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野菊花水提液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野菊花水提液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9年第6期第16卷药理作者:严亦慈娄小娥蒋惠娣单位:严亦慈桐庐311500 浙江桐庐药品检验所;娄小娥蒋惠娣杭州310006 浙江大学药学院关键词:野菊花;脂质过氧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摘要目的:观察野菊花水提液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分别用TBA法、DTNB 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过氧化(LPO)产物MDA的含量、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
结果:野菊花水提液体外可抑制大鼠心、脑、肝、肾组织自动LPO及由H2O2引发的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及溶血;小鼠ig给药2g/(kg·d) 7d,可显著升高全血GSH-Px、CAT活力(P<0.05)。
结论:野菊花水提液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anti-oxidation effects of water extract from Chrysanthemumindicum L.Yan Yici(Yan YC),Lou Xiaoe(Lou XE),Jiang Huidi(Jiang HD)(Zhejiang Tonglu Institute of Drug Control,Tonglu 311500)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nti-oxidation effects of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water extract in vivo and in vitro.METHOD:The content of MDA,the whole blood GSH-Px and CAT activities were measured with TBA,DTNB and UV methodsrespectively.RESULTS:Chrysanthemum indicum L. water extract could inhibit lipid peroxidation of tissue homogenate of heart,brain,liver,kidney of rat and it could also inhibit lipid peroxidation and hemolysis of red blood cell caused by H2O2.When mice were given(ig) the water extract2g/(kg·d) for 7 days,the whole blood GSH-Px and CAT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Water extract from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has strong anti-oxidation effects in vivo and in vitro.KEY WORDS Chrysanthemum indicum L.,lipid peroxidation,GSH-Px,CAT自由基医学的研究表明,炎症、肿瘤、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均与活性氧引发的脂质过氧化(LPO)密切相关[1]。
球菊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球菊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摘要】球菊是一种具有显著抗氧化活性的植物,其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酚类和多糖类物质。
研究表明,球菊提取物在体外和体内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可有效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球菊抗氧化活性成分还具有抗炎、抗肿瘤和保护神经系统等多种生物活性。
对球菊抗氧化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活性和调控氧化还原平衡等多种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
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球菊抗氧化活性成分在抗衰老、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应用,为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球菊、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物、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应用领域、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建议1. 引言1.1 球菊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球菊(Chrysanthemum)是一种盛开在秋季的常见花卉,具有丰富的药用和保健功能。
近年来,球菊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抗氧化活性成分是指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化学物质,可以帮助预防或延缓氧化反应对生物体造成的损害,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的伤害。
球菊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这些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有助于维持人体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球菊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应用领域。
这些研究结果为球菊的药用和保健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开发利用球菊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球菊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球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球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球菊中提取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化学成分,并评估其在体外和体内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通过各种方法,如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还原铁离子能力等,研究人员发现球菊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如黄酮类、黄酮糖苷类、儿茶素类等,这些化合物对抗氧化应激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苦荞黄酮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特性

苦荞黄酮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 肿瘤细胞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反应
01
苦荞黄酮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症状,对于治疗炎
症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减轻红肿和疼痛
02
苦荞黄酮可以减轻红肿和疼痛,对于缓解炎症症状具有明显效
果。
提高抗炎能力
03
苦荞黄酮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炎能力,提高身体对炎症的抵抗力
物理性质
苦荞黄酮具有亲脂性,易 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 甲醇等。
化学性质
苦荞黄酮具有较高的稳定 性,但在酸性条件下易发 生氧化反应。
提取工艺流程
材料准备
选用干燥、无霉变的苦 荞麦,粉碎成粉末。
溶剂浸泡
将苦荞麦粉末浸泡在有 机溶剂中,如乙醇、甲
醇等。
过滤分离
将浸泡液过滤,分离出 滤液和残渣。
浓缩干燥
与维生素E比较
苦荞黄酮和维生素E都具有抗氧化作用,但苦荞黄酮的抗氧化效果 更强,且具有更广泛的抗氧化作用。
与其他植物黄酮比较
苦荞黄酮与其他植物黄酮相比,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和更广泛的 抗氧化作用。
03
苦荞黄酮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
