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年检工作实施办法

合集下载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 年第 6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73科研◎农业科学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白永波“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也就是减少或完全去除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残留等,将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生物自身或生产中自然产生的毒素或有害物质的含量都控制到最低程度,从而保障人们的食用安全。

1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1 我国绿色食品的规模还不大。

尽管目前我国的绿色产品市场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按照人民大众的需求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所要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要想成为比较先进的市场体系仍需做出不懈努力。

1.2 绿色消费观念淡薄。

在我国,消费者对于购买绿色食品还未有深刻的了解,对其对身体健康的积极意义并未切身体会,主要原因在于绿色食品较之一般的农产品价格要高很多,居民对绿色食品并没有很好的认识,从而也就谈不上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需要了。

1.3 绿色食品市场不健全,缺乏宏观制度的保障。

许多不法商家缺少法律知识,冒用绿色食品商标,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市场秩序,致使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产生疑虑,不敢放心大胆地进行购买。

我国在约束绿色食品的产业经营方面,没有一定的法律依据来维护绿色食品健康的交易。

2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2.1 加大科技力度,改善管理机制等措施,扩大企业规模绿。

色食品产业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相应科研部门需在搞好提高本部门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应发展培养大量科研人才,促进绿色食品的开发、生产进程和推广应用。

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也是解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之一。

另外中国绿色食品业可通过参加大型的国际展销会,争取主办世界绿色食品产业活动的机会来提升国际认知度。

通过品牌效应来拉拢客户,从而进一步加大自身企业的发展规模,这有利于我国农产品的“走出去”与“引进来”。

国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发展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国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发展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国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发展对黑龙江省的启示刘北林,李莹莹(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严格的控制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顺利发展的关键。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相对较早且较为发达,但一些影响因素严重阻碍了其更深层次的发展。

加强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黑龙江省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加快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对食品安全监督和检查,增强食品安全管理透明度和公开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对绿色食品生产的管理力度和检测能力,大力提升绿色食品质量,从而向社会提供更环保、更绿色、更安全、更优质的产品,进而提升食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黑龙江省;国外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第2012年第9期(总第405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9,2012Total No.405[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9-0018-03[收稿日期]2012-08-20[基金项目]2011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B053)。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老百姓认同质量安全和无公害是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黑龙江省深入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方针,全省绿色食品产业较为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在农村经济当中的优势地位日趋明显。

先在优势产业带绿色食品基地建立质量追溯点,2011年上半年完成质量追溯建设铺点工作,2012年全面推行。

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与现状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目前,黑龙江省各地市都建立了许多的绿色食品组织,实行绿色食品全方位的质量监督。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每年都在不断增加,显现出非常良好的发展趋势,在我国一直位居前茅。

农产品的过剩和老百姓的生活的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产品的质量需求也明显的提升。

这就对农产品质量产生了更大的压力,不仅要品种十分优良、加工精细、营养丰富、品味独到、口感佳,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严禁乱投放防腐剂、甜蜜素、人工合成色素等一些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在更深的安全性层面,群众更加关注食品是不是有农残和药残、重金属污染物质等。

食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差异化战略是指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差异,使企业的产品同竞争者产品相区分,以差异创造出为顾客所认可的价值行为,赢得目标顾客的价值取向,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差异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如产品设计、品牌形象、技术特性、销售网络、用户服务等、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迅速,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但行业门槛也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执行差异化战略,有利于避开单调的价格竞争和广告轰炸,以特色取胜。

