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

合集下载

浅析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浅析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浅析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周贤燕;黄正林【期刊名称】《四川农业与农机》【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1页(P46)【作者】周贤燕;黄正林【作者单位】大竹县城西乡农技站;大竹县城西乡农技站【正文语种】中文1 发生规律稻水象甲入侵的主要途径是远距离货物移带。

它存在于稻谷、稻草或以稻草为包装物的物品,随海、空运完成远距离传播。

在相对较近的距离,它可以存水或移带传播,自带扩散能力,不仅能够飞行,还可以随水漂流,可在水中存活很长时间。

大竹县稻田发现稻水象甲后,笔者同有关专家一同前往田间调研,发现其田间密度非常高,平均达15头/m2。

通过对收集的稻水象甲进行分析,发现其全是雌虫,充分说明当地稻水象甲是孤雌繁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在虫害非常严重的田块,为害密度最高达60头/m2,这个密度足以在一夜之间让所有水稻秧苗全部受害。

稻水象甲每只雌虫可产生100~200粒卵,正常条件下,这些卵可以孵化产生下一代幼虫蛹,继而产生一代雌虫。

一只雌虫到了一个新地方,即可以建立一个种群。

稻水象甲的生存策略特性一是假死性。

当它在水稻尖部取食时遇到了天敌,会很快掉到地面,采取假死战略躲避天敌,这一过程可持续几十秒到几分钟。

这一特性使它在新环境中能迅速繁殖。

它的生存策略特性二是滞育性。

当环境不适宜生长时,它会不吃不喝停止发育,一直从夏季到第2年的春季,可保持这种状态存活200d以上。

稻水象甲具有趋嫩性。

它的成虫在插秧时开始活动,专吃叶尖或沿着叶脉方向的嫩叶叶肉;当水稻秧苗健壮后,叶子老了,稻水象甲就开始产卵。

幼虫于7~10 d后孵化出来,会钻到水中或泥土里危害水稻根部,影响水稻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导致水稻分蘖能力降低,最终影响水稻产量。

这种危害可导致水稻损失70%~80%,是对水稻最主要致命的危害。

2 防控措施2.1 封锁处理1)根据其发生传播特点,确定需封锁管制的重点植物、植物产品及应检物品,并将检疫管制要求告知相关生产、经营、运输单位(或个人)。

水稻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水稻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102023.7病虫害防治期间,应尽可能优先选用物理防治手段和生物防治手段,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化学药物和试剂的使用,若无法避免对化学试剂的应用,也要尽可能选择毒害作用更小的化学药剂,并严格进行化学药剂喷洒量的管控。

在此期间,要确保小麦收获前一个月内不能采用任何化学药剂,避免作物中出现化学残留,对小麦作物产生的负面影响。

3.2 田间施肥管理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合理应用施肥手段,不仅能实现小麦长势提升,还能提高小麦整体抗倒伏能力,是实现绿色小麦产量与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虽然种植人员在小麦播种期间已经增加了基肥的使用,目的在于对土壤整体养分予以改善,但小麦不同生长时期对土壤的养分需求也会出现明显变化。

所以,在小麦中后期生长阶段,种植人员也应按照不同养分需求,及时调整施肥方案和工作计划。

在种植过程中,土壤条件差异,可选择不同的施肥措施,从而实现对土壤环境的改善。

因此,在种植期间也要积极进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合使用,确保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

在有机肥使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还应根据小麦生长需求,适当添加磷肥,确保小麦作物的抗病能力和抗旱能力得到稳定提升。

在对小麦进行种植期间,如果麦苗本身出现叶片发黄或生长缓慢问题,要及时进行越冬返青肥的施加,在此期间以尿素肥为主,并科学调整尿素肥用量,确保返青阶段的绿色小麦能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实现长势整体的稳定性。

此外,绿色小麦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在此期间也可以适当添加生物微肥,确保小麦穗数和粒重的提升。

3.3 除草管理在小麦种植期间,大部分杂草的生命力更强,如果不积极进行处理,很可能会对小麦生长空间进行占用,甚至造成小麦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良问题,不利于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提升。

