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发展历程

风险投资发展历程
风险投资发展历程

风险投资发展历程及其产生的作用

风险投资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到今天已经发展了100多年,从最初的私人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到现在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形式,投资规模也得到长足扩展,相关的体制也趋于完善,最重要的是它的迅速发展给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从世界范围来看,风险投资的发展以美国、台湾、以色列、日本、英国等国最具代表性,了解这些国家风险投资发展历程及其产生的作用不但有利于提高我们对风险投资的认识,而且对于我国开展风险投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一、风险投资的领头羊——美国

美国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风险投资最发达。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美国与欧洲的财团以铁路、钢铁、石油以及玻璃工业为投资对象,产生了风险投资的雏形。其第一家正规的风险投资公司创建于1946年的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Boston's Americ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 简称ARD),它的诞生是风险投资发展的里程碑。

之后,在政治和经济的全球竞争中,科技进步和技术领先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日新月异的科技水平,其要求的前期风险投资越来越大,美国政府和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国的风险投资业于8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1979年风险投资额仅为25亿美元,到了1997年已达6000亿美元,18年间增加了240倍。在硅谷,1997年吸引了创纪录的36.6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比1996年增加了65%。目前,美国共有约1000家风险投资公司,它们的资金主要投向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高科技产业,使英特尔(Intel)、微软(Micorsoft)、苹果(Apple)、雅虎(Y ahoo)、3Com等一大批新兴企业成为经济领域的佼佼者、高科技产业的领头羊。

迅速发展、规范运行的风险投资体制,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1.风险投资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自1991年初起,美国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了8年,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风险资本在向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时,往往邀集多家公司联合投资,使风险企业形成多家持股的股权结构。从经营机制方面来讲,这种股权结构无疑要优于单个法人持股的股权结构。另外,风险投资公司在向企业输入资金的同时,还要向企业输入专家型管理,这对于处在初创阶段或破产边缘的风险企业来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2.风险投资促进了美国的技术进步。据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增长有70%是依靠技术进步获得的。一项新技术从它的诞生到形成产业化,往往需要巨额的投资,但新建高科技企业所面临的高市场风险和高技术风险,却令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风险资本由于基金资金分散募集,投资分散组合,加之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回报,这就为社会资金进入高科技产业架起了一道桥梁,从而推动了美国的高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使大批高科技企业成为全球驰名的跨国公司。由于受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其平均投入的R&D资金大大高于一般企业,从而带动了美国全社会的R&D投入水平的上升,大大提高了美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3.风险投资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美国。风险资本的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并在不断

提高,这使得美国国内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上升。1965一1985年,美国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平均为19%,是股票投资的2倍,是长期债务投资的5倍。截止1997年6月30日的5年中,按年度计算,美国普通股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l7.5%,同期国际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仅有12.5%,而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1.7%,这就导致大量的国外资金进入美国。据统计,1993年美国吸引外资445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在这中间,风险投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战后的经济巨人——日本

日本的风险投资是模仿美国而发展起来的。战后,在美国的影响和推动下,风险投资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60-7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风险投资集中于当时的主导产业——微电子、半导体工业,并由此进入了风险投资的黄金时代,从而使日本的高科技水平飞速达到世界一流。1963年,日本政府仿效美国的《小型企业投资法》,制定了《日本小型企业投资法》,并同时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成立了3家“财团法人中小企业投资育成会社”,1974年通产省设立了一个半官方的风险投资企业中心,籍以促进日本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并形成了日本第一次风险投资的热潮。据统计,1975-1981年,风险投资金额达仅17亿日圆,1982年就达到2亿美圆。1983-1986年期间,以超导体、生物工程等领域投资为主,日本又掀起了第二次风险投资热潮,一些经营业绩良好的中型证券公司与小型都市银行都积极参与当时的风险投资活动。1993年以来,日本兴起了第三次风险投资热潮,除了证券公司、商人银行之外,保险公司、一般生产企业甚至大藏省、通产省、邮政省等政府机构、经济社团、地方公共社团也都参与了风险投资事业。

总的来说,风险投资对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以及日本汽车、电子、半导体等产业的快速扩张并一时占据世界领先地位,都有着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

三、后起之秀——中国台湾省

台湾风险投资(在台湾称为创业投资)的“法定”定义是实收资本额新台币2亿元以上,以投资未上市制造业为专业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是具备科技投资管理经验的专职公司。其中,30%可以投资于一般制造业,其余必须投资于高科技产业。

台湾地理面积小,人口密度不大,自然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丧失了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之后,自80年代初开始,台湾当局进行产业调整,使产业结构由劳动力密集型转变为以科技事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并分别于1986年、1987年和1993年三度修改相关的“管理规则”,阶段性放宽若干限制,给予风险投资事业更好的发展环境。

台湾风险投资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1976年,台湾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成立,标志着台湾风险投资的起步。1983年,台湾颁布了《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则》、奖励(创业)投资条例》和《产业升级条例》等有关风险投资的管理法规,其中规定了风险投资事业的业务以及投资范围,投资于高新科技产业的公司的优惠和税收减免政策等。由于行业进入比较容易,再加上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措施,台湾的风险投资相继成立,发展速度很快。到80年代下半期,台湾风险投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当时台湾实施“科技发展10年规划”(1986-1995年),主要内容是加速发展策略性工业和科技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台湾风险

投资事业进入成长阶段。1990年风险投资公司达到7家,1994年财政部准许保险公司投资风险投资公司后,又带动另一波设立风潮,截止1995年5月,风险投资公司达32家,实收资本额共约159亿元。

1994、1995年台湾的风险投资公司显著获利,到1996年以后风险投资公司已进入成熟期,到1998年4月,台湾风险投资公司已达102家,实收资本总额达596亿元新台币,是1984年的300倍。同时,102家风险投资公司无一家亏损,业绩排名前10位的风险投资公司在1997年创造了平均每股(10元)盈余6.33元的良好业绩。

台湾风险投资事业十多年的发展,为台湾地区经济优化和发展以及科技产业的进步作出了显著的重要作贡献。首先它引导了资金投入高科技产业并相应促进了产业升级,据统计,1996年在新竹科学园区引进的32家厂商中,就有9家台湾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其中10家厂商。其次,培育和扶持了一大批新兴的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据统计,1997年台湾中小企业家数占总体的98%,就业人数占总体的80%,出口额占总体的51%,所创造的GNP占总体的52.7%,称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再次,它引进国外技术投资于投资于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一些风险投资公司都已经在矽谷设立据点,负责寻找投资机会,同时过去以投资台湾岛内为主的公司和新募集的基金,都标榜以投资美国高科技为主。据统计,截止1996年底,海外投资部分已经占全部投资金额的28.59%,预计几年后,台湾风险投资在海外投资比重将超过在台湾本土的投资。据“行政院国科会”的“科技白皮报道书”,台湾已经跃居世界第三大资讯业及第四大集成电路业国家或地区,技术密集产业占制造业比例,也由1986年的24%提高到1996年的37.5%。

