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泄漏事故案例

浓硫酸泄漏事故案例
浓硫酸泄漏事故案例

浓硫酸泄漏事故案例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浓硫酸泄漏事故案例2月11日,云南省境内连续发生2起硫酸运输车辆翻车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和硫酸泄漏;泄漏的硫酸污染了周边环境,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安全监管、环境保护部门指导地方做好环境检测和污染处理工作,确保群众用水安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环保总局已要求云南省有关部门查清事故原因,控制、清除环境污染。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现将事故情况通报如下:

一、事故的简要情况

2月11日1时47分,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一辆专门运输硫酸的罐车,在大理州漾濞县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装载浓硫酸后运往镇康县鸿俊矿业公司,行至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康家坝村(羊勐线66KM+800M处)时发生事故,翻入路边康家坝河中,导致车内二人(含驾驶员)轻伤,并造成30吨浓硫酸泄漏流入河中,部分泄漏的硫酸经康家坝河流入风庆县三岔河后进入两岔河水库。

2月11日6时30分,同属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另一辆硫酸运输车,也是在大理州漾濞县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装载硫酸后,从大理驶往安宁途中,行至楚雄州安楚高速公路螃蟹箐路段时发生倾倒,汽

车槽罐内约24吨硫酸泄漏,部分硫酸流入星宿江内,事故造成驾驶员和一名农民轻伤。

另外,1月28日,在云南省境内的老安楚公路距离昆明51公里处,还发生一起硫酸罐车被追尾事故,造成罐车内的17吨浓硫酸泄漏。在用熟石灰中和泄漏硫酸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弥漫到附近的安楚高速公路上方,又导致高速公路上5辆车连续发生追尾事故。

上述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调运大量石灰中和泄漏硫酸,及时防止了附近水源污染和事故扩大。

二、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以上3起浓硫酸运输泄漏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教训深刻。尤其是云南省同一个运输单位的运输车辆在同一公司装载硫酸后,同一天连续发生两起同类事故,暴露出当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危货运输单位安全管理松懈。2月11日两起事故的肇事车辆均属于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两辆肇事的浓硫酸运输车严重超载(临沧市肇事的车辆核载15吨、实载40吨,楚雄州肇事的车辆核载16

吨、实载35.4吨),夜间行驶,加之雨后路滑,冒险行车,司机疲劳驾驶,引发事故。暴露出该公司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安全管理严重不到位。

(二)危险化学品发货销售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严禁危险化学品超装的有关规定。2月11日两起事故的硫酸销售企业同为大理州漾濞县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没有遵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安部、交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19号)的有关要求,没有认真核对承运车辆核载质量,对承运车辆严重超装,埋下重大事故隐患。

(三)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存在漏洞。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持有危货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及罐体经质监部门检测合格,司机持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大理州漾濞县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取得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和生产备案证明,均属合法企业。但2月11日发生的2起事故暴露了两家企业均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说明对取得相关许可的危货运输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还亟待加强。

三、工作要求

(一)各地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采取有效措施监督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加强管理,增强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建立并严格执行发货和装载的查验、登记、核准等管理制度,严禁超装超载。安全监管部门对发现有超装超载问题的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反复出现超装超载问题的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要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二)交通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单位全面落实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培训;利用GPS等成熟安全技术,加强对营运车辆的监控,杜绝超载运输、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运输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剧毒溶剂和强腐蚀性等高度危险化学品的车辆要尽量避免夜间和雨雪天气行驶。对多次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运输单位要吊销危险货物运输资质。

(三)加强道路运输执法监督检查。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完善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环保、质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执法检查机制,加大道路运输安全执法检查的力度,重点检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是否超载、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严厉打击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行为。

(四)制定和落实危险化学品运输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严肃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各省(区、市)安委会要组织督促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制定和落实由相关单位参加的危险化学品运输泄漏事故应急预案,落实责任单位、事故抢险力量和物资,加强培训和演练。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救助,减少损失,防止、控制和消除污染。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清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各相关部门要迅速将本通报精神传达落实到辖区内的所有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

