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6S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6S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6S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1、整理整理是整个6S 管理活动的第一步,如不将物品进行整理,就无法区分什么是有用的,什么该处理掉,也无法进行后续的整顿,清理,清扫。因此,整理所要实施的内容就包括现场检查,必要物与不要物的区分和物品处理。

(一)现场检查整理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现场检查,没有检查就不知道哪些物品是必要的,哪些是不要的。因此,第一步对现场进行检查。目前,现场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类: 老鼠蝗螂检查法和下班后检

查法。老鼠蝗螂检查法:是指像老鼠和蝗螂这类动物,喜欢生存在很不起眼,环境比较昏暗,在墙角边等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为特征,进行专特地检查。如大设备的底部,内部等不易清洗的部位,现场物料堆放的角落等。做6S管理时,这些潮湿、肮脏的死角绝对不能放过。虽

然许多企业表面上看起来很整洁,但检查时需要按老鼠峻螂的足迹进行检查。这样能把隐藏的问题找出来,使企业的现场提升一个层次。下班后检查法: 即在工人下班后,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这种是最能反映企业的现场状况。而对于三班倒的企业,下班后检查法就不起作用,应该用停产时检查法,对现场进行了解。这个方法能看出,如现场是否有多余的物品,用完后的材料和零件是否摆放原处,有没有为第二天的生产做准备等等。

(二)必要和不要物的区分

在检查了解现场情况之后,就需要对这些物品进行分析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哪些是常用的,哪些是不常用的。分析判断的要点有以下几点:

A. 使用频率。对于物品的重要性,最主要的判断依据是其使用频率,不是根据好坏。对于闲置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使用频率在一周内的可以放于生产现场;而介于两者之间的视情况而定。

B?客观不需要但主观想要物,属不要物。在现场管理中往往会有一种保守的态度,就是“万一要用”。但事实上,可能一年都用不上。这样舍不得处理的结果就是现场无用物堆积过多,现场渐渐地变成了“杂物馆” 。

C有用但多余,属不要物。

D.有用但不急用,根据频率判定原则,属不要物。对付杂物馆这个问题,需要采用抽屉法。所谓抽屉法,就是先将抽屉里的物品先都倒出来,然后根据需要,从倒出来的地方寻找有用的东西,将这些东西再放到抽屉里去。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生产要求和生产任务,列出所需要的设备与物品,然后根据清单,将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处理,如放回仓库。

(三)不要物处理和整理核心工具

区分必要物和不要物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分别处理,这主要是根据使用频率来判断。一般对必要物的处理相对简单,主要是根据就近方便原则,如每小时都要用,可以放在显眼的工作台或是随身带;每天要用,则放在现场工作台旁;每周要用的,则存放于现场。对于不要物的处理不是很容易,往往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处理这类情况往往不能凭经验来判断,需要以科学的流程和管理方法来处理。主要设定两大区

:暂存区和再利用区。暂存区:暂存区可

设立于车间内部,只要一发现不要物,就可以立马放入暂存区,不管这个物品是不是有争议的待定物。放到暂存区的目的是要避免不要物遗留在现场。对于暂存区的设置要求为:宽敞、不影响日常生产和搬运。可以用特殊的

颜色将其标识出来,如红色的胶带圈定区域。但不是说只要把不要物放入暂存区就可以了,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如一周,两周就要进行处理,不能长期存放。再利用区:对需要进行处理

的不要物一部分当作废品进行处理,而另一部分则进入再利用区,如仓库内,或单独的再利用区。这部分全公司都可以领用,都尽量利用起来。在整理阶段的核心工具:红牌作战红牌: 表示强烈的颜色,用红色的卡片做成6S 问题通知单,里面包括区域、物品名称、物品数量、

物品性质、去向等等。红牌作战是在现场寻找不要物并用红牌标识的过程。在一般企业红牌可以分为两种:寻找不要物红牌和发现企业各种问题(安全、浪费、整齐等)的红牌,在红牌内

