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事件分析

心理事件分析
心理事件分析

关于俄罗斯大规模示威事件的分析

本周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已尘埃落定。“统一俄罗斯”党虽然没能获得过半数的支持率,但是仍是杜马第一大党,而其现任党主席普京也向中央选举委员会提交了下届总统竞选的材料。表明普京可能继续出任总统12年之久。之后,俄罗斯出现强烈反对声,称杜马选举舞弊,反对普京继续执政。

我认为俄罗斯的大规模示威事件是一个以俄罗斯杜马选举为导火索爆发的一场政治运动。它实则是俄罗斯人民反对普京长期执政,以及其民主权利的诉求得不到实现,且不满于俄罗斯现状的种种因素的集中地爆发式体现。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一事件,我认为这是一场群体性事件,这一群体由其统一的诉求。何为群体呢?用社会心理学解释就是,群体: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群体成员把自己群体中的人看作是“我们”而不是“他们”。群体的存在可能有许多理由——为了满足归属的需要,为了提供信息,为了给予报酬,为了实现目标等等。

我认为这一事件的背后包含很多心理学问题。

(一)集群心理

一个人在独处的情况下是不容易采取极端、激烈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而在群

体中的个体容易受群体行为、情绪的感染而无所顾忌,肆

无忌惮。在群体中个体之间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个体容易

放弃自己的主张和想法,同时由于群体的存在起到了掩饰

个性的作用,平时心中压抑的想法就会集中爆发,而极少

考虑行为的后果。

(二)宣泄心理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所谓的公平公正都是相对的。

俄罗斯也一样,其强力政治严重。再者,社会的发展不平

衡也客观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人们不满,需要

宣泄。

(三)关注心理

群体性事件的爆发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绝大部分群体性事件的起因是群众想解决一定的问题,他们需要关注,

以满足他们的诉求。

(四)权力异化引起的失衡心理

权力异化即权力的腐败和滥用,指国家的公权力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扩张,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俄罗斯人民认为普京的长期执政就是对权力的滥用。也就

引起人们的失衡心里。

(五)从众心理

一次运动总有其发起者,跟随者。这里就涉及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

念的改变。但从众者背后必有其共同诉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