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防控

合集下载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东营市稻水象甲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对稻谷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的危害。

稻水象甲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包括中国的东北、华东、华南等地区。

该虫以稻谷的叶片为食,吸取稻谷的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和干枯,严重的情况会使稻谷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东营市稻水象甲的发生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发生面广:稻水象甲的分布范围广泛,东营市是中国的稻区之一,适宜稻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为稻水象甲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

2. 高发季节明显:稻水象甲的繁殖速度很快,一般在稻田中的5月至7月为它们的高发季节。

这个时期,稻田中温度适宜,稻谷生长迅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

3. 严重损害稻谷:稻水象甲以稻谷的叶片为食,每只稻水象甲一天可以吃掉10-20厘米的叶片。

大量的稻水象甲出现会导致稻谷叶片黄化、凋谢,甚至死亡。

这严重影响了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综合防控东营市稻水象甲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清除稻田周围的杂草:稻水象甲在非耕作期主要隐藏在离稻田较近的杂草中,采取清除杂草的措施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数量。

2. 早稻水稻合理移栽:早稻的移栽时间应早于稻水象甲的大量孵化期,通过调整移栽时间来减少稻水象甲的侵害。

3. 土壤处理:在水稻的生长前期,可以使用杀虫剂或免费赠送的稻谷麸等土壤墒湿杀虫剂在田间蒸腾达到杀虫目的。

4. 捉虫:田间若有检测稻水象甲的迹象,可以使用黄板和光源来吸引和捕捉稻水象甲。

5. 预防和控制农田周围的蚊虫孳生:蚊虫是稻水象甲的主要天敌,通过增加苍蝇头和蚊子种群的景观设计、培养捕虫界翼虫增加捕食压力,降低稻水象甲种群的数量。

6. 气象条件预报: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对天气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利用预报数据对稻谷生长期与稻水象甲孵化发生期进行对比分析,科学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防治措施。

综合防控东营市稻水象甲的关键在于加强病害监测,合理布局种植结构,优化农业技术,控制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东营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山东半岛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著名的水稻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东营市稻水象甲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稻田种植和粮食产量。

为了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危害,保障稻田的正常生长和粮食的安全产量,本文将深入分析东营市稻水象甲的发生现状,并提出相关的综合防控措施。

一、东营市稻水象甲的发生现状稻水象甲是稻田害虫之一,以稻苗为害,在稻田中幼虫吃苗根和幼茎,对稻田造成严重危害。

东营市作为稻田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生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1.发生范围广泛:东营市几乎所有的稻田都有稻水象甲的发生,尤其在郊区和乡村地区更为严重。

2.季节性发生:稻水象甲主要在稻田播种后幼苗孕育期间发生,尤其在5月至7月是稻水象甲发生的高峰期。

3.严重危害:稻水象甲对稻田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稻田的产量和品质。

二、综合防控措施要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危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不仅仅是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更需要结合生物控制和农业管理等多种手段,做到系统防治,达到更好的效果。

1.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常用的防控措施之一,可以有效降低稻水象甲的数量,保护稻田和稻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方法使用时要掌握好时机和剂量,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也需要注意化学农药的轮换使用,避免虫害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同时对环境和人体没有危害。

在东营市,可以利用昆虫天敌和病原微生物等进行生物防治,有效地降低稻水象甲的数量,保护稻田和稻苗。

3. 农业管理良好的农业管理也是稻水象甲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比如适时灌水、合理施肥、适时除草等,都可以帮助稻田增强抵抗力,减少稻水象甲的危害。

合理的田间排水和人工捕捉也可以帮助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减少其对稻田的危害。

4. 科学种植选择抗病虫害的稻种,加强水稻的培育和育种工作,培育出具有抗虫能力和适应环境的高产优质稻种,对于减少稻水象甲的危害也具有一定作用。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祁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县。

稻田是祁东县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品种,在稻田中常常会出现祸害的害虫——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它以水稻为食,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给稻田带来重大损失。

掌握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以及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法对保障稻田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初步报告。

一、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稻水象甲在祁东县多发生于稻田地区,其发生主要受气候、种植结构、耕作管理和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在祁东县,稻水象甲主要发生在6月至8月,这段时间正值稻田生长期,气温高,湿度大,非常适宜稻水象甲的繁殖和孳生。

