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甲鱼病害红底板病和烂甲病的病因及防治

合集下载

春季甲鱼常见疾病及其防治(上)

春季甲鱼常见疾病及其防治(上)

肺炎 克雷伯 氏菌 等。 主要是 由于水 质恶化 、饲 料营养 成 分不 良导致 细菌 感染 引起 。该病经 常 与腐皮 、疖 疮病 并
发 ,发 病率 高 ,可造 成 大批 死 亡。 ( ) 要症状 :发病 初 期在病 鳖 的颈部 、背 部、 腹 2 主 部 、裙边 和四肢 基部 出现成 片的 白色 点状 小突 起 ,呈 疮 痂状 ,逐 渐增大 为疖疮 ,向外突 出, 四周红肿 , 当疖 疮 溃烂 后 ,脓汁状 液体流 出 ,带有恶 腥臭味 。随 着病情 的
成。
3.红底 板 病 ( 叫 赤 斑 病 、腹 甲红 肿病 等 ) 也
() 1 病原 :一 般认 为病 原体 为点状 产气 单胞 菌点状 亚种 ,也有 认为 是 由嗜 水气 单胞菌 、温和 气 胞菌等 多 种细菌 和病 毒所 引起 。发病 原因是 由于池 底岸坡 坚硬粗 糙 ,鳖 行时底 板摩擦 受伤 或是 由于捕 捞 、运 输时造 成摩 擦 、挤 受伤 而 引起病 原 感染 所敛 。 ( 丰要症 状 :病鳖 腹部 有 出血 性红 斑 ,严重 时整 2) 个 底板 出 血发 红甚 至 出现 溃 ,露 出骨 甲板。解 剖后 发 现 口 鼻发 炎 充 血 , 舌呈 红 色 , 咽部 红 肿 ;肝 脏 呈 紫 黑 色 ,严 重 淤 血 ,肠 道 发 炎 充 血 , 内 食 ,病 鳖 反应 迟
(3)予 贞防 :① 定 期 “乐 活 ”或 “特 性 复 合 菌
素 ”、 “ 护水 解毒 宅 ”改 善养 殖水体环 境 ;② 发病 高峰
期 ,每1 ~ 1 天用 “ 0 5 鳖乐 ”或 “ 甲鱼 专 H碘 ”、 “ 毒 j
(4)治 疗 :① 全池 泼 洒 “ 乐 ”或 “甲鱼 专 用 鳖
威 ”对 水体 全 面 消 毒 ;③ 定 期 投 喂 添 加 “ 肝 ”或 鳖 “ 胆康 ”、 “ 黄 散 ”及 “ 肝 甲鱼专用 多维 ”等 ,增强

甲鱼常见病害防治建议

甲鱼常见病害防治建议

2020.1甲鱼常见病害防治建议咨询热线:0731-********、133********五指峰科技专栏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协办肖鹤许朝爱(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湖南浏阳410331)中华鳖又名水鱼、甲鱼、团鱼,属龟鳖目、鳖科动物,是常见的养殖鳖种。

由于甲鱼具有较大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全国各地已广泛开展人工养殖。

养殖方式主要有鱼鳖混养、池塘单养、工厂化温室养殖等。

随着人工养殖甲鱼的发展,与养殖相关的病害也随之而来,在此就甲鱼病害防治进行讨论,以期对甲鱼养殖起到一些帮助。

一、穿孔病症状:发病初期体表出现淡黄色或白色小斑点,随病情加重,斑点四周逐渐红肿、溃疡加大,最后表皮破裂出现空洞病灶。

与穿孔相对应的脏器表面,表现为炎性浸润,中心深红略黑,红色向周边渐渐变淡。

病至此时,多数衰竭死亡。

流行情况:穿孔病为流行病,在常温养殖条件下流行时间一般在5-11月;发病高峰在6-9月,12月至翌年3月患病鳖带病灶冬眠。

加温条件下,周年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日本资料认为发病系维生素缺乏和饲料腐败所致,添加维生素E,防止饲料氧化,对预防此病有一定效果。

治疗:换水后用“溴氯海因”“仨亩宁”或“绿养宁”全池泼洒消毒,同时饲料中添加“富多威”+“氟苯尼考粉”投喂1周,病灶处清洗干净后涂抹抗生素软膏。

二、腐皮病病因:主要是由于鳖相互咬伤后细菌继发感染所致。

鳖相互咬伤的最主要原因是雄性早熟现象,其次为投饵不足等。

疖疮病常并发腐皮病。

防治方法:①甲鱼常发生相互咬伤,一定要先找出原因,对症处理后,同时可用“仨亩宁”或“绿养宁”全池泼洒消毒,每两周1次为宜,这样可把细菌杀死并且能预防由于互咬导致这种病因的细菌二次感染。