降低胆固醇
苦荞黄酮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 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
,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其他生理功能和应用
抗氧化作用
苦荞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
预防糖尿病
苦荞黄酮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从而降低糖尿病的风 险。
保护肝脏
苦荞黄酮可以保护肝脏免受损伤,对于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具有 重要意义。
04
苦荞黄酮的未来研究和展望
苦丁茶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

苦丁茶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发现苦丁茶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其中的抗氧化能力被认为是
其最重要的功效之一。
事实上,苦丁茶中的多种成分,如茶多酚、黄酮类、生物碱等都具
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这些成分对于保护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究苦丁茶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采用了不同提取物来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我们采取了水提取和乙醇提取的方法来制备苦丁茶的不同提取物,并进一步进行了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来评估其抗氧化能力。
结果表明,苦丁茶的乙醇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均表现出了更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为3.82 mg/mL,而水提取物的IC50
值为9.81 mg/mL。
此外,为了进一步探索苦丁茶提取物中的成分,我们采用了GC-MS技术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苦丁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苯乙醇、咖啡因、橙皮苷、山柰酚等。
其中,
咖啡因和橙皮苷是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这也与前面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的结
果相符合。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苦丁茶中的乙醇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
中咖啡因和橙皮苷可能是其主要的抗氧化成分。
这些结果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苦丁茶对人
体健康的保护作用,并为其开发更具有价值的保健食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苦丁茶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

苦丁茶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
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保健和健康。
苦丁茶是一种传统的草药饮料,广泛应用于民间医疗领域。
苦丁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抗炎抗菌,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抗氧化能力,抵御自由基的侵害。
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苦丁茶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苦丁茶的化学成分。
实验步骤:
1. 实验材料和仪器:苦丁茶、甲醇、水、二氧化硅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酸铜、明胶试剂、2,2-二苯基-1-苦肽自由基、硝酸铁、吸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 实验设计:将苦丁茶粉末分别用甲醇和水提取,得到甲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
然后,将不同提取物分别用2,2-二苯基-1-苦肽自由基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并用硝酸铁法检测其还原力;最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
3. 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定,苦丁茶甲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优于水提取物。
同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如咖啡因、黄酮类、酚类等,这些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
不同产地菊花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采用亚硝酸钠 -硝酸铝法测定四种不同产地菊花黄酮化 合物总黄酮含量。
(1)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 10.0mg至 50mL容量瓶内,用 60%乙醇溶 解并定容,摇 匀,得 芦 丁 对 照 品 溶 液。分 别 精 密 移 取 0.00, 100,2.00,3.00,4.00,5.00,6.00mL芦丁对照品溶液至 7个 25mL容量瓶中,加入 5% NaNO2 溶液 1mL,静置 5min后,加 入 10% Al(NO3)3溶液 1mL,放置 6min,分别加入 12% NaOH 溶液 10mL,60%乙醇定容,摇匀,反应 15min后,于 521nm处 测定吸光度。以芦丁对照品浓度(X: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 (Y)为 纵 坐 标,建 立 标 准 曲 线 回 归 方 程 为:Y=7.2795X - 00008(X:mg/mL,R=0.9988),溶液在 0~0.048mg/mL范围 内线性良好。 (2)样品溶液的测定 分别称取不同产地的菊花黄酮化合物 0.8g左右于 10mL 容量瓶中,用 60%乙醇溶解并定容,得样品溶液。移取样品溶 液 1mL于 25mL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的制备"操作,处理各 样品,测吸光度。将各样品吸光度带入芦丁标准溶液线性回归 方程中,计算总黄酮含量。四种产地菊花(滁菊、亳菊、杭白菊、 贡菊)中黄酮化合物总含量依次为:14.51%、11.84%、12.45%
第 24期
雷康藤,等:不同产地菊花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11·
不同产地菊花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雷康藤,韩笑笑,龙娟娟,杨琳妹,张毛毛,钮谷雨,张 培
(滁州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实验从四个不同产地的菊花中提取黄酮化合物,以亚硝酸钠 -硝酸铝法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 离子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三种方式对菊花中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菊花中,亳菊黄酮化合物含量最低 (11.84%),滁菊最高(14.51%)。四种菊花黄酮化合物且均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及总还原能力,且因菊花来源不 同抗氧化活性能力大小不同。 关键词:菊花;黄酮化合物;·OH清除活性;O2-·清除活力;还原能力 中图分类号:O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24-0011-02
苦苣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及抗氧化研究

