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烹饪专业《宴席设计与菜品开发》试卷

级烹饪专业《宴席设计与菜品开发》试卷
级烹饪专业《宴席设计与菜品开发》试卷

江门市技师学院中级部 _2017__-- _2018__ 学年第_一_学期《宴席设计与菜品开发》考试题( B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成绩:______

一、名词解释:(10分)

1、斗酿法:

2、国宴:

二、选择题:(40分)

1、高档宴席的热菜占整个菜肴搭配得比例是( )。

A 50%

B 75%

C 60%

D 85%

2、不属于面点配置原则的是( )。

A与宴席档次相符 B与宴席的形式相适应 C考虑季节性和节日性

D考虑营养性

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即时性宴席菜单优点的是( )。

A灵活性强,能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B减少员工工作的单调感,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C菜单的设计编排与印制费用较固定性宴席菜单低

D菜单更换快,易保持对顾客的吸引力

4、下列菜品的命名属于以主、辅料配合命名法的是( )。

A霸王别姬B麻婆豆腐 C瑶柱金钱瓜 D龙凤呈祥

5、不属于宴席菜品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的是( )。

A营造和突出宴席主题

B宴席菜品要有独创性

C宴席菜名要具有情趣和文化性

D考虑厨师的烹调技术和厨房设备能力

6、宴席菜肴配置的面点一般有()道。

A 1~2

B 2~3

C 2~4

D 3~4

7、宴席菜单上的字与空白各占()为佳。

A 70%

B 60%

C 50%

D 40%

8、菜品开发的流程是()。

A酝酿构思、选择设计和试制完善 B试制、酝酿构思、选择设计和完善C选择、试制、酝酿构思、设计和完善 D选择、酝酿构思、设计和试制完善

9、菜单最理想的开本是()。

A 23cmX30cm

B 25cmX30cm

C 24cmX33cm

D 25cmX35cm

10、宴席菜单的纸张费用不得超过整个菜单设计印刷费用的()。

A 1/2

B 1/3

C 2/3

D 1/4

11、“奶油白菜”属于菜肴创新中的“中西风味的融合”方法中的()。

A 西味中调 B西料中用 C 西烹中借 D 西法中效

12、下列适合茸制包类菜肴的烹调方法是()。

A 炸

B 炒

C 煎

D 蒸

13、“酿茄瓜”是采用()的方法。

A斗酿法 B填酿法 C包酿法 D平酿法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营造和突出宴席主题方法的是( )。

A设计专题宴席以吸引顾客

B设计以单一食品原料为主题的宴席

C以面点为主题创造和突出宴席的气氛

D以奢华为目的设计主题宴席

15、“元宵节的汤圆,中秋节的月饼”体现了面点的( )特点。

A制作简便 B 应时应节 C 携带方便 D 迎合市场16、“速冻水饺”属于()。

A速冻面点 B方便面点 C 快餐面点 D保健面点

17、下列不属于保健面点的要求的是()。

A 低热量 B富含膳食纤维 C有治愈功能 D易消化

18、下列选项中,不可以表明宴席菜单作用的是( )

A既是艺术品但不是宣传品

B反映了餐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策略

C餐饮促销的手段

D对餐饮企业的生产成本有重要影响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健面点的是()

A即开麦片 B学生牛奶 C高铁牛奶 D纤维饼

20、宴席点心每件以不超过()克为宜。

A 23

B 24

C 25

D 26

三、判断题:(40分)

1、主题宴会活动的策划是餐饮业创造优势的一项营销活动。()

2、海南椰子宴属于原料、食品类主题宴会。()

3、菜品的开发与新技术的出现没有任何关系。()

4、开发新菜品有利于提高餐饮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5、“佛跳墙”这道菜在最初出现时属于全新的菜品。()

6、菜品开发应该专门挑选昂贵的原料进行开发。()

7、菜品开发应该坚守传统,防止西式菜肴的入侵。()

8、创新菜品首先要考虑的是卫生和营养。()

9、菜品的创新是经营的需要,所以要与企业的经营结合起来。()

10、美好的香气可对人产生巨大的诱惑力。()

11、“把炒好的热菜放在冰凉的琼脂冻上”这体现了菜品开发的“实用为先”的原则。()

12、菜品装饰要求寓意内容优美健康,盘饰与造型协调,富有美感。()

13、创新菜不应该与餐饮企业的经营结合起来。()

14、全新的菜点是指在原有菜点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原料、新

结构,使菜点的色、香、味、形等有重大突破的菜点()

15、改变原料使其代替制作成菜肴,可以使菜肴色、形相似,而香、味略有变异。()

16、调味是衡量烹调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17、香料是来源于各种具有浓烈芳香气味植物的物质。()

18、“加碘盐”不属于营养保健调味品的开发。()

19、西法中效是指广泛使用引进和培植西方烹饪原料。()

20、创新菜品质量的好坏是其能够推广、流传的重要前提。()

四、简答题:(10分)

1、宴席菜单的内容有哪些?

《宴席设计与菜品开发》考试题(B)答案

一、名词解释:(10分)

1、斗酿法:其主要原料为斗形,在其内部挖空,将调制好的馅料酿入斗形原料,使其填满,两者结合成为整体。

2、国宴:指国家庆典或接待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而举行的宴席形式,是接待规格最高、礼仪最隆重的一种宴席。这种宴席政治性强,礼仪礼节特殊而隆重,要体现主办国自尊、自信、自强和热情好客的风尚。国宴的环境高贵典雅,气氛热烈庄重。宴席菜品和台面既要体现本国特色,又要考虑宾客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二、选择题:(40分)

1、C

2、D

3、C

4、C

5、D

6、B

7、C

8、D

9、A 10、B

11、A 12、D 13、D 14、D 15、B 16、A 17、C 18A 19、A 20、C

三、判断题:(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简答题:(10分)

