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Weblogic11g集群配置配置数据源项目部署负载分发说明文档(doc33页)

04Weblogic11g集群配置配置数据源项目部署负载分发说明文档(doc33页)
04Weblogic11g集群配置配置数据源项目部署负载分发说明文档(doc33页)

WebLogic 11g集群配置

1.环境

平台:Windows8 ,4G RAM;Windows7 ,1G RAM

软件:WebLogic Server 10.3

2.配置说明

2.1配置集群应用的必要条件

?集群中的所有Server 必须位于同一网段,并且必须是IP 广播(UDP)可到达的

?集群中的所有Server 必须使用相同的版本,包括Service Pack

?集群中的Server 必须使用永久的静态IP 地址。动态IP 地址分配不能用于集群环境。

如果服务器位于防火墙后面,而客户机位于防火墙外面,那么服务器必须有公共的静态IP 地址,只有这样,客户端才能访问服务器。

2.2配置前的准备工作

在配置集群前要对集群的配置信息有一个良好的设计,下面就是我们这次配置的集

群信息:在两台机器上配置集群(每台机上都要安装相同版本的WebLogic 11g 产品)。见表1。建议:测试服务器有4G以上的内存,否则,服务器启动过程将会很漫长。

2.3集群规划

3.配置WebLogic Server 集群

3.1 主控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 8 系统上

3.1.1 创建新的domain

在【程序】中选择【Oracle WebLogic】下的【Oracle WebLogic】选择“创建新的WebLogic 域”。

3.1.2 选择安装域源

默认选择安装“Basic WebLogic Server Domain”, 单击“下一步”按钮。

3.1.3 指定域的名称和位置

输入要创建的域名和位置,此处域名输入为proxy_domian,输入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本文安装位置为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目录下。

3.1.4 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weblogic,密码:weblogic1

3.1.5 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

选择“生产模式”和“JRockit SDK”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1.6 选择可选配置

选择“管理服务器”,“受管服务器、群集和计算机”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1.7 配置管理服务器

输入Administrator Server 名称,监听地址(可选所有IP或者指定IP),监听端口,如果需要SSL 支持的话可以在“SSL enabled”后面的复选取框上打勾,配置SSL 监听端口,单击“下一步”按钮。

3.1.8 配置受管理服务器

点击“添加”,输入Managed Server 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如果需要SSL 支持的话,可以在“SSL enabled”复选框上打勾,配置SSL 监听端口。可以配置多个ManagedServer,名称和端口都不要相同,如果IP地址在选择的下拉框中没有,可以手动填写,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注意:代理服务器实际上也是一个受管理服务器

3.1.9 配置集群信息

单击“添加”,输入Cluster 的名称Cluster_1,Multicast address 组播地址(用来进行集群间的状态通信)和端口7777,Cluster 的各个服务器地址和端口(Cluster 地址可输可不输,本文进行了输入,地址为:“192.168.0.100:7101, 192.168.0.100:7102,

192.168.0.101:7103”)。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提示:当用Configuration Wizard 创建集群时,您只能选择multicast,虽然官方文档推荐新建集群时使用unicast 消息机制;若选择unicast,您只能在Administration Console 中修改集群的配置,参考Oracle Fusion Middleware Oracle WebLogic Server AdministrationConsole 帮助文档中的:"Create and configure clusters".

提示:multicast address 的IP X围必须位于224.0.0.0 到239.255.255.255 之间. WebLogic Server 使用的multicast 默认值为239.192.0.0. 您不能使用类似于x.0.0.1 的多播地址.

3.1.10 将“受管理服务器”添加到“集群”中

选择左面列表中的Managed Server,将其添加到右面的列表中,注意这里代理服务器Proxy_Server 不要添加到右边,之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1.11 创建HTTP代理应用程序

选中“创建HTTP 代理”复选框,Cluster_1代理服务器选择Proxy_Server,单击“下一步”按钮。

3.1.12 配置计算机

点击“添加”,输入计算机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单击“下一步”按钮。

3.1.13 配置向计算机分配服务器

选择左面列表中的Admin Server、Managed Servers、Proxy Server,将其添加到右面的计算机下,之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1.14 检查WebLogic域配置

在此检查前面所做的配置,如果没有问题单击“创建”按钮。

3.1.15 正在创建域

创建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3.1.16 编辑WebLogic服务启动文件

?编辑口令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建立boot.properties 文件,内容为:

username=weblogic

password=weblogic1

在本文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为:

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proxy_domain\boot.properties

?编辑启动管理服务器的文件(可选,可直接运行startWebLogic.cmd即可)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 目录中创建startAdminServer.cmd,内容为:

ECHO OFF

REM 启动管理服务器.

start .\startWebLogic

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

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proxy_domain\bin\startAdminServer.cmd。

?编辑启动代理服务器的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 目录中创建startProxyServer.cmd,内容为:

ECHO OFF

REM 启动代理服务器.

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

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

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URL

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Proxy_Server

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

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proxy_domain\bin\startProxyServer.cmd。

?编辑启动受管服务器Server_1的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 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1.cmd,内容为:

ECHO OFF

REM 启动受管理服务Server_1.

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

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

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URL

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Server_1

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

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proxy_domain\bin\startManagedServer_1.cmd。

?编辑启动受管服务器Server_2的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 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2.cmd,内容为:

ECHO OFF

REM 启动受管理服务Server_2.

