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导电聚合物电致发光元件的原理及进展

共轭导电聚合物电致发光元件的原理及进展
共轭导电聚合物电致发光元件的原理及进展

共轭导电聚合物电致发光元件的原理及进展

张树永1,周伟舫1,李善君2

1复旦大学化学系电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2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及国家教委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上海200433

摘 要: 本文综述了共轭导电聚合物在电致发光元件中的应用,介绍了导电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和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发光电池的结构、发光原理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共轭导电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电化学发光电池

1 引 言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储存与显示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所谓信息显示即通过信息显示材料,将人眼看不到的电学信号转化为可见的光学信号的过程。作为信息系统的输出端,信息显示是人们从信息系统中最终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和前提。

信息显示分为主动式显示和被动式显示。在主动式显示中,像元本身由在某种形式的激发下可以产生光发射的发光材料制成。如采用电场激发发光,则称该材料为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器件通常包括高电压驱动的场致发光器件和由低电压驱动的发光二极管(l ight-emitting diode,LED)等[1]。

目前通常使用的半导体LED多采用无机半导体单晶、单晶薄膜或多孔硅及多晶材料作为发光材料。为获得适宜的波长和量子效率,通常还需将直接带材料与间接带材料以适宜比例混合,普遍存在成品率低、成本高、难以制成大面积元件或稳定性差、发光效率低等问题。由于LED可应用于一切需要显示的地方,它的发展与高密度显示屏、电视、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脑乃至光学计算机的发展均紧密相关,因此人们在改善LED的性能与寿命、开发新型LED材料与器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25]。

从70年代开始,人们先后制备了大量的共轭导电聚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6~10]。共轭导电聚合物在本征态时通常是有机半导体,掺杂后其电导率会大幅度增加而显示金属导电性,并同时具有聚合物优良的成型加工性能,因此在替代无机半导体材料用于电子器件制作上显现出诱人的潜力,目前已制成导电聚合物光电二极管和场效应管等电子元件[10,11],与此同时,聚对苯乙炔(PPV,本文所涉及的导电聚合物的名称与结构均列于表1中)所具有的高量子产率的光致发光现象还促使人们将寻找电致发光材料的着眼点由无机或有机小分子材料[12~15]转向共轭导电聚合物领域。在该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直接导致了1990年聚合物LED的问世[16]以及1995年聚合物电化学发光电池(l 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LEC)的出现[18]。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LED的构造与原理,而后着重介绍聚合物LEC的构造、原理及研究进展。

表1 文中涉及的主要物质的名称与结构

Tabl e1Polymers and their chemical structur

es

2 发光二极管的构造与原理

2.1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与电致发光

描述宏观固体导电行为通常采用能带模型。本征半导体的能带由价带、导带和禁带构成。导带与价带间的能量差称为禁带宽度,以E g表示。当以能量大于E g的入射光照射半导体时,其价带中的电子可以吸收光能而被激发进入导带,从而在导带中形成自由电子,在价带中产生空穴[1,19]。处于导带中的激发态电子不稳定,会自发向基态弛豫,与价带中的空穴复合,将所吸收的光能重新释放出来从而产生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现象。如果在电场作用下将空穴和电子分别注入半导体的价带和导带中,同样可以经复合发光,此即半导体的电致发光(electro-l uminescence)。

无机半导体LED由两个电极和一个半导体p-n结构成。当在两个电极上施加足够高的电压时,电子和空穴即可借隧穿方式经由外电路分别注入半导体的n型区和p型区。对于电子型发光材料,注入半导体n型区的电子可扩散穿越p-n结进入p型区,作为少子与p型区内经由正极注入的空穴复合并发光[20]。

2.2 共轭导电聚合物的能带结构与聚合物LED

收稿日期:1998-03-27

共轭导电聚合物中均存在由碳原子等的p z 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大 键。量子力学计算表明,当反式聚乙炔(tr a ns -PA )中的大 键达到8个以上碳原子链长时即具有电子导电性[6]。但这种长链共轭体系不稳定,会发生Pei erl s 相变导致能带分裂,形成由成键 轨道构成的价带,反键 *

轨道构成的导带以及成键与反键轨道间的能隙构成的禁带[7,10]。因此共轭导电聚合物具有与无机半导体相似的能带结构。

共轭导电聚合物的电致发光现象由Bur roughes 等人于1990年首先发现,并在N ature 杂志上作了报导[16]。

共轭导电聚合物LED 在制作时首先是在玻璃基体上镀一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 de ,ITO )或铝半透明层作为底电极

及光透过的窗口,在底电极上涂敷PPV 预聚物而后升温聚合成膜,再在完全转化的PPV 薄膜上形成顶电极(参见图1)。当在两电极上施加足够高的电压(14V )时,该元件即可发出绿色~黄色的荧光,发光的量子效率约0.05%。Burroughes 等人将该元件的发光归因于聚合物中激发态双极化子的辐射复合[16]。该导电聚合物LED 发光时的电流与偏置电压以及电流与光强度的关系示于图2

图1 采用共轭导电聚合物作发光材料的LED 的结构示意图Fig 1The schem atic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LED using

conjugated conducting polymers as luminescent materi al

s

图2 采用共轭导电聚合物作发光材料的LED 在发光时的(a )

电流与偏置电压,(b )发光强度与电流的关系

Fig 2Current ~bias vol tage relation (a )and electroluminescent

intensity ~cur rent rel ation (b )of the LED using conj ugat -ed polym er as lum i nescent materials

1991年美国的Braun 等人采用可溶性烷氧基聚苯乙炔(MEH -PPV )作发光层,以低功函的金属钙作负极制成量子效率可达1%的聚合物LED [21]。1992年Gustafsson 等人制成了可挠曲的“塑料”LED [17]。之后该领域的研究迅速展开。

Parker 认为在聚合物LED 中电子与空穴的注入均按Fowler -N ordheim 隧穿机理克服势垒进行[15,22]。而Blom 则认为空穴的注入是由空间电荷控制的,而电子的注入在低电压下受陷阱控制,当陷阱充满后将转变为空间电荷控制。Blom 的机理可以解释聚合物LED 的发光电流在高电场下所出现的转变[10,23]。