碱伤害事故案例

碱灼伤事故案例 一 [案情介绍] 1981年10月18日,“华春”轮驶进某港,在所载的货物中有一批烧碱。包装方式为钢制圆桶型密封容器,外用塑料薄膜,木制托盘简易成组包装。卸货时港区采用的钢丝绳吊具没有支架,起吊时钢丝绳收紧后使包装件受勒,导致塑料薄膜破损,并且因包装件受力后钢桶受挤压,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进入仓库使用叉车归桩、堆码时,包装破损的货物没有及时妥善处理。桶内储存的片状及珠状的烧碱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该批货物卸货及储存的十余天内,先后造成了40余人的皮肤、眼睛灼伤。经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处理破损的烧碱桶后,事故才得以有效控制。 [事故原因分析] 烧碱,正式名称为氢氧化钠,属第八类?腐蚀品,联合国编号1823。在“三酸两碱”中,氢氧化钠排行第四,为强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的工业用途相当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钠盐、制皂、造纸、纺织、粘胶纤维、橡胶制品的再生、金属清洗、电解提炼锌、镀锡、氧化物涂料、漂白等。投入运输的数量相当大。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吸湿性,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即能大量吸收水份和二氧化碳。固体状的氢氧化钠吸收水份后形成糊状物,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能使可燃物着火。受潮后的氢氧化钠或其浓溶液对铝、锌、锡等金属有腐蚀性,反应时放出氢气,与各种酸类反应剧烈,与铵盐类物品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不仅如此,氢氧化钠还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

硅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硅酸钠,从而使玻璃腐蚀。因此,对于使用玻璃或陶瓷器皿为包装容器储存氢氧化钠溶液(俗称液碱)的,要特别注意,尽管这种反应相当缓慢,但仍然会因腐蚀而使包装易于破损。氢氧化钠的浓溶液能使不溶于水的活体组织成为能溶于水的酸脂钠和醇,因而丝、毛织物的活体组织会受到强烈的腐蚀。人体皮肤接触后就会被严重灼伤。凡是与水能迅速反应的腐蚀品会生成烟雾状物质,对人体的眼睛、咽喉及肺部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而且有毒。人体组织沾染上氢氧化钠的浓溶液后,就会因其强烈的吸附力而无法及时清除,这期间还会通过皮肤等组织吸收,造成全身中毒,因此化学灼伤较难痊愈。 [案例评议] 烧碱的强腐蚀性应该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装卸作业中的某些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案所反映出来的事实是: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伤害事故,由于装卸工艺落后,使用工具不当而人为地发生了。 烧碱与其他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酸类一样,给运输、装卸企业带来的问题是:由于其强烈的腐蚀能力会给包装容器造成损害。在投入运输后,这些物品的包装质量并不可靠,金属类包装易受腐蚀,抗腐蚀能力较强的玻璃和陶瓷类包装却容易破损。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港口作业的同志注意:一是尽可能使用机械等工属具,使人体与其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二是在搬运中做到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振动,绝对不可以翻滚、摔跌。如发现货物包装有破损、裂缝等,应

