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甲醇提取物抗氧化及抗炎作用研究
桦褐孔菌的药用功能概述

桦褐孔菌的药用功能概述张蕾;王雪【摘要】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是主要产于俄罗斯的一种药用型真菌,包含多种活性物质如羊毛甾醇三萜类、桦褐孔菌醇、桦褐孔菌素、多糖、木质素、生物碱、栓菌酸和黑色素等.桦褐孔菌被应用于各种疑难杂症,其入药部位主要是菌核,大量药理实验表明其有抗氧化、调节血脂、抗癌症(肝癌、胃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直肠癌)、治疗糖尿病、抗病毒、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主要对桦褐孔菌的药用功能进行概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桦褐孔菌;真菌;药用功能【作者】张蕾;王雪【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R965桦褐孔菌 (Phaeoporus obliquusJ. Schroet),也称作桦树茸、白桦茸,被赞誉为“西伯利亚灵芝”,是一种非常珍稀而名贵的药用真菌,生长在温度相对较低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原始森林中,不能人工栽培,非常稀少,颜色呈现出深栗色,常在树皮破损及伤节处形成肉瘤状菌核,菌块性状为近球形或不定形块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天然食品和保健药物,由此引起世界各国学者对桦褐孔菌的广泛关注。
1 桦褐孔菌的药理活性1.1 抗氧化、降血脂作用抗氧化全称为抗氧化自由基,人体在与外界密切接触的过程中,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会不断的在体内产生并累积。
大量研究表明,某些疾病、细胞癌变以及癌症的发生和机体衰老常常伴随着过量自由基的蓄积。
常见的合成抗氧化剂可能具有生物毒性,以至于近年来新型抗氧化剂的开发热点主要为天然活性物质。
梁丽雅等[1]的研究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提取物在生物的体内和体外都具有强还原性,一方面可以有效清除氧化自由基,另一方面能提高机体消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活性,其中以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效果最为突出。
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19.36科学技术创新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李建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为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别名白桦茸,是一种生于白桦树上的食药真菌,其子实体呈炭黑色的块状形态,表面有不规则沟痕,质地坚硬[1]。
主产于主要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北海道,中国黑龙江和吉林地区[2]。
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和癌症,我国有关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对糖尿病和癌症有较好的疗效[3],据此对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为桦褐孔菌的进一步研发和临床使用安全提供参考。
1药理作用桦褐孔菌在近些年成为国外研究的热潮,对其药理的研究更为深入,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桦茸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免疫作用等[4]。
对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较为丰富,但很多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1.1降血糖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导致糖尿病人群逐渐升高。
徐正哲等[5]研究发现,通过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发酵桦褐孔菌发现空腹血糖水平和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可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此研究给予发酵桦褐孔菌,很难确定出桦褐孔菌发挥降血糖的活性成分。
王飞雪等[6]研究发现,注射链脲佐霉素(STZ )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其结果表明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其机制可能包括修复胰岛素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肝糖原的合成,降低血乳酸含量五个方面。
此类研究为桦褐孔菌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2降血脂作用血脂升高会引起高脂血症。
梁丽雅等[7]研究发现,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给予大鼠桦褐孔菌醇提物,结果表明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 )、高三酰甘油(TG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其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血清、肝脏和心脏中的SOD 和GSH-Px 活力、降低MDA 含量有关。
桦褐孔菌醇提物抗氧化和降血脂功能的研究

桦褐孔菌醇提物抗氧化和降血脂功能的研究梁丽雅;闫师杰;张泽生【摘要】研究桦褐孔菌醇提物的体内抗氧化和降血脂保健功能.选用雄性SD大鼠进行动物实验,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结果表明:桦褐孔菌醇提物能提高大鼠血清、肝脏和心脏中的SOD和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和LDL-C水平.为桦褐孔菌资源利用及保健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33)010【总页数】4页(P162-165)【关键词】桦褐孔菌醇提物;抗氧化活性;降血脂作用【作者】梁丽雅;闫师杰;张泽生【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天津300384;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药用真菌桦褐孔菌的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研究发现桦褐孔菌粗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1]、抗癌[2-7]、降血糖[8]等多项生理功能,崔鹤松等[9]初步研究了桦褐孔菌粗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
