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2014版(可打印修改)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2014版(可打印修改)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2014版(可打印修改)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程编号

1041030006

二、课程名称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三、学时学分

每周3学时,共54学时;期末考核合格可获3学分。

四、开课对象及开课学期

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第一学年下学期

五、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

六、课程目的与任务

《发展心理学》是教育学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主干课程。在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是构建教育学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知识。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了心理学入门课程《普通心理学》后,在了解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需要了解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后续课程:1.心理学各分支学科,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心理咨询与

治疗》等。2.发展心理学的深入研究(研究生阶段)《发展心理学史论》、《认知(思维)发展心理学》、

《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中老年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方法学》等。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

和规律,如年龄特征,全面深入地理解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具备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年龄特征的能力和技巧,从而为学生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本门课程也是学生未来担任父母角色所必备的知识。七、实践环节

教学目的:1、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学习内容;2、培养实践能力:个体心理特征的观察力,发展心理学实验设计能力及心理学的研究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

1、发展心理学学习内容的学习前调查,增加对该学科内容感性认识,培养兴趣。(见下面调查提纲)

2、配合相应教学内容,播放多媒体参考资料。

3、实验安排:选择1—2个发展心理学课题,让学生到幼儿园和学校、社会中进行观察、实验研究,培养能力。然后写出实验报告,记入学期总成绩。

实验课教学程序:确定课题;收集相关课题资料;准备调查提纲、设计问卷、测验试题;准备实验用具;选择实验对象;确定实验时间;实际操作;汇总实验材料;撰写调查报告。

检查评价标准:1、目的明确2、方法得当(测量工具);3、观察细致4、数据准确;5、分析有条理、全面;6、语言文字表达流畅准确。

4、初步掌握从事儿童教育、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工作技能:讲故事;写歌谣;简笔画;手工

(剪纸;折纸;泥塑;手工制作)

检查评价标准:1、手工能够达到初步会做的水平;2、能够绘声绘色讲故事,初步形成讲故事的语言能力;3、会画简单的简笔画。

5、发展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调查

调查题目:不同代际游戏、玩具、歌谣、偶像崇拜之变迁的调查研究

调查目的:了解中国本土儿童心理发展的手段与途径;探讨社会变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理念与意识。

调查项目:(1)儿时游戏的变化;(2)注重记录游戏的详细规则(最好有图示记录);(3)儿时玩具的变化,尽量收集或复制玩具实物;(4)儿时歌谣的变化,请当事人演唱,记录歌谱和歌词;(5)青少年最崇拜的人,详细记录崇拜的原因,崇拜对象的形象,特征和感染力等;

调查对象:爷爷奶奶那一代——>爸爸妈妈那一代——>我们这一代——>现在的孩子们。(也可以结合自己调查的对象进行更为详尽的代际划分)

调查方法:详细的口述史记录,同时尽量保存录音资料和录像资料。另外尽量收集照片,实物等。注重调查对象的教育学功能以及文化传承的机制,调查对象当时的生存状态和代际之间发展变化的比较。调查报告要写上被调查对象姓名;年龄;性别;民族;生活地区;受教育程度等。

八、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林崇德师从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是我国目前发展心理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林崇德主张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一方面从事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了多媒体认知发展实验室,主持十余项各种基础的重大课题,并将研究的成果撰写论著,与朱智贤合著的《思维发展心理学》(1986)一书,在国內外学术界获得了一定的声誉;另一方面,重视申小学教育的应用研究,将自己的思维发展理论应用于提高教育质量上去,并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实验点,在国內外教育界颇有影响,著有《学习与发展》(1992)和《教育与发展》(1998)。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二者缺一不可

全书十章分为两个部分,前两章是研究发展原理,并评价诸多心理学派关于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

后八章则系统地论述个体心理各个发展时期的特征。当然,发展心理学研究发展心理的原理和研究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是相互交叉的,在本书中,这种思想亦一以贯之。例如,前两章也涉及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问题,后八章在讨论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时,也作了一定的理论阐述。这样的体例安排,在国际发展心理学界是常见的,而作者来说,却是刻意安排,因为这体现了朱智贤教授和作者本人的学术思想。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获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主要教学参考书:

1.[David R.Shaffer] 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5年。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或1997修订版)

