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原理第2版考试复习题

制冷与低温原理第2版考试复习题
制冷与低温原理第2版考试复习题

制冷与低温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和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叫做。

2、把热量从被冷却物体转移到环境介质中,完成这种功能的工作介质称为,也叫做制冷工质。

3、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4、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5、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二、选择题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3、国际上规定用字母()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4、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A .竖直线

B .水平线

C .向右下曲线

D .其它曲线

5、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6、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

B .压缩机和冷凝器

C .冷凝器和膨胀阀

D .膨胀阀和蒸发器

7、盐水作为载冷剂使用时的主要缺点是()。

A.腐蚀性强

B.载热能力小

C.凝固温度较高

D.价格较高

8、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当冷凝温度升高时,()将增加。

A.制冷量

B.压缩机功耗

C.吸气质量体积

D.制冷剂的循环量

9、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是在()下吸热汽化的。

A.等温等压

B.等温不等压

C.等压不等温

D.不等温不等压

10、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蒸气称为()。

A.饱和蒸气

B.干饱和蒸气

C.过热蒸气

D.过冷蒸气

11、选择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原因是()。

A.高压过高

B.低压过低

C.压缩比过大

D.压缩比过小

12、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与蒸发温度的关系是()。

A.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大

B.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小

C.蒸发温度低开启的度大

D.开启度调定后不变

13、工质吸热或放热,其温度不变,只是相态变化,这种传递的热量称为()。

A.吸热

B.放热

C.显热

D.潜热

14、空调器高压侧压力过高的原因有可能是()。

A.蒸发器太脏

B.制冷剂不足

C.冷凝器灰尘太多

D.电源电压太低

15、两级压缩制冷系统中,高压级制冷剂流量()低压级制冷剂流量。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16、当冷凝温度一定时,蒸发温度越高,()越小。

A.单位质量制冷量

B.单位冷凝热负荷

C.单位容积制冷量

D.单位功耗

17、制冷系统采用回热循环的过热是()。

A.自然过热

B.有害过热

C.有效过热

D.强迫过热

18、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普通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D.超低温制冷

19、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当蒸发温度下降时,()将增加。

A.制冷量

B.压缩机功耗

C.吸气质量体积

D.制冷剂的循环量

20、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蒸气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收式制冷

21、一定质量某种理想气体,若压力不变,则其体积增加时()。

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温度不变

D.温度与体积无任何关系

22、选择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原因是()。

A.高压过高

B.低压过低

C.压缩比过大

D.压缩比过小

23、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过冷是指()。

A.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冷凝温度

B.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蒸发温度

C.制冷剂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D.制冷剂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温度

24、制冷设备工作时,随热负荷的变化,蒸发器的供液量应该是()。

A.热负荷增大供液量增加

B.热负荷减少供液量增加

C.热负荷增大供液量减少

D.热负荷减少供液量不变

三、判断题

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解析:制冷就是从被冷却对象中取出热量放到环境中,使被冷却对象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维持在这一低温的过程。制冷是逆向循环,不能自动进行,必须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才能实现。

2、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解析:液体过冷会使得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制冷系数提高。

3、回热循环中的过热属于蒸气有效过热。()

解析:如果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是气液两相混合的湿蒸汽状态,在压缩机中就有一部分液体要被

压缩,称为湿压缩。湿压缩会使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量减少,制冷量降低,容易发生液击现象,损坏压缩机。

4、制冷循环中应用蒸气过热是为了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解析:蒸汽过热分为有害的和有效的。有害过热不能提高制冷量,会增加耗功量,减少制冷系数;

有效过热可以提高制冷量,但同时增加耗功量,所以不一定能提高制冷系数。采用蒸汽过热主要

是为了避免湿压缩。

5、为了防止冰堵,所有制冷系统都应安装干燥器。()

解析:氟利昂不溶于水,如果氟利昂系统中含有过多的水分,这些水就会呈游离状态随着制冷剂

一起流动,在节流阀门处,蒸发温度低于0℃时,游离态的水便会结冰而把阀门堵住,形成冰塞

现象。所以氟利昂系统中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必须安装干燥器。而氨是易溶于水的,不会形成冰

塞现象。

6、氨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管道可以用铜管。()

解析:氨含水后会腐蚀铜及铜合金,所以氨系统中制冷剂管道不能用铜管,而要用钢管。

7、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下,不可逆过程的变化量大于可逆过程的变化量。()

8、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

()

9、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10、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

11、与热力膨胀阀相比,电子膨胀阀调节范围宽,控制精度高,过渡过程调节特性可动态匹配。()

1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13、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14、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

15、制冷与低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并保持比环境温度低的温度,它涉及的温度范围,从环境温度到接近0K。()

16、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17、有水存在,氟利昂水解成酸性物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18、加大蒸发器,就吸收热量多,温度降低的快。()

19、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

20、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21、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22、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

四、简答题

1、为什么一般氟利昂制冷系统中要装设干燥过滤器 ?

因为氟利昂不溶于水或仅有限地溶解,系统中制冷剂含水量过多,会引起制冷剂水解,腐蚀金属,并产生污垢喝使润滑油乳化等。当系统在0℃以下运行时,会在膨胀阀处结冰,堵塞管道,即发生"冰塞"现象,故在氟利昂系统中应安装干燥过滤器。

2、制冷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制冷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对制冷剂蒸气做功,将低温低压蒸气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气,在排入冷凝器中,使制冷剂在常温下冷凝为液体并放出热量,从而使制冷剂的相变可以周而复始地持续进行,以实现将低温物体中的热量向高温物体转移,并能连续不断的进行制冷循环。

3、载冷剂的作用是什么?对载冷剂的性质有哪些基本要求?