四、美国模式的遵循者——英国

80年代以来,欧洲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世界第二大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区域,其中又以英国最为突出。在80年代初,由于英国经济困难和科技政策不合理,新兴产业急剧退潮,传统工业也停滞不前,在世界市场上英国的产品失去了竞争力,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企望用风险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扶持。10多年,英国风险投资额年均增长30%。1984年,英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海内外投资总额为1.9亿英镑;到了1996年,已经达到185.28亿英镑,是1984年的97.52倍,1997年更占欧洲风险投资总额的20%,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国。现在英国科技领域90%的投资依靠风险投资资本,85%的风险投资用于发展新兴工业。从业绩表现来看,1996年度英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净回报率为14.2%,超过了其他金融资产回报率,同年,英国股票净收益率为11.7%,债券净收益率为7.6%,现金资产净收益率为6.1%。

在风险投资的促进下,生物工程、信息技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的投资额比1984年增加了9倍,使英国在这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每年增加就业机会15%,最近10年里只是中小高科技公司就新增岗位100万个。同时,英国风险投资的运作使得新设企业迅速成长并推动它们上市,给资本市场注入了生计和活力。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5年,风险投资所投资的企业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占新上市企业的40%,而且在上市后的表现也普遍好于其他上市公司。

五、澳大利亚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估计,1996年澳大利亚风险投资业的规模为5亿美圆,据澳大利亚风险投资协会的统计,至1998年,澳风险投资业的规模已经超过17亿澳元(约11亿美圆),约有360多个澳大利亚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虽然澳大利亚风险投资总规模比起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来说要小得多,但人均投资额澳大利亚已经超过800澳元(相当于500多美圆),极大地促进了该国经济的发展。

第一,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得到大幅增长。据统计,1992-1996年,澳大利亚受风险投资的企业成长迅速,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42%,利润平均每年增长59%。1996年,受风险投资的企业总体向国家缴纳税额约1.3亿澳元,平均每个企业的销售总额达4220万澳元,税前利润达370万澳元。

第二,居民就业机会增加。1992-1996年,受风险投资的企业的工作岗位平均每年增加20%,相当于5年中每个公司创造了56个职位。

第三,刺激了企业产品的出口。1992-1996年,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出口额平均每年增长27%,1996年,平均每个受风险投资的企业的出口总额为1580万澳元,占平均销售总额的37%。

六、风险投资的新兴热点——以色列

以色列的风险投资发展了近30年,已成为世界上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早在60年代,以色列就出现了风险投资行为,并开始对当时的新兴行业——电子行业进行投资。最早涉足风险投资领域的是以色列贴现银行,第一笔风险投资的金额是8万美元。70年代,获得风险投资的一家电子行业公司在美国NASDAO股票交易系统上市获得了成功,投资者得到了相当丰厚的投资回报。从此人们才逐步认识到风险投资的操作技巧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丰厚利润,并开始效早期风险投资者的行为。

第二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期。期间,以色列的许多公司和财团建立了技术孵化器,并对技术先导型企业给予支持。1977年以色列与美国政府共同设立了以美工业研究开发基金会,对两国间开展的民用工业技术合作研究项目给予支持。进入70年代未期,以色列政府通过实施对新技术研究给予补贴的方式,加入了支持新技术研究的行列。与此同时,以色列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宽松政策,其中包括取消一些官方限制和外汇管制方面的改进等。后来以色列与埃及签定了和平条约,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得以缓和,这时风险投资才得到真正的发展。进入80年代,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认识程度的提高,以色列涌现出一批风险投资者。80年代中期,几家由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公司成功地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但是此时的外国投资者仍拒绝对以色列本土的公司进行直接投资,80年代后期,以色列政府采取了进一步的经济宽松政策,经济的稳定、基础设施的改善、地区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以及阿拉伯国家贸易抵制影响的减弱等因素,特别是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支持政策,为90年代风险投资事业的大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90年代是以色列风险投资事业飞速发展的年代,以色列整个

国家就是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机会和风险并存,风险投资已经成为以色列一个重要的经济成分,风险投资资金也成为资金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出现了两次投资高潮。1992年,以色列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设立了1亿美元的YOZMA风险基金,同时成立了国有独资的风险基金公司YOZMA。随着YOZMA基金公司的建立,以色列进入了风险投资的第一个高潮。截止到1995年底,YOZMA吸引了1.5亿美元的外国资金,与外国的投资者合作,共同设立了10个风险投资基金。这些外国投资者包括:Walden,美国的Oxton、Advent等,另外也包括奔驰(DaimlerBenz)、DEG、GAN、Singpore Technologies 等国际上著名的集团公司,从而使以色列风险基金的总量达到了5.5亿美元(其它来源的基金为3亿美元)。通过与这些外国投资者的合作,不仅使以色列公司很快加入了国际市场的行列,而且也使以色列基金管理者得到了培训。1996年,以色列风险投资进入了第二个高潮。短短的一年时间,就涌现出3亿美元的基金,预计1997年筹集基金的资金总量将达5亿美元。1992年以来,以色列第一次出现了多种基金竞争投资同一项目的情形,这在过去的30年中是绝对没有的现象。从1992年到1996年,以色列共有150家企业得到了风险投资者的支持,其中已有22家企业成功上市,进一步筹集资金近10亿美元。大部分上市公司选择了美国NASDAQ股票交易系统,上市公司的数量超过了欧盟所有国家在该交易系统上市公司的总和,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外国公司板块。还有18家公司被国际上知名的公司收购,其中包括西门子、Intel、Microsoft、NEC等。两次风险投资高潮的共同点是涌现出很多风险投资的合资企业,第二次高潮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这些外国投资者注入的不仅仅是资金,而且还带来了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网格,这是企业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也是风险投资取得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以色列通过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经济产业结构。与1990年相比,1996年以色列的国内总产值增长了42%。90年代以来,以色列成功地实现了从依赖传统的农产品、钻石及军火出口,向民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转变的过程。目前,民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以色列工业产品出口总额的30%,占以色列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已从1990年的15%上升到50%。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多国家的风险投资业都经过了认识(或者试验)、调整和迅速发展的三个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实力都不同于前述的国家,所以引进这种资本经营方式一定要谨慎,可以先试点,根据试点经验进行政策和制度上的调整后,再逐步推广。同时,风险投资对各国的经济增长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并特别适用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所以我国目前应当积极大胆试验,以此寻找强劲的经济增长点。

风险投资的历史

风险投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美国一些私人银行通过对钢铁、石油和铁路等新兴行业进行投资,从而获得了高回报。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多威特和一批新英格兰地区的企业家成立了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发展公司(AR&D),开创了现代风险投资业的先河。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风险投资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的发展比较缓慢,真正兴起是从7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1973年随着大量小型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的出现,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宣告成立,为美国风险投资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已接近2000家,投资规模高达600多亿美元,每年约有10000个高科技项目得到风险资本的支持.