②发现病鳖时,可用抗生素等药液浸洗3小时。

同时饲料中添加“泰利维”+“氟苯尼考粉”投喂1周。

三、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鳖浮在水面或岸边,不肯下水,在“晒台”上也呈昏睡状态。

若属早春,当水温在18℃以上时,鳖仍喜欢钻入泥沙中休息。

甲鱼的常见疾病

甲鱼的常见疾病

甲鱼的常见疾病
在甲鱼的养殖过程中,对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是必须放在心上的。

那么,甲鱼的常见疾病有哪些,比如水霉病、红脖病及腐皮病等都是多发疾病。

甲鱼易得什么病
1、水霉病
水霉病病菌对甲鱼危害很大,会吸取营养生长,几天内即可覆盖甲鱼全身,患病甲鱼的症状为行动缓慢、食欲减弱,直至体弱死亡。

治疗方法:发病池用“鱼用博灭”或“鱼菌清系列消毒剂”泼洒消毒,并需要配合投喂“鳖必康”或不“强克103”,连用3-6天即可。

2、红脖病
患有红脖病的甲鱼脖子红肿充血,有些会出现全身性水肿现象,腹部会出现红色病斑,病斑慢慢扩散,直至溃烂。

防治措施:该病发生在高温季节,以预防为主,在饲养时每周对
甲鱼投喂几次抗病毒药剂,在暴雨前后对水体消毒,避免病害发生。

发病时,及时对水体消毒,换水,在饲料中拌鱼赋康+菌立克+欣达安,连用3-5天,即可控制病情。

3、腐皮病
患有腐皮病的甲鱼在发病时,体表皮肤会有发炎、肿胀现象,病变组织逐渐坏死变色,然后溃烂。

防治措施:放甲鱼入池时要确保健康、无伤口的,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在饲料中添加菌立克+鱼赋康拌料,连用4-6天,可以有效控制。

鳖赤白板病的发生原因与有效预防

鳖赤白板病的发生原因与有效预防

鳖赤白板病的发生原因与有效预防作者:赵春光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9期鳖赤白板病(俗称红底板病、白底板病),是我国近年来危害最大的鳖病之一,且到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笔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掌握赤白板病的主要病原,了解了发病条件,并在预防上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应用中草药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发病原因无论春夏秋冬,当气候环境恶劣或正常养殖环境突然变化时都易诱发赤白板病,特别是春季温室鳖种出池到室外养殖的发病率占80%左右。

所以,笔者认为,赤白板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环境恶化或突变超出鳖生理调节能力而造成的强应激破坏了机体防御机能,病原乘虚而人感染所至,感染病原主要是嗜水气单胞杆菌和假单胞杆菌。

二、主要症状1行为变化。

突然或长期停食是赤白板病的典型症状,减食量通常在50%以上。

发病后病鳖多在池边漂游或集群,大多病鳖头颈伸出水面后仰,并张嘴作喘气状,有的鼻孔出血或出气泡,严重的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故对环境变化异常敏感,稍一惊动迅速逃跑,不久就潜回池边死亡。

2外部症状。

病鳖体表无任何感染性病灶,背部中间可见圆黑色影块(俗称“黑盖”),死亡时头颈发软伸出体外,有的因吸水过多全身肿胀呈强直状。

刚死的病鳖头部朝下提起时,口鼻滴血或滴水。

有的腹部呈浊红色(红底板),有的则呈苍白色(白底板),大多雄性生殖器脱出体外,部分脖子肿大。

3内部病状。

剖解可见头颈部鳃样组织糜烂,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变性坏死,气管中有大量黏液或少量紫黑色血块。

