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电力院校之间的比较

各电力院校之间的比较
各电力院校之间的比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研究生102所开设全国本科271所开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分5个方向

电机与电器制造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生59所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生20所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生86所

电工理论与新材料

总排名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排名

01清华大学 1

02西安交通大学 5

03华中科技大学 2

04上海交通大学8

05浙江大学7

06哈工大9

07华北电力大学 4

08天津大学 3

09西南交通大学 6

10山东大学12

11沈阳工业大学/

12东南大学/

13武汉大学11

14华南理工大学10

15湖南大学/

16西安理工大学/

17西北工业大学/

18河北工业大学/

19东北电力大学17

20北京交通大学16

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2四川大学

23哈尔滨理工

24合肥工业大学

25东北大学

26中国矿业大学

27大连理工大学

28河海大学

29同济大学

30重庆大学

专业院校分布(部分)

重庆工商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矿业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青海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首钢工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鞍山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学院沈阳大学大连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矿业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宁波大学安徽大学淮南工业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集美大学南昌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工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学院上海电力学院武汉大学河海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沙交道学院长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大学湖北科技大学西南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株洲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深圳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南京邮电学院襄樊学院东华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西安邮电学院天津商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北华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每月工资6500元,一年发16个月的工资,外加年终奖和两份商业保险。这是某市一位电厂抄表工的真实收入状况。虽然他所在的电厂已经倒闭,但这不妨碍他领取10万元年薪。而他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天抄四次电表。”这是前一段时间媒体披露的电力行业高收入的一篇文章开头。

我们姑且不去探讨这种情况是否具有普遍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电力行业是最有实力的行业,电力行业的高收入是不争的事实!不信我们可以看一看,听一听:高耸的电力大楼几乎是所有城市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之一!电力职工的高收入、高福利几乎让人瞠目结舌!

那么,进入电力行业的强势专业是什么?以笔者愚见,进入电力行业最好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该专业培养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电路、电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发电厂电气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试技术、远动技术等。当然,不同的高校开设的课程不同。

◆◆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发电厂、供电局、电网调度所、各类大、中型企业承担电气运行、管理,以及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有关的科研(所)、教学、建设施工单位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还可到有关的设备制造厂家从事产品开发、调试等工作。

◆◆因该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大类专业,一般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电网监控、输配电工程、电力电子技术、城市供用电技术、高电压及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以笔者愚见,其中最强势专业方向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实力最强的综合高校:

清华大学:中国工科专业的老大哥,电力四大名校之一,学校和专业实力都属于第一梯队。浙江大学:电力四大名校之一,电气老牌强校。

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四大名校之一,电气学院名师如云,一度是该校的品牌。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工科实力最强的学校之一,电力四大名校之一。

天津大学:天津人气最旺的学校,电力专业实力雄厚。

哈尔滨工业大学:老牌工科强校。

华南理工大学:学校不错,电力专业也不错。

东南大学:金陵名校,电力专业不错。

上海交通大学:大牌名校,电力专业尚可。

武汉大学:百年名校,电力专业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所有,实力不错。

重庆大学:一所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电力专业实力尚可。

◆◆设有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的原电力系统高校推荐: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由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董会共同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后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电力系统的黄埔军校,整体实力虽无法和名校相比,但电力专业丝毫不逊色。

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学校原隶属于电力工业部,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5年12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学校现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5个省重点学科;有应用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个省重点建设学科。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的、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学校的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四个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校在热能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三个学科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

◆◆强势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分布: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院的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学院东南大学福州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三峡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新疆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目前不被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了解的原电力系统三所二本高校:

由于三所高校都是由原电力系统的本科学校或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并且现在的校名也没有电力两字,所以目前三所高校并不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所了解,在各省的招生分数也并不是很高,甚至是压线录取。这对于成绩不是很高,但又有志于报考电力专业高校的考生和家长无疑是一个好选择!三所高校是:南京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

清华、浙大、华中此三校都有电力系统的院士数人

清华、西交、重大此三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西交、华中、浙大、重大此五校有电气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浙大培养了令华电引以为荣的杨奇逊

华中今年新评上一名电力系统科学院院士

武水系就业在电力行业内的比例为最高

电力系统国家级奖项最多为清华和南瑞获得

电力系统自动化排名,铁定的是——

清华、浙大、华中、西交、重大

再骂浙大为合并垃圾的无知狂徒你们看好了

有本事把你认为拿得出手的东西拉出来比

用事实说话!