载冷剂的作用就是向被间接冷却的物体输送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对载冷剂性质的基本要求有:载冷剂的比热容和穿系数要的大,粘度和密度要小,凝固点要低,挥发性和腐蚀吸能够要小,无毒无臭,对人体无害,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易于获得。

4、请简述蒸气压缩式和蒸汽吸收式两种制冷方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蒸气压缩式制冷和蒸气吸收式制冷都是利用液体在汽化时要吸收汽化潜热这一物理特性来实现制冷,不同的是蒸气压缩式制冷是通过消耗机械能或电能,使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而吸收式制冷消耗的是热能。

5、简述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及其安装方法。

热力膨胀阀是利用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蒸气过热度的变化来调节供液量,过热度减小时,可以调小供液量,过热度增大时,调大供液量。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必须在靠近蒸发器的地方,阀体应垂直放置,不能倾斜或倒置。感温包安装在蒸发器出口一段回气管上,应比阀体装得低一些。

6、比较蒸气压缩式和蒸汽吸收式两种制冷方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蒸气压缩式制冷和蒸气吸收式制冷都是利用液体在汽化时要吸收汽化潜热这一物理特性来实现制冷,不同的是蒸气压缩式制冷是通过消耗机械能或电能,使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而吸收式制冷消耗的是热能。

7、请说明选用制冷工质所应遵循的原则。

1、热力性质方面:

(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即蒸发压力不能低于大气压力,以免低温部分出现负压,是空气进入系统,家具设备的腐蚀;冷凝压力不要过高,以免设备过分笨重;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不宜过大,以免压缩终了温度过高或使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过低。

(2)通常希望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比较大。因为对于总制冷量一定的装置,单位制冷量大可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可减少压缩机的输气量,故可缩小压缩机的尺寸。

(3)比功w和单位容积压缩功Wv小,循环效率高。

(4)等熵压缩终了温度t2不太高,以免润滑条件恶化或使制冷工质自身在高温下分解。2、传输性质方面:

(1)粘度、密度尽量小,这样可减少制冷工质的流动阻力以及制冷工质的充注量。

(2)热导率大。

3、物理化学性质方面:

(1)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

(2)化学稳定性和热导性好,使用中不变质,不予润滑油反应,不腐蚀制冷机构,压缩终了在高温下不分解(3)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4)其他要求。

8、简述克劳特循环的工作原理。

在克劳特系统中,气体首先被压缩到大约4MPa的压力,然后进入第一换热器A.从第一换热器出来的主流气中,大约有60%~80%的气体分流到膨胀机,膨胀后的气体在第二换热器B后面与返流气汇合。待液化气体则连续通过B、C换热器,最后通过节流阀进入贮液器。贮液器的冷蒸气则通过各级换热器冷却后返回压缩机。

9、请总结半导体制冷器的优缺点。

优点:1、半导体制冷不用制冷工质,故无泄漏、无污染、清洁卫生;2、半导体制冷无机械传动部分,因此无噪音、无磨损,寿命长,可靠性高,维修方便;3、冷却速度与制冷温度可通过改变工作电流的大小任意调节,灵活性很大;4、可用改变电流方向来达到冷热端互换的目的,故用于高低温恒温器有独到之处;5、体积和功率都可做得很小。

缺点:1、制冷效率低;2、焊接要求高;3、需要直流电源,增加了半导体制冷器使用的局限性。

10、请总结热泵与制冷机的区别。

热泵需要的是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制冷机需要的是蒸发器吸收的热量。两者的目的不同:如果目的是为了获得高温(制热),也就是着眼于放热至高温部分,那就是热泵。如果目的是为了获得低温(制冷),也就是着眼于从低温热源吸热,那就成了制冷机,两者的工作温度区往往有所不同:热泵将环境温度作为低温热源,而制冷机则是将环境温度作为高温热源。那么,对同一环境温度说来,热泵的工作温度区就明显高于制冷机。

11、载冷剂的作用是什么?对载冷剂的性质有那些基本要求?

载冷剂的作用就是向被间接冷却的物体输送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对载冷剂性质的基本要求有:载冷剂的比热容和穿系数要的大,粘度和密度要小,凝固点要低,挥发性和腐蚀吸能够要小,无毒无臭,对人体无害,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易于获得。

12、制冷剂节流前过冷对整齐压缩式制冷循环有何影响?在实际中可采用那些方法实现节流前制冷剂过冷?

节流前的制冷剂过冷将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而且压缩机的功耗基本不变,因此提高了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制冷剂节流前过冷还有利于膨胀阀的稳定工作。在实际中可采用过冷器、回热循环、增加冷却介质的流速和流量等方法实现久留前制冷剂的过冷。

13、吸气过热对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有何影响?

吸气过热可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无效过热除外),同时单位压缩功也相应增加,对过热有利的制冷剂(如R12、R502等)的制冷系数将提高,而对过热无利的制冷剂(如R717等)则制冷系数降低。吸气过热可避免湿压缩的发生,弹会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

14、制冷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制冷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对制冷剂蒸气做功,将低温低压蒸气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气,在排入冷凝器中,使制冷剂在常温下冷凝为液体并放出热量,从而使制冷剂的相变可以周而复始地持续进行,以实现将低温物体中的热量向高温物体转移,并能连续不断的进行制冷循环。

15、在制冷系统中节流阀的功能是什么?安装在什么部位?