风险投资在美国兴起之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1945年,英国诞生了

全欧洲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工商金融公司。但英国风险投资业起步虽早,发展却很缓慢,直至80年代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后,风险投资业在英国才得以迅速发展。其他一些国家如加拿大、法国、德国的风险投资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管制的放松,也在80年代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日本作为亚洲的经济领头羊,其风险投资业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到1996年,日本的风险投资机构就有100多家,投资额高达150亿日元以上。但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的风险投资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政府成立的,这些投资机构也大多不是从事股权投资,而是向高技术产业或中小企业提供无息贷款或贷款担保.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是在80年代才姗姗起步。1985年1月11日,我国第一家专营新技术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企业--中国新技术企业投资公司在北京成立。同时,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我国又创立了96家创业中心、近30家大学科技园和海外留学人员科技园,它们都为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86年,政协"一号提案"为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和风险投资发展指明了道路,为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风险投资在培育企业成长,促进一国的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技术的创新,促进管理和制度的创新。除此之外,风险投资机构还可以为被投资公司提供高水平的咨询、顾问等服务。风险投资业自乔治?多威特开创以来,数十年长盛不衰,就是因其在现代经济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先进性。我们坚信,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风险投资业的成熟和完善,风险投资这艘利舰一定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在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中,风险投资经历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兴起,七十年代的衰退,八十年代的复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低潮和九十年代的蓬勃发展这样一些阶段。过去的十年,美国风险投资业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金融工业。风险投资公司如雨后春笋,成批涌现。拥有一亿美元,甚至十亿美元资产的风险投资公司比比皆是。当然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风险投资公司走出狭义的风险投资模式,转向了更广泛的资金需求市场。除了传统业务,风险投资家开拓了广义上的风险投资业务,如风险租赁、麦则恩投资、风险购并、风险联合投资等等传统的风险投资开始融合其他投资模式,向过去所谓的“非风险投资”领域扩张。风险投资与非风险投资的区别已经成为越来越模糊的概念。风险投资业不断地从经验教训中汲取养分,逐渐走向完善与成熟。

timeline

1946

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is formed to address the shortage of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es

1958

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act is passed

1959

the first business incubator is formed outside of buffalo, ny

1959

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 opens for business

1976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is founded

1980

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incentive act redefines private equity partnerships

1989

rjr nabisco becomes subject of leveraged buyout

1997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it the $1 trillion dollar mark in aggregate annual value

1999

silicon valley records 358 deals and $5.68 billion in investments

风险投资的起源

风险投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就略具雏形。但它诞生的标志却是1946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rd)的建立。adr公司1957年对数控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dec)的投资一举成功。dec公司是由4名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建立的典型的高科技企业。与其他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一样,dec公司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资金的短缺。ard最初只对dec公司投入了不到7万美元的资本金,占该公司当时股份的77%。14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场价值高达3.55亿美元,增长了5000多倍。这次成功改写了历史。从此,风险投资出现在美国及全世界各地,成为推动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斯坦福大学等机构借鉴这一成功方式,造就了闻名于世的“硅谷”,硅谷现在聚集了大约7000家电子和软件公司,每星期诞生11家新公司。硅谷完善的投资环境和风险机制使这里成了思想和技术冒险者的天堂。

五十年代美国的风险投资是分散的,没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从事风险投资的基本上是富有家庭或一些投资机构。风险投资还没有形成一个工业。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对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国会于次年通过了小企业投资法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企业投资公司(small business investement companies, sbic)。sbi c直接受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管辖,并可从后者得到低息贷款。此外,sbic还享受一些税收上的优惠。从1958年到1963年,美国约有692个公司注册为sbic,共筹集私人权益资本4.64亿美元。与此相比,ard在它创建的头13年一共才筹集了740万美元。可见,政府的直接参与大大的推动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sbic是政府资金或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sbic项目见效快,但弊病也不少。弊病之一是很多sbic公司从政府得到低息贷款后,并不是向高科技新兴企业投资,而是大量投入成熟的、相对风险较小的企业。原因很简单,风险投资风险大,成功率低。而sbic从政府得到低息贷款。他们没有投入高风险企业以获取高盈利的压力。sbic的演变违背了美国政府扶植它以推动风险投资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初衷。

sbic的教训以及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孕育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小型的私人合伙制的风险投资公司。这些公司规模相对较小,融资额从25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不等,这些合伙人公司的规模虽小,但全力以赴为新兴高科技企业提供起步资金。1973年,全美风险投资协会成立,为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风险投资历史

风险投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美国一些私人银行通过对钢铁、石油和铁路等新兴行业进行投资,从而获得了高回报。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多威特和一批新英格兰地区的企业家成立了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发展公司(ar&d),开创了现代风险投资业的先河。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风险投资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的发展比较缓慢,真正兴起是从7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1973年随着大量小型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的出现,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宣告成立,为美国风险投资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已接近2000家,投资规模高达600多亿美元,每年约有10000个高科技项目得到风险资本的支持.

风险投资在美国兴起之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1945年,英国诞生了全欧洲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工商金融公司。但英国风险投资业起步虽早,发展却很缓慢,直至80年代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后,风险投资业在英国才得以迅速发展。其他一些国家如加拿大、法国、德国的风险投资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管制的放松,也在80年代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日本作为亚洲的经济领头羊,其风险投资业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到1996年,日本的风险投资机构就有100多家,投资额高达150亿日元以上。但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的风险投资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政府成立的,这些投资机构也大多不是从事股权投资,而是向高技术产业或中小企业提供无息贷款或贷款担保.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是在80年代才姗姗起步。1985年1月11日,我国第一家专营新技术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企业--中国新技术企业投资公司在北京成立。同时,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我国又创立了96家创业中心、近30家大学科技园和海外留学人员科技园,它们都为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86年,政协"一号提案"为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和风险投资发展指明了道路,为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风险投资在培育企业成长,促进一国的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技术的创新,促进管理和制度的创新。除此之外,风险投资机构还可以为被投资公司提供高水平的咨询、顾问等服务。风险投资业自乔治·多威特开创以来,数十年长盛不衰,就是因其在现代经济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先进性。我们坚信,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风险投资业的成熟和完善,风险投资这艘利舰一定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这时,风险注资还未开始,壳公司架构搭建已经完成,壳公司的结构和预计注资完成后的股权结构如下图。 这样设置壳公司结构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税,一方面是为蒙牛将来上市做准备 ②风险投资的进入 2002年9月24日,在完成了壳公司结构搭建后,风险投资正式开始。 第一步,股本结构准备: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扩大股本1亿倍,即从原来的1美元扩大到1亿美元,共计1亿股,并将股本分为A类股5200股和B类股99999994800股。其中,A类股每股拥有十票投票权,B类股每股拥有一票投票权,另外规定了AB类股票的分红权,中国乳业同时规定,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原先持有的1000股为A类股。这些关于投票权和分红权的规定为双方之后的对赌协议提供了条件。 第二步,注资过程开始:摩根士丹利、鼎辉和英联三家风险投资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中国乳业公司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注入资金2597.3712万美元。 第三步,注入蒙牛公司资产:中国乳业将得到的全部资金以增资的方式,转移给毛里求斯公司,毛里求斯公司使用这笔资金(2597.3712万美元)购入内蒙古蒙牛66.7%的股份。中国乳业是毛里求斯公司的母公司,因此,中国乳业间接成为了蒙牛乳业最大的股东 第四步,股权分配,金牛公司与银牛公司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第一轮注资后,蒙牛股份的股权结构如下