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

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

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URL

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Server_2

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

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proxy_domain\bin\startManagedServer_2.cmd。

3.2受控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 7 系统上

3.2.1 创建新的Domain

在【程序】中选择【Oracle WebLogic】下的【Oracle WebLogic】选择“创建新的WebLogic 域”。

3.2.2 选择安装域源

默认选择安装“Basic WebLogic Server Domain”, 单击“下一步”按钮。

3.2.3 指定域的名称和位置

输入要创建的域名和位置,此处域名输入为proxy_domian,输入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本文安装位置为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目录下。

3.2.4 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weblogic,密码:weblogic1

3.2.5 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

选择“生产模式”和“JRockit SDK”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2.6 选择可选配置

选择“管理服务器”,“受管服务器、群集和计算机”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2.7 配置管理服务器

输入Administrator Server 名称,监听地址(可选所有IP或者指定IP),监听端口,如果需要SSL 支持的话可以在“SSL enabled”后面的复选取框上打勾,配置SSL 监听端口,单击“下一步”按钮。

3.2.8 配置受管理服务器

注意:受管理服务器配置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要和在主控服务器配置中的一致(参见3.1.8配置受管理服务器)。

3.2.9 配置集群信息

这里不做集群配置,单击“下一步”按钮。

3.2.10 配置计算机

这里不做计算机配置,单击“下一步”按钮。

3.2.11 检查WebLogic 域配置

在此检查前面所做的配置,如果没有问题单击“创建”按钮。

3.2.12 正在创建域

创建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3.2.13 编辑WebLogic服务启动文件

?编辑口令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建立boot.properties 文件,内容为:

username=weblogic

password=weblogic1

在本文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为:

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proxy_domain\boot.properties

?编辑启动管理服务器的文件(可选,可直接运行startWebLogic.cmd即可)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 目录中创建startAdminServer.cmd,内容为:

ECHO OFF

REM 启动管理服务器.

start .\startWebLogic

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

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proxy_domain\bin\startAdminServer.cmd。

?编辑启动受管服务器Server_3的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 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3.cmd,内容为:ECHO OFF

REM 启动受管理服务Server_3.

REM 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 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

REM startManagedWeblogic.cmd Managed Server 的名称Administrator Server 地址

REM startManagedWeblogic 受管理服务器名称管理服务器URL

start .\startManagedWebLogic Server_3 192.168.0.100:7001

在本文的机器上,该文件的存储位置是:

D:\bea11g\user_projects\domains\proxy_domain\bin\startManagedServer_3.cmd

3.3 启动WebLogic服务

建议您按照顺序启动服务器,只有当管理服务器首先启动完毕后,受管服务器再启动。启动的过程中,会让输入管理员用户名(weblogic)和密码(weblogic1),当所有服务器的控制台上出现Server started in RUNNING mode 字样时,整个集群启动完毕。

3.3.1启动主控服务器

双击“startAdminServer.cmd”或者“startWebLogic.cmd”启动管理服务器

双击“startProxyServer.cmd”启动代理服务器

双击“startManagedServer_1.cmd”启动受管理服务器1

双击“startManagedServer_2.cmd”启动受管理服务器2

3.3.2启动受控服务器

双击“startManagedServer_3.cmd”启动受管理服务器3

3.3.3 验证集群启动

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localhost:7001/console地址,输入用户名weblogic和密码weblogic1,进入Weblogic服务器管理控制台页面。

weblogic集群负载均衡部署文档(支持win7+linux6.5)

Weblogic集群和负载分发的部署(支持win7+linux6.5 64位)

目录 1.集群目的 (3) 2.部署环境 (3) 3.注意问题 (3) 4.安装weblogic过程 (3) 5.weblogic集群部署过程 (9) 5.1创建weblogic域 (9) 5.2 weblogic集群化配置 (15) 5.3 weblogic简单负载均衡配置 (28) 5.4 weblogic集群复杂均衡测试 (32)

1.集群目的 项目成功部署后,可能会出现运行过程中服务器挂掉不能正常使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采用weblogic 集群方式部署,以消除客户的担心。 2.部署环境 3.注意问题 因为时间仓促和作者水平有限有些待解决问题需要说明 1.请不要登陆后在地址栏按回车键重新访问地址来验证session复制。 2.如果按F5刷新页面则会跳到选择模块界面,无法说明session复制失败。 3.服务器地址默认用127.0.0.1 ,如果用ip地址(如:192.169.1.169),则把配置过程所有地方的127.0.0.1改成你的实际ip地址,记住创建时候ip地址要统一。 4.安装weblogic过程 1)首先登陆 https://www.360docs.net/doc/ed5309286.html,/technetwork/cn/middleware/ias/downloads/wls-main-091116-z hs.html 去下载一个windows版的weblogic 我下载的是1036版本

2)双击打开后3)初始化完成后 4)点击下一步

把“我希望通过这个。。。。。。”勾选取消。

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文档模板

1概述 2约定说明 3开发环境与源程序文件结构说明(所有人) 3.1 开发环境 EJB服务器: web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 2000 客户端配置: 开发工具: 3.2 源代码文件结构 3.2.1源文件说明

3.2.2源程序类文件 3.2.3图片文件 3.2.4系统配置文件 4系统管理模块详细设计说明(邱亚斌)4.1 系统登陆设计 4.2 组织机构管理 4.3 初始信息维护 4.4 日志管理 5行政办公模块详细设计说明(邱亚斌)5.1 收文管理 5.2 发文管理 5.3 考勤管理 5.4 常用电话号码簿 6业务管理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6.1 通知公告(邱亚斌)