电气工程一类一流高校:

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都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系、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都是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含电气工程5个下属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以下师资力量是指在该校指导科研和博士研究生的:

清华大学科学院院士卢强、工程院院士韩英铎,其他IEEE 的FELLOW 何金良(重庆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另长江学者2人;

西安交通大学院士邱爱慈,长江学者2人;

重庆大学工程院院士孙才新,杨士中,李立呈,IEEE的FELLOW 李文沅,另长江学者2人;

浙江大学工程院院士2人,另长江学者1人;

华中科技大学科学院院士程时杰,工程院院士樊明武,潘垣,另长江学者1人;

以上5高校都是在电气工程领域一等一的一流高校!!!

电气工程二流高校:

天津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上海交通大学院士1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工大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华北电力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哈尔滨理工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沈阳工业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武汉大学国家电力公司高压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传统优势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铁道电气

海军工程大学院士1人

山东大学现国家电网公司扶持

电气工程三流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电气化国家重点学科

河北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湖南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广西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电子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电力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其他:

郑州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新疆大学

西华大学等等

国内电气强校汇总

清华大学,行业老大,各分支学科发展均衡,实力最强:

国家级科研平台:电力系统发电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绝缘、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81年首批博士点: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绝缘、理论电工

全职院士数:2

华中科技大学:

国家级别科研平台:脉冲强磁场大科学装置,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81年首批博士点: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

全职院士数:3

西安交通大学:

国家级别重点实验室:高压绝缘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绝缘技术

81年首批博士点: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绝缘工程

全职院士数

浙江大学:

国家级别重点实验室:电力电子国家专业实验室,电力电子国家工程中心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子技术及电磁测量

81年首批博士点: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子学

全职院士数:2

上述电气四强仍为目前电气四强,除清华外,后三所实力半斤八两.

其他电气强校:

重庆大学: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学科),综合实力强。

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电器(国家重点学科,微特电机方面强)

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光复发电国内领先,有教育部光复发电研究中心),电机(89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尤里卡设计金奖)

沈阳工业大学:电机电器,国家重点学科,永磁电机国内独步。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经费不缺啊。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

电气工程一流高校: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候补重庆大学

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都具有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另华中科技大有国家强磁场大科学中心。

清华大学系、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是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以下师资力量是指在该校指导科研和博士研究生的:

清华大学科学院院士卢强、工程院院士韩英铎,另长江学者2人;

华中科技大学科学院院士1人:程时杰,工程院院士2人:樊明武,潘垣,另长江学者3人;

西安交通大学院士邱爱慈(兼职),长江学者2人;

浙江大学工程院院士2人,另长江学者1人;

重庆大学工程院院士1人孙才新,另长江学者2人;

以上5高校都是在电气工程领域一流高校,

其中: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被誉为国内“电气四强”。

电气工程二流高校:

天津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上海交通大学院士1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合肥工业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111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哈工大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华北电力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沈阳工业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西南交通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哈尔滨理工大学院士1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

武汉大学国家电力公司高压重点实验室

海军工程大学院士1人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

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电子国家重点学科1个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三流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电气化国家重点学科

四川大学

湖南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公告

序号专业文化程度名额

1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博士研究生11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研究生11

生源主要方向

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

首届举办地,北京(北京人才中心)

第二届,武汉(武汉大学工学部--武水)2007年3月份

第三届,上海(上海电力大学内)

第四届,北京(北京人才中心)