境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排行榜

境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排 行榜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中国境内着名风险投资公司排行榜 1.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最早引入中国的VC,也是迄今国内投资案例最多 的VC,成功投资过腾讯,搜狐等公司) 投资领域:软件产业电信通讯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 IT服务网络设施生物科技保健养生 2.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日本孙正义资本,投资过阿里巴巴,盛大等 公司) 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香港主导亚洲区域投资的企业,在中国、印度和韩国有分支机构。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目前已参与投资近20亿美元。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领域横跨几个高成长性部门,涵盖消费品&服务、技术、媒介、电信、金融服务、医疗保健、旅行和旅游业,和制造业。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致力服务于中国、印度、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投资团队集中在香港、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印度(海得拉巴,新德里),和韩国(首尔)。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形成了的投资团队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并为其与合作企业建立的牢固伙伴关系而感到自豪。 投资领域: IT服务软件产业半导体芯片电信通讯硬件产业网络产业 3.凯雷投资集团(美国着名PE,投资太平洋保险集团,徐工集团)

投资领域: IT服务软件产业电信通讯网络产业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 4.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美国着名互联网投资机构,投资过甲骨文,思科等公 司) 红杉资本,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共有18只基金,超过40亿美元总资本,总共投资超过500家公司,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个通过兼并收购成功退出的案例。 5.高盛亚洲(着名券商,引领世界IPO潮流,投资双汇集团等) 6.摩根士丹利(世界着名财团,投资蒙牛等) 7.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投资哈药集团,国美电器等公司) 8.鼎晖资本(投资过南孚电池,蒙牛等企业) 9.联想投资有限公司(国内着名资本) 投资领域:软件产业 IT服务半导体芯片网络设施网络产业电信通讯 10.浙江浙商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民企) 投资领域:关注(但不限于)电子信息、环保、医药化工、新能源、文化教育、生物科技、新媒体等行业及传统行业产生重大变革的优秀中小型企业。 11.今日资本(投资项目包括我要钻石网、土豆网、真功夫等)

中国最全风险投资公司名单及简介(最全)

中国风险投资机构20强名单 1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 早期、中后期软件产业、电信通讯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 IT服务网络设施生物科技保健养生 易趣、3721、当当、8848、携程、百度 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d2707989.html,/ IDG资本是专注于中国市场的专业投资基金,目前管理的基金总规模为25亿美元。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硅谷、波士顿等地设有办事处。 IDG资本重点关注消费品、连锁服务、互联网及无线应用、新媒体、教育、医疗健康、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拥有一流品牌的领先企业,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Pre-IPO 各个阶段,投资规模从上百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不等。 自1992年开始,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投资基金之一,已投资包括携程、如家、百度、搜房、腾讯、金蝶、金融界、搜狐、物美、伊芙心悦、九安、凡客诚品、汉庭等200家各行业的优秀企业,并已有五十家企业在美国、香港、中国证券资本市场IPO,或通过M&A 成功退出。 IDG资本的投资管理团队合作稳定、专业全面,具有互补的国内外教育及行业背景,丰富的企业管理、投资运作和资本市场经验,七位资深合伙人的合作时间超过10年以上。 IDG资本深刻理解中国本土市场特点,始终追求长期价值投资,与企业家保持长期亲密的合作关系。除为企业发展提供成长资金外,还在吸纳优秀人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重组并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支持、经验和资源。 IDG资本获得了国际数据集团(IDG)和ACCEL Partners的鼎力支持,拥有广泛的海外市场资源及强大的网络支持。IDG资本深感自豪的是与企业家、行业领袖、各级政府部门间所建立的良好关系,致力于长期参与中国卓越企业的发展! 2 软银亚洲投资基金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基金 处于各种发展阶段的高科技企业IT服务、软件产业、半导体芯片、电信通讯、硬件产业、网络产业 好孩子、阿里巴巴、分众传媒; 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d2707989.html,/ 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SBCVC)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外知名的风险投资基金。软银中国致力于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协助优秀的创业者共同创建世界级的领先企业。 软银中国团队具有成功的创业经历和丰富的投资经验。除资本支持之外,软银中国团队还依靠其在投资、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国际化的资源优势,帮助其投资的企业获得成功。

风险投资报告框架

********项目尽职调查及投资分析报告 ****基金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摘要 ●公司简介 公司名称: 所属行业: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项目简介 ●本次融资方案: ●盈利预期 ●上市计划 。

目录 第一部分本次投资概要 (6) 1.1 目标公司概况 (6) 1.2 融资主体 (6) 1.3投资方案 (6) 1.4 投资亮点 (6) 1.4.1 国家大力支持行业 (6) 1.4.2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6) 1.4.3 技术优势 (6) 1.4.3 人力 (7) 1.5 投资风险管理 (7) 1.5.1 产品进入市场风险 (7) 1.5.2 生产风险 (7) 1.5.3 财务风险 (7) 1.5.4 团队管理风险 (7) 第二部分公司基本概况 (7) 2.1 公司简介 (7) 2.2 历史沿革及股权变更 (7) 2.3 公司组织机构 (8) 2.3 公司管理层 (8) 2.3.1管理层主要人员 (8) 2.3.2管理/技术人员变动情况 (8) 2.3.3管理层团队评价 (8) 2.4 员工结构 (8) 2.5 薪酬结构 (8) 2.5.1薪金制度 (8) 2.5.2奖励计划 (8) 2.5.3保险、福利计划 (8) 第三部分技术及产品 (8) 3.1 主要核心技术 (8) 3.1.1技术来源及所有权情况 (8) 3.1.2 技术先进性 (9) 3.1.3专利情况 (9) 3.1.4 研发能力说明 (9) 3.2 主要产品及特点 (9) 3.2.******************** (9) 3.2.2 国内其他产品比较 (9) 3.2.3 市场壁垒 (9)

风险投资公司世界著名投资银行名录

风险投资公司世界著名投资银行名录 2007年10月25日星期四 03:08 P.M. 风险投资公司世界著名投资银行名录 联想风险投资,它投资了一家列车电视; 国际上知名的风险投资有软银(投资阿里巴巴),高盛(投资分众传媒) idg(投资电脑报) 凯雷(投资聚众传媒) 世界著名投资银行名录法国巴黎百富勤融资有限公司荷银融资亚洲有限公司博资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英高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亚洲融资有限公司 倍利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贝尔斯登亚洲有限公司 加拿大怡东融资有限公司 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 时富融资有限公司 里昂证券资本市场有限公司 京华山一企业融资有限公司 群益亚洲有限公司 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 (Hong Kong) Limited 德勤企业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道亨证券有限公司 安永企业融资顾问有限公司