节流阀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基本设备之一。节流阀的功能是降压和调节制冷剂的循环流量,可实现制冷量的自动调节,确保制冷剂离开蒸发器有一定的过热度。节流阀安装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且靠近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管路上。

16、空调器毛细管或过滤器出现堵塞,压缩机运转电流将发生什么变化?活塞式压缩机会产生什么后果?

毛细管或过滤器堵塞后,吸气压力降低甚至出现负压,压缩机吸入气体的比体积增大,负载减轻,所以压缩机运转电流下降。由于吸气过热度很高的蒸汽及活塞往复摩擦生热,会使压缩机的温度升高,最后导致过热保护器断开;若过热保护器失灵,还会使压缩几电动机因过热而烧毁。

17、制冷机润滑油冷冻机油的功能有那些?

润滑摩擦表面,减少零件磨损;

冷却摩擦零件,降低压缩机功耗;

密封摩擦面间隙,阻挡制冷剂泄漏;

冲刷摩擦表面,不断带走磨屑;

利用润滑系统的油压控制卸载机构。

18、什么叫压缩机的“液击”?它有什么危害?

在制冷循环过程中,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被压缩称为“液击”。液击的危害在于当液体制冷剂进入汽缸被压缩时,其压力瞬间急剧升高,远远超过正常运行时的气体压力冲击排气阀片,很容易击碎阀片损坏压缩机,所以压缩机要特别防止液击。

19、单级蒸气压缩式理论循环有哪些假设条件?

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即在压缩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不可逆损失;

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蒸发温度等于被冷却介质的

温度,且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都是定值;

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为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入节流装置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力损失,忽略动能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内的管子外,制冷剂与管外介质之间没有热交换;

制冷剂在流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且与外界环境没有热交换。五、流程图

1下图为林德双压(二次节流)气体液化流程图,请分析和描述其工作原理,并说明其优点。

压缩机A的排气与中间压力的回流气体混合降温后,进入压缩机B,经再次压缩后进入换热器C,进行放热冷凝,冷凝后的液体经节流阀D节流降压至中间压力,随后进入液体贮槽E,其中一部分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变成气体,通过点8进入换热器C,带走换热器C中的冷凝热,然后与压缩机A的排气混合。另一部分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F再次节流降压后,进入液体贮槽G,液体贮槽G中的部分液体制冷剂直接输出,即为液化的气体,另一部分吸热蒸发为气体,流经换热器C,提供冷量,带走换热器C的冷凝热,最后返回压缩机A的吸气口。

该气体液化系统是在循环中将高压气体节流到某一中间压力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回收其冷量后再回到高压缩机,这就提高了高压压缩机的进气压力,减少了功耗;另一部分气体从中间压力再次节流到低压并获得液体。它可以减少功耗,增加液化气体的数量。

2、请绘制一个两级压缩和一个单级压缩循环组成的复叠式制冷机原理图,并分析和描述其工作过程。

在高温部分中,低压级压缩机A2排气与中间冷却器F中的气体混合,温度中和后进入高压级压缩机A3,经压缩后排入高温级冷凝器B,经冷凝后的液体,一部分经C2节流降压后进入中间冷却器F,在中间冷却器F中蒸发吸热变成气体,另一部分在流经中间冷却器F进行放热,随后经8’进入高温部分回热器E2进行进一步过冷,然后进入节流阀C3,节流降压后进入冷凝蒸发器D12,在冷凝蒸发器D12中蒸发吸热,带走低温部分的冷凝热。随后返回高温部分回热器E2,对来流液体进行过冷后,返回高温部分低压级压缩机A2。

在低温部分中,压缩机A1的排气进入冷凝蒸发器D12,进行放热冷凝,把热量传递给高温部分,冷凝后的液体经低温部分回热器E1过冷后,进入节流阀C1,节流降压,随后进入蒸发器D进行蒸发吸热,提供复叠式制冷的冷量。蒸发后的气体经回热器E1进一步升温后,返回低温部分压缩机A1。

整个复叠式系统,只有蒸发器D吸收制冷空间的热量,也就是其提供的制冷量。

制冷原理与装置复习提要 1.制冷定义:a.?用?人?工的?方法使物体的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能保持这个 温度。b.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物体或空间吸热,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 2.制冷的三个区域:a.环境温度-120K制冷(普冷)b.120K-0.3K低温(深冷) c.0.3K以下极低温 3.制冷与低温的区别:所获得的温度?高低不同,所采?用的?工质以及获得低温的 ?方法不同。 4.制冷机:实现制冷所必需的机器和设备。 制冷设备:换热器及其各种辅助设备。 制冷装置:将制冷机同消耗冷量的设备结合?一起的装置。 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 5.相变制冷原理: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熔化或升华 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收热量以制取冷量。 相变潜热: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四个基本过程:低压液体蒸发吸热,低压蒸汽升压放热,?高压蒸汽冷凝放热,?高压液体降温放热。 6.根据低压蒸汽升压?方式不同,制冷?方法分为: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 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 7.蒸汽吸收式制冷 循环的两个回路:制冷回路+溶液回路