容上包括:责任区域、问题描述、对策、结果、完成日、验收日期等等。一般问题多或者比较严重,可以选

择第二种的红牌。在整理阶段仅介绍清理不要物的红牌作战。红牌作战的作用:放大并显出问题,以解决问题。如果在自己的责任区出现红牌,那是很醒目的,也是很难为情的事,这就增加了现场管理员的改善压力,也增加了检查人员的压力。对检查人员的压力主要是一般的检查可能是随随便便,但对于挂红牌的区域,必须很认真的检查,判断物品是否属于不要物。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A.制定红牌作战方案(包括检查标准、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注意事项等等);

B.红牌制作和物品准备;

C现场检查和张贴红牌(采用3人组:一人挂牌,一人拍照,一人记录,如不能确定是否挂牌,则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D.整改;

E复查评估;

F总结(将结果公布)。红牌作战的注意事项

A.不在整理刚开始阶段进行;

B.检查要严格;

C.红牌要挂在引人注目的地方;

D.小问题不挂红牌。

(四)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Q1:对必要物还是不要物模棱两可怎么办?

A1:利用抽屉法。根据现场工作需要确定有用物,其他则为无用物。

Q2:现场人员对不要物的存在麻木怎么办?

A2:进行红牌作战。在红牌作战中的检查者一般为公司有一定权威的人物,如上司,主管等。

Q3:现场人员对改善问题拖拖拉拉,怎么办?

A3:应用红牌作战。将暂存区设为红牌区。使得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放到红牌区,打破工人拖拖拉拉的惯性。

2 整顿

整顿阶段就是对整理阶段留下来的必要物进行整顿。整顿就是将留下来的必要物按科学合理的方式摆放整齐,并加以明确标识,做到拿取与放回高效率。其作用简单来说就是三易:易见、易取、易还。

(一)整顿的四要点

整顿的基础活动可以归纳为四要点:定数量、定位置、定方法、定标识,称之为要点四定。

由四定引出的具体推行方法为:定数量(定置管理)、定位置(定置管理)、定方法(定容放置、立体放置、形迹管理、先进先出)、定标识(形迹管理、先进先出、可视化管理)。

A.定数量

定数量的原则就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数量越少越好。在6S管理中可以预先设定最小

库存、订货库存量、最大库存量。其中在相应的数量处分别用三种颜色线或者文字进行标识。如图1 所示。

[图片]

图1 定货标记图示

B.定位置

定位置是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来确定合理位置,其实施所需要遵守的要点有以下几方面:(A)位置百分之百固定

物品位置经常性一的更换, 很容易造成拿取效率低下, 增加寻找时间。 甚至会因为一时找不 到,又申领,这就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物品位置的固定有利于提高拿取效率。

(B )按使用频率放置。在整顿阶段按使用频率主要是决定物品是否放在离人员近的地方,或 者放置于工作场所最近的地方,避免走多余的路,提高效率。

(C ) 按使用顺序放置。

(D ) 按重低轻高、大地小高的原则摆放。

C 定方法

定方法包括立体放置、定容放置、先进先出、形迹管理等方法。下面具体介绍这几种方法。 ①立体放置 立体放置形式有 :放在架子上、悬挂、柜子里、塑料篮中等,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使布局紧凑。 ② 定容放置