当前,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中主要采取轮作手段进行杂草控制。

为保证绿色技术全面推广,不建议在除草期间大量使用除草剂,但传统的人工除草存在明显弊端,不仅效率低下,且小麦植株的正常生长也会受到一定干扰。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3 4 其 他防治 措施 在重 发 区 改双 季 稻 为一 季 稻 , 改 . 或
发生 。2 0 0 1年 5月 我 市在 进 行 有 害生 物普 查 时 , 在大 关 镇部 分村 首次 发 现 , 当年发 生 面积 1hn ,0 0年 发生 面 0 r 21 积 已达 2 0 h 。近 年来 在 上 级 业 务 部 门指 导 下 开 展 了 0 0 m。
各项 调查工作 和 当地 的发生 规律研 究 , 现将有 关情 况 总结
稻根, 秧根被食断, 用手轻轻一拨秧苗浮起 , 使秧 苗枯黄 ,
根 里可剥 出大量 白色 的幼 虫 , 一般 以 田边 为 害 较 重 , 者 轻
1 、12 62 、 6行稻丛上的稻水象 甲成虫的数量 , 每行查 2 丛 , 0
了解 该虫 从 田边 向稻 田迁移 动 态 。历 年 5月早 稻 成虫 盛
稻 水象 甲 ( iOhprsoyohl uce) 一 种 重 Ls rot rz i sK sh1 是 s u p u 大的水 稻检疫性 害虫 , 活动性 大 , 飞性 强 , 其 迁 具有 对 恶劣 环境适应 能力强 、 寄主 范围广 、 息环境 复杂 、 栖 繁殖 力 强且 具 孤雌 生殖等 特点 , 旦 传人 便 能迅 速 定 居并 扩 散 , 易 一 不 防治 。
导致水稻减 产 2 % , 0 重者达 5% , 至绝产 。 0 甚
国内 18 9 8年首 次在河 北省 唐 山市 的唐 湾 县发 现稻 水
发 期 田间虫量如 表 2 。
表 2 桐 城 市 大 关镇 早 稻 成 虫 盛 发 期 历 年 田 问 虫量
象 甲, 随后 在 天津 、 山东 、 辽宁 、 吉林 、 浙江 、 福建 等 省相 继
上旬大量转株为 害, 6月 中旬后期陆续化 蛹。防治药剂 以阿维菌素、 有机磷 的复配剂 、 死蜱和 辛硫磷颗粒剂为主。 毒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稻水象甲是稻田中的一种害虫,是稻虫的一种。

它主要以稻谷和幼苗为食,会对稻田的生长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防止稻水象甲的危害,我们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下面是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的浅析。

一、生物防治稻水象甲的天敌主要为蜻娃,柿小蜂等。

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生态及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作为大力推广的优选控制方式。

稻水象甲在越夏期经常的栖息地是在稻草茬和水面之间的缝隙中,可以利用清洗深积水,割除茬坪,堆积撩起稻草等方法,达到打击和消灭稻水象甲的效果。

三、化学防治1.药剂选择。

对于稻水象甲,通常选用效果好、毒性较低、残留时间短的药剂。

常见的药剂有敌敌畏、百菌清、氧氟沙星等。

2.药剂用量。

药剂用量过多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浸泡用药可能会影响谷米的品质。

药剂用量应该根据农作物、生长时期和种群密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评估。

3.药剂施药。

在药剂施药时,应避免高温和强日照环境,最好选在晴天的阴凉时分,留出充足的时间使药剂干燥和稳定。

同时,还要保证施药的均匀性,覆盖深度,注意剂量准确等。

四、综合治理1.多种防治方法的结合。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前两种方法都是环保型的防治方式,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在不同的防治时期,可以选择不同的防治方法,比如在初期采用生物防治,中期采取物理防治,晚期采用化学防治,达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2、科学配方的使用。

不同植物之间具有天然抗虫特性,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达到防治效果。

因此科学配方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相关防治人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药剂的搭配使用。

总之,稻水象甲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及时的防治将给农作物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也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治理方式,结合植物学知识,综合分析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方案,进行有效的稻水象甲防治工作。

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它会给稻田带来较大的危害。

下面我们将介绍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1、出没时间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通常在每年的6至9月份发生,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变化,稻水象甲主要在夜间和雨后出没。

