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基础群体选系穗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
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配合力

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配合力李娟;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邬成;赵丽【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00)009【摘要】为了对先锋选系的改良及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按NcⅡ交配设计组配杂交组合,采用8×8部分平衡格子方试验设计进行田间组合鉴定,对9个先锋玉米选系10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间的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9个先锋选系之间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差异,7个测验自交系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也达到极显著差异,16个亲本所组配的杂交组合各性状特殊配合力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先锋选系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QB662(0.41),测验种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S273(0.53),特殊配合力最高的是QB1051-1×双M9(0.59),产量最高的组合是QB662×S273(993.3524kg/667m2).【总页数】4页(P5-8)【作者】李娟;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邬成;赵丽【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相关文献】1.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后代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J], 彭东;洪德峰;唐振海;张学舜2.美国先锋杂交种选系新组合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J], 陈红;唐振海3.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J], 李娟;陈泽辉;王安贵;祝云芳;郭向阳;王达强;赵丽;胡兴4.20份美国中熟玉米杂交种选系及配合力分析 [J],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陈青利5.美国玉米杂交种选系1064的选育与利用 [J],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马宝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基因型玉米株型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不同基因型玉米株型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作者:卫晓轶杨海峰魏锋洪德峰马俊峰马毅王稼苜史大坤胡宁来源:《农学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培育适宜高密度种植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株型,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的需求。
本研究以4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为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
通过测量株高、穗位高、基部第三节间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夹角,计算叶向值和叶面积,计算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
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新单61’、‘新单68’、‘新单65’和‘新单58’的叶夹角均变小,植株的抗倒性增强。
对5个杂交种叶形结构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和叶宽与叶面积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夹角和叶面积与叶向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新单61’的株高、穗位高、穗三叶叶面积,‘新单68’的雄穗长度,‘新单65’的基部第三节间茎粗和‘新单58’的叶向值均具有较大的杂种优势。
因此,要加大这些株型性状的选择压力,才能组配出株高和穗位高适中、株型较紧凑的强优势杂交组合。
关键词:玉米;株型性状;杂种优势;高密度;杂交组合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20-0195Plant Type Characters of Maize with Different Genotypes: Heterosis AnalysisWEI Xiaoyi, YANG Haifeng, WEI Feng, HONG Defeng, MA Junfeng, MA Yi,WANG Jiamu, SHI Dakun, HU Ning(Xinx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Henan Province, Xinxiang 453002,Henan,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increase maize yield, suitable high-density planting variety has become the demand of maize breeding,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plant type characters of maize. Four maize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an d‘Zhengdan 958’was used as the control. Plant type characters we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plant height, ear height, stem diameter of the third internode, tassel length, tassel branching number, and leaf angle. LOV (leaf orientation value) and leaf area were measured, and the mid-parent