新加坡发展亚洲融资有限公司 第一上海融资有限公司 德意志银行 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 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亨达融资有限公司 荷兰商业银行 工商东亚融资有限公司 日盛嘉富国际有限公司 J. P. Morgan Securities (Far East) Limited 金利丰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金英融资(香港)有限公司 美国雷曼兄弟亚洲投资有限公司 汇富融资有限公司 Merrill Lynch Far East Limited 元富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摩根士丹利添惠亚洲有限公司 洛希尔父子(香港)有限公司 百德能证券有限公司 宝来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御泰融资(香港)有限公司 所罗门美邦香港有限公司 软库金汇融资有限公司 申银万国融资(香港)有限公司 新百利有限公司

中国风险投资机构20强名单

中国风险投资机构20强名单,包括其投资特点,主要项目简单介绍,基本上是IT行业:1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 早期、中后期软件产业 电信通讯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IT服务网络设施生物科技保健养生 易趣、3721、当当、8848、携程、百度 2 软银亚洲投资基金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基金 处于各种发展阶段的高科技企业IT服务、软件产业、半导体芯片、电信通讯、硬件产业、网络产业 好孩子、阿里巴巴、分众传媒; 3 上海华盈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主要集中投资于那些处于萌芽阶段的公司;在后期阶段的投资中,Venture TDF只是作为合伙投资者之一电信通讯、信息电子、软件产业、传统媒体 硅谷动力、网通、百度 4 鼎晖创投 中后期Pre-IPO日用消费、其它行业、网络产业、电信通讯、环保节能 航美、分众传媒 5 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 中后期Pre-IPO电信通讯、软件产业、半导体芯片、IT服务、网络产业、信息电子、网络设施、生物科技空中网 6 寰慧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专注投资于美国和亚洲地区扩展阶段的企业;网络与计算机、软件与服务行业、生物医药博客网、中国汽车网、土豆网 7 英特尔投资中国区 中后期Pre-IPO软件产业、IT服务、半导体芯片、电信通讯、网络产业、化学工业 斯达康、搜狐、亚信、唯晶科技 8 3i 前期、中后期消费相关产业、保健产业、工业、商业、服务行业 智芯科技、华润上华 9 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创策源 早期信息电子、生物科技、化学工业、环保节能 中国网通、榕树下、亚信; 10 华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中后期软件产业、IT服务、电信通讯、生物科技、信息电子、工业、保健养生、其它行业大唐电信;港湾、国美

正式稿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叶长燮 2010-12-9 一、 宏观背景、乳业的状况 图1城镇居民基本情况 ■从图1可知,城镇居民的收入和食品支出在不断增加,并且消费结构不断由低档商品向中高档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 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6年则越过了2000美元的关口,2008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了3000美元,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其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出现加速发展,而产业结构、消费类型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图2牛奶人均消费量对比 图3奶类人均年消费量 ■从图2可知,200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仅7.2公斤,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不但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远远低于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的20%。然而,滞后中蕴藏着发展的潜力。当前我国乳制品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难得的机遇之中。从图3可知,世界人均年消费奶类93公斤,而我国只有7.2公斤,我国的人均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在180个国家的排名中排在100位之后。从图2、图3对比可知,就固态、液态奶而言,液态牛奶更具有市场潜力。(事实是,蒙牛起来后,占据了液态奶市场第一,20.8%,而固态奶类制品由伊利长期占据第一。) 20 40 60 80 100 世界人均亚洲人均中 国人均

图4奶牛的生产和消费 图5蒙牛成立初的乳业企业状况 ■从图4可知,乳品生产仍然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市场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从图5也可以看出,乳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从图5中看出,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有接近1/3的乳业企业亏损)。 二、蒙牛简介 1999年,在中国乳业老大伊利当了10年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被开除了。他东拼西筹了900万,成立蒙牛,蒙牛最初的启动资金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友情和信任。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但是包括牛根生在内的10位创业者有5位是来自伊利,可谓经验丰富、往绩彪炳。牛根生团队对乳品行业的运营规律有着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们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和可资利用的市场渠道。蒙牛在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2000年是2.467亿元,2001年升至 7.24亿元、2002年再升至16.687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 仅仅5年,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截至2009年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仍以28%的年增长率在不断成长。 三、蒙牛融资背景 2002年已驶入快车道的蒙牛对资金十分渴求,要开拓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条,在