第五届,武汉(武汉大学工学部--武水)2008年3月15号

(根据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方向排名)

1清华大学

2华中科技大学

3华北电力大学(四川系统,江西系统,河北系统,安徽系统,华能,大唐,)

4天津大学

5西安交通大学

6西南交通大学

7浙江大学(学术领域)

8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江苏,浙江)

9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方向,军工领域)

10武汉大学(水电系统)

11山东大学(山东系统)

12华南理工大学

13东南大学(学术领域)

14四川大学

15东北电力大学(东北三省,江苏系统,浙江系统,甘肃系统,天津系统,大唐)16河海大学

17北京交通大学

18广西大学

19湖南大学

20长沙理工大学

电力系统就业最好学校排名

1 清华大学(全国,人少,但是基本上人人均可独当一面)

2 华北电力大学(五大发电集团和华北电力系统及华东电网部分)

3 武汉大学(五大发电集团和华中电网部门及广东电网部门)

4 西安交通大学(核电集团、五大发电集团西北、华北电网及南方电网部分)

5 浙江大学(华东电网)

6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电网)

7 东南大学(华东电网)

8 天津大学(华北电网)

9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电网、广东电网部分)

10 重庆大学(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及广东电网部分、五大发电集团、长江电力)

11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电网部分、粤电集团)

12 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电网、五大发电集团)

13 山东大学(华北电网和华东电网部分、五大发电集团)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电网)

15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和南方电网部分、五大发电集团)

16 河海大学(部分华东电网和水利系统电网)

17 湖南大学(湖南电网和广东电网部分)

18 四川大学(四川电网)

19 广西大学(广西电网)

20 上海电力学院(山西电网和华东电网部分、五大发电集团)

21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电网)

22 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铁道系统)

以上是按照工作地理区域的排名,按照电力系统校友人数比例排名如下

电力系统就业最好学校排名

1 清华大学(实力最强的电气工程高校,出去的学生基本上都可以独当一面,可惜留在国内发展的太少。全国)

2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黄埔军校。五大发电集团和华北电力系统及华东电网部分)

3 武汉大学(五大发电集团和华中电网部门及广东电网部门)

4 西安交通大学(资格最老的电工学科高校。核电集团、五大发电集团西北、华北电网及南方电网部分)

5 东北电力大学(资格最老的电力系统高校。东北电网、五大发电集团)

6 长沙理工大学(50-90年大培养了大批电力系统财经干部,大部分省网公司总会计师出自该校,堪称电力系统财经专业的黄埔军校。湖南和南方电网部分、五大发电集团)

7 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小清华。华中电网、广东电网部分)

8 重庆大学(发展最快的电气工程高校,在高压、电工方面独具特色。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及广东电网部分、五大发电集团、长江电力)

9 东南大学(培养了数省电力公司一把手和总工。华东电网)

10 浙江大学(主要培养华东电网电力系统精英,培养院士、长江学者数人。华东电网)

11 上海交通大学(近几年进上海电力公司的比例较大,就给了这样一个排名。华东电网)

12 天津大学(传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强校。华北电网)

13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电网部分、粤电集团)

14 山东大学(刘振亚等.华北电网和华东电网部分、五大发电集团)

15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电网)

16 河海大学(部分华东电网和水利系统电网)

17 湖南大学(湖南电网和广东电网部分)

18 四川大学(四川电网)

19 广西大学(广西电网)

20 上海电力学院(山西电网和华东电网部分、五大发电集团)

21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电网)

22 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铁道系统)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军队院校和科研院所除外)