硫酸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腐蚀性物品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腐蚀品,其危险特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腐蚀性,极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其他物品的破坏。腐蚀性物品事故处置中,必须采取措施作全身性防护,严禁皮肤直接接触。 一、硫酸泄漏事故的特点 一)硫酸的理化特性 硫酸属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分子式为H2S04,纯硫酸是无色、无臭、透明、黏重的油性液体。硫酸的结晶温度是随着H2SO4含量的不同而变化,但无规律性。92%硫酸为-25.6℃;93.3%硫酸为-37.85℃; 硫酸为0.1℃;100%无水硫酸则为110.45℃;20%发烟硫酸为2.5℃,65%发烟硫酸为-0.35℃。 硫酸的沸点,当含量在98.3%以下时是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的,98.3%硫酸的沸点最高,为338.8℃。发烟硫酸的沸点是随着游离S04的增加,由279. 69C渐至44. 7℃。当硫酸溶液蒸发时,它的浓度不断增高,直至98.3%后保持恒定,不再继续升高。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有差别。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碳、硫等共热时,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硫酸能直接和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浓硫酸在高温时能使银等金属氧化成金属氧化物;浓硫酸与氢能还原成so2、S,甚至H2S。浓硫酸对金属铁有钝化作用。稀硫酸无氧化性,不能溶铜、银,但可与锌、镁、铁等金属反应,被置换出氢并生成硫酸盐铁和稀硫酸发生反应。铅能耐稀硫酸,但不能耐浓硫酸。浓硫酸和稀硫酸均能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二)泄漏事故特点 造成人员伤亡 硫酸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危险化学品,如果将浓硫酸溅到衣服上,它会立即使衣服的纤维素碳化, 使衣服上出现小洞。如把硫酸溅到皮肤上,能迅速灼伤人体皮肤。 硫酸可经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被迅速吸收,对人的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硫酸 进入人体后,主要使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可造成局部坏死,严重时则会夺去人的生命。人吸人酸雾后可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重者可迅速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如吸人高浓度酸雾时则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而致人窒息,并伴有结膜炎和咽炎。 腐蚀设备设施 浓酸酸既是一种强腐蚀剂,同时也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当硫酸 容器或储罐发生泄漏,大量的硫酸流经之处,都会对硫酸后接触到的机器、设备、设施等造成严重腐蚀和氧化,有的会造成致命的损坏并无法修复。 严熏污染环境 硫酸的酸性和强腐蚀性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大量硫酸泄漏之后,浓烈和具有强刺激性的酸雾对 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如果人或动物呼吸后,则会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重者可迅速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浓度时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导致窒息,并伴有结膜炎和咽炎。 大量泄漏的硫酸流散到农田,则对农田造成污染,严重影响耕种,甚至造成农田不能使用。如果流 散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如果流散到公路、水渠等处,则对路面和水渠造成严重污染和腐蚀损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二、硫酸泄漏事故的处置 硫酸虽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但其本身和蒸气不易燃烧。因此在硫酸泄漏事故处置中,应 采取科学、稳妥、积极、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严密控制泄漏的波及范围和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一)侦察灾情

《浓硫酸》教学设计

《浓硫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中学化学中,硫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含氧强酸,是中学化学必须掌握的 重要知识。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化学教学大纲要求,“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为D级,要求能够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 单的化学问题。其中,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则是浓硫酸化学性质的重中之重,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所在。硫酸的性质不仅是本节课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 学始终,也是各类考试中经常涉及的热点。 必修课程《化学1》的目标定位是基础性。硫酸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系统掌 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 典型的重要性质,浓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 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稀硫酸的性质;熟悉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掌握浓硫酸的三大特性;了 解浓硫酸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加以证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和再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动手实验,提升分析和观察能力,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树立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三、教学重点 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难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 六、教学过程

办?涂上3%-5%的NaHCO3。培养解决 问题的能 力。 【板书】2.浓硫酸的特性 【演示实验1】在表面皿中加入一些胆矾,再加入适量浓硫酸,搅拌,观察固体的颜色变化。 【展示】长时间放置后的标本。最终蓝色物质呈白色。 【提问】生成的白色物质是什么?回忆初中我们学习过胆矾的加热实验现象? 【讲解】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板书】①吸水性(结晶水或湿存水) 用途:干燥剂 上台探究 【回答】蓝色晶体变为白 色粉末 【学生】回忆、回答:白 色物质是无水硫酸铜;蓝色五 水硫酸铜加热失水成白色无水 硫酸铜。 培养 学生的观 察能力, 主动探 究,激发 学生兴 趣。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基本特性 1、标识 中文名: 硫酸 英文名: Sulfuric acid 分子式: H 2SCO 分子量: 98.08 CAS 号: 7664-93-9 RTECS 号 :WS5600000 UN 编号: 1830 危险货物编号:81007 IMDG 规则页码:8230 2、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 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相对密度(水=1) : 1.83 (比水重) 相对密度(空气=1 ): 3.4 (比空气重) 0.13/145.8 C 3、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8.1类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酸性腐蚀品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 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熔点「C ): 10.5 沸点(C ) : 330.0 饱和蒸汽压(kPa ): 溶解性:与水混溶 临界温度(C ):无意义 燃 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最小引燃能量(mJ ):无意义