肺脓肿,有的气肿,有的有大量紫黑色血珠或淡黄色气泡。

肝肿大,有的呈紫黑色血肿,有的为淡黄色或灰白色“花肝”,也有的有大量腹水。

胆囊肿大。

肠管中有大量淤血块,有的肠壁充血,也有的肠管空虚。

膀胱肿大充盈,稍触即破。

心脏灰白色,心肌发软无力。

雌性输卵管充血,雄性睾丸肿大充血,阴茎充血发硬。

三、有效预防1改进养殖模式。

根据几年来的调查表明,春季从温室移养到室外易发生赤白板病的鳖种大多为封闭性温室培育的,而采光大棚培育的较少。

甲鱼养殖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甲鱼养殖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甲鱼养殖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 3.饵料投喂缺乏规律 在人工养殖中,鳖的饲料应根据鳖的生 长阶段选投不同的饵料。如在饲养过程中, 鳖的饵料和质量没有保证,投喂时缺乏正 常的生活规律,不定时定量或者投喂大量 劣质饵料,使鳖食量减少,使之经常处于 饥饱无常的状态而降低了抗病能力,很容 易染病。
甲鱼养殖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甲鱼养殖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甲鱼养殖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 鳖的生活能力和抗病能力很强,一般病 害发生较少,如果人工养殖过程中饲养管 理不善也会引起鳖病的发生,甚至造成饲 养鳖的死亡。引起鳖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几种
甲鱼养殖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 1.饲养池水质的恶化 养鳖的饲养池水质的好坏与鳖能否健壮 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饲养池内大量投 饵长期不更换新鲜水质,池内残饵和鳖的 排泄物过量存积腐败后,使水质发黑变臭, 造成各种有害菌类和藻类大量繁殖,由于 病原体大量孳生而导致鳖的传染性疾病发 生。或者更换新水引用来的水源是被有毒 物污染的,因而使饲养池内的饲养鳖发生 中毒现象。
甲鱼养殖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 2.放养密度过高 规格大小不齐造成残食或相互传病。为了提高 单位面积鳖的饲养量,池内饲养的鳖一般采取高 密度放养,但如果放养密度过高,即超出规格密 度3~5倍,鳖因在池内的活动范围小,会造成互 相争夺饲料被抓咬伤。若在1个饲养池内放养鳖规 格大小相差很大,就会使弱鳖因抢不到饲料而更 加衰弱,造成弱肉强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残弱鳖体质较差,从而 降低了抗病能力,容易相互染病。
• 4.野生鳖入池 引进外来野生鳖饲养,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捕捉和运输方法而受伤, 放养前又未经检查、挑选,残伤鳖入池放养,容易传染病菌而发病。 • 5.冻害和暑害 鳖在越冬期间,特别是在稚鳖露天自然越冬情况下,稚鳖池内冻结 很容易发生冻害,造成稚鳖大批死亡。根据龟友之家自由市场 的资料所示,如果在暑期饲养池没有采取遮荫等降温措 施,可使鳖食欲降退,体质消瘦,抗病力下降,也容易发病。鳖病不 易及时发觉,当发现鳖行动迟缓、感觉迟顿时,应及时对鳖检查处理。 鳖的体质一旦减弱,不摄食,此时药物很难起作用,难以治愈。因此, 要进行正常性的预防工作,以防为主。预防方法是:每月用生石灰粉 按每立方米水体80克,向鳖池泼洒,消毒1次;幼鳖、成鳖入池前要 用1%浓度的孔雀石绿或高锰酸钾兑水4倍,浸泡鳖体10~15分钟, 消除体外疾病。在越冬前,要用磺胺类药物掺入饵料中,连续投喂3 天,用量按每千克鳖配0.2毫克药物,可预防鳖病的发生和蔓延。

甲鱼病防治方法:甲鱼病害主要有哪些

甲鱼病防治方法:甲鱼病害主要有哪些

甲鱼病防治方法:甲鱼病害主要有哪些
甲鱼主要病害有:水霉病、脖肿病、红脖病、肠炎病、出血病、腐皮病等,都会对甲鱼的养殖造成或大或小的危害。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各类甲鱼病防治方法,供参考。

1、甲鱼水霉病防治方法
症状:肉眼可见甲鱼四肢、颈部、尾部等处出现水霉,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是:发病后可用鱼康宁或用万分之四小苏打和万分之四食盐合剂全池泼酒,效果很好。

2、甲鱼脖肿病防治方法
症状:甲鱼脖颈部明显肿大,口鼻出血,腹甲部呈贫血状。

防治方法是用“富氯”消毒池水,再用“鳖健康”治疗。

3、甲鱼红脖病防治方法
症状:甲鱼脖颈肿胀,腹部充血,身上有红色斑点,此病为急性
传染病,如防治不及时,会造成甲鱼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是:定期用生石灰水消毒,保持池水卫生,在饲料中添加0.5‰的“鳖健康”,或每千克甲鱼用了氯霉素、土霉素0.2克拌饲料投喂,10天为一个疗程,初期发病的甲鱼,每千克可注射青霉素、链霉素20万国际单位于甲鱼腹腔,1-2次即可。