如果稻田长期种植水稻,缺乏轮作或间作作物,也会增加稻水象甲的发生风险。

农民在稻田的管理上若不及时、不得当,如施肥不适宜、排水不畅、杂草丛生等也会为稻水象甲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稻水象甲的发生对水稻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幼苗期为主,它们常以水稻的叶片为食,在叶片上啃食出大量的斑点和洞孔,导致叶片枯黄,影响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减产。

稻水象甲的发生对祁东县的水稻种植业具有重要的危害性。

二、稻水象甲的防控措施针对祁东县稻水象甲的严重危害,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提出了以下防控措施:1. 避免重复种植水稻。

水稻的连作连种容易引发稻水象甲的大面积发生,因此应尽量避免重复种植水稻,推行轮作或间作作物,减少稻水象甲的孳生环境。

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预防稻水象甲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科学施用有机肥、化肥等,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性,降低稻水象甲的发生概率。

3. 加强田间管理。

定期检查稻田的长势情况,及时发现稻水象甲的危害,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稻田的排水通畅,加强除草,提高稻田的环境卫生。

4. 合理使用农药。

在稻水象甲严重危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但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祁东县稻水象甲是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喜欢在水稻田间活动,给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稻水象甲的发生、危害和防控措施进行初步报告。

一、稻水象甲的发生稻水象甲是一种多年生昆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特别是在南方的水稻种植区。

它的寿命很长,一年有两三代,数量极易增加。

稻水象甲的幼虫从孵化开始就以水稻的叶片为食,造成水稻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水稻的生长迟缓、产量减少。

稻水象甲主要在水稻的苗期和幼苗期出现,这也是水稻的关键生长时期。

它喜欢在水气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在雨季或气候潮湿的地区其发生率更高。

稻水象甲也有一定的趋光性,喜欢在白天活动。

由于水稻是其主要食物,稻水象甲的发生会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稻水象甲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叶片被啃食:稻水象甲的幼虫会在水稻的叶片上进行啃食,导致叶片被大面积破坏,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使水稻无法正常生长。

2. 水稻苗期受损:水稻的苗期是其生长的关键时期,稻水象甲的幼虫在这个时期啃食水稻叶片,导致水稻幼苗受损,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3. 产量减少:稻水象甲的大量繁殖和啃食对水稻的产量有直接的影响,会导致水稻的产量明显减少。

4. 传播病害:稻水象甲在啃食水稻叶片的过程中,还会释放一些液体,这些液体中可能含有病毒或细菌,有可能传播病害,对水稻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实际的水稻生产过程中,稻水象甲的危害往往会给农民带来不小的损失,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三、稻水象甲的防控措施为了降低稻水象甲的发生率,减少其危害对水稻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 合理施肥:通过合理的施肥措施,使水稻能够生长得更加茁壮,增加其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减少稻水象甲的发生。

2. 种植抗病种植物:选择一些对稻水象甲有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稻水象甲的发生。

3. 适时收水:适时收水可以减少水稻田间水气充足的环境,减少稻水象甲的滋生地,降低其发生率。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东营市稻水象甲是一种常见的水稻害虫,其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防治稻水象甲,我们需要了解其发生现状以及综合防控措施。

稻水象甲一般在水稻的幼苗期和拔节期出现为害。

其幼虫以水稻苗叶为食,造成苗叶死亡,严重时可能导致整片稻田死亡。

稻水象甲的发生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生区域广泛:东营市作为水稻主产区,稻水象甲发生普遍且严重。

2. 季节性波动:稻水象甲主要在水稻幼苗期和拔节期大量繁殖和为害,一般在年初和中期发生较多。

3. 天气影响:稻水象甲的发生与气温、湿度和降水有关。

气温高、湿度大、多雨的年份稻水象甲易大量繁殖和为害。

针对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控措施如下:1.合理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稻田灭杂草和返青,减少稻水象甲的滋生源。

保持稻田水分和湿度的适宜,不给稻水象甲提供滋生条件。

2.轮作和间种:合理利用轮作和间种,破坏稻水象甲的繁殖周期,减少虫害的发生。

如在稻田周围种植其他作物或禾本科杂草,既可以破坏稻水象甲的繁殖环境,又可以利用杂草控制稻水象甲。

3.选择抗虫品种:选择抗稻水象甲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降低虫害的损失。

4.化学防治:根据稻水象甲的飞虫活动规律,喷洒适量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但是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污染。

5.生物防治:引入稻水象甲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如水稻瓢虫、寄生蜂等,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和释放来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