差异化战略可以体现在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各个环节,这些差异性的整合,将有利于绿色农产品迅速赢得市场、目前国内绿色农产品种类已经较为齐全,因此当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应把重点放在产品概念的差异化上,为此必须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结合本地各地区的优势资源, 从区域优势、营养互补、口味互补、功能细化等角度广集思路,另辟蹊径,争取在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上形成优势、在目标市场选择战略上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应该立足省内市场,面向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具体来说,当前黑龙江省的无公害农产品应该立足省内市场,发展国内市场;绿色食品应在主攻国内市场的同时,兼顾国际市场的培育和开发;而有机食品则应以国际市场的开发为主?2.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改变落后的市场营销观念,真正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这是搞好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的前提?首先,要生产与营销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也就是说,在重生产的同时,必须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顾客就是上帝”,营销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追求消费者的满意; 其次,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并重?产品的品种?产量?产值?成本和利润要重视,市场占有率?产品形象?声誉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巩固率更要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节约营销成本,促进绿色食品营销快速发展?3.创建通畅的绿色食品分销渠道在构建绿色食品分销渠道时,应综合考虑消费者?绿色食品?本企业?中间商?营销环境等特性以及竞争的需要等多种因素,做出合理有效的选择?(1)超市在食品零售中已居领导地位,也应是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的最佳选择,在国内一些大型超市中设专柜销售绿色食品?特别是在开拓国际市场时,通过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人的合作,加入到他们的采购目录,利用他们遍布个球的连锁超市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国际市场?(2)目前世界零售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连锁经营逐渐成为商业主要经营方式,与单店相比,连锁营销具有明显的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高科技等优势?因此,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大中城市相继组建绿色食品销售中心和绿色食品连锁专营店?形成纵横全国并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绿色食品连锁营销网络?(3)网络营销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准入度高?更新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可建立一个国统一的绿色食品交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构建高效率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体系?如建立绿色食品专业电子网络,系统介绍绿色食品企业?市场信息?发展现状及需求预测等;开展网上交易,尽快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特别是Internet等电子手段,向电子商务过渡,在互联网上树立黑龙江省和我国绿色食品的统一形象,为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条件?4.树立绿色名牌形象要把创造名牌?保护和培养品牌,不断提升名牌的竞争力,作为绿色食品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坚持市场化品牌整合原则的基础上,树立竞争名牌观?规模名牌观?动态名牌观?首先对现有的品牌进行整合?通过地域上相近?生产条件和生产特征相似? 产品大体属于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牌之间的融合?兼并?重组等,形成名称统一?实力较强? 知名度较大的产品品牌;其次提高品牌设计水平?绿色食品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因此品牌的定位十分重要,品牌定位必须能够打动消费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要求在品牌形象设计上,综合运用美学原理,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内涵?商品性能融合到产品品牌设计之中,以独特的创意?新颖的造型,鲜明的企业形象,提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优良区域品牌形象?5.提升绿色产品品质在坚持对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下,坚持科技创新,全面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重点用于高新技术和名牌产品的开发,并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相互合作,形成技术创新体系;其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加速成果转化,追踪世界最新技术前沿,搞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应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最后完善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及质量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在生产全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绿色营销在中国起步较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面临着全社会绿色消费需求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绿色营销理念仍未确立、生产管理方式滞后、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以及政府措施不力等问题。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政府领导同志落实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责任分工有关事项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政府领导同志落实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责任分工有关事项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政府领导同志落实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责任分工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10•【字号】黑政办发[2014]33号•【施行日期】2014.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政府领导同志落实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责任分工有关事项的通知(黑政办发〔2014〕33号2014年7月10日)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黑政发〔2014〕15号),按照省政府第二十七次常务会议精神,现将省政府领导同志落实《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责任分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责任分工(一)陆昊同志负责各项措施落实的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郝会龙同志牵头负责第1、2、5、9、10、12、13、14、16、32、34、48、52、53、54、55、56、61、62、63、64项措施的落实工作,配合负责第3、4、6、7、8、11、15、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3、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9、50、51、57、58、60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孙尧同志牵头负责第36、39、40、41、42、43、44、45、46、47、57、58、65项措施的落实工作,配合负责第4、13、16、31、33、37、49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四)吕维峰同志牵头负责第4、17、18、19、20、33项措施的落实工作,配合负责第1、5、9、12、13、14、15、16、34、48、60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五)于莎燕同志牵头负责第6、7、8、11、15、59、60项措施的落实工作,配合负责第1、4、5、9、10、12、13、14、24、31、33、36、38、39、49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发展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研究

