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孔孟政治思想之比较

荀子与孔孟政治思想之比较
荀子与孔孟政治思想之比较

荀子与孔孟政治思想之比较

孔子、孟子与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都有儒家的共同之处,但是,荀子的政治思想却与孔孟有着较大的不用,并且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首先是关于人性的学说。孔子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到底怎样,只说人性相近。孟子据此认为人性善,而荀子却认为人之本性为恶。儒家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治国之本,而要阐释伦理道德,第一位就是要对人的本性进行探讨。孟子和荀子以后的一系列治国的主张都是根据各自关于人之本性的认识提出来的。在这里,我们无法评判孟子和荀子谁对谁错,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孟荀的主张截然相反,但就其目的而言却是殊途同归。孟子说人最根本的善性被欲望蒙蔽,要通过礼义道德的学习和自身修养来发掘本源的善性,最终达到“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要通过伦理道德的学习和自身修养来改造人本源的恶性,使人向善,最终目的同样是达到“人皆可以为尧舜”。换句话说,不管人性是善还是恶,都要学习道德,见尧舜之贤而思与齐也。

荀子与孔孟主要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把儒法进行了融合。荀子经常礼法并提,他既主张礼治,又主张法治。这就是为什么荀子经常遭到后世儒家的批评:荀子思想的根本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但又带有浓厚的法家的功利主义,结果给人们的感觉就像是披着道德的面纱而谋取利益,以众人之善心谋一己之私利,道伪而利真。但需指出的是,荀子是主张人治的,这与孔孟是一样的。不管是仁、礼还是法,都不过是统治者维护自己专制统治的工具而已。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

史,胜利的不是孔孟的仁义道德,不是老庄的自然无为,不是墨家的兼爱尚同,不是韩非的律法术势,而是荀子的儒法并用、恩威并施、德术并使、乱世法而盛世儒的独创思想。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他绝非只是简单地把前儒们的思想进行总结。荀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法家思想融入儒家,使儒家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是儒家思想历史上的第一次创新。在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战国晚期的荀子已经意识到了纯粹的儒家思想不可能在列强争霸的乱世中脱颖而出,一统天下,所以他试图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荀子以他睿智的眼光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那就是融法于礼。可是,历史终究没有给他机会,他的思想没有被统治者采纳,更被儒家同道所不齿。然而师从于他的韩非、李斯,却创造了法家的鼎盛、天下的统一。