、危害特点 1、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助燃建规火险分级:乙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未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2、扩散性 具有流动性,其蒸气能沿低处扩散。 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接触限值:中国MAC 2mg/m 苏联MAC 1mg[H]m3 美国TWA ACGIH 1mg/rm 美国STEL ACGIH 3mg/rm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毒性:属中等毒类 LD 50:2140mg/m (大鼠经口) LC 50:510mg/n i2小时(大鼠吸入);320mg/n n2小时(小鼠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晴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蚀,以致失明;引起呼吸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 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肝硬化。 4、带电性 三、战术要点 1、遵循“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序处置、确保安全”的战术原则;

酸碱灼伤应急处置方案(参考模板)

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说明 公用工程水处理及分析化验过程中需使用液碱、盐酸、硫酸等腐蚀性化学品,工序内有酸碱储罐、打料泵及相应管线,且分析化验酸碱试剂。在卸车、输送及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喷溅等事故,与人体接触可发生灼伤事故,一旦进入眼睛中,若处理不及时,严重时可造成失明。 2 工作要求 工作时需要佩戴好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防腐蚀手套、防腐蚀工作服及耐酸碱鞋。 3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要点 (1)处理酸碱灼伤事故时,应急人员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如面罩、防腐蚀工作服、防腐蚀手套、耐酸碱鞋等。 (2)操作工应熟悉酸碱的危害特性和应急处理措施。 (3)呼吸道吸入大量盐酸气体时,应先将伤者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畅通。 (4)在现场急救的同时,应迅速将事故情况向工序及公司汇报。 3.2应急处置措施 3.2.1盐酸灼伤应急措施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至少冲洗10~20分钟。 (2)初步冲洗后,用3%碳酸氢钠液湿敷10~20分钟,然后再用水冲洗10~20分钟。

(3)清创,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后送医院。 (4)对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雾化吸入3%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眶内,伤员也可将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6)盐酸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进行冲洗至少10~20分钟。 3.2.2液碱灼伤应急措施 (1)皮肤碱灼伤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20分钟或更久。 (2)眼睛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员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满流动水的器皿中,转动头部、张大眼睛进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钟,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入可的松液与抗生素。 (3)确认是否有其他作业人员受到伤害,并报告部门(工序)负责人,迅速报告公司办公室(电话)和公司应急值班室(电话),安排车辆把伤员送至医院实施救护。 3.2.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根据员工灼伤程度确定响应级别,发布命令,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应急救援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法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基本特性 1、标识 中文名:硫酸 英文名:Sulfuric acid 分子式:H 2SO 4 CAS UN 2 3 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二、危害特点 1、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助燃建规火险分级:乙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未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2、扩散性 具有流动性,其蒸气能沿低处扩散。 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毒 肾损害、4 1 2 3 4 5、严密监视险情,果断采取进攻及撤离行动; 6、全面核查,彻底清理,消除隐患,安全撤离。 四、程序方法 1、防护 (1)进入重度区,人员实施一级防护; (2)进入轻度区,人员实施二级防护;

(3)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 2 3 4 (2)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 (3)分别划分区域并设立标志,在安全区外视情设立隔离带; (4)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并逐一登记。 5、救生 (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 (2)采取正确救助方式(佩戴救生面罩等),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 (3)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和标识; (4)将需要救治人员交由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6、展开 (1)占领水源,铺设干线,设置阵地,有序展开; (2)铺设水幕水带,设置水幕,稀释、降解硫酸蒸气浓度; (3)采用多支喷雾水枪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的硫酸蒸气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使用砂土、水泥粉等围堵或导流,限制泄漏物的流散范围。 7、堵漏 (1)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8、输转 (1)利用工艺措施导流或倒罐; (2)转移较危险的瓶(桶)体。 9、医疗救护 (1)现场救护 1)迅速将遇险者救离危险区域;