定容即确定容器,这所指的容器不是单单指盒子和箱子,

还包括推车、 托盘等。其目的是为 了提高存放和搬运效率。因此,具体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

a. 选择相同的容器,用不同的颜色或其它标识方法将不同的物品进行区分。

b. 整数码放,便于查找和计数。

c. 分类存放,成套放置。对于少数或单一物品避免集中放置,应用工具单个分开存放。

d. 便捷搬运,将经常要搬运的物品置于推车上,处于待搬运状态,能随时搬运。

③ 先进先出 先进先出即先入库的先出, 这就使每个物品不会一直待在一个库里, 而是在一定周期里被周 转使用。这在货架上就需要有一定的特殊性, 的货

架,有图形或记号标识的货架等等。

④ 形迹管理 形迹管理是一种很科学, 很有效的管

理方法, 木板上刻出凹槽, 使别人能一眼看出缺什么, 他物品,作用是容易将物品放置整齐,物品不

宜缺失,提升工作效率。

D.定标识 标识是将不同的物品用特殊的方法区别开来。 在上述的几种实行方法中有相当的体现, 如形 迹管理、先进先出等。

(二)整顿阶段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Q1:现场整齐不能保持长久,上午放下午乱怎么办 ? A1: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方便取放放在首位,没有培养好员工整齐放置的习惯。要知道,推 行整顿的最重要工作是要有好的放置方法 ;同时随时放置整齐也要成为员工的习惯。

Q2:如何想出好的放置方法 ?

A2: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员工发表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再通过论证,哪种 方法比较合理。 也可以实施一种建议机制, 激励员工想出不同的放置方法, 培养员工有提高 的意识,这样大家的提议热情就都上来了。

3 清扫

(一)清扫责任制及作业标准

清扫在6S 中,是任何企业最熟悉一部分,但又比一般的清扫更深入。不仅对环境的清扫, 还包括对设备的擦拭和源头的治理。 要使清扫能彻底落实到实处, 必须制定清扫责任制以及 清扫标准。

清扫责任 :利用区域责任制的方法,将现场划分成儿个区域,使每个员工都负责一部分的区 域。这样, 不仅可以省去专职清扫人员, 也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清扫中, 有利于养成良好 的清扫习惯, 也不容易留下清扫死角。 在实行上可以制作责任区可视铭牌, 里面可以包括区 域名称,区域负责人,清扫周期,清扫工具,照片等等项目。尽量将责任区域公开,叫员工 有责任感。清扫标准 :很多企业有清扫检查标准,却往往没有清扫标准。在清扫标准中可以 先强调清扫难度大的、 易被忽略的死角、 污染源发生等地方要重视, 其次注目什么地方要求 用什么方法进行清扫。标准越详细,员工清扫也就越仔细。

(二)清扫要求

或者其他标识。 如带一定斜度的货架,带滚轮

就是将工具或者零件的图形绘制在放置处或在

或该放什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具和其

简单概括为三点:一、对环境要不留死角,随时打扫;二、擦拭设备要边清扫边检查设备状况;

三、解决或控制污染源。对第三点如何实施进行介绍。对污染源概念的理解需要扩大,只要

是在现场中怎么都弄不干净或刚扫完,就又很脏了,这些都是污染源。一般分为两大类:跑冒滴漏和粉尘碎屑。前者主要来源于管道或其他设备的密封问题所产生的;后者主要是制造

本身所生产的,如生产胶粉产生粉尘,加工木材产生木屑,五金加工产生铁屑等,有时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在碰到污染问题时,主要用“5W1H ”法进行提问,直至找到问题的根源,

从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如对粉尘的控制,需要用科学的方法(防护罩、收集器、废水处理系

统、废气收集器等装置)进行收集或控制,防止飞散、蔓延。

(三)清扫用具及检查

清扫用具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变成污染源,对此,需要认真管理与清洗。对小的清扫用具如扫把、拖把、抹布等应在合适的地方集中,按规则摆放,其要点有:扫把和拖把应统一分类

悬挂在支架,拖把应拧干后悬挂; 抹布应大小合适,拧干后统一逐块挂于钩子上;对打扫用具

数量进行控制。对垃圾桶应进行分成两类,生活垃圾桶和工业垃圾桶。将这些垃圾桶放置于合适的地方,目的是方便员工使用,并且需要定时处理垃圾。检查清扫结果的要点是注意细节和死角,尤其是设备底下,经常不接触的部位。要求是无积水,无脏污,无灰尘,无污垢,物破损等等。

(四)问题及解决方法

QI:员工清扫不用心,只做表面文章,怎么办?