在农田中可以看到它们在稻叶和茎干上覆盖,对稻谷造成咬食和破坏。

2、生长环境在井研县等地,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生长的环境主要是水稻田、河塘旁边的田地、水浸肥田等。

它们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而在干燥的时期则较难生存。

3、繁殖习性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通常在夜间进行繁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产卵。

它们的卵通常在稻草、稻壳和稻子之间寄生,经过10至15天的时间后即可孵化出来。

1、轮作制度轮作制度是一种有效的防治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的方法。

在休耕时期可以采取花生、豆类等作物轮作,避免连续作稻或只种植一种作物的方式,减少稻水象甲在同一地方的栖息和繁殖。

2、物理措施物理措施包括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的手工摘除和滚光器等机械方法。

振棒滚光的方式可以破坏稻水象甲的生长环境,使它们无法生存。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当前比较常用的防治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的方法之一。

通常使用较安全和对生态影响比较小的药物,如氧化硅、杀虫管等对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进行喷洒,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4、拘留鱼的使用除了上述防治方法以外,还可以使用拘留鱼来控制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的数量。

拘留鱼通常在稻田里放置,以吃掉稻水象甲成年和幼虫,有效的控制害虫数量。

综上所述,井研县丘区稻水象甲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它会对稻田造成危害。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控制,以达到降低其对稻田造成危害的目的。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祁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县。

稻田是祁东县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品种,在稻田中常常会出现祸害的害虫——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它以水稻为食,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给稻田带来重大损失。

掌握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以及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法对保障稻田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初步报告。

一、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稻水象甲在祁东县多发生于稻田地区,其发生主要受气候、种植结构、耕作管理和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在祁东县,稻水象甲主要发生在6月至8月,这段时间正值稻田生长期,气温高,湿度大,非常适宜稻水象甲的繁殖和孳生。

如果稻田长期种植水稻,缺乏轮作或间作作物,也会增加稻水象甲的发生风险。

农民在稻田的管理上若不及时、不得当,如施肥不适宜、排水不畅、杂草丛生等也会为稻水象甲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稻水象甲的发生对水稻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幼苗期为主,它们常以水稻的叶片为食,在叶片上啃食出大量的斑点和洞孔,导致叶片枯黄,影响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减产。

稻水象甲的发生对祁东县的水稻种植业具有重要的危害性。

二、稻水象甲的防控措施针对祁东县稻水象甲的严重危害,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提出了以下防控措施:1. 避免重复种植水稻。

水稻的连作连种容易引发稻水象甲的大面积发生,因此应尽量避免重复种植水稻,推行轮作或间作作物,减少稻水象甲的孳生环境。

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预防稻水象甲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科学施用有机肥、化肥等,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性,降低稻水象甲的发生概率。

3. 加强田间管理。

定期检查稻田的长势情况,及时发现稻水象甲的危害,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稻田的排水通畅,加强除草,提高稻田的环境卫生。

4. 合理使用农药。

在稻水象甲严重危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但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稻水象甲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稻水象甲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育越 冬 。每 年 越 冬 成 虫 在 日平 均 气 温 稳 定在 l 5 ℃
以上 时解 除滞 育 并取食 禾 本科 杂草 等嫩 叶 ,留下条 状取 食 斑 。从 4月 下半月 开始 陆续 迁入 刚揭 膜 的早 稻秧 田,早稻 插秧 后迁 入 本 田,到 5月 中旬 结束 , 迁入 期 持续 1 个 多月 。成 虫开 始产 卵时 ,都 要爬 到 稻株 水 下 ,将 卵产 在 叶鞘 纵侧 组织 的空格 内,竖 直 排 列 ,1 格 1粒 ,位 置均 在 水 下 l厘米 左 右 。老 熟
部 1 ~ 9厘米 范 围 内的须 根上 ,在稻 丛基 部 3厘米 范围内占 7 0 %左右 。4~ 5月份 ,稻 水 象 甲具 较 强 的趋 水稻 习性 ;7~ 8月份 高温季 节 ,趋 荫性 较 强;
成 严重 威胁 。稻水 象 甲不 同于 一般 的病 虫 害 ,具有
特 殊生 物 学特 性和 危 害特 点 :一是 繁殖 能力 强 ,平 均每头成虫可产卵 6 0~ 1 0 0粒 。而 且行 孤 雌 生 殖 方 式 ,不 需要 交配 就 可繁 殖后 代 。因此 ,一头 虫传 到 条件 适 宜 的新地 方 ,就 有可 能形 成一 个群 体 。二 是 适应 环 境能 力 强 ,能适应 从 温带 到 寒带 的各 种生 态 环境 。据 研 究 ,越 冬成 虫 在平 均 气温 一 1 5 ℃仍 能