也有研究者发现桦褐孔菌醇提物也同样具有抗突变[10]、抗炎[11]、抗氧化等多种功能[12-14]。
梁丽雅等[15-16]研究表明,桦褐孔菌醇提物,尤其是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等活性,以及较强的还原性;并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
本实验拟采用高脂高胆固醇诱导雄性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探讨桦褐孔菌醇提物在生物体内对血脂代谢与过氧化状态的功能作用,为明确桦褐孔菌提取物降血脂的物质基础和相关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原料桦褐孔菌菌核:由吉林省延边真菌研究所提供。
桦褐孔菌醇提物(IOE)的制备:菌核经粉碎后过40目筛,加20倍60%乙醇,在80℃下提取3 h,将2次提取液合并、浓缩、冷冻干燥得醇提物干粉。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24一mene、3口,22.dihydroxy.1anosta-8,24一dien-7.one、
hydroxy。lanosta-8。ene、21.24一cyclopentalanosta-3/3,
2l,25.triol-8一ene[3d副等均为仅存于桦褐孑L菌中的羊 毛脂烷型化合物。 三萜类成分的研究一直是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较 为活跃的领域,亦是寻找和发现天然药物生物活性 成分的重要来源,其中四环三萜类具有抗菌、抗炎、 抗病毒、抗癌、抗突变、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心血管 方面广泛的生物活性¨3.14】,但对于羊毛脂烷型四环 三萜类成分的抗炎活性研究却报道甚少。经检索发 现桦褐孔菌中系列羊毛脂烷型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 究未见报道。故本实验对桦褐孔菌中的羊毛脂烷型 化合物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
acid
(邛-hydroxy・lanosta-8,24一dien-21一oie acid)。化合物
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 g,由河南省医学 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 lanosta-8,24-dien-313-ol(1anoster01);RI=CHaR2=H 2 lanosta・8.24-clion一3p22Rdiol(inotodi01);RI=CH3.Rz=H 3 313-hydroxy-lanosta-8.24-dien一21-oic acid
1、2、3在10 ms/ks均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化合物1和2在10 m∥kg时显著降低血管通透性。由此 得出化合物1—3均有抗炎活性,其中tmmetenoHc acid(3)的抗炎活性最强。
关键词:桦褐孔菌;化学成分;羊毛甾醇;inotodiol;trametenolic acid;抗炎 中图分类号:R9;Q58 文献标识码:A
桦褐孔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

桦褐孔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马思慧;程萍;方研;王萍【摘要】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丙酮和异丙醇提取桦褐孔菌中的活性成分,筛选出高效抗氧化活性成分.分别用苯酚-硫酸法、福林酚法、氯化铝显色法测定粗提物中多糖、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并测定粗提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和FRAP值.用SPSS软件分析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性的相关性,确定高抗氧化活性成分为多糖,与DPPH·清除率和FRAP总还原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851和0.706.【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桦褐孔菌;提取;抗氧化;多糖【作者】马思慧;程萍;方研;王萍【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es(Fr.)Pilát]是来自西伯利亚原始森林中的药用真菌,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神经细胞衰老、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功效[1-5]。
这些功能的发挥与其抗氧化活性密不可分。
因此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氧化活性,但对于其提取物中哪种物质的抗氧化性较好鲜有报道。
鉴于此,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溶剂的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分析各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确定高效抗氧化活性成分,为以后对桦褐孔菌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桦褐孔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林副特产专营店;DPPH,Sigma Aldrich公司;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FRAP法),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2-硫代巴比妥酸,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脱氧-D-核糖,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槲皮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仪器与设备722 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JA2003型电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RE-52A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公司;DK-98-1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HB-B循环水式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公司;DG3022型酶标仪华东电子管厂。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

