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完整版

合集下载

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5. 2物 理 防治

是 充 分 利 用 成 虫 的 趋 光性 。利 用 黑 光 灯 诱 杀 大 规 模 成
虫。
二 是 控 制 入 水 口的 水 质 , 可以适量 滴入煤油 , 然 后 按 照 每 天 一 次 的 频 率 ,清 晨 将 成 虫赶 落 到 水 中 ,可 以 大 面 积 杀 灭 成 虫 。坚 持 3天 以 上 效 果 更 佳 。
5 . 3生物 防治
保护天敌 。天敌防 治是最经 济 、 有效 、 对 生 态 环 境 伤 害 最 小的方 法 , 因 此 应 该 重 点 对 稻 水 象 甲的 天 敌 , 如青蛙 、 蜘蛛 、 蚂 蚁 等 进 行 人 为 保 护 ,适 当增 加 天 敌 的 密 度 ,会 收 到 良 好 的 效
稻 水 象 甲 是 原 产 于 北 美 洲 的 一 种 农 业 典 型 害 虫 ,在 我 国 的 检 疫 性 害 虫 类别 中 属 于 二 类 。稻 水 象 甲最 先 在 中 国 被 发 现 的时间是 1 9 8 8 年, 地 点 在唐 山 市 唐 海县 , 2 0 0 3年 6月 初 , 陕 西 省 留 坝 县 也 出现 了 它 的 身 影 , 当前 , 稻 水 象 甲 的分 布 遍 及 全 国 很多省( 市) , 有据可查的报告共计有 1 1 个省( 市) 之 多。 1形 态 特 征
其繁 殖 泛 滥 , 将严 重 降低 主产 区的水稻 产 量。
关键 词 : 形 态特征 ; 寄 主危 害 ; 防治措 施
中图分 类号 : S 4 3 5 . 1 1 2 + . 6 文献标 识码 :A D OI 编号 : 1 0 . 1 4 0 2 5 / j . c n k i j . l n y . 2 0 1 5 . 1 7 . 0 4 0

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措施

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措施

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措施一、防控策略:以秧田防控为重点转向以本田防控为主,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技术措施,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

二、防控范围:稻水象甲发生区周边目力所及的稻田及周边杂草。

三、防控指标:灯测或目测发现单个成虫或幼虫立即开展防治。

四、防控措施1、物理防治推广应用杀虫灯诱杀成虫,每60亩安装1台。

2、生物防治(1)养鸭控虫。

在本田中,利用“稻鸭共育”种养模式,控制稻水象甲种群数量,减轻化学防治压力。

水稻移栽后10天左右,每亩投放15日龄鸭苗15-20只,以3-5亩为一个种养结合小区并围网,田边需留有一个约20平方米左右搭棚空间,以便于添喂饲料之用,于水稻抽穗、灌浆后,稻穗下垂时,须把鸭群从稻田迁出饲养。

(2)应用生物农药如绿僵菌、白僵菌等,防治第一代成虫。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稻水象甲防控的重要措施,具有见效快、效率高的优点。

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最佳防控组织形式。

防治成虫的施药时间以上午9:00—10:00点或下午16:00—18:00点为最佳,使用药剂见附件。

(1)秧田防治秧田是越冬代成虫集中的场所。

狠抓秧田防治,可最大限度的减少秧苗传带成虫、卵和幼虫。

最佳防治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

(2)本田越冬代成虫防治本田越冬代成虫主要来自秧苗直接传带和从越冬场所直接侵入稻田。

因该阶段是越冬代成虫产卵始盛期,所以重点抓好此次防治,可大大减少下一代虫源。

防治时间是插秧后7-10天(5月上旬-5月下旬),用药种类和用药量同秧田。

(3)本田新一代幼虫防治幼虫为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

虽然经过秧田和越冬代前两次防治,虫源已经大大减少,一般地块幼虫较轻,但仍有少数田块虫量较高,因此要对重发生田块进行挑治。

(4)本田新一代成虫防治越冬代后的新一代成虫出现在6月上中旬,出现盛期在6月中旬,此时为新一代成虫防治时间。

响水镇农业服务中心2016年5月7日附件:稻水象甲防治药剂推荐一览表1、药剂名称用量处理方式稀释方法注意事项备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7.5克/亩药液浸秧对水50公斤移栽前将秧捆浸泡在药液中30分钟,然后移栽。

福戈防治稻水象甲使用技术

福戈防治稻水象甲使用技术

福戈防治稻水象甲使用技术
福戈已取得登记用于防治稻水象甲,其有效成份是20%噻虫嗪+20%氯虫苯甲酰胺,2个成份均对稻水象甲有效,并具有良好的根吸收性能,可用于根部淋施和叶面喷雾。