中国境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排行榜

中国境内着名风险投资公司排行榜 1.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最早引入中国的VC,也是迄今国内投资案例最多的VC,成功投资过腾 讯,搜狐等公司) 投资领域:软件产业电信通讯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IT服务网络设施生物科技保健养生2. 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日本孙正义资本,投资过阿里巴巴,盛大等公司) 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香港主导亚洲区域投资的企业,在中国、印度和韩国有分支机构。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目前已参与投资近20亿美元。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领域横跨几个高成长性部门,涵盖消费品&服务、技术、媒介、电信、金融服务、医疗保健、旅行和旅游业,和制造业。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致力服务于中国、印度、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投资团队集中在香港、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印度(海得拉巴,新德里),和韩国(首尔)。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形成了的投资团队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并为其与合作企业建立的牢固伙伴关系而感到自豪。 投资领域:IT服务软件产业半导体芯片电信通讯硬件产业网络产业 3. 凯雷投资集团(美国着名PE,投资太平洋保险集团,徐工集团) 投资领域:IT服务软件产业电信通讯网络产业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 4.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美国着名互联网投资机构,投资过甲骨文,思科等公司) 红杉资本,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共有18只基金,超过40亿美元总资本,总共投资超过500家公司,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个通过兼并收购成功退出的案例。 5. 高盛亚洲(着名券商,引领世界IPO潮流,投资双汇集团等) 6. 摩根士丹利(世界着名财团,投资蒙牛等) om 7.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投资哈药集团,国美电器等公司) 8. 鼎晖资本(投资过南孚电池,蒙牛等企业) 9. 联想投资有限公司(国内着名资本) 投资领域:软件产业IT服务半导体芯片网络设施网络产业电信通讯 10. 浙江浙商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民企) 投资领域:关注(但不限于)电子信息、环保、医药化工、新能源、文化教育、生物科技、新媒体等行业及传统行业产生重大变革的优秀中小型企业。 11. 今日资本(投资项目包括我要钻石网、土豆网、真功夫等)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狂赚7l倍 年级:08 系别:经济系专业:金融学 班级: 2 姓名: 黄将锋学号: 120080801226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这样看待企业家和投资家的关系:投资者可以炒我们.我们当然也可以换投资者,这个世界上投资者多得很。我希望给中国所有的创业者一个声音——投资者是跟着优秀的企业家走的.企业家不能跟着投资者走 投融资始末 创业伊始,第一笔风险投资救急 1999年年初,马云决定回到杭州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回到杭州后,马云和最初的创业团队开始谋划一次轰轰烈烈的创业。大家集资了50万元,在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园的100多平方米的家里,阿里巴巴诞生了。 这个创业团队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他的妻子、他当老师时的同事、学生以及被他吸引来的精英。比如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当初抛下一家投资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的头衔和75万美元的年薪,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 他们都记得,马云当时对他们所有人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3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狂言狂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当时阿里巴巴的生存技巧而已。 阿里巴巴成立初期,公司是小到不能再小,18个创业者往往是身兼数职。好在网站的建立让阿里巴巴开始逐渐被很多人知道。来自美国的《商业周刊》还有英文版的《南华早报》最早主动报道了阿里巴巴,并且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开始在海外有了一定的名气。 有了一定名气的阿里巴巴很快也面临到资金的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当时马云开始去见一些投资者,但是他并不是有钱就要,而是精挑细选。即使囊中羞涩,他还是拒绝了38家投资商。马云后来表示.他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险投资除了带来钱以外,还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例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而被拒绝的这些投资者并不能给他带来这些。 就在这个时候,现在担任阿里巴巴CFO的蔡崇信的一个在投行高盛的旧关系为阿里巴巴解了燃眉之急。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500万美元。这一笔“天使基金”让马云喘了口气。 第二轮投资,挺过互联网寒冬 更让他意料不到的是,更大的投资者也注意到了他和阿里巴巴。1999年秋,日本软银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了解和熟悉常用技术分析软件的操作,掌握大盘指数和个股分时走势图、K 线图的研判方法。 2.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目的及指导教师的具体要求,确定实验具体对象、设计实验思路与步骤,用文字、图表、流程图、表格等形式记录分析过程,写出实验结论。最后总结本实验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见解,不可照搬教材或教师课堂讲授的容。 (2)截取价格走势图时,请将技术分析软件的配色改为“绿白”等浅色方案,并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使用“分时走势线使用粗线、分时重播、复权处理、显隐主图指标、窗口个数、分析周期、叠加股票、画线工具”等功能。建议利用技术分析软件或Windows的“画图”软件在走势图中添加一些文字、箭头、方框或线条后再粘贴到实验报告文档中。 (3)正文使用黑色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并提交电子稿(注意按规进行命名)和打印稿(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或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不需彩色打印)。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 1.实验设备: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 2.实验软件: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软件 三、实验思路与步骤 (确定实验分析对象,写出具体的分析思路和步骤) 自IPO重启以来,整个A股市场新股发行不断,创业板的上市更是加速了整个新股发行的进程。尤其今年以来,累计有超过200只新股上市,其中不乏像中国水电这样的巨型上市航母。IPO这三个英文字母也就此变成了整个市场最热的词汇之一。但是自今年上半年以来,新股发行的情况不容乐观,在整个大市不佳的情况下,新股上市破发连连,让许多的机构和散户深套其中,我们认为虽然当

下新股破发,其中蕴含大量风险,但是在大批次新股股价折半的情况下,其中也孕育着大量的投资机会,其中许多股票也许就是下一波行情的领头羊。而且就在我们确定对象时,证监会一位官员说,IPO节奏还将持续十年,也就是说大量的股票将成为次新股,因此我们小组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国泰君安睿智版行情软件,想从中归类出一些新股和次新股的投资规律,以求老师批评指正。四、实验分析与结论(一)分析过程 <一>、相关概念: 新股:新发行的股票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有何异同点 技术分析是指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判断市场趋势并跟随趋势的周期性变化来进行股票及一切金融衍生物交易决策的方法的总和。这句话的含义是:所有的基础事件--经济事件、社会事件、战争、自然灾害等等作用于市场的因素都会反映到价格变化中来。所以技术分析认为只要关注价格趋势的变化及成交量的变化就可以找到盈利的线索。技术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跟庄。技术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买入、卖出、止损信号,并通过资金管理而达成在风险市场中长期稳定获利。 技术分析理论基础: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价格以趋势方式运行;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重复。 与技术分析相对应的分析被称为基础分析。基础分析又称基本面分析,基本分析法通过对决定股票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公司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和合理价值,与股票市场价进行比较,相应形成买卖的建议。但是注意基本面分析不等于基本面,基本面是指一切影响供需的事件。基本面分析则是指对这些基本事件进行归纳总结,最终来确定标的物的在价值。当标的物的价格高于标的物的价值时,被称为价值高估,在交易中则需减持,反之如果价格低于价值则被称为价值低估,在交易中则需买入。从交易实践来看,技术分析方法要领先于基础分析方法。在操作上技术分析则更为实用。再补充说明一下: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础分析方法都不是跟庄的工具。跟庄只是一些习惯作弊的人在交易中的一种反映。庄对于一个严谨的技术分析者而言微不足道,他们无须跟随它,因为庄和市场比较起

风险投资失败案例启示录

风险投资失败案例启示录 典型案例 风险投资仿佛是伴随着高科技而生,高科技公司所具备的高成长性,往往让风险资本为了暴利而不顾一切。因而,即使是圈内的投资大腕,由于对风险估计不足而失败的投资案例也很多。前车之鉴的教训,往往是更值得珍惜的教材。 投资狂潮席卷全球时,很多知名的投资者都被卷入其中。这些人和普通投资者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投资金额更大,损失也更惊人。这些投资者当中,不管是约翰·马龙、高盛公司还是杠杆收购业的知名人物泰德·福斯特曼等,无一不是响当当的投资名家,然而,他们也会赔掉以数十亿美元计算的赌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投资高手并不都是在股价骤跌的网络公司身上“栽了跟头”。事实上,不少人赔在了电信公司身上。电信业新兴公司通常拥有数额惊人的实际资产和极其合理的商业计划,提供宽带网络、视频、音频、数据等高科技产品,这和很多没有实际盈利模式的网络公司很不一样。可是,投资者没有想到,太多的公司一拥而上,竞争激烈到了自相残杀的程度。那么多精明的投资者为什么会犯错误?他们当时又是如何考虑的?