制冷原理:利?用热源在发?生器中加热具有?一定含量的溶液,使其中作为制冷剂的低沸点组分部分被蒸发出来。然后送?入冷凝器冷凝成为液体,由节流阀降压到蒸发压?力,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蒸汽被发?生器中完成发?生过程后剩下的溶液吸收,使溶液重新恢复到原有含量,再由发?生泵送到发?生器中循环使?用。 ?工质对:制冷剂:低沸点,易挥发。 吸收剂:?高沸点,不易蒸发。 典型的?工质对:?水—溴化锂,氨—?水。 要求:吸收剂应具有强烈吸收制冷能?力,沸点相差越?大越好,?二元溶液必须?非共沸。 8.吸收式制冷机分类 按?用途分:冷?水机组,热泵机组,冷热?水机组。 按热源分:蒸汽型,直燃型,热?水型。 按热源利?用?方式:单效(发?生器),双效(低压发?生器+?高压蒸汽)。 按机组结构分:单筒(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位于?一筒内),双筒(发?生器、冷凝器?一筒,蒸发器、吸收器另?一筒),多筒。 9.热电制冷理论基础:珀尔帖效应 珀尔帖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回路时,结点上将产?生吸热或放热现象,这就是珀尔帖效应。 判断热电系统热端与冷端:电流?方向由N到P,降温吸热为冷端;电流?方向由P 到N,升温放热为热端。 10.热电偶测温理论基础:赛?贝克效应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⒋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⒌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1分)。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分)在常溫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1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⒋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2分)。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2分)。 ⒌一次节流 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 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1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2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分) ④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1分) ⑤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1分) ⒉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液体过冷:①使单位制冷量增大;(1分) ②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1分) ③单位功保持不变;(1分) ④使制冷系数增大。(1分) 总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有利于制冷循环,可提高制冷循环经济性。(2分)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符号规定式相对应的化学分子式 (1)R22 (2)R134

1.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A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极低温制冷 2. 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B )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 3. 人工制冷技术的发展起源于(D )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吸收式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气体膨胀制冷 4. 下列设备不能实现制冷剂液体过冷的是(B ) A. 冷凝器 B. 蒸发器 C. 过冷器 D. 回热器 5.(B )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6. 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C ) A. 压缩比 B. 输气效率 C. 热力完善度 D. 能效比 7. 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C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能确定 8. 蒸发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升高,制冷机的(A ) A. 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小 B. 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增大 C.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D.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增大 9. 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制冷循环的( C) A. 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增大 B.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C. 制冷量、制冷系数均减小 D. 制冷量、制冷系数均增大 10. 用来标明高温用压缩机的名义制冷能力和轴功率的是(B ) A. 标准工况 B. 空调工况 C. 最大压差工况 D. 最大轴功率工况 11.国际上规定用字母(C )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12.氟利昂是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其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 B) A. F B. Cl C. C D. H 1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D )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 14.压缩机的机体与电动机外壳铸成一体,构成密闭的机身,气缸盖可拆卸的叫(C ) A. 开启式压缩机 B. 半封闭式压缩机 C. 全封闭式压缩机 D. 一体式压缩机 15.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C ) A. 气缸直径 B. 活塞位移 C. 活塞行程 D. 余隙容积 16.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B )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 B .压缩机和冷凝器 C .冷凝器和膨胀阀 D .膨胀阀和蒸发器 17 . 标准工况的蒸发温度是(C ) A .+ 5 ℃ B .- 5 ℃ C .- 15 ℃ D .- 20 ℃ 18. 电冰箱中使用的毛细管是一种(C ) A. 蒸发器 B. 冷凝器 C. 节流机构 D. 安全设备 19. 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C )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20.制冷剂为氟利昂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要求压缩比为(C ) A. = 3 B. ≥ 10 C. ≤ 10 D. 不限制

建环《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部分思考题、练习题参考解答 08年10月 一、判断题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 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 2000时为紊流。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13.制冷剂R717、R1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X=1时进行压缩。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20 —20 学年第一学期级(高级)制冷专业 《制冷原理》期末理论考试用卷(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1.此卷适用于级高级制冷专业; 2.本试题共有4页;3.可用计算器等辅助工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36分)。 1、热传递不包括以下哪种方式() (A) 导热 (B) 降温 (C) 对流 (D) 辐热 2、导热现象在以下哪种材料中发生最为强烈?() (A)铜 (B)铝 (C)玻璃 (D)空气 3、20℃换算成华氏度是多少() (A) 68o F (B) 10o F (C) 50o F (D) 82o F 4、相变制冷放出的热量是() (A)显热 (B)潜热 (C)过热 (D)导热 5、以下对流换热系数最大的是() (A)静止气体 (B)流动气体 (C)静止液体 (D)流动液体 6、采用多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优点不包括()。 (A)减少余隙容积的影响(B)降低排气温度 (C)减少节流损失(D)实际功耗增加 7、比容是反映工质在( )下容积大小的状态参数。 (A)一定压力 (B)一定质量 (C)一定比重 (D)一定温度 8、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9、以下制冷剂属于环保型制冷剂的是() (A)R12 (B) R22 (C) R404 (D)R502