6.2.1功能设计说明 6.2.2业务及数据流程图 6.2.3Xx模块源程序设计 6.2.3.1 J AVABEAN设计 6.2.3.2 J SP页面设计 6.2.3.3 S ERVLET设计 6.2.3.4 其他设计 6.2.4Xx模块数据库功能设计6.2.4.1 数据库关系图 6.2.4.2 数据表结构的设计:

6.3.1功能设计说明 6.3.2业务及数据流程图 6.3.3Xx模块源程序设计 6.3.3.1 J AVABEAN设计 6.3.3.2 J SP页面设计 6.3.3.3 S ERVLET设计 6.3.3.4 其他设计 6.3.4Xx模块数据库功能设计6.3.4.1 数据库关系图 6.3.4.2 数据表结构的设计:

6.4.1功能设计说明 6.4.2业务及数据流程图 6.4.3Xx模块源程序设计 6.4.3.1 J AVABEAN设计 6.4.3.2 J SP页面设计 6.4.3.3 S ERVLET设计 6.4.3.4 其他设计 6.4.4Xx模块数据库功能设计6.4.4.1 数据库关系图 6.4.4.2 数据表结构的设计:

集群HA负载均衡技术

实用标准文案 NLB 、HA、HPC集群、双机、负载均衡、 1.1什么是集群)就是一组计算机,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向用户cluster 简单的说,集群()。一提供一组网络资源。这些单个的计算机系统就是集群的节点(node她们看/个理想的集群是,用户从来不会意识到集群系统底层的节点,在他来,集群是一个系统,而非多个计算机系统。并且集群系统的管理员可以随意增加和删改集群系统的节点。集群系统的主要优点:1.2 高可扩展性:(1):集群中的一个节点失效,它的任务可传递给其他节点。可高可用性HA(2) 以有效防止单点失效。 高性能:负载平衡集群允许系统同时接入更多的用户。(3) 高性价比:可以采用廉价的符合工业标准的硬件构造高性能的系统。(4) 集群系统的分类2.1 虽然,根据集群系统的不同特征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但是一般把集群系统 分为两类:集群。,、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集群简称HA(1) 这类集群致力于提供高度可靠的服务。就是利用集群系统的容错性对外提供 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如高可用的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等关键应用。7*24负载均衡集群:使任务可以在集群中尽可能平均地分摊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处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理,充分利用集群的处理能力,提高对任务的处理效率。以提供更加高效稳

定的服务。在实际应用中这几种集群类型可能会混合使用, 高就会包含高可用的网络文件系统、如在一个使用的网络流量负载均衡集群中,可用的网络服务。集群,也HPC(High Perfermance Computing)集群,简称(2)、性能计算称为科学计算集群。 在这种集群上运行的是专门开发的并行应用程序,它可以把一个问题的数据 从而可以分布到多台的计算机上,利用这些计算机的共同资源来完成计算任务,解决单机不能胜任的工作(如问题规模太大,单机计算速度太慢)。 如天气预报、这类集群致力于提供单个计算机所不能提供的强大的计算能力。石油勘探与油藏模拟、分子模拟、生物计算等。(HA) 3.1 什么是高可用性和可维护(reliability)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availability)是通过系统的可靠性 来度量系统(MTTF)来度量的。工程上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性(maintainability)于是可用性被定义)来度量系统的可维护性。,用平均维修时间(MTTR的可靠性MTTF/ (MTTF+MTTR)*100% 为: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高可用性主服务器和备份机上都需要建立一个备份机。为了屏蔽负载均衡服务器的失效,”这样的信息来监I am alive监控程序,通过传送诸如“运行High Availability它就接管当备份机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这样的信息时,控对方的运行状况。I am 并继续提供服务;当备份管理器又从主管理器收到“主服务器的服务IP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地址,这样的主管理器就开开始再次进IPalive”这样的信息是,它就释放服务行集群管理的工作了。为在主服务器失效的情况下系统能正常工作,我们在主、备份机之间实现负载集群系统配置信息的同步与备份,保持二者系统的基本一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2.2运行环境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4结构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2.6人工处理过程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3.2外部接口 3.3内部接口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4.2运行控制 4.3运行时间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6.1出错信息 6.2补救措施 6.3系统维护设计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 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2.4结构 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软件开发文档说明(又全又详细)

在软件行业有一句话:一个软件能否顺利的完成并且功能是否完善,重要是看这个软件有多少文档,软件开发文档是一个软件的支柱,如果你的开发文档漏洞百出,那么你所开发出来的软件也不可能会好;开发文档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所开发出来软件的成功与否。 一、软件开发设计文档:软件开发文档包括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有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 1.软件需求说明书:也称为软件规格说明。该说明书对所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等做出详细的说明。它是用户与开发人员双方对软件需求取得共同理解基础上达成的协议,也是实施开发工作的基础。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制目的的就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发者双方对该软件的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并使之面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 其格式要求如下: 1 引言1.1 编写目的。1. 2 背景1. 3 定义 2 任务概述2.1 目标2.2 用户的特点2. 3 假定和约束 3 需求规定3.1 对功能的规定3.2 对性能的规定3.2.1 精度3.2.2 时间特性的需求3.2.3 灵活性3.3 输入输出要求3. 4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3. 5 故障处理要求3. 6 其他专门要求 4 运行环境规定4.1 设备4.2 支持软件4.3 接口4.4 控制 2.概要设计说明书:又称系统设计说明书,这里所说的系统是指程序系统。编制的目的是说明对程序系统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河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程序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其格式要求如下: 1 引言1.1 编写目的1. 2 背景1. 3 定义1. 4 参考资料 2 总体设计2.1 需求规定2.2 运行环境2. 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2. 4 结构2. 5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2. 6 人工处理过程2. 7 尚未解决的问题 3 接口设计3.1 用户接口3.2 外部接口3.。3 内部接口 4 运行设计4.1 运行模块的组合4.2 运行控制4.3 运行时间 5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5.1 逻辑结构设计要点5.2 物理结构设计要求5.3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6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6.1 出错信息6.2 补救措施6.3 系统维护设计。 3.详细设计文档:主要是把我们每个小模块,小功能的业务逻辑处理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程序员在编码的时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最全面)

