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解读
美国的四大科技报告是ad, pb, nasa, doe。

美国的四大科技报告是ad, pb,
nasa, doe。
美国四大科技报告指的是防部的AD报告、家航空及宇航局的NASA报告、能源部的DOE报告和商业部的PB报告。
AD报告是原美国武装部队技术情报局收集、整理和出版的国
防部所属的军事研究机构与合同单位的科技报告,AD报告的
内容绝大部分与国防科技密切相关,涉及航空航天、舰船、兵器、核能、军用电子等领域,是目前军队院校和国防科研部门使用价值和频率最高的大宗科技文献。
NASA报告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出版,来自于NASA的十三个研究中心,还包括部分NASA出版物,其内容涉及航空航天相关的各个学科领域。
NASA报告的内容侧重于航空和空间
技术领域如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及飞行器材、试验设备、飞行器制导及测量仪器等方面,同时广泛涉及许多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
学科范围包括10大类、76小类,10大类分别为:航空学、宇航学、化学和材料、工程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物理、社会科学、空间科学。
DE报告是由美国能源部科学技术情报局(DOE/OSTI)统一编
目通报的科技报告。
DE报告的内容涉及核动力发电厂、核反
应堆技术、核燃料、合成燃料、煤、天然气、石油、太阳能、动力传输与分配、高级推进系统、军备控制、军事技术,武器与国防、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领域。
PB报告由美国出版局出版,其内容主要涉及物理、化学和数
学等基础理论,以及工艺材料、生产技术和材料科学等尖端科学技术等。
美国二战后的科技政策

按时期主要的政策:1:50~60年代终点至调整科研机构,政府主力项目,加强对规划和引导2:70~80年代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经济战略中心地位,3:90年代不断扩大研究和开发经费的投入;二战前,美国并没有形成一个对全国科技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政府政策。
其科研活动基本上属于民间分散性质的。
研究经费主要靠民间募集。
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需要制造新的武器和完成均是以虚的研制任务,这就必须把全国的科技力量动员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
为此,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对战后有着深远影响的科技政策。
如科研管理工作有内行领导,利用大学优势,实行科研和同承包制,成立科学研究哈发展局(OSRD),集中领导协调规划全国的科研与发展事业。
战争结束后,罗斯福要求osrd局长布什博士,针对国家战时动员科学资源的经验,提出一个方案。
报告强调了政府要大力支持科研开发,积极促进大学的基础研究和培养科学人才,并建议创立“国家科学基金会”。
这标志着美国西安达科技政策的形成和确立。
美国全国科学院:创建于1863年,是根据林肯总统签署的法令成立的,该院活动的宗旨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对全国和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问题提出问题并给与帮助。
根据全国科学院的决定,并在全国科学院的帮协助下,全国工程科学院于1964年12月建立。
该院1982年共有国内院士1099名,国外院士97名。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全国工程科学院与全国科学院共同共同负责审议科学技术问题。
此后,在1970年,同样根据全国科学院的决定,又成立了美国医学科学院。
美国医学科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审查有关公共健康的政策问题。
上述三个科学院的共同执行机构成为全国研究理事会。
全国研究理事会下设有4个学科委员会可4个专门委员会。
他们包括工程学委员会,生命科学委员会等十余可委员会,它们的涉及到的活动有对各个学科的具有全国意义并需要全国科技界共同努力来解决的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讨论。
50年代后,由于经济不景气和战后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政府压缩了对科技的投入,并减少了政府的干预。
对三届美国政府主要科技计划、报告法案比较及理念分析

