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重商主义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浅谈英国重商主义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浅谈英国重商主义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浅谈英国重商主义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2009级师范一班

徐正权

3011076

浅谈英国重商主义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摘要:重商主义是在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变革时期”出现的一种经济思潮,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是;时代的产物。在奉行重商主义国家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成为工业化国家和海外殖民帝国,其重要原因在于英国的重商主义嬗变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英国重商主义影响

正文:

重商主义是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遍及欧洲各国的主流思潮和基本国策,是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舆论准备,是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但由于各国情况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不同,重商主义在各国的表现和发展特色各异。这种不同不仅反映在重商主义在各国的形成和达到鼎盛时期有先有后,而且各国重商主义理论表述的深浅、形式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不同。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之一的英国,受其国内外一系列条件的影响终于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叶逐渐走到西欧各国的前列,重商主义也随之成了它奉行的基本国策。于是英国成为重商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策源地和具有代表性的国度。重商主义政策的胜利引进,决定了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带有典型的形态,并且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因此,深入研讨英国重商主义的发

展轨迹及影响,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近代英国成功的秘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商主义的形成

1、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严格说来,重商主义不能成为一个学派,因为它既没有学派的领导人物,又没有传道授业的门徒。但总结起来,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有:第一,认为财富就是金银、货币。货币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财富。封建主认为,财富是物质资料,是使用价值。重商主义者则认为,财富是金银,是货币,物质资料只有能够

实现为货币而且真正实现为货币时才是财富。他们把国家经济政策和一切活动归结为攫取金银。第一,认为财富的源泉在流通领域,货币是商品卖出去换来的,因此,财富来自商业和贸易。第三,除了开采金银矿,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源泉。因为国内贸易换来换去,国内货币没有增加,只有通过对外贸易把本国的商品卖出去,换回货币,财富才会增加。为此,必须坚持出口大于进口,才能保证货币流入本国。第四,利润只是一种让渡收入。它也来自对外贸易,因为国内贸易彼此交换,一得一失,互相抵消。只有通过对外贸易,贱买贵卖,才能得到利润。商品生产只是贸易的先决条件,工业是为商业服务的。国内商业生产应服从与商品输出的需要,必须全力鼓励和发展在国外可以按高价畅销的商品工场手工业。第五,国家必须积极干顸经济生活,以法令的形式保护国内的工商业,保护对外贸易,以便在

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马克思指出:重商主义“正确地说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使命就是赚钱”。

2、重商主义的分期

英国重商主义时代大体上从1500年至1750年,横跨两个半世纪。过去学术界一般都把英国重商主义思想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重商主义思想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晚期的思想又被称为重工主义或贸易平衡理论。但如把重商主义思想历时性地放在历史时间尺度内,就会看到,其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雏形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反映了重商主义对经济现象的把握不断深入,对经济语言的运用不断成熟的过程。

第一时期,是从1500年到17世纪20年代前,重商主义思想处于初期阶段。为了应对社会转型初期的混乱经济社会秩序,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财政需求,推进市场化的进程,重商主义者从思想上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控制,但此时的重商主义思想还比较粗糙,有时还同政策建议混同在一起。在16世纪下半期由于英国呢绒出口遭遇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于是爆发了一场经济大讨论。过去重要的思想家都是传教士和社会改革家,现在是商人和政治家;过去表达的典型媒介是布道和文章,现在是更讲究技巧的备忘录或便函;过去检验当时生活的是社会正义,现在是经济私利;过去最大的讨论题目是农业,现在是商业和工业。当时的议会和政府召开了许多调查会,“鼓励并且也训练了人们讨论当时的经济问题,有关经济问题的讨论由此而在整个16世纪得到了很大改进,有时甚至具有“科学”,意

义。当时讨论的问题有:圈地、行会、公司、中心市场制度、垄断、税收、通货、关税、济贫、工资、工业管理等许许多多问题。此次讨论的思想结晶就是重商主义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初期形态,反映了资本主义还处在自卫的阶段,早期资产者还需要依靠国家来应对经济波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控制国内工商业、海外贸易甚至百姓的日常生活,克服难关,同时需要凭借国家授予的垄断权而发家致富。资产者的需求与当时的统治者稳定社会秩序的愿望相契合,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不断加强,到伊丽莎白时期终于形成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

第二阶段,是从17世纪20年代到17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力量的增强和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出现了重商主义思想革命,在英国逐渐形成了“贸易科学”,重商主义思想逐渐走向成熟。重商主义思想正是在17世纪20年代贸易危机的讨论中成熟起来的。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伴随着30年战争或由此引起的波兰和德国大多数地区货币贬值和汇率变动,这样,英国呢绒价格变得昂贵,失去价格优势,向这些地区的出口锐减,使得许多呢绒商濒临破产的边缘,大量纺工失业,货币短缺。市场的扩展使得经济联系“不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变得不可理解”。当时的议会、枢密院、贸易公司以及相关的商人都围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危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以托马斯·孟为例,他参与了调查贸易危机的几个委员会,是主要发言人,并且起草了几份备忘录。正是在此期间,孟的重商主义理论成熟起来,在后来经过彻底改写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成功

超越了他在《贸易论》中为东印度公司辩护的立场,而是站在全局和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表现出对经济问题的深刻洞察力,为最终确立“贸易科学”做出了贡献。正是在这场著名的争论中,重商主义者开始使用共同的术语,来处理共同面临的问题,出现了重商主义思想革命。

第三阶段,是17世纪90年代到18世纪50年代,重商主义思想又一次经历革命性转变,出现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概念,承认地域分工和专业化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在思想上日益完善,已与亚当·斯密的理论咫尺之遥。17世纪90年代是英国重商主义思想发展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由17世纪20年代发展出来的重商主义思想进一步成熟,另一方面,又开启了下一世纪的思想转折。重商主义思想从此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形成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概念;互利的源泉在于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其它国家的发展可以是促进本国进步的源泉,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贸易顺差理论被外国支付收入理论所取代。

二、重商主义对英国的影响

综观英国早期重商主义政策的历史特征,我们发现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是传统体制在独特历史条件下的自然演变过程,国家政策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较少的强制性。这是因为其国家权力结构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议会和王权共存共荣,相互牵制致使以王权为中心的新兴民族国家难以实施过分强制性政策。这就为资本原始积累顺利进行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新生社会力量得

以孕育成长。早期重商主义思想体现了当时的整体走向,极大地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推行的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正是对这一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宗教及其它社会问题所作出的反应,成为世界现代化起源时期最初的关于社会转型的政策。

1、重商主义加速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到了重商主义晚期,各行业都沿着资本主义的轨道快速发展,特别是英国工商业发展迅速。

2、重商主义揭开了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革命的序幕,推动了英国封建农奴制的瓦解。在世界历史上,最旱发生农业资本主义革命的是英国。从15世纪的最后30年开始,英国发生了圈地运动,这是英国农村士地所有权的重大变革,随之而来的还有经营方式和耕作方法的变革,这就是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而这些一切自始自终都与都铎王朝的重商主义密切相关。

3、重商定义者崇尚金钱的价值取向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崇拜金银的重商主义思想突破了中世纪宗教思想统治的樊篱,它对于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由于重商主义本身的缺陷,由于统治阶级的局限性,重商主义也有其消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重商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虽然它有种种缺陷,但总言之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然而重商主义并没有在今天销声匿迹,当代风靡的凯恩斯经济学仍然可以它的影子。我国对待重商主义的态度应

该批判的吸收。例如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等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