美林公司的战略家马丁·弗里德森表示,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资金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原本就热火朝天的网络和电信市场因而变得白热化,“曾经荒诞不经的想法也能筹到资金”。而且,美国最大的电信公司AT&&T收购了新贵Teleport,而排名第二的WorldCom收购了MFS和Brooks Fiber,他们的出价都高得诱人。这样一来,风险资本按捺不住,纷纷注资网络公司和电信公司。 教训之一不能自己为自己下套 2000年2月,保罗·艾伦向RCN投资16.5亿美元。目前价值:1亿美元。 保罗·艾伦是微软的共同创办人之一,也是Jimi Hendrix 博物馆的建造者及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当初他向鲜为人知的RCN公司开出巨额支票时,很多人都非常吃惊。RCN公司的主业是宽带业务,它曾宣称,要与地方电话和有线电视公司一较高低。艾伦投资时曾表示,RCN将成为自己投资的重心。然而,他投资的时机很不好,在网络股全体滑坡之前,他开出的支票已经兑现。更糟糕的是,艾伦与RCN首席执行官大卫·麦考特的谈判也落在了下风。 艾伦没有购买RCN的普通股,而是购买了优先股。优先股有红利可拿,而且在要求获得公司资产时优先于普通股,此外,RCN的优先股还可以兑换成每股62美元的普通股。也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一﹑蒙牛简介

牛根生,生于1954年。从1992年开始,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到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随后,自立门户,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蒙牛集团在3年内销售额增长50倍、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在2001年,蒙牛股份有限公司刚起步,还未进行过大规模融资。作为零售行业,蒙牛急需提升其生产能力、铺开其物流链来占领市场,对资金有大量需求,而这些资金主要通过融资市场来取得。蒙牛选择了引入风险投资者,计划在企业取得一定的成长后,再到主板上市。对蒙牛进行风险投资的公司有三家,为摩根士丹利(美国),英联(英国),鼎晖投资(中国)。 二﹑投资背景 国际风投公司在退出了互联网等高科技领域后,把目光逐渐转向了风险较低的行业,其中餐饮食品企业由于发展前景好、风险较低而被看好。1999年成立之初,蒙牛的营业额只有3700万元。在国际的大背景下,摩根等投行进入了蒙牛使其近10年快速发展,仅2008年上半年蒙牛的营业额即达到137亿元,其中仅2002年蒙牛的销售额就增长了20倍。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三、风险投资实施过程 1.第一轮投资计划实施 2002年12月,摩根士丹利公司、北京鼎晖创业投资中心和英联投资有限公司,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注资蒙牛26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亿元),获得了蒙牛乳业49%的股权。这个注资的过程,可分为壳公司结构的搭建、风险投资的进入和对赌协议的签订三个过程。 ①壳公司结构的搭建 2002年6月5日,在摩根斯坦利等三家跨国公司的帮助下,蒙牛在境外注

风险投资基金研究分析报告

风险投资基金研究

二〇一〇年六月

目录 前言3 第一部分风险投资概述 一、风险投资基金的概念4 二、风险基金的运行机理4 三、风险基金的要紧特点5 四、风险投资的进展情况5 第二部分如何吸引风险投资基金落户 五、风险投资的作用9 六、如何吸引风险投资企业来我市落户并发挥其作用11 1、吸引风险投资企业落户我市的意义 2、如何吸引风险投资企业落户我市并使其产生作用

第三部分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 七、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13 八、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15 1、风险投资基金的内部运作机制 2、风险投资的步骤 3、风险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监督和治理 九、投资形式17 (一)投资主体17 (二)投资组织形式19 十、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模式25

前言 资金是经济的血液,经济的进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当前风险投资差不多成为中小企业进展特不重要的资金支持之一。深圳市长许勤日前在深圳举办的“2010年第十二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表示,作为中国第一个风险投资试点都市,深圳较早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风险投资进展的政策措施,成为全国风险投资进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2009年,创业板在深交所推出上市,深圳风险投资的进展更是全面提速。截至2009年底,深圳市风险投资机构治理的资本总额近700亿元,累计投资总额近6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2700多个,100多个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深圳经济特区扩大到深圳全境,大特区建设将为深圳经济社会进展带来新的重要的历史机遇,当前,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进展方式转变,支持互联网、生物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展,积极鼓舞风险投资和创业者。最近,深圳还将出台鼓舞VC(风险投资)和PE(股权投资)进展的专项政策,规划建设VC和PE 大厦,吸引宽敞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到深圳创业进展。 据统计,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江苏等地聚拢着2400亿

北京家风险投资公司通讯名录

北京43家风险投资公司通讯名录 1、集富亚洲 jafco investment (hong kong) ltd beijing representative office unit 3, 6th floor, tower a raycom infotech park no. 2 kexueyuan nan lu, zhong guan cu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china tel : (8610) 6250 8500 fax : (8610) 6250 8509 contact person : michael chow designation :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representative designate did : (8610) 6250 8503 email contact person : le wen yong (乐文勇) designation : resident representative did : (8610) 6250 8506 email 2、汇亚资金管理公司 国贸1座620 t: f: 3、中国风险投资公司 beijing beijing 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7th floor no. 8 jian guo beijing, 100005,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el: 8610 8519-1535 fax: 8610 8519-1530 3、华登国际 beijing rep office beijing kerry centre, no. 1 guang hua road chao 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tel: (86) fax: (86) 4、汉鼎亚太 h&q beijing no beijing 100004, china, prc tel: (8610) 6505-8886 fax: (8610) 6505-8889 email 5、美商中经合

风险投资论文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课号:______课程名称:_阅卷老师: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之风险投资 内容摘要:1999年3月10日马云在杭州开始创业;当年10月,阿里巴巴引入了包括高盛、富达投资(Fidelity 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 AB等在内的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2000年1月,日本软银(SOFTBANK)向阿里巴巴注资2000万美元;2002年2月,阿里巴巴进行第三轮融资,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注资500万美元;2004年2月17日,阿里巴巴宣布又获得82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这是中国互联网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私募基金,投资者包括软银、富达投资、Granite Global Ventures 和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其中软银投资6000万美元,被公认为阿里巴巴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关键词:风险投资阿里巴巴融资机构投资者 一、风险投资的概念。 风险投资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二、阿里巴巴公司和行业背景 (一)阿里巴巴基本概况。 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 B2B )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目前已融合了B2B、C2C、搜索引擎和门户。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东部的杭州,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16个销售和服务中心,在香港和美国设有分公司。 阿里巴巴在1999年成立于中国杭州市,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应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网上交易市场包括:集中服务全球进出口商的国际交易市场、集中国内贸易的中国交易市场,以及透过一家联营公司经营、促进日本外销及内销的日本交易市场。此外,阿里巴巴也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设有一个全球批发交易平台,为规模较小、需要小批量货物快速付运的买家提供服务。所有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1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风险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

风险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风险投资概述 1、风险投资的定义: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是VC,在中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 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2、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风险投资”这一词语及其行为,通常认为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一些愿意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投资人发明的,这种投资方式与以往抵押贷款的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如果投资成功,投资人将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如果失败,投进去的钱就算打水漂了。对创业者

来讲,使用风险投资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这样就使得年轻人创业成为可能。总的来讲,这几十年来,这种投资方式发展得非常成功。 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兴起,源于进入新世纪后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吸引着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回国创业发展。一个高科技项目,一个创业小团队,一笔不大的启动资金。这是绝大多数海归刚开始创业时的情形。不要说百度、搜狐这样的网络公司,就是UT斯达康这样的通讯公司,创业伊始,也不过是三两个人,七八杆枪。只是因为不断得到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这些公司才最终从一大批同类中脱颖而出。 海归创业投资事业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共40多家,总市值300多亿美元;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中,高管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正推动新技术及传统产业发展,创造了企业在中国发展、在海外融资的新模式。 3、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1)融资阶段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通常,提供风险资本来源的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大公司、大学捐赠基金、富有的个人及家族等,在融资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投资者和管理人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分配关系安排。在保障本金的

