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胸及肺部检查

诊断学 胸及肺部检查
诊断学 胸及肺部检查

胸及肺部检查

1. 正常呼吸音有几种:三种: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P118

2. 正常人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出现部位P117-118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角附近,肩胛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及右肺尖

支气管呼吸音: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颈椎至第2胸椎附近

肺泡呼吸音:除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之外的肺部

3. 肺泡呼吸音增强的原因P118

与呼吸运动及通气功能增强,进入肺泡的空气流量增多,流速加快有关。

1)单侧增强:(代偿性)肺脏或胸腔病变使一侧或一部分肺的呼吸功能减弱或丧失,

则健侧或无病变部分的肺泡呼吸音可出现代偿性增强。

2)双侧增强:运动、甲亢、高热T需氧量增加,使呼吸加深加快

贫血、代谢性酸中毒T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4. 呼吸音延长的产生机制P119

下呼吸道有部分梗阻或狭窄时,呼气时气道狭窄更明显而使呼气时间延长,常伴呼吸音粗糙。

5. 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P118

呼吸运动障碍,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降低,胸腔内肿物,胸膜疾患,胸壁增厚

6. 病理性管状呼吸音的定义,临床意义P119

定义: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

临床意义: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洞,压迫性肺不张

7. 齿轮性呼吸音的临床意义P119

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胸膜黏连等

8. 干罗音,湿罗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P120-121

干罗音听诊特点O1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但常在呼气时更加清楚

②几个不同性质的干啰音可同时存在

O性质多变且部位变换不定,如咳嗽后可增多、减少、消失、出现

O音调较高,每个音响持续时间较长

⑤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的干啰音,又是不用听诊器就可听到,称喘鸣

临床意义:双侧肺部的干罗音: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心原性哮

喘等

局限性干罗音: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或肿瘤。

湿罗音听诊特点O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但吸气终末时多而清楚

⑤常有数个水泡音成串或断续发生

⑤性质不易改变,部位较恒定

⑤大、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

⑤咳嗽后可增多、减少、消失

临床意义:局限性湿罗音: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癌及

肺出血等。

两肺底湿罗音:见于心衰所致的肺淤血和支气管肺炎等。

两肺野满布湿罗音:见于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

9. 大水泡音的发生部位,小水泡音的出现时期

大水泡音:(粗湿罗音)产生于气管、大支气管或空洞内,多出现在吸气早期。小水泡音:(细湿罗音)产生于小支气管或肺泡内,多在吸气终末出现。

听觉语音增强和减弱的临床意义 P121

听觉语音减弱:见于过度衰弱、支气管阻塞、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 或水肿。

听觉语音增强:见于肺实变、肺空洞及压迫性肺不张。

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的体征有哪些 P125

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心尖搏动向右侧移位; 气管被推向右侧, 左侧语颤减 弱或消失;

左侧积液区叩诊呈实音,左侧心界叩不出,心界向右侧移位;积液区呼吸音 减弱或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液面上区域可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或病理性支 气管肺泡呼吸音。

正常胸部浊音区,实音区,正常肺部叩诊音,叩诊从哪里开始叩?胸部异常叩诊音的临床 意义P114

浊音区:肺与肝或心交界的重叠区域,又称肝脏或心脏的相对浊音区。 实音区:未被肺遮盖的肝脏或心脏,又称心脏或肝脏的绝对浊音区。

正常肺部叩诊音:正常肺部含有适量气体,肺泡壁又有一定弹性,叩诊呈清音。 胸部异常叩诊

音:

胸部叩诊呈鼓音的临床意义 P116

产生鼓音的原因是肺部有大量的含气腔,见于气胸及直径大于

3-4cm 的浅表肺空

洞,如空洞型肺结核、液化破溃了的肺脓肿或肺肿瘤。 比奥呼吸的名解,特征P111

有规律的深度相等的呼吸几次之后,

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同样

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 潮式呼吸名解,发生机制,特征,临床意义

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 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 直至呼吸停止片刻, 再开始上述

周期性呼吸,形成如潮水涨落的节律。发生机制是呼吸中枢对 左心衰竭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增高以及某些中毒, 也见于心力衰竭、 缺氧及某些脑干损伤。

现,可能是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库斯莫尔呼吸的名解,临床意义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 病人可出现节律匀齐, 呼吸深而大,病人不感呼吸困难的呼 吸,又称酸中毒大呼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胸膜摩擦感的特征,检查部位,临床意义P114、P122

检查者用手掌轻帖胸壁,令病人反复做深呼吸,有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临床见于 胸膜炎症、原发性或继发性胸膜肿瘤、肺部病变累及胸膜、胸膜高度干燥以及尿毒症等。 严重气胸的体征有哪些 P124

患侧胸腔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气管被推向健侧, 触觉语颤消 失或减弱;患侧叩诊为鼓音,心脏向健侧移位,右侧气胸时肝上界下移, 左侧气胸时心 浊音界叩不出;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

桶状胸的特点,临床意义P106

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肋骨倾斜度减小几乎呈水平 位。肋间隙增宽,有时饱满。锁骨上、下窝展平或突出,颈短肩高,腹上角增大呈钝角, 胸椎后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亦可见于老年人及矮胖体型人。

腹式呼吸临床意义 P110

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Q 的敏感性降低,以及

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

有些老人在睡觉时也会出 儿童及成年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 肺炎、重症肺结核、胸

膜炎、肋骨骨折、肋间肌麻痹等胸部疾患时,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21. 呼吸频率过缓或过速的频率及临床意义P110