发展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研究
争关 系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现象 ; 产业集群 是某 一产 业产 、 、 加 销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的经济系统 ; 产业集群存 在和发 展的核
心 是 特 定 的 具 有 地 方 特 色 和 优 势 的产 业 。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元 , 20 到 0 5年年底 增长 到 13 0 0亿 元 , 呈大 幅增 长趋 势。预
府 实 行 移 民 实边 、 荒 垦 地 的 政 策 , 始 进行 农业 开 发 , 一 放 开 并
产品质量标 准 、 加速 品牌整合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黑龙 江 省政府 制定了《 黑龙江省 2 0 2 1 00— 0 0年绿色食 品发展规划》
和《 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 施方案》 。黑龙 江省人大 制 定 了《 黑龙江绿色食品管理条例 》 。这些政 策和制度 为黑龙 江绿色食 品产业集群发展提供 了保证 。 14 优 良的科 教基础优 势 黑龙 江省有 哈尔 滨工业 大学 、 . 哈尔滨 工程 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一农 垦大学 、 八 东北林业 大 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 黑龙江社 会科学 院等大专 院校 和科研
绿色食 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 照特定生产方式生 按 产, 经专门机构认 定 , 可使用绿 色食 品标 志商 标 的无 污染 许 的安全 、 优质 、 营养类食品 。 产业集群是指集 中在一定 区域 内的 、 多具有 分工合作 众
10 4 50 0
识 的增强 , 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绿色食 品越来
收 稿 日期 :0 6— 3— 3 20 0 2
2 3 突出 自然情趣 .
不 追求豪 华 , 高档 , 其 自然 , 顺 充分 利
用地貌 , 出 自然情 趣。天 然 的地形 是 大 自然对 我们 的恩 突

利用创新推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

利用创新推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

新 的核 心作 用理 念 , 出要 素 组 合创 新机 制 概 念 , 提 并构 筑其 竞 争 优 势 模 型 , 出 转 变 绿 色食 品 产 业 经 济 增 长 方 提 式 的 相 关措 施 , 阐释 绿 色食 品 产 业 经 济增 长方 式 转 变机 制 。 以
[ 关键 词]绿 色食 品; 素组合 ; 要 增长方式; 管理创新 [ 中图分类号 ]F 2 [ 37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6 1 7 1 (0 9 0 — 0 0— 3 17 — 12 2 0 ) 1 0 4 0
ta so a in o h d fgo h me h n s r n fr to ft e mo e o wt c a im. m r Ke r s: e n fo y wo d g e o d;c mb n to fee n s r wt y;na a e mn n o a in r o i a in o lme t ;g o h wa ln g n ti n v t o
生产要 素配置 , 括在绿 色食 品产业链 问 、 工及 包 加
绿色 食 品 产 业 作 为 我 国 新 兴 产 业 , 国从 我
19 9 0年 开 始 实施 绿 色 食 品 工程 , 监 测 面积 , 在 产
品数和产 销 量 等 方 面 都 有 较好 业 绩 。19 96年 以
来, 绿色 食 品发 展 的 产业 化 和 专业 化进 程 明 加 快 。在绿 色食 品产 业 快速 发 展 的 同时 , 出现 r 也 r
20 0 9年 第 1 期 总 第 14期 0
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OURN AL OF HARB N U VE I Y OMME E I NI RS T OF C RC

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建设障碍因素研究

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建设障碍因素研究
2 1 / 7 总 第 4 1期 0 0 1 1
文章编号 :10 — 4 X (0 1 7— 0 7— 6 0 1 18 2 1 )0 04 0
业 研 究
黑龙 江绿 色食 品品牌建设 障碍 因素研 究
李英 禹 ,胡春娟。 ,郭 鑫
( .东北林 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04 ; 1 50 0 2 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哈尔滨 109 ) . 50 0 摘要 :以黑龙江省绿 色食 品 品牌 建设 为研 究对 象 ,以品牌 建设 的 障碍 因素 识 别为 出发 点 。利 用 结构模 型解析法 ,本 文对黑龙 江省绿 色食 品品 牌 建设 的 障碍 因素进 行 了定 量研 究 ,分析 了这 些
L n —y 。 IYig u