导电聚合物LED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聚合物的性质不稳定,这与其共轭结构被空气中的氧和水破坏有关;(2)正极的

ITO 分解的氧会造成聚合物的降解;(3)活泼金属阴极(Al 、Ca )在使用时会对导电聚合物产生掺杂或键合,同时采用活泼金属负极,也给器件的制作与使用带来不便。

3 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发光电池原理与研究进

3.1 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发光电池的结构与发光原理

导电聚合物LEC 由两个电极和位于两电极之间,由共轭导电聚合物与聚合物电解质构成的复合膜组成。LEC 装置的制备与原理是1995年由裴启兵等人首先提出并在Science 上作了报导[18]。

导电聚合物通常均具有电化学活性,可在一定的电位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介质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通常还伴随着对离子的嵌入与脱出,以抵销聚合物链上所产生的电荷[7,9,18]。当在LEC 的两个电极上施加适当电压时,复合膜中的共轭导电聚合物在阳极上被氧化发生p -型掺杂,形成正极化子,在负极上被还原发生n -型掺杂,形成负极化子,从而产生基于氧化还原而自发生成的、动态的电化学诱导p -n 结(electrochem -i cal induced p -n junction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极化子在复合膜中相向运动,相遇复合并辐射出一定波长的荧光(参见图3)[10,18,27]。

从结构上看,导电聚合物LEC 与LED 是相似的,两者最大

的不同是LEC 在发光层中引入了电解质。从发光原理看,导电聚合物LEC 与LED 的主要区别在于LED 的载流子是在电场的作用下经由外电路注入的,而LEC 中的载流子则是通过聚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直接生成的。

图3 LEC 中的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a )施加电压前的电池,(b )共轭导电聚合物边缘的n -型和p -型掺杂,(c )复合膜内电荷迁移及辐射衰变

○positive polaron ,●negati ve polaron ,*photon ,○pol y -mer cati on ,●pol ymer anion , counter -cation , counter -anion

Fig 3S 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in an LE C .

(a )The cell before applying a voltage ,(b )Doping opposite sides as n -type and p -type ,(c )Charge migration and radiative decay

LEC 的发光强度与电压的关系示于图4中[18]。由图可见,

采用MEH -PPV 、聚环氧乙烷(PEO )以及无机电解质(LiCF 3SO 3)组成的复合膜制成的LEC ,其发光强度对偏置电压是对称的,没有LED 所具有的单向导通特性,因此LEC 元件的发光性质与电极材料的关系不大,正负极可以采用同一种惰性电极材料制成,易于一次加工成型。由于不使用ITO 和活泼金属,可以避免由于采用ITO 和Ca 、Al 在聚合物LED 中所引发的问题。同时,使用相同导电聚合物作发光层的LED 与LEC 的发光电压分别为10V 和2.5~3V ,LEC 的发光电压显著降低。采用上述聚合物复合膜的LEC ,在偏置电压为2.1V 时开始发光,4V

时的发光强度可达100cd ?m -2,颜色橙红,发光量子效率可达1%

[10,18]

图4 LEC 发光时的发光电流、发光强度与偏置电压的关系Fig 4Current and l uminescent intensity versus bi as voltage for

the LEC (a )electroluminescent i ntensity (b )current 3.2 研究进展与展望

由于MEH -PPV 与PEO 的相溶性不佳,聚合物LEC 复合膜的结构是不均匀的,其中以PEO 构成连续相,而MEH -PPV 则构成微区。由于导电聚合物在复合膜中仅构成不连续微区,载流子的传输也必然与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质紧密相关。关于极化子在复合膜中产生、传输与复合的机理和动力学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当导电聚合物在正负极发生氧化还原时,聚合物电解质中所添加的无机阴阳离子会嵌入导电聚合物的链间,阴阳离子的性质以及导电聚合物的形貌所决定的阴阳离子嵌入的难易,对聚合物LEC 的性能也必然会产生影响[27~30]。

裴启兵等人对可应用于LEC 和LED 的新型导电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进行了研究[10,27,28]。

Smith 研究了复合膜中的无机离子对电化学诱导p -n 结形成过程的影响。他认为无机离子的存在是聚合物半导体实现n -型或p -型掺杂的必要条件;p -n 结的形成有一起始电压,该电压的大小与聚合物半导体的带隙和无机盐的离解自由能有关[29]。李永舫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无机盐的种类对导电聚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有显著影响[30]。

在复合膜内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导电聚合物与聚合物电解质的相溶性,形成纳米尺寸的三维网络结构,提高离子和极化子在复合膜内的传输速率,以及器件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量子效率。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使得LEC 在3V 下的发光强度由10~20cd ?m -2提高到1000cd ?m -2,器件的寿命也提高10倍以上[10]。

采用接枝方法将聚合物电解质接枝到导电聚合物侧链上,可以避免采用导电聚合物与聚电解质共混所产生的相分离,从而得到良好的载流子传输通路。裴启兵等人采用接枝方法合成

了BDOH -PF 并制成相应的LEC 元件,该元件在3.1V 下发光强度为190cd ?m -2,发光的量子效率可达4%[10,23]。

LEC 是与LED 相似的光电转化装置,因而可以替代LED 应用于相似领域。除了具有导电聚合物LED 所具有的优点之外,LEC 还具有激发电压低、发光亮度大、不使用活泼金属负极、电极可以采用同种电极材料制成、电极加工简便易行等独到的优点,因此可能成为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电致发光器件。

参考文献

1 手册编写组.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72 张吉英,申德振,等.发光学报,1997,18:110

3 郭常新,张学兵,李碧琳.发光学报,1997,18:1274 Vesselinka P K ,Thomas M ,et al .H an dbook of Optical Preparation ,

(E d .,Rolf H E and Peter W ),1997,2,P 108,CRC Press 5 Yang Y ,Huang J ,et al .J Mater Chem ,1997,7,131