1 清华大学

2 西安交通大学

3 重庆大学

4 华中科技大学

5 浙江大学

6 天津大学

7 上海交通大学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华北电力大学

10 东南大学

11 西南交通大学

12 哈尔滨理工大学

13 河北工业大学

14 沈阳工业大学

15 武汉大学

16 山东大学

17 北京交通大学

18 湖南大学

18 华南理工大学

19 东北电力大学

20 河海大学

21 广西大学

22 长沙理工大学

23 郑州大学

24 贵州大学

25 上海电力学院

26 三峡大学

27 昆明理工大学

28 大连理工大学

29 兰州理工大学

30 南京理工大学

31 南昌大学

32 华东交通大学

34 燕山大学

35 新疆大学

重大是发展挺快,但是主要依靠的是高压专业。现在重大电气已经呈现了高压独大的情况,以前安身立命的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这几年都没出什么比较大的成果,这不是个好现象。

再看电气四大名校,都是起码在两个以上专业具备很强的实力,而且其他专业均衡发展。清华不说了,西交(高压绝缘、电自、电器)、华科(电机、电自、电工电磁技术、)、浙大(电力电子、电自)。

另外,重大的三个院士,实际在岗工作的就是高压的孙院士吧。杨院士现在专职在通信,那个李院士南网的,根本连双聘都不是。

欣赏重大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但要说全面超越前面四校,尤其是针对电自这个专业来说的话,还要付出不小的努力。

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本文为你介绍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高校排名的相关知识,包含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文章推荐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以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信息时代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本科教育中的一个具体专业,也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级学科。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序号学校名称评估结果1电子科技大学A+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3北京大学A4清华大学A5东南大学A6北京邮电大学A-7复旦大学A-8上海交通大学A-9南京大学A-10浙江大学A-11西安交通大学A-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13北京理工大学B+14天津大学B+15吉林大学B+16南京邮电大学B+1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B+18华中科技大学B+19西北工业大学B+20国防科技大学B+21空军工程大学B+22

北京工业大学B23南开大学B24哈尔滨工业大学B25华东师范大学B26南京理工大学B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28厦门大学B29武汉大学B30中山大学B31华南理工大学B32北京交通大学B-33大连理工大学B-34安徽大学B-35合肥工业大学B-36福州大学B-37山东大学B-38湖南大学B-39重庆大学B-40西南交通大学B-41西安理工大学B-42解放军理工大学B-43中国传媒大学C+44河北工业大学C+45太原理工大学C+46长春理工大学C+47黑龙江大学C+48燕山大学C+49上海大学C+50中南大学C+51重庆邮电大学C+52兰州大学C+5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C+54天津工业大学C55天津理工大学C5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C57湖北大学C58长沙理工大学C59桂林电子科技大学C60四川大学C61贵州大学C62西安邮电大学C63海军航空工程学院C64北方工业大学C-65河北大学C-66华北电力大学C-67中北大学C-68哈尔滨工程大学C-69苏州大学C-70中国计量大学C-71郑州大学C-72武汉理工大学C-73深圳大学C-74西北大学C-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 成电电子略强与西电,西电通信略强于成电, ?电子科大: 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电子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 电子与通信重点学科分布: 电子科大 6 清华 5 西电 5 北邮 4 北大 3 东南 3 北理工 3 上交 2 哈工大 2 复旦 2 北京交大 2 华南理工,华中科大,西安交大,中科大,浙大,西北工大,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各一个信号与信息处理(134)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 北京邮电大学 A+ 3 电子科技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5 东南大学 A+ 6 北京交通大学 A+ 7 北京理工大学 A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9 华中科技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2 北京大学 A 13 西北工业大学 A 14 大连理工大学 A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6 南京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18 山东大学 A 19 天津大学 A 20 浙江大学 A 21 西安交通大学 A 22 武汉大学 A 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24 南京邮电大学 A 25 上海大学 A

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 电路与系统(91)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 电子科技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4 北京邮电大学 A+ 5 东南大学 A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西北工业大学 A 10 浙江大学 A 11 西安交通大学 A 12 南京大学 A 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 14 华南理工大学 A 15 安徽大学 A 16 北京工业大学 A 17 太原理工大学 A 18 重庆大学 A 通信与信息系统(121) 1 北京邮电大学 A+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4 电子科技大学 A+ 5 东南大学 A+ 6 上海交通大学 A+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8 北京交通大学 A 9 北京大学 A 10 浙江大学 A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2 北京理工大学 A 13 华南理工大学 A 14 华中科技大学 A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6 西安交通大学 A 17 武汉大学 A 18 西南交通大学 A 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20 西北工业大学 A 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2 南京邮电大学 A 23 东北大学 A

