D I 、 J O A评 分 差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 L u mb e r i n t e r v e r t e b r a l D i s c
He ni r a t i o n, L D H) 是 指 由于腰 椎 间 盘退 变 、 损伤 、 髓 核 突 出刺激 、 压 迫神 经根 或 马尾神 经 , 而 出 现 以 腰
世界科学技术一 中医药现代化 ★上海基地 / 恶性肿瘤 - 骨退行性病变
益 气化 瘀 补 肾法 治疗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 随机 对 照 临床 研 究 六
许 金 海 , 王 晶 , 叶 洁 1 ' 。 , 马俊 明 , 邬 学群 , , 3 , 莫 文 1 , 3 , 4 k " k " ,施 杞
胺 临床 疗效相 当; 能 有 效 减 轻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者 的 疼 痛 程 度 , 改善 患者的腰椎 功 能 , 提 高患者 的 日 常 生 活 和 社 会 活动 能 力 , 短期随访疗效 确定 , 长 期 疗 效 有 待 进 一 步研 究 。
关键 词 :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益 气化 瘀 本 I - 肾法 随机 对 照 临床 试 验 中图分 类 号 : R 6 8 1 . 5 临床 疗效 d o i : 1 0 . 1 1 8 4 2 / w s t . 2 0 1 3 . 0 5 . 0 5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摘
要: 目的 : 评 价 中药 益 气化 瘀 补 肾法 治 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 临床 疗效 及 安 全 性 。 方 法 : 采 用 随
机 对照试验研 究方法 , 评 价 益 气化 瘀 补 肾 法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 临 床 疗 效 。 1 2 2例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患 者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 6 1例 ) 和对 照组( 6 1例 ) , 治 疗 组 给 予 中 药 益 气化 瘀 补 肾法 治 疗 , 对 照 组 口服 西 乐葆 合 甲钴 胺 。 记 录 并 统 计 分 析 患 者 治 疗 前 、 治 疗 后 第 4周 、 随访 第 1 2周 的 V AS评 分 、 J O A评 分 、 O s — w e s t  ̄ 功 能 障碍 指 数 问卷 评 价 临床 疗 效 ; 同 时观 察 并记 录 患 者 的 不 良反 应 , 评 价 综 合 治 疗 的 安 全 性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