HU C u h n—ja u n 。GUO X n i
I1 C lg cnmi n n gm n, o hat o syU i r t。 ab 5 00-hn ; . oeeo oo c a dMaa e etN r es F r t nv sy H ri 10 4 C i l fE s t er ei n a 2 e o ̄in rnh C i e l m n B n - ab 5 0 0 C i ) .H i n agB ac Ihn D v oe t a k H r n10 9 。 h l a ep i a n
t eSrcu a d 1 I itn st c r i h irrhc t cuea d c u aino b tcefco .S c n l -a - i tu tr Mo e. t ne d oa et n teheac ia sr tr a st fo sa l atr v l s a l u n o s eo dy c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发育市场的发育,需要一定规模的产品。

绿色食品经过10年的发展,产品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

绿色食品产品数由1990年的127个增加到1999年的1353个,绿色食品实物产量由1990年的35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1105.8万吨,绿色食品环境监测面积由1990年的15万公顷增加到1999年的337.6万公顷。

但是,相对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太小,绿色食品实物年产量还不到全国普通食品年产量的1%。

即使发展较快的粮油、饮料、蔬菜类产品,所占的比例也很小。

1999年,绿色食品粮油产量仅占全国普通粮油类产量的2.44%,绿色食品饮料类产量仅占全国普通饲料类产量的3.01%。

绿色食品粮油作物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国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的0.61%,绿色食品蔬菜种植面积仅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59%。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单调,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据资料表明,2000年,在我国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粮油类产品占28%,蔬菜类占17%,饮料类占15%,而消费者最为关心和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极小。

较少数量的产品在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

按一般商业标准,商店每平方米经营的食品品种一般应有15-20个,规模100平方米的商店,其经营的品种至少要达到1500-2000个。

而我国绿色食品产品数1998年仅1018个,目前也仅1831个,如除去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及一些由于地区消费习惯、口味等原因只适合本地区销售的产品外,真正能跨地区经营的产品还不到1000个,这么少的产品无法进行绿色食品专营,也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

(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认识,绿色食品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按照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学说,认知只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如消费者听说“绿色食品”),只有当消费者较全面感知了某种产品或某种消费确能极大化地满足其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时,才能产生积极的购买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市、地、局绿办:
根据国家中心制定《绿色食品企业年度检查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为简化
工作程序,减少重复检查,强化属地管理。现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年检工作实施办法》印
发给你们,并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请各地绿办根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年检工作实施办法》开展后期年检工作。
二、企业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年度为第三年的,不再进行企业年检,但对到期后未提出续展
申请的,其标志许可期满后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请各地绿办做好这类企业后期监管工作。

三、省绿办将结合专项整治工作,于第四季度组织开展企业年检互查工作,重点检查新《办
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请各地做好有关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年检工作实施办法》

二OO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年检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绿色食品企业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工作,加强对绿色食品企业产品
质量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的监督管理,根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商标法》、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和《绿色食品企业年度检查工作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年检是指各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级绿办)组织对辖区内获得绿色食
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在一个标志使用年度内的绿色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质量及标志使用
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考核、评定等。

第二章 年检的组织实施
第三条 年检工作由省级绿办负责制定年检计划,市绿办具体执行年检实地考核工作。
第四条 市级绿办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每个月定期上报年检情况。
第五条 市级绿办应建立完整的年检工作考核档案,其中包括:企业使用标志基本情况,种
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加工业实地检查考核表,核准证书申请表,核准证书登记表,企
业缴费复印件,报送省绿办存档。

第六条 省绿办对各地年检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市级绿办依据《食品安全法》责任划分,认真做好实地考核工作。
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严格落实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生
产档案记录。

第三章年检内容
第七条 年检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及其控制体系状况、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情
况和按规定缴纳标志使用费情况等。