酸碱灼伤事故树分析评价

酸碱灼伤事故树分析评价法评价过程 一、事故树图 附图3-5酸碱灼伤事故树 二、事故树分析 1、求其割集 T=X1×A1×A2 A1=X2+X3+X4 A2=B1+B2+X5 B1=C1+C2 B2=X6+X7 C1=X11+X8 C2=X9+X10 T=X1×(X2+X3+X4)×(X5+X6+X7+X8+X9+X10+X11)

所以割集如下: {X1X2X5} {X1X2X6} {X1X2X7} {X1X2X8} {X1X2X9} {X1X2X10} {X1X2X11} {X1X3X5} {X1X3X6} {X1X3X7} {X1X3X8} {X1X3X9} {X1X3X10} {X1X3X11} {X1X4X5} {X1X4X6} {X1X4X7} {X1X4X8} {X1X4X9} {X1X4X10} {X1X4X11} 2、求其径集 T=X1+X2X3X4+X5X6X7X8X9X10X11 所以最小径集为: {X1} {X2X3X4} {X5X6X7X8X9X10X11} 3、根据最小径集求其基本事件结构要度 I1=1/21-1 I2=I3=I4=1/23-1=1/22 I5=I6=I7=I8=I9=I10=I11=1/26-1=1/25 三、结论 从事故树定性分析可知,酸碱灼伤事故共有21组最小割集,也就是说发生酸碱灼伤事故共有21种途径,只要最小割集中的原因事件都发生时便可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最小割集{X1X2X5}表明:当酸碱发生冒罐时,身穿不耐酸碱工作服的人体在接触到酸碱后,如果没有及时对人体接触酸碱的部位进行冲洗或冲洗无效,便可发生酸碱灼伤事故。 从事故树分析来看,X1在各原因事件发生概率相同的情况下,对顶上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虽然知道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一些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但是每天都要接触这些东西,安全意识也就逐渐淡漠了。有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有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有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爆炸性事故的发生,多为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或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易燃爆物品泄漏,遇火花引发爆炸。 1.封管事故 李某在进行实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 2.误操作事故 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加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李某叫来同事请教解决方法,爆炸就发生了,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由于当事人在加药品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用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3、实验室微生物感染 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中,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一种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20余种传染病并列)。曾令全社会恐慌的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曾一度传出病毒源自实验室泄露的说法。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在新加坡、台湾和北京,后来发生的三起实验室感染非典事故,都是实验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 4.某化验室新进一台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分析人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仪器上的盖崩起2m多高后崩离3m多远。当场炸倒3人,其中2人轻伤,一块长约0.5cm碎玻璃片射人另1人眼内。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腐蚀性物品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腐蚀品,其危险特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腐蚀性,极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其他物品的破坏。腐蚀性物品事故处置中,必须采取措施作全身性防护,严禁皮肤直接接触。 一、硫酸泄漏事故的特点 (一)硫酸的理化特性 硫酸属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分子式为H2S04,纯硫酸是无色、无臭、透明、黏重的油性液体。硫酸的结晶温度是随着H2SO4含量的不同而变化,但无规律性。92%硫酸为-25.6℃;93.3%硫酸为-37.85℃;98%硫酸为0.1℃;100%无水硫酸则为110.45℃;20%发烟硫酸为2.5℃,65%发烟硫酸为-0.35℃。 硫酸的沸点,当含量在98.3%以下时是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的,98.3%硫酸的沸点最高,为338.8℃。发烟硫酸的沸点是随着游离S04 的增加,由279.69C渐至44.7℃。当硫酸溶液蒸发时,它的浓度不断增高,直至98.3%后保持恒定,不再继续升高。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有差别。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碳、硫等共热时,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硫酸能直接和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浓硫酸在高温时能使银等金属氧化成金属氧化物;浓硫酸与氢能还原成so2、S,甚至H2S。浓硫酸对金属铁有钝化作用。稀硫酸无氧化性,不能溶铜、银,但可与锌、镁、铁等金属反应,被置换出氢并生成硫酸盐铁和稀硫酸发生反应。铅能耐稀硫酸,但不能耐浓硫酸。浓硫酸和稀硫酸均能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第 2 页共 12 页