最后,只想申明一下,荀子绝对是可以与孔孟并列的先秦圣贤。

评孔孟关于_教育与人的发展_桑秋杰

第18卷第6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11月V o l.18 N o.6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 llege N ov 1999 评孔孟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 桑秋杰 (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讲师 长春 130032) 摘 要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是教育家们常论常新的课题。我国对人与 教育的第一次论争是战国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从理论的高度对人与教育的关 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而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与“充善 端”。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微有歧异,但最终都认为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决 定作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人性论 教育与人 中图分类号:B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1999)06-0024-03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教育家历来研究探讨的永恒主题。战国时期有一场对人生问题的论争,“孟子道性善”是其中重要的一派观点,而且是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从此形成了论政治必先论教育,论教育必先论人性的思维习惯。因此,从孟子开始,中国古代教育家在论述教育,论及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这个问题时,大多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的。 那么,何谓人性? “性”于孔子之前,在民间早有口传,但正式见于文献大概是在《论语》。《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字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两次,但是,由这两个“性”引起的后世经师们对孔子之“性”的解释及经师们对“性”本身含义的论争,则可以用一个“繁”字来概括。古往今来,历来的教育大师都曾对“性”有过阐释。而陶希圣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章中说:“人是动物的一种,人之所以为人,在其中有自然的理性,可以超越物欲的束缚,探求真理,完成人的目的,由肉体与理性两部分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陶先生把人性解释为“肉体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体”,笔者认为是比较科学、全面、合理的,它不仅是关于古代教育大师“人性论”的综合提炼,而且与当今社会人们对“人性”的理解相吻合,是“人性论”比较完善的解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一代传一代,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赋予了我们思想与智慧。但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首先取决于人的发展。人如何才能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人首先对人自身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而发展自己。 收稿日期:1999-07-12 ? ? 4 2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地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地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地区别: ()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地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地作用在于把人天赋地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地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地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地“完人.”教育地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地政治既非完善地政治制度,也非高明地统治手段,而 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地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地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地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地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地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地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地高尚人物.荀子主张地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地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地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地共同结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次,在教育目地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地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地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地是教育内容中地重要方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孟子认为办教育地目地在于“明人伦”.所谓地“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地教育目地决定了他地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 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地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地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地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地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地“贤能之士”地教育目标是不冲突地,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地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不同之处 首先,在人性论上地分歧是二者最大地区别: 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地,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地,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地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地影响,人们地“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地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地“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地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地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 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地本能是“性”, 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地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地本性是恶地,而人地善德是后天习得地.这一点较孟子地“良知”、“良能”具有更多地唯物主义色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地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学与私地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地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地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地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来自《中国图书商报》 孟子的儒家 首先,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就是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主次关系的三纲在孔子思想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孔子思想符合人性的绝对光速宇宙观。在这样的宇宙观中,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有哪一个空间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空间可以主宰其他空间。于是,没有哪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主宰其他人。而儒家的三纲却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规定了一方主宰另一方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这君为臣纲似乎来源于孔子思想中的“忠”,但是通过对《论语》里“忠”的分析,可以看出《论语》里的“忠”并不是忠君这样狭隘。《论语》中有一段话可能与儒家的三纲有些瓜葛,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有意思的是,这段话不是描写君臣、父子关系的。这段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二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从政。孔子说:“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然有足够的粮食,我又能给谁吃呢?” 可见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很显然属于“礼”的相对性,它在强调每个人尽管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有约束自己的准则。孔子在这里没有涉及到君臣、父子的关系。但是100年后的孟子和荀子将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化成了君臣、父子。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尽心上》中的“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于是孔子思想在孟子手里转了个弯,从孔子重点强调“君、臣、父、子”各有自身的界限到孟子重点研究君与臣、父与子的关系,历史的发展似乎注定要发生这样的偏离。尽管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对父子、君臣的关系描述得不清不楚,但是,这种对父子、君臣、夫妻之间关系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儒家“三纲”的诞生。 儒家的“五常”来源于孟子的脉络则更为清晰。《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到孟子对“仁、义、礼、智”排比。有意思的是五常之中唯一具备基本道德特点的“信”并不在孟子所列的基本道德之列,孟子仅举“仁义礼智”四德,而“信”被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第1课_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无论对于“百家争鸣”还是早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生总体上比较熟悉,所以基本史实上学习起来较为容易。但对于“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形成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孔孟荀三位儒学家和老庄两位道学家的思想较为深邃,需作重点分析,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其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如何认识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相同的为都教育人要为善。不同点是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异: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 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 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 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 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 孟子性善论、天赋道德观念、承认有天命。认识论是反省内求,先天具有荀子性恶论、道德后天形成、反对天命。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并用之都从不同方面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北京市立新学校教1

导入新课: 三、战国时期 儒家代表 问题: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儒家还有哪些著名学者? 1、孟子的思想 . 政治思想——“仁政”。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 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 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3)性善论思想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问题:如何评价孟子性善论思想? 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 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与民同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 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 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2、荀子的思想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 (1)政治上——“仁义”和“王道”中学历史教研网 (2)君民关系上——“君舟民水” 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 促进作用。 (3)性恶思想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 “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 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 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问题:如何评价?与孟子、法家思想的区别联系?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 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 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 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 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 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 回顾所学 孟子典故 讨论区别 不是民主 引发兴趣 澄清观念 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能力 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孔孟思想比较

孔孟思想 仁义礼智信 “礼乐”思想、“仁”的思想和“中庸”思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

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历史(心得)之浅谈历史的教学方法

历史论文之浅谈历史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根据时间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按范围分为中国史、世界史,按内容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教学中除历史典故学生较感兴趣外,其他内容学生兴趣不大,复习时难以理出头绪,考试时容易张冠李戴,特别是九年级的学生,更觉困难。因而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经过不断的摸索,吸取他人的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上课有兴趣,下课记得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才能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中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一、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把历史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基本要素讲清楚,利用这些要素把各朝代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如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的孔孟荀—秦的焚书坑儒——汉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上课中让学生进行前后比较,就可以把历史知识连贯起来,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二、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在历史课教学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对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描述、渲染,如讲官渡之战结合语文《覌沧海》,主要人物和战争事件就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 三、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使之融汇贯通,

浅谈诸子百家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

浅谈诸子百家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各派,史称“诸子百家”。其中主要的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 那么,诸子百家兴起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我认为原因可以总结为 以下几点。 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 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二.由于技术的发展,铁制工具的出现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社会资源也有很大的发展。解放了很多的劳动力,为学术的研究和兴起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 三.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促使当时的有识之士进一步的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并提出自己的学术理论。 四.平王东迁之后,周室式微。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以前集合在周室的学者乐人散落在各地。这些学者把自己的学问和学术向四方传播。地方私学不断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破除了贵族对于学问的垄断,使得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 历史上把这个现象称为“学术下移”。 五.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六.士的产生为学术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各国争相改革的风潮之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走讲学,极大的开阔了自身的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