6.监测预警:建立稻水象甲的监测预警系统,定期进行田间调查和采样,了解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针对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合理田间管理、轮作和间种、选择抗虫品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监测预警。

通过科学合理地综合应用这些防控措施,可以减少稻水象甲的发生,保护水稻产量。

实施方案:街道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街道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实施方案

××街道××年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实施方案稻水象甲是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程度深、危害范围广、传播快、防治难,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稻水象甲防控事关我街道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我街道三农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为此,按照省、市、区政府关于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和属地管理要求,认真落实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加强疫情监测与普查,组织和筹措防控资金和物资,把握防控重点和时机,全力开展稻水象甲疫情普查与防控工作,确保街道全年水稻丰收。

一、工作目标通过项目实施,稻水象甲危害损失率控制在6%以内,成虫防效达85%以上,幼虫防效达75%以上,总体防效达80%以上;减少稻水象甲疫情造成实际水稻产量损失在合理水平。

确保街道农业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

二、工作任务(一)监测与普查建立疫情高铁新村监测点1个。

全年开展普查3次,普查覆盖面达100%以上。

按时完成日报、周报的上报工作,及时发布疫情情报(警报)。

(二)防控工作按照普查实有发生面积100%进行防控,从种子处理开始,越冬成虫杂草和玉米地示范防治1次,秧田期防治1-2次,药剂浸秧根移栽大田,大田期成虫防治1—2次,育秧返栽田及部分幼虫重灾田块100%进行幼虫防控。

(三)宣传与培训通过宣传车辆、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同时做好各形式培训工作,培训各类人员100人次以上。

通过宣传、培训,稻水象甲及防控技术农民知晓率达80%以上,各村负责人知晓率达95%以上。

(四)防控示范以高铁新村作为综合防控示范点,以示范带动全街道各村开展好防控工作,调动各村机防队参与实施统防统治,统防统治面积达200亩以上,防效达85%以上,示范区稻水象甲发生轻、中、重三个类型田加权平均单产550公斤/亩以上。

三、实施地点街道办事处××村、××村、××村、××村等4个村。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东营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农业大市,也是稻作主产区之一。

稻水象甲是稻田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对稻作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东营市稻水象甲的发生现状以及综合防控措施。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稻作颇具破坏力的害虫之一,为水生昆虫,主要栖息在田水中,以稻根为食,对稻作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危害。

稻水象甲每年2-3代,以卵态、幼虫态和成虫态为发展阶段。

东营市稻水象甲发生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稻水象甲对水田稻作的危害日益严重。

稻水象甲以稻根为食,幼虫在稻根附近修建“窝楼”,使稻根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稻根吸收功能的下降,严重影响水田中稻作的生长和发育。

尤其是在丰水期,稻水象甲的危害更为严重,往往造成水稻苗期死亡和严重畸形。

稻水象甲还可能传播水稻病害,如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病毒病,进一步加剧了稻田的生产风险。

稻水象甲发生的区域广泛。

东营市稻田面积较大,是典型的稻区,稻水象甲在东营市的莒县、广饶县和垦利县等地均有发生。

据统计,稻水象甲在东营市已成为稻作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了当地稻作的产量和质量。

稻水象甲的防控难度较大。

稻水象甲多年来一直是稻作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生物特性复杂,捕食天敌较少,且在水田环境中繁殖状况较好。

稻水象甲的幼虫多数隐藏在稻根附近的“窝楼”中,难以观察和控制。

传统的化学防控方法往往效果有限,且容易导致农田环境污染。

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控对于保护稻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危害,东营市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加强害虫监测和预警工作。

东营市农业部门建立了稻水象甲的监测体系,通过定期调查和监测,掌握稻水象甲的分布和发生趋势,预警可能发生的灾害,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东营市大力推广昆虫和寄生线虫等天敌的引种,建设生物调节基地,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

通过培育无公害稻种和健康田(水培)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稻水象甲的危害程度。

稻水象甲检疫及治理规范

稻水象甲检疫及治理规范

稻水象甲检疫及治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水象甲的识别鉴定及危害症状、调查时间、调查方法、调运检疫、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对稻水象甲的检疫及综合治理。

2稻水象甲的危害症状稻水象甲(形态特征见附录A)成虫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等的长条白斑,长度一般不超过3cm.低龄幼虫啃食稻根,造成断根,形成浮秧或影响生长发育,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