呼吸频率过速:成人呼吸频率超过22次/分钟,见于剧烈体力活动、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呼吸功能障碍、心力衰竭、肺炎、胸膜炎、精神紧张等。

呼吸频率过缓:成人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钟,见于深睡、颅内高压、黏液性水肿、吗啡及巴比妥中毒等。

22. 叹气样呼吸的临床意义

某些患者自觉胸部发闷,间隔一段时间作一次大呼吸,称为叹息样呼吸,转移其注意力力时则呼吸正常,多为功能性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神经紧张或忧郁的人。P112 23. 耳语音增强的临床意义

被检查者用而语音调发“一、二、三”音,将听诊器放在胸壁上听取,正常能听到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只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此即耳语音。耳语音见于肺实变、肺空洞及

压迫性肺不张。P122

24. 肺水肿的体征P123

视诊:呼吸过速,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唇指发绀,极度焦虑,大汗,咳吐含泡沫的稀薄黏液痰,严重时可有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从口鼻涌出。胸廓对称,呼吸动度减弱。

触诊:气管居中,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减弱。

叩诊:正常或浊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双肺满布湿罗音,可有哮鸣音,听觉语音减弱或正常。

25. 胸骨角,两手自然下垂肩胛下角是哪一项体表标志P104

胸骨角:与两侧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通常以此作为标记来计数前胸壁上的肋骨和肋间隙。气管分叉、第4胸椎下缘、上纵隔与下纵隔交界部,均位于胸骨角水平。

两手自然下垂肩胛下角:通过此角所作的直线位肩胛线。

26. 肺气肿的体征

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气管被推向右侧,患侧语颤减弱或消失;

患侧积液区叩诊呈实音,患侧心界叩不出,心界向健侧移位;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液面上区域可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或病理性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27. 胸部听诊的诊断意义优于胸部摄片的疾病是

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建立侧枝循环。

28. 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的临床意义P108

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建立侧枝循环。

29. 佝偻病的胸壁特征:鸡胸P107

30. 乳房癌肿的表现P109

肿块形状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便捷不清,压痛不明显,质坚硬,早期恶心肿瘤可活动,但晚期可与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易向腋窝等处淋巴结转移,尚可有“橘皮样”、乳头内陷及血性分泌物。

31. 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的临床意义P110

腹膜炎、腹水、巨大卵巢囊肿、肝脾极度肿大、胃肠胀气等腹部疾病及妊娠晚期,因膈肌向下运动受限可使腹式呼吸减弱而胸式呼吸增强。

32. 肺实变体征P122

两侧胸廓对称,但呼吸动度可呈局限性减弱或消失;气管居中,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高度大块肺实变可呈实音;肺泡呼吸音消失,可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响亮性湿罗音、听觉语音增强及支气管语音。

33. 鼾音的临床意义P120

较大支气管或气管有黏稠分泌物。

34. 气胸和大量胸腔积液的鉴别:见11与18题

35. 气管移位的临床意义

气管居中(病理性):见于肺实变、肺水肿、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炎、肺空洞拉向患侧:阻塞性肺不张、胸膜增厚、肺空洞

推向健侧:气胸、胸腔积液

36. 肺下界移动度减小,呼吸音减低的临床意义

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肺不张、阻塞性肺气肿、气胸、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肺炎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压升高。

37. 阻塞性肺不张的体征

病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气管移向患侧,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呼吸音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

38. 气胸的体征

患侧胸腔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气管被推向健侧,触觉语颤消失或减弱;

患侧叩诊为鼓音,心脏向健侧移位,右侧气胸时肝上界下移,左侧气胸时心浊音界叩不出;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

39. 正常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减弱的临床意义P116

平静呼吸时,右肺下界在右侧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分别为第6、第&第10肋骨;左肺下界除在左锁骨中线上变动较大外,其余与右侧大致相同。若肺组织弹性减

退、胸膜粘连或膈肌移动受限,则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胸膜黏连、肺炎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压增高。

40. 触觉语颤,肺下界移动度,罗音,胸膜摩擦音,管状呼吸音,桶状胸,支气管语音,反常呼吸名解

触觉语颤:检查者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平贴于病人胸壁两侧对称部位,让病人用低音调拉长

说一”或重复说一、二、三”这时检查者手掌所感觉到的震动,称为触觉语颤。

肺下界移动度:嘱病人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扣出肺下界,用笔标记;再嘱病人深呼气后屏住呼吸,扣出肺下界,用笔标记。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罗音:伴随呼吸的附加音。

胸膜摩擦音:胸膜发生炎症时,表面粗糙,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相互摩擦产生震动,听诊时有胸膜摩擦音。

管状呼吸音:又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

呼吸音。见于肺实变、压迫性肺不张、肺空洞(也是触觉语颤和听觉语音增强的病变)。

桶状胸: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以至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泡含气量增多)。

支气管语音:听觉语音增强、响亮,且字音清除,称为支气管语音。见于肺组织实变。

反常呼吸:若部分胸壁吸气时内陷、呼气时外凸,为反常呼吸。见于多发性肋骨、肋软骨骨折、胸骨骨折。

41. 试比较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胸腔积液三者体征的异同(从视、触、叩、听角度比较)

见18、26、37 题

42. 什么是捻发音,临床意义是什么?

捻发音又称捻发性湿啰音、微小湿啰音,是一种极细而均匀的高音调的音响,很像用

手在耳边捻搓一束头发所产生的声音,所以称捻发音。

见于肺淤血、肺炎早期、肺结核早期、纤维性肺泡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