苦苣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及抗氧化研究金寒冰;方丽;赖蓓蕾;吴祥庭【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4(030)005【摘要】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苣中多酚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苦苣中的多酚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30∶1(V∶m)、超声波功率255 W、超声20 min、浸提温度75℃和浸提时间2h;该条件下提取率1.040%.苦苣多酚的还原能力与其浓度成正相关性,在低于0.15 mg/mL时还原力比VC弱,高于0.15 mg/mL时还原力与VC相当;苦苣多酚对DPPH清除率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渐减小;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苦苣多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VC 相当.试验证明:苦苣多酚是一个潜在的天然安全有效抗氧化剂.【总页数】5页(P211-215)【作者】金寒冰;方丽;赖蓓蕾;吴祥庭【作者单位】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 325027;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 325027;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 325027;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 32502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超声辅助提取盐碱地苦菜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王红玉;焦林宏;赵芳;本莲芳2.紫苏叶多酚超声辅助聚乙二醇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茹巧美;任国平;胡琼3.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芒果叶中多酚和黄酮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张静;陶俊葓;刘银;刘倩;杨周昊;李孟容;程桂广4.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黄瓜皮多酚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陈建福;陈健旋;袁思琦;陈仲巍5.菊芋叶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马剑;张宏志;王愈;梁明祥;边道刚;马艳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仑雪菊不同溶剂萃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昆仑雪菊不同溶剂萃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邵冬冬;陈千;李赫宇;肖文平【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8(039)015【摘要】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 diphenyl-2-trinitrobenzene hydrazine,DPPH)法分别测定4个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绝对清除率达到96.97%,其次是乙酸乙酯部位,绝对清除率达到93.86%.用水杨酸法进行了其清除·OH的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法测定各提取部位的总还原能力,乙酸乙酯部位总还原能力最强.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得到一个苯丙酸类化合物,用1H-NMR初步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总页数】4页(P28-31)【作者】邵冬冬;陈千;李赫宇;肖文平【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催化材料与制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冈438000;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催化材料与制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冈438000;天津益倍生物科技集团,天津300457;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催化材料与制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冈438000;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刺参不定根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J], 田文;韩璐;高原;廉美兰;朴炫春2.针毛鳞盖蕨不同溶剂萃取物抗氧化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J], 陆怀; 李红锐; 黄相中; 孙静贤; 陈毅坚; 李育逵; 高利斌; 王韦; 田凯3.矮垂头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邵瑾; 马慧萍; 赵彤; 杨颖; 贾正平; 景临林4.厚朴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康兆勇; 李玉霜; 吴过; 黄杰林; 陈钰; 赵泽洋; 马林5.桦褶孔菌不同溶剂萃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郭磊; 高然; 田野; 徐海; 孔德仙; 华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11年第13卷第03期 93 苦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超杰 ,秦海林 ,邓安瑁 ,王爱平 (1.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2.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050) 摘要:目的研究苦菊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苦菊经95%乙醇加热回流、石油醚脱脂、乙酸乙酯提取和大孔吸 附树脂乙醇洗脱,取6O%乙醇的洗脱液挥于后得到提取物。通过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O 一·)清 除能力的检测,及2,2’.偶氮.双.(2.脒基丙烷)氯化二氢(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模型的测试,总体评价该提取物的体 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该提取物能有效清除DPPH·和0 。,其清除能力呈浓度依赖性,且清除O 。·的能力比阳性对照药维生 素C更佳。同时,该提取物能有效防 ̄AAPH诱导的兔红细胞溶血,提示具有预防机体细胞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结 论苦菊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在食品和药品的抗氧化剂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苦菊;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红细胞溶血;抗氧化活性 中图分类号:11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2011)01—0093—04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xtract from Cichorium e//divia L. CHEN Chao ̄ie ,QIy Hai—lin ,DENG An-jun ,WANG Ai—ping f1.NewDrugSafetyEvaluation Center,2.KeyLaboratoryofBioactiveSubstancesand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Institute of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Medical Science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 000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xtract from Cichorium endivia L—Methods C endiv L. was refluxed with 95%ethanol and defatted with petroleum ether,and then was extracted by ethyl acetate and purified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2010—12—10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8ZX09305—001) 陈超杰(1982一),男,广西梧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物安全性评价 王爱平,男,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药物安全性评价E—mail:wangaiping@imm.ac.ca