宴席菜单的内容

1.菜品信息

宴席菜单上要对一些产品进行介绍,主要包括菜肴的名称和菜品的质量,菜品的价格要真实,菜品的中英文名字要正确,陈列的产品要保证供应。另外,还包括菜

肴主配料、烹调和服务方法、菜品的分量等。

2.主办者信息

主办者的基本信息在宴席菜单上陈列,如公司简称、宴请时间等信息。

3.告示性信息

每张宴席菜单应提供一些告示性信息,一般比较简洁,包括以下内容:(1) 宴会厅的名字。通常安排在封面。

(2) 宴会厅的特色风味。

(3) 宴会厅的位置、预订电话,一般列在菜单封底下方。

(4) 宴会厅的营业时间。

(5) 加收的费用。如果宴会厅加收服务费要在菜单上注明。

4.机构性信息

有的菜单上还介绍宴会厅的历史背景和宴会厅的特点。

烹饪概论期末试卷

xxxxx学校期末试卷Array ( xx-xx学年第x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我国境内出现最早的直立人群是。 2、人类饮食文明大体上经历了、、 三个阶段。 3、一切炊具的鼻祖是,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发展史进入新 石器时代。 4、中国三大面点流派指的是、、 。 5、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 6、我国历史悠久、参与人群最广泛、活动内容最丰富、庆贺礼仪最隆重、 铺陈场景最壮观、节令食品最精致的一个节日是。 7、适合吃甲鱼的时节是月。 8、筵宴是和的简称。 9、我国现有菜品有余种。 10、外来菜即引进的外国菜品,如泡菜就是从引进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全国的地域嗜好规律总结有误的是() A、北咸 B、南甜 C、中和 D、西辣 2、食品雕刻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原料() A、新鲜瓜果 B、泡沫 C、冰块 D、木头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回族 B、汉族 C、壮族 D、朝鲜族 4、大煮干丝是下列哪个省的代表菜()

A、广东 B、四川 C、江苏 D、山东 5、下列不属于筵宴环节的是() A、宴会设计环节 B、菜点设计环节 C、接待服务环节 D、原料采购环节 6、打边炉属于() A、生猛海鲜 B、火锅 C、小吃 D、土菜 7、周代八珍是指() A、八种菜肴 B、八种原料 C、八种烹调方法 D、八种调味料 8、豆腐制品起源于() A、秦代 B、春秋时代 C、宋代 D、汉代 9、下列哪种菜肴命名方法为寓意命名法() A、全家福 B、宋五嫂鱼羹 C、洋葱猪排 D、番茄炒蛋 10、下面哪种食物不是属于“五畜”里的?() A、牛 B、羊 C、猪 D、鸟 11、八大菜系不包括() A、川菜 B、鄂菜 C、苏菜 D、鲁菜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四川小吃的是() A、龙抄手 B、三丁包子 C、阳春面 D、艾窝窝 13、下列菜肴中属于湖北菜的是() A、扒三白 B、黄焖鱼翅 C、清蒸武昌鱼 D、虾籽大乌参 14、啤酒鸭这道菜的命名手法为() A、主料+辅料 B、主料+调味料 C、主料+技法 D、主料+配菜 15、八大菜系之首为() A、川菜 B、淮扬菜 C、粤菜 D、鲁菜 16、我国第一部饮食营养学专著是() A、《千金食治》 B、《饮膳正要》 C、《随园食单》 D、《食珍录》 17、八仙桌出现在什么时期() A、唐 B、宋 C、元 D、明

2013年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烹饪专业综合理论(1)

校际联考 2013年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11级烹饪专业综合理论 考试时长:150分钟 分值:300分 命题学校:江苏滨海中专 命题人:任昌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黄瓜最适宜的冷藏温度为 。 A. 7℃-9℃ B.10℃-13℃ C. 0℃-4℃ D. 0℃ 2. 引起动物性原料腐败的微生物主要是 。 A. 霉菌 B. 细菌 C. 酵母菌 D. 鱼类组胺中毒 3. 细菌最适宜生活的温度是 。 A. 18℃-20℃ B. 20℃-24℃ C. 25℃-30℃ D.10℃-16℃ 4. 做到看料做菜,因料施烹,充分发挥原料在烹饪中的作用和使用价值。避免浪费是依据选料原则中 。 A. 必须按照菜肴产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要求选择原料。 B. 必须按照菜肴产品的不同的质量选择原料。 C. 必须按照原料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选择。 5. 下列 是属于烹饪原料中的无机物质。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无机盐 6. 下列哪种油脂的营养价值较高 。 A. 猪油 B. 牛油 C. 黄油 D. 豆油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7. 中筋粉是介于高筋粉与低筋粉之间的一类面粉,蛋白质含量为。 A. 7%-9% B. 12%-15% C. 9%-11% D. 16%-18% 8. 玉米易于酸败变质,这与富含有关。 A. 水分 B. 碳水化合物 C. 脂肪 D. 蛋白质 9. 高梁米皮层中含,如加工过粗则饭色发红,味涩、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A. 草酸 B. 鞣酸 C. 柘酸 D. 磷酸 10. 我国大豆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以质量最优。 A. 东北大豆 B. 内蒙古 C. 天津 D. 西北一带 11. 三杖饼属于。 A. 京式面点 B. 苏式面点 C. 广式面点 D. 川式面点 12. 当温度在℃以上时,由于蛋白质的热变性,面筋便失去固有的物理性质。 A. 30 B. 50 C. 60 D. 70 13.年糕、松糕选用。 A. 饴糖 B. 绵白糖 C. 红糖 D. 冰糖 4. 在面点中有增色、增香,使制品更松脆的作用。 A. 橘子油 B. 薄荷性 C. 香兰素 D. 吉土粉 15. 常用于制作油条、麻花以及各类甜酥面点。 A. 碳酸氢钠 B. 碳酸钠 C. 碳酸氢铵 D. 明矾 16. 片状搅拌头用于搅拌。 A. 蛋液 B. 奶油 C. 面团 D. 糖浆 17.人造鲜奶油应储藏在℃以下。 A. 0 B. -4 C. -18 D. -20 18. 具有细滑、吸水性好、糊化后凝结性好的特点。 A. 小米粉 B. 马铃薯粉 C. 香薯粉 D. 马蹄粉 19. 标准粉灰分不超过。 A. 0.75% B. 1.25% C. 13% D. 14.5% 20.小窝头、玉米煎饼属。 A. 麦类制品 B. 米类制品 C. 杂粮淀粉类制品 D. 豆类及豆粉制品 21. 名肴“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是。 A. 山东风味菜 B. 江苏风味菜 C. 四川风味菜 D. 广东风味菜 22. 制作“清蒸鸡”时,将所用选用的鸡进行初加工取内脏应采用。