研发生产中心文档编号版本A1 密级商密A 项目名称Xx系统 项目来源 Xxx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编写:日期:检查: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XX公司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文档变更记录

序号变更(+/-)说明作者版本号日期批准1 2

目录 1. 引言 (5) 1.1 编写目的和范围 (5) 1.2 术语表 (5) 1.3 参考资料 (5) 1.4 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5) 2. 全局数据结构说明 (7) 2.1 常量 (7) 2.2 变量 (8) 2.3 数据结构 (8) 3. 模块设计 (9) 3.1 用例图 (9) 3.2 功能设计说明 (10) 3.2.1 模块1 (10) 3.2.2 模块2 (11) 4. 接口设计 (12) 4.1 内部接口 (12) 4.2 外部接口 (12) 4.2.1 接口说明 (12) 4.2.2 调用方式 (12) 5. 数据库设计 (12) 6. 系统安全保密设计 (12) 6.1 说明 (12) 6.2 设计 (12) 6.2.1 数据传输部分 (12) 6.2.2 IP过滤分部 (13) 6.2.3 身份验证部分 (13) 7. 系统性能设计 (13) 8. 系统出错处理 (13)

1.引言 1.1背景 此文档的背景 1.2编写目的和范围 说明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的目的是说明程序模块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描述、输入/输出、算法和流程逻辑等,为软件编程和系统维护提供基础。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和项目评审人员。 1.3术语表 定义系统或产品中涉及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序号术语或缩略语说明性定义 1 PM 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 2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名称、作者、文件编号或版本等。参考资料包括: a.需求说明书、架构设计说明书等; b.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引用文件、资料、软件开发标准等。 资料名称作者文件编号、版本资料存放地点 1.5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文字处理软件:[编写设计文档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RedOffice ] 绘图工具:[使用的UML工具,如Rose、Jude、Visio]

集群方案

Ecology系统HA集群方案及常见问题解决 目录: 一、常用的ecology 高可用环境部署架构 (2) 二、常见的负载均衡器(硬件和软件) (2) 三、常见的服务器类型 (3) 四、服务器配置建议 (3) 五、服务器操作系统分区建议 (3) 六、ecology系统安装部署 (3) 七、集群模式下https部署 (9) 八、常见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 (10)

一、常用的ecology 高可用环境部署架构 OA 系统部署拓扑示意图 二、常见的负载均衡器(硬件和软件)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说白了是一种代理,也就是说客户端访问应用服务器的统一入口点,客户端通过负载均衡(F5)来将请求转发到应用服务器,而不是客户端直接请求到应用服务器。负载均衡(F5)可以建立一个应用服务器资源池,然后根据不同的策略将请求分发到应用服务器资源池中的其中一台服务器中,进而应用服务器完成相关的业务请求工作。 注:负载均衡和集群之间的理解: 集群是指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工作,应用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业务交互,即ecology 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负载均衡指负载均衡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业务关系,它是将客户端请求通过负载均衡设备转发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处理完毕后,将结果返回到负载均衡,然后负载均衡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常见的负载均衡设备: 硬件设备:F5、A10、ARRAY 、深信服、梭子鱼等等 软件设备:NGINX 、HAPROXY 、LVS 等等(注:LVS 用的不是太多) 针对我们的ecology 系统,以上负载均衡设备均可使用。 注:由于ecology 系统session 同步的局限性,负载均衡设备分发模式需要配置成:最小连接数模式。(硬件负载均衡) 针对于负载均衡的硬件设备可以咨询相应的硬件厂商,

OA系统功能模块说明

OA系统功能模块说明 功能模块 系统一共10个模块,包括了50多个子系统,覆盖了办公中所需的所有功能。如下表所示: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单位内外部的各种公文,利用计算机网络的高速迅捷和计算机控制的严格准确性实现公文的处理。文件管理模块相对传统公文处理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文处理效率和准确性,用户操作简便易行。 基本功能包括: ◇新建文件 ◇代办文件 ◇文件查询 ◇收文管理 ◇发文管理 ◇收文查询 ◇发文查询 ◇电子签名 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中可以进行公文的审批、意见处理、等功能。基本功能包括: ◇新建申请 ◇流程列表 个人办公 个人办公管理是办公人员处理个人事务的系统,是用户开始日常办公的工作平台。在这里,员工可以及时了解需要办理的各项事务,查看最新文件、进行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基本功能包括: ◇文档管理 ◇个人工作计划 ◇工作日志 ◇名片夹 ◇个人参数设定 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系统是处理部门以及部门之间相关事务的一个平台,有利于部门内部计划及项目的管理,同时也有利于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协同办公效率。