heterosis value and heterobeltiosis value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f angle of‘Xindan 61’,‘Xindan 68’,‘Xindan 65’and‘Xindan 58’were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ir parents, and the lodging resistance of plants increased. The correlation of leaf shape and structure related characters of the five hybrid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f length and leaf width we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f area, and the leaf angle and leaf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or highly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f direction. There was heterosis in plant height,ear height and leaf area of‘Xindan 61’,tassel length of‘Xindan 68’, stem diameter of the third internode of‘Xindan 65’and LOV of‘Xindan 58’. Therefore, to form a strong dominant hybrid combination with suitable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and compact plant type,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selection pressure on these plant type characters.Keywords: maize; plant type character; heterosis; high density; hybridized combination0引言玉米作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于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玉米78599育种选系分析与利用

02
0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玉 米78599育种的准确性和效率。
形态学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农艺性状
研究玉米78599的生长发育特性、株高、叶面积、茎粗等农艺性状 ,为育种选系提供参考。
生物学特性
研究玉米78599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繁殖、传播、适应性等,为深 入了解该品种的生态学特征提供依据。
04
品种比较试验
对选育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评估 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等性状的表现。
02 玉米78599育种选系分析
基因组学分析
基因组测序
对玉米78599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识别和定位基因组中的 变异位点,为育种选系提供参考。
01
基因功能分析
鉴定和分析玉米78599基因组中各基因 的功能,为深入了解该品种的生物学特 性和育种价值提供基础数据。
新品种推广
通过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以及 生产试验等环节,对玉米78599的产量、 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VS
种植技术
针对玉米78599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相 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包括播种密度、肥料 施用、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其产量和品 质。
玉米78599在生产上的应用
玉米78599育种选系分析与利用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玉米78599育种选系介绍 • 玉米78599育种选系分析 • 玉米78599育种选系利用 • 玉米78599育种选系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育种选系的实践经验与案例分享
01 玉米78599育种选系介绍
玉米78599育种背景
国内外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育种工作面临 着新的挑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开始 进行玉米78599育种选系分析。
5份美国先锋玉米种质资源的配合力分析_刘日尊

对这 5 个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分析发现,自交系 PH4CV、PH6AT 的株高 GCA 效
* 收稿日期: 2013 - 02 - 26 作者简介: 刘日尊( 1976 - ) ,男,汉,大连人,副研究员,学士,从事玉米育种工作。E - mail: zwy2374@ sina. com。
MO、PH6AT) 进行配合力分析研究,发现自交系 PH4CV、PH5AD 的配合力较高,能有效地改良辽宁省玉米自交
系,扩大种质资源的利用,加快育种进程。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玉米自交系; 配合力
中图分类号: S513. 01
文献标识码: A
美国先锋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提供了 多个高 产 品 种,其 中 包 括 先 玉 335 ( PH6WC × PH4CV) 、先玉 508 ( PH6WC × PH5AD) 、先玉 420 ( PH6WC × PH6AT) 、先玉 32D22 ( PH09B × PHPMO) 、先玉 696 ( PH6WC × PHB1M) ,为我国引入 了精准农业概念,促进了中国传统的耕作方式的 改变。先锋公司的品种在中国成功生产和大面积 种植给北方育种者带来了新的育种变革,使我国 的育种家对高产、多抗、优质、坚秆和耐密植重要 性又有了新的认识。美国先锋的种质资源丰富, 育种水平先进,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契机,把美国 先锋的种质资源尽快的与我国地方种进行杂优模 式筛选,为我们的选育和组配提供更可靠的数据 依据。