烹饪概论试卷(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Array盱眙县职教中心 烹饪概论 出卷人:张甜甜 本试卷满分120,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烹调:指厨师对于食品原料进行择选、切削、拼配、饮制、调味、装盘的全部操作过程。 2、烹饪工艺: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对烹饪原料进行筛选、切割、组配、调味和烹制, 使之成为符合营养卫生科学,具有名族文化传统,能充分满足人们饮食需要的菜品的规范Array 方法。 3 彩蝶或花色大菜。 4、筵席: 人类的饮食文明大体分为生食、熟食和烹饪三个阶段,称为人类饮食文明的三部曲。 中国烹饪诞生的标志,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学会用火进行熟食,即火烹;二是发明陶4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向自然界作斗争中的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它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从此进入了新时期时代。 5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大的历史阶段。6我国古代的《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五谷为养,无果为 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所以不少学者认为,谷、果、畜、菜的有机结合,便是中国传统的 营养卫生理论。 7筵宴是筵席和宴会的合称,二者词义接近,也有差别。 8筵宴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吃饭,在于它具有聚餐式、规格化和 社交性的鲜明特征。 9宴会的形式有国宴、家宴、便宴、专宴四种,特征是饮宴、娱乐、社交、晤谈相结合。

10中国菜肴分为流派的四大菜系是指四川菜、山东菜、江苏菜、和广东菜(粤菜)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错)1、中国烹饪的昌盛时期是指清朝时期和中华民国时期。 (对)2、中国烹饪的8大要素是指料、刀、炉、火、器、味、水、法。 (对)3、五味调和的境界说中,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在性味上的属性,分别是咸、苦、酸、辛、甘,合称“五味”。 (错)4、宫廷菜又名公馆菜,是旧社会权归缙绅人家所制的菜馔,其掌厨者俗称“官厨”。(对)5、菜品流行潮是指某段时间内时髦、兴盛、走红,火爆并风行全国的一些菜式。(对)6、乡土菜热的基本特征是“乡”、“土”二字。 (错)7 档筵宴的山珍海味约占比例为 (对)8 (对)9 (错)10 (A) 4、下列哪种菜肴的命名方法是采用寓意法?(A) A全家福B过桥米线C洋葱猪排D番茄炒蛋 6、下面哪种菜系不属于中国菜品的构成(D) A祭祀菜B宫廷菜C商贾菜D安徽菜 7、满汉全席、全鱼宴属于下面哪种档次的筵宴?(D) A低档B中档C高档D特档 8、下面哪种不属于筵宴的环节?(D) A宴会设计环节B菜点设计原则 C接待服务原则D原料采购原则 9、我们在对筵宴的分餐制改革中,对分餐的形式进行了总结,下面哪个不属于分餐形式(D)

2015-2016烹饪专业试卷

2015--2016学年15级烹饪专业面点期末试卷 2015级____班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 一.填空:37%(第7题每个空格是2分,其它每一空格是1分。) 1.面点是_______和_______的总称,在行业中称________。 2.我国面点的主要风味流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被誉为我国面食绝技的“四大面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面粉的成份有________,_________,脂肪、矿物质和_________。 5.影响面筋生成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面点中常用的的制皮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我国面点制作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面点的分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法。 二.选择题:20% 1.被称为我国面点制作独特技术的是() A 抻 B 削C切 D 卷 2.口味偏甜的是() A 广式点心 b 京式点心 c 苏式点心 d 川式点心 3.传统的()的米制品居多。 A 广式点心 b 京式点心 c 苏式点心 d 清真点心 4.船点是属于() A A 广式点心 b 京式点心 c 苏式点心 d 川式点心 5以下品种是川式点心的是() A 担担面 b 刀削面c拨鱼面 d 热干面 6.广式点心代表是() A 蚝油叉烧包 b 薄皮鲜虾饺 c 狗不理包子d翡翠烧麦 7.和面的通常手法是() A 抄拌法b调和法c 搅拌法d拨注法 8.揉面的主要动作有() A 揉制法b捣制法c摔制法 d 擦制法 9.面筋具有延伸性、弹性、可塑性和()等性质。 A 酥松性 b 韧性c凝固性d流散性 10.能提高面筋性的原料是() A 白砂糖b油脂c食盐d澄面

烹饪概论试卷 (1)

同安职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烹饪概论) 班级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烹调 2烹饪工艺 3 工艺菜 4 ________中。 2、70多万年前________人学会用火。 3、烹起源于__________的利用,调起源于________的利用。 4、________是一切炊具的鼻祖。 5、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发展史进入新石器时代。 6.中华民国时期的一些时代特点为:一是引进新食料与西餐;二是沪菜兴盛和萌芽;三是,走出天府之国;四是走红和星期美点问世;五是随着华侨的足迹走向世界。 7 .在古代,中国烹饪的主要创造者是,主要享受者是,两者都是推动中国烹饪前进的动力。 8人类的饮食文明,大体上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9 ________即使养助益充营养卫生理论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餐饮与西方餐饮 的一个重大区别。 10 初加工通常被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目的是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做好准备。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味精是什么时候引入中国的 ( ) A 中华民国时期 B 中国人民共和国时期 C 明清时期 D 唐朝时期 3下列那一项是错的( ) A 菜品具有食品的共性 B 菜品具有商品的特性 C 菜品具有特殊的个性 D 菜品不具有艺术的品性 3、 ___所着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发现的最早的一部烹饪学着作。( ) A 袁枚 B 李煜 C 李时珍 D 贾思勰 4下列那一项不是宴席改革的方向() A 用料广博,荤素调剂,营养配伍全面,菜点组合科学 B 讲究卫生,注重礼仪,废除不文明的席规、酒令 C 谨严选料,细心调配,认真操作,强调食礼和食趣 D 追求奇珍异宝,讲究排场 5 厨师的四大基本功是刀工、_________、技法、调味( ) A 选料 B 火候 C 初加工 D 盘边装饰