基本功能包括: ◇部门交流 ◇部门计划 ◇项目管理 ◇活动安排 信息发布平台 信息发布平台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员工之间、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公共平台。在这里,用户可以根据本身实际情况自行定义信息栏目名称(如新闻、公告、大事记、机关介绍、规章制度、奖惩通报等),设置各个栏目的发布管理人员、修改删除人员,并可将指定栏目设置为默认栏目,即进入信息中心后的默认显示栏目;员工可以查看组织中的最新消息,各种规章制度等等;使用BBS功能,可以随时发表相关的意见或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 基本功能包括: ◇信息平台 ◇BBS ◇公告板 ◇规章制度 ◇大事记 行政事务 行政事务是日常办公中需处理的一些日常事务,其基本功能包括: ◇会议管理 ◇车辆管理 ◇考勤管理 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涉及到政府的机构设置以及各部门的人员编制情况,有利于领导了解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应的职位权限。 基本功能包括: ◇机构设置 ◇人事管理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文档简单范例

软件开发文档 项目名: “通讯录” 版本: α测试版 作者: ccba 编写时间:2001-8-20 文档内容: 1 需求规格说明书 2 概要设计说明书 3 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档号IM00101 需求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确定待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的需求。 1.2 项目背景 “通讯录”软件是为了提供一种功能完备,易于操作、界面美观的优秀软件。该软件由蔡文亮单独开发完成。 1.3 定义 需求规格说明书采用参考资料②标准 1.4 参考资料 ①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 ②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 ③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基本方法篇)》科学出版社 2000.1 2、功能需求 该软件由四个主功能模块和一个扩展功能模块构成,各功能模块中规定的均为软件的基本功能,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增加新功能,但必须详细编写相关文档。 2.1录入、修改功能模块 该功能块主要用于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和修改,考虑到通讯录的实际需要,可以放松对数据库完整性结束的控制,但从减少数据库的角度来考

虑,不容许有完全相同的纪录出现(考虑的合并,相同的纪录项)。 2.2查询功能块 本功能模块是最重要的功能块,对通讯录的操作最主要部分就是查询操作。 本功能块要求有如下功能: 1)按数据库各个属性查询 2)按数据库各个属性之间的逻辑组合查询 如:查询名称为“鸭子”且年龄为20岁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FROM MESSAGER WHERE NICKNAME=“鸭子” AND AGE=20 3)按某一属性的数值范围查询及其逻辑组 如:查询年龄在20至35岁间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FROM MESSAGER WHERE AGE BETWEEN 20 AND 35 4)模糊查询 同时我们要求查询结果可以按用户要求的格式来显示,如:用户能调整显示属性的个数和组合。 2.3系统安全块 通讯录的信息是个人隐私,故在软件中加入必要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1)登录帐号和密码的管理 2)帐户权限的控制 3)对部分登录帐号隐藏部分内容 2.4系统设置块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软件使用时一些设置使其更利于软件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界面背景和色彩设置(模仿WINNAP) 2)闹铃功能开关,即实现朋友生日提醒功能 3)记录内容项(即数据库修改通讯录上的内容项) 4)历史记录,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记录下何人何时使用过该软件 2.5扩展功能块 1)网络功能:通过OLE/COM接口的调用,实现E-mail软件调用。2)帮助文档的制作(On-line help)

负载均衡集群系统解决方案

Linux负载均衡集群系统解决方案 行业: 跨行业 功能:Linux,负载均衡集群 供应商: 中国软件股份集团 方案正文: Linux虚拟服务器简介 基于中软Linux的虚拟服务器(Linux Virtual Server,即LVS)是一个具有高可用性特点的负载均衡集群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与服务器节点的数量、性能成正比的负载能力,有效提高服务的吞吐量、可靠性、冗余度、适应性,性能价格比高。同时,LVS也是利用低端设备实现高端服务器性能的有效途径。 中软Linux虚拟服务器(Linux Virtual Server,即LVS)是建立在一个主控服务器(director)及若干真实服务器(real-server)所组成的集群之上。real-server负责实际提供服务,主控服务器根据指定的调度算法对real-server进行控制。而集群的结构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客户端只与单个的IP(集群系统的虚拟IP)进行通信,也就是说从客户端的视角来看,这里只存在单个服务器。 Real-server可以提供众多服务,如ftp, http, dns, telnet, nntp, smtp 等。主控服务器负责对Real-Server进行控制。客户端在向LVS发出服务请求时,Director会通过特定的调度算法来指定由某个Real-Server来应答请求,而客户端只与Load Balancer的IP(即虚拟IP,VIP)进行通信。 二、优点 *提高吞吐量:为获得更高的吞吐量,在LVS中增加real-servers,其开销只是线性增长;而如果我们选择更换一台更高性能的服务器来获得相当的吞吐量,其开销要大得多,而且被替换掉的旧服务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冗余:如果LVS中某real-server由于需要升级或其它原因而停止服务,其退出以及恢复工作,并不会造成整个LVS对客户端服务的中断。 *适应性:不管是需要吞吐量逐渐地变化(因日常事务量变化),还是快速地变化(因突发事务量变化),服务器数量的增减对于客户端都是透明的。 三、结构图

软件项目详细设计文档示例模版.doc

XXX软件/项目/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拟制日期 评审人日期 批准日期 编写单位或个人

