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获得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模仿说

模仿说包括机械性模仿说和选择性模仿。模仿说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决定论中的一派观点。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

成人的语言是刺激(S),儿童的模仿是反应(R)。模仿说可分为早期的机械模仿说和后来的选择模仿说。

1.机械模仿说

机械模仿说是较早的行为主义理论,它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F.

Allport)在1924年提出。机械模仿说认为儿童掌握语言是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Stimulus - Response,简称S-R)的结果,儿童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传统的模仿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的临摹,儿童的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于1924年首先提出的。)

机械模仿说的不足

他们从两方面提出论据。第一,许多事实证明,如果要求儿童模仿的某种语法结构和儿童已有的语法水平距离较大时,儿童不能模仿,他总是用自己已有的句法形式去改变示范句,或顽固地坚持自己原有的句型。第二,儿童经常在没有模仿范型的情况下产生和理解许多新句子,具有创造性,而且按语言能力的发展顺序说,理解总是先于产生,即在儿童能说出某类句子之前,已能理解该类句子,也就是说理解是产生的基础。这些事实都是无法用机械性模仿来说明的。

2.选择性模仿说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虽不赞成传统的机械临摹说,但并非根本否定模仿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主要在于语言模仿的性质应有正确理解。怀特赫斯特等,主张对传统的模仿概念加以改造,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选择性模仿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并非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性的。儿童能够把范文的句法结构应用于新的情境以表达新的内容,或将模仿到的结构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

选择性模仿的特点

和传统的模仿说相比,选择性模仿具有两个特点:

示范者的行为和模仿者的行为反应之间具有功能关系,即两者不仅在形式上,更重要的还在功能上相似。因此,模仿者对示范者的行为不必是一一对应的临摹。

(二)强化说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

主要观点:

1.语言的发展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连锁和结合。

2.儿童通过自我强化和强化依随形成言语能力。

自我强化

如:一个幼儿听到别人的话之后,独立在别处发出同样的声音,就会自动地强化自己那个试探性的言语行为。

强化依随

定义:指强化的刺激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

特点:一是最初被强化的是个体偶然发生的动作。如:婴儿偶然发出【m】声,母亲

就笑着来抱他,抚摸他并答应他等。

二是强化依随的程序是渐进的。若要儿童学习一个复杂句子,不必等待他碰巧说出这句话以后才给予强化,只需他所说的稍微接近那个句子就给予强化,然后再强化更加接近该句的话语,通过这种逐步接近的强化方法,儿童最终能学会非常复杂的句子。

(三)中介说

!

中介说又称传递说,是为解决传统的刺激一反应论的简单化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改良主张。中介说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加上了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的中介。以此来解释客观环境怎样通过语言作用于人,语言怎样表现当时当地的事物,新的语言怎样创造出来并被理解等,都是传统的刺激一反应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并利用它进而解释儿童是怎样通过一系列的刺激一反应链条学会语言的。

(四)先天语言能力说

(一)先天语言能力说

先天语言能力说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一时震撼了美国语言学和心理学界,被称为语言学的革命,掀起了研究儿童语言获得的热潮。从根本上改变了行为主义的儿童被动模仿的看法,注意到了儿童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和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一学说对于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分概括”等现象,可以给出较为简便的解释。因此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史意义的重要学说。它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其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在结构——普遍语法,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通过大脑中的语言获得装置,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

乔姆斯基提出先天语言能力的学说,认为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亦及先天的,内在的规则的语法系统。这种规则系统是在有限的基本语言素材基础上,通过先天语言获得装置的复杂加工而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儿童根据这些规则就能产生和理解大量的语句,包括他们从未听到过的语句。

LAD的活动有一个临界期。过了这个临界期,LAD就会退化。所以,成人学习语言的能力不如儿童;儿童能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语言,没有LAD是不可想象的。

二对先天语言能力说的批评

第一,乔姆斯基的理论是思辨的产物

第二,过于低估后天语言环境作用。

第三,史莱辛格对儿童生来具有LAD这种普遍的语言范畴和规则提出了反证。

第四,先天语言能力说非常强调儿童本身在获得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既然人类生来就拥有一套现成的、可以规定本族语言如何理解和产生的普遍语法规则系统,就无需儿童本身再作什么探索和发现了。

(五)勒纳伯格自然成熟说

主要观点:

1、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人类大脑具有其它动物没有的专管语言的区域,所以语言为人类所独有。语言是人类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当大脑机能的成熟达到语言准备状态时,只要受到适当外在条件的激活,就能使潜在的语言结构状态转变成现实的语言结构,言语能力就被获得。比如儿童生下来时不会走路,但已具有了走路的可能性,后天的生理发育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