科技创新论坛 (项煜虹刘二中)对三届美国政府主要科技计划、报告法案比较及理念分析
对三届美国政府主要科技计划 报告 法案比较及理念分析
项煜虹 ' 刘二中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2.科技日报社,北京100038)
摘要:尽管历届美国总统的科技政策主张有差异,但保证美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地位是其不变的旋 律。美国分散决策、统一协调的科研体制决定了美国没有统一的、定期发布的国家科技政策。通过考察美国 三届总统时期分别制定和实施的科技计划、报告法案来追踪这一历史时期的科技政策重点,找出差异,探寻 原因,寻求规律,以资借鉴。
关键词:科技计划;科技法案;美国政府;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32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945(2012)01—0007—05
美国始终将保持和巩固其在科技领域中的世界领导 地位作为维持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优势地位的重要基础。从 某种意义上讲,三届美国政府的许多科技计划、报告法案 是针对中国等“战略竞争者”而制定的。美国一些人士认 为,美国在创新上的领导地位正遭受着严峻挑战,在中国 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不断高速增长的压力下,美 国有可能失去在科学和技术上的领导地位,而这一地位一 旦丧失,就算还能失而复得,难度也极大。因此,美国必须 增加科技投入,强化科学技术教育,以切实提高美国的创 新能力。深入研究三届美国政府主要科技计划和报告法案, 对于了解美国社会对中国科技发展趋势的认识,乃至对整 个中国社会的认识大有裨益。
一、
克林顿政府主要科技计划、报告法案比
较及理念分析 1993年,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成了冷战 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救火队长。就在这重重危机中,克林顿 政府采取了比较“积极”的科技政策,其对科技的重视在 美国历史上首屈一指,提出了许多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的 新概念,成效显著。克林顿亲任新成立的国家科技委员会 (ysTc)的主席,把对研究开发的指导提高到与国家安全和 经济事务同等重要的地位,推动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 头号科技强国和世界科技活动中心。 1994年,美国政府发表科技白皮书提出, “科学” 为技术提供“燃料”,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 为冷战后的第一任政府,克林顿政府开始调整科技发展战 略。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 划”,削减原子能研究预算,放缓国防科技经费的增长幅 度。为了增强竞争力,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美国加强了 民用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研发,在追加科研经费的基础 上,将联邦研究机构从事民用、军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比 率从41:59调整为50:50。… (一)1992年《技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竞选宣言 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不久,美国政府就先后发表了 21 世纪的制造业:把设想变为就业机会 、 ((技术:经济增 长的发动机 、 美国国家技术政策 等声明。美国政府
美国当代科技发展战略及对我们的启示[终稿]
![美国当代科技发展战略及对我们的启示[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796a0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a.png)
美国当代科技发展战略及对我们的启示[摘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世界各国,无论发达与否,均将其科技发展战略置于提高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策之上。
本文基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探究了美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我国区域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的启示。
[关键词]科技发展;战略选择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也预示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
在新的世纪,科学技术活动由国家规模向国际规模发展,向社会机体进行全面的渗透,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
面对当今科技发展的总体态势,科技发达国家做出了基本相同的战略选择,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具体领域发展计划;同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大科学研究的资助力度,确定科研优先资助领域,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构建本国核心科技能力和竞争力。
1美国科技发展新战略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制定科技发展计划。
由于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了联邦政府的多元分散型科技管理体制,因此联邦政府不制定全国统一的综合性科技发展规划[1],而主要是通过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制定和调整导向性科技政策,引领国家科技发展方向,一贯要求科学研究重点把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长远目标、战略需求和现实需求结合起来,针对当前新的国家目标调整研发重点,如针对反恐的国家安全和国防科技投入。
美国政府目前把保持美国在科学知识最前沿的领先地位作为国家战略目标。
其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及其下属科研机构。
联邦政府的研发管理部门和直属科研机构是政府研发的主体。
美国政府通过议会批准预算,把研发经费在一个财年里通过立法固定下来,但实际支出时也会有所调整。
从研发资金的分配模式可以看出,美国是由政府各部门资助科研的。
2001- 2007 年,政府研发实际支出部门和机构如表1 所示。
2006年联邦政府总研发投入1337亿美元(估计预算) ,其中一半多(719亿美元)将分配到国防部,用在国防研发上。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科技政策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科技政策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科技政策世界当前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
美国政府拥有一套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且对美国科技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
特朗普是位“另类”的美国总统,有鲜明特色,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就任总统以来, 特朗普政府科技政策的内容、特色和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
以美国政府科技政策体系的历史沿革作为研究起点,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企业研发政策、人才政策和反托拉斯法等内容,接着深入分析特朗普太空、网络空间和人工智能三个重点研发领域。
为了维持美国科技优势特朗普采取了单边主义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改革《贝赫-多尔法案》以促进政府科技成果更好地为民间所用;签署《减税与就业法案》促进企业研发;通过国内自主培养和国际吸收的方式建设美国人才队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越来越多地考虑反托拉斯的科技政策作用。
特朗普主要通过机构设置或重组,加大资源投入等方式力图实现在太空领域全方面领导、在网络空间和关键基础设施安方面消除对手的非对称优势、在人工智能方面要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等战略目标。
跟随科技政策内容,本文分析了特朗普对美国科技创新的态度、政策特点和成因。
态度上,与外界的观点不同,特朗普实际上重视美国科技创新,政府研发总投入相对上任之初保持增长;特点上,首先特朗普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工作议程的差异致使特朗普逆转奥巴马的科研战略,国防相关部门研发经费的大幅增长,这亦直接体现到重点研发领域上,其次特朗普重视研发效率,为提高政府研发效率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成因上,科研经费向国防相关部门倾斜的根源是:谋求安全方式上的“以实力求和平”理念,国际合作的“美国优先”主义以及被用于政府治理当中的“特朗普经济学”。
本文在两章分别分析特朗普重点科研领域可能面临的挑战和特朗普政府科技政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
浅析美国控制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五种模式及应对