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桦褐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又名七彩云芝、多色拟革菌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和食用菌。
它的菌盖呈扇形,表面形似树皮,颜色多样,因此得名“七彩云芝”。
桦褐孔菌生长在桦木、柳木等树上,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保健、美容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桦褐孔菌的功效与作用。
一、化学成分分析桦褐孔菌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包括多糖类、蛋白质、多酚类、有机酸、生物碱等。
研究发现,桦褐孔菌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等生物活性。
此外,桦褐孔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具有保健作用。
二、抗氧化作用氧化反应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必然产物,但当氧化反应发生过程中产生过多的自由基时,会引发氧化应激,导致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DNA断裂、蛋白质氧化等。
桦褐孔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对于预防和改善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抗肿瘤作用桦褐孔菌可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多糖类化合物是桦褐孔菌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其通过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四、免疫调节作用桦褐孔菌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够增加人体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释放,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它还能调节T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调节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抗体的生成和释放,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五、抗炎作用炎症是一种免疫反应,是机体对损伤、感染等刺激的防御性反应。
桦褐孔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六、降血糖作用桦褐孔菌中的多糖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桦褐孔菌中小分子酚醛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桦褐孔菌中的小分子酚醛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摘要桦褐孔菌是一种药用真菌,他在俄罗斯的民间药方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据说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很多益处,比如说桦褐孔菌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桦褐孔菌的水提取物与其他几种药用真菌(姬松茸,灵芝和桑子菇)的水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精确地对比,结果发现桦褐孔菌具有最强的过氧化物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然后我们将桦褐孔菌的子实体与菌核分开,分别用80%的甲醇进行提取,结果显示桦褐孔菌子实体的抗氧化能力要远远高于菌核。
最后,我们从桦褐孔菌子实体80%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了7种抗氧化成分,经过鉴定他们是以下几种小分子的酚醛类物质: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乙酯2-羟基-1-羟甲基酯(丁香酸乙酯-2羟基-1-羟甲基酯,BAEE),原儿茶酸(PCA),咖啡酸(CA),原儿茶醛(DB),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TA),丁香酸(SA)和3,4-二羟基苯丁烯(DBL)。
值得注意的是,BAEE是第一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并鉴定出来。
桦褐孔菌是一种分布于欧洲高纬度地区,朝鲜和日本的真菌,它通常寄生在白桦树的树枝上,一些黑色的,不成形的桦褐孔菌可以在树干上寄生10--15年,不过大部分的桦褐孔菌还是生长在白桦树的树枝上,也被称为白桦茸,已经被应用于传统的药方之中。
近几年好多文献报道桦褐孔菌具有提升健康的作用,例如,保护DNA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抗炎,止疼,抗肿瘤活性等。
然而,除了一些萜类物质外,迄今为止还没有文献报道桦褐孔菌水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氧化应激反应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疾病,如癌症,高血压,神经性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以及一些自身免疫疾病。
因此许多来源于食物等天然产物中的抗氧化性物质被用来治疗疾病。
在这些文献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白桦茸的抗氧化特性,尽管由文献报道说桦褐孔菌中的多酚片段具有抗氧化活性,但是这些物质抗氧化的原理仍然少有报道。