修订历史

目录 XXX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1)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2) 1引言 (3) (3) 2 3 (5) 4总体方案确认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5) 4.2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5) 4.2.1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5) (5) 5 6、 7非功能性设计8 (8) 9环境配置 (8)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制的目的是,大体上介绍一下软件系统中各层次中模块或子程序、以及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考虑,表明此文档是主要是为编码人员提供服务,并且其他类型的项目参与人员也可以通过此文档对软件/项目有更深入了解。 1.2背景 说明此软件或系统的项目背景、需求背景、开发目的等,还可以列出参与人员等相关信息。 1.3参考资料 列出本文档中引用的文献、资料、标准等相关信息(一般是具有出版或版权性质的文件)。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列出文档中用到的和开发有关,或与行业、业务、需求有关的专业术语,并进行解释。 2设计概述 2.1任务和目标 说明详细设计的任务及详细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2.1.1需求概述 对所开发软件的概要描述, 包括主要的业务需求、输入、输出、主要功能、性能等,尤其需要描述系统性能需求。 2.1.2运行环境概述 对本系统所依赖于运行的硬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运行库、中间件、接口软件、可能的性能监控与分析等软件环境的描述,及配置要求。 2.1.3条件与限制 详细描述系统所受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说明。包括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条件与限制以及进度、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简要说明详细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如数据库设计工具、界面设计工具、原型设计工具等。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主要对系统级的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应对需求分析提出的企业需求进一步确认,并对由于情况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变化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Tomcat集群与负载均衡

Tomcat集群与负载均衡(转载) 在单一的服务器上执行WEB应用程序有一些重大的问题,当网站成功建成并开始接受大量请求时,单一服务器终究无法满足需要处理的负荷量,所以就有点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会产生单点故障,如果该服务器坏掉,那么网站就立刻无法运作了。不论是因为要有较佳的扩充性还是容错能力,我们都会想在一台以上的服务器计算机上执行WEB应用程序。所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集群这一门技术了。 在进入集群系统架构探讨之前,先定义一些专门术语: 1. 集群(Cluster):是一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一个松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内存进行消息传送,实现分布式计算机。 2.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先得从集群讲起,集群就是一组连在一起的计算机,从外部看它是一个系统,各节点可以是不同的操作系统或不同硬件构成的计算机。如一个提供Web服务的集群,对外界来看是一个大Web服务器。不过集群的节点也可以单独提供服务。 3. 特点: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负载均衡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集群系统(Cluster)主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高可靠性(HA):利用集群管理软件,当主服务器故障时,备份服务器能够自动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并及时切换过去,以实现对用户的不间断服务。 高性能计算(HP):即充分利用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的资源,实现复杂运算的并行处理,通常用于科学计算领域,比如基因分析,化学分析等。 负载平衡:即把负载压力根据某种算法合理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上,以减轻主服务器的压力,降低对主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目前比较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主要有: 1. 基于DNS的负载均衡 通过DNS服务中的随机名字解析来实现负载均衡,在DNS服务器中,可以为多个不同的地址配置同一个名字,而最终查询这个名字的客户机将在解析这个名字时得到其中一个地址。因此,对于同一个名字,不同的客户机会得到不同的地址,他们也就访问不同地址上的Web服务器,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2.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如Apache+JK2+Tomcat这种组合) 使用代理服务器可以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的Web服务器,让代理服务器将请求均匀地转发给多台内部Web服务器之一上,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这种代理方式与普通的代理方式有所不同,标准代理方式是客户使用代理访问多个外部Web服务器,而这种代理方式是多个客户使用它访问内部Web服务器,因此也被称为反向代理模式。 3. 基于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负载均衡技术(如Linux Virtual Server,简称LVS)

软件开发功能模块详细设计文档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说明书 编写目的................................................... 项目背景................................................... 定义....................................................... 参考资料................................................... 2.总体设计.................................................... 需求概述................................................... 软件结构................................................... 3.程序描述.................................................... 功能....................................................... 性能....................................................... 输入项目................................................... 输出项目................................................... 算法....................................................... 程序逻辑................................................... 接口....................................................... 存储分配................................................... 限制条件................................................... 测试要点...................................................

windows下Tomcat负载均衡和集群配置

轻松实现Apache,Tomcat集群和负载均衡 作者:罗代均 ldj_work#https://www.360docs.net/doc/ed5309286.html,,转载请保持完整性 0,环境说明 Apache :apache_2.0.55 1 个 Tomcat: apache-tomcat-5.5.17 (zip版) 2个 mod_jk:: mod_jk-apache-2.0.55.so 1个 第一部分: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就是apache将客户请求均衡的分给tomcat1,tomcat2....去处理 1.安装apche,tomcat https://www.360docs.net/doc/ed5309286.html,/下载Apache 2.0.55 https://www.360docs.net/doc/ed5309286.html,/download-55.cgi下载tomcat5.5 zip版本(解压即可,绿色版) https://www.360docs.net/doc/ed5309286.html,/tomcat/tomcat-connectors/jk/binaries/win32/jk-1.2.15/下载mod_jk,注意和 apache版本匹配 按照jdk,我的路径为:E:\ide\apache\Apache2 解压两份Tomcat, 路径分别为 E:\ide\tomcat1,E:\ide\tomcat2

下载mod_jk

2.修改Apache配置文件http.conf 在apache安装目录下conf目录中找到http.conf 在文件最后加上下面一句话就可以了 include "E:\ide\apache\Apache2\conf\mod_jk.conf"