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 识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每题1分,满分60分。) 1、 制汤原料中含一定的脂肪特别是卵磷脂,对汤汁乳化有促进作用,使汤汁( ) A 、油大味薄 B 、油大味重 C 、味薄油厚 D 、浓白味厚 2、 职业道德与( )关系最密切,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A 、社会治安 B 、政治问题 C 、文化生活 D 、社会生活 3、 下列汤中按品泽划分的是( )。 A 、 荤汤、白汤、素汤 B 、鸭汤、海鲜汤、鸡汤 C 、鲜笋汤、香菇汤、豆芽汤 D 、当吊汤、双吊汤、三吊汤 4、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 )。 A 、制度 B 、目标 C 、条例 D 、总和 5、 人工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造的有机色素,在( )食品中禁止使用。 A 、所有 B 、妇儿 C 、老年人 D 、婴幼儿 6、 含油脂的食品在储存过程中受( )的作用而发生油脂的酸败。 A 、醛 B 、醇 C 、酸 D 、微生物 7、 新鲜洗净的海豚鱼的( )几乎不含毒素。 A 、肌肉 B 、卵巢 C 、血液 D 、腮

8、四季豆中得毒性成分是()。 A、植物红细胞凝血素 B、亚 麻苦苷C、苦杏仁苷D、 龙葵碱 9、净料根据拆卸加工的办法和加工 处理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A、毛料和生料 B、主料和配料 C、毛料、半成品和成品 D、生料、主料和配料 10、不属于净料特点的是()。 A、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料 B、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 C、直接构成成品的成本 D、用于配制菜点的原料 11、在()中不进行食物的消化活动。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2、采用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控制的第 一步是()。 A、确定生产数量 B、确定销售量 C、确定陈本控制标准 D、制定科学采购程序 13、饮食业成本控制的特点主要体现 在()、可以控制的成本比重 大和成本泄露点多三个方面。 A、变化的成本比重大 B、固定成本不便控制 C、成本控制困难 D、不可控成本比重小 14、婴幼儿体内的必需氨基酸为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15、锌含量最高的食物是()。 A、河虾 B、河蚌 C、牡蛎 D、螃蟹 16、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是 ()。 A、单糖 B、双糖 C、寡糖 D、多糖 17、维生素C含量最低的食物是 ()。 A、山芋 B、柑桔 C、猕猴桃 D、辣椒 18、过量能够引起中毒的维生素是 ()。 A、尼克酸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维生素A 19、谷类原料的限制氨基酸是()。 A、蛋氨酸 B、络氨酸 C、丙氨酸 D、赖氨酸 20、可以增加钙消化吸收的营养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脂肪 D、铁 21、若损耗率为20%,加工中的损耗质 量为2千克,则加工前的毛料质量 为()千克。 A、10 B、1 C、100 D、4 22、不属于优质竹笋的特征是()。 A、笋肉厚 B、质地嫩

烹饪概论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烹饪概论》考查试卷 A 开卷【适用于09烹饪(1)班】 一、填空(20分) 1、_________的利用,是人类最终与动物划清界限的重要标志。 2、_______是中国后世最为常用的一种菜肴烹调方法,几乎是用于一切菜肴原料。 3、_________的发明,使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利用植物蛋白对人类养生作用。 4、人工合成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烹饪中常用的膨松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颜色对菜肴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7、鱼的清脏加工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干货原料涨发方法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菜单按经营特点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化可划分为两大体系,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粤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分支构成。 12、在古代,婴儿诞生的第三天举行的庆贺宴是__________。 13、味可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菜肴名称可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5、筵席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狭义的清真菜就单指__________族菜肴。 二、选择题(20分) 1、“菜系”一词能见到的最早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中叶以后。( ) 世纪50年代世纪60年代

烹饪概论期中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烹饪概论 班级姓名得分. (本试卷满分100,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种食物不是属于“五畜”里的?() A、牛 B、羊 C、猪 D、鸟 2、五味调和的境界说中,对全国味的地域嗜好规律有了一个总结,下面错误的是() A、北咸 B、南甜 C、东淡 D、西辣 3、食品雕刻,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原料。() A、新鲜瓜果 B、泡沫 C、冰块 D、木头 4、烹饪的意义有四个方面,分别为生存繁衍的需要、文明发展的需要、融洽感情的需要和的需要。() A、娱乐活动 B、治国安民 C、提升技能 D、社会进步 5、下列哪种菜肴的命名方法是采用寓意法?() A、全家福 B、过桥米线 C、洋葱猪排 D、番茄炒蛋 6、下面哪种菜系不属于中国菜品的构成() A、祭祀菜 B、宫廷菜 C、商贾菜 D、西餐 7、下列名酒属于酱香型的是() A、茅台 B、五粮液 C、西凤酒 D、金六福 8、我国的茶叶生产具有悠久历史,中国茶树的原生地为我国的()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9、根据我国的茶叶分类,下列茶叶品种中,属于再加工类的茶是() A、绿茶 B、红茶 C、乌龙茶 D、花茶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茶叶分类中“黄茶”的是() A、君山银针 B、洞庭碧螺春 C、祁门红茶 D、云南普洱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选对得2分,选不全得1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 1、根据传热介质的不同,烹饪的原理也不同。下列技法属于水传热烹调方法的有() A、蒸 B、煮 C、炸 D、煎 E、汆 2、下列采用蒸馏工艺制成的酒有() A、白兰地 B、威士忌 C、金酒 D、啤酒 E、伏特加 3、中国菜品的构成包含哪些() A、宫廷菜 B、官府菜 C、寺观菜 D、民间菜 E、民族菜 4、根据茶的分类方法,下列茶叶加工中包含发酵工序的() A、白茶 B、红茶 C、黄茶 D、绿茶 E、青茶 5、下列属于外来菜的有() A、烤火鸡 B、汉堡包 C、韩国泡菜 D、咖喱鸡 E、兰州拉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类的饮食文明大体分为生食、和三个阶段,称为人类饮食文明的三部曲。 2、中国烹饪诞生的标志,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学会用进行熟食,即火烹;二是发明作盛煮器具并用盐调味,即水烹。 3、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四个大的历史阶段。 4、北京传统的宫廷风味菜点中分别用豌豆和芸豆制成的,名为、。 5、中国菜肴的八大菜系是指、、、、、、 、。 6、被称为世界六大蒸馏的分别有、、、、、和白酒。