玉米15个 DUS 测试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玉米15个 DUS 测试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孙加梅;孙悦津;张晗;郑永胜;李华;仙丽娜;王秀娟;王东建;李汝玉【摘要】为减少玉米 DUS 测试中大量数量性状调查时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对自交系和单交种各200份材料的9个群体目测性状和各40份材料的6个个体测量性状进行观测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自交系和单交种的 Char.16(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与 Char.17(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和0.917,Char.4(散粉期)与Char.5(抽丝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和0.83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另有4个性状组合(Char.9与 Char.11,Char.11与 Char.21,Char.15与 Char.21,Char.21与 Char.42)的相关在自交系和杂交种中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相关系数较小;2个性状组合(Char.11与Char.15,Char.15与Char.42)仅在单交种中达到极显著水平,但相关系数值小;其余6个性状组合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由于 Char.16与 Char.17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且数值较高,其测量又费工费时,建议在玉米DUS 测试指南和玉米品种描述中只保留一个性状或用雄穗长度代替。
%In order to reduce the time and labor input in the surveyof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maize DUS testing,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ine visual group characters and six metric individual characters was performed.In this study,200 inbred lines and 200 single hybrids were used for the observatoin of group characters,and 40 inbred lines and 40 single hybrids were used for investigation of individual characte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character 16 (tassel:length of main axis above the lowest lateral branch)and 17 (tassel:length of main axis above the highest lateral branch)were 0.953 and0.917 for inbred lines and single hybrids respectively;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character 4 (pollinating period)and 5 (silkingtime)were 0.882 and 0.831 for inbred lines and single hybrids respec-tively.Both the abo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eached very significant level.Other four pairs of characters (Char.9 and Char.11,Char.11 and Char.21,Char.15 and Char.21,Char.21 and Char.42)were signifi-cantly or ver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in both inbred lines and single hybrids with low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values.Two pairs of characters(Char.11 and Char.15,Char.15 and Char.42)were on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in single hybrids with low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values.The other six pairs of character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in the two types of materials.Measurement of character 16 and 17 with high correlation was time -consuming and labor intensive,so it was suggested to reserve one of them in the DUS testing guide-lines or be replaced by tassel length.【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玉米;数量性状;DUS 测试;相关分析【作者】孙加梅;孙悦津;张晗;郑永胜;李华;仙丽娜;王秀娟;王东建;李汝玉【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行政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农作物之首,申请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DUS测试)的玉米品种(申请品种)数量仅次于水稻。
高产玉米组合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高产玉米组合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张志慧;郭锐;白琪林;钮笑晓;卜鸿吉【摘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2003-2005年玉米鉴定试验产量居前10位高产组合的数量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稀植大穗玉米生态区,玉米各数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穗粒质量>穗粗>穗粒数>行粒数>穗长>穗行数>株高>穗位高;选育或引进高产(( 15321.0±954.6 )kg/hm2)玉米品种时,在选用抗病抗倒、抗旱优质、生育期适中的基础上,重点选择穗粒质量(302.1±24.9)g、穗粗(6.2±0.4 )cm、穗粒数(808.5±70.6)粒、行粒数(43.8±4.2)粒、穗长(23.6±2.0)cm、穗行数( 18.5±1.3)行、株高(286.9±26.0 )cm和穗位高(122.5±19.3) cm的玉米新品种.