3.朱智贤主编:(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儿童发展心理学

问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心理学史论丛》;《幼儿心理的发展》;《三岁前

儿童心理的发展》;《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

5.(美)威廉·C·格莱恩:《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6.(瑞士)皮亚杰等:《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

7.(美)古德伊洛弗:《发展心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

8.(美)黛安·G·帕普利:《儿童世界》(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9.(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的发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

10.(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

11.(瑞士)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12.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

13.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

14.(日)荫山庄司等:《现代青年心理学》,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

15.(日)山下俊郎:《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16.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

17.陈鹤琴:《家庭教育》商务印书馆,1925年。

18.丁祖荫:《儿童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19.陈帼眉、沈德立:《幼儿心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

20.朱智贤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21.《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论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22.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3.申继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24.高月梅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

25.李宇明:《儿童言语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6.迟早心青辛伍《野蛮人文明人和他们的孩子》(明日强者书系),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

月。

27.刘炎:《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九、作业与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平时考核与考试相结合。建立“成长记录袋”。考核分为平时30%,期中10%,

期末60%。

平时考核内容与标准:1、出勤情况:5%,缺3次以上为零分。2、成长记录袋:10%,学生有自学

的成果5篇,4分;5-10篇,8分;10篇以上,10分;3、实验报告:10%,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测量

工具);观察细致;数据准确;分析有条理、全面;语言文字表达流畅准确。4、关于游戏等的调查报告:5%,在开课之前(第一学期末)布置。要求见“实践环节”安排。

期中考试内容与标准:布置一个小论文;要求:问题明确,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语言文字流畅准确。

期末考核内容、方式与标准:1、方式:闭卷考试;2、内容:考查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理论流派、各年龄特征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解释具体的案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标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无误;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案例:问题明确,观点鲜明,逻辑

性强,语言文字流畅准确。

所有考核内容均为学生自己的思考成果,可以适当参考他人的成果,但必须标明出处,杜绝整篇或大段地抄袭,否则该考核成绩记零分。

十、教学资源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主讲:董艳教授长期讲授本课程,在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方面有丰富的教育研

究经验与成果,将少数民族儿童心理与发展的内容引入课程,体现了我校教育教学的特色与优势。教学团队的陆小英讲师博士研究的方向为儿童心理与教育,专业知识扎实,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动向比较了解,并担任本课程的前期基础课《普通心理学》的本科教学任务,注重在教学中与本门课程在知识和观念上对学生进行衔接引导。

课程的教学资源:本课程已经完成了学校优秀课程的建设任务,目前为校级优秀课程,并正在向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方向努力;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收集了中外各种版本的发展心理学教材、比较丰富的教学多媒体资料,另外还收集了发展心理学的一些教具,和一些幼儿园与学校有较好的业务联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其他学校的发展心理学的网上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参考。

十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有两种编排方式,一种是以年龄为线索,分年龄阶段,从生理、心理两

个方面分别描述年龄特征;另一种编排方式是以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为线索,分别论述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人的一生发展特点。本大纲采用第一种编排形式。但在教学中,吸收第二种编排方式,梳理知识点。这样使学生从年龄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两个纬度编织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网,使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大纲一:以年龄为线索,展开的人的一生心理发展图景

教学计划表

章节学时

安排

课外实践环节(多媒体教学片)

开课前关于游戏等的调查

第一章绪论4《大脑的演化》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流派10《基因的秘密》;《情同手足黑猩猩》;《流浪者》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4设计三种具体的研究设计案例

第四章胎儿的心理发展4《生命的奇迹》(课内2学时);《双胞胎的秘密》《非常胎教音乐》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12《出生第一年》;《新生儿抚触》;儿童观察报告

第六章幼儿心理发展10《看上去很美》《儿童性教育》《中国传统儿童游戏》;《北京童谣》,

中外儿童动画片;儿童游戏传承的社会调查报告汇报会;传统儿童

游戏体验实践活动;儿童活动的观察报告;

第七章小学儿童心理发展10《一个都不能少》《25个孩子一个爹》

第八章中学生心理发展10《青春期秘密》《红衣少女》《铁碗校长》

第九章成年初期心理发展2《女大学生宿舍》《毕业派队》《为人师表》《我爱你》

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发展2《人到中年》《四十不惑》《中国式离婚》

第十一章成年晚期心理发展2阅读《老年悲歌》

总复习2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掌握“发展心理学”“年龄特征”概念,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属性;明确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内容;熟知中外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史,记忆各个发展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他们在