3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3.1调查时间在两个高峰(越冬代迁飞高峰、一代成虫发生高峰)进行调查,4月15日一6月15日,7月15日一8月15日,每月调查2-3次。

3.2调查方法3.2.1越冬场所调查每年4月中下旬,气温转暖后,越冬成虫开始复苏,复苏后的成虫就近取食嫩绿杂草。

因此,首先调查水稻田周围的禾本科杂草有无成虫取食被害状,发现被害状,要仔细检查受害植株及邻近植株和根丛基部。

3.2.2田间调查重点调查秧田和大田,一般插秧后7天是成虫迁入大田的高峰期,亦是成虫产卵的高峰期。

因此,插秧前7天和插秧后7天是调查秧田和大田的有利时机。

此期间水稻植株矮小,株距较大,便于观察,重点检查田块周边的叶片有无被害状,如果发现被害状,则应仔细查找成虫(日落前后仔细观察植株叶片叶尖上是否有成虫)。

利用稻水象甲的假死习性,拍打植株是否有成虫落入水中,或拍打时在植株下放入白瓷盘收集。

3.2.3稻水象甲卵和一龄幼虫的调查3.2.3.1叶鞘解剖法将样株清洗干净,剪去露出水面的植株叶片,保留淹水的叶鞘基部10cm的根部,将由外向内剥取的叶片依次面朝上置于解剖镜下,划破表皮,在上、下表皮间沿输导组织寻找稻水象甲长椭圆形卵粒和新孵化停留在叶鞘内的一龄幼虫。

用同样方法检查根部。

3.2.3.2查找根部幼虫和蛹根据稻水象甲幼虫在根部取食造成危害的习性和老熟幼虫形成附着在根系上的土茧并在其中化蛹的习性,在水稻生长期取样检查。

调查基数详见表1。

3.3结果处理调查结束后填写《稻水象甲田间调查记载表》(见表2),发现可疑虫体要及时采集带回室内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坷 . 坏 , 导 致 稻 株 枯 萎 , 生 长 受 阻 , 植 株 矮 小 , 分 蘖 降低,成 穗 率 和 穗 粒 数 明显 减

,兼 治幼 虫 ,虫 区普 治 ” 的监 控 策略 ,推 行 农 和 成 熟 期 雌推 迟 ’ 最 终 造 成 成虫 业 、物理 、生 物 、化 学 防治相 结合 的综合 措施 ,组
. . .
2 . 2 疫情 监 测 。根 据 2 0 1 2年 的经 验 ,进一 步 采 取 广泛 宣传 、发动 群众 、专 群 结合 的措 施 。通 过播 放 及发 放 《 稻水 象 甲专 题 片》 光碟 、 张贴挂 图、发 放 明 白纸等 ,让群 众识 别该 虫及 危 害症 状 。县 农技 部 门、乡 农业服 务 站利 用技 术 咨询 服 务窗 口、黑板 报 等 多种 形式 ,向群众 宣传 讲 解稻 水 象 甲防 治相 关知 识 ,并 按有 关程 序及 时 向县级相 关 部 门反馈信 息 。 2 . 2 . 1 监测 重 点 。坚持 “ 县 不漏 乡 、 乡不漏 村 、村 不漏 社 、社 不漏 户 ”的多 点多级 原 则 , 围绕 杂 交水 稻 种 子 生产 基 地 乡 镇 ,在 过 境 省 道 ¥ 2 0 2 ,¥ 2 0 1 线
根系 被蛀 食 后 根 系变 黑 或烂 根 ,甚 至 根系
I I 厶 咬 断漂 浮在 水 面 ,产 生 浮秧 。 由于稻 根破
2 . 1 指 导方 针 。坚 持 科 学 发 展 观 理 念 ,积 极 贯 彻
“ 预 防 为主 、综合 防 治 ”的植 保 方 针 , 以 《 植物 检 疫 条例 为依据 ,实施 科 学监 测和 依法 防控 ,按照 “ 系 统 监 测 与大 面 积普 查 相 结 合 ,早 防早 治 ,主 治
象 甲还 能孤 雌 生殖 ,只 要 有 一 头 雌 虫 即 可 建 立 种
1 . 1 危害特 点 。稻 水象 甲的成 虫和 幼 虫均
危 害 水 稻 ,成 虫 在 幼 嫩 稻 叶 上 取 食 叶 肉 , 在 叶 片 的 叶 缘 或 中 间沿 叶 脉 方 向啃 食 叶 肉 , 留 下表 皮 ,形 成 长 短 不 等 ( 一 般 长 度
稻水 象 甲属鞘 翅 目、象 甲科 。又 名稻