4、甲鱼肠炎症防治方法
症状:甲鱼排泄物有异味,消化不畅,行动迟缓。

防治方法:在饲料中添加l%大蒜汁、洋葱,7天为一个疗程。

5、甲鱼出血病防治方法
症状:甲鱼腹甲出现血斑,肠道和呼吸器官出血,肾脏,肝脏亦出现病变。

防治方法是:迅速隔离病甲鱼,用“鳖健康”,磺胺或抗生素治疗。

6、甲鱼腐皮病防治方法
症状:甲鱼须、尾、四肢、裙边出现表皮糜烂现象,严重时表皮烂掉,爪脱落,颈部鼓肉,骨骼外露。

防治方法是:除对池水全部用“富氯”、“鳖健康”进行消毒外,将病甲迅速隔离,每天用100微升磺胺类药物溶液浸洗2~5分钟,每天2次,7天为一疗程,一般可以痊愈。

常见鳖病的防治技术

常见鳖病的防治技术
2症状 :病 鳖显 得急 躁不 安 ,浮在 水面 或食 台 ,摄 . 食 量 明显 下 降 ,体表 一般 完整 ,但 呈 失血病 状 ,苍 白。 解 剖时 ,仅有 少 量血 液渗 出,整个 肠道 充 血严重 ,有 血
2症状:白点可遍布全身,在小鳖的颈部、背部、 .
四肢 的角皮 下有 粟米 、绿 豆 大小 的 白色 或 淡黄色 斑 点 ,

腐皮病
1病原:腐皮病又称皮肤溃烂病、烂皮病,病原为 . 产气单胞菌属的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
细菌 ,其 中以气 单胞 菌 为主 要致 病 菌 。
增效剂、助溶剂) 每亩每米水深 10 克加水稀释全池泼 0 洒,病情严重时连用2 。② 内服,用拜特止暴 ( 天 主要成
份为恩诺沙星 1% 0 、增效剂)0 克拌2千 克饵料,连续 10 5
性 细 菌 ,另 外 鳖 虹 彩 病 病 毒 也被 认 为 是该 病 的病 原之
— —

2症状 :病鳖颈部红肿、充血,伸缩困难,腹部可 . 见血点,口鼻出血。病鳖食欲减退 ,行动迟缓,或浮在
1病原:白斑病是一种寄生性的真菌病,病原为毛 _
霉菌。

防 治i 编 周 侠 栏目 辑 燕
l_匝 国富
旦塑 基 旦
池塘养殖中常见的鳖病有腐皮病、白点病、红脖子
病 、疖 疮病 、出血性 肠 道坏 死症 、 白斑 病 、水 霉病 及累 枝虫 病 。

水面上或伏在岸边或食台上,对外界失去反应,最终衰
竭 死亡 。
3流行情况:该病对幼、成鳖均可感染,在鳖的 自 . 然生长期常年可发病,死亡率可高达5% 0 以上。 4 防治 :①外消,用洁泰 ( . 主要成份为溴氯海因、

鳖红白底板病的环境控制和中草药防治 - -

鳖红白底板病的环境控制和中草药防治  -          -

鳖红白底板病的环境控制和中草药防治摘要:鳖红白底板病是我国近年来危害较大的鳖病之一,其一旦暴发,就很难马上彻底治愈,严重的死亡率可达50%以上。

为了达到既能较好地防治该病又能在防治过程中做到产品安全卫生,笔者应用了合理控制生态环境结合中草药的防治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鳖红白底板病是我国近年来危害较大的鳖病之一,其一旦暴发,就很难马上彻底治愈,严重的死亡率可达50%以上。

为了达到既能较好地防治该病又能在防治过程中做到产品安全卫生,笔者应用了合理控制生态环境结合中草药的防治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鳖红白板病的流行特点与发病原因1、流行特点来势猛、病程长、死亡率高、不分季节并与气候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是室内外池塘红白底板病发病和流行的特点。

无论春夏秋冬,当气候环境恶劣或正常养殖环境被突然打破等都是诱发红白底板病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春季温室鳖种出池到室外养殖的发病率占60%左右,如一九九九年春季江浙一带的百年不遇长暴雨,诱发红白底板病和海南每年七月中旬开始诱发红白底板病,死亡率均在50%以上,较严重的鳖场高达80%,损失惨重。

所以笔者认为红白底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化或突变后超出鳖生理调节能力造成强应激破坏机体防御机能力使病原生物乘虚而入感染所至。

