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抗糖尿病活性研究进展

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抗糖尿病活性研究进展

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抗糖尿病活性研究进展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是一种生长在桦树上的真菌,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中,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近年来,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也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活性,这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抗糖尿病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一、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的提取和成分分析桦褐孔菌的固体发酵提取物是通过发酵桦褐孔菌所得到的提取物,在抗糖尿病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多糖、三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

这些活性成分对抗糖尿病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可以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1. 降血糖作用研究发现,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实验表明,给予糖尿病小鼠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可以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

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2. 抗氧化作用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氧化应激的情况,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加,进而损伤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分泌,加重糖尿病的发展。

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分泌,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对糖尿病的不良影响。

3. 调节血脂作用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因其良好的抗糖尿病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作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候选物质进行开发和研究。

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血糖、血脂,预防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

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还可以作为保健品成分,用于改善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活性,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随着对其抗糖尿病活性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推广,相信桦褐孔菌固体发酵菌质水提物必将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要资源,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桦褐孔菌(白桦茸、桦树菇、西伯利亚灵芝)

桦褐孔菌(白桦茸、桦树菇、西伯利亚灵芝)

桦褐孔菌(白桦茸、桦树菇、西伯利亚灵芝)桦褐孔菌菌核呈现瘤状(不育性的块状物),外表黑灰,有不规则沟痕,内部黄色,无柄,直径25—40cm,深色,表面深裂,很硬,干时脆,可育部分厚5mm,皮壳状薄,暗褐色;菌管3—10mm,脆、通常菌管的前端开裂,菌孔每mm6—8个,圆形,浅白色,后变暗褐色;菌肉木柱质,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环纹,鲜(明亮)淡黄褐色。

孢子阔椭圆状至卵状,光滑,9—10μm×5.5—6.5μm,有刚毛。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白桦茸•别称桦树菇、桦褐孔菌、西伯利亚灵芝•二名法Inonotus obliquus•界真菌界•门担子菌门•亚门伞菌亚门•纲伞菌纲•目锈革孔菌目•科锈革孔菌科•属纤孔菌属•种白桦茸•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目录1形态特征2分布范围3生长环境4化学成分5药理作用6药用价值7药效功能8安全性9食用方法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核呈现瘤状(不育性的块状物),外表黑灰,有不规则沟痕,内部黄色,无柄,直径25-40cm,深色,表面深裂,很硬,干时脆,可育部分厚5mm,皮壳状薄,暗褐色;菌管3-10mm,脆、通常菌管的前端开裂,菌孔每mm6-8个,圆形,浅白色,后变暗褐色;菌肉木柱质,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环纹,鲜(明亮)淡黄褐色。

孢子阔椭圆状至卵状,光滑,9-10μm×5.5-6.5μm,有刚毛。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芬兰、波兰、日本北海道等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和我国的黑龙江和吉林一带。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环境生于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的树皮下或活立木的树皮下或砍伐后树木的枯干上。

虽然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及北美、北欧地区有白桦茸,但是顶级白桦茸的产地只有俄罗斯远东原始森林一处。

因为俄罗斯远东地处中高纬度,气候比较寒冷,北半球的两大"寒极"(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均位于此。

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19.36科学技术创新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李建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为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别名白桦茸,是一种生于白桦树上的食药真菌,其子实体呈炭黑色的块状形态,表面有不规则沟痕,质地坚硬[1]。

主产于主要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北海道,中国黑龙江和吉林地区[2]。

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和癌症,我国有关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对糖尿病和癌症有较好的疗效[3],据此对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为桦褐孔菌的进一步研发和临床使用安全提供参考。

1药理作用桦褐孔菌在近些年成为国外研究的热潮,对其药理的研究更为深入,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桦茸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免疫作用等[4]。

对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较为丰富,但很多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1.1降血糖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导致糖尿病人群逐渐升高。