6 王国建,王公善.功能高分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7 Skothirm T A (E d .),Handbook of Con du ctin g Polymers ,Me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an d Basel ,1986

8 谢德民,谢忠巍,王荣顺.功能材料,1995,26:120

9 董绍俊,车广礼,谢远武.化学修饰电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910 裴启兵,杨阳,李永舫,等.海外高分子科学的新进展,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1997,9

11 Yu G ,Heeger A J .J S ynth Mat ,1997,85:1183

12 Tang C W ,Vanslyke S A .Appl Phys Lett ,1987,51:93313 李文连.功能材料,1997,28:109

14 刘星元,李文连,等.发光学报,1997,18:5115 刘祖刚,陆慧庆,等.发光学报,1997,18:59

16 B urrou gh es J H ,Bradley D D C ,et al .Nature ,1990,347:53917 G ustafsson G ,Cao Y ,et al .Natu re ,1990,357:47718 P ei Q ,Yu G ,et al .Science ,1995,269:1086

19 叶良修.半导体物理学(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0 [原苏联]Kireev P S 著.王家俭,等译.半导体物理学,山东电子学

会出版

21 B raun D ,Heeger A .J Appl Phys Lett ,1991,58:198222 P arker I D .J Appl Phys ,1994,75:1656

23 B lom P W ,de Jong D D C ,et al .J Synth Mat ,1993,57:403124 尹五生.功能材料,1997,28(2):122

25 彭俊彪,刘志斌,等.发光学报,1997,18:155

26 P ei Q ,Yang Y ,et al .J Synth Met ,1997,85:122927 P ei Q ,Yang Y .J Am Chem Soc ,1996,118:741628 H wang P H ,Kim S T ,et al .Polym Prep ,1997,38:31929 S mith D L .J Appl Phys ,1997,81:2869

30 杨春和,郑俊荣,李永舫.第九届全国电化学会议及全国锂离子蓄电

池研讨会论文摘要集,山东,泰安,1997,10,P

332

张树永 男,1965年出生于山东荣成。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目前在复旦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聚合物与电化学交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在国内外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Basic Principal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Using Conjugated Conducting Polymers as Luminescent Materials

ZH ANG Shuyong 1,ZH OU Weifang 1,LI Shanjun

2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Fudan Univer 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

2

Dept .of M acromol ecular Science and Lab .of M olecul ar Engineering of Polymers ,Fudan U 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developm ent of the el ectrolum i nescent devi ces using conjugated conducting polym ers as l u -m i nescent materials .Two types of electroluminescent devi ces ,i .e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li hgt -em i tti ng electrochem i cal cell are

mai nly concerned .

Key words :conj ugated conducting polymers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light -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LEC )

聚丙烯腈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聚丙烯腈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2009131144 周明香 学号:2009131144 专业:化学 任课教师:王丽萍 2011年12月19日

聚丙烯腈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摘要:详细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用PAN(聚丙烯腈)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过程,提出了PAN基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PAN的改性方法。 关键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聚丙烯腈 随着便携式电子器件的不断小型化,二次电池也要向质量轻超薄的方向发展。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无电解液泄漏问题、安全性能好、设计灵活、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因此倍受市场的青睐。聚合物电解质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分,它需要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与电极的相容性,目前所开发出的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主要有PEO[1~4]、PMMA[5~6]、PVDF[7~10]、PVC[11]、PAN[12]几大类,还有许多新体系的电解质也在尝试之中。但能应用于生产的却不多,这是因为大多数聚合物电解质体系难以同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强度。 1.研究进展 1975年Feuillade和Perche[13]首次研究制备出PAN-PC-NH4ClO4三元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后来Abraham[14]等作了深入研究,这类聚合物电解质是通过在聚合物基质中固化大量的液态电解质溶液而制成的,其电导率已达到1X10-3S/cm数量级。近年来对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PAN是一种稳定性好、耐热性强且阻燃性好的聚合物,较为适合用作基质材料,采用有机电解液对其进行增塑后,可形成凝胶电解质。随着对微观结构、界面性质以及导电机理研究的深入,其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Watanabe[15]等在PAN-LiClO4聚合物体系中加入EC(碳酸乙烯酯)、PC(碳酸丙烯酯)、DMF(二甲基甲酰胺)等塑化剂,结果发现电导率随着塑化剂与LiClO4摩尔比率的增加而增加,最大电导率在25℃时可达10-4~10-5S/cm,Appetecchi[16]等研究了一种组成为PAN-EC-DMC-LiPF6(16-60-20-4摩尔比)+A12O3(6wt.%,w/o)的新型凝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点击次数:291 发表于:2008-08-24 01:39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来源:丁香园 一、发光物质的类型 (一)无机化合物化学发光分析 1、金属离子分析 痕量金属离子对化学发光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因而化学发光测定金属离子得到广泛的应用( 见表1) 。但是,由于不同金属离子催化氧化发光试剂时,发光光谱相同,致使金属离子催化化学发光反应的选择性较差。为提高分析的选择性,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待测金属离子与干扰离子配合物稳定性不同进行选择性分析,如加入掩蔽剂EDTA 或水杨酸掩蔽干扰离子; (2) 优化实验条件以减少其它离子的干扰; (3) 稀释样品溶液; (4) 加入敏化剂。但是,当样品中待测物相对于干扰物浓度很小时,上述方法也无济于事,只得进行前处理,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色谱、溶剂萃取等。 色谱分离的高选择性与化学发光检测的高灵敏度相结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联用技术。关键是流动相的选择,流动相选择得好,不仅可以提高选择性,还可以进行多个离子的同时测定。如用离子交换分离法同时测定Cr (à) 和Cr (? ) 。溶剂萃取也是提高化学发光测定金属离子选择性的一个有效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费时,因为进行化学发光检测前必须将无机物从有机溶剂中反萃取出来,或是将有机溶剂蒸发除去。较好的方法是自动在线溶剂萃取选择性检测待测物。