发展心理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领会发展心理研究的中国化。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发展心理学、年龄特征的概念;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发展心理学

发展历史中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难点:种系心理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一、人的发展

二、发展心理学

(一)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属性

(二)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1、广义发展心理学

2、狭义发展心理学

3、个体心理与种系心理的关系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二、年龄特征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一、《发展心理学》学科发展过程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与发展

1、历史背景

2、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3、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形成时期----(188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2)分化和发展时期即成熟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3)深入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二)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

1、霍尔:青年心理学

2、荣格:成年期的研究

3、何林渥斯:发展心理学

4、古德伊洛弗:人的一生

二、中国发展心理学史

(一)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2、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4、儿童道德发展与培养

(二)中国近代以后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流派

教学目标: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流派,诸如白板说,自然论,成熟说,印刻理论,复演说,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皮亚杰、维果斯基、朱智贤等的儿童观、发展心理学观点及其研究方法,并能够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各种儿童观,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想、对教育领域的作用等方面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在学习中不断比较,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儿童观。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章的各理论流派的观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流派中,重点掌握他们的基本观点;难点:各理论流派他们各自的哲学观。

一、早期学说----预成论

二、洛克的环境论(又称白板说)

三、卢梭的自然论

四、格塞尔的成熟说

五、罗伦兹的印刻理论

六、霍尔的复演说

七、精神分析学派

(一)弗洛伊德

(二)阿德勒

(三)荣格

(四)新精神分析学派---艾里克森

八、行为主义学派

(一)华生

(二)斯金纳

(三)班杜拉

九、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二)心理发展观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智力内化说

十、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观点

(一)发展的实质

(二)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三)发展的阶段

(四)皮亚杰理论的后期发展---发生认识论

十一、新皮亚杰主义

十二、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领会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设计的优缺点;根据研究目的能够进行简单的不同类型的研究设计;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初步掌握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交叉聚合研究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测验法

五、临床法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原则

一、研究设计

1、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

2、交叉聚合研究

3、相关性研究

4、跨文化研究

5、相关研究

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研究结果的分析、解释、报告撰写

一、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三、研究结果的解释

四、研究报告撰写

第四章胎儿的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胎儿期主要指个体从受孕到出生这段时间,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了解胎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影响胎儿发展的因素;树立优生学的观点;通过《生命的奇迹》影片的观看,懂得生命的早期经历对人一生的重大影响,教育从零开始;使学生热爱生命,理解母亲的含义、母爱的伟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生命的早期经历对人一生的重大影响;热爱生命,理解母爱。难点:影片真实地再现胎儿的生产过程,因此要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观看影片,播放之前进行说明和引导。

一、遗传学基本常识

二、胎儿的产生发育过程

三、孕妇的心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四、药物、污染等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五、优生学与教育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掌握婴儿期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身体形态、动作的发展,认知、言语、气质、情绪和社会化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一次身体发育高峰;婴儿动作的发展的意义;婴儿感知的发展;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婴儿言语的发展;儿童最初的社会性发展;婴儿的气质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婴儿孤独症。难点:爬行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依恋的意义。

第一节生理的发展

一、体重、身高

二、脑的发展

第二节动作的发展

一、大动作的发展;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

第三节心理的发展

一、认知的发展

二、情感发展

三、社会性发展

第六章婴儿的气质与教育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幼儿期是指儿童从3岁到6、7岁这一时期,又称学前期。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应在了解幼儿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掌握作为幼儿期主导活动的游戏的发展特征,了解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和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认识幼儿期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游戏是幼儿发展的主导活动;幼儿言语发展特点;思维发展(概念发展)特点;幼儿社会性发展;儿童多动症。难点:皮亚杰幼儿思维发展的观点:儿童自我中心说;守恒。

第一节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脑重的发展

二、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第二节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