桦褐孔菌醇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朱彦彬,徐鑫婷,黎燕冰,等. 桦褐孔菌醇抑制LPS 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9):401−409.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2100017ZHU Yanbin, XU Xinting, LI Yanbing, et al. Effect of Inotodiol on LPS-induced Injury of RAW264.7 Cell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19): 401−40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100017· 营养与保健 ·桦褐孔菌醇抑制LPS 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朱彦彬,徐鑫婷+,黎燕冰,赵成铭,黄庆年,陈志宝*(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摘 要:探究桦褐孔菌醇(INO )对LPS 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影响。
实验采用CCK-8实验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利用Hoechst33342和PI 检测细胞凋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Griess 法测定细胞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分泌及细胞中一氧化氮(NO )含量;利用荧光探针和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 )生成及细胞中丙二醛(MDA )、过氧化氢(H 2O 2)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GSH )活性。
结果表明20 μmol/L 的INO 能抑制LPS 诱导的RAW264.7细胞活力下降,阻止细胞凋亡,能极显著抑制IL-6、IL-1β、TNF-α、IL-18和NO 的分泌(P <0.01),极显著降低细胞中MDA 、H 2O 2的含量(P <0.01),能极显著提高细胞中SOD 、CAT 、GSH 活性(P <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a n G u i l i n g , H a n Q i a n g ( D e p a n m e n t o f P h a r m a c y , T h e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X u z h o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X u z h o u , J i a n g s u , 2 2 1 0 0 2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a n t i o x i d a n t a n d a n t i — i n l f a m m a t o r y e f e c t s o f I n o n o t u s o b l i q u u s me t h a n o l e x t r a c t , t o p r o v i d e a s c i -
e x t r a c t o f c a r r a g e e n a n — i n d u c e d r a t p a w e d e ma i n h i b i t i o n i n r a t s t a mp o n g r a n u l a t i o n t i s s u e ;l O O mg / k g I n o n o t u s o b l i q u u s me t h a n o l e x - t r a c t D P P H r a d i c a l s c a v e n g i n g . 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e I n o n o t u s o b l i q u u s me t h a n o l e x t r a c t h a s a n t i o x i d a n t a n d a n t i — i la f n mma t o r y e f e c t s . Ke y wo r d s : An t i o x i d a n t An t i — i n f l a mma t o y r I n o n o t u s o b l i q u u s
: 化方 药学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4 期
5 9
桦褐孔茵 甲醇提取物抗 氧化及抗炎作用研 究
潘桂玲 韩 强 ( 江苏省 徐州医学院附 属医院 药剂 科 徐州 2 2 1 0 0 2 )
摘要 : 目的 : 观察桦褐孔茵甲醇提取物 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 , 为更合理有 效地 开发该 多糖真菌提供科 学依据。方法: 通过大鼠足 肿胀及 大鼠棉球 肉芽组织增 生模 型考察其抗 炎活性 ,并通过清除 D P P H 自由基 活性的清 除作 用评 价其抗氧 化作 用。结果 : 1 0 0 m g / k g以上 的桦褐孔 茵甲醇提 物对 角叉 菜胶所致大鼠足 肿、大鼠棉球 肉芽组织增 生有抑制作 用; 1 0 0 m g / k g的桦褐孔 茵甲醇 提 物可以清除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 H 自由基 。结论 : 桦褐孔菌 甲醇提取物具有 良好 的抗氧化及抗炎作 用。
e n t i i f c b a s i s f o r a mo r e r a t i o n l a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f u n g i .Me t h o d s : Us e r a t s f o o t s we l l i n g a n d c o t t o n b a l l g r a n u l a t i o n t i s s u e f o r ma t i o n mo d e l t o o b s e r v e d i t s a n t i — i n l f a mma t o r y a c t i v i t y ,a n d t o e v a l u a t e i t s a n t i o x i d a n t r o l e b y c l e a r i n g t h e s c a v - e n g i n g e f f e c t o f DP P H r a d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 Re s u l t s :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t h e I n o n o t u s o b l i q u u s o v e r l O 0 mg / k g me t h a n o l
关键词 : 桦 褐 孔 茵 抗 炎 抗 氧 化
中图分类号 : R 2 8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4 — 0 0 5 9 — 0 2
Th e a n t i o x i d a n t a n d a n t i - i n f l a m ma t o r y e fe c t s o f t h e I n o n o t u s o b l i q u u s me t h a n o l e x t r a 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