%Using method of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analysis, integreated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quantitative traits for top 10 high-yielding combinations in 2003-2005 maize identifying test by Dafeng Seeds Company Lt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all ecological areas, yield affecting degrees of all quantitative traits were in an order of cob grain mass > cob diameter > cob grain number > row grain number > cob length > cob row number > plant height > cob height. In high-yielding maize ((15 321.0 ± 954.6 )kg/hm2)breeding or introduction, new species with cob grain mass( 302.1 ± 24.9 )g, c ob diameter( 6.2 ± 0.4 )cm, cob grain number (808.5 ±70.6), row grain number (43.8 ±4.2), cob length (23.6 ± 2.0 )cm, cob row number (18.5 ± 1.3), plant height (286.9 ± 26.0) cm, cob height (122.5 ± 19.3) cm would be standards for goal maize, on basis of disease resistance, lodging resistance, drought resistance, fine quality, and medium growth period.【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09【总页数】3页(P930-932)【关键词】高产;玉米;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作者】张志慧;郭锐;白琪林;钮笑晓;卜鸿吉【作者单位】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1;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1;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3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是玉米育种工作者追求的育种目标[1-2]。
推荐玉米选系与测配的思考与实践

推荐玉米选系与测配的思考与实践编辑 | 新锐恒丰研究院来源 |《分子植物育种》:2017,04作者 | 郭庆辰等(作者已授权)前言选系与测配是玉米育种的两个重要环节。
选系是为了实现优良基因的重组和聚合,创造出新的自交系,测配则是检验自交系的配合力,选出目标杂交种。
常规育种,目前主要采用系谱法,如果不用 DH 系,8~10 代稳定一个自交系。
因重组后代的变异非常丰富,同一种质资源、同一批基础组材,不同单位、不同育种者会选出完全不同的自交系。
“有一千个演员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道理就在于此。
育种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选系上。
不同世代,群体数量、种植密度、入选标准、入选率等都由育种家来决定。
河北省农业厅原副厅长魏义章说过,“玉米育种是巨大的风险投资”。
十万人的玉米育种大军,能出品种的仅占千分之二,全国玉米育种每年科研总经费超亿元,除 DH605 外,近十五年来没培育出一个像样的有影响力的品种。
据统计,我国从玉米育种工作起步一直到今天,推广面积超过 1000 万亩的杂交种所涉及的自交系仅 56 个(佟屏亚, 2001, 中国种业, (4): 9-10),有影响力的自交系,如Mo17、自330、掖107、478、郑58、178、昌7-2、丹598 等,更是屈指可数,在东华北、黄淮海二大区加起来不超过 20 个。
新品种选育为什么这么难?难在突破性自交系的选择。
玉米育种的历史主要是选系的历史,有了优良自交系,配出优异杂交种水到渠成。
选系水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育种水平。
研究选系的历史,可以总结玉米育种的成败得失。
1. 玉米选系的历史1)1980年以前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我国主要从农家种筛选自交系。
黄早四和旅大红骨是最成功的,成为国内骨干自交系。
到 1978 年即改革开放时,我们仍对美国玉米知之甚少。
从少得可怜的美国杂交种中,姜维帘选出了5003,吕华甫选出了 8112,李登海选出了掖 107。
自330 是美种质杂交衍生系(国家发明奖中单 2 号父本),选育过程中各代自交选穗未超过9穗,可见当时的选系规模并不大(李艳天等, 2002, 玉米科学, 10(3):39-40; 李登海和翟辉生, 1981, 农业科技通讯, (11): 1-2)。
矮秆玉米自交系“82—3”穗部性状的遗传及利用评价

量 损 失 . 而矮 化玉 米植 株矮 , 型 紧 凑 , 片 上 株 叶
本和 F 各种 2行 ,: 2 F 种 0行 . 长 4m, 行 行距 6 . 67 e 株距 2 . m, 行 l . 它管 理 同大 田. m, 6 7e 每 5株 其 乳 熟 期 用河南 农 业大 学 迅捷 测 试 技 术研 究 所 研 制生 产 的茎秆 强度 测定 仪 分别 测 定 各 群体 单 株 地上 第
稀 下 密 , 于 通风透 光 , 利 耐密性 强
, 体光 能 利 群
用 率 高 , 产潜 力较 大 , 大程 度 上 可 以克 服 高 增 较 秆 玉 米宜倒 伏 的缺 陷. 是 , 可 植株 的高 矮 与 其 生 理
代 谢存 在 密切 关 系. 大量 研 究 表 明 , 霉 素 在 植 物 赤
第 6期
季 洪 强 等 : 秆 玉 米 自交 系 “ 2—3 穗 部 性 状 的遗 传 及 利 用 评 价 矮 8 ”
61 3
近年 来 , 国玉米 生产上 机 械化种 植 和收 获 的 中 面积 越来 越大 , 玉米 品种抗 倒伏 能力 的要 求也 越 对 来越高. 依靠 培育 正常 的高秆 玉米 杂交 种 以提高 玉 米 单 产 的潜力 越来 越 小 , 难 度 越来 越 大 … . 报 且 据 道 , 球 玉米 每年 因茎 秆倒 伏 导 致 5 ~ 0 的产 全 % 2%
u i g h dv n a e f lw l n ih n g a f “8 — 3’ i b e d ln u i g t e p o e s o sn t e a a tg s o o p a theg t a d bi e r o 2 ’ n r e i e d rn h r c s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 eeo go o y Hea giu ua U i rt,Z e gh u4 0 0 , hn ) C l g f rn m , n nA r l rl n esy h nzo 5 0 2 C ia l A ct v i
第 4 4卷 第 2期
2 0 年 01
河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n n Ag iu t r lUn v r i o r a fHe a rc lu a ie st y
Vo- 4 No 2 l4 .
4 月
Apr .