徐正哲等[5]研究发现,通过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发酵桦褐孔菌发现空腹血糖水平和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可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此研究给予发酵桦褐孔菌,很难确定出桦褐孔菌发挥降血糖的活性成分。

王飞雪等[6]研究发现,注射链脲佐霉素(STZ )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其结果表明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其机制可能包括修复胰岛素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肝糖原的合成,降低血乳酸含量五个方面。

此类研究为桦褐孔菌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2降血脂作用血脂升高会引起高脂血症。

梁丽雅等[7]研究发现,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给予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结果表明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 )、高三酰甘油(TG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其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血清、肝脏和心脏中的SOD 和GSH-Px 活力、降低MDA 含量有关。

[真菌,研究进展,药用]药用真菌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真菌,研究进展,药用]药用真菌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药用真菌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摘要:桦褐孔菌是寄生在寒带地区的白桦、赤杨等树身上的一种药用真菌,能防治多种疾病,如肺癌、肝癌、心脏病和糖尿病等。

本文概述了桦褐孔菌的生境、结构、化学组成、药用功能等情况,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桦褐孔菌;药用真菌;糖尿病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是16~17世纪俄罗斯地区的一种民间药用真菌,又名白桦茸、层卧孔菌。

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褐菌目、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1]。

作为一种药用真菌,桦褐孔菌在抗癌、预防艾滋病、治疗糖尿病、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俄罗斯北部居民把它奉为“上帝赐给苦难人类的神奇礼物”[1],赞誉其为“西伯利亚灵芝”。

近年来,桦褐孔菌的营养、药用价值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医药和保健品行业的研发热点。

1生境桦褐孔菌主要分布在北纬45度~50度的寒冷地区,多见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日本北海道地区、芬兰、波兰以及俄罗斯东部地区和北美洲北部。

多数生长于白桦、榆树、赤杨等的树皮下,少数生长于砍伐后树木的枯干上。

菌丝体可耐受零下40℃的寒冷[2]。

2结构特征桦褐孔菌子实体呈瘤状、深褐色,表面硬、脆;菌孔呈圆形,白色、无菌柄、可育部分呈皮壳状、薄、暗褐色;菌肉木栓质,有环纹,淡黄褐色;孢子椭圆状、光滑[2]。

3化学组成近年来科学家在桦褐孔菌中发现和分离出了多种化合物,综合国内外的文献报道,桦褐孔菌的化学组成主要有下面几类:桦褐孔菌醇和桦褐孔菌素;羊毛甾醇型和氧化三萜类两类化合物;黑色素类化合物:儿茶酚是其中高分子量的酚类色素,碱性降解后含有β-羟苯酸[3];叶酸衍生物和芳香类化合物。

如:蝶酰谷氨酸和香草酸等;其他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如:白桦脂酸、生物碱、栓菌酸、麦角甾醇、木质素衍生物、甘露醇、鞘氨醇类似物和单宁化合物等[3]。

4抗病作用桦褐孔菌在缓解、治疗疾病和增强免疫力方面有奇效,具体总结如下:4.1抗肿瘤、治疗多种癌症在预防和治疗各种癌症,如胃癌、肝癌、肠癌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药食两用真菌—桦褐孔菌