(风险管理)风险投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投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所谓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在弥补失败项目损失的同时,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 我国风险投资的探索始于1985年成立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以后在一些地方也陆续成立了十几家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可科技投资基金,个别以外资为基础的风险投资基金也于90年代初步开始进入我国。但由于体制和机制上存在许多问题,环境条件不成熟,难以真正按风险投资的要求进行运作。 近几年来,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人们重新思考风险投资问题。在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民建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一号提案,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的公司已有近百家,拥有近百亿资金。更多的外国基金如软库(Softbank)和著名IT企业如Intel、IBM等公司也已开始进入我国风险投资领域。 在技术创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风险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但风险投资在我国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都十分有限。因此,在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的同时,加强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仅就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风险投资是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有效社会激励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企业间的竞争靠创新取胜,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要靠创新取胜。只有在科技创新领域获得的优势,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能够充分调动个人的创新热情,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的创新机制,是一个国家保持科技创新活力,赢得科技创新优势最为重要的条件。 风险投资机制就是这样一种鼓励人们大胆创新的社会激励机制。它通过向科技创新项目投资,不仅解决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支持了科技创新工作;而且还通过其特有的“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投资分制,使科技工作者不必承担投资风险就可以在项目取得成功后获得巨额收益。这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无疑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因此可以说,风险投资就是对人的投资,是对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创造性资源——人力资源的投资。风险投资机制就是促进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社会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风险投资管理的核心内容 风险投资的风险,一方面在于所选择的投资项目本身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于所选择的合作伙伴即投资项目的实施者可能不具备使项目取得成功所需的经营管理能力。对风险投资家来说,后者的风险比前者的风险更大。因为如果合作伙伴选择错了,再好的项目都会招致失败。而选择了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即使项目不是特别好,仍然有可能取得成功。“宁可选择一流的合作伙伴,二流的项目;而不愿选择一流的项目,二流的合作伙伴。”这就是风险投资家们公认的投资准则。 无论是项目选择,还是项目实施者选择,都要由人去实施。这本身就包含着两方面风险:一是评价者的知识、能力、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进行评价所需的信息都不可能是完备的,因而存在作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二是评价者在道德上也不能保证都是完备的,可能会出于个人利益方面的考虑而徇私舞弊。前者属于技术风险,是客观的,难以消除;后者属于道德风险,虽说取决于个人主观因素,但从社会人们的道德都不完备这一客观事实来看,也是客观的且更加难

美国和中国十大风险投资公司排名

美国和国内十大风险投资公司排名 美国十大风险投资公司排名排行榜

中国境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排行榜 1.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最早引入中国的VC,也是迄今国内投资案例最多 的VC,成功投资过腾讯,搜狐等公司) 投资领域:软件产业电信通讯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 IT服务网络设 施生物科技保健养生 2.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日本孙正义资本,投资过阿里巴巴,盛大等 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ed2707989.html, 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香港主导亚洲区域投资的企业,在中国、印度和韩国有分支机构。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目前已参与投资近20亿美元。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领域横跨几个高成长性部门,涵盖消费品&服务、技术、媒介、电信、金融服务、医疗保健、旅行和旅游业,和制造业。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致力服务于中国、印度、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投资团队集中在香港、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印度(海得拉巴,新德里),和韩国(首尔)。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形成了的投资团队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并为其与合作企业建立的牢固伙伴关系而感到自豪。 投资领域: IT服务软件产业半导体芯片电信通讯硬件产业网 络产业 3.凯雷投资集团(美国著名PE,投资太平洋保险集团,徐工集团) https://www.360docs.net/doc/ed2707989.html, 投资领域: IT服务软件产业电信通讯网络产业信息电子半导 体芯片 4.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美国著名互联网投资机构,投资过甲骨文,思科等 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ed2707989.html,/ 红杉资本,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共有18只基金,超过40亿美元总资本,总共投资超过500家公司,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个通过 兼并收购成功退出的案例。 5.高盛亚洲(著名券商,引领世界IPO潮流,投资双汇集团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ed2707989.html, 6.摩根士丹利(世界著名财团,投资蒙牛等)

风险投资的案例及分析

案例分析一:大鹏证券对奥沃国际的风险投资(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 大鹏证券在1995年就开始涉足创业投资。其涉足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奥沃国际的伽马刀技术。大鹏证券在奥沃国际公司注册成立当年就注资1000万与奥沃国际联手开发此项目。即主要从事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大型放射治疗设备 OUR-XGD 型旋转式伽玛刀(头部伽玛刀)及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 1、大鹏证券为什么选择奥沃国际? 大鹏证券决定注资1000万帮助奥沃进行项目开发,是因为认为该项目(公司)具有以下几点投资价值: (1)、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的领先性(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伽玛刀只是一把虚拟的手术刀,医学上称为“伽玛射线(X 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利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发出的X 射线通过精确的定位坐标系统对生物肌体(病灶)的定向照射而产生破坏作用以此达到摧毁病变组织的治疗目的。作为对传统手术的一项突破,它实现了不开颅、不流血、无创伤、无痛苦地治疗脑瘤及其他疾病。与传统手术刀相比,这就是其明显的附加值及技术领先性。 (2)、奥沃国际拥有一流的研发能力和人员 伽马刀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项目,这一产品涉及众多尖端技术,应具备世界一流的科研开发能力(R&D),在这方面奥沃具有很强的实力。在开发伽玛刀技术的过程中,奥沃国际汇聚了许多国内外物理学家、核学家、计算机软件、精密机械、自动控制、同位素等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多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和技术队伍。他们先后与中科院高能所、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7家所院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参与该项目研制的包括我国核物理、核医学、放射化学及计算机等领域的30多位科学家。1996年该项目被国家科委确认为改进级科技攻关项目。同年奥沃公司和国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北京天坛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旋转式伽玛刀。其研发能力是过硬的。 (3)、产品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我国的医疗器械虽有万余个品种,但总量仅为美国的1/10,我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20年左右,主要医疗器械产品中己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我国癌症病员大致有300万,每年新增病员大致有160万,其中包括13万的头部肿瘤患者(伽玛刀手术一次费用:约30000元¥ /每个病员)。1990年,世界上有13台伽玛刀进入应用。到1996年底,才增加到110 台。目前我国共拥有30台,13台由瑞典进口,另外17台由奥沃制造。我国的病员市场巨大,再加上尚未开发的市场,我们当时预计在今后10年内,全国需要300至500 台伽玛刀(2000万¥/台)。国际市场的需求会超过1500台,产值将突破300亿美元。(4)、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及垄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