2、其它无机化合物的分析 化学发光反应中,过氧化氢是最常用的一种氧化剂,因此有关H 2 O 2 化学发光分析的报道较多( 见表2) ,涉及到鲁米诺、过氧草酸酯及光泽精等化学发光反应。根据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制成的H2O 2 光纤传感器与流动注射法联用,可检测10nmo l /L ~1 mmo /L 的H 2 O 2 ,用模拟酶代替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发光,检测限可达5 . 5×10 -9 mo l /L 。根据ClO - 对鲁米诺的氧化作用,可用于测定ClO - ,其它物质如Cl 2 的干扰,可用流动注射法消除。利用停流技术测定水中ClO - 不必进行前处理。含氮的无机化合物如NH3 /NH 4 ,可将其衍生后用TCPO 化学发光法检测,线性范围为2 。9ug /L ~6 m g /L 。CN -能抑制鲁米诺H 2 O 2 -Cu (II ) 的化学发光,据此可分析测定CN —。在低温条件下化学发光分析测定CN -,当进样量为100uL 时,线性范围为10 -9 -10 -7 g /mL ,当进样量20 uL 时,线性范围为10 -8 ~5×10 -7 g /mL 。 (二)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发光分析 1、有机酸 有机化合物的同系物结构和性质相似,使单一组分的测定遇到困难,因此有机化合物同系物的分析常与HPLC 相结合。有机酸的化学发光分析( 见表3) ,一般是先将其衍生

导电高分子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介绍及研究进展 高分子091 5701109015 李涛 摘要:导电聚合物的突出优点是既具有金属和无机半导体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又具有有机聚合物柔韧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还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经过多年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研究,导电聚合物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的应用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机理理论研究进展 一、背景及意义 高分子导电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耐腐蚀、可大面积成膜以及电导率可在十多个数量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等特点,不仅可作为多种金属材料和无机导电材料的代用品,而且已成为许多先进工业部门和尖端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类材料。高分子材料长期以来被作为优良的电绝缘体,直至1977年,日本白川英树等人才发现用五氟化砷或碘掺杂的聚乙炔薄膜具有金属导电的性质,电导率达到10S/m。这是第一个导电的高分子材料。以后,相继开发出了聚吡咯、聚苯硫醚、聚酞菁类化合物、聚苯胺、聚噻吩等能导电的高分子材料。 经过多年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研究,导电聚合物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的应用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离实际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因为其加工性不好和稳定性不高造成的。 二、导电高分子材料分类及导电机理

高分子导电材料通常分为复合型和结构型两大类: ①复合型高分子导电材料。由通用的高分子材料与各种导电性物质通过填充复合、表面复合或层积复合等方式而制得。主要品种有导电塑料、导电橡胶、导电纤维织物、导电涂料、导电胶粘剂以及透明导电薄膜等。其性能与导电填料的种类、用量、粒度和状态以及它们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常用的导电填料有炭黑、金属粉、金属箔片、金属纤维、碳纤维等。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Conducting Polymer Composites)是指经物理改性后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它以非导电型高分子材料为基体,加入一定数量的导电材料(如碳黑、石墨、碳纤维、金属粉、金属纤维、金属氧化物等)组合而成。复合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已经成型的塑料壳体进行表面处理的表面导电膜形成法,包括金属喷镀、真空镀、溅射镀、贴金属箔、湿法化学镀或电镀等;另一种称为导电填料机械加工共混复合法,即将导电填料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制成导电涂料或导电塑料。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理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导电回路如何形成,以及回路形成后如何导电两个方面。部分科学家认为高分子树脂基体与导电填料之间的界面效应对复合体系中导电回路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形成导电回路后,导电性主要取决于分布于高分子树脂基体中的导电填料的电子传输。总的说来,其导电性能主要是三种导电机理(导电通道效应、隧道效应、场致效应)相互竞争的作用。在不同情况下出现以其中一种机理为主导

电致发光及原理

电致发光及原理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是物质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被相应的电能所激发而产生的发光现象。电致发光EL是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早在20世纪初虞瑟福就发现了SiC晶体在电场作用下的发光。电致发光作为一种平面光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爱好。人们企图实现照明光源从点光源、线光源到面光源的革命。自从无机发光板硫化锌和磷砷化镓化合物发明以来电致发光已被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粉末电致发光现象早在1937年就被发现但直到50年代将硫化锌和有机介质涂敷在透明导电玻璃上再做上第二电极加上交流电压才实现稳定的电致发光。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了性能更为优良的新一代平板显示器件工艺更简单的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1.电致发光材料从发光材料角度可将电致发光分为无机电致发光和有机电致发光。无机电致发光材料一般为等半导体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依占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小分子和高分子两大类。小分子OLED材料以有机染料或颜料为发光材料高分子OLED材料以共轭或者非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为发光材料典型的高分子发光材料为PPV及其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依据在OLED器件中的功能及器件结构的不同又可以区分为空穴注进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进层EIL等材料。其中有些发光材料本身具有空穴传输层或者电子传输层的功能这样的发光材料也通常被称为主发光体发光材料层中少量掺杂的有机荧光或者磷光染料可以接受来自主发光体的能量转移和经过载流子捕捉carriertrap的机制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样的掺杂发光材料通常也称为客发光体或者掺杂发光体英文用Dopant表示。从发光原理角度电致发光可以分为高场电致发光和低场电致发光。 2.电致发光的原理和器件结构从发光原理电致发光可以分为高场电致发光和低场电致发光。高场电致发光是一种体内发光效应。发光材料是一种半导体化合物掺杂适当的杂质引进发光中心或形成某种介电状