2 0 01
文 章 编 号 :0 0—2 4 ( 0 0 0 0 3 0 10 3 0 2 1 ) 2— 1 7— 5
高 于 其 它 系 ; 不 同组 合 穗部 各性 状 的特 殊 配合 力 ( C 效应 也 不 同 , 合 间 差 别极 显 著 , 粒 重 以 M3×N1和 3) S A) 组 穗 M1 4×N1的 S CA效 应 最 高 , 别 达 1 . 5 分 5 5 6和 1 . 1 而 M1 5 3 8, 2×NI最 差 , 一2 . 8 4) 长、 粗 、 行 数 和 行 为 1 5 7; 穗 穗 穗 粒 数 的遗 传 力较 高 , 其 行 粒 数 最 高 , 千 粒 重 、 重 、 粒 重 和 出子 率 的遗 传 力相 对 较 低 . 尤 而 穗 穗 关键词 : 玉米 ; 自交 系; 部 性 状 ; 合 力 ; 用 潜 力 穗 配 应 中 图分 类 号 :5 3 S l 文献 标 志码 : A
sg i c n i e e c s i i nf a tdf r n e n GCA fe t xse mo g fma e p r n s h n r e i e 6 a d M 8 wee i f ef cs e itd a n e l a e t ,t e ib e d ln s M n r te h g e ti a e gh GCA fe t h ih s n e rln t efc ,M 1 n e rd a tra l a 1 a d M 4 i ri ih e a , 5 i a i mee swe l sM n n g an we g tp re r
sh h w dta : ) ihysg i cn iee c sh db e u da n rse n h i p rnso a u ss o e t 1 hg l inf a t f rn e a enf n mo gcos s dter ae t n er h i df o a c aa tr sw l a e l h rcesa el sfmae×maep rn nea t n x e tfr10 0 k re eg t ep ciey ) l ae titrci sec p o 0 en lw ih ,rs et l ;2 o v
Ab ta t e e t ie co s sw r o o e c o d n oNC Id s n u i g 1 n r e sa e l a d sr c :S v n y f r s e e e c mp s d a c r i g t v I e i sn ib e d sfmae n g 5
不 同 玉 米 基 础 群 体 选 系穗 部 性 状 的 配 合 力 效 应 分 析
刘 宗华 , 王 琳 , 浩 川 , 继 华 , 李 汤 胡彦 民, 晓军 谭
( 南农 业 大学农 学 院, 河 河南 郑 州 4 0 0 ) 5 0 2
摘要: l 以 5个 自选 系 为母 本 , 5个不 同杂 优 类 群 的 测 验 系为 父 本 , 照 NC l设 计 配 成 7 按 I 5个 杂 交 组 合 , 河 南 3 在
An l ss o o b n n b l y o a r i fm a z a y i fc m i i g a i t n e r t a t o ie i s i b e d r m i e e tg o p n r e s fo d f r n r u s
个 地 点 裂 区试 验 , 析 了穗 部 性 状 的 配 合 力 效 应 . 果 表 明 : ) 合 及 双 亲 各 自之 问 配合 力 差异 均 达 极 显 著 或 显 分 结 1组 著 水 平 , 、 本 互作 除 千 粒重 差异 不显 著 外 , 余穗 部性 状 均 存 在 极 显 著 差 异 ; ) 同母 本 系之 间 的一 般 配 合 父 母 其 2 不 力 ( C 效应 差 别 明显 , 长 以 自选 系 M6和 M8最 高 , 粗 以 M1 G A) 穗 穗 5最 高 , 粒 重 的 以 M1 M4最 高 , 别 极 显 著 穗 , 分
i e a l a e t r m if e th t rss g o p , n r ie n e p i b o k d sg tt r e lc . fv sma e p r n sfo d f r n ee o i r u s a d tald u d rs l l c e i n a h e o a e t t n n He a i si n n.An h fe t fc m bnig a ii n e rtat r v la e n t i e e r h o d t eef cso o i n b lt o a r i we ee au td i h sr s a c .Th e y s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