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比的意义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比的意义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4单元比

第1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48、49页及练习十一的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过程与方法:

培养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的意义

难点: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

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

3、自学教材43、44页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比?比是什么?什么叫比?谁和谁比?

(2)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15÷10求的是什么?是这面旗的什么和什么比较?

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长和宽比也就是几和几比?

【新知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1、用除法可以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也就是说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两个量的比。

2、一辆汽车2小时行90千米

这里已知哪两个数量?可以求出哪个数量?怎样求?

说明:90÷2=45(千米)用除法求出了这辆车的速度,它表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来表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把它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

90÷2表示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3、讨论①除法中的运算符号是“除号”,表示比的符号是什么呢?写作什么?

②5比3写作什么?各部分的名知称是什么?

③试写3比5、90比2,并说出比的前项、后项。

④比的前项和后项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除的关系)

⑤什么是比值?如何求?比值可以是什么数?

4、我们在写比时,要注意谁和谁比,谁是比的前项,谁是比的

后项,次序不能颠倒。

2、求比值的方法是:用()除以()所得的商是(),它可以是(),也可以是(),还可以是()。

3、观察,你能发现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吗?

4、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随堂练习】

1、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下面两个比。

3∶5=90∶2 =

2.完成教材的做一做。

3.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0.375∶0.875= 0.25∶0.75 = 2.6∶3.9=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的1-3题。第8单元数学广角—

—数与形

第1课时数与形(1)

【教学内容】10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

交流,并归纳总结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猜测填数字

①2、4、6、8、____、____

②–1、2、–3、4、____、____

③ 2、4、8、16、32、 ____、____

【情景导入】

日历图中的套色方框中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新知探究】

观察上面图形把下面算式补充完整

1=()2

1+3=()2

1+3+5=( )2

利用规律写一写

1+3+5+7=( 4 )2

1+3+5+7+9+11+13=(7 )2

—————————————————=(9 )2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随堂练习】

1、填空

3、请你根据例1结论算一算 1+3+5+7+5+3+1=( )

1+3+5+7+9+11+13+11+9+7+5+3+1=

……

(2)

(3) (4) (n )

(1)

3,5,7,( ),11,13,( ); 6,10,14,( ),22,26,( ); 2,4,8,( ),32,64,( ); 1,4,9,( ),25,36,( ); 1,8,27,( ),125,( ); 1,3,6 ,10,( ),21,( );

2,4,7,

11,( ),22,(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