锂离子导电机理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导电机理是什么? 摘要: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模型,并介绍了近年来对聚合物导电机理的研究。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导电模型;导电机理 Ion conducting mechanism in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SHAN Feng, LI Zhi-ming, YANG Jun, WANG Xin-l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The ion conducting models for polymer electrolytes are illustrated. Additionally, the recent resea rch progresses in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polymer electrolytes; conducting model; conducting mechanism [1-5]。锂离子电池是指Li+经过电解质反复嵌入和脱嵌正极和负极材料的二次电池。它与传统的镉镍电池、镍氢电池相比具有以下许多优点: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及使用温度范围宽等。电解质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与传统的有机液体电解质材料相比有下列优点:其组装的电池质量比功率更高;安全性提高;形状可以进行柔性设计等。 [6]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聚氧化乙烯(PEO)与碱金属盐络合物具有离子导电性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聚合物电解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经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类型、分子设计和离子导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离子电导机理,特别是在聚合物单相及多相体系中的离子导电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 1. 聚合物电解质导电模型 1.1 VTF方程[7] (1) 1.2 动态键渗透模型[8] 1.3 MN法则[9] (2) 1.4有效介质理论[10] (3) 2. 聚合物电解质导电机理 2.1 梳形聚合物电解质导电机理[11-17] g,而且具有比单独主干结构的聚合物更大的运动自由度,可提供更强的链段运动,因而电导率较高。Bor odin O等人[12, 18]通过对梳形聚合物Poly(epoxide ether)-LiTFSI体系研究认为,锂离子与氧化乙烯的相互作用既可以发生在分子内,也可以是分子间,如图1所示。分子间相互作用体系相对疏松,有利于离子快速传输。但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发生却会使T g迅速增大。而分子内相互作用虽不会使T g迅速增大,但形成的结构紧密,离子传输困难。因此它们之间的平衡对获得高的电导率是非常重要的。

导电高分子

1. 概述 1.1 导电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物质按电学性能分类可分为绝缘体、半导体、导体和超导体四类。高分子材料通常属于绝缘体的范畴。但1977年美国科学家黑格(A.J.Heeger)、麦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 白川英树(H.Shirakawa)发现掺杂聚乙炔具有金属导电特性以来,有机高分子不能作为导电材料的概念被彻底改变。 导电性聚乙炔的出现不仅打破了高分子仅为绝缘体的传统观念,而且为低维固体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建立打下基础,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上述三位科学家因此分享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所谓导电高分子是由具有共轭π键的高分子经化学或电化学“掺杂”使其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它完全不同于由金属或碳粉末与高分子共混而制成的导电塑料。 通常导电高分子的结构特征是由有高分子链结构和与链非键合的一价阴离子或阳离子共同组成。即在导电高分子结构中,除了具有高分子链外,还含有由“掺杂”而引入的一价对阴离子(p型掺杂)或对阳离子(n型掺杂)。导电高分子不仅具有由于掺杂而带来的金属特性(高电导率)和半导体(p和n型)特性之外,还具有高分子结构的可分子设计性,可加工性和密度小等特点。为此,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导电高分子可归为功能高分子的范畴。 导电高分子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它在能源、光电子器件、信息、传感器、分子导线和分子器件、电磁屏蔽、金属防腐和隐身技术方面有着广泛、诱人的应用前景。导电高分子自发现之日起就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导电高分子无论在分子设计和材料合成、掺杂方法和掺杂机理、导电机理、加工性能、物理性能以及应用技术探索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并且正在向实用化的方向迈进。本章主要介绍导电高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基本的物理、化学特性,并评述导电高分子的重要的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研究得较为深入的品种有聚乙炔、聚对苯硫醚、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TCNQ传荷络合聚合物等。其中以掺杂型聚乙炔具有最高的导电性,其电导率可达5×103~104Ω-1·cm-1(金属铜的电导率为105Ω-1·cm-1) 目前,对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理、聚合物结构与导电性关系的理论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性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如用导电高分子制作的大功率聚合物蓄电池、高能量密度电容器、微波吸收材料、电致变色材料,都已获得成功。 但总的来说,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实际应用尚不普遍,关键的技术问题在于大多数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在空气中不稳定,导电性随时间明显衰减。此外,导电高分子的加工性往往不

聚合物电解质

课名:能源材料及技术工程基础 题目:聚合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与应用 姓名:崔辉 学号: 2220160681 签名:

摘要 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易泄露、易腐蚀、服役寿命短,具有安全隐患,逐渐不能满足大容量储能元件、电池薄膜化以及电动汽车的需求。聚合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有望解决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设计者们的青睐并将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阐述了聚合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全固态锂电池 一、引言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进入21世纪必须面对的两个严峻问题,新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长循环寿命、可快速充放电和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中小型电池领域应用广泛,已经成为21世纪能源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2]。但传统的液态锂二次电池中含有大量有机电解液,具有易挥发、易燃、易爆等缺点,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与传统的液态电解质锂二次电池相比,基于聚合物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除了具有液态有机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外,还在几何形状、容量、充放电、循环寿命和环保性能等方面更具优势[3]。同时,不存在液态电解质电池所存在的漏液污染和燃烧爆炸,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本文就结合相关文献对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进行简要介绍,并讨论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相关应用。 二、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简介 1、发展历程 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起源于1973年,当时Wright首次测量了聚氧乙烯(PEO)与碱金属盐(M x)络合的电导率,报道了聚氧化乙烯(PEO)-碱金属盐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性[4]。1983年,Berthier等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表明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PEO低室温电导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很高结晶度的缘故。随后,Cheradame等利用交联与共聚的合成方法,获得了室温电导率达 5×10-5S·cm-1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从此揭开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Gozdz等利用P(VDF—HFP)共聚物制备了多孔型聚合物电解质最先实现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5]。经过20余年的开发与研究,目前已经出现了众多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体系。 2、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6] 根据基体的不同,可将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ASPEs)分为以下几类: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 析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 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试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170 SOP

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E170 SOP 仪器简介: E170 是罗氏诊断公司出品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全自动,随机进样的免疫分析系统,可以对许多种检测项目进行体外的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该分析仪应用的是电化学发光技术(ECL)。每个E模块系统每小时的标本处理量为170个试验(最多可以将4个E模块连接)。只有在试验室条件下,经过培训的操作者方可操作E模块系统。 系统特色 ?可以24小时待机使用 ?标本条码扫描功能 ?试剂条码扫描功能 ?单个E模块的每小时处理能力为170个试验 ?自动保养功能 ?自动复查功能 ?自动发出定标信息 ?自动标本稀释功能 ?系统辅助的操作流程 ?一个E模块具有25个温控的试剂通道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反应杯 ?1个模块可以安放672个加样头 ?双向数据传输接口 运行条件: 水质要求 ◆无菌(< 10 cfu/ml),去离子水 ◆ 1.5 M?电阻值(最大1.0 Ms/cm)