1、水稻苗床淋施
使用普通洒水壶,用福戈每亩8-10克,兑水400升(每平方米0.6升药液),于秧苗揭膜后、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迁入高峰期施药,均匀洒水于厢面上,让水稻根系充分吸收药液,并传导至上部叶片,对稻水象甲成虫及幼虫均有效,且持效期长。

水育秧田淋施前应排干田水。

此方法可同时兼治稻蓟马。

2、叶面喷雾
稻水象甲成虫发生高峰期施药,每亩喷施福戈8-10克。

移栽前喷施送嫁药,可有效压低稻水象甲基数。

大田期根据成虫发生情况酌情喷施福戈,同时可兼治水稻螟虫。

稻水象甲防控技术方案

稻水象甲防控技术方案
9 . 养 鸭控虫 。水 稻 移 栽后 1 0天 , 投 1 5 3 龄 1 鸭苗 , 每6 6 6 . 7 m 投1 5— 2 0只 。 三、 物理 防治措 施 安装 太 阳能 频 振 式 杀 虫 灯 , 每( 8 0~1 0 0 )X 6 6 6 . 7 m 安 装 1盏 太 阳能频 振 式 杀 虫 灯 , 诱 杀 成
液, 或4 0 %毒死 蜱乳 油 2 0 0 0倍液 , 或5 0 %蝇 蛆 净 粉剂 2 0 0 0倍 液 , 或3 5 %驱蛆 磷乳 油 2 0 0 0倍 液 。 ( 湖南 省农 药工业 协 会 汪建 沃 )
千克, 或每 6 6 6 . 7 m 用 1 8 % 杀虫 双 撒 滴 剂 2 0 0~ 2 5 0毫 升 , 在 稻水蝇 落 卵高 峰时 , 田问进 行甩 施 。
4 . 有 条件 的地 方 实 行 水旱 轮 作 , 恶 化 稻 水 象
甲生存环 境 。
5 . 稻 田秋耕 灭茬 可 大大 降低 田间越 冬成 虫 的
成 活率 。
长条状 斑 痕 , 影 响光合 作用 。幼 虫蛀食 根部 , 破 坏
根 系组 织 , 阻 碍 营养 吸 收 和传 导 , 导致 分 蘖 减少 、 植 株 矮化 、 黄化 枯 萎 、 抽 穗延 迟 甚 至全 株 枯死 , 对 水 稻产 量 和品质 造成严 重危 害 。一般 年份 可致 损
方式 , 可 有效 防治稻 水象 甲越 冬代 成虫 迁入 危害 ,
并 能减少 稻株 落卵 量 。抛秧 也能减 低 稻水象 甲的
危害。
南方地 区一年发 生 2代 , 第一代 为害早 稻。
成虫 啃食水 稻 叶片上 表皮 和 叶肉 , 仅 剩表皮 , 于 叶
尖、 叶缘及 沿 叶脉方 向形 成 宽 约 0 . 9毫 米 的 白色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稻水象甲是一种危害水稻茎秆、穗部和叶片的害虫,其取食会使水稻植株受损,导致稻谷产量降低。

因此,在稻田中防治稻水象甲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我们来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一、物理防治:
1.清除杂草:在稻田中,可以清除杂草,减少稻水象甲的藏身之处和营养来源,从而防止稻水象甲在杂草中生存繁殖。

2.挖淤土:如果稻田过淤,可以挖淤土,增加水深和流速,从而减少水稻植株中稻水象甲的滋生及繁殖机会。

3.机械捕捉:可以在田间进行机械捕捉,如用小型带网捕捉,减少稻水象甲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
在化学防治中,主要是使用杀虫剂,例如氯氰菊酯、吡虫啉等,以达到控制稻水象甲的目的。

但是,在使用杀虫剂时,也要考虑农药的安全性问题,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尽可能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在生物防治中,可以使用一些天敌及其卵、幼虫、成虫等进行控制稻水象甲,例如:寄生蜂、蜘蛛等。

通过增加天敌数量,控制稻水象甲数量。

综上所述,对于稻水象甲的防治,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防治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各种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而在防治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水稻品种,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稻水象甲发生与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发生与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发生与防治技术一、稻水象甲的识别与特性稻水象甲是国际性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国内水稻植物检疫的唯一防控对象,位居全国17种农作物害虫危险性检疫对象第一位。

稻水象甲对水稻生产危害严重,被害水稻一般减产20-30%,严重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安全。

稻水象甲成虫为害稻叶,多在幼嫩叶片上沿脉方向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的细长条白斑,长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条斑两端呈弧形,为害严重时,全田一片白色。