三大强酸特性

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工业品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带有黄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立即产生白色酸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②硫酸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SO3.纯净的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中的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除去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a,吸水性浓H2SO4吸收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H2SO4·nH2O),并放出大量热,所以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 b,脱水剂浓硫酸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构成(H:O=2:1)夺取而使有机物脱水碳化.纸,木柴,衣服等遇浓硫酸变黑,这就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使其碳化的缘故. C,强氧化性在浓硫酸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H+,H2SO4分子具强氧化性.浓硫酸可使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后面的一些金属溶解,可将C,S等非金属单质氧化,而浓硫酸本身还原成SO2.但是,冷的浓硫酸不能与较活泼的金属Fe和Al反应.原因是浓硫酸可以使Fe和Al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里面的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钝化.

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我们往蔗糖上滴加浓硫酸,会看到蔗糖变黑并且体积膨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12H22O1112C+11H2O C+2 H2SO4=CO2↑+2SO2↑+2 H2O 产生的CO2 ,SO2气体使蔗糖的体积膨胀. 又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往浓盐酸中滴加浓硫酸会产生大量酸雾,可用此法制得氯化氢气体. ③硝酸也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N2O5,而不是NO2.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能挥发.打开浓硝酸的瓶盖在瓶口会产生白色酸雾.浓硝酸通常带黄色,而且硝酸越浓,颜色越深.这是因为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光照或受热时分解产生红棕色的NO2气体,NO2又溶于硝酸溶液中而呈黄色.所以,实验室保存硝酸时要用棕色(避光)玻璃试剂瓶,贮存在黑暗低温的地方.硝酸又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只能用玻璃塞. 除具有酸的通性外,不管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硝酸能溶解除金和铂以外的所有金属.金属与硝酸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高价硝酸盐,浓硝酸还原成NO2,稀硝酸还原成NO.但是,不管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都没有氢气产生.较活泼的金属铁和铝可在冷浓硝酸中钝化,冷浓硝酸同样可用铝槽车和铁罐车运输和贮存.硝酸不仅能氧化金属,也可氧化C,S,P等非金属.硝酸与Cu,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铝型材企业浓硫酸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铝型材企业浓硫酸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罐区大面积漏酸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 2、预案内容 2.1危险目标 原料罐区有98%浓硫酸立式储罐一个最大存储量8吨,实际存储量一般在5吨以内。 2.2危险特性 (1)腐蚀危险:浓硫酸是强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与水结合放出大量的热,对棉麻、织物、木材等剧烈脱水使其碳化。 (2)健康危害:发烟硫酸中有游离20%的SO3,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3)环境污染:对环境有危害,硫酸烟气对大气造成污

染,残液还对土壤、水质造成污染。 2.3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后果 由于罐体、管道、阀门常年受到硫酸的腐蚀,可能发生浓硫酸大面积泄露,会造成人员伤亡,其流动时与水等物质反应放出大量的烟气,吸入时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时间稍长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烧伤。其流动会对周围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危害、污染。 2.4应急物资分析 浓硫酸罐区有围堰,以阻挡漏酸流失。现场备有足够数量的活动扳手、管钳、防毒面具、耐酸防化服、防酸面罩、耐酸手套,耐酸靴、洗眼器、喷淋头、应急药品等、各岗位都有固定报警电话、职工备有移动电话、以及中和硫酸所用的石灰粉和纯碱。企业安全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布置合理,能满足消防需要。厂区设有50m3消防水池一座,1台消防水泵,罐区东边安置1个消火栓,硫酸罐区设2个2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3、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 为确保一旦发生化学事故时指挥有力,分工负责,抢险快速,处理得当,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领导指挥机构

酸碱灼伤应急处置

酸碱灼伤应急处置 强酸的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酸碱溅到皮肤上、眼睛里 1、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一般要求持续冲洗达15分钟; 2、酸性腐蚀品灼伤可用小苏打NaHCO3水溶液冲洗,碱性腐蚀品可用3%硼酸溶液冲洗; 3、灼伤较严重经充分冲洗后送医院治疗; 氨气危害表现 (1)吸入的危害表现。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 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 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 (2)皮肤和眼睛接触的危害表现。