◆15-25 磅/英寸2 (0.5~3.5 kg/cm2 或49~343 kpa) ◆耗水量:每E170模块消耗18升/小时 环境条件 ◆无灰尘的、良好通风的环境 ◆无直接日照 ◆地面水平(角度:<1/200 o) ◆地面足够坚硬能够承受仪器的重量(详细情况请见本章中的系统特点) ◆温度:18~32摄氏度 ◆当系统启动时,温度的改变应该小于2度/小时 ◆屋内湿度:45%~85% ◆电源电压没有明显的波动 ◆在附近没有会产生电磁波的仪器 ◆有接地的三相电源 E170由三个类型的硬件单元组成:控制单元、核心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介绍 包括: ?触摸屏幕的电脑 ?键盘 ?打印机 ?仪器管理电脑终端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精)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特的载体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基本原理与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基本原理与进展 副标题: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基本原理与进展 发表日期: 2006-2-14 21:33:35 作者:佚名点击数5224 摘要: 本文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展历史,器件结构、工作特征、获得彩色显示的方法以及所具有的优缺点、发展现状和趋势等都做了简要的概括。详细比较了小分子OLED与聚合物PLED、OLED与LCD性质上的比较,对OLED显示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此外,对获得彩色显示的无源驱动电路和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进行了总结,认为有源驱动将是最终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国内外OLED技术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无源驱动有源驱动 (作者:姚华文,上海华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区招贤路928号,201821)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技术被誉为具有梦幻般显示特征的平面显示技术,因其发光机理与发光二极管(LED)相似,所以又称之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2000年以来,OLED受到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 1.发展历史 1936年,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20 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用有机材料制作电致发光器件的探索,A. Bernanose等人在蒽单晶片的两侧加上400V的直流电压观测到发光现象,单晶厚10mm~20mm,所以驱动电压较高。1963年M. Pope等人也获得了蒽单晶的电致发光。7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的He eger探索了合成金属[1]。1987年Kodak公司的邓青云首次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低驱动电压(<10V,>1000cd/m2)OL ED器件(Alq作为发光层)[2]。1990年,Burroughes及其合作者研究成功第一个高分子EL(PLED)(PPV作为发光层),更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实用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1997年单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首先在日本产品化,1999年月,日本先锋公司率先推出了为汽车音视通信设备而设计的多彩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并开始量产,同年9月,使用了先锋公司多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摩托罗拉手机大批量上市[3]。这一切都表明,OLED技术正在逐步实用化,显示

电化学发光原理介绍

、概念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 ECLI 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电化学发光法源于电化学法和化学发光法,而ECLI 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二个过程。 ECL 不仅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免疫测定,而且还可用于DNA/RNA探针检测。 二、反应底物 ECL 反应底物有两种: ·三氯联吡啶钌[Rubpy3]2+络合物: 钌Ruthenium, Ru,原子序数44,原子量101.07。元素名来自拉丁文,原意是"俄罗斯"。1827年俄国化学家奥赞在铂矿中发现钌;1844年俄国化学家克劳斯肯定它是一种新元素。钌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十亿分之一,是铂系元素中含量最少的一个。钌常与其它铂系元素一起分散于冲积矿床和砂积矿床中。钌有7种天然稳定同位素:钌96、98、99、100、101、102、104。 钌为银白色金属,熔点2310℃,沸点3900℃,密度12.37×103/m3。 钌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稳定;不溶于酸和王水,溶于熔融的强碱、碳酸盐、氰化物等;加热到900℃,时能与氧反应;加热时能与氟、氯、溴反应;钌有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强烈倾向,还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钌是铂和钯的有效硬化剂;金属钛中加入0.1%的钌就可大大提高耐腐蚀性;钌钼合金是一种超导体;含钌的催化剂多用于石油化工。 ·三丙胺Tripropylamine,TPA: 结构式: 点击浏览/下载该文件 三、电化学发光反应原理 电化学反应过程:在工作电极上阳极加一定的电压能量作用下,二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2+ 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成为三价的三氯联吡啶 钌 [Rubpy3]3+,同时,电极表面的TPA也释放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成为阳离子自由基 TPA+ ,并迅速自发脱去一个质子而形成三丙胺自由基 TPA·,这样,在反应体系中就存在具有强氧化性的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3+ 和具有强还原性的三丙胺自由基 TPA·。 化学发光过程:具有强氧化性的三价的三氯联吡啶钌 [Rubpy3]3+ 和具有强还原性的三丙胺自由基 TP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果使三价的三氯联吡啶

聚丙烯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与性能

聚丙烯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与性能 1 . 1引言 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与电解液有很好的相容性,对锂电极有较好的界面稳定性;聚丙烯酸酯的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增强聚合物链段的运动能力,提 高凝胶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丙烯酸酯类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下为高弹态,机械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本论文以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凝胶单体,加入液体电解液、交联剂、引 发剂及其它共聚单体,采用现场热聚合工艺合成新型的交联共聚凝胶聚合物电 解质。对丙烯酸酯类凝胶电解质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做了详尽的研究,发现丙 烯酸酯类共聚凝胶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高于 5mS/cm)。 1.2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工艺 水凝胶是一种在水中能够溶胀并保持大量水分而又不能溶解的交联聚合物. 水以键合水、束缚水和自由水等形式存在于高分子网络之中而失去流动性, 使水凝胶柔软而能保持一定的形状[1]。 目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类锂离子电池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是凝胶聚合 物电解质制备工艺存在一定的不足,较明显的问题是电解质的力学性能与电导 率之间的根本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现在的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工艺程序复杂,导 致生产成本严重增加。制备出的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和热化学性能 还不能令人满意。 1.2.1物理交联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物理交联法制备电解质主要是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成的,由于该作用 力较小且不稳定,制备的凝胶电解质在高温或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发生溶解、溶 胀以及漏液等现象,且普遍存在制作工艺复杂、质量难于控制、生产成本高以 及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所以不能满足固体凝胶电池商品化。 (1)Bellcore成膜法