素、维生素等。XF.1经形态特征,16S rDNA序列比 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与Aranicolaproteolyticus有99.7% 同源性,初步认为同种。Aranicola proteolyticus为近 年新发现的肠杆菌科新菌种,目前国际上正式命名尚 未公布,因此关于该菌的文献报道甚少,1999年Park 等 发现该菌,并初步研究了其生理特性。但该菌所 产分泌物的种类以及是否有致病性尚不明确,这是决 定应用价值的最关键问题,今后以此为研究方向进行深 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世水,丁金国,姚汝华.海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和应用[J1. 工业微生物,2002,32(2):48—51. [2】胡艳红,张庆林,王正平.海洋微生物生物活性代谢物研究进 展及技术问题【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4(2):160—163. [3]Marx J C,Blaise V,Collins T,el a1.A perspective on cold enzymes:current knowledge and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J]
Cell Mol Biol,2004,5O(5):643—655. f4】张士瑞,马军英,范晓.海洋生物技术原理【M].北京:海洋出 版社,1997:10—13. [5]杨丽,闰志勇,王斌,等.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基因组文 库的构建及部分克隆的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 (4):369—371. 【6]Garrity G M,Bell J,Liibum G.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1ogy(second edition)[M].New York:Berlin Heidelberg, 2004:80—83. [7]闫志勇,王斌,苏维奇,等.多重半套式PCR检测细菌16S rRNA基因方法的建立[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l,37 (1):22—24 [8]张桂红,付勇,刘彦仿.来源于中国青蛙的一种核糖核酸酶 新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l0,23 (1):l10一l12 『9]9 宋欣.微生物酶转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l6 18. [10】熊振平.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40—41. [1 1】Park H,Son K,Park D,et a1.Protease,a gene therefor and the use thereof."US P.US7563872B2[PJ.2009—07—21. 94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1 1年第13卷第03期 by macroporous resin successivel ̄with ethanol as eluent.After elution with 60%ethanol,the eluate was evaporated, and the residue of the extract was obtained.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was measured by 2,2一diphenyl- 1-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and superoxide anion(02-')scavenging capacity assays,and by the test based on haemolysis model induced by 2,2’一azobis(2一amidinopropane)dihydrochloride(AAPH).Results The extract showed the capacity of scavenging radicals of DPPH·and O2一,which was dependent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it,and its power to scavenge O2.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vitamin C.Meanwhile,the extract inhibited haemolysis of rabbit erythrocytes induced by AAPH effectively,indicating that the extract was able to protect the cells and tissues of organism from injury induced by oxidative stress.Conclusion The excel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etract from CfcIilorium endivia L.provides reference for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and drug. Key Words:Cichorium endivia L.;2,2一diphenyl一1-picrylhydrazyl radical;superoxide radical;erythrocyte hemolysis; antioxidant activity
自由基是导致油脂类产品氧化变质和造成机体氧 化应激损伤的主要因素,因此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 抗氧化剂是防止食品变质和防治氧化损伤相关疾病的 最主要手段之一【l】。 苦菊(Cichorium endivia L.)是菊科菊苣属的一 种栽培植物,学名栽培菊苣,又称苦苣 。苦菊源自 欧洲,是欧美地区常用的色拉或食用蔬菜。有研究发 现,苦菊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是其防治 多种与氧化应激损伤相关的慢性疾病的理论基础p】。 我国已成功引种栽培苦菊并出售,其清甜爽口的特点 也逐渐受到中国老百姓青睐。但至今仍缺乏对国内栽 培的苦菊生物活性的研究报道。本文提取分离苦菊, 并通过体外模型检测其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探究苦 菊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 1.1原料 苦菊购自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中心,经鉴定为菊 科菊苣属植物苦菊。 1.2试剂 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2,2’.偶氮. 双一(2一脒基丙烷)氯化二氢(AAPH)、水溶性维生 素E类似物(Trolox)、维生素C、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EDTA.Na,)、还原型辅酶I烟酰胺腺嘌呤二核 苷酸二钠(NADH—Na )、吩嗪硫酸甲酯(PMS)和硝 基四氮唑蓝(NBT)均购自Sigma.Aldrich公司,乙 醇、石油醚、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DMSO)等 试剂皆为国产分析纯。大孔吸附树脂购自日本三菱 (DIAION HP20)。 1.3仪器 酶标仪(美国MD,Spectra Maxl90);高速冷 冻离心机(德国Sigma,3K18);电子天平(北京赛 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BS201S)。 1.4动物 雄性新西兰家兔1只,12~15周龄,体重3.0 kg, 购自北京富豪实验动物养殖中心。单笼饲养,自由进 食饮水。 2方法 2.1苦菊提取物的制备 苦菊干燥全草5.8 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80 L×2 h、70L×1 h、68LZ1 h),过滤合并滤液,减 压浓缩所得浸膏混悬于70%乙醇溶液中。混悬液继续 经石油醚提取4次(2,1.5,1.5,1.5 L),所得到的 乙醇层经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水混悬约2.3 L,并经 乙酸乙酯提取3次(1.5,1.2,1.2 L),提取后所得的 水层约2.2 L,过大孔吸附树脂,分成水部分(14 L) 和60%乙醇部分(15 L)。其中6O%乙醇部分浓缩 后挥千得到重约40 g的棕色粉状颗粒,即为苦菊提取 物。 2.2 DPPH·清除能力的检测 DPPH·清除能力检测的操作步骤根据文献[4】略 加调整:反应体系在96孔板中进行,溶于DMSO的 待测样品每孔加入20 L,随后迅速加入100 Ixmol/L 的DPPH·(溶于无水乙醇)180 ,震荡混匀后采用 酶标仪于5l7 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 ),同时以 20 的DMSO代替待测液作为空白对照,空白调零 孔为20 DMSO和180 无水乙醇。经过多个时间 点的检测,以不再发生改变的 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DPPH·清除率的计算公式为: DPPH·清除率=[1一 J.4。)】X 100% 其中,A 为待测样品组 值,A 为空白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