浓硫酸泄漏事故案例

浓硫酸泄漏事故案例 2月11日,云南省境内连续发生2起硫酸运输车辆翻车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和硫酸泄漏;泄漏的硫酸污染了周边环境,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安全监管、环境保护部门指导地方做好环境检测和污染处理工作,确保群众用水安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环保总局已要求云南省有关部门查清事故原因,控制、清除环境污染。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现将事故情况通报如下: 一、事故的简要情况 2月11日1时47分,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一辆专门运输硫酸的罐车,在大理州漾濞县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装载浓硫酸后运往镇康县鸿俊矿业公司,行至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康家坝村(羊勐线66KM+800M处)时发生事故,翻入路边康家坝河中,导致车内二人(含驾驶员)轻伤,并造成30吨浓硫酸泄漏流入河中,部分泄漏的硫酸经康家坝河流入风庆县三岔河后进入两岔河水库。 2月11日6时30分,同属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另一辆硫酸运输车,也是在大理州漾濞县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装载硫酸

后,从大理驶往安宁途中,行至楚雄州安楚高速公路螃蟹箐路段时发生倾倒,汽车槽罐内约24吨硫酸泄漏,部分硫酸流入星宿江内,事故造成驾驶员和一名农民轻伤。 另外,1月28日,在云南省境内的老安楚公路距离昆明51公里处,还发生一起硫酸罐车被追尾事故,造成罐车内的17吨浓硫酸泄漏。在用熟石灰中和泄漏硫酸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弥漫到附近的安楚高速公路上方,又导致高速公路上5辆车连续发生追尾事故。 上述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调运大量石灰中和泄漏硫酸,及时防止了附近水源污染和事故扩大。 二、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以上3起浓硫酸运输泄漏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教训深刻。尤其是云南省同一个运输单位的运输车辆在同一公司装载硫酸后,同一天连续发生两起同类事故,暴露出当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危货运输单位安全管理松懈。2月11日两起事故的肇事车辆均属于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两辆肇事的浓硫酸运输车严

酸碱灼伤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酸碱灼伤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液碱和盐酸均为强腐蚀性物质,与人体接触均可造成化学性灼伤。 1.2 危险程度分析 在装卸、使用盐酸及液碱过程中,若出现法兰泄漏、喷溅等原因导致酸碱与人体皮肤接触,可造成化学性灼伤;若进入眼中如处理不及时可造成眼睛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二、应急处置原则 2.1以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酸碱泄漏事故,能以最快速度,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及时、有效地处理化学品灼伤事故,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受伤害程度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公司正常生产。 2.2坚持三优先原则:受伤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公司酸碱灼伤事故应急救援决策。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部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酸碱灼伤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经理任总指挥,主管副总任副总指挥。应急救援指挥

部设在事故发生岗位办公室,发生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时,由副总指挥任总指挥;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都不在公司时,由生产总监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成员单位及职责: 总指挥:负责启动酸碱灼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反应行动,按照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营救人员、物资和处理事故方案。负责与上级应急救援部门、组织进行联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参与制定和落实营救人员、物资及处理事故的处置计划。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 保卫科:负责事故救援期间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护秩序工作。 安全生产部:视情况严重程度向上级安监部门汇报灼伤事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安全监督监察部门等对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进行取证、调查、分析,并监督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 生产支持部及设备保障中心:协助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研究制定落实灼伤事故的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 综合管理部:负责协调伤员救治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分析、负责事故救援事务协调、接待以及保证事故抢救需要的车辆、善后处理。负责按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求发布事故信息。 财务管理部:保证抢险救灾资金和事故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及时到位,保障事故抢救物资及时供应。 销售部: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在事故抢险期间停止产品销售期间做好解释工作。 采购部:配合财务管理部保障事故抢救物资及时供应。 环保部:负责抢险期间组织事故影响范围环境监测、监控,及时提供环境监测信息和环境治理方案建议。 3.2.2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事故抢险组: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 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 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单项选择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是(C) A.意外事故 B.刑事案件 C.违章操作 D.非责任事故