2015烹饪专业基础试卷

烹饪专业基础课期末考试试卷(2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0分) 1、下列属于转基因食品的一项是() A 玉米 B 苹果 C 彩色甜椒 D 番茄 2、植物性烹饪原料可分为() A 畜乳类 B 水产类 C 昆虫类 D 果品类 3、自由水又称为() A 束缚水 B 游离水 C 氧化水 D 游动水 4、下列不属于化学因素包括的内容的一项是() A 氧化 B 光线 C 化合 D 分解 5、冷藏是将原料置于()的环境中储藏。 A 0—10℃ B 0℃左右 C 10℃以下 D 10℃—13℃ 6、下列原料含有毒素,经加工处理后不能食用的是() A 菜豆 B 鲜黄花菜 C 毒蕈 D 发芽的马铃薯 7、谷类种子的四个结构中,其中()是谷物主要的食用部位。 A 谷皮 B 糊粉层 C 胚乳 D 胚 8、()谷粒细长,色泽灰白,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 A 籼米 B 粳米 C 糯米 D 大米 9、下列各项中,哪项是属于用特制粉制作的食品。() A 馒头 B 糕点 C 拉面 D 饼干 10、玉米又称() A 黄粱 B 粟谷 C 谷子 D 苞谷 11、()适宜体虚自汗、多汗、盗汗者食用。 A 荞麦 B 燕麦 C 玉米 D 小米 12、蚕豆以我国()种植最多。 A 印度 B 四川 C 缅甸 D 广东 13、不属于豆脑制品() A 豆浆 B 百叶 C 腐衣 D 豆渣 14、黄河流域以()等为主食。 A 粟、麦 B 稻、粟 C 麦、菽 D 黍、麦 15、口蘑是() A 白蘑 B 竹菌 C 羊肚菌 D 香蕈 16、树花菜采摘后以草木灰水或()煮去苦涩味后,漂净晒干。 A 盐水 B 清水 C 碱水 D 温水 17、佛教自()从印度传入我国。 A 汉 B 西汉 C 东晋 D 东汉18、中医认为石耳有()的功效。 A 清热解毒 B 止咳袪痰 C 滑肠通便 D 补虚固本 19、海带最长可达() A 6m B 5m C 7m D 8m 20、紫菜以每片重()为上品。 A 2g B 3g C 4g D 5g 21、菌类蛋白质占干重的() A 20%—30% B 30%—40% C 20%—40% D 25%—40% 22、木耳主产地为() A 西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北 23、有菌中皇后美称的是() A 银耳 B 冬菇 C 蚝菇 D 麻菇 24、被称为北风菌的是() A 鲍菇 B 肉蕈 C 朴菇 D 兰花菇 25、金华火腿是用当地的()制成。 A 宁乡猪 B 太湖猪 C 两头乌 D 内江猪 26、南方以腌腊()较多。 A 牛肉 B 猪肉 C 羊肉 D 驴肉 27、小红肠是以牛肉与猪肉为()的比例配比制成。 A 1:2 B 1:1 C 2:1 D 2:3 28、哈尔滨红肠由()传入。 A 英国 B 美国 C 俄国 D 中国 29、太仓肉松有()年的历史。 A 100 B 150 C 500 D 1000 30、广东腊肠在制作时基本不加() A 味精 B 香料 C 料酒 D 白砂糖 31、家畜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其中猪、牛、羊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 A 17%—20% B 15%—20% C 20%—40% D 18%—22% 32、()俗称穿“套裤”是早熟的脂肪型品种。 A 宁乡猪 B 内江猪 C 三江白猪 D 苏太猪 33、被称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的是() A 麻城黑山羊 B 波尔山羊 C 萨能奶山羊 D 成都麻羊 34、肉质细嫩、易于消化、滋味鲜美,有“保健美容肉”之称的是() A 鸡肉 B 鱼肉 C 兔肉 D 鸭肉 35、下列哪一种类型的猪最适宜制作广东名菜“烤乳猪”() A 老猪 B 成年猪 C 乳猪 D 新淮猪 36、菜肴“炸脂盖”的主要原料是()

12烹饪概论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12烹饪管理(1)、(2),西点(1)(2)班《烹饪概论》期末试卷2013.1.X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名字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烹调: 2、烹饪风味流派 3、食俗 4、筵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人类的饮食文明,大体上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我国的四大菜系是指: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江苏风味菜中的:“扬州三头”指的是:、、。 4、厨师四大基本功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在烧鱼过程中加入料酒的目的有、。 6、我国的第一部饮食营养学专著是,作者是。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所谓“五味”是指( )。 (A)酸、甜、苦、辣、咸(B)老、嫩、软、香、淡 (C)香、松、软、肥、浓(D)鲜、嫩、咸、香、甜 2、“叫化鸡”是采用( )的方法。 (A)叉烤(B)油炸(C)烟熏(D)泥烤 3、我国从( )开始用青铜器代替陶器,烹饪饮具得到改善。 (A)秦代(B)汉代(C)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D)三千多年前的商代 4、菜肴的命名一定要( )。 (A)名实相符(B)突出语句(C)突出艺术(D)语句压韵 5、豆腐制品起源于() A、秦代 B、春秋时期 C、宋代 D、汉代 6、我国()为了避讳,一度禁食鲤鱼。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明代 7、穆斯林十分重视“斋月”,所谓“斋月”就是在回历()的一个月中,穆斯林每天从黎明到禁止饮食,日落后至黎明前进食。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8、“王老吉凉茶”是()地区夏令的消暑饮料 A、广东 B、河南 C、上海 D、山东 9、圣诞节平安夜是() A、1月1日 B、12月24日 C、12月25日 D、12月31日 10、《随园食单》的作者是() A、清朝的袁枚 B、清朝的徐珂 C、北魏的贾思勰 D、元代的忽思慧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火的利用,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2、在秦朝时,出现了南北菜肴风味的分野,地方菜种初露苗头() 3、《齐民要术》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烹饪著作() 4、中国烹饪发展的第三个高潮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5、在古代,中国烹饪的主要创造者是厨师,中国烹饪的享受者是权贵。只有前者而无后者,或只有后者而无前者,都不能促进中国烹饪的发展.() 6、有些美食家把中国菜说是鼻子的菜(重香)() 7、烧尾宴最早起源于唐朝() 8、中菜命名的方法分为写实法和寓意法两大类()