稻水象甲的幼虫取食水稻的根系,使根系很快变黑、腐烂,轻的减少水稻分蘖,植株黄瘦,变矮,严重的遇风折倒甚至随风漂起,或造成整株枯死。

稻水象甲食性复杂,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禾本科、泽泻科、鸭跖草科、莎草科、灯芯草科杂草,是半水生昆虫。

成虫在稻草、水稻根茬、水田周围禾本科杂草、田埂土中进行越冬,在我国可以孤雌生殖。

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

二、防治对象田的选择和防治范围根据该虫体型较小,只有芝麻大小,不易辨认,且具有自体飞行的特点,调查上以查看为害状为主。

凡是发现稻叶上有白色条形斑纹的田块及其周围一公里以内的所有田块,都要开展防治。

三、防治原则与方法根据它的繁殖能力很强,切具隐蔽性,尤其是幼虫生活在水下,极难防等特点,重点防治越冬代成虫,采取治成虫、控幼虫,治秧田、控大田成虫的防治策略。

可选择每亩用药20%阿维.唑磷乳油80毫升,或30%唑磷.毒死蜱70克,或25%吡虫啉30克等内吸性强的杀虫药剂对水50公斤喷雾;也可亩用25%杀单.毒死蜱120克或48%毒死蜱乳油每亩150毫升,拌毒土10公斤撒施防治稻水象甲幼虫。

无论喷雾还是撒药土,田间都要保持浅水,施药后让其自然落干。

同时,根据该虫的杂食性和在田埂越冬及活动的特点,在防治时应注意也要对田埂和田间道路施药,做到不漏死角,以达到全面控制的目的。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稻水象甲是稻田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们以水稻幼苗和根茎为食,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科学有效地防治稻水象甲对于稻田的管理和水稻的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进行浅析,以期对农田生产有所帮助。

一、生物防治1. 天敌调查稻水象甲的天敌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蚜茧蜂、蝇蜂、膜茧蜂和瓢虫等。

这些天敌对稻水象甲有天然天敌作用,可以帮助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

在稻田中进行天敌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稻田中稻水象甲的危害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2. 天敌增殖为了增加稻水象甲的天敌,在稻田和周围地区可以适当增加种植一些对稻水象甲有天敌作用的植物,比如一些花卉和杂草。

这些植物可以提供天敌的食物和栖息地,帮助天敌在稻田中增殖。

也可以人工引入一些天敌,进行天敌增殖,增加天敌在稻田中的数量,帮助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

3. 生物防治药剂在生物防治中,也可以使用一些生物防治药剂,比如一些对稻水象甲有天敌作用的微生物制剂。

这些微生物制剂可以喷洒在稻田中,通过天敌摄食感染稻水象甲,起到控制害虫的作用。

二、物理防治1. 拔草深耕稻水象甲在簇苗期主要以水稻幼苗为食,在深水期主要以水稻根茎为食。

在簇苗期可以在稻田中拔掉一些杂草,减少稻水象甲的食物来源。

在深水期可以适当进行深耕,打断稻水象甲的活动和趋光性,减少它们对水稻的危害。

2. 排水灭虫稻水象甲是水稻田中的水栖害虫,它们对水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通过排水来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

在稻田中适当降低水位,可以减少稻水象甲的栖息地,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3. 覆盖稻田在幼苗期可以使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水稻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幼苗生长,还可以减少稻水象甲的危害。

因为稻水象甲是趋光性害虫,覆盖了塑料薄膜后可以减少害虫的活动和危害。

三、化学防治1. 化学药剂防治化学药剂防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可以选择对稻水象甲有特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稻水象甲怎么治 稻水象甲防治措施

稻水象甲怎么治 稻水象甲防治措施

稻水象甲怎么治稻水象甲防治措施稻水象甲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国家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那么稻水象甲怎么治,又有哪些防治措施呢?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

成虫:体长2.8~3.2 mm,体壁褐色,密被灰绿色鳞片,喙短阔,端部环绕灰白色刚毛,前胸背板肩突明显,从背板中区至鞘翅末端1/3处的背部鳞片黑色,组成明显的广口瓶状的黑色大斑。