这是一篇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前景,电子信息的文章。不但决定于结果明了的一刻,最初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专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为报考专业定位二是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能力水平专业选择的具体注意事项: 1.认真分析专业发展前景……考研是一场心理战。只有那些有很好的时间观念并能坚持不懈的人,最终才会取得成功。随着考研热愈演愈烈,致使这场无形的战场背后是竞争与淘汰更加激烈。胜利,不但决定于结果明了的一刻,最初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 专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为报考专业定位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s://www.360docs.net/doc/ed17953739.html,转载请保留出处。 二是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能力水平 专业选择的具体注意事项: 1.认真分析专业发展前景 2.冷静评析个人能力 3.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能力 4.个人实际情况 1、通信与信息系统 2、电路与系统 3、信号与信息处理 4、物理电子学 5、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6、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7、跨专业考研 注: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一直以来都稳居全国同业系冠军位置。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作为二级学科,在全国工学类高校中排名第一。近些年电子工程系平均每个

方向招生计划都在3-4人,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个专业激烈的竞争现实。 清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如下:统考政治、201英语、数学一、信号与系统;初试指定书目《信号与系统》(上册下册郑君里等高教出版社 2000年第二版);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现代通信原理或电子电路(含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二选一)。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和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作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创建起来的以电子科技类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的综合性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作为其主要优势学科代表之一,多年来一直在专业科研领域遥遥领先。 需要注意一点,虽然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但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才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3、北京邮电大学 想必很多人对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早有耳闻。这所高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科研实力是京都所有同类专业中,仅次于清华大学的。每年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很高,与清华大学不分上下,但是,相对来讲,录取率高一些。而且,目前就业情况也很不错。 4、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有着悠久历史的成都老城。电子科技大学不但风景宜人,而且学校非常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性。这也是很多走出电子科技大学的学子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引以为自豪的地方。电子科技大学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多与外界交流、学习、探讨的机会。该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很受国家重视。从科研实力到科研经费的支持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5、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每年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考生甚是火爆。但你的分数一定要高。如果你的成绩确实很高,你本身实践能力也较强,建议你事先拜访导师,这一环节很重要!提前亲自去看一看导师,看一看学校,这个费用一定要舍得。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这个是我在百度文库里面找到的一篇文章看过之后感觉很有收获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各个方向研究的内容、前景和要求。并列出了各名牌高校的排名 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自动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2电子科技大学A+ 3东南大学A+

开设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 单 开设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开设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又是一年高考时,哪些大学有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一定是广大考生相当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快车教育为大家整理的开设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大学名单,总共8所学校,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 序号院校名称1北京理工大学2江苏科技大学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厦门理工学院5哈尔滨工业大学6华中科技大学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8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封装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到设计、环境、测试、材料、制造和可靠性等多学科领域。部分开设院校将其归为材料加工类学科。