药食两用真菌—桦褐孔菌
参考文献 [1] 戴玉成, 李玉. 中国六种重要药用真菌名称的说明[J].
年第 卷 2021 42
菌物学报 ( ) , 2011, 30 4 : 515-518.
[2] 郭晓帆, 陈艳秋. 桦褐孔菌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
究 食用菌 ( ) [J].
, 2007 1 : 14-16.
[3] 郭晓帆, 陈艳秋. 桦褐孔菌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
tective effects from the fungus Inonotus obliquus[J].
Bioorganic Chemistry, 2020, 105.
(收稿日期:2021–04–08)
66
究 食用菌 ( ) [J].
,2007 1 : 14-16.
[4] 麦勤勤. 桦褐孔菌的活性成分研究[D]. 开封: 河南大
学, 2014.
[5] 白杨, 叶龙, 李晓京, 等. 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
SKOV3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实用妇产科杂志,
( ) 2013, 29 6 : 441-444.
[14] Zou Chun-Xin, Dong Shu-Hui, Hou Zi-Lin, Yao Guo-
Dong, Lin Bin,Huang Xiao-Xiao,Song Shao-Jiang.
Modified lanostane-type triterpenoids with neuropro-
65
山东畜牧兽医
它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3.2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饮食变得没有 节制,不注重荤素搭配,使得高血压,高血脂不 再是老年人的常发病,青壮年的发生率也在提 高。化疗药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胃肠道不适、 肝损害等)同时产生,不易长期使用。研究表明 桦褐孔菌多糖对糖尿病鼠、高血脂鼠均有显著的 降血糖[7]、降血脂作用[8]。 3.3 抗病毒、抗炎、抗弓形虫作用

白桦茸

白桦茸

走进白桦茸白桦茸(桦褐孔菌)一种寄生在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有着神奇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作用及防治多种疾病的功效。

16~17世纪白桦茸的主要产地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居民,得益于白桦茸茶饮,从无胃肠病和癌症发生,而将白桦茸奉为“森林钻石”、“上帝送给苦难人类的一种神奇礼物”,之后又被冠以“生命泉”、“癌症克星”、“糖尿病克星”、“特殊的天然物质”等殊荣。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及中国等国家对白桦茸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的不断深入,已经肯定了白桦茸的药用价值及药理机制,逐步揭开了白桦茸——人类健康守护神的神秘面纱。

各种类型白桦茸产品蜂拥上市,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欢迎。

1.白桦茸是什么?产于何地?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民间俗称桦树菇,恰卡(Chaga),西伯利亚灵芝等。

是一种寄生在白桦树活立木伤节处的一种药用真菌。

白桦茸主要产地在北纬40─45度适宜白桦树生存的寒温地带,遍布东欧、俄罗斯西伯利亚、波兰、芬兰、日本北海道及中国黑龙江吉林省长白山等国家和地区。

白桦茸的菌丝体及其耐寒,生存在木材中的菌丝体能耐寒零下40℃的低温,并且还可以在砍伐后的枯木上生存六年之久。

更加珍贵的是野生白桦茸只能在活的桦树上生长。

10-15年后才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它能吸干桦木的精髓,使树木枯死而集各种营养和具有防病抗癌作用的化学元素於一身,成为难得的药用真品。

白桦茸的资源并不丰富,大约每两万棵白桦树只有一棵生长有白桦茸。

加之至今为止人工驯化栽培的白桦茸尚未成功,因此,野生的白桦茸价值远远超过桑葚、灵芝、猴头菇、巴西蘑菇等同类菇蕈。

并且,世界公认的顶级白桦茸产地,只有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畔原始森林一处。

以至于为了保护白桦茸资源,近年来,俄罗斯已开始限制对白桦茸的大规模摘采。

2.白桦茸是如何被发现的?并且成为极具药用价值的野生真菌?早在16-17世纪俄罗斯北部山区一带居民就已经常年服用白桦茸以养生保健,防治各种癌症、糖尿病、肝炎、胃肠病等疑难杂症,并因其疗效显著而被誉称为“森林钻石”、“上帝赐给苦难人类的一种特殊礼物”。

野生桦褐孔菌的药用价值

野生桦褐孔菌的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野生桦褐孔菌的药用价值
导语:说起野生桦褐孔菌有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我国野生桦褐孔菌并不是非常常见,但是因为其药用价值比较高,所以
说起野生桦褐孔菌有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我国野生桦褐孔菌并不是非常常见,但是因为其药用价值比较高,所以现如今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过因为对于野生桦褐孔菌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对于它的药用价值也不是特别的清楚,那么您可以在此学习一下。