. , J 童j 簪疗 饶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植保技术
稻水象 甲的发生特 点与防治
稻 水 象 甲属 鞘 翅 目象 虫 科 害 虫 , 是 一 种 国 际 性 重 大 检 疫 害 虫 ,据 资料 介 绍 美 国加 利 福 尼 亚 州 1 9 5 6年 首 次发 现 ,后 即迅 速 蔓 延 。1 9 7 6年 日本 爱 知 县 首 次 发现 ,到 1 9 8 3年 就 扩 展 到 了全 日本 。上 世纪 8 0年 代 末 以来 ,先 后 扩散 蔓延 到包 括 中 国在 内的世 界上 许 多国家 ,并 出现蔓 延范 围扩 大 、发 生

福戈防治稻水象甲使用技术

福戈防治稻水象甲使用技术

福戈防治稻水象甲使用技术
福戈已取得登记用于防治稻水象甲,其有效成份是20%噻虫嗪+20%氯虫苯甲酰胺,2个成份均对稻水象甲有效,并具有良好的根吸收性能,可用于根部淋施和叶面喷雾。

1、水稻苗床淋施
使用普通洒水壶,用福戈每亩8-10克,兑水400升(每平方米0.6升药液),于秧苗揭膜后、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迁入高峰期施药,均匀洒水于厢面上,让水稻根系充分吸收药液,并传导至上部叶片,对稻水象甲成虫及幼虫均有效,且持效期长。

水育秧田淋施前应排干田水。

此方法可同时兼治稻蓟马。

2、叶面喷雾
稻水象甲成虫发生高峰期施药,每亩喷施福戈8-10克。

移栽前喷施送嫁药,可有效压低稻水象甲基数。

大田期根据成虫发生情况酌情喷施福戈,同时可兼治水稻螟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拉丁文名: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但未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

[1]鉴别特征:成虫长2.6~3.8mm。

喙与前胸背板几等长,稍弯,扁圆筒形。

前胸背板宽。

鞘翅侧缘平行,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翅端半部行间上有瘤突。

雌虫后足胫节有前锐突和锐突,锐突长而尖,雄虫仅具短粗的两叉形锐突。

蛹长约3mm,白色。

幼虫体白色,头黄褐色。

卵圆柱形,两端圆。

生物学特性:半水生昆虫,成虫在地面枯草上越冬,3月下旬交配产卵。

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

初孵幼虫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

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

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

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原产地:美国东部、古巴等地。

中国分布现状:已分布在十余个省市。

估计其分布区更大,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外都可能有分布。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稻秧、稻谷、稻草及其制品、其他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传播。

1976年进入日本,1988年扩散到朝鲜半岛。

1988年首次发现于河北省唐山市,1990年在北京清河发现。

到1997年,它已在8省(直辖市)54个县、市出现,破坏了310 000hm2农田。

飞翔的成虫可借气流迁移10000米以上。

此外,还可随水流传播。

寄主种类多,危害面广。

成虫蚕食叶片,幼虫危害水稻根部。

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

控制方法:稻田秋耕灭茬可大大降低田间越冬成虫的成活率。

结合积肥和田间管理,清除杂草,以消灭越冬成虫。

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翻耕土地,可降低其越冬存活率。

保护青蛙、蟾蜍、蜘蛛、蚂蚁、鱼类等天敌。

应用白僵菌和线虫对其成虫防治有效。

施药品种以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宜。

严禁从疫区调运可携带传播该虫的物品。

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包装填充材料应严格检查,必要时做灭虫处理。

编辑本段分布地区
中国台湾、朝鲜半岛(黄海南道、黄海北道、平安南道、开城、南浦、平壤、釜山、庆尚南道、庆尚北
稻水象甲
道、京几道)、日本、加拿大(阿尔巴塔)、美国(密执安、依阿华、伊利诺斯、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哥伦比亚特区、马里兰、弗吉尼亚、堪萨斯、阿肯色、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印第安那、佛罗里达、明尼苏达、蒙大拿、俄亥俄、肯塔基、密西西比、南卡罗来纳、加利福尼亚)、墨西哥、古巴、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圭亚那。