开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 名单 开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开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又是一年高考时,哪些大学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一定是广大考生相当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快车教育为大家整理的开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名单,总共211所学校,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 序号院校名称1北京交通大学2北京理工大学3北京邮电大学4南开大学5天津工业大学6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7华北水利水电大学8华北理工大学9太原科技大学10太原理工大学11内蒙古大学12辽宁大学13沈阳工业大学14东北大学15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6大连交通大学17鞍山师范学院18长春理工大学19哈尔滨工业大学20燕山大学21东北石油大学22同济大学23上海理工大学24华东师范大学25苏州大学26南京理工大学27常州大学28河海大学29南通大学30江苏师范大学31浙江大学32浙江工业大学33中国计量学院34合肥工业大学35巢湖学院36华侨大学37福建工程学院38集美大学39东华理工大学40江西理工大学41赣南师范学院42山东师范大学43郑州轻工业学院44武汉大学45武汉理工大学46湖北大学47湖南大学4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49邵阳学院50湖南商学院51华南理工大学52广东海洋大学53深圳大学54广西科技大学55四川大学56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自动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2电子科技大学A+ 3东南大学A+ 4北京邮电大学A+ 5复旦大学A+ 6清华大学A 7华中科技大学A 8北京大学A 9西北工业大学A 10南京大学A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2重庆大学A 13天津大学A 14浙江大学A 15上海交通大学A 16西安交通大学A 17安徽大学A 18华南理工大学A B+等(28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燕山大学、宁波大学、东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电子信息类专业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排名表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056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Ranking Journal Title Impact Factor 1 PROGRES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4.000 2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699 3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1.698 4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668 5 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 1.606 6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1.597 7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B 1.591 8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1.559 9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1.548 10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1.529 11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1.488 12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419 13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395 14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1.345 15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1.328 16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1.291 17 IEEE NETWORK 1.288 18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1.238 19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1.200 20 NETWORK-COMPUTATION IN NEURAL SYSTEMS 1.187 21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41 22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1.063 23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1.058 24 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1.048 25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044 26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1.024 27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1.011 28 ELECTRONICS LETTERS 1.005 29 IEEE MICROWAVE AND GUIDED WAVE LETTERS 0.992 30 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0.984 31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0.922 32 AUTOMATICA 0.871 33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0.819 34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0.812 35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0.800

201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_电子信息 工程专业高校排名榜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

电子材料专业大学排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欢迎阅读xx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一、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简称电子科大,位于蓉城成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为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邮电领域唯一“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 二、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SoutheastUniversity),简称东大,坐落于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

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xx 计划”[1]、“111计划”入选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员。 三、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PKU),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四、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xx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

2019年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 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 全国共有61所开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东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以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具体列表: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东南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4天津大学5北京邮电大学6重庆大学7西北工业大学8北京交通大学9吉林大学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南京理工大学12合肥工业大学13南京邮电大学14长安大学15北京化工大学16郑州大学17西南大学18太原理工大学19长沙理工大学20长春理工大学21陕西科技大学2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3中北大学24西安邮电大学25西安科技大学26湖南城市学院27南昌航空大学28大连交通大学29沈阳工业大学30海南大学3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32兰州交通大学33景德镇陶瓷学院34安徽科技学院35沈阳理工大学36江西理工大学37滁州学院38湖南理工学院39成都师范学院40淮海工学院41安徽建筑大学42浙江传媒学院43广西科技大学44常州大学45洛阳理工学院

46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47山东工商学院48盐城工学院49湖南工程学院50江西科技师范大学51河南工程学院5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53文华学院54武汉东湖学院55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56东南大学成贤学院5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58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59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60湖北大学知行学院61上海建桥学院 以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是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热门省市(北京、湖北、广东等)录取分数线为依据综合排名,供大家参考。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全国电子专业高校排名——送给考研的朋友们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24个,本次参评20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8个,本次参评9个; 还有2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4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35所。 整体水平 学校代码及名称 排名得分10003清华大学 1 95 10614电子科技大学 2 93 10013北京邮电大学 3 88 10001北京大学 4 87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10286东南大学 6 85 107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698西安交通大学8 81 10246复旦大学 9 79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10335浙江大学11 78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12 77 10007北京理工大学 13 75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055南开大学 10486武汉大学 15 74 9000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8 73 10699西北工业大学19 72 10056天津大学 20 71 10183吉林大学 10141大连理工大学22 70 10110中北大学 23 69 10561华南理工大学 10005北京工业大学 25 68 10216燕山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27 67 10459郑州大学 28 64 10533中南大学 90006解放军理工大学 10212黑龙江大学 31 63 10359合肥工业大学 10140辽宁大学 33 62 10475河南大学 10657贵州大学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201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_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 校排名名单 201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_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校排名名单 更多热门的全国大学排名 欢迎往下点击 2017年全国一本大学排名 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就业方向: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设备;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或从事科研工作;可以从事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与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的商业职位,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定位 电子技术研发工程师是指从事工业控制系统的研发、电子产品功能的分析与完善,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 计算机程序工程师,是指是从事程序开发、维护的专业人员,包括开发和维护操作系统、软件、游戏、网站等。在国内有时也会被称为计算机程序员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IC验证工程师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芯片规格和特点设计并实现验证环境;根据芯片或模块的规格,利用已实现的验证环境进行验证和回归。 版图设计是产品设计中重要的一环。IC版图设计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EDA 设计工具,进行集成电路后端的版图设计和验证,最终产生送交供集成电路制造用的GDSII数据。版图设计工程师往往是根据产品前段设计线路或文件要求,按照工艺设计规则,设计产品的版图;对产品版图进行规则检查,电路与版图匹配检查;完成用于生产加工的产品最终设计。 监理工程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工程建设监理人员。