孔孟荀的主要思想_共6页

孔子的主要思想 一、礼 孔子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设定为“复礼”。这个礼,即“周礼”,包括一整套的典章、 制度、规矩、仪式,由周公所创立。 周公创立周礼,主要是通过对原始巫术礼仪继承和改造而成。 原始巫术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包含了大量的各种民主、仁爱、人道的精神;同时它们又构成了原始社会强有力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些繁细琐碎的仪式,就是一些不成文法典,是不可违背的,在这些礼仪活动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个动作也不许做错,一个细节也不许省略、漏掉,否则就是瀆神,大不敬,会给整个氏族、部落带来灾难。 周公改造了原始巫术礼仪,加进了一整套有关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在经济基础上延续了原始社会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孔子所在的时代已开始“礼崩乐坏”,这是早期奴隶制在向发达的奴隶制过渡,氏族统 治体系的社会结构在瓦解。孔子在这个社会的变革时代,主张复礼,在政治上他是保守、落后的。但孔子维护周礼,要求保持、恢复周礼,并突出强调其中的民主、仁爱、人道的精神,这些因素有超越社会变革的更高的普世价值。历史往往就是在这种二律背反中行进。 二、仁 如果说“礼”是孔子因循前人,那么“仁”说则是孔子的创造。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因 素。 1、血缘基础:孔子以仁释礼,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所以仁的根本目标是维护或恢复这种体系。故《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这个本就是仁。后来孟子解释为“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孝、 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造起来,所以孔子又称孝悌为政之本,。孔子在当时氏族体制、亲属关系崩毁的时代条件下,把这种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明朗的政治学的解释,使之摆脱特定氏族社会的历史限制,强调它具有普遍和长久的社会性的含义和作用,这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与荀子的德性思想比较

孟子与荀子的德性思想比较① 王洪霞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 先秦儒学的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分别基于人性的内溯和外求,建立了他们各有侧重的道德思想。孟子重视主体的心性品质,而荀子更强调外在的习行和教化,但他们都认为人可以达到德性的完美境界,他们的德性典范也是相似的。将德性由自我推至社会时,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王制”也是可以互补的。 【关键词】 孟子;荀子;德性;人性;德性典范 【中图分类号】 B22215;B22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326(2007)02-0037-03 德性现在通常的理解即为人的道德品性,在古代它的含义更为广泛,是指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在现代世界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寻找德性的智慧,确立安身立命之所,传统的思想资源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仅就先秦儒学的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的德性思想进行比较,以期从他们的智慧中获得启示。 一、人性的内溯与外求 德性作为一种内在于人的品质,在原始儒家那里是同人的心性结构密切相关的。孔子首先将德性的主体从天上拉到人间,肯定了人在塑造德性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他创造了仁礼统一的德性理论,将外在的德目规范统一于人内在的仁德之中,他虽然没有对人性作出任何抽象的逻辑的定义,但在孔子那里人道是有天道作为根基的。这一思路在《中庸》和《性自命出》中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和深化。《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自命出》云:“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这些论述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还将性同后天的教化和人情状态加以联系,对性的本质做了更为充分的说明。孟子沿着这一思路,完善了人性的理论。 孟子明确提出性善的主张,将德性内化到人性之中。“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这善性表现为四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 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已。”(同上)这就明确指出了人之为人的关键德性所在,“仁、义、礼、智”都在人的本性之中,人只要内求于己,即可得之,“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生于战国末期的荀子提出了与孟子相对的观点,即著名的性恶论。正是这一思想,使荀子被宋明理学家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理学家程颐评价道:“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二程集》)荀子在《性恶篇》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然而荀子的性恶与孟子的性善并非在一个层次上。在《正名篇》中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性者,本始材朴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可见,荀子所谓的“性”是人人生来具有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自然属性,既包括人们感官的能力,又指涉着人们的心理欲求与情绪冲动。所以,荀子又把“性”细化为“性”、“情”、“欲”彼此关联的三个层面。《正名篇》中道:“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可见荀子说性恶是性 2007年3月第20卷第2期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 l of ShengliO ilfield M ar.2007 V o l.20N o.2 ①【收稿日期】 2006-11-10  【作者简介】 王洪霞(1983-),女,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明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