10、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饱和区域内,制冷剂的干度变化为() (A)干度增大的过程 (B) 干度减小的过程 (C) 干度不变的过程 (D) 与干度无关 11、若某地的大气压力为0.1MPa,一台电冰箱蒸发器中的工作压力(绝对压力)是 0.09MPa,则其真空度是()MPa。 (A)0.01 (B)0.1 (C)0.19 (D)1.1 12、以下不是中间冷却器的作用的是( )。 (A)冷却低压级的排气 (B)过冷高压制冷剂液体 (C)气液分离 (D)干燥制冷剂液体 13、制冷剂的主要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项?() (A)临界温度高 (B)工作压力高 (C)单位制冷量大 (D)价格要便宜 14、下面不属于常用载冷剂的是() (A )水(B)盐水(C)酒精(D)二氧化碳 15、冷冻机油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 (A)润滑压缩机(B)带走摩擦热(C)减少腐蚀(D)密封作用 16、将液态制冷剂过冷可以() (A)提高制冷量(B)降低制冷量(C)增大压缩功(D)减小压缩功 17、两级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其中间压力采用比例中项计算法计算公式为() (A)P m=(P0+P K)/2 (B) P m=(P0-P K)/2 (C) (P0 P K)/2 (D)√P0 P K 1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制冷剂与吸收剂分别是() (A )水水(B)水溴化锂(C)溴化锂水(D)溴化锂溴化锂二、判断题(将正确答案×或√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24分)。 1、湿蒸气中只能含有气体,不能含有液体。() 2、大气所产生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力”,简称“标准大气压”。() 3、所谓表压力是指用压力表直接测量出来的压力值,表压力在数值上为绝对压力与相对压力的差值。() 4、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式制冷系统适用于氟利昂制冷剂。() 5、我国规定对于R717制冷剂,其p k/p o≥8时,要采用双级压缩制冷。()

制冷原理及设备复习题 考试题型:填空10题20分,名词解释5题20分,简答4题20分,作图分析1题20分,计算1题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 1、简述氟里昂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范围。 答: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被卤族元素氟、氯、溴取代后衍生物的总称。氟里昂制冷剂广泛用语电冰箱、空调器等各种制冷空调设备中。 2、蒸气压缩机制冷用制冷剂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化学结构分有:①无机化合物(如 R717 等);②氟里昂(R22、R134a 等);③ 多元混合溶液(非共沸溶液有 R407C 等,共沸溶液有 R502 等);④碳氢化合物 (R600a、R290 等)。按蒸发温度和冷凝压力分有:①高温低压制冷剂;②中温中压制冷剂;③低温高压制冷剂。按可然性和毒性分,分不可然、可然、易燃、低毒、高毒等组合类别。 3、何为 CFC 类物质?为何要限制和禁用 CFC 类物质? 答:CFC 类物质就是不含氢的氟里昂。CFC 物质对大气忠的臭氧和地球高空的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还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和禁用 CFC 类物质的使用和生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环保的紧迫任务。 4、载冷剂的作用是什么?对载冷剂的性质有那些基本要求? 答:载冷剂的作用就是向被间接冷却的物体输送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对载冷剂性质的基本要求有:载冷剂的比热容和穿系数要的大,粘度和密度要小,凝固点要低,挥发性和腐蚀吸能够要小,无毒无臭,对人体无害,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易于获得。 5、冷冻机油的功能有那些? 答:冷冻机油的功能有:润滑摩擦表面,减少零件磨损;冷却摩擦零件,降低压缩机功耗;蜜蜂摩擦面间隙,阻挡制冷剂泄漏;冲刷摩擦表面。不断带走磨屑;利用润滑系统的油压控制卸载机构。 6、制冷剂节流前过冷对整齐压缩式制冷循环有何影响?在实际中可采用那些方法实现节流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制冷技术》试卷A 适用班级: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班 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在制冷系统维修过程中用到的焊接设备有:____ ____ __、___ _ ____ __和_________ ____ 等。 2.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就是指利用一台压缩机,是制冷剂气体经过一次压缩,并在封闭的制冷系统内,经过制冷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等4个热力过程组成的封闭过程,称为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3.电冰箱主要由箱体、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 4.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制冷装置中的两大换热设备,它的运行特性直接影响制冷装置的性能及运行经济性。 5. R12的分子式是 _________,氨(NH3)可命名为_______________,C2H2F4可命 名为 _______________。 6. 空调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冷风型、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常用的检漏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8.向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兆欧表,又称摇表,是一种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仪表。 10.空调器的风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 R11 C R12 D R13 ( )。 B 盐水 C 冷却水 D 冷冻水 B 不变化 C 尽量小 D 尽量大 ( )之间。 B 冷凝器和蒸发器 D 冷凝器和贮液器 )。 B 直冷和间冷两种 C 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 D 铝复合板式和蛇形翅片管式两种 X )(每小题2分,共10分) ( ) 所以可以长时间开放。 ( ) ( )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制冷原理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是制冷剂赖以循环制冷所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构成了最基本的制冷系统。 ⒉对制冷剂的热力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沸点要(低),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填高低) ⒊在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氟利昂的混合溶液等。 ⒋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系统)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⒌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热力设备有(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吸热器)及膨胀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是指用认为的方法(1分)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排热至环境介质中去(1分),从而使被冷却系统达到比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1分),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工程技术(1分)。 ⒉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互溶的单组分制冷剂(1分)在常溫下按一定的质量或容积比相互混合(2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载冷剂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1分),完成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2分),亦称为第二制冷剂(1分)。 ⒋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2分)。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2分)。 ⒌一次节流 一次节流是指向蒸发器供液的制冷剂液体直接由冷凝压力节流至蒸发压力的节流过程.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 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1分)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2分)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1分) ④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1分) ⑤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1分) ⒉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液体过冷:①使单位制冷量增大;(1分) ②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1分) ③单位功保持不变;(1分) ④使制冷系数增大。(1分) 总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有利于制冷循环,可提高制冷循环经济性。(2分)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符号规定式相对应的化学分子式 (1)R22 (2)R134 (1)R22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x (1分) m-1=0 n+1=2 x=2 所以m=1 n=1 x=2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 x CI y (1分) y=2m+2-n-x=2+2-1-2=1 (1分) 所以R22的符号规定式为CHCIF2 (1分) (2)R134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x m-1=1 n+1=3 x=4 所以m=2 n=2 x=4 (1分)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 x CI y (1分) y=2m+2-n-x=4+2-2-4=0 (1分) 所以R134的符号规定式为C2H2F4(1分)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绝热节流P33:由于气体通过节流阀等节流阻元件时,其压力显著下降,流速大时间短来不及和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近似按解热处理,这一过程称为绝热节流效应 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 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 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 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 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 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 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 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 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 20.复叠温差P132:蒸发/ 冷凝器的传热温差 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 22.吸收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高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溶液 23.循环倍率P17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表示发生器产生1Kg水蒸气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24.放气范围P173:Wr - Wa称为放气范围,即溴化锂浓溶液质量分数-溴化锂稀溶液质量分数 25.发生不足P173: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r’小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r 26.吸收不足P173:吸收终了稀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a’高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a 27.喷淋密度P176: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喷淋量,单位为kg/m2?s 28.直接冷却P314:用制冷剂为冷源直接与被冷却对象进行热交换 29.间接冷却P314:利用冷却后的载冷剂或蓄冷剂作为冷源,使被冷却的对象进行冷却 30.气体水合物P331:当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作用时,造成水高于其冰点温度下的结冰现象,所形成的固体 31.低温工质P336:在深冷技术中用于制冷循环或液化循环的工质 32.液化系数P351:加工1Kg气体所获得的液体量 33.跑冷损失P354:环境介质传热给低温设备引起的冷量损失 34.分凝P399:根据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冷凝温度的不同,将混合物冷凝到不同的温度使各组分分离 35.精馏P403:将溶液部分气化或混合气体部分冷凝反复进行,逐步达到所需要纯度的分离气体方式