2. http.conf 同目录下新建mod_jk.conf文件,内容如下 #加载mod_jk Module LoadModule jk_module modules/mod_jk-apache-2.0.55.so #指定 workers.properties文件路径 JkWorkersFile conf/workers.properties #指定那些请求交给tomcat处理,"controller"为在workers.propertise里指定的负载分配控制器JkMount /*.jsp controller 3.在http.conf同目录下新建 workers.properties文件,内容如下 worker.list = controller,tomcat1,tomcat2 #server 列表 #========tomcat1======== worker.tomcat1.port=8009 #ajp13 端口号,在tomcat下server.xml配置,默认8009 worker.tomcat1.host=localhost #tomcat的主机地址,如不为本机,请填写ip地址 worker.tomcat1.type=ajp13 worker.tomcat1.lbfactor = 1 #server的加权比重,值越高,分得的请求越多 #========tomcat2======== worker.tomcat2.port=9009 #ajp13 端口号,在tomcat下server.xml配置,默认8009 worker.tomcat2.host=localhost #tomcat的主机地址,如不为本机,请填写ip地址 worker.tomcat2.type=ajp13 worker.tomcat2.lbfactor = 1 #server的加权比重,值越高,分得的请求越多

设计说明文档

电子密码锁的设计 一、任务要求 (1)设计任务与要求 ①基本要求 当输入一个正确密码时就能开锁,输入错误次数到达预设定次数时就会自动报警。 ②主要性能指标 ※能够从键盘中输入密码 ※能够判断密码是否正确 ※能够实现密码的修改 ※在操作错误达到一定次数后能够报警 ③扩展功能 ※断电或者单片机复位后能够保存之前的操作 ※能够实现密码的修改 综上所述 电子密码锁的设计,应该包含以下功能: (1)电源供电电路。 (2)微控制器主控电路。 (3)数字显示电路及参数设定按键。 (4)错误报警电路。 根据以上分析,本次电子密码锁设计的主要重点是以下几个部分:4x4矩阵键盘设计、LCD信息显示、密码的掉电存储和密码的比较和处理。当然,除了这几个部分外还有定时器/计数器计时中断和报警等功能模块。 二、功能模块分析 (1)单片机接口分配 AT89C51单片机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I/O功能部件,具有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按功能可以将其分成八个组成部分: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EPROM)、特殊功能寄存器(SFR)、I/O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及中断系统。 在本设计中,单片机的各个接口我是这样分配的:P0口接一个上拉电阻后与LCD1602的8位双向数据端D0~D7相接,P1口用作矩阵键盘接口,P2口的P2.0~P2.2和LCD1602的4~6引脚相接,P2.5和P2.6接串行存储器AT24C02,P3口用作开锁电路和报警电路的接口。

(2)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就是指能使单片机工作的最少的器件构成的系统。因为单片机已经包含了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所以只要在其外部加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就可以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 (3)时钟电路 单片机工作需要晶振给CPU提供频率,时钟电路就是给单片机提供晶振频率的电路。 图1时钟电路 单片机允许的振荡晶体可在1.2~24MHz之间选择,一般为11.0592MHz,电容C2,C3的取值对振荡频率输出的稳定性、大小及振荡电路起振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可在20~100pF之间选择,典型值位30pF。 (4)复位电路 计算机每次开始工作,CPU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初值,即复位状态。 图2复位电路 单片机RST引脚是高电平有效。单片机在上电瞬间C1充电,RST引脚端出现正脉冲,只要RST断保持两个机械周期(大约10ms)以上的高电平,单片机就能复位。在单片机工作后,如果还想再次复位,只需按下开关,单片机就能重新变成复位状态。 (5)最小系统 单片机加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就构成了能使其正常工作的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单片机正常工作的基础,任何一个单片机系统设计都是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础上来完成的,而在单片机系统实物设计中,最应该首先解决的也应该是单片机最小系统问题,只有保证了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正确性,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其他模块的正确设计。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最全面)汇总.doc

Xxx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编写:日期:检查: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XX公司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文档变更记录

目录 1. 引言 (4) 1.1 编写目的和范围 (4) 1.2 术语表 (4) 1.3 参考资料 (4) 1.4 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4) 2. 全局数据结构说明 (5) 2.1 常量 (5) 2.2 变量 (5) 2.3 数据结构 (5) 3. 模块设计 (5) 3.1 用例图 (5) 3.2 功能设计说明 (5) 3.2.1 模块1 (5) 3.2.2 模块2 (6) 4. 接口设计 (7) 4.1 内部接口 (7) 4.2 外部接口 (7) 4.2.1 接口说明 (7) 4.2.2 调用方式 (8) 5. 数据库设计 (8) 6. 系统安全保密设计 (8) 6.1 说明 (8) 6.2 设计 (8) 6.2.1 数据传输部分 (8) 6.2.2 IP过滤分部 (8) 6.2.3 身份验证部分 (8) 7. 系统性能设计 (9) 8. 系统出错处理 (9)

1.引言 1.1背景 此文档的背景 1.2编写目的和范围 说明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的目的是说明程序模块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描述、输入/输出、算法和流程逻辑等,为软件编程和系统维护提供基础。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和项目评审人员。 1.3术语表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名称、作者、文件编号或版本等。参考资料包括: a.需求说明书、架构设计说明书等; b.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1.5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文字处理软件:[编写设计文档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RedOffice ] 绘图工具:[使用的UML工具,如Rose、Jude、Visio]

设计说明书模板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本说明书的目的是为开发过程提供软件处理过程的详细说明,使软 件开发技术人员对整个软件所需实现的功能以及软件的功能模块的划分、实现清楚的认识,为整个系统的开发、测试、评定提供基础,并为以后 的编程工作提供依据。 1.2.术语介绍 PCIE卡:采用新一代的总线接口,传输数据或者控制信号的板卡 UV灯:紫外光灯,用于固化紫外光类墨水 2.软件概述 2.1.软件用途 本软件实现对公司研制的打印控制,它主要包含对X,Y,Z轴运动电机 的精准控制,各类控制功能,喷绘大数据的传输等。 为上层软件提供各类硬件控制接口而进行开发。接口分为控制命令接口 和数据传输接口。