第八条 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状况,主要检查以下方面:
(一)绿色食品种植、养殖地和原料产地的环境质量、基地范围、生产组织结构及农户构成
等情况;

(二)企业的绿色食品管理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
(三)生产资料等投入品的采购、使用、保管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四)绿色食品原料和生产资料的使用及其购销合同的执行情况;
(五)绿色食品与非绿色食品的防混控制措施及落实情况;
(六)种植、养殖及加工的生产操作规程和绿色食品标准执行情况;
(七)产品在采收、贮藏、运输过程中防止二次污染、防虫、防鼠、防潮的措施及其执行情
况。

第九条 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情况,主要检查以下方面:
(一)是否按照认证核准的产品品种、数量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二)是否违规超期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三)产品包装设计和印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包装标签标准和《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
使用规范》要求。

第十条 企业交纳标志使用费情况,主要检查以下方面:
(一)是否按照《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和《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许可
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缴纳标志使用费;

(二)标志使用费的减免是否有中心批准的文件依据。
第十一条 其它应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的法人主体、地址、商标及法人代表等变更情况;
(二)接受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情况;
(三)具备生产经营的法定条件和资质情况;是否违反有关规定受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处
罚;

(四)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和三废治理情况。
第四章 年检结论处理
第十二条 实地检查考核满分为120分,90分以上为合格,90分以下(含90分)为整改,50
分以下(含50分)为不合格。对不合格的企业应立即报请省绿办取消其标志使用权。

第十三条 省级绿办根据实地检查结果、以及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抽
查检查结果,依据绿色食品管理相关规定,作出年检合格、整改、不合格结论,并通知企业。

年检结论为整改的企业必须于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措施和结果报告
省绿办。省级绿办及时组织整改验收并做出结论。验收不合格的报请中心取消其标志使用权。

第十四条 年检结论为不合格的企业省级绿办直接报请中心取消其标志使用权。
第十五条 企业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年度为第三年的,其续展认证检查取代年检,未提出续
展申请的,其标志许可期满后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第十六条 企业因改制、兼并、倒闭、转产等丧失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的主体资格或绿色食品
生产条件的,应视为自动放弃绿色

食品标志使用权,市级绿办应及时报请省级绿办处理;企业的名称、商标、绿色食品产品名
称、核准产量等发生变更的,市级绿办应督促并指导企业及时向省级绿办办理相应变更手续。

第五章 复议和仲裁
第十七条 企业对实地考核结论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 15天内,向省级绿办书面
提出复议申请或直接向中心申请仲裁,但不可同时申请复议和仲裁。

第十八条 省级绿办应于接到复议申请 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议结论。
第六章 核准证书
第十九条 企业应于标志年度使用期满前一个月向市级绿办申请实地考核或由市级绿办根据
本辖区实际情况安排实地考核,但是禁止市级绿办集中在年底,突击完成年检工作。

第二十条 市级绿办应在收到企业申请后 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实地考核,并将实地考核材料
报送省级绿办。

第二十一条 省级绿办将根据实地考核结果,及时进行证书核准,未经核准的证书视为无效。
第二十二条 市级绿办应于每年12月1日前,将本年度年检工作总结和《核准证书登记表》
电子版报省级绿办备案。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核准证书申请表
2、种植业企业实地检查考核表
3、畜牧业企业实地检查考核表
4、水产养殖企业实地检查考核表
5、加工企业实地检查考核表
6、核准证书登记表
备注:1、附件1-5由市级绿办的监管员深入到企业现场填写。
2、实地检查考核表需由检查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签字。
3、所有附件统一从http://www.lshlj.gov.cn/--资料下载栏目,使用A4纸打印,由企业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下载附件2-5的内容。

4、附件1-5为一套完整的实地考核表,一个产品一式一份,表格按照下列顺序装订:
核准证书申请表—种植业企业实地检查考核表—畜牧业企业实地检查考核表—水产养殖企
业实地检查考核表—加工企业实地检查考核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