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电路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电路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当今电网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重要趋势,然而这也对继电保护电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继电保护电路能够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如果配电网继电保护电路设计不符合实际标准,除了会导致电网运行不稳,还会影响用户供电质量。
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电路设计,进而提出应用方法。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电路;设计;应用
前言
電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智能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从而改变了传统配电技术应用中存在着的问题,实现了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趋势相契合。
在电网运行当中,智能配电网负责电力分配、变化等工作,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电力服务终端、电压等进行管理,确保配电网运行稳定性。
其中,继电保护系统十分关键,其不仅能够确保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还能够保证配电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加强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电路设计与应用十分重要。
1 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电路的设计
1.1 常见配电网继电保护
常见的配电网保护主要包括了短路保护和接地保护。
其中,短路保护是结合科学原理,如果供电线路出现了短路问题,此时负载电流会远高于平时运载电流,因此很容易判断是否出现了短路故障问题。
对于短路故障通常是采用过流保护装置,采用限定时间电流,结合线路运行延迟时间方法采用馈线、母线、变压器相互配合。
该种方法除了能够判定短路故障问题,还能够检测电压、电流故障问题。
接地保护是重要的保护装置,由于配电网中大部分故障都是接地不良造成的结果,并且接地故障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其他方面故障。
由于接地故障会产生较大的电阻,所以需要采用专用的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通常不需要对异常电流进行检测,因为这个数值是恒定的,所以可以忽略了负荷电流,提高接地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由于科学原理不同,在检测中工作量非常小,此时会提高信号检测的难度。
针对此类问题,可以采用电流-时间继电器检测方法。
再者,在进行检测当中可能会遇到高电阻的故障问题,可以使用距离、反时限、中性点电压、零序量等手段进行检测。
由此系统采用了延时保护方法,所以在瞬时接地故障检测当中,会减少分段馈线开关动作次数,提高检测便捷性。
1.2 机电保护电路自动装置
(1)综合测控。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微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微电子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系统集成化的同时,确保自身保护性能,应用效果十分
优异。
通过加入中央处理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还能够分析配电网运行情况,实现多功能、集成化装置,也就是综合测控系统。
综合测控系统主要包含了通信、基础、保护、控制等功能。
现如今,我国很多城市都采用了智能配网系统,在该系统当中应用综合测控系统成为一种趋势,在电力行业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优势。
(2)智能化开关。
智能配网继电保护线路自动化设计,除了要设计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还需要对配电开关、10kV开关展开针对性设计。
当今柱上开关装置主要有2种,一是开关和FTU分离,二者保持独立性;二是开关与FTU组合形式,实现一体化保护功能,二者各有利弊,需要结合配电网实际挑选。
1.3 就地化继电保护自动装置
该保护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不仅能够简化接线操作步骤,同时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确保电路保护的有效性。
通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就地装置、控制中心联动,可以减少集控中心联动接线量,提升内部的利用空间。
在近些年发展中,电路设计技术、电子器件制造技术都有了明显进步,在环境复杂的地区,电力装置也能够更好地胜任[1]。
2 智能配网继电保护电路的应用
2.1 电压保护
中压、低压配网中容易产生输电线路短路等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多级保护。
由于有不同的运行方式不会对电流速断保护、电压速断保护灵敏性带来变化,再加上电网中电负荷量持续增加,所以在电流超载运行情况下,速断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但是高压输电线路较为密集,对电流速断保护区域要求更长,并且会产生短距离输电线路故障,如果电流量过小,可能造成不动作问题,此时就要科学选用保护装置,提高电压、电流敏感性,一旦出现电负荷超标问题,可以立即切断电路,保证安全。
2.2 纵联保护
现如今,社会对电力供应安全性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推动了纵联差动保护器的发展,该种保护器能够有效切断故障线路,电压跌落持续时间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因为母线电压降低造成电负荷不稳定情况。
因此,可以采用纵梁保护装置解决此类问题,保证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效率,提高供电质量。
2.3 光纤纵联差动保护
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多数都是采用光纤线缆,结合电力系统通信特点以及要求,采用有效的光纤通信措施,应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设备,从而快速传输继电保护信息,确保信息传递安全性。
当今光纤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可以降低工程量、技术方面不是很复杂,因此可以采用独立光纤通道传输继电保护信息。
在配电网
运行中,一旦遇到了重新敷设通信线缆的情况,在确保成本符合预期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更新的光纤通信技术,保证电力线路可以稳定、安全运行[2]。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继电保护线路技术也愈加完善。
通过加强继电保护线路设计与应用工作,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降低短路、接地、电流电压超载等故障的负面影响,确保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和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晓丹.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电路的设计及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228-229.
[2] 李中建,刘杰,赵乾生.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电路的设计及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