2.2.软件总体结构 软件总体结构图 3.模块设计说明 3.1.控制命令模块 控制命令模块是本软件对外提供的操作窗口,用于各类功能控制。主要分为喷头控制板通讯模块,外设控制板通讯模块,运动控制模块。 3.1.1.喷头控制板通讯模块: 一.模块描述: 京瓷喷头控制板通讯模块,实现向京瓷喷头控制板发送打印配置命令,读取打印状态参数;读取喷头系列号,读取或写入喷头温度,喷头电压,喷头波形文件等信息。 二.模块结构: 1)京瓷喷头控制板通讯模块结构

京瓷喷头控制板通讯模块结构图 2)头板读信息模块结构 头板读信息模块结构图 a.系统信息 通过喷头控制板,可读取当前喷头控制板的系统信息,如版本号等。 b.喷头点火次数 通过此接口,可以读取当前各个喷头点火次数信息,由此信息,可 知喷头使用情况。 c.喷头系列号 通过此接口,可读取当前各个喷头对应的系列号,系列号用来标识 区分各个喷头。 d.喷头工作状态

软件模块设计说明模板.doc

软件模块设计说明模板1 软件模块设计说明书-XX模块 1.1 模块概述 说明模块具有哪些基本功能、采用的设计架构以及关键技术。 详细一一列出模块对应的浦东安管项目功能指标、性能指标。 1.2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具体说明模块的主要设计思想。 以模块结构图的方式说明子模块之间的关系。 以图文的形式一一说明模块各功能点的处理流程。 1.3 模块包结构说明 说明模块涉及到哪些Java包,主要完成什么功能(具体给出每个包与1.2中的子模块的对应关系)。 1.4 模块类结构说明 以表格的形式说明所有Java类的主要功能及设计思想。 序号包名类名功能描述设计说明 1.5 模块核心数据结构说明

模块使用的核心数据结构设计说明。 1.6 模块数据存贮设计说明 模块使用的数据存贮(包括数据表、文件)设计说明,需具体到所存贮的各字段。 1.7 模块前台(用户界面)设计说明 具体说明模块前台页面(面板)的组织结构、各页面(面板)的主要功能。 1.8 模块的加载与配置说明 具体说明模块的启动加载方式、顺序等。 具体说明模块所有配置项功能、配置方法。 1.9 模块外部环境接口说明 具体说明模块与运行容器以及其它模块之间的接口。 具体说明模块与外部环境进行数据交互的方式、数据结构。 1.10 模块现存的主要问题 具体说明模块现在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有可能,请给出问题的基本解决思路。

软件系统项目管理及考核办法模板4 XX系统项目管理及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XX系统项目建设的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XX系统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XX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项目特点,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项目组织管理结构 本项目在XX的统一领导下,成立项目管理组对该项目实施建设及管理。本项目总负责人:XX;项目牵头人:XX;项目组下具体分XX个系统:权限系统负责人:XX;身份认证负责人:XX;安全设备负责人:XX;网络系统负责人:XX。 二、职责划分 1.xx:总领xx项目的建设。 2xx:具体负责:协助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的组织、协调、文档、项目进度控制、项目问题解决、例会等内容。 3xx:负责内容:xx系统的调试、测试、部署、更新以及维护。 4. xx:负责内容:xx系统的调试、测试、部署、更新及维护。 5. xx:负责内容:①xx系统的调试、测试、部署、更新及维护。

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摘要:当今世界,无论在机构内部的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如Internet上,信息处理量的增长都远远超出了过去最乐观的估计,即使按照当时最优配置建设的网络,也很快会感到吃不消。如何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合理的业务量分配,使之不致于出现一台设备过忙、而别的设备却未充分发挥处理能力的情况,负载均衡机制因此应运而生。本组在课堂上讲解了《集群监控与调度》这一课题,本人在小组内负责负载均衡部分内容,以及PPT的制作。 关键词:负载均衡集群网络计算机 一、前言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务: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服务就近提供,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提高服务器响应速度;提高服务器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网络关键部位出现单点失效。 其实,负载均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均衡”,一般来说,它只是把有可能拥塞于一个地方的负载交给多个地方分担。如果将其改称为“负载分担”,也许更好懂一些。说得通俗一点,负载均衡在网络中的作用就像轮流值日制度,把任务分给大家来完成,以免让一个人累死累活。不过,这种意义上的均衡一般是静态的,也就是事先确定的“轮值”策略。 与轮流值日制度不同的是,动态负载均衡通过一些工具实时地分析数据包,掌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状况,把任务合理分配出去。结构上分为本地负载均衡和地域负载均衡(全局负载均衡),前一种是指对本地的服务器集群做负载均衡,后一种是指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在不同的网络及服务器群集之间作负载均衡。 服务器群集中每个服务结点运行一个所需服务器程序的独立拷贝,诸如Web、FTP、Telnet或e-mail服务器程序。对于某些服务(如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的那些服务)而言,程序的一个拷贝运行在群集内所有的主机上,而网络负载均衡则将工作负载在这些主机间进行分配。对于其他服务(例如e-mail),只有一台主机处理工作负载,针对这些服务,网络负载均衡允许网络通讯量流到一个主机上,并在该主机发生故障时将通讯量移至其他主机。 二、负载均衡技术实现结构 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负载均衡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服务就近提供,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 2.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 3.提高服务器响应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