鞘翅长宽比为1.5∶1,有6条纵纹,鞘翅不能覆盖臀板。

3对足基节基部鳞片黄色,中足胫节两内侧各有1排长的游泳毛,跗节3和2等宽。

雄虫后足胫节无前锐突,锐突短而粗,深裂呈二叉形。

雌虫的锐突单个,长而尖,具前锐突。

幼虫:白色,无足,头部褐色,共4龄,腹节背面2~7节各有1对向前伸的钩状呼吸管,气门位于管中,4龄虫体长约8 mm。

蛹:白色,大小、形状近似成虫。

居于土茧中,土茧灰褐色,近椭圆形,直径约5 mm,粘附于根上。

稻水象甲的危害性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稗。

成虫喜食稻叶,有明显的趋嫩绿习性,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宽约0.09 cm的长条白斑,长短不等,长度一般不超过3 cm,全斑粗细一致且直,两端平整,偶有粗细不一致而弯曲,两端不很平整者(特别在幼嫩稻叶上)。

造成水稻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幼虫对根的危害。

幼虫密集水稻根部,在根内或根上取食,根系被蛀食,变黑并腐烂,造成断根,形成浮秧或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导致减产。

该虫引起的产量损失一般10%~20%,严重田块减产50%。

稻水象甲防治措施一、防治指标:以目测发现单个成虫或幼虫立即开展防治。

二、防控技术措施1、加强疫情监测。

各乡镇(街道)要组织人手加强对秧田和大田的普查,发现疑似虫体和症状立即报告区农委。

2、农业防治:选用生长势强、耐虫或抗虫的水稻品种。

清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3、物理防治:利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4、生物防治:在疫情发生区的大田,利用“稻鸭共育”种养模式,应用生物农药(如绿僵菌等)防治第一代成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

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水稻害虫之一,是一种国际性的植物检疫害虫,在我国为二类检疫性害虫。

原发生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国,1987年在朝鲜半岛迅速蔓延。

1988年首次在中国唐山市唐海县发现。

稻水象甲为害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作物,成虫食叶,幼虫食根,以幼虫为害为主。

成虫在细嫩水稻叶片上取食上表皮,留下下表皮,随着叶表面的生长留下一纵形条斑痕;幼虫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直接咬食根系。

幼虫密集根部,根系被取食,刮风时植株倾倒,甚至被拔起浮在水面上,根系受害后还常变黑并腐烂,由于水稻根系造成损坏,使植株生长受阻,变得矮小,分蘖率降低,成穗株率和每穗粒数明显减少,抽穗和成熟期显着推迟,最终导致严重减产,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70%。

各水稻生产区为有效地防治稻水象甲,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加强检疫检验
加强对水稻产品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运稻谷、秧苗、稻草及其制品,凡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的,应彻底销毁。

加强对从疫区进来的车辆、货物及包装物、填充物检疫,对通往疫区外道路两侧及周围水田、草丛定期进行检疫调查,建立常年监测网点,进行疫情监测。

对划定疫区范围内进行封锁、防治,加强哨卡管理,严格执行调运检疫操作规程,防止随寄主植物及交通工具等传出疫区。

二、做好监测及预测预报
做好春季稻水象甲越冬代基数调查,5月下旬到6月初对越冬代成虫进行调查监测,及时发出预测预报,进行有效防治。

三、农业防治
1、合理施肥。

施肥多的稻田幼虫量大,呈直线增长,所以选好施肥时期,合理施肥,可降低虫口密度。

2、清除杂草。

春季越冬成虫未向稻田转移前及秋冬季节,清除和烧毁四周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

3、稻水象甲疫情临界区重点隔离,实施水改早,或改种其它非寄主作物,建立安全缓冲隔离带。

4、通过秋翻地、春翻等农事操作来消灭越冬代成虫。

四、物理防治
利用稻水象甲具有趋光性的特征,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设置诱杀田,夜间点灯诱集成虫产卵,然后集中消灭。

五、生物防治
现已发现稻水象甲的寄主真菌有三种,白僵菌,绿僵菌及Hirsutella jonesii。

古巴和巴西应用于田间防治成虫,有良好效果。

六、化学防治
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稻乐丰乳油、维稻乳油、象虫净、杀虫单、杀虫双以及菊酯类药剂。

1、成虫防治:就我市情况看,防治越冬代成虫在6月中旬盛发期进行;药剂可选用28%高渗稻乐丰乳油,每公顷680毫升,兑水750公斤喷施;36.8%维稻乳油每公顷750~900毫升,兑水450公斤喷施,或每公顷1800毫升拌土撒施。

还可用象虫净、杀虫单、杀虫双以及菊酯类药剂。

施药最佳时间是傍晚。

2、幼虫防治:我市防治幼虫在7月中、下旬幼虫盛发期进行,可用36.8%维稻乳油每公顷1800~2250毫升拌土或拌肥撒施,用药后保持2~3厘米水层。

或用28%高渗稻乐丰乳油每公顷750毫升、20%克象乳油每公顷525毫升或36.8%维稻乳油每公顷750-900毫升喷雾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