《空调制冷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格1 分共 28 分) 1、按照温度范围,制冷一般可分为、、、 。 2、若环境温度升高,则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单位容积制冷量 ,比容积功,蒸发温度 3、非共沸制冷剂定压冷凝过程中,温度逐渐,蒸发过程中温度逐渐。 4、氟里昂制冷系统中,若含水量超标则可能引起或 。 5、冷库按其构造型式可分、和几类。 6、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和设备。 7、常用的电加热器主要有和。 8、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空气来源一般是和。 9、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的整个循环可分为:、、和节流、蒸发四个工作过程。 10、万用表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测量仪表,是制冷设备电气检修中最常用的工具。它可以测量、、等。 11、电冰箱按箱内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和2种。 12、风道和风门在制作、安装时,应注意。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空调工程中,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的喷水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 2、在实操场所工作时,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嬉笑和吵闹,做与实操无关事。() 3、冷凝器的选用取与当地的水温、水质、水量、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及制冷剂的种类无关。() 4、空气净化设备的作用,主要是除去空气中的悬浮尘埃,此外,有时还能对空气进行杀菌、除臭、增加空气负离子的处理。() 5、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工作循环的功耗大。()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3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普通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D.极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蒸气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收式制冷 3、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4、蒸发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升高,制冷机的() A.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小 B.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增大 C.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 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 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 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水),吸收剂为(溴化锂)。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余隙容积)、(吸、排气阀阻力)、(气缸壁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机内部泄漏)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水),管间流动(制冷剂)。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B)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 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 D )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 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C )

《制冷原理及设备》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制冷制冷循环喷射系数制冷系数热力系数热力完善度 COP值热泵泵热系数理论循环劳伦兹循环回热循环 比功单位制冷量单位容积功指示效率液体过冷实际制冷系数 理论输气量头际输气量输气系数能效比制冷机工况载冷剂 ODP GWP冰堵镀铜现象膨润现象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制冷量比功CFC、HCFC一、二级节流共沸混合物非共沸混合物 膨润现象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冷风机静态过热度电化学制冷 有效过热吸附式制冷热电制冷喷射式制冷气体膨胀制冷中间(不)完全冷却、填空题(每题1分) 1. 按照温度范围,制冷一般可分为、、、。 2. 液体汽化制冷方法主要有、、、。 3. 帕尔帖效应是指。 4.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喷射器由、、三部分组成。 5.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作为评定喷射器性能的参数,喷射式制冷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是。 6. 影响吸附式制冷机商品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7. 热电制冷机若要转为热泵方式运行,只要改变。 &☆磁热效应是指。 9. 液体汽化制冷循环由、、、四个过程组成。 10.定压循环气体膨胀制冷机采用回热器的目的是。 11 .斯特林制冷循环由两个和两个过程组成。 12.用汽化潜热和干度表示的单位制冷量表达式为。 13.涡流管制冷装置中,从孔板流出的是气流;调节可改变两股气流的温度。 14.压缩气体用膨胀机膨胀时温度,用节流阀膨胀时温度。15 . 热量驱动的可逆制冷机的热力系数等于和两者之积。16 . ☆从温度为T0的低温热源取岀的热量Q0中所含火为,工质焓火为。 17 . ☆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火效率表达式为。 18 . 水一水型热泵系统由制冷转为采暖时既可以切换,也可以切换。 19 . 对R22,设置回热器的好处是,缺点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回气过热度受的限制。 20 . 对R22吸气过热使制冷系数,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21 . 对R502,回热使循环单位容积制冷量,制冷剂流量,制冷量,制冷系数 22?过热使循环的比功_____ ,冷凝器单位热负荷 ____ ,制冷剂流量____ ,容积效率