编辑本段寄主植物
稻水象甲食物复杂, 寄主范围非常广泛。

Okada(1978)论述在美国成虫取食的寄主植物有7科、56属、76种, 幼虫可取食的有5科、18属、22种。

Iwamoto(1986)报道在日本成虫可在86种植物上取食, 幼虫取食植物22种。

稻水象甲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 其次是禾本科、泽泻科、鸭跖草科、莎草科、灯心草科杂草。

编辑本段鉴别特征
成虫体长2.6~3.8mm,体壁褐色,密布相互连接的灰色鳞片,前胸背板和鞘翅的中区无鳞
稻水象甲
片,呈暗褐色斑。

喙端部和腹面、触角沟两侧、头和前胸背板基部、眼四周、前中后足基节基部、腹部三、四节的腹面及腹部的末端被覆黄色圆形鳞片。

喙和前胸背板约等长,有些弯曲,近于扁圆筒形。

触角红褐色着生于喙中间之前,柄节棒形,触角棒呈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棒为3节,棒节一光亮无毛。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边近于直,只前端略收缩。

鞘翅明显具肩,肩斜,翅端平截或稍凹陷,行纹细不明显,每行间被覆至少3行鳞片,在中间之后,
行间一、三、五、七上有瘤突。

腿节棒形,不具齿。

胫节细长弯曲,中足胫节两侧各有一排长的游泳毛。

雄虫后足胫节无前锐突,锐突短而粗,深裂呈两叉形。

雌虫的锐突单个的长而尖,有前锐突。

稻水象甲有两性生殖型和孤雌生殖型,发生在中国的均属孤雌生殖型。

卵长约0.8mm,圆柱形,两端圆,略弯,珍珠白色。

老熟幼虫体长约10mm,白色,无足,头部褐色。

体呈新月形。

腹部2~7节背面有成对向前伸的钩状气门。

蛹白色,大小、性状近似成虫,在似绿豆形的土茧内。

编辑本段生物学
半水生昆虫,成虫在地面枯草上越冬,3月下旬交配产卵。

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

初孵幼
稻水象甲
虫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

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

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

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编辑本段稻水象甲-原产地
美国东部、古巴等地。

中国分布现状:已分布在十余个省市。

估计其分布区更大,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外都可能有分布。

编辑本段传播途径
随稻秧、稻谷、稻草及其制品、其他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传播。

1976年进入日本,1988年扩散到朝鲜半岛。

1988年首次发现于河北省唐山市,1990年在北京清河发现。

到1997年,它已在8省(直辖市)54个县、市出现,破坏了310 000hm2农田。

飞翔的成虫可借气流迁移10000米以上。

此外,还可随水流传播。

寄主种类多,危害面广。

成虫蚕食叶片,幼虫危害水稻根部。

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

编辑本段检验方法
禁止从疫区调运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及其制品,防止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

严格检疫检验,通过对其适生区、适生场所、嗜好寄主植物,采样检验,开展普查、监测,力求做到早发现。

有关检疫规定稻水象甲是中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病虫,应严格施行检疫。

编辑本段控制方法
稻田秋耕灭茬可大大降低田间越冬成虫的成活率。

结合积肥和田间管理,清除杂草,以
稻水象甲
消灭越冬成虫。

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翻耕土地,可降低其越冬存活率。

保护青蛙、蟾蜍、蜘蛛、蚂蚁、鱼类等天敌。

应用白僵菌和线虫对其成虫防治有效。

施药品种以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宜。

严禁从疫区调运可携带传播该虫的物品。

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包装填充材料应严格检查,必要时做灭虫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