野生桦褐孔菌用于各种疑难杂症,如胃癌、肝癌、肠癌。

各种消化器官的疾病、心脏病、糖尿病。

提取物对糖尿病的有效率达93%,并有排肠毒、美容、减肥等功效!
桦褐孔菌化学成分有多糖、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栓菌酸、多种羊毛甾醇型三萜类化合物、叶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及γ羟基苯甲酸,还有报道称已分离出单宁化合物、类固醇、生物碱类化合物、黑色素类、低分子多酚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

桦褐孔菌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体。

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在胃肠内防止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

据说桦褐孔菌的精制菌粉对糖尿病治愈率达93%。

药理作用
是前苏联各共和国、波兰、日本等国的民间常用药物,现在已从菌核和菌丝中提取到一种糖蛋白(FIS-1)和一种水溶性多糖(F1),发现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尤其是水溶性多糖(F1),一次性给药50mg/kg体重,3小时后,高血糖鼠的血糖含量下降近一半,且可维持。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刘迎秋;包海鹰
【期刊名称】《中国食用菌》
【年(卷),期】2008(27)4
【摘 要】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包括多种三萜类、木质素类、黑色素类、叶酸衍生
物、鞘氨脂类似物、甘露醇、多酚类、半单宁化合物、类固醇、生物碱、芳香物质
等.桦褐孔菌可被用于治疗和防治多种疾病,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癌、抗氧化、降血
糖、降血压、降血脂、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菌、抗过敏、抗炎、增强免疫力、止痛、
抗失眠、保肝、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可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具有很高
的药用价值.

【总页数】6页(P34-39)
【作 者】刘迎秋;包海鹰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
院,吉林,长春,13011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646.2
【相关文献】
1.桦褐孔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崔杰;于新;王立勋;刘艳;吕邵娃
2.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J], 曾小龙
3.桦褐孔菌中的活性化合物桦褐孔菌醇 [J], 赵芬琴;邓丽颖;杨灿宇;朴惠善
4.蕈菌全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桦褐孔菌生态培育法(药用菌桦褐孔菌拟生态培
育技术) [J],
5.桦褐孔菌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崔贺铭;张玉莹;高洋;邬丹;付雯
雯;武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桦褐孔菌是一种神奇的药用真菌,生长在白桦树上,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北部和中国的长白山。

Chaga是一种深褐红色的多孔菌,其伞状的子实体平躺在树皮下,果肉为黄褐色,但在自然界很少形成。

chaga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多糖,具有抗癌,降血糖和恢复免疫力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并抑制癌症。

它还用于治疗糖尿病,效果显着。

野桦茸是一种可以终身饮用的健康饮品,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和各种肿瘤患者的康复和治疗。

长期饮酒不仅可以增强身体,而且可以延缓人体衰老。

1.桦树鹿角最有效的成分是多糖,目前已证明水溶性多糖是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最佳天然物质,尤其是斜切inonotus多糖的提取物,其降血糖作用可以持续48小时。

因此,桦木鹿角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其降血糖作用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减少各种伤口感染后糖尿病和化脓性疾病引起的并发症。

2.桦木蘑菇对各种肿瘤细胞(如乳腺癌,唇癌,胃癌,耳下腺癌,肺癌,皮肤癌,直肠癌和霍金斯淋巴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它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甚至可以降低癌细胞的转移率和复发率。

当患者接受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时,它们还可以减少毒性和副作用。

3.桦木蘑菇中含有大量再生的免疫植物纤维多糖,可以清除人体中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延长细胞寿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可以有效地延缓人体细胞衰老,延长寿命。

4,白桦茸中的某些物质对肝炎,胃炎,十二指肠炎和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白桦茸对人体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5,桦木蘑菇中含有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抑制某些病毒的繁殖,因此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等疾病。

6,白桦茸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从而调节人体血脂,提高血液供应能力。

它可以改善脑细胞的活性,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硬化和中风。

7,白桦茸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从而调节人体血脂,提高血液供应能力。

它可以改善脑细胞的活性,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硬化和中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