2、主要病原国内外有关红白底板病病原的研究较多,在国内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对患病病鳖的病原分离结果,种类已不下20个,但较有说服力的是红底板病感染细菌为原发性,后又感染病毒为继发性。

白底板病直接感染病毒为原发性,后感染细菌为继发性。

且细菌嗜水气单胞菌为主要病原。

病毒以鳖类呼肠弧和腺病毒为主要病原。

研究还发现,红白底板病在发展过程中还会互相转化为外症白底板型内症红底板型的混合型病症。

这些研究给控制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鳖红白底板病的发病症状1、行为变化突然或长期停食是红白底板病的典型症状,减食量通常在50%以上。

发病后病鳖多在池边漂游或集群,大多病鳖头颈伸出水面后仰,并张嘴作喘气状,有的鼻孔出血或出气泡,严重的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故对环境变化异常敏感,稍一惊动迅速逃跑,不久就潜回池边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高锰酸钾收敛病灶,药浴 30 分钟。同时,肌 肉或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每日每公斤甲鱼用 药量为 3-4 万单位,经过 4-5 天可治愈。
1cu0f6c9b
一、红底板病 1、发生与危害:红底板病又 称赤斑病、红斑病或腹甲红肿病。就目前研究的 结果,认为红底板病有两种病因:一种是由红脖 子病引发的症状,另一种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点 状亚种引起的症状。从病原来讲,主要针对后一 种病因而谈。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甲底板呈
发红发肿的斑块,甚至发生溃烂,使部分腹甲裸 露,患病甲鱼往往爬上饵料台或晒背台,甚至喜 欢钻入沙土之中,反应迟钝,行动缓慢,食欲降 低或停食。解剖病甲鱼可见鼻、肠均充血,肝呈 黑紫色而无光泽,肺有腥臭味。红底板病致病菌 在水中广泛分布。若甲鱼腹部摩擦受伤,抗病力
说,什么时候自己觉得甘心了,什么时候也就停下了。某蒙写过一篇文,里面写
就会下降,致使病菌侵入而致病。该病主要危害 成甲鱼,有时幼甲鱼也会有感染。一般每年春末 夏初开始发病,5-6 月份是发病高峰期。2、防治 方法: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换水、排 污。红底板病发病主要是池底污物太多,沙层或 石子内环境极度恶化,加之甲鱼钻居习性,易使
病菌入侵。因此,日常管理中要经常清理池底, 更换沙层或冲洗石子,定时排污。要勤换新水, 避免不同来源的甲鱼混养。发病高峰期,每 10-15 天在养殖池中施强氯精或优氯净等消毒 1 次,用 量为每立方米水体 0.25-0.4 克。注意施药间隔 期不可太短,以免造成药害。发病池立即遍洒强
说,什么时候自己觉得甘心了,什么时候也就停下了。某蒙写过一篇文,里面写
氯精等消毒剂,然后内服抗菌药物,每天 1 次, 连喂 6 天为 1 疗程。二、烂甲病 1、发生与危害: 烂甲病又称白点病。在国内许多甲鱼场中都有该 病的发生、流行,经细菌学分离与鉴定,致病菌 为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 菌、产碱菌等多种细菌,其病症主要表现为背甲
腐烂。该病初期,背甲皮肤有疣状突起,内有干 酪状脓灶,严重时,病灶周围皮肤腐烂脱落,背 甲腐烂穿洞,有大豆般大。解剖病甲鱼,肝、脾、 肺有出血点。该病传染性强,暴发流行时,如果 不当,死亡率很高。烂甲病主要是由于池底铺设 沙子或石子不光滑,磨损皮肤,加之水质恶化,
消毒与更换。⑵定期水体消毒:在日常管理中, 定期用巨碘或益生宝碘或益生醛杀或精氯或溴 氯海因遍洒消毒。另外,在饵料台与晒背台上也 要定期刷洗消毒。甲鱼一旦感染可以通过以下方 法进行:发现病甲鱼后立即隔离,首先用 10 毫 克/升的威特氟药浴 5-7 小时,再用 150 毫克/升
说,什么时候自己觉说,什么时候自己觉得甘心了,什么时候也就停下了。某蒙写过一篇文,里面写
水底污物不及时排掉,使甲鱼降低抗病力而引起 的细菌入侵致病。2、防治方法:⑴改善水体环 境:该病发生多是由于水环境恶化,池底污物积 累过多,加之甲鱼抵抗力降低,皮肤损伤,病菌 趁此入侵致病。因此,日常管理中除定期排污、 加注新水外,还应注意池内铺设的沙、石要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