烹饪概论期末试卷

科目:《烹饪概论》 (试卷共 6 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人类的饮食文明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称为人类饮食文明的三部曲。 2、中国烹饪诞生的标志,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学会进行熟食,即;二是发明陶并用盐调味,即。 3、筵宴是与的合称,二者词义接近,也有差别。 4、在古代,中国烹饪的主要创造者是,主要享受者是,两者都是推动烹饪前进的动力。 5、烹饪之难难在八大要素的变化的“度”的调适及其和谐共相存上,八大要素是指料、、炉、、器、、、法等。 6、中国烹饪的发展可分为、、和四个历史时期。 7、中国烹饪的四大民族文化特质分别是、、和畅神说情等。 8、中国又称为回民菜,伊斯兰风味,是著名的宗教菜系之一。 9、广义的烹调技术,除菜肴制作外,还包括。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辣椒是()引入中国的。A、中华民国时期 B、中国人民共和国时期 C、清朝时期 D、唐朝时期 2、下列关于菜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菜品具有食品的共性 B、菜品具有商品的特性 C、菜品具有特殊的个性 D、菜品不具有艺术的品性 3、圣诞节平安夜是()。 A、1月1日 B、12月24日 C、12月23日 D、12月25日 4、北魏贾思勰所著的()是我国烹饪理论演进史上的一座丰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部烹饪学著作。 A、《易经》 B、《黄帝内经》 C、《齐民要术》 D、《饮膳正要》 5、下列菜肴中()的命名方法是采用寓意法。 A、全家福 B、砂锅米线 C、番茄炒蛋 D、清蒸武昌鱼 6、有些美食家曾把一些国家的肴馔进行过形象的比较,说中国菜是()。 A、鼻子菜 B、眼睛菜 C、舌头菜 D、迷宗菜 7、对全国的地域嗜好规律总结有误的是()。 A、北咸 B、南甜 C、中和 D、西辣 8、结婚酒席上不宜上的水果是()。 A、苹果 B、石榴 C、板栗 D、梨 9、下列关于科学排菜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营养平衡,强调经济实惠 B、因人排菜,迎合宾主嗜好 C、应时排菜,突出乡土物产 D、以酒为纲,追求奇珍异馔 10、“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最早见于()。 A、《吕氏春秋本味》 B、《黄帝内经素问》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11、民俗的外部特征是历史性、地方性、()和变异性。 A、传承性 B、共通性 C、民族性 D、进步性 12、我国()为了避讳,一度禁食鲤鱼。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3、周代的八珍是指()。 A、八种菜肴 B、八种原料 C、八种烹调方法 D、八种调味料 14、花式冷盘起源于()。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明清时期 D、唐宋时期 1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的饮食主张。 A、庄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16、下列菜肴属于上海菜的是()。

烹饪专业训练测试题

烹饪专业训练测试题(六) 一.选择题 1.猪蹄筋用油发时,一般1kg干货原料可涨发成()湿料 -6kg 2.“香酥鸡”在初步惹处理时采用()方法可达到软烂脱骨而不失其行的标准 A.白烩 B.汽蒸 C.红焖 D.红扒 3.调配玻璃芡时,淀粉与水的兑制比例(质量)为() ::::20 4.猪蹄筋采用()涨发方法1千克原料可涨发成2-3千克湿料 A.油发 B.水发 C.水油混合发 D.盐发 5.制作甜酸味型类菜肴时,调味汁中适量加入精盐,可使甜味的味感增强,是利用味的() A.对比现象 B.消杀现象 C.相乘现象 D.变调现象 6.蛋清糊调制时用料比例是() ::::1 7.味觉感受最为敏感的温度是()左右 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 8.热菜最佳食用温度是() 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 9.用于汆或清蒸鱼的花刀法是() A.柳叶形花刀 B.十字形花刀 C.月牙形花刀 D.翻刀形花刀 10.烹起源于() A.火的利用 B.盐的利用 C.火的发明 D.陶器的使用 11.下列属于蒙古族代表菜的是() A.葱爆羊肉 B.辣白菜 C.生烤鱼片 D.烤全羊 12.糖醋黄河鲤鱼是()名菜 A.山东风味 B.四川风味 C.广东风味 D.江苏风味 13.适用于家畜肺的洗涤方法是() A.里外翻洗法 B.盐醋搓洗法 C.刮剥洗涤法 D.灌水冲洗法 14.平刀直片的适用原料有() A.面包、蛋卷 B.鸡脯肉、通脊肉 C.豆腐、土豆 D.五花肉、颈肉 15.下列可采用油发方法涨发的干货原料是() A.猪蹄筋、发菜、鱼肚 B.猪蹄筋、海参、鱼肚 C.猪蹄筋、海参、鱼皮 D.猪蹄筋、海参、鲍鱼 16.下列应使用沸水锅焯水的原料是() A.猪肚 B.牛肉 C.羊肉 D.鸡翅 17.以水蒸气作为传热介质,成菜质感要求鲜嫩的需求() A.大火,短时间加热 B.中火,短时间加热 C.小火,长时间加热 D.旺火,长时间加热 18.两种相同味感的呈味物质共同使用时,其味感增强的现象是() A.味的对比现象 B.味的消杀现象 C.味的相乘现象 D.味的变调现象 19.提清的方法有()两种 A.沸汤清汤法、温汤清汤法 B.滤清、扫汤 C.冷水锅清汤法、沸水锅清汤法 D.吸附作用、凝固作用 20.下面适用于扒、烧、熘类菜肴,如“白扒鱼肚”的芡汁是() A.利芡 B.熘芡 C.玻璃芡 D.米汤芡