一、为什么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二、游戏理论

三、游戏的种类

四、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

五、幼儿的学习和劳动

第三节幼儿言语的发展

这一阶段发展的特点:言语不断丰富发展的时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时期。

一、词汇的发展

二、语法的发展

三、内部言语

四、书面言语

第四节幼儿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

二、记忆与想象

三、思维

第五节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三、亲社会和侵犯行为

四、性别角色认同

五、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第七章童年期(学龄初期)----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小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尤其是作为这一阶段主要任务的学习的特点,了解小学儿童思维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掌握这一阶段个性进一步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性和品德的发展规律。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小学生学习特点;思维发展特点;社会性和品德发展规律。感觉统合失调症。难点:儿童思维的发展;小学生学习障碍。

第一节小学生的一般特征与学习

一、小学生的一般特征

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小学生的入学准备

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五、小学生的学习障碍与治疗

第二节小学生生理的发展

一、身体发育

二、神经系统发育

三、小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注意;感知;记忆;想象

第三节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基本特点

二、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三、概念的发展

四、推理能力的发展

五、思维品质的发展

第五节小学生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三、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四、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第八章中学生----(学龄中期)的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个体在中学阶段要经历一生中的重要时期——青春期。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应了解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危机及其成因,掌握初中、高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个性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教育;初中生的自我意识与友谊观;高中生的思维及价值观的发展特点。难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高中生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初中生(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三大巨变

二、心理的矛盾性:即成熟又幼稚;矛盾性表现;产生原因

三、青春期心理、行为偏差

第二节初中生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初中生人格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的探索)

二、友谊观

第四节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教育

第五节高中生(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二、思维发展

三、人格发展

第六节初、高中生的职业选择教育

第九章成年初期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成年初期是指个体十八九岁到三十五岁左右的时期。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应掌握个体在

成年初期的基本特征以及面临的主要发展课题,了解个体在此阶段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在成年初期的婚恋状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难点:恋爱婚姻心理

第一节成年初期的基本问题

一、年龄分期

二、一般特征: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三、成年初期发展课题

第二节成年初期的认知特点

一、智力特点

二、思维特点

第三节成年初期自我意识形成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同一性的确立

三、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第四节成年初期人生观的形成与巩固

一、人生观、价值观

二、成年初期价值观的发展与稳固

第五节成年初期的恋爱与婚姻

一、异性观的发展过程

二、从恋爱到结婚

三、婚后适应

第六节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第十章成年中期(中年人)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成年中期一般指个体35岁到60岁之间的阶段。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应了解成年中期个体的生理变化,掌握个体在智力、人格、和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年人心理特点;中年人的心理健康保护;难点:中年危机

第一节成年中期生理特点

一、更年期

二、性功能

三、健康

第二节成年中期智力发展特点

一、智力发展模式

二、智力活动的性质

三、影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成年中期人格发展

一、人格结构

二、发展任务

三、自我意识

第四节成年中期的生活(中年危机)

一、家庭

二、职业

三、中年人的健康(生理、心理)保护

第十一章成年晚期(老年期)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成年晚期指个体60岁至死亡这一阶段,又称老年期。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关老年心理研究的一般观点,掌握个体在这一阶段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特点,以及个体在情

绪情感等个性心理特点,了解一定的老年心理卫生知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老年期的分期;老年人的认知、情感特点;难点:老年人与下一代的关系;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心理研究

一、世界人口老龄化

二、现代老年心理学的研究

三、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

第二节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第三节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一、认知特点

二、情绪情感、性格特点:1、无用感、空巢感;2、老年人的心境

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四、长寿老人心理特点

第四节老年人与下一代人的关系

一、家庭结构

二、子女赡养老人

三、老人抚育第三代问题探讨

第五节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与再教育

一、发挥余热

二、老年大学

第六节社会保障体制

一、养老

二、临终关怀

大纲二:以心理发展内容为线索,展开人的心理发展图景

(供进行总结、梳理知识时参考使用)

一、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方法;理论

二、人的发展的基础:

(一)遗传;

(二)孕期和新生

(三)生理的自我(脑、身体、动作技能)

三、语言、学习和认知的发展

(一)语言的发展:婴儿、幼儿、小学生、中学生……

(二)学习的发展:婴儿、幼儿、小学生、中学生……

(三)认知的发展:

1、注意:婴儿、幼儿、小学生、中学生……

2、感知:

3、记忆:

4、想象:

5、思维;

四、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婴儿、幼儿、小学生、中学生……

(二)自我和社会认知的发展:

(三)性别角色发展:

(四)道德发展:

五、发展的生态学(影响发展的因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