07120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就业前景、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名单、 专业排名及相关评价 转载本站中国大学专业评价资料,请注明“本资料来自好生源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专业级别:本科所属专业门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报读热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应当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学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职业方向:从事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产品研究或开发、从事计算机软件、IT产品软件设计研究。 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院校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

2020全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安全导论、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专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2018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行榜 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2018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行榜 全国共有61所开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东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以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具体列表: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东南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4天津大学5北京邮电大学6重庆大学7西北工业大学8北京交通大学9吉林大学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1南京理工大学12合肥工业大学13南京邮电大学14长安大学15北京化工大学16郑州大学17西南大学18太原理工大学19长沙理工大学20长春理工大学21陕西科技大学2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3中北大学24西安邮电大学25西安科技大学26湖南城市学院27南昌航空大学28大连交通大学29沈阳工业大学30海南大学3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32兰州交通大学33景德镇陶瓷学院34安徽科技学院35沈阳理工大学36江西理工大学37滁州学院38湖南理工学院39成都师范学院40淮海工学院41安徽建筑大学42浙江传媒学院43广西科技大学44常州大学45洛阳理工学院

46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47山东工商学院48盐城工学院49湖南工程学院50江西科技师范大学51河南工程学院5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53文华学院54武汉东湖学院55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56东南大学成贤学院5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58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59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60湖北大学知行学院61上海建桥学院 以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是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热门省市(北京、湖北、广东等)录取分数线为依据综合排名,供大家参考。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欢迎阅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 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0810 0811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2电子科技大学A+ 3东南大学A+ 4北京邮电大学A+ 5复旦大学A+ 6清华大学A 7华中科技大学A 8北京大学A 9西北工业大学A 10南京大学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工大学 声和 电 1.现代电路理论及其应用 2.DSP与信号实时编码技术 3.嵌入式系统 4.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5.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6.智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7.信息网络与编码技术 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学科概况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 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 重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 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 福州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云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南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广西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济南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 青岛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侨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南京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 长安大学广东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山东工商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宁夏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石河子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贵州民族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河南财经学院西华大学集美大学 上海商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 广州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兰州商学院山东建筑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北京联合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安邮电学院 湖南商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南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淮北师范大学 湛江师范学院广东药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浙江林学院北方民族大学聊城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西昌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铜陵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中国电子类专业各高校排名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如下: 电子科大: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西电: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清华: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 北大: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复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 东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西安交大: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华中科大:物理电子学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 南京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吉林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哈工大:物理电子学 西北工大:电路与系统 中国高校微电子排名 电子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如下: 电子科大: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西电: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清华: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 北大: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复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 东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西安交大: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华中科大:物理电子学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 南京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吉林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哈工大:物理电子学 西北工大:电路与系统 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分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清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 东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 北京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