2011年7月自考真题烹饪原料学

2011年7月自考真题烹饪原料学3 课程代码:0098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凡是用于菜点生产的仍处于保存阶段的可食性原材料统称为() A.烹饪原料B.绿色食品 C.有机食品D.无公害食品 2.按烹饪原料的来源和自然属性可以将烹饪原料分为() A.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和人工合成原料 B.鲜活原料、干货原料和复制品原料等 C.主料、配料和调味料 D.农产食品、畜产食品、水产食品等 3.下列畜类肉品的浸出物中,属于不含氮化合物的是() A.肌酸B.糖类 C.次黄嘌呤D.肌酐酸 4.将鲜乳经喷雾干燥脱水处理后制成的呈极淡黄色的粉末是() A.酸奶B.炼乳 C.奶粉 D.奶油 5.下列不能被称为“田鸡”的蛙是() A.青蛙B.虎纹蛙 C.金线蛙D.牛蛙 6.中国林蛙生活期一般为6~7年,由其制成的哈士蟆油质量最好的是() A.第三年的B.第四年的 C.第五年的D.第六年的 7.下列不属于软骨鱼的是() A.鲨鱼B.鳐鱼 第 1 页

C.小黄鱼D.草帽鱼 8.以下不属于淀粉制品的是() A.粉皮B.西米 C.面筋 D.粉丝 9.在稻米的胚乳中,所含成分最多的是() A.蛋白质B.脂肪 C.淀粉 D.维生素 10.咸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氯化钠B.氧化钠 C.谷氨酸钠D.碳酸钙 11.下列酱油品种中鲜味度最高的是() A.天然发酵酱油B.人工发酵酱油 C.化学酱油D.合成酱油 12.鸡精属于() A.普通味精B.特鲜味精 C.超鲜味精D.复合味精 13.动物性原料适宜的冷藏温度一般是() A.-18℃以下B.-5℃~-3℃ C.0℃~4℃D.10℃~12℃ 14.有预防和治疗夜盲症功效的内脏副产品主要是()A.畜心B.腰子 C.肝脏 D.畜胃 15.鸡蛋具有乳化作用的部分主要是在() A.蛋壳B.蛋白 C.蛋黄 D.蛋黄膜 16.下列属于温水性鱼类的是() A.大马哈鱼B.鲤鱼 第 2 页

烹饪概论期末考卷

《烹饪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10分) 1、烹饪工艺 2、烹调 3、官府菜 4、菜式 5、烹饪工艺学 二、填空题(20分) 1、商贾菜的特色主要表面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烹饪特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大特质。 3、很多研究者认为,人类的饮食文明,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与______三个阶段。 4、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 5、火候通常由四个要素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烹饪的技术规范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9、素菜特色鲜明,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10、发明烹饪,实质上就是_____、______与____的结合。它结束了____时代,开始了____时代。 3、中国烹饪的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熟食阶段的用火,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三、判断题(15分) 1、火的利用,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2、《齐民要术》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烹饪著作………………………………………………() 3、中国烹调技术在唐宋时期已由量变转为质变,开始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4、无处不在的水,以游离水、自由水、结晶水、结构水四种形态存在…………………..() 5、在古代,中国烹饪的主要创造者是厨师,中国烹饪的享受者是权贵。只有前者而无后者,或只有后者而无前者,都不能促进中国烹饪的发展……………………………………………….() 6、在秦朝时,出现了南北菜肴风味的分野,地方菜种初露苗头…………………………...() 7、烹饪原料的组配概括起来是“四定一变”是指:定数量质量、定花色品种、定营养功效、定成本售价、变形态色泽…………………………………………………………………………….() 8、用火的关健在于一要按法定火,因火成菜;二要大小转换,一气呵成;三要不用“疲火”或“枯火”,要用“刚火”及“劲火”;四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9、中国烹饪发展的第三个高潮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10、《厨者王小余传》是古代留下的唯一的厨师传记…………………………………………() 四、选择题(15分) 1、“周代八珍”是指……………………………………………………………………………..() A、八种菜肴 B、八种原料 C、八种烹调方法 D、八种调味料 2、中华民族的生食阶段大约经历了…………………………………………………………….() A、1万年 B、50万年 C、120万年 D、80万年 3、花式冷盆起源于……………………………………………………………………………….()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明清时期 D、唐宋时期 4、《随园食单》的作者是…………………………………………………………………………() A、清朝的袁枚 B、清朝的徐珂 C、北魏的贾思勰 D、元代的忽思慧 5、“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最早见于………………………………….() A、《吕氏春秋.本味篇》 B、《黄帝内经.素问》 C、《本草纲木》 D、《齐民要术》 6、被后世尊为“厨艺界的圣经”是指……………………………………………………………() A、《吕氏春秋.本味篇》 B、《黄帝内经.素问》 C、《本草纲木》 D、《齐民要术》 7、豆腐制品起源于…………………………………………………………………………………() A、秦代 B、春秋时期 C、宋代 D、汉代 8、中国烹饪大约距今多少年开始出现……………………………………………………………() A、1万年 B、50万年 C、120万年 D、80万年 9、“水晶肴蹄”这一菜肴在命名时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拟色 C、摹形 D、移就 10、现在“羊城早茶”风行各地,主要源于__年代广州的陆羽居茶楼率先推出的“星期美点”()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烹饪专业试卷课件资料