浅析美国控制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五种模式及应对2020年5月1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新的“实体名单”管制规则,修订内容直接针对中国企业华为,在技术链、供应链上对华为采取了精准而细致的管制手段。
在新的规定之下,华为的技术通道和供应链渠道均受到封堵。
中国部分高技术企业向前向上的道路越来越窄,其中既有大企业的竞争战略,也有美国政府的意志,本报告另辟蹊径,从产业链控制的视角来看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封堵,这种控制是一种相对精巧细致的方式。
一、产业链控制力是美国保持领先和竞争力的关键法则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用了不到15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且在发展质量上遥遥领先。
尽管美国政府和民众为其制造业“衰退”、“失去竞争优势”而充满担心,并大行其道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从根本上来说,最具竞争优势的高附加值环节仍然掌控在其手中,我们更倾向于认为美国所谓“空心化”现状是遵循产业、市场规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如果倒行逆施倡导逆全球化,那美国的这种竞争优势将黯然失色。
当然,美国拥有竞争优势并保持领先的背后有其复杂的历史动因以及特定的发展规律,如果从产业层面深究会发现,“对产业链的持续控制”是其保持领先的关键法则之一。
我们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投入-产出数据库(ISIC Rev.4-国际标准行业分类)”跟踪“主要国家制造业所使用的进口中间产品和服务”,来考察每个国家供应链进口的程度,这一指标从不同国家供应链进口部分的增值角度出发,阐述本土供应部分增值占比,更能集中说明美国制造业供应链增值部分主要源自国内,且美国制造业活动并未被国际竞争对手抢走,而是各国经济都在趋向于更加全球化。
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供应链中进口增值部分仅占10%,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三;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中进口增加值部分占比为20%,排名第七。
且近年来各国供应链中间进口增值部分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而美国的增长水平低于主要国家平均增长水平,这也印证了各国经济都在趋向于更加全球化,包括美国在内。
美国高科技创新对全球经济影响

美国高科技创新对全球经济影响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美国一直以来都是高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其在科技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从信息技术到生物技术,从能源领域到制造业,美国的高科技创新几乎涵盖了所有经济领域,并以多种方式改变着全球经济的格局和运行方式。
美国的高科技创新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增长动力。
以信息技术为例,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企业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拓展市场,从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此外,软件和硬件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催生了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在生物技术领域,美国的创新成果也对全球医疗保健和农业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的药物研发和基因治疗技术不仅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延长了人类的寿命,还为医疗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转基因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保障了全球粮食安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美国高科技创新还促进了全球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传统产业不断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制造业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一致性。
同时,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些新兴产业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全球竞争格局方面,美国的高科技创新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美国的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这不仅增强了美国的经济实力,还对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为了在全球竞争中立足,其他国家不得不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和创新发展。
美国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十大科技发明

美国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十大科技发明历史上,美国人一直在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进步,特别是在20世纪,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使美国从几次困难时期走了过来。
以下是国外媒体盘点的美国历史上对未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十大科技发明进步:第一位:飞机是这对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兄弟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所以,第一名非他们莫属。
1903年,在北卡罗来纳州,怀特兄弟的飞机在田野上空虽只飞行了短短的12秒钟,这却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跨越。
第二位:原子弹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试爆,它的爆炸性影响绝不容小觑。
除了原子弹的“军事价值”之外,曼哈顿计划还是美国“熔炉文化”的集中体现,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很多都是新移民,而且其中有些是为了逃避德国第三帝国的迫害而来美国的。
第三位:登月也许最早飞入太空的是苏联人,但美国人的登月行动才真正让整个世界都“异想天开”。
在上个世纪6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统治时期,阿波罗计划启动,并在1969年首次把美国人送到了月球上。
登月行动从想法到付诸实践速度惊人,当然,这要归功于冷战。
第四位:激光技术激光应用广泛,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是美国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
爱因斯坦早在1917年就对激光的特性进行过概述,但直到1960年,美国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才首次演示出激光现象。
在今天,每当我们听C D或看DV D时,我们都在利用激光;激光还应用于眼科手术、条形码扫描,就连摇滚演唱会的灯光也采用的是激光。
第五位:互联网许多人都对互联网的发明做出了贡献。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这种技术就开始被应用,不过,范围只是局限在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内部。
美国国防部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 net 的网络,但是只有4个结点,分布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