一.填空题 1.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根据制冷温度范围属于___普通_____制冷,温度范围为 ___高于-120℃_____。 2.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采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制冷系数的降低程度称为 __节流损失______;干压缩代替湿压缩,制冷系数的降低程度称为______过热损失__。 3.带液体过冷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可使单位质量制冷量__ 增大______,单位功耗___不变_____,制冷系数___提高_____。 4.设置回热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可使单位质量制冷量 ______增加__,单位功耗__增加______,制冷系数__不一定提高______。 5.根据标准沸点的高低对制冷剂分类,沸点大于0_℃_______为高温制冷剂, _______低于-60_℃_为低温制冷剂。空气调节用制冷机通常采用_____中,高温___制冷剂。 6.NH3的符号表示为___R717_______;R134a的分子式为 __CF3CH2F________;CHCl2CF3的代号是__R123________。 7.CO2的符号表示为___R744_______;R22的分子式为 ___CHCLF2_______;C3H8的代号是____R290______。 8.制冷压缩机中润滑油的主要作用为___减少摩擦_____、____带走摩擦热 ____、减少泄露________。 9.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制冷能力的调节可以采用__低冷凝温度______和_高蒸发 温度_______。(任选两种均可) 10.活塞式压缩机中油压启阀式卸载装置包括___顶杆启阀_____和___油压推杆 _____两个组件。 1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制冷能力的调节可以采用____无极调节____和____内容 积比调节____。 12.吸收式制冷机最大热力系数表达式________P187,物理含义__P187______。 13.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_蒸发器_______和___吸收器_____应采用喷淋式 换热设备。 14.按照平衡方式的不同,热力膨胀阀可分为__内平衡______和__外平衡 ______两种。 15.当蒸发器内制冷剂阻力损失较大时,为防止附加过热度过大,不应采用_内 _______热力膨胀阀,应采用___外_____热力膨胀阀。 16.一次泵变水量系统中若采用定速泵,需要在分水缸和集水缸之间设置___旁 通管_____,这样既可以实现___冷冻水_____的流量保持在额定流量,又可以使____用户____的流量和空调负荷相适应。

a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 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ε=q。/w。 6.热力完善度: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ζ0表示 8.洛仑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向卡诺循环

制冷原理及设备复习题 考试题型:填空题分,名词解释题分,简答题分,作图分析20 420 5 20 10 题分,计算题分,考试时间分钟,闭卷。2020 1901 、简述氟里昂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范围。 1 答: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被卤族元素氟、氯、溴取代后衍生物的总称。氟里昂制冷剂广泛用语电冰箱、空调器等各种制冷空调设备中。 、蒸气压缩机制冷用制冷剂是如何分类的?2 答:按化学结构分有:无机化合物(如等);氟里昂(、等):③R134a②R717①R22多元混 合溶液(非共沸溶液有等,共沸溶液有等);碳氢化合物R407C ④ R502 (、等)。按蒸发温度和冷凝压力分有: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R290②①R600a剂; 低温高压制冷剂。按可然性和毒性分,分不可然、可然、易燃、低毒、高毒等组合③类别。 、何为类物质?为何要限制和禁用类物质? 3 CFC CFC 答:类物质就是不含氢的氟里昂。物质对大气忠的臭氧和地球高空的臭氧层有严CFC CFC 重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还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和禁用类物质的使用和生产,已经成为国际CFC 社会环保的紧迫任务。 、载冷剂的作用是什么?对载冷剂的性质有那些基本要求?4 答:载冷剂的作用就是向被间接冷却的物体输送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对载冷剂性质的 基本要求有:载冷剂的比热容和穿系数要的大,粘度和密度要小,凝固点要低,挥发性和腐蚀吸能够要小,无毒无臭,对人体无害,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易于获得。 、冷冻机油的功能有那些?5 答:冷冻机油的功能有:润滑摩擦表面,减少零件磨损;冷却摩擦零件,降低压缩机功耗;蜜蜂摩擦面间隙,阻挡制冷剂泄漏;冲刷摩擦表面。不断带走磨屑;利用润滑系统的油压控制卸载机构。 、制冷剂节流前过冷对整齐压缩式制冷循环有何影响?在实际中可采用那些方法实现节流 前制冷剂过冷? 6.