绝密★启用前 盐城市2016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烹饪专业综合理论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4页,第Ⅱ卷5页至12页。两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构成素食品又称 A. 黄色食品 B. 绿色食品 C. 红色食品 D. 黑色食品 2. 玉米主要产地在 A. 浙江、江苏、福建 B. 华北、东北、西南地区 C. 东北、华东、青藏高原 D. 主要在东北地区 3. 春片质次于桃片,其适宜加工制作的时间是 A. 立春前 B. 立冬至立春之间 C. 惊蛰至清明 D. 清明至谷雨期间 4. 制作培根所用的原料为猪的 A.前夹心 B.方肉 C.大排 D.后腿肉 5. 鲈鱼肉质肥美,其产季为旺季的是 A. 立秋前后 B. 冬至前后 C. 初春前后 D. 端午前后 6. 海参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 A. 刺参 B. 梅花参 C. 大乌参 D. 黄玉参 7. 民间称之为“神菇”的是 A. 茶树菇 B. 草菇 C. 猴头菇 D. 蘑菇 8. 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是 A. 粟子、核桃、腰果、榛子 B. 核桃、腰果、榛子、扁桃 C. 腰果、榛子、扁桃、杏仁 D. 核桃、莲子、榛子、腰果 9. 制作红糟的主要原料是

A. 糯米 B. 高粱 C. 麸皮 D. 小麦 10. 猪油由于来自猪体的不同部位,其品种也较多,其中质量最佳的是 A. 骨化油 B. 脚化油 C. 肉化油 D. 板化油 11. 被称为我国面点制作的“发展时期”是 A.春秋时期 B.汉魏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12.可直接用于制作馒头、包子使用的专用面粉是 A.面包粉 B.糕点粉 C.水饺粉 D.自发粉13.下列面点品种中不属于苏式面点的是 A.杭州小笼包 B.生煎馒头C.老婆饼D.文楼汤包14. 下列属于采用纯蛋面团制作的面点是 A.曲奇饼干 B.伊府面 C.金钱酥饼 D.皱沙小馄饨 15. “鸳鸯饺”坯皮选用的是 A. 水调面团 B. 油酥面团 C. 米粉面团 D. 发酵面团 16. 制作点心的猪肉馅宜选用 A.五花肉 B.前夹心肉 C.上脑肉 D.后臀肉17.“千层油糕”的上馅方法是 A.包馅法 B.拢馅法 C.卷馅法 D.夹馅法 18. 由于油煎面点用油量较少,一般锅内的油量不能超过面点生坯厚度的 A. 1/3 B. 1/2 C. 2/3 D. 3/4 19. 用发酵面团制皮坯时,每500克肉馅掺皮冻量为 A.100克 B.150克C.200克D.300克 20. 宴席面点以每只一两口能吃完为宜,一般个重为 A. 20~30g B. 35~40g C. 45~50g D. 55~60g 21. 中国素菜起源于 A. 春秋时期 B. 先秦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22. 浸烫大而老的家禽宜用的水温是 A. 75~80℃ B. 80~85℃ C. 85~90℃ D. 90~95℃ 23. 菜肴“清炖蟹粉狮子头”的原料刀工成型规格是 A. 粒 B. 米 C. 茸 D. 丁

烹饪原料学试题

烹饪原料学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油脂酸败: 2、蛋白质等电点: 3、α-淀粉;α-化 4、烹饪原料: 5、必需脂肪酸: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1、烹饪原料品质鉴别的依据与标准是什么?(8分) 2、简答水在烹饪中的作用?(5分) 3、淀粉老化的概念与本质是什么?(6分) 4、烹饪原料有哪些味?(10分) 5、酶促褐变的条件及如何防止?(6分) 6、食品中矿物质损失的原因有哪些?(5分) 7、说明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及特点?(10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焦糖化反应的概念及影响焦糖化反应的因素。 2、试论述蛋白质的性质及其在烹饪中的应用。

答案 答题要点: 1、天然油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引起变质的现象。这是由于油脂的不饱和成分受空气中氧、水分或霉菌的作用发生自动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而降解为挥发性醛、酮、羧酸的复杂混合物,并产生难闻的气味 2、氨基酸的pI:氨基酸在溶液中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pI。 3、α-淀粉:指不具有胶束结构的淀粉,也就是处于糊化状态的淀粉; 淀粉的熟化又叫α-化。 4、能供烹饪使用的可食性原料。 5、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酸。对哺乳动物而言,亚油酸与亚麻酸皆是营养必需的。 二、1、最基本的依据是原料的内在品质、成熟程度、新鲜程度、清洁卫生程度及原料的纯度等几方面。 2、水的分散功能 水的热媒介功能 影响菜点质量 清洁作用,减少微生物 3、经过糊化后的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的条件下放置后,溶液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无序变有序 4、酸甜咸苦辣鲜涩碱凉金属味 5、条件为:酚类底物、氧、催化物质-酚类氧化酶。 酶促褐变的防止 (1)热处理:热烫、巴氏杀菌和微波加热90-95℃,维持几秒钟; (2)酸处理:多数酚酶的最适pH为6-7,pH<3.0基本失活,所以降低pH就可以抑制酶促褐变,常用V C、柠檬酸、苹果酸来降低pH。一般柠檬酸与Na2SO3混用,0.5%柠檬酸+ 0.3% VC; (3)SO2及Na2SO3:在pH=6时,效果最好,10ppm的SO2足以使酚酶失活,但考虑到挥发,反应损失等,一般增加为300ppm,残留低于20mg/kg。添加此类试剂会造成食品褪色和VB1被破坏; (4)驱氧法; (5)底物改性:使酚形成甲基取代物。 6、热烫、不适当的烹饪加工条件、过酸过碱等等。 7、答:在食品中水是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状态存在,其中结合水是由化合水和吸附水(单层水+多层水)组成的。游离水具有纯水的性质,容易流动可作为溶剂,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和微生物的生长。结合水与之相比,不易流动,在-40℃不结冰不能作为溶剂,这类水不能对食品的固形物产生可塑作用,其行为同固形物的一部分。 三、 1、焦糖化作用是指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的情况下将糖类物质加热到熔点以上温度,使其发焦变黑的现象。 影响因素: 糖的种类、温度、共存物、pH 2、 (1)两性性质 (2)水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