A1:这个原因主要是由于员工没有意识到清扫对设备和对工作的重要性。对此,公司领导需要对员工开展相应的培训,让员工能切实认识到清扫为工作,设备带来的好处。同时,制订严格的检查标准,并将检查结果公之于众,给员工一定的压力,迫使他们认真清扫。

Q2:总留有死角不清理,怎么办?

A2:这些死角往往不是墙角等容易接触到的地方,而是比较高或者比较远的地方,如吊扇叶片、天花板蜘蛛网、设备顶部等难以够到的地方。处理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强检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清扫工具,改进清扫方法,使清扫工作变得容易。

Q3:有些经常脏的地方,需要员工不停地打扫,员工产生抵触情绪,怎么办?

A3:首先要清楚这是一个污染源的问题。这时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打扫,而是解决或者控制污染源。解决这个不是某个员工的事,而是需要领导参与进来,共同探讨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尽快的解决问题,有效杜绝源头。

Q4:有些员工认为清扫与我无关,这是清洁工的事,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A4:首先需要明确告知,员工的责任包括自己区域的卫生清扫。不仅要保质保量的按要求生产,同时也要保持好自己领域的环境卫生和设备清洁。其次,要使员工清楚员工自己动手清扫的好处,叫他们会珍惜环境的清洁。也能叫他们有较好的个人素质。

4 安全

(一)安全及海因里希法则

安全不仅包括不会发生人员死伤危害,也包括担心会发生死伤危害。6S 中的安全是指生产

现场的安全,包括现场安全检查、现场安全可视化、现场的安全活动等。要在企业推行安全活动,首先要消除人员对安全的麻痹心理,对此,介绍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简单概括为小错不断,大错必犯。其理论依据为每一件重大伤亡事故的背后有29起轻伤事故发生,而29起轻伤事故背后有300起有惊无险的事件。这就是著名的1: 29: 300 海因里希法则。这个法则一方面告诉我们,重大事故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因为平时一直不注意必然所导致的事件;另一方面告诉我们,要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预防和减少轻微事故。那如何预防轻微事故的发生?这就取决于对细节的管理是否到位,也就是对安全隐患的检查是否彻底。

(二)安全检查及可视化安全的原则在于预防,因此,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寻找出安全隐患,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是一项细致、专业的工作,不仅对环境进行细致彻底的检查,而且还要对设备的状况进行检查。检查之后对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同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要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安全隐患的

处理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方面是技术层面的;另一方面是操作规范层面的。

对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加装防护、安全提醒等方式解决;对于操作规范层

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规范员工的操作,制订操作说明书。对安全隐患的处理很大一部分可以用可视化的安全标识提醒员工。可视化的安全标识包括用颜色、文字、标识等。这些都可以给员工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起到警示作用。A?安全色总所周知,颜色有传递有关安全信息

的作用,如禁止、警告、提示等。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颜色,如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黄色表示注意、警告;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绿色表示通行、安全等。

B.安全标识安全标识由安全色、几何符号和图形符号三部分组成,用以传达特定的信息。女口禁止吸烟、紧急出口、必须戴防护罩等等。这些安全标识必须置于醒目的地方,能叫人引起

C?安全看板主要起到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状况通告、安全活动展示等作用。

(三)事故分析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很重要,不仅对现在有影响,对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更有提醒和警戒作用。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不是偶然的,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就会发现,基本上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事故发生。间接作用一般可以追踪于管理措施及决策的缺陷,或者环境因素。一般分析事故原因,从直接原因入手并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全部的掌握。公司里对安全事故的分析要以案例的形式,让一些员工也参与进来,通过对事故的原因探讨和分析,与本企业,本部门的情况结合起来,将别人的教训来改善自己。对事故原因分析之后要进行预防对策研究,这包括技术和操作规范这两方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