制冷技术复习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课后习题 1-1 正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有何不同理想制冷循环属于其中哪一种卡诺循环它有那几个过程组成? 1-2 实现逆卡诺循环有哪几个必要条件试分析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含义及表示方法,并说明其制冷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1-3 在分析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时,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变化有什么影响,那个影响作用更大 1-4 在分析具有传热温差的逆卡诺循环中得出了什么重要结论 1-5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否可以采用逆卡诺循环为什么。 1-6 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概念,使用方面有什么区别 P-H 1-7 理论制冷循环与逆卡诺循环有哪些区别对比两种循环的T-S,L g 图组成的不同 1-8 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为什么要采用干压缩 1-9 试述液体的过冷温度、过冷度;吸气的过热温度、过热度不同含义。 1-10 如何实现制冷循环中的液体过冷 1-11 什么叫无效过热什么叫有效过热制冷循环中吸气过热对制冷系数(效率)都不利吗什么情况下,即使对制冷系数不利,也要采取吸气过热技术手段(参考双级与复叠循环) 1-12 在进行制冷理论循环热力计算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工作参数制冷循环热力计算应包括哪些内容

1-13 实际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什么区别对比两种循环在,L P-H图上表 g 示,思考造成变化的原因。 1-14 有一逆卡诺循环,其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的温度为40℃,求其制冷系数xx。 1-15 今有一理想制冷循环,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即环境介质)的温度为25℃,两个传热过程的传热温差均为5℃,试问: a)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多少 b) 当考虑传热温差时,制冷系数如何变化 1-16某一R717压缩制冷装置,蒸发器的出口温度为-20℃的干饱和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绝热压缩后,进入冷凝器,冷凝温度为30℃,冷凝器出口为25℃的氨液,试将该制冷装置与没有过冷时的单位制冷制冷量、单位耗功量和制冷系数加以比较。 1-17某厂设有氨压缩制冷装置,已知蒸发温度t0=-10℃(相应的 p0=0.2908MPa)冷凝温度tk=40℃(相应的pk=1.5549MPa),过冷温度 trc=35℃,,压缩机吸入干饱和蒸汽,系统制冷量Φ0=174.45kW,时进行制冷理论的热力计算。 1-18某空调系统需要制冷量为35kW,采用R22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其工作条件是;蒸发温度t0=0℃(p0=0.198MPa),冷凝温度tk=40℃(pk=1.5769MPa),吸气温度t1=15℃,试进行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1-19 如何实现回热循环,画出循环压焓图,写出单位制冷量与冷凝热表示公式,说明其表示意义。 第二.三章课后习题

@@学院 2011-2012学年第 二 学期 《 制冷技术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10级 专业 供暖通风 层次:普通高职 普通本科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用于食品冷却的房间称为冷却间,冷却间的温度通常为( )左右。 A 、—23~—30℃ B 、—15℃ C 、0℃ D 、—35℃ 2、( )是决定物体间是否存在热平衡的物理量。 A 、温度 B 、比体积 C 、压力 D 、热量 3、蒸气定压发生的过程中,不包括( )区域。 A 、未饱和液体 B 、过热蒸气 C 、湿饱和蒸气 D 、饱和蒸气 4、当几根毛细管并联使用时,为使流量均匀,最好使用( )。安装时 要垂直向上。 A 、分液器 B 、电子膨胀阀 C 、热力膨胀阀 D 、感温包 5、水果采后生理活动不包括( )。 A 、呼吸作用 B 、蒸发作用 C 、光合作用 D 、激素作用 6、冷库的集中式制冷系统中,双级压缩还需增加一个( )。 A 、蒸发回路 B 、冲霜回路 C 、供热回路 D 、冷却回路 7、气调库在结构上区别于冷藏库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安全性 B 、观察性 C 、气密性 D 、调压性 8、610F80G —75G 中,610是指( )。 A 、开启式6缸V 型,缸径为100mm B 、开启式6缸Y 型,缸径为100mm C 、开启式6缸S 型,缸径为100mm D 、开启式6缸W 型,缸径为100mm 9、制冷量大、效率高、易损件少、无往复运动、制冷量可实现无极调控等优点 属于( )压缩机。 A 、离心式 B 、螺杆式 C 、涡旋式 D 、滚动转子式 10、冷库容量不包括( )。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 思考题、计算题 2011年4月 一、判断题(71) 1.湿蒸气的干度×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的距离越远。 ( ) 2.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 ) 3.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就越大。 ( ) 4.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变小。( ) 5.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 ) 6.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初态,这种封闭的热力过程称为热力循环。()7.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 ) 8.工程上用雷诺数来判别流体的流态,当Re<2000时为紊流。 ( ) 9.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 10.表压力代表流体内某点处的实际压力。 ( ) 11.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 12.使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进行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混合式换热器。 ( ) 13.制冷剂R717、R22是高温低压制冷剂。( ) 14.氟利昂中的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 ) 15.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 16.氟利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蚀金属.不溶于油。 ( ) 17.《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渡性物质HCFC。 ( ) 18.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 ) 19.工质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作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作制冷剂。 ( ) 20.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 ) 21.R12属于CFC类物质,R22属于HCFC类物质,R134a属于HFC类物质。 ( ) 22.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有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 23.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 ) 24.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对原设备作任何改动。 ( ) 25.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 26.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节流前制冷剂的过冷可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 ( ) 27.半导体制冷效率较低,制冷温度达不到0℃以下温度。 ( ) 28.压缩制冷剂要求“干压缩”,是指必须在干度线×=1时进行压缩。 ( ) 29.螺杆式压编机和离心式压缩机都能实现无级能量调节。 ( ) 30.当制冷量大干15KW时,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最好。 ( ) 31.风冷冷凝器空气侧的平均传热温差通常取4~6℃。 ( ) 32.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低于干式蒸发器。 ( ) 33.两级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 ) 34.回热器不仅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也用于氨制冷系统。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