部褐 色 ,体呈 新 月形 。腹 部 2~7节 背 面 有 成对 向
水 象 、稻 根象 ,主要 危 害 水稻 ,还可 取 食 种 杂草 ,是我 国危 害较 大 的外 来 入侵 物 种
前 伸 的钩 状气 门 。蛹 白色 ,大 小 、 形状 近 似 成 虫 ,
鞘 翅 的中区 无鳞 片 ,呈 暗褐 色斑 。喙和 前端 背 板 约 等 长 ,有些 弯 曲 ,近 于 扁 圆筒 形 。触 角红褐 色 着 生 于 喙 中间之 前 ,柄 节棒 形 ,触 角棒 呈倒 卵 形成 长椭
镇 由县 植保 植检 站 设立 5个重 点 固定监 测 站 ,落 实
安排 专 人 专 职 监 测 。全 县 各 乡镇 在 公 路 沿 线 或 人 员 、物 流集 散 中心 附近稻 田设立 1 ~2个监 测 重点 。
和 县道 途经 的驷 马、江 口、 白衣 、邱 家 、兰草 等 乡
流 、气 流 、交通 工具 进行 传播 。1 9 9 7年 它

已 在我国8 个 省( 市 ) 5 4 个县市发现。四 川
省 内江 市 隆 昌县 2 0 1 1 年 5月 首 次 发 现 稻
水 象 甲危 害 ,传 入 风 险 随着 川 内 以及毗 邻
1 - 3 生 活 习 性 。半 水 生 昆虫 ,成 虫在 地 面 枯 草 上
伯 麦类、红苕、玉米及禾本科、莎草科等多 在似 绿豆 形 的土茧 内。 之一,为全 国二类检疫 陛害虫,原产北美洲。
1 发 生与 危 害

越冬 ,主 要 分布 在 山坡枯 枝 落 叶 表层 杂 草根 部 ,3
圆形 ,分 为 3节 ,第 1 节 光亮 无毛 。前 胸 背板 宽 大 于长 ,两侧 边 近于 直 ,只 前端 略收 缩 。鞘 翅 明显 具
2 . 2 . 2 虫情 普 查 。全年 分 三个 阶段 实 施普 查 。第 一 阶 段( 2月 中旬 ~5月 上 旬 ) 以稻 水 象 甲越 冬 的 场 所
省份 稻水 象 甲疫情 发 生而 不 断加 大 。平 昌
县 2 0 1 2年 通 过 采 取 科 学 监 测 、 有 效 阻截
措 施 ,成功 阻截 了稻 水象 甲疫 情传 入 。
1 . 2 生 物 学 特 性 。稻 水 象 甲成 虫 长 2 . 6~3 . 8 mm。 体壁 褐色 ,密 布 相互 连 接 的灰色 鳞 片 。前胸 背 板和
甲 不超过 3 c m ) 、宽约 0 . 9 m m 的长条白斑,
影 响光合 作 用 。幼 虫 食根 ,在 水 稻 的根 内
. .
和根 上取 食 , 1 ~3龄 幼 虫 蛀食 根 部 ,4龄
群 ,很 难控 制 。
2 监测 与 防控
的 以 后 爬 出 稻 根 咬 食 根 系 幼 虫 密 集 根 部 ,
该害 虫 抗 逆 性 强 ,耐 饥 饿 、 耐 低 温 , 织 专 业 化 统 防统 治 ,做 到 强 阻截 ,早 预 防 、 早 发
5 繁殖率高,寄生性广。稻水象甲传播速度 现 、严封控 、快铲 除 ,确保粮 食 生产 安全 。 ’ 快 ,此害 虫 能爬 、善 飞 、会游 泳 ,可借 水
/ J
月下旬交配产卵。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初孵幼
虫仅 在 叶鞘 内取食 ,后进 入根 部 取食 ,幼 虫 破坏 根 系 ,危 害根 部呈 孔洞 ,使植株 黄 化枯 萎 。羽 化成 虫 从 附着在 根 部上 面 的蛹 室爬 出 ,取食 稻 叶或 杂草 的 叶片 ,成 虫平 均 寿命 7 6 d , 雌 虫 寿 命 更 长 , 可 达 1 5 6 d 。危 害 时虫 口密度 可达 2 0 0头 / mz 以上 。稻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