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制

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制 摘要: 探讨了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制,分别从电子型导电和离子型导电的基本概念及载流子的运动等方面对两种不同的导电方式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电子电导; 离子电导; 导电机制 “导电高分子”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各国科学家对其合成、结构、导电机理、性能、应用等方面经过多年的研究, 已使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1~4]。 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作为结构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有机高分子材料基本上已覆盖了绝缘体、半导体、金属和超导体的范围。有机化合物中电子种类主有R电子和P电子。R电子是成键电子,键能较高,离域性很小,被称为定域电子; P电子是两个成键原子中p电子相互重叠后产生的。当P电子孤立存在时具有有限离域性,电子可以在两个原子核周围运行。在电场作用下P电子可以在局部做定向移动,随着P电子共轭体系的增大,离域性显著增加[5]。导电原理: 电子导电聚合物的特征是分子内含有大的共轭P电子体系。随着P电子共轭体系的增大,离域性增强,当共轭结构达到足够大时,化合物才可提供电子或空穴等载流子,然后在电场的作用下,载流子可以沿聚合物链作定向运动,从而使高分子材料导电。所以说有机高分子材料成为导体的必要条件是: 应有能使其内部某些电子或空穴具有跨键离域移动能力的大P键共轭结构。 一、P电子与能带理论 但事实上,根据电导率的大小,仅具有大P键共轭结构的聚合物还不能称为导电体,只能算作半导体材料,原因在于聚合物分子中各P键分子轨道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能级差。在电场力作用下,电子在聚合物内部的迁移必须跨越这个能级差才能导电,能级差的存在使得P电子不能在聚合物中完全自由地跨键移动,因而其导电能力受到影响,导电率不高。 有机化学和半导体科学分别利用分子轨道理论和半导体能带理论来解释能级差。在聚合物链状结构中,每一个结构单元(-CH-)中的C原子外层有4个价电子,其中有3个电子构成3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H或相邻的C原子形成R键,剩下一个p电子。即每-CH-结构单元p电子轨道中只有一个电子,互相重叠形成一个成键轨道P和一个空轨道P3,由于它们的能级不同,使原有p电子能带分裂为一个全充满带和一个空带。两个能带之间存在较大的能隙,p电子只有越过这个能级差才能进行导电,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共轭型聚合物的导电能力高低,正是这个能级差的存在决定了聚合物不是一个良导体而是半导体。现代结构分析证明相邻的两个键的键长和键能是存在差别的,即有能带分裂。相邻的CH基团彼此相向移动,形成了长、短键交替排列的结构,称为Peierls畸变。 在半导体理论中,主要考虑电子与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绝缘体中电子能量表现为连续的分布,形成价带(填充轨道) 和导带(空轨道),价带和导带之间存在能隙Eg。Eg表示激发一个电子从价带到导带的P→P3跃迁必需的能量。所以基态中的电子只有取得≥Eg的能量才能跃迁到导带,成为可迁移的自由电子,从而发生电导。而金属中价带仅被电子填充一半,Fermi能量位于其顶部,在高于绝对零度的温度下,Fermi能级的电子非常容易进入空轨道,从而进行导电。(Fermi能是金属基态中的最高被填充轨道的能量。) 二、掺杂与导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提高电子导电聚合物的主要途径就是减少能级差,而实现手段就是对聚合物实行掺杂来改变能带中电子的占有情况,压制Peierls过程,减小能级差。“掺杂”就是在共轭结构高分子上发生电荷转移或氧化还原反应,目的是为了在聚合物的空轨道中加入电子,或从占有轨道中拉出电子,进而改变现有P电子能带的能级,出现能量居中的半充满能带,减小能带间的能量差,使电子或空穴迁移时的阻碍减小。掺杂主要有两种方式: p-型掺杂和n-型掺杂。p-型掺杂使载流子多数为空穴,掺杂剂主要有:碘、溴、三氯化铁、五

导电聚合物的结构,导电机理及聚合方法

导电聚合物的结构,导电机理及聚合方法 摘要导电聚合物具有长程π电子主链结构。在外电场作用下,其内部的载流子(孤子、极化子和双极化子)沿共轭π键移动,从而实现了电子的定向传递,表现为导电性。化学聚合法和电化学聚合法是合成导电聚合物常用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生物聚合法以及其它聚合方法。 关键词导电聚合物;结构特点;导电机理;合成方法;应用 自1971年,Shirakawa等,先后制得高质量顺式聚乙炔(PA)铜色薄膜和反式聚乙炔银色薄膜。1977年,Heeger等,发现用I2、AsF5进行P型掺杂的反式聚乙炔,电导率接近金属铋。这引起世界范围内对导电聚合物研究的热潮,并相继出现了聚吡咯(PPy)、聚对苯(PPP)、聚对苯撑乙烯(PPV)、聚苯胺(PAn)、聚噻吩(PTh)等(表1)。 1结构及其特征 导电聚合物都具有长程π电子主链结构。π键的成键与反键之间能隙差小,接近无机半导体,因此共轭聚合物大都表现出半导体的性质;共轭聚合物还易被氧化还原,被其它物质掺杂其中,电导率提高,接近金属,从而表现出金属的特征。 2分类及其导电机理 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有别于金属和半导体。金属导体的载流子是电子,半导体的是电子或空穴,而导电聚合物的是由孤子、极化子和双极化子构成的。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沿着共轭主链定向移动,宏观上表现为导电性。当聚合物共轭程度越大,载流子的电迁移率提高,因此加强了聚合物的电导性。 3聚合方法及其举例 通常,制备导电聚合物的方法分为化学法和电化学法。本文还介绍生物催化法和其它方法。 1)化学聚合法。化学聚合是指应用强氧化剂催化单体的聚合。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但其产物的性能不佳。 Travers以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在酸性水溶液中使苯胺氧化聚合。Corradi以三氯化铁和对甲苯磺酸铁作氧化剂,合成并得到聚-3-乙烯二氧噻吩(PEDOT)。 2)电化学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是指用电化学原理,在阴极上或阳极上进行的聚合。此法实现了聚合与掺杂同时进行,可通过改变电学参数方便地控制产物的性质,但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生产。