硫酸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硫酸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硫酸泄漏事故应急处置腐蚀性物品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腐蚀品,其危险特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腐蚀性,极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其他物品的破坏。腐蚀性物品事故处置中,必须采取措施作全身性防护,严禁皮肤直接接触。 一、硫酸泄漏事故的特点 一)硫酸的理化特性 硫酸属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分子式为H2S04,纯硫酸是无色、无臭、透明、黏重的油性液体。硫酸的结晶温度是随着H2SO4含量的不同而变化,但无规律性。92%硫酸为-25.6℃;93.3%硫酸为-37.85℃; 硫酸为0.1℃;100%无水硫酸则为110.45℃;20%发烟硫酸为2.5℃,65%发烟硫酸为-0.35℃。硫酸的沸点,当含量在98.3%以下时是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的,98.3%硫酸的沸点最高,为338.8℃。发烟硫酸的沸点是随着游离S04的增加,由279.69C渐至44.7℃。当硫酸溶液蒸发时,它的浓度不断增高,直至98.3%后保持恒定,不再继续升高。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有差别。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碳、硫等共热时,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硫酸能直接和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浓硫酸在高温时能使银等金属氧化成金属氧化物;浓硫酸与氢能还原成so2、S,甚至H2S。浓硫酸对金属铁有钝化作用。稀硫酸无氧化性,不能溶铜、银,但可与锌、镁、铁等金属反应,被置换出氢并生成硫酸盐铁和稀硫酸发生反应。铅能耐稀硫酸,但不能耐浓硫酸。浓硫酸和稀硫酸均能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二)泄漏事故特点 造成人员伤亡 硫酸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危险化学品,如果将浓硫酸溅到衣服上,它会立即使衣服的纤维素碳化,使衣服上出现小洞。如把硫酸溅到皮肤上,能迅速灼伤人体皮肤。 硫酸可经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被迅速吸收,对人的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硫酸进入人体后,主要使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可造成局部坏死,严重时则会夺去人的生命。人吸人酸雾后可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重者可迅速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如吸人高浓度酸雾时则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而致人窒息,并伴有结膜炎和咽炎。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 化学科陈泽东 一、教材分析 “氨硝酸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的内容。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稀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特性,重点是运用第二章中有关氧化还原知识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进行分析。到本章为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构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在这需让学生在课前复习。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稀硫酸,但是本节所介绍的浓硫酸的一些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6价的硫元素上,可与铜,碳单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稀硫酸的氧化性表现在氢离子上,与活泼的金属反应放出氢气。因此,在此应慢慢引导学生加以理解并予以区别。高一学生,在学这节时已经具备了一些鉴别物质的能力,所以对于浓硫酸与碳的反应,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鉴别产物。这样,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其实验能力。对于浓硫酸的脱水性,学生有一定了解,但比较浅显,未做过实验,了解是不全面的,因此可以补充这个特性并做实验(这个实验现象明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最后一块内容,学生已对无机物的知识网络有一定的联系,以及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氧化还原的知识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和联系。 在此块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依赖所学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分析。在学习S 与浓硫酸的反应时可类比C与浓硫酸的反应,比较学习,增强记忆,这些都是本课设计过程中对学生要求的方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2)通过本节课学习后,能归纳总结出硫酸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实验,对比浓、稀硫酸的性质,掌握“对比” 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法关系。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及科学实验方法。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1-封管事故 李某在进行实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 2-误操作事故 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加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李某叫来同事请教解决方法,爆炸就发生了,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由于当事人在加药品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 用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 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 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要保持整洁,不用 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3-实验室微生物感染 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中,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 氏菌——一种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 20余种传染病并列)。曾令全社会恐慌的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曾一度传出病毒源自实验室泄露的说法。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在新 加坡、台湾和北京,后来发生的三起实验室感染非典事故,都是实 验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 4-仪器安全检查不到位 4.1某化验室新进一台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分析人 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 仪器上的盖崩起2m多高后崩离3m多远。当场炸倒3人,其中2人 轻伤,一块长约0.5cm碎玻璃片射人另1人眼内。 事故原因:仪器内部用聚乙烯管连接易燃气乙炔,接头处漏气,分析人员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安全检查不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