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前言 .. (1) 一、电致发光分类 (1) 1.1 结型电致发光 (1) 1.2 粉末电致发光 (2) 1.3 薄膜电致发光 (3) 二、发光器件分类 (4) 2.1 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4) 2.1.1无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4) 2.1.2无机电致发光应用及展望。 (6) 2.2 OLED器件 (6) 2.2.1 OLED器件的结构和原理 (6) 2.2.2 OLED发光器件结构 (7) 2.2.3 OLED发光材料的选用 (9) 2.2.4 OLED的优缺点 (10) 2.2.5 OLED器件的现状及展望 (10) 三、总结 (10) 参考文献 (12)

摘要 电致发光又可称电场发光,简称EL,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能级的跃进、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本文通过介绍结型电致发光,粉末型电致发光和薄膜型电致发光,从不同发光原理上对电致发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比了不同类型发光的优点和缺点。而电致发光器件是基于电致发光技术的一种显示器件,本文介绍了无机电致发光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OLED 的发光原理,材料选用,优缺点以及电致发光器件在各方面的应用,虽然电致发光器件现在存在诸多不足,但是随着有机电致发光市场的崛起,电致发光在显示行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市场,而且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具有许多其他发光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OLED技术也吸引了大量的研究投入,所以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很多研究表明,电致发光以后将很有可能成为主流显示技术,存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每个角落。 关键词:电致发光有机电致发光EL 器件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 的特异性发光反应,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部分。分析中应用 的标记物为电化学发光的底物三联吡啶钌或其衍生N-羟基琥珀酰胺(NHS)酯,可通过化学反应与抗体或不同化学结构抗原分子结合,制成标记的抗体或抗原。ECLL的测定模式与ELISA相似。 基本原理:发光底物二价的三联吡啶钉及反应参与物三丙胺在 电极表面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氧化的三丙胺失去一个H+而成为强还原剂,将氧化型的三价钌还原为激发态的二价钌,随即释放光子而 恢复为基态的发光底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一过程在电极表面 周而复始地进行,不断地发出光子而常保持底物浓度的恒定。 电化学发光是化学发光方法与电化学方法相互结合的产物,是 指通过电化学方法来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然后这些电生的物质之 间或电生物质与其它物质之间进一步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 电化学发光保留了化学发光方法所具有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观察方便和仪器简单等优点;同物时具有许多化学发光方法无 法比拟的优点,如重现性好、试剂稳定、控制容易和一些试剂可以 重复使用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药学、临床、环境、 食品、免疫和核酸杂交分析和工业分析等领域。在21世纪中必将继 续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因此有必 要对电化学发光在分析中的应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1、电极表面活性分布的表征 利用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可以很好地观察电极表面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分布情况,而电化学发光强度对电极表面的活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利用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可以直观地反映电极表面活性分布。 该方法是由Engstrom等于1987年提出的,他们观察到在新抛光的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发光强度分布十分均匀,而在环氧树脂浸渍过的网状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分布不均匀,通过与其它方法相对照,发现电化学发光强度分布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电极表面活性分布,并且具有微米级的空间分辨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电化学发光成像法用于研究碳糊电极表面活性点的分布,观察到碳糊电极表面存在。着活性区域和非活性区域,对于了解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具有直观和简单等优点,许多科学工作者先后将该方法用于表征化学修饰电极表面的活性分布。如Hopper 等用该方法研究了电极表面的电荷对电子转移性质的影响;Pantano 等用该方法研究了电极表面羧基的分布对电子转移性质的影响;ShuItz等用该方法研究了聚合物在电极上的附着情况。从上面的文献可以看出,电化学发光成像法对于了解电极表面的活性分布及其与电极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电极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在聚合物电解质基体中添加无机填料可有效改善电解质的电导性能,特别是可显著改善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相容性,从而起到提高聚合物锂电池充放电性能的效果。对于这些氧化物填料来说,其中的阳离子可以充当路易斯酸,与Li+竞争,代替Li+与聚合物链段上的O等基团发生路易斯酸碱作用,不仅抑制了聚合物的重结晶、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1],并与聚合物链段形成以填料为中心的物理交联网络体系,增强聚合物分散应力的能力,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及热稳定性[2,3]。另外,这种竞争还促进了盐的解离,增大了自由载流子的数目。而填料上的O则充当路易斯碱,与路易斯酸Li+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填料/Li+富相,并形成了迁移的新通道。有研究认为,这种新通道是基于在填料表面缺陷或者空隙中的运动,其活化能更低,对离子迁移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的迁移更有利。 图1 LFP/PEO-LLZTO/Li电池结构说明以及给LED灯供电情况[6] 石榴型的LLZO及其衍生物具有电导率高、对锂金属化学稳定性好、电化学稳定窗口宽(>5 V, vs. Li+/Li)等优点[4],因此将LLZO作为填料加入聚合物电解质基体中受到广泛研究。例如Lee[5]等在PEO-LiClO4体系中加入52.5 wt%的Li7La3Zr2O12无机粒子,电解质在室温下电化学窗口达到5.0 V(vs. Li+/Li),55 °C 下电导率达到4.42×10-4 S/cm,高于相同条件下PEO-LiClO4和添加52.5 wt% Al2O3电解质体系的电导率。Zhang[6]等将不同粒径的Li6.4La3Zr1.4Ta0.6O12(LLZTO)纳米离子加入PEO-LiTFSI体系中,研究不同粒径的LLZTO纳米粒子对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当添加LLZTO粒径为43 nm时制备的复合电解质膜,在30和60 °C下电导率分别达到2.1×10-4和5.4×10-4S/cm,同时锂离子迁移数达到0.